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那些濒危保护动物的数量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数量准确吗
既然是濒危物种,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数不胜数。 具体看种子吗,鸟类不清楚。 陆上大中型哺乳动物一般有几种方法,最直接的是计数法,1+1,就是这样的样子; 不直接采用样条方法,假设物种随机分布,拉几条样条,根据观察距离计算可能的物种分布概率。 简单的数学计算,个人最不可靠。 因为这个距离模型的假设太奇怪了,但总比没有其他方法好。
同时,我国部分草原、湿地存在过度放牧问题,使草场退化,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严重破坏。 一些野生动物对人类活动非常敏感,如云南“神圣精灵”——孔雀传统栖息地因人类开采和水电站建设受阻,繁殖能力逐渐丧失,该品种已濒临灭绝。 我国东北虎由于砍伐森林、人类活动恐慌、非法狩猎问题,在东北地区已经基本灭绝。
❷ 野外野生动物的数量是怎么计算的啊
野外动物的数量应该是抽样调查的,比如说建一个装一个,那种监控的摄像头统计某点某类动物出现的次数。
❸ 科学家怎么计算濒危动物的数量的
如果分布地区少,数量也少(濒危嘛),就直接观察。例如滇金丝猴,观测猴群多少,或着观察动物痕迹,如粪便。把各个区域的调查结果累加起来,就有个大致的估计。
如果不能直接估计,还可以通过二次取样的方法。简单地讲,在一个区域内先抓一些动物作为标记,例如先抓100头鹿,做好标记,放回去。一段时间之后,如10天,再去抓一些,看看其中有多少是标记过的。假设又抓了200头鹿,20头是标记的,那么总共就有1000头(100/ (20/200))。
还可以通过基因交流频率的手段来计算群体大小。也是一种二次取样。先抓一些个体,测它们的某个基因作为标记,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抓,再测,不过计算过程会更复杂。
还有更不靠谱的做法,根据动物习性来推测。例如,某动物的可能分布面积10万平方公里,该动物独居,每只需要100平方公里的领地,所以大致数量是1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