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古代南方动植物分类有哪些
自从秦汉时期岭南、南越和闽越等南方地区纳入朝廷统辖以后,生物资源也不断传入内地,开阔了内地学者的眼界,增添了他们的生物学知识。
中原历代学者,用文字和图形记录了南方动植物的名称、类别、形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拦正值等的弊衡拦“动物志”、“植物志”,是动植物学的基础,也是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文献。
南海人杨孚所着的《异物志》,成书于东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岭南学术着作。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上林苑修建扶荔宫,将不少南方产的奇花异木种植在宫中,比如菖蒲、山姜、甘蕉、留求子、桂、蜜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柑橘等2000余种。
汉代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虽然当时有的南方植物因南北水土气候迥异而未能移植成功,但对于人们植物学知识的积累和植物新种驯化水平的提高都有巨大影响。
至东汉时期,内地的学者对南部边陲的租胡动植物资源有了更多的了解。伏波将军马援在从交趾回来时,便从当地带回许多薏苡种子。另外,东汉朝廷还在岭南设有“橘官”以贡御橘。
东汉时期,南方的物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一些旅行家和地方官员也开始对南方的奇花异果加以记载和描述,从而出现了各种“异物志”和“异物记”之类的着作。
这些“志”和“记”实际上就是对南方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的成果。它具有一定的植物学水平。
② 南方动植物的分类记载有哪些
自从秦汉时期岭南、南越和闽越等南方地区纳入朝廷统辖以后,生物资源也不断传入内地,开阔了内地学者的眼界,增添了他们的生物学知识。
中原历代学者,用文字和图形记录了南方动植物的名称、类别、形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等的“动物志”、“植物志”,是动植物学的基础,也是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文献。
南海人杨孚所着的《异物志》,成书于东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岭南学术着作。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上林苑修建扶荔宫,将不少南方产的奇花异木种植在宫中,比如菖蒲、山姜、甘蕉、留求子、桂、蜜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柑橘等2000余种。
汉代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虽然当时有的南方植物因南北水土气候迥异而未能移植成功,但对于人们植物学知识的积累和植物新种驯化水平的提高都有巨大影响。
至东汉时期,内地的学者对南部边陲的动植物资源有了更多的了解。伏波将军马援在从交趾回来时,便从当地带回许多薏苡种子。另外,东汉朝廷还在岭南设有“橘官”以贡御橘。
东汉时期,南方的物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一些旅行家和地方官员也开始对南方的奇花异果加以记载和描述,从而出现了各种“异物志”和“异物记”之类的着作。
这些“志”和“记”实际上就是对南方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的成果。它具有一定的植物学水平。
我国最早的一部“异物志”是东汉时期学者杨孚作的《异物志》。他的着作又称《南裔异物志》。杨孚,字孝元,广东南海人,生卒年不详。他大约生活在东汉末年至三国吴时期,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清正高官和最早的学者。
杨孚的《异物志》,记载了交州,也就是后来的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的物产风俗及民族状况,虽非医药专着,但内容涉及药用植物、动物,对研究早期岭南药物学有重要参考价值。
杨孚《异物志》内容主要包括地域、人物、职官类,如儋耳夷、金邻人、穿胸人、西屠国、狼胭国、瓮人、雕题国人、乌浒夷、扶南国、牂牁、黄头人、朱崖、交趾橘官等。
草木类,如交趾稻、文草、郁金、槟榔、扶留、益智、科藤、葭蒲、石发、甘薯、藿香、豆蔻、廉姜、巴蕉、香菅、龙眼、荔枝、榕树、摩厨、栟榈、木蜜、椰树、薕实、橄榄、桂、橘树、杭梁、梓棪、始兴南小桂、交趾草滋、、余甘、枸橼、木棉等。
鸟类,如翠鸟、鸬鹚、锦鸟、木客鸟、孔雀、苦鸟。兽类,如狖、猓然、豻、猦母、猩猩、郁林大猪、日南牛、周留、麡狼、通天犀、灵狸、白蛤狸、鼠母。
鳞介类,如鲮鲤、蚺蛇、朱崖水蛇、玳瑁、虾蜓、鼍风鱼、蚌、鲛、鲮鱼、鱼牛、魿鱼、风鱼、鹿鱼、海豨、高鱼、鲸鱼。矿物类,如磁石、玉、火齐、礁石等。
只可惜原橘穗书已佚,散见于后世征引的内容中只有翠鸟、鸬鹚、孔雀、唯伍神橘、荔枝、龙眼等几种动植物,文字记载简略。
《异物志》开创了我国记载不同地区珍异物类的先河,自杨孚以后异物志类书籍愈来愈多。如三国吴人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介绍了椰树、甘蕉、棘竹、榕、杜芳、摩厨等植物。从描述的内容看,万震经过实地考察,对植物的描述细致形象。
如书中对椰树的习性、枝叶、果实及其皮肉构造都有客观的描写。他很恰当地将甘蕉归于“草类”、“望之如树”、“其茎如芋”。
