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动物伤害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动物伤害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30 07:13:37

① 遭遇危险动物应该如何应对动物研究专家如是说

近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了老虎袭人事件,造成一死一伤。事后我们采访了动物研究专家:如果我们在动物园或者在野外郊游时,遭遇各类危险野生动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尽可能安全?

一、遭遇老虎、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

这类动物是最为危险的一类,如果不幸遇到老虎或者狮子,首先,千万不要逃跑。养过猫的人都知道,猫对于移动的小动物非常感兴趣,猫科动物的天性都是一样的。如果老虎或者狮子不是处于饥饿状态,只要你淡定应对,生存机会还是蛮大的。但如果你逃跑,反倒激起了它们捕捉你的兴趣。

那么,假如遇到的是饥饿的老虎或者狮子,正在寻找食物,怎么办?淡定还是第一原则,你要面对它,不能背对它,目光要和它对视。然后观察它的表现,如果它不动,那么你可以尝试缓慢后退,逐渐拉大与它的距离。如果它见你后退也跟了上来,那么你要立即停下,继续怒目瞪它。这时候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虎或狮子跟你僵持一段时间后转身离开,恭喜你获救;另外一种情况是继续向你靠近,并且尾巴时不时抽动几下,这是猫科动物的攻击信号。这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吓跑它,你可以尝试模仿动物发怒的声音,或者怒吼,要表现出你不怕它,这是你最后的生机了,如果老虎或狮子不是饿到了极点,这招有机会奏效。

二、遭遇熊

首先得辟谣我们从小开始就听过的遇熊装死的故事,熊爱吃肉,真是饿了,对于动物尸体也不抗拒。何况在那种情形下,你会心跳加速,肢体可能发颤,很难装出一副平静的死态。况且生性贪玩的熊会凑近你,用力大无穷的熊掌把装死的你翻过来把玩,或者用长满倒刺的舌头舔你,甚至一屁股坐在你身上。被它这么一折腾,你根本装不下去,所以装死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熊的侵略性并不像老虎那么强,它攻击你往往是因为你侵犯了它的领地,或者它觉得你对它有威胁。所以,遇到熊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逃跑,不要和它对视,不要有突出的举动。要装作自己是不小心路过,观察它的反应,并迅速分析周围的环境。

此时,如果熊不再靠近你,你可以等它走远之后再离开。如果熊留在原地,你可以顺着风吹的方向,缓缓的、安静的后退。为什么要顺着风向?因为熊的视力比较弱,它们主要靠灵敏的嗅觉和听觉追踪猎物。因此,顺风可以避免你的气味流向它。

如果它依然走近你,你得顺着风向,跟它保持一样的速度后退。这时候还不确定它是否要进攻你,可能只是想把你驱逐出领地。如果它扑下你,那没辙了,只能跑,记得顺着风向,以减弱它的嗅觉追踪。

如果不幸被抓住,记得用身边任何能充当武器的东西击打熊的鼻子,让它知难而退。虽然机会很渺茫,但也是此时唯一的生机了。

三、遭遇狼

如果在野外遇到狼或狼群,首先不要慌张,狼能洞察到你的恐惧,更不能扭头跑,否则它们很可能立即对你发动进攻。此时你要一边盯着狼,一边缓缓蹲下,收集石头和木棒等可以充当武器的东西。

如果你有金属器具,可以尝试敲打器具,发出金属撞击声音,狼听到后,会想起捕狼的铁夹子,狼的祖先无数次遭遇猎人的圈套,因此它们会谨记教训,此声音有机会把狼吓跑。

如果狼不为所动,继续靠近你。你可以尝试大声吼叫,学狮子的叫声,狼畏惧狮子。再不行你就主动发起进攻,用石头攻击它们,甚至可以挥起木棒等武器冲下它们。狼发现你会攻击它们,很可能掉头就跑了,狼在食物链上位置决定它们还是欺善怕恶的。

如果上面说的那些都不奏效,狼扑向了你,你得沉着冷静,站稳马步,手握紧探险刀,眼睛死死盯住狼。等狼扑上来的时候,迅速一刀捅过去,再用力甩开,划开一个大口子,狼不死也得半死。记住,狼的惨叫声,是驱走其他狼最好的武器!

