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墨脱保护区有哪些动物

墨脱保护区有哪些动物

发布时间:2023-05-01 06:41:04

‘壹’ 西藏有哪些国家保护动物

西藏高原上的国家保护动物

第一类

序号 种类名称 在西藏的地理分布范围 产地特点
1 长尾叶猴 樟木、亚东、吉隆、墨脱 西藏特产
2 滇金丝猴 芒康
3 小爪水獭 西藏东南部
4 金猫 西藏南部及东南部
5 云豹(龟纹豹) 西藏东南部
6 金钱豹 西藏东部及珠峰地区
7 虎 林芝地区
8 雪豹 西藏各高大山脉
9 野驴 藏北无人区
10 白唇鹿 那曲东部及昌都北部
11 野牦牛 那曲地区、阿里地区
12 羚牛 林芝地区
13 赤斑羚 林芝地区
14 藏羚 那曲地区、阿里地区
15 白獾 西藏南部
16 斑尾榛鸡 那曲地区
17 棕尾虹雉 林芝地区、珠峰地区
18 白尾梢虹雉 西藏南部
19 藏雪鸡 广布于西藏
20 灰腹角雉 西藏南部
21 黑头角雉 西藏南部、珠峰地区
22 黑颈鹤 广布西藏
23 棕颈犀鸟 墨脱
第二类

序号 种类名称 在西藏的地理分布范围 产地特点
1 熊猴 林芝及昌都地区
2 猕猴 林芝地区、珠峰地区
3 棕熊 西藏北部
4 马熊 西藏北部 西藏特产
5 小熊猫 西藏东南部、珠峰地区
6 水獭 西藏东部及南部
7 大灵猫 西藏东南部
8 小灵猫 西藏东南部
9 从灵猫 西藏东南部
10 猞猁 广布于西藏
11 免狲 西藏北部
12 马鹿 西藏东部及东北部
13 水鹿 昌都东部
14 毛冠鹿 西藏东南部
15 麝(獐子) 广布于西藏
16 藏原羚 西藏北部及东部 西藏特产
17 羚 西藏东南部及珠峰地区
18 斑羚 西藏东南部
19 盘羊 广布于西藏
20 普氏原羚 西藏北部
21 白瑟鹭 西藏东部
22 白额雁 西藏南部
23 天鹅 阿里地区
24 猛禽 广布于西藏
25 血雉 西藏南部
26 孔雀雉 吉隆(新近发现分布于西藏)
27 勺鸡 西藏东南部
28 红腹角雉 西藏南部
29 红胸角雉 西藏南部 西藏特产
30 藏马鸡 昌都、林芝地区,那曲东部 西藏特产
31 蓑衣鹤 西藏南部 西藏特产
32 灰鹤 西藏南部
33 棕头鸥 广布西藏
34 鹦鹉(二种) 林芝地区

‘贰’ 青藏高原有哪些珍惜的野生动物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如: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一、金丝猴

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孝姿丝猴、越南金丝猴6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二、藏羚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脊雹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三、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四、藏野驴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巧野绝偏黑。

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

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

五、盘羊

盘羊(学名:Argali sheep):雄性肩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00千克。雄性的弯角粗大,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

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毛的颜色从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白色,没有类似赤羊的鬃毛。

主要分布于亚洲中部广阔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内蒙古地区。

‘叁’ 西藏有哪些野生动物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其中滇金丝猴、孟加拉虎、雪豹、西藏野驴、野牦牛、羚牛等45种野生脊椎动物是濒危灭绝或西藏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海拔3000~4000米的喜马拉雅山麓,偶尔可以见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马拉亚塔尔羊”。
下面列举西藏珍贵的野生动物:
雪豹

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的动物,一般栖居在空旷多岩石的地方。由于它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它全身长毛之下又有着浓密的底绒,能够抵御严凛的风寒。
岩羊

岩羊系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栖谈困携于海拔2500~5000米的无林山地。夏季结成十至数十只的群,冬季则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由1只或数只公羊率领。主要在黄昏活动,常有1只或几只公羊立于高处含伏突出的岩石上了望,当敌害开始接近时则迅速奔向高山裸岩地带,由于毛色与岩石极其相近,故不易被发现。夜间及中午在岩石或岩石旁休息,晨昏到小溪边饮水。以草、小灌木、苔藓为主要食物。
猞猁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喜欢捕杀狍子等中大型兽类。
西藏棕熊