对其棵大、叶长也有初步定量的描述。花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则用类比,果实的数量、根的形态,以及各品种果实形状的差异和味道的优劣,茎皮纤维的用途等都加以讨论。这样的认识集中体现了当指亏时人们辨识植物特征的角度和方式。书中注重用途的记述,说明人们认识植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植物。
三国时期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所记的方物志《临海异物志》,主要记载吴国临海郡即现在的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沿海一带的风土民情和动植物资源。此着作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记载动植物资源的。
《临海异物志》记述了近60种鱼,40多种爬行动物和贝壳动物,20余种鸟,20多种植物。
记载大多比较简要,动物一般记述某部分显着特征和生活节律,以及在物候方面的观察经验。在记有的20多种植物中,大部分是果树,主要记述果实的形状、味道、释名等。
除了“异物志”这一名称的着作外,还有其他一些与生物学有重要关系的方物、地记着作。这些着作多见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如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徐衷的《南方草物状》、裴渊的《广洲记》等。其中的《南方草木状》,是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尤为重要的文献。
《南方草木状》主要记载广东省番禺、南海、合浦、林邑等地的植物。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述南方植物的着作,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
这部书共分3卷:卷上叙述草类,有甘蕉、耶悉茗、茉莉花、豆蔻花、鹤草、水莲、菖蒲、留求子等29种;卷中叙述木类,有榕、枫香、益智子、桂、桄榔、水松等28种;卷下叙述果类和竹类,果类有荔枝、椰、橘、柑等17种,竹类有云丘竹、石林竹、思摩竹等6种。全书共记述植物80种。其中大多数是亚热带植物。
《南方草木状》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生活环境、用途和产地等,文字相当生动简练。如书中说:“椰树,叶如栟榈,高六七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外有粗皮,次有壳,圆而且坚,剖之有白肤,厚半寸,味似胡桃,而极肥美有浆……”寥寥几句话,把椰树的形态和果实等描述得相当逼真。
《南方草木状》还首次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益虫防除害虫的生物防除法。
书中介绍,当时广东一带栽培的柑橘有很多害虫,种柑橘的人普遍知道用一种蚂蚁来防除。这种蚂蚁能在树上营巢,专吃柑橘树上的害虫,因此经常有人从野外捉这种蚂蚁来卖给管理果园的人,把其作为一种职业。
从《南方草木状》还可以看出,我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实物绘图。书中“水蕉”条说:“水蕉如鹿葱,或紫或黄。吴永安中,孙休尝遣使取二花,终不可致,但图画以进。”
看来当时的植物图已能真实地反映植物的性状,为后世鉴定植物学名提供了依据。
《南方草木状》对我国古代植物学的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宋代以后,曾被许多花谱、地志所征引,特别是后世本草学着作引用更多。这部书还传播到国外,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学着作,是解决植物学若干问题的重要文献之一。
汉代以后出现的这许多地方志、记,不但内容新颖,翔实可据,而且涉及面广,叙述水平高,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它们的传播对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认识和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和上述偏重记载某一地区物产的着作不同,我国古代还出现一些全国性的物产志。这些物产大多与生物有关,在生物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这些泛记全国各地物产的“志”中,以西晋时期郭义恭《广志》影响最大。记有全国特别是经开发后东南和西南以及漠北传入的各类有用植物、动物等。原书也已散佚,经后人辑出的有260多种。大部分与动植物有关,包含大量翔实切用、值得珍视的生物学资料。
《广志》对生物产品的记载,包括名称、产地、形态、生态、习性、用途等。
其中记述的动物有宛鹑、雉鹰、兔鹰、野鸭等;植物则有粱、秫、各种粟、稻、豆、麦等粮食作物,薇芜、蕙、葙、地榆等药物,蓝草、紫草等染料,枣、桃、樱桃、葡萄、李、梅、杏、梨、柔、柿、安石榴、甘、荔枝、栗、木瓜、枇杷、椰、鬼目、橄榄、龙眼树、益智子、桶子、榠查、蒟子、芭蕉、胡桃、枳柜、系弥等果树,桂和木蜜等香料,姑榆、榔榆等用材木。
《广志》对经济作物的描述较重视生长节律,器官颜色,果实大小、构造、风味等。
比如书中对荔枝是这样描述的:“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绿叶蓬,冬夏郁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脂,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酢者。夏至日将已时,翕然俱赤,则可食也。一树下子百斛。”