狼不像老虎、狮子或熊这类野兽那样强大。成年人面对狼,哪怕刚正面,也是有机会搏斗赢的。所以,到了最后关头时,要拼死一战。

四、遭遇鳄鱼

如果是吃饱的鳄鱼,只要不是你主动去惹它,它的进攻性几乎为零,下面只针对饥饿的鳄鱼。

如果是遭遇陆地上的鳄鱼,且你们的距离在10米以内,盯住它,缓缓后退,等到距离大于20米了你再跑。鳄鱼在短距离内爆发出来的移动速度惊人 ,但距离稍长它就跑不过人类了。如果鳄鱼追你,而且速度比你快,你得跑曲线,鳄鱼的身材决定它转身非常困难。

如果是遭遇水中的鳄鱼,你正在橡皮艇上,得想办法不让它们过于靠近。鳄鱼讨厌有橡胶味道的东西,你可以在船桨上缠一些橡胶,在它们靠近时用船桨顶住它们的前颌,它们很可能就转身游走了。如果你正在游泳或者潜水,此时恐怕凶多吉少,但也有生存机会。你要盯着鳄鱼,注意不要让它咬到你的脖子或者头部,尽可能让它们咬住你的腿脚。鳄鱼咬住东西是不会轻易松开口的,这也相当于给了你还击的机会。此时对付鳄鱼的良策是用大拇指使劲搓它的眼睛,这招在现实实践中得到验证,确实奏效。鳄鱼被用力搓眼睛之后会马上松开口,逃之夭夭。

五、遭遇蛇

能威胁人类生命的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含致命毒素的毒蛇,另一类是体型巨大的蟒蛇。

人类不是毒蛇的食物,毒蛇会攻击人类往往是因为人类冒犯了它们,例如踩到它们,或者侵犯了它们的领地。如果遇到毒蛇,它们盯着你看时,你缓缓后退离开,一般是没事的。不要贸然攻击它们,它们的攻击速度极快,哪怕你有棍子恐怕也猝不及防。

如果遭遇大蟒蛇,且你们距离比较远时,立马以S型路线逃跑,千万不能跑直线,蛇直线移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你和蟒蛇已经离得很近了,则不要冒然乱动,否则蟒蛇在近距离能在0.7秒之内咬住你的身体,并把你缠死。此时要做的是迅速躺倒在地,双腿并拢,背部紧贴地面,右手掏出匕首握住,然后双手呈三角抱头。这个时候蟒蛇会游到你身边,然后试着从各个方向钻入你身体下面,不要紧张,不要动,使劲帖住地面,不让它钻下去�,不能给它缠绕你的机会。

然后巨蟒会开始吃你,蟒蛇吞食猎物一般是从头部开始的,而你此时双手三角状抱头,显得头部很大,它无从下口,则会从腿部开始吞你。看到自己的腿一点一点的被吞下去时,别害怕,蟒蛇吞噬不会让你的肉体有多大痛苦,我们就是要让它这么做。此时千万不要挣扎,否则蟒蛇会紧紧缠住你,把你骨头缠断,让你窒息而死。等到它吞到你的膝盖以上位置时,迅速坐起来,吞到这个位置时,蟒蛇的下颌关节已经处于脱离状态了,是没有力量进行咬合的。此时你需要用手中匕首顺者它的嘴巴边缘狠狠的割下去,一直割到脚底板。然后,迅速把脚抽出来逃离。

最后总结:

遇到奔跑速度比人类快的野兽,并且它们已经发现了你时,逃跑是下下策,野兽的天性决定它们会对惧怕自己的猎物发起攻击,尽管它们当时并不饥饿。

你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敌不动,我不动”。它们往往也在观察你的意图,如果它们觉得你并没有恶意,很可能就相安无事的离开了。

如果它们还是僵持不懈,你可以尝试通过吼叫、挥舞棍棒等方式示威,让它们觉得你是它们的敌人而不是猎物。野生动物都非常遵循自然法则,如果它们觉得你在食物链上是它们的上层而不是下层,它们往往就自觉离开了。另外如果你带了打火机,则可以点燃脱下的衣服,火焰是驱逐野兽的好东西。