西藏棕熊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躯体粗壮强健,性凶猛而力大,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食性较杂。
野牦牛

野牦牛又叫野牛,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藏名音译亚归,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性极耐寒。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曾经分布很广泛,现在仅存在青藏高原上。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身体呈黑褐色,体侧下方和腿部有浓密的长毛,适于严寒环境中生活。野牛一年四季住在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
黑颈鹤

黑颈鹤是大型涉禽,除眼后和眼下方有一小块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为中国所特有的珍贵鸟类。
旱獭

旱獭又名“土拨鼠”,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它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条可爱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脚了。它的嘴巴前排有一对长长的门牙,呆呆傻傻的模样相当地讨人喜欢。土拨鼠非常机警,不仅经常察看周围情况,还专门有负责放哨的。家庭饲养初期胆子比较小,最好不要骚扰和惊吓它们。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草地上。高原鼠兔是圆球形的、没有尾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与兔子有亲缘关系,而不是与老鼠同属于啮齿目动物。
藏羚羊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是我国特有物种,群居。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 雌性藏羚羊没有角。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
赤狐

赤狐又叫红狐尺盯、火狐等,细长的身体,尖尖的嘴巴,大大的耳朵,短小的四肢,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火狐的适应能力很强,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草原,甚至沙漠、城镇都是他们的栖息地。
藏原羚

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或西藏原羚等,体形比普氏原羚瘦小,体长84~96厘米,体重11~16千克,耳朵狭而尖小。体毛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远看其色接近沙土黄色,因而有“西藏黄羊”之称。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藏野驴

藏野驴,青藏高原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别名亚洲野驴,体形酷似驴、马杂交而产的骡子,因尾稍似马尾,所以有人又称其为“野马”。藏野驴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藏野驴喜欢社会生活,也需要单独的空间。在高寒沙漠草原上,小驴一出生就带着浓浓的恋家情节,要不是受到天灾敌祸的影响,都是在自己固定的区域活动。
白唇鹿

白唇鹿又名岩鹿、白鼻鹿、黄鹿、“哈马”(藏语), 为大型鹿类,体型大小与水鹿、马鹿相似。唇的周围和下颌为白色,为中国特产动物。白唇鹿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地区的山地动物,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加以保护。
西藏马鹿

西藏马鹿为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桑日县。已被列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15种(类群)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之一。该物种1992年曾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宣布已经灭绝了,而1995年中外学者在西藏重新发现并证实。而西藏马鹿首次被科学家发现是在150多年前,因为在锡金发现,因而又被称为锡金红鹿。
雪鸡

雪鸡是世界上分布最高的鸡类,一般分布在3000-6000米的地方,直至雪线以上。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带常见,当地称为西藏雪鸡或喜马拉雅雪鸡。在夏季可到达海拔8000米的山地,能终年留居山顶,冬季向林带上限或山谷游荡,利用有蹄类的脚印寻觅食物。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石貂

石貂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忽视了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饲养、合理猎取利用的方针,以致石貂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很大破坏。初步估计西藏东、南部尚存4000—4500只。
藏獒

藏獒,又名西藏獒、獒犬、番狗、龙狗。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猛犬。身长约120厘米左右,体毛粗硬,丰厚,外层披毛不太长,底毛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则浓密且软如羊毛,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它是犬类之中的王者。
金雕

金雕,是北半球上一种广为人知的猛禽,以其突出的外观和敏捷有力的飞行而着名。成鸟的翼展平均超过2.3米,体长则可达1米,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特别是山谷的峭壁以及山壁凸出处。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
小熊猫

小熊猫又名红熊猫、红猫熊、小猫熊、九节狼等,是一种濒危的哺乳类动物,分布在中国南方到喜马拉雅山麓、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国。小熊猫这一物种已生存了900多万年,它的祖先被称为古小熊猫。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发布公报,通过研究古小熊猫的化石,发现它们是食肉动物。
长尾叶猴

长尾叶猴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里,以吃树叶为主。尾很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白天活动,夜晚树栖,并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结群生活,多时可达几十只。除藏南以外,还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等地。在中国,长尾叶猴已濒于灭绝,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斑头雁

