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反刍动物、非反刍动物和禽类对饲料的消化各有何特点
反刍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这样有利于其进一步分解消化纤维。
非反刍动物的是食物在胃,肠中停留较上一段时间,亏磨进行消化吸收。
禽类与其他动物相比其特点是嗉囊消化,
禽类食入销孝斗慎灶的饲料大都先要在嗉囊内贮存数小时,接受嗉囊腺体分泌的黏液、嗉囊运动和嗉囊内栖居的微生物的作用,对其进行胃肠消化之前的预加工。
❷ 牛有什么消化特点
牛属反刍动物,采食草料速度快而且咀嚼不细,每顿进食量大,饱食后反刍时间长,且有卧槽倒嚼的习察首惯。
牛胃的容积非常大,分为四室。前三室亩友(瘤胃、网胃、瓣胃)胃壁没有消化腺,第四室(皱胃)是能分泌胃液的真胃。胃的总容量因年龄、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成年乳用牛胃的总容量最大可达250升,肉用迅没槐牛或役用牛仅100升左右。四个胃中瘤胃最大,占整个胃总容量的78%~85%,具有大量贮积、加工和发酵食物的功能,是生活体内一个庞大的、高度自动化的“饲料发酵罐”。特别是牛瘤胃中含有大量的纤毛原虫和对牛体有益的微生物,能帮助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还能利用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合成蛋白质和氨基酸。
牛的消化另一特点是:通过反刍来调节瘤胃的消化代谢。牛采食饲料后,经过初步咀嚼,混以大量的碱性唾液(pH8.1左右),形成食团,吞咽入瘤胃内浸泡和软化。一般在喂饲后30~60分钟开始反刍,每次反刍持续40~50分钟,然后间歇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次反刍。一般一昼夜反刍6~8次,一头牛每昼夜消磨在反刍的时间可达6~8小时,而每昼夜分泌的唾液约为100~200升,高产乳牛甚至超过约250升。
因此,在牛的实际饲养中,首先应满足其大量采食的需要,给以饱食的饲料量。饲料的组成应以粗料为基础,适当搭配精料,做到适口性强、多样化和相对稳定。
❸ 羊、牛在反刍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
这种现象叫反刍。
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呕上行至口,也可以从瘤胃陆续进入网胃,再由网胃返回口中,经口腔中颊齿的细细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
这一反刍和咀嚼过程可以再次重复进行,直至彻底嚼碎后,食物山竖灶再从瘤胃经网逗扮胃而入瓣胃。瓣胃近球形,内壁有许多平行的叶片(故俗称百叶)。
瓣胃的叶片提供广大的面积,食糜在叶片间受到压挤,使成更细碎的食糜,同时,瓣胃也吸收一部分水纤正和低级脂肪酸。皱胃是唯一分泌消化液的部分,相当于其它兽类的胃本体,胃腺的分泌物中含有胃蛋白酶和盐酸。
(3)反刍动物有哪些消化特点扩展阅读:
青草、干草、树叶是放牧类反刍动物的主要食物,而具有经济价值类的反刍动物(山羊和奶牛等),不仅要采食草茎类植物,还需要额外采食一些人工配制的精饲料,这样才能长得更肥壮。
所以,反刍动物的食物种类比其他种类的动物更丰富,食物组成结构也更复杂,更主要的是草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较高导致其难以消化,因此大多数反刍动物必须依靠四个胃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完成食物的第二次“咀嚼”。
❹ 什么是反刍反刍动物的代谢特点有哪些
(1)反刍 反刍动物对食物不经仔细咀嚼就吞入胃中,而进入瘤胃后经过水分的湿润、膨胀和微生物的发酵,又重新返回到口腔内细嚼,并混入大量唾液,然后再次吞咽到胃中,这一过程称为反刍。通过反刍,粗饲料被第二次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以增大瘤胃细菌的附着面积。犊牛出生后3周龄,就可以出现反刍动作,但要到6~9月龄才能达到成年牛的反刍动作水平。反刍时间,一般一昼夜进行6~8次,多者达到10~16次,共需7~8小时,且大部分时间在夜间进行。反刍动物患病、过度劳累、饮水量不足、饲料品质不良、环境干扰等均能抑制反刍。
牛、羊采食不仔细,在采食牧草时,用舌将草卷入口中,上颚齿板和切齿将草切断并吞下。牛、羊喜欢采食含蛋白质多、粗纤维少的豆科牧草,能够依据牧草的外表和气味识别不同的植物。如果草青嫩,则采食时间长而反刍时间短;如果粗纤维含量高(如青干草),则采食时间短,而反刍时间长。饲喂圆形块根、块茎要切成片饲喂,否则会卡在食道内或划伤。牛、羊喜欢清洁,喜爱吃新鲜饲料,不爱吃长时间拱食而黏附有鼻镜黏液的饲料。因此,饲喂草料时应少添、勤喂,每次喂料不宜过多。喂下一次料时,要把上次剩下的草料清除干净后再喂;否则,牛、羊会不停地拱食,造成草料的浪费。