如果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攻击你,你则要拿起你身边可以充当武器的东西,用力攻击它们的鼻子、眼睛,这样也许还有一线生机,畏惧就范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② 遭遇动物伤害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小狗、小猫很可爱,中小学生都喜欢逗它们玩。但是和它们玩过火,导致它们发怒咬伤你时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可千万不要大哭大叫,更不能慌慌张张地去拿东西打它们,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你应该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一、小狗、小猫

不能随意逗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它们虽然可爱招人喜欢,但它们发怒时却非常可怕。你不小心被它们咬伤,会感染细菌引发各种疾病,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如果在路上碰见大狗冲着你狂叫,千万不要用石子打它,应该立即蹲下以免它追上来咬伤你。

被它们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在伤口上方扎上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代替),不让病毒随血液流到体内其他地方,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立即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清洗,杀掉咬伤后留下的病毒或细菌,清洁完伤口后不要包扎。

迅速去医院,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不要随便养小狗、小猫等宠物。如果你不经常为它们清理自己的小窝,它们很容易传染细菌病毒,影响你和家人的健康。

如果在外面遇见被抛弃的小狗、小猫,不要随便地上前去 抱它们,以免被咬伤,或者传染上细菌病毒。

不要随便的逗小狗、小猫等宠物们玩,更不要用手喂它们食物,以免被它们咬伤。而且这样也不卫生,影响你的健康。

二、蜜蜂

郊外碰见蜜蜂的蜂巢时不要好奇围观。蜂房多放在人烟稀少又盛产花蜜的山区、半山区。即使没有看见蜂巢,但是见到很多蜜蜂时,也表示近处有蜂群的活动,也要注意。有蜂群靠近时,最好慢慢走开,必要时立即抱头蹲下,用书包、衣服或者手臂将身体裸露部分遮挡住,尤其是头部和面部,不要挥舞衣服扑打或拔腿飞跑,人是跑不过蜜蜂的。

被蜂蜇伤后,如果伤口处有残留的蜇刺,应该立即拔掉。如果蜇刺留在伤口里,在红肿的中心可见一个小黑点,这时可以用消过毒的镊子或小针把蜇刺拔掉,也可以用嘴巴小心吸吮,把蜇刺吸出来。

清理伤口之后,用肥皂水、苏打水、食盐水、糖水、醋或柠檬汁冲洗伤口。在伤口处涂上抗过敏药,万花油、红花油、绿药膏等都可以;把生姜、大蒜等捣烂涂在伤口上也可以消炎止痛。如果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发烧等比较严重的症状时,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③ 面对生活中虐杀动物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发现不文明的伤害有益小动物的行为,一定要严厉地制止。劝阻伤害有益小动物的人,竭力阻止他们,虽然只是一己之力,但是也要挺身而出,与不文明的,伤害有益动物的行为做抗衡,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意识的话,这种伤害有益小动物的不文明行为就会不复存在了。

④ 假如你遇到一只受伤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假如我遇到一只受伤的小动物,我会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保护措施。

理由: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不能随便捕捉动物。

(4)动物伤害的应对措施有哪些扩展阅读:

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

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⑤ 我们该如何保护动物不受伤害呢

我们如何能保护动物不受伤害呢?一、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我们有这个义务去保护大家庭。保护每一个动物。给他们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大家都知道,动物们都需要一个栖息地,需要有一个生存环境。我们不能任意去破坏他们。大自然既然能容纳我们,也可以毁灭我们。我们不可以自掘坟墓的。既然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与周边的环境,周边的生物交流。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努力为我们的大自然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和任务动物或者生物和谐共存,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他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乐趣。我们怎么能忍心伤害自己的朋友呢?因此,保护动物的栖息所是很有必要的。那就是和大自然和谐共存。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呵护。请尊重我们的朋友吧。