斑头雁又名白头雁、黑纹头雁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

‘肆’ 林芝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林芝地区

万物之所以生存是大自然的护佑,我们之所以热爱自然是因为她给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所以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环境,她一旦遭到破坏就危及人类的生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往往采取建立保护区域的方法来寻求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途径。自然保护区即包括自然地带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物品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余乎歇地以及饲养栽培品种、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也包括风光绮丽的天然景观――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层剖面、化石产地、肆如冰川遗地、岩溶地貌、温泉、地热、湖泊、沼泽、瀑布以及陨石所在地等。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高原东南部。该地区气候受西南季风和地形地貌的综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点,这里年平均气温8.7度,年平均降水量为665毫米,平均年日照2022.2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80天左右,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称。
这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特定性,繁育着几乎包括了我国从南到北分布的所有植被类型代表,是青藏高原生物资源的集中分布区。这里的林业用地面积37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6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8.8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6%,其森林蓄积量占西藏的65%,野生动物资源具有珍贵稀有、特有种类多、价值高的特点,是林芝林业发展不可忽视的潜在资源。
多年来,林芝地委、行署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一系列林业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使各种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从1985年起,林芝地区林业局通过西藏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学者对一些珍稀野生动物、植物聚集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域进行了实地综合考查,并规划设计了墨脱等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先后分别由国务院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目前林芝地区已被批准建立的保护区总面积20.12万公顷,约占林芝地区森林总面积的8%,囊括了西藏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的90%以上,它们分别是:墨脱自然保护区、察隅自然保护区、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林芝巴竖雹悉结自然保护点、林芝东久自然保护区等5个。其中墨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界综合研究所

墨脱国家自然保护区由南迦巴瓦峰东坡的聂拉藏布江流域(夯木)自然保护区、布裙湖风景自然保护点和德阳沟羚羊保护点三部分组成,总面积6.262万公顷,是目前西藏具有热带生物类型的区域之一。
墨脱保护区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林内生存繁衍着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已知有兽类94种,鸟类160多种,爬行类38种,两栖类17种和各类昆虫1980多种,植物3000多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长蕊木兰、穗花杉、干果榄仁、小果紫薇、延龄草以及抗癌植物海南粗榧,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杪椤(树蕨)等20余种珍稀植物。珍贵动物有虎、豹、赤斑羚、羚牛、长尾叶猴、熊猴、麝、小熊猫、金雕、虹雉类、有雉类、犀鸟以及蟒蛇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墨脱缺翅虫等40余种。
墨脱不仅山高谷深,地势罕见,还是一个地壳十分活跃的地带,地质资料表明,这里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的一部分,剧烈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不断。世界闻名的察阳(隅)大地震就是于1950年8月15日在这一地区发生的,使南迦巴瓦峰及雅江大拐弯河谷其周围人亡村毁河谷阻塞…… 这一切为研究整个生态系统各环境要素及生态递变规律、地质构造、古冰川等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线索和长期监测基地,所以又说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名符其实的"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是生物学网络全书。
近年为了加强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生态环境的保护,自治区已向国务院申报将墨脱自然保护区扩界更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波密岗乡,少有的林木丰产区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约28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以上, 区内山深林密古木参天,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名贵药材蕴藏丰富。
由于这里林木生长速度、持续生长期和单位蓄积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外同类林,特别是云杉更为突出,实为举世罕见。该地护区对研究高产林的发生发展很重要,所以于1984处被划为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这里还是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发育中心区域之一,冰川的类型是我国罕见的海洋性冰川。这是由于沿雅江大峡谷直通北上的暖湿气流在此形成丰沛的降水和温和的气候造成的。这个保护区内谷坡物质移动强烈,山崩、滑坡、泥石流现象频繁发生,常常有堰塞湖形成;洪积扇台地、沟口冰碛垅岗等特殊地形在这里也常见。岗乡自然保护区不仅以高产林及其林下经济植物丰富而着名,而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羚牛、赤 斑羚、豹、盘羊、黑熊、猕猴、雪鸠、角雉类、麝、费氏黄麂等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虫草、贝母、七叶一枝花等。