作者还注意比较不同产地的各种物产品质的优劣。这方面的记载,对我国园艺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广志》一书,记载真实、描述准确,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曾被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及历代的本草着作大量引用。
③ 家乡水体中的动植物有哪些
挺水植物:荷花、芦苇、香蒲、菰、水葱、芦竹、菖蒲、蒲苇、黑三棱、水烛、泽泻、慈姑等等。
浮叶植物:泉生眼子菜、竹叶眼子菜、睡莲、萍蓬草、荇菜、菱角、芡实、王莲等。
湿生植物:美人蕉、梭鱼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鸢尾、红蓼、狼尾草、蒲草等等适于水边生长的植物。
沉水植物:丝叶眼子菜、穿叶眼子菜、水菜花、海菜花、海菖蒲、苦草、金鱼藻、水车前、穗花狐尾藻、黑藻等。
漂浮植物:浮萍、紫背浮萍、凤眼蓝、大薸等植物
④ 到南方的动物有哪些
无脊椎动物,如东亚飞蝗、蝴蝶等;爬行类,如海龟等;哺乳类,如蝙蝠、鲸、海豹、鹿类等,还有某些鱼类都有季节性的长距离更换住处的行为。动物的迁徙都是定期的、定向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地进行。
无脊椎动物,如东亚飞蝗、蝴蝶等;爬行类,如海龟等;哺乳类,如蝙蝠、鲸、海豹、鹿类等,还有某些鱼类都有季节性的长距离更换住处的行为。动物的迁徙都是定期的、定向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地进行。
鸟类的迁徙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周期性地雀侍发生,大多发生在南北半球之间,少数在东西方向之间。人们按鸟类迁徙活动的有无把鸟类分为候鸟和留鸟。留鸟终年留居在出生地,不发生迁徙,如麻雀、喜鹊等。候鸟中夏季飞来繁殖、冬季南去的鸟类被称为夏候鸟,如家燕、杜鹃等;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的鸟类称为冬候鸟,如某些野鸭、大雁等。
鱼类的迁徙活动有一个专有名称叫“洄游”。大多数的鱼类链岁李可以说都是洄游鱼类,只有少数鱼类不表现出规律性的洄游。鱼类洄游按目的分为三种: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大、小黄鱼、大马哈鱼都进行生殖洄游。
哺乳动物的迁徙规模浩大,例如驯鹿的千里踏雪大迁徙。每年入冬棚迟,成千上万头的驯鹿汇集成巨大的鹿群,从北向南,朝森林冻土带的边缘地带转移。次年春天,它们再向北方的北冰洋沿岸进发。四五月份,鹿群到达它们熟知的冻土带僻静处,在此养育儿女。
⑤ 飞到南方过冬的动物有哪些
飞到南方过冬的动物有天鹅、丹顶鹤、大雁、火烈鸟、燕子等。
1、天鹅: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过10月份,天鹅便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
2、丹顶鹤: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常呈小群迁徙,最大结群可到40-50只。
3、大雁: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地飞到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再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4、火烈鸟:火烈鸟在食物短缺和环境突变的时候迁徙。迁徙在晚上进行,在白天时则以很高的飞行高度飞行,目的都是为避开猛禽类的袭击。迁徙中的火烈鸟每晚可以50~60公里的时速飞行600公里。
5、燕子:燕子在温带地区的食物供应大为减少,因而许多种类进行迁徙。但与其他大部分雀形目候鸟不同的是,燕在昼间迁徙,而且为低空飞行。
候鸟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⑥ 南方有什么动物
野生哺乳动物在南方海边极少见,两栖类。爬行类野生动物比较常见,但在靠近山区地区,野生哺乳动物还是较为丰富。在南方沿海地区,山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大多数为国家珍惜野生动物,受到政府部门的保护。翼手目。为南方沿海地区(非山区)主要常见野生哺乳动物,有果蝠、蛸尾蝠、黄蝠、狐蝠等。灵长类。灵长类动物(主要是猴类)在南方沿海地区山区比较丰富,全国有1 8个品种,东部南方就占1 0种,分布遍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主要以桂西南为多。主要品种有白头叶猴、黑叶猴、懒猴、长臂猴、猕猴、熊猴、鼯尾猴、红面猴、四川短尾猴、树鼯等。其中猕猴(恒河猴)又称广西猴,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白头叶猴为广西独有。野生食肉目。主要品种有大灵猫、大斑灵猫、缟灵猫、棕猫、椰子猫、红颊蒙、食蟹蒙、黄鼬、青鼬、山灌、水獭、华南虎、金钱豹、黑熊、豺等。啮齿目。有巨松鼠、麦氏花鼠、白班鼯鼠、猪尾鼠、拟袋鼠、白腹巨鼠、箭鼠、中华竹鼠、银鼠等。偶蹄目。有野猪、赤鹿、小鹿(黄猄)、鬣羚(苏门羚)、林麝、梅花鹿、青羊等。
⑦ 哪些动物生活在南方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南方花鹿、蟒、黄腹角雉等;二类国家保护动物有金猫、獐、鹰、猫头鹰、苏门羚、毛冠鹿、山黑鹿、水黑鹿、穿山甲、水獭、小灵猫、大灵猫、白鹇、红腹锦鸡、娃娃鱼