⑥ 遇到被保护动物危及人的生命时,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这个问题目前在我国法律规定中还存在漏洞。
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危及人身安全的,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伤害的,已经伤害或者正在伤害的野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采取措施,必须要报经国家林业部门批准。这对突遇猛兽袭击、孤立无援者来说,其只能有两个结局:或是幸运避难,或是被伤害。至于伤害发生后的赔偿,我国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保护动物管理条例》规定,被保护动物伤害者要获得赔偿,需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其一,事件是发生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其二,当事人是在保护动物过程中受到伤害。至于非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不是为保护动物而受到动物伤害的赔偿问题,国家尚无明确标准,只按意外处理,其遭受的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司长卓榕生介绍,国家主管部门、国务院和立法部门正在研究《野生动物保护法》,争取在法律上明确规定:野生动物伤害人畜,必须由各地政府给以补偿。受野生保护动物的伤害补偿问题相信很快能在政策上得到解决,但人与动物冲突仍没明确说法。
如何正确看待人和动物的冲突,有法学界人士认为,任何漠视人的权利和价值的观念,都是违背法律的行为。保护人的生命权,这是解决法律冲突的原则。
所以,在遇到被保护动物危及人的生命时,仍然要尽量避免伤害动物,在万不得已时,以人的生命为先,但人在此过程存在非法行为仍然应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例如人非法进入保护区等等。

