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天动物的御寒方式是什么
随着冬天的来临,各种动物都开始了应对寒冷的准备。昆虫是动物世界中的一大类,它们属于变温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过冬诀窍。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螳螂为了让后代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季,将自己的卵攒集到一起做成很大的卵块(一块大概有300~400粒卵),再将一种分泌物做成一个卵囊来罩住卵块。这个卵囊的外层是很厚的保护层,并且黏附在向阳的树枝干上,所以卵块可以安然地度过严冬。
负子虫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将卵产在自己的后背上,并且带着它们钻到地下的土壤里,在那里等待春天来临。
切叶蜂早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开始准备过冬的花蜜和花粉,它们被储存在一个椭圆形的“住宅”里。切叶蜂把成沓的椭圆形的叶子运到地下或者一些空心的木头里,并把它们筑成蜂房,这就是切叶蜂建起的“住宅”,在那里它们产卵过冬,而丝毫不会受到严寒的侵扰。
金龟子的幼虫,一到冬天就躲藏到泥土的深处。因为它们身体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它们可以一个冬天都躲在地下,直到第二年春天的到来。
天牛不会挖土,但是它们会挖洞,而它们最拿手的就是在树干上挖洞,这是由于它们天生就有一张极其锋利的嘴巴。通过辛苦的劳作,它们往往能在树干上挖出一条很深的“隧道”,那里就是它们的幼虫过冬的最佳之地。
坚硬的外壳可以防御严寒的侵袭,灯蛾的蛹就拥有这样一层几丁质外壳,而且它们体内贮存着较多的脂肪,这就更有利于它们对严寒的抵抗。
避债蛾从幼虫时期就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避难所”,它主要是用树皮和树枝组成的。避债蛾平时就习惯在休息的时候钻到里面。而当深秋来到,它不仅会钻到“避难所”里,还将身体化作蛹以安全过冬。
蜜蜂的过冬方式十分特别,它们需要团结一致,而且分工明确。在深冬季节,它们一方面通过食用蜂蜜获得热量,另一方面它们还会围着蜂王“抱成一团”,形成一个蜂巢团,这时候蜂巢的温度会保持在35℃左右。最有意思的是,如果蜂巢团外层的蜜蜂冷得无法坚持时,内层的蜜蜂就会跟它们调换位置。在这个大集体中,工蜂们会像保姆一样照顾幼虫。它们一方面负责幼虫的喂食工作,另一方面还聚集起来形成一道保温层,从而使幼虫免受严寒的侵扰。
耐寒的昆虫的皮肤中含有一种可以变大变小的细胞,通过这样的变化来调整光线的反射程度,影响热量的吸收,从而调节自己身体的温度。小茧蜂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它们在零下47℃的严寒下仍然能安然无恙。
蝗虫的卵一般都会产在朝阳背风的斜坡上。蝗虫用坚硬的产卵瓣在地上钻出一个洞,然后把自己的腹部伸到洞里,把卵一粒粒的产在一起。这还不算完,它们还会用分泌出来的一种胶液把卵都包起来,就像个胶袋,既保暖又防水。
大青叶蝉会把卵产在树皮里过冬。它们的产卵管十分坚硬,能把树皮锯开,并把卵产到里面。
盲蝽象用尖锐的嘴巴在植物上刺出小洞,然后调头把产卵管输到小洞产卵,每个小洞只产一粒卵。而且,它们的卵在朝向洞口的一面有一个小盖子,既能挡风又不妨碍透气。
蛾子的幼虫冬天到来之前就钻进地下,筑起一座坚固的土房,然后从嘴里吐出黏液涂刷房子的内壁,使房子变得光滑,既安全又保暖。
小麦叶蜂深知在土壤浅层里睡觉太危险,因为可能会被来年耕地的农民耕到,于是它们拼命地往深处钻,以确保暖和和安全。
刺蛾幼虫吐出丝和黏液,把身上的毛,编织出一个很硬的圆茧,就像一个小鸟蛋,黏附在树杈上,硬得就像个小石头子。
黎星毛虫爬到老树干的朝阳的面,并钻进树缝和老树洞里,然后脱下身上的长长的毛,吐出丝织成个“毛毯”,把它紧紧裹在身体外面,这样就不怕严寒了。
甲虫有坚硬的翅鞘和厚厚的皮肤,可以有效地防寒。冬天快来时,它们就是积极的在体内贮存营养。冬天来到时,它们早就在落叶下、碎石里、树洞中或者随便找个隐蔽的角落,顺利地度过严冬。
多数蝇类和蚊子是以成虫过冬,它们溜进人们的住房,躲在阴暗的角落,人们不容易发现。而家蝇则将蛹埋在土里过冬。
豆天蛾和菜白蝶的蛹皮又厚又硬,比幼虫更耐寒。天气回暖的时候,过冬的蛹就破茧化蝶,飞向田间了。
蝶类的翅膀上鲜艳夺目的色彩是由极为细小而精微的粉状鳞片编织成的。当太阳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蝶翅上,由于折射和反射作用,蝴蝶显现出鲜艳夺目的色泽。同时,也接收了大量的热能。
珍珠蝶除了能靠不停地扑动翅膀来产生热量,还能接收和积聚太阳光的能量。冬季晴朗的日子里,珍珠蝶翅膀上那密密麻麻、毛茸茸的鳞片,宛如亿万面镜子,能吸收大量的光能,使身体变得暖和起来。另外,珍珠蝶还能转动翅膀的角度来控制受热面,使获得的光能量达到最大值。当体温过高时,它便转动翅膀的位置来调节获得热量。它们的身体温度一般保持在35℃左右。
Ⅱ 动物也会得秃顶这样的疾病么
从科学角度讲,动物的秃顶现象远不如人类的严重。一般动物脱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尤其是在换季期间,就像人类换衣服一样,脱去旧毛以后会长出新的毛。导致动物非正常脱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或者身体外伤等情况。“福星”就是这样的情况,由于皮肤长时间与地面进行摩擦,导致皮肤外伤,加上可能有细菌感染,因此导致了脱毛现象,就像人类的秃顶一样。与人类脱发不同,动物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治愈,相对于人类脱发来说要容易得多。
当然也有很多动物天生毛量就很少。比如无毛猫,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再比如河马等,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导致的天生毛量少,另外还有很多其他情况,就不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