(2)反刍动物的代谢特点 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是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且也能很好地利用氨化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进行较大改组,通过微生物合成饲粮中不曾有的氨基酸;反刍动物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来源于瘤胃合成的微生物蛋白和过瘤胃蛋白;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品质好,仅次于优质动物蛋白质,与豆饼、苜蓿叶蛋白质相当,而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质。
❺ 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在消化生理上的差异 RT
1.反刍动物具有4个胃,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只有皱胃为具有分泌胃酸等消化液功能的真胃.而单位动物,顾名思义只具有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胃;2.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具有大量瘤胃微生物,可对碳水化合物凯扒衫,如粗纤维等进行充分利用,并且瘤胃微生物可大量合成一些必须蛋白质,这就是为什么牛和羊等反刍动物可以较猪等单胃动盯腔物饲喂较少的精料,同时大量饲喂粗纤维饲料;3.反刍动物会进行反刍,及食物经过一段时此瞎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好像是由网胃产生的什么波刺激后进行(忘记了..),有助于食糜的消化.单位动物无此生理现象;4.反刍动物刚出生时,就是喝奶的时候消化道有一个什么沟,食物(即奶)不经过前三个胃,直接到真胃.大概就是这样吧.:)
❻ 反刍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动物一般是草食性的动物,它们必须快速摄食然后躲在安全处细细咀嚼。而猪是杂食性的动物,所以猪不是。但是草食性的动物也并不全是反刍动物,反刍动物主要是偶蹄类中的某些草食动物,如牛、羊、鹿、骆驼等。(马是奇蹄类)。
反刍动物的消化分两个阶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再次咀嚼。反刍动物包括牛、羊、骆驼、鹿等。
反刍动物在解剖学的共同特征是均为偶蹄类。 反刍动物的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前两个胃室(瘤胃和网胃)将食物和胆汁混合,特别是使用共生细菌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然后食物反刍,经缓慢咀嚼以充分混合,进一步分解纤维。然后重新吞咽,经过瘤胃到重瓣胃,进行脱水。然后送到皱胃。**后送入小肠进行吸收。
❼ 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点:都需要消化。
区别:
1、碳水化合物消化:单胃动物的饲料进入胃中,唾液含淀粉酶的动物可继续消化淀粉酶,唾液不含淀粉酶的动物,胃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甚微。胃内无淀粉酶,在胃内酸性条件下仅有部分淀粉和部分半纤维素酸解。反刍动物除了前胃外,消化道部分的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类似。前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粗饲料的主要陵散掘场所。
2、性质不同:单胃动物相对于瘤胃而言,单胃动物就是集体只有一个胃腺的动物,包括猪,人等。反刍动物是偶蹄目中的一个亚目。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3、特点不同: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以单糖形式经载体主动转运掘孙通过小肠壁吸收。随着食糜向回肠移动,吸收率逐渐下降。反刍动物在饲喂劣质饲草时,瘤胃液中的乙酸与丙酸比例为100:16,在饲喂精料时比例为100:75。