⑦ 遇到危险动物该怎么办

人在与动物的接触过程中,受到直接伤害是一种很严重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些关于动物行为方式的知识,至少可以避免跟危险动物进行我们本不愿意的冲突。令人担心的是,在很多似真似假的动物故事中,作者所描述的人与动物周旋的惊险情节有许多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假如我们听信那样的故事,在自己亲临危机时依照故事描述的方法去做,将会使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处境。
装死无疑是在书本上见得最多的避险方法。很奇怪,大多数这样的故事都发生在熊的身上,不管有没有道理,说的人多了,仿佛就成了金科玉律——遇到熊要装死。
在很多人心目中,熊是一种憨厚中带些迟钝的动物,它们要攻击人的话只是为了好玩,如果你装死,它们就会兴趣索然地走开。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家别忘了,熊是一种典型的食肉动物,捕猎是它们的天性,只是它们平时得不到足够的肉食,才吃些素食代替,比起有些食肉动物来,它们可以更多(甚至是常年)接受杂食罢了。由于庞大的体型,它们很难隐蔽接近那些动作机敏的猎物,很大程度上,它们的肉食是鱼类、动物尸体和爬虫之类比较容易得到的种类,很少见到它们费力地追逐食草兽那样的大动物,因而错误认为它们不吃大动物。
在熊的面前装死有时确实可以令我们脱险,这不是因为熊真的以为我们死了,它不吃死人,而是我们的动作正好暗合了熊的行为语言——躺下就意味着妥协。它愿意的话,会带着胜利者的姿态离去。我之所以用了“愿意”这样的词,是因为熊应该对人也怀有疑惧心理,不敢进一步招惹我们,既然我们妥协了,它也不会冒险进攻。但是如果你面对的是一头很有经验,特别是了解人类弱点的熊,或者它已经被激怒或饥饿到一定程度,那么装死差不多就等于送死,它照样会不客气地对你下手。野生动物光凭气味就可以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死了,更不用说我们装死时的体温和呼吸、脉搏都是极大的破绽,更别说在那样危急的关头,除了真的被吓晕,有几个人能冷静地屏住呼吸。
绝大多数食肉动物都吃死尸(有些两栖、爬行类除外)。如果自身力量够大,从其它动物口中夺食是很好的策略,熊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威猛狮子,在现实中经常从鬣狗那儿霸占劳动果实,倒是那些传说中以吃死尸为主的鬣狗,不得不更勤奋地追逐猎物。熊经常会从狐狸和狼的口中夺食,说它们不吃死的东西是毫无根据的,如果熊真的以为你死了,倒是更有可能会来吃你——幸亏你装得不可能骗过熊,它还对你存有几分戒心。
在捕食动物面前保持绝对静止也并非无效,特别是那些善于追逐猎物的动物,对于猎物突然静止不动的举动有时会感到不知所措。蛇和蜥蜴对静止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有些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在受到刺激后会有本能的假死反应(生理性昏厥,而非理性地装死)。面对在力量上跟自己不相上下的对手,有时候对峙是可以奏效的,你不跑就表示你并不惧怕,对方就要重新掂量你的实力,这跟装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装死是示弱,对峙则是不示弱的表现。
遇到危险动物,不管你是装死也好,对峙也罢,实质上都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要能够在非常的局面下保持冷静是不容易的,头脑冷静可以使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才是最重要的。譬如说当危险动物离你还有相当的距离时,不要被动地躺下装死,应该看着对方慢慢后退,而不要转身逃跑。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可试一试抱着头躺下的办法,这时候只能祈祷老天保佑,是否有效,全凭运气,因为我们无法知道真实的动物会怎样看待我们这样的行为,有哪些动物会买我们的帐。如果有因为装死而被害的人,他们将无法告诉我们该得到什么教训。
举火曾经被认为是能够抵御绝大多数动物的自保措施,理由是“动物怕火”,后来演变成动物也怕电筒的光亮。我不知道这种说法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大家觉得火能烧死动物,所以它们本能地会避开火。
首先,动物对火的认识可能不是一无所知,森林中会有雷击和过分干旱引起的自然火,它们可能还见到过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火;其次,动物不一定怕火,特别是规模有限的火势,它们应该知道那样不构成威胁;另外,有些动物还喜欢火,不仅是飞蛾,许多鸟类也喜欢火,确切地说,是喜欢被火驱赶出来的虫子,兽类中的一些成员也懂得在火的残烬中找吃的。
动物们所怕的火,是那种延烧范围大,火势蔓延迅速的大火,人们手上的火把根本对它们起不了多大的震慑作用,或许是人们拿着火把晃来晃去的样子可以吓着它们。如果动物们执意要攻击你,火把本身是没有用的,有时反而会使动物感到受到胁迫而采取反击的措施,譬如夜行时举着火把就容易遭到草丛中毒蛇的攻击。