察隅,物种的宝库

察隅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喜马拉雅山脉呈“丁”字形交汇处,地势北高南低,形似簸箕,与长沙、南昌在同一纬度上。这里山高林密,山顶戴白帽,山腰云雾绕,山坡郁苍苍,山涧清流淌,百鸟争鸣,蜂环蝶舞,异兽出没,真真是人间仙境。早些年这里已被西藏划为自然保护区了。
察隅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1.1412万公顷,由一区两点组成,即:保护综合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慈巴沟保护区,亚热带原始针叶高产林矢朱村云南松林保护点,珍稀植物分布较多的拉木弄巴(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点。保护区全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海拔1000―2500米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0―20℃,年平均湿度约60―70%,无霜期200天以上。
这里山体高低相差三四千米,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垂直分布于整个保护区内的山上,分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等8个森林植被型。常见的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60多科,140多属,300多种。星叶草、红椿、天麻、锡金海棠、楠木、假人参、延龄草、厚朴等19种,为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水青树科、樟科、木兰科、五味子科、金缕梅科、松科、柏科等均为古老的种类;还有山龙眼、胡桃、甘蔷薇科、漆科等经济类树木。总之这里从南方的芭蕉、桔子、樟、桂、栲、楠到北方的杨、柳、槭、桦等共茂一山。
茂密的森林是动物的觅食之地和良好的栖息场所,所以这里云集着南北各类动物。慈巴沟就是以保护羚牛为主,并且老虎、棕熊、金猫、云豹、猴、獐、穿山甲等许多珍禽异兽都纷纷到此安家。
由于这里有奇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种资源、诸多的动植物种类,解放前外国“冒险家”、“研究者”曾用各种名义的手段到这一地区来窥探我国宝贵的科学资料。解放后,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到这里进行过多学科系统地调查研究,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科学依据。

尼洋河畔“老寿星”

距林芝县西十多公里的巴结乡西南坡上有6.67多公顷多世同堂的巨柏家族,其中长者高寿近几千年。这里就是林芝巴结巨柏保护点。
该巨柏群均树冠庞大、侧枝健壮发达,苍劲挺拔,气势雄伟,果实累累。据资料记载,有一株巨柏是我国天然生存柏科家族中树龄最长、直径最大的,它高达50米,胸围粗达1800厘米,十几人环抱还不能围拢,有人推算巨柏王寿命至少已达2500以上,被誉为巨柏王。当地的人们奉其为神树。
巨柏林为国家二类保护鸟小绯鹦鹉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源地。
无独有偶,林芝县东南12公里处的邦纳村,有株雄性古桑树,从它的树龄、树木体积推算,这是株世界罕见的桑树王。据年轮推算,它已有1600年的高龄了。但据当地人传说,它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亲时栽种的,这据今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经历风雨千年的桑树王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树心充实、坚硬,无病虫危害,无枯朽现象。树高7.4米,胸围30多米,在主干高3.3米处原有7个分生大枝,仅主干一段的材积也有40多立方米。
如今,老树王的邻居达娃泊布一家承包对它的管理和保护。
无论是巨柏王还是桑树王,对我们研究千年来的植物、气候、地理、地质、水文、空气污染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林芝东久,异兽避难所

林芝东久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这里山高谷幽、地势险峻,气候多样,物种丰富。这里在水平不到30公里的地段,有从山地热带到寒极的各种植被类型代表,使大自然和动植物有机地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该地区有着独具特色,又十分完整的山地亚热带湿润地区的生态系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斑羚就生长在这里。1988年西藏自治区将这里的一条山沟划为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约2.2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1万公顷,雪山冰川面积0.68万公顷。初步统计,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50种。
这里被重点保护的赤斑羚是世界上定名甚晚的哺乳类动物,首次于1961年在缅甸发现。我国于1973年才在西藏发现。
赤斑羚外形酷似斑羚,但其毛色明显红艳,背脊线宽且色黑与斑羚区别。体长不及1米,体重约20公斤,尾短,蹄大,四肢粗壮。雄雌均有角,角形圆短向后上方斜,角底部有环棱,双角间有一小白斑。
赤斑羚分布区极为狭窄,目前仅知的就我国西藏和印度的阿萨姆、缅甸北部地区有赤斑羚活动。赤斑羚在西藏的种群数量约1500只左右,已处于濒危。
除此以外,该保护区还生存着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十种,恕不一一列举。
林芝森林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生物种类异常丰富,森林、草原、荒漠及其它生物群落所构成的自然动植物景观是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也是该地区将真正达到振兴经济、发展旅游、治穷致富的宝贵自然资源和潜在优势,因此加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已成为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资料多来自刘务林先生的《西藏自然保护区》一书。)