(7)反刍动物有哪些消化特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体重3%酒糟与体重1%+的精料绝对禁止同时使用,如果不是酒糟价格便宜到极低的程度,就根本不用考虑使用,酒糟酸度太大。
如果大量使用将阻碍精料采食量并导致消化障碍,即使糟渣类价格比较便宜,就算是免费的也不能过度使用,合理的草料浓度比例搭配方案,详见《反刍动物安全的草料浓度比例控制》。
精料配方中淀粉类谷物比例只用10%,蛋白质含量高达30%,在精料配方中无论是豆粕用至40%还是DDGS用至60%,都没有获得理想的增重效果,其平均月增重仅为正常营养指标的65%左尺核右。
❽ 羊有什么消化特点
羊属反刍动物,羊胃由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真胃四部分组成,并且容积很大,约占消化道总容积的三分之二,其中瘤胃最大,占全胃总容积的79%,能大量采食。瘤胃除机械作用外,因有大量的纤毛原虫和细菌等对羊体有益的共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仅能帮助消化饲料中的纤维素,还能转化尿素及重碳酸铵里的氮素为本身蛋白质,合成必需氨基镇衫酸和各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羊能充举孝分利用粗饲料,能消化纤正旅稿维素达50%~80%,比马高近1倍;对杂草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
羊的肠管是家畜中肠管最长的,总长度约为29~31米,相当于体长的27~29倍,因此能更好地消化吸收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而羊的小肠是羊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所以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羊的盲肠和结肠中也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但消化饲料的能力不如瘤胃,在这里可消化大约19%的饲料干物质。
❾ 牛反刍是牛重要消化过程之一,牛反刍的特点有哪些
一般来说,反刍在进食后0.5~l0小时后开始发生,每次反刍的时间平均为40~50分钟。每个回到嘴里的食物球平均被咀嚼40 ~ 70次,然后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开始第二次反刍。这样,一昼夜大约有6~8次反刍,小牛的反刍次数更多。牛每天反刍约6至8小时。绵羊和山羊的反刍速度比牛快。反刍通常是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进行的,经常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暂时中断。饲料通常在没有充分咀嚼的情况下被匆匆吞入瘤胃,在休息时通常又回到口中仔细咀嚼。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❿ 反刍胃的反刍胃消化特点
反刍反刍动物吃草时稍加咬啃即吞入瘤胃,休息时,再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返回口腔仔细咀嚼后,再行吞下;这种完成再咀嚼的一系列动作称为反刍。反刍动物短时间内大量采食,缩短了在危险采食环境中的停留时间,而在安全环境中从容地仔细“再咀嚼”,又保证了消化效率,这在上有很大的适应意义。反刍活动一般是在采食后0.5~1小时开始。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反刍活动一旦开始就能持续地进行一段时间,每一持续的反刍活动称为一个反刍周期。每一昼夜发生多少次反刍周期,每一周期持续多长时间,因动物种类、年龄、食物性质、气候和季节因素而异。例如,成年牛在以牧草为主要食物的条件下,每天约有8次反刍周期,每一周期持续40~50分钟。
反刍是由于瘤胃内的粗糙内容物刺激了前胃内的敏感区(主要为瘤-网胃孔、瘤胃贲门区和网胃内壁),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的。首先激起网胃和瘤胃发生特殊运动,使粗糙内容物驱入食管,经食管的逆蠕动送入口腔再咀嚼,然后吞下。不断反刍的结果,瘤胃内粗糙内容物逐渐变细,并不断地送入瓣胃和皱胃,从而解除或减弱对前胃敏感区的刺激,加上瓣胃和皱胃被进入的内容物充盈后,可抑制食管逆蠕动等反刍动作,于是反刍暂停,这就完成了一个反刍周期。在反刍暂停期间,反刍胃仍继续收缩和运转,随着瓣胃和皱胃内食糜向小肠排放,腾空了胃内容积,解除了对反刍动作的抑制。与此同时,瘤胃在不断运转中又聚积了粗糙内容物,再次刺激前胃敏感区,结果可激发另一次反刍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