⑧ 到南方过冬的动物有哪些
到南方过冬的动物有家燕、天鹅、丹顶鹤、燕子、大雁、布谷鸟。
1、燕子是大自然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昆虫,所以人们不能伤害它。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家燕,网络-大雁,网络-天鹅,网络-丹顶鹤,网络-野鸭
⑨ 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各分布在哪儿,每个要四种
动物:扬子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鲵(中国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及西南和东部各省)、白鳍豚(长江中下游)、大熊猫(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植物:水杉(四川万县)、珙桐(四川省西南部和湖北省的中部)、金花茶(广西南宁)、台湾杉(台湾中部)
1、扬子鳄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2、大鲵
大鲵属(学名:Andrias、Cryptobranchus):共有三个物种,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国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美国大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
3、白鳍豚
白鱀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媒体常写作“白鳍豚”或“白暨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及附近的河流、湖泊内。被认为是当前最接近灭绝的水生哺乳动物,有“长江女神”、“水中大熊猫”之称。
4、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5、水杉
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据近年调查,重庆万州、重庆石柱县、湖北利川和湖南龙山、桑植均发现300余年的巨树。
6、珙桐
珙桐(gǒng tóng)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15~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光叶珙桐是光面。
色花奇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
7、金花茶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 。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
8、台湾杉
台湾杉(学名:Taiwania cryptomerioides)又称台湾杉、台湾爷、亚杉等,是一种大型的杉科台湾杉属植物(APG3分类法将杉科并入柏科),为台湾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台湾中部约1,500至2,500米高的山区,由于非法伐木的行为,已经导致这个树种濒临绝种。
⑩ 南方有什么动物
黑熊 福建的黑熊属于华南亚种,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黑熊数量十分稀少,只生活在一些山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穿山甲 在福建分布广,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由于穿山甲的肉、鳞片价格高昂,所以近年被盗猎的很多,现在数量已经很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苏门羚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福建从山区到沿海都有很广的分布,但同样由于非法盗猎,苏门羚的数量下降得很快,特别是盗猎者常不分雌雄老少地赶尽杀绝苏门羚,对其影响很大。 白鹳和黑鹳 都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福建沿海地区仅1997年发现过1只。 琵鹭 福建有白琵鹭、黑脸琵鹭2种,栖息在近海滩涂、河口、湿地等荒僻地带。 天鹅 有大天鹅、小天鹅2种,都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南平、邵武等处过冬,数量非常少,原因是适宜它们过冬的人为干扰少、水草丰盛的河湾湖面受破坏。 鸳鸯 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每年约有200只在屏南县鸳鸯保护区里过冬,省内其他地方也有偶见,数量稀少。 虎纹蛙和棘胸蛙 虎纹蛙在福建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平原及半山区的稻田、池塘、水库和沼泽地,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为过度捕杀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虎纹蛙在沿海地区已经消失,濒临灭绝。棘胸蛙栖息在山涧溪流边的石洞里,被人类大量捕食后,现在棘胸蛙的数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