我们在森林中露营,会在营地中点燃一堆篝火,只要篝火保持一定的照亮度,许多野兽就不敢靠近。这不是因为它们怕火本身的杀伤力,而是它们习惯利用黑夜的掩护进行捕猎活动,光亮使它们无所遁形,于是就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促使它们进行没有把握的捕猎活动。我们更适合在有一定可视度的情况下活动,有篝火也利于我们的防守和反击活动。不寻常的篝火或许会招来好奇的野兽在附近逡巡,但很少敢于将自身暴露在我们的视线中,因为它们本性上怕人。
当我们在漆黑的环境中用手电突然照射夜行动物的脸时,由于它们的眼睛一下子不能适应明亮的光线而造成视觉障碍,它们通常会有一段短暂的反应迟钝期,这种突如其来的刺激对于动物是个打击,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吓退动物。用手电筒直射它们的眼睛比晃来晃去地照射更有效。即使是老鼠那样机敏胆小的动物,在突然的强光下也会有几秒钟的迟疑,你甚至可以用木棍直接击中它。夜间出猎的猎人会在枪上或帽子上安装一个照明灯,趁动物在强光下措手不及的时候开枪。
与其说动物怕火,倒不如说它们怕亮,在黑夜中照亮我们自己,可以使我们多几分安全感。
上树的策略可能有被我们滥用的趋势。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许多对我们有杀伤力的动物(最典型的是老虎和野猪)都不会爬树,而森林中不乏树木,假如上树可以有效避开攻击的话,倒不失为一种很实用的避险手段。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动物树栖生活的实际情况。除了有些种类的麝能攀上斜长的树采食嫩叶外,奇蹄目和偶蹄目食草兽中会上树的极少;灵长目的猿猴是爬树的高手,因为它们长着可以抓握的拇指(趾),从分类学角度看,人也忝列其中,不过在敏捷性上可能仅能超过懒猴而已;食肉目中的犬科(如狼、狐)是典型的地面活动者,而猫科中的绝大多数种类都能上树,只是会根据猎物的情况加以选择,熊类(猫熊科、熊科)能够上树,不过通常不营树栖生活。按照一般的规律,体重较大的动物较少在树上活动,因为体型和体重限制了它们在树枝上的敏捷程度;四肢细长的动物适合奔跑而抓握能力不足,尤其是具蹄而无爪的动物,在生理上不具备上树的能力。从生活需要的角度看,这些动物不会以它们感到很不方便的树栖方式生活。
从描述中可以看出,爬上具有一定高度的树,对于防御野牛、野猪、犀牛那样有杀伤力的食草兽是有效的,对于狼那样的食肉动物应该也有效,问题是,在那样的关头,附近要有足够大的树,并且,更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爬上去。因为许多据说不善爬树的捕食动物,都有着不凡的速度和跳跃能力,不等你爬得足够高,它们就可以用利爪把你抓下来,或是用角把你挑下来。试想一下,老虎是不善上树的,但是在它的食谱中依然有猴子,或许是猴子不幸在没有树的地方遇到老虎,或者是它们爬得还不够高,不够快。相对于猴子而言,人上树的动作要笨拙得多,在迅速扑来的猛兽前,我们还有多少自信可以窜上而不是爬上树去呢?老虎全速奔跑100米不会超过5秒,发怒的野猪短距可能冲得更快,我们上树的速度能有多快?
顺便说一下,有些我们以为不会上树的动物其实有一定的攀爬能力。譬如说完全不会上树的猫科动物几乎不存在,老虎和猎豹在偶然的情况下也能窜上不太高的树,它们的幼仔出于玩耍目的而上树的情况更多,成年的它们不上树,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爬树的身手不如树栖动物那样灵敏,在树上的捕食效率不如在地面上高的缘故。
原始森林中的很多大树在数米以下的高度上都没有分叉,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徒手爬上去,所以上树避险只能成为我们在面临危机时可以参考的做法之一。人类在大树上搭建的树屋是观察野生动物的理想场所,那样的树屋通常有足够的安全高度和安全措施,树干上还会有便于我们攀爬的梯子之类的结构,但那毕竟不是为我们在紧急状况下准备的。
紧盯策略指的是紧盯着对方的眼睛,以精神的力量压制对手。我觉得这可能是最荒谬的避险做法了,因为紧盯着对方的眼睛常常是动物间最严重的挑衅行为,只有在力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动物才敢于那么做。
注意观察受罚的狗,它的眼光总是瞟向一边,不敢正视你的眼睛,那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当你面对在力量上要胜你一筹的野兽时,避免冲突的理智做法是不要有挑衅,或容易被动物误解为挑衅的动作。斗牛士的手上拿的是报纸还是红布,对于先天色盲的公牛来说,意义都不大,关键是斗牛士故意做出带有许多挑衅意味的动作,为的是逗引激怒公牛,做出惊险的表演。因为动物们经常具有审视形势的能力,而挑衅行为的通常是发生在力量没有太大差别的对手之间,当动物还在迟疑之时,明显的挑衅常会主动表示你建议决斗而不是互相妥协,那会刺激它做出回击的反应。
不同的动物对挑衅行为的理解有所不同,猫狗的不和就是不同的动物因为对行为语言理解上的差异而发生冲突的例子。我们很难建议在避险时,何种行为才是恰当的。趴下对于熊而言或许是妥协的表示,而却可能被猫科动物认为是进攻的前奏;面对动物慢慢后退,可以避免激怒食肉动物,但许多食草兽在进行角斗之前却正好是要稍稍后退,留出向前冲的距离的。
人和别的动物是异类,对于同一动作的理解当然有所不同,动物园的饲养员有时尚且会在不经意间激怒动物而遭致事故,我们不能苛求普通人能对动物的行为语言总是有恰当的理解和处置。跟危险动物争气势上的高低是不明智的,这一节讲的内容是避险而非控制和驯化动物,客观地说,人类并非在任何方面都胜过动物,跟强壮的动物比力气,比速度,比杀伤力都是很愚蠢的行为。
在跟动物对峙时要避免主动挑衅它们,比较带有共性的合理做法是,不要有太剧烈、太突然的动作;眼睛要留意对方的动作,但最好不要紧盯着动物的眼睛看;慢慢扔掉一些诸如手套、帽子之类带有强烈体味的衣物,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但不要扔鞋,以免在需要快速摆脱危险时跑不快;假如你太紧张,可以扯大嗓门叫喊几声,内容不限,喊救命或大声咒骂都行,反正动物都听不懂。
以攻为守有时是很有效的避险策略。野生动物经常会根据对方的反应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举例说,如果一头鹿用犄角去抵一头狼,狼可能会放弃这块硬骨头而转向更容易对付的猎物,而当鹿采取逃跑策略时,狼则肯定会进攻它。当你面对跃跃欲试的野兽时,操起身边可用的工具无畏地冲上去,常可以吓退本来处在犹豫不决状态的动物。
但是我看到有的资料(或是故事)中把这样“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滥用在错误的情形之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手中的棍棒吓退眼前的野兽的。
除非是你自己已无退路,否则尽量不要用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冒险手段,因为没有野外经验的人很难判断人兽对峙的微妙状况,特别危险的是,假如你的以攻为守策略使用不当,反而会激怒本在犹豫的对象,使对方“狗急跳墙”,拼命反扑。
不要捡拾很小的石块或细弱的树枝作为武器,也不要贸然出手,那样很容易使对方估量出你的实力,越发肆无忌惮地向你攻击。如果你正好有木棍或短刀那样的工具,可以在动物扑近时突然出手击其要害。大部分动物的腰肋都是比较薄弱的,击断脊椎可致动物瘫痪;使用刀子的话,可以捅两条前腿之间的胸部或咽喉。不要轻易击打动物的头部,因为兽类的头骨都是比较坚硬的,不容易造成有效的杀伤,如果在近处跟动物纠缠在一起,可以用手指猛抠其眼睛或鼻镜,而不要试图去卡它们的咽喉,那样的话很容易被其爪挠伤。
这样的策略最适合于生性谨慎的单只动物,但是对于集群围攻的动物和比较低等的动物,则效果不佳。被多只动物围困时,最要紧的是找个可以保护背部的所在,譬如说背靠大树或石崖,勿使它们偷袭得逞。高声喊叫是很好的做法,既可以向附近发出求救信号,又对野兽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动物的嚎叫常有联络同伴的作用,所以当你扯着嗓子大叫时,对方还要忌惮你潜在的帮手。低等的动物不怎么会有恐惧的反应,巨大的鳄鱼和蟒对挑衅或示强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它们虽然凶残,但是行动力稍逊,可以在不停运动中击打和骚扰它们。爬行动物在受到一定强度的骚扰后常会放弃,因为它们在本性上是以偷袭的方式捕猎的,不会跟猎物拼斗体力。有的书上描写“大吼一声,向狼群扑去”就把狼吓跑的情节值得可疑,通常在那样的情况下,狼不会远遁,而会避开锋芒,在不远处观察你的进一步举动,当你筋疲力尽时,它们的机会就来了;许多故事中提到人被巨蟒缠死的情节也不太可信,它们在吃东西时才将猎物缠绞到一定大小以便吞咽,最该防止的是头部被它咬住,或是正好被它缠住脖子。
用出击的方法逼退动物要掌握好分寸,最好要给动物留出退却的余地,避免它们拼死的反扑。有经验表明,大多数人可以跟豹子那样的猛兽对峙而不落下风;手上没有杀伤力强的火器时,不要跟熊、虎那样的大兽对峙;大型的食草兽(犀牛、大象、河马、野牛)通常更神经质,容易被我们不当的防卫行为激怒,最好不要采用抗争或对峙的手段,它们很少对退出一定距离的对象穷追不舍。

当在野外与危险动物不期而遇时,没有绝对保险的避险做法。动物的举动很难预料,即使是同一种动物,不同的个体在相同形势下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别轻信遇到某种动物该如何应对之类的经验之谈。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万全之策的话,那就是别轻易涉险:进入陌生原始林区要多人结伴,聘请有经验的向导,带好必要的防身工具,穿戴有防护作用的衣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配备跟外界联络的器材,在遇险时可以及时通知求救。

⑧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采取什么措施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
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
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

阅读全文

与动物伤害的应对措施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