‘伍’ 求关于墨脱的资料

墨脱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的我国境内最后的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三万多平方千米(包括麦克马洪线以南属于墨脱县的两万多平方公里,目前实际控制一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居住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一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一说总面积30553 平方公里),其中墨脱实控1万平方公里,印度占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 万亩,森林面积 3200 万亩。2003年底,全县人口9759人。辖 8 个乡 ( 含一个民族乡 ) , 59 个村民委员会。墨脱藏语意为“隐莲盛开的地方”。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 3 千多种,竹类植物约有十几种,野生兰科植物 80 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42 种。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 墨脱县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的南迦巴瓦峰高达7756米,下降到南部的仅数百米。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无霜期330天。水力资源极丰富,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全江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境内有墨脱国家自然保护区 。 县内自然条件优越,有“西藏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原始森林类型众多,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等。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皆丰(见墨脱自然保护区),垂直带谱明显。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 墨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风光揽胜、科学考察、独特文化及探险登山。 自然地理 墨脱县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平均海拔1200 米。地势北高南低。四面环山,形似莲花。这里的地形有“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的民谣形容。 墨脱县境内有雄伟壮观的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与山峰南坡上遍地生长着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两座山峰的夹峙中雅鲁藏布江咆哮而出,于崇山峻岭间劈开一道深达五千多米的深壑,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由南迹巴瓦峰脚下急转直下。纵贯南北。 雅鲁藏布江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 墨脱县气候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无霜期340 天,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下,年降水量为2000 毫米左右。 1881年波密王在墨脱设宗。1959年墨脱7司建县。 1964 年划归拉萨市管辖。 1986 年2月划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东波 经济概况 墨脱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鸡爪谷、黄豆、棉花、芝麻等。牧业经济比重不大。林业、副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 它丰富的林业、水利和农业资源足可以养活大半个西藏人口。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富足的地方,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长久以来,几乎与外界隔绝,不但自然条件没有得到改变,而且经济建设也基本等于零,封闭使这里成为西藏高原上还保持着原始状态下的一个“孤岛”。 名特产品主要为野生果类和天麻、三七、鹿茸、靡香、猴头、胡黄连等。 矿产资源基本上还是未被普查的处女地。

‘陆’ 墨脱为什么被称为“绿色基因库”

墨脱,在藏语中是花朵的意思。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御薯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夺目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大自然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还保留着原始质朴的风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这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森林资源极为富庶,“各种植物竞相生长,珍禽异兽隐藏其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这里的物种饱和度大,稀有种特多,近年来还不断发现新种和新分布的科属,堪称“巨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一座“自然的绿色基因库”。已发现有高等植物300多种,占西藏植物种数量一半还多,地球上每100种植物中便有1种分布在这里。像墨脱这样的物产宝藏不但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寥寥无几的。

墨脱的植物有五大特点,即:大、稀、多、古、弱。其“大”是说绝对保护区面积大,单株树木大,代表性广,“稀”是说有许多稀有的动、植物和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并且形成了一个网络的天然生态环境,举世无双,“多”是指各种生态类型多,动、植物种类多,“弱”是指这里的雨林和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目前的顶级群落是千百年自然演化的结果,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古”是指有许多发生历史悠久的古老植物和动物。目前已发现有国家珍稀植物21种,以墨脱命名的“模式种”植物就有40多种。这里的植物种类之多,经济价值之高,尤其是植物资源不亚于驰名中外的“绿色王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的珍禽异兽甚多,举不胜举,它们有的仅产于本区域,有的属于特别珍稀的动物,遗憾的是人们对这里的动物种类还没能做出准确的统计,所以只能介绍一鳞半爪,但据粗略估计,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可达40余种。有云豹、羚羊、赤斑羚、盘羊、白尾稍虹雉、角雉类、大犀鸟、熊猴、猕猴、小熊猫、猞猁、麝、鹿、金鸡、藏马鸡、藏雪鸡、金猫、岩羊、血雉、猛禽类和虎。该保护区由于珍禽异兽繁多,因而被誉为“天然动物园”。

是什么原因培育了墨脱这块宝地呢?

这还要从墨脱复杂的地理地貌说起。墨脱的北部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内侧的一座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外侧的海拔7151米高的佳拉白垒峰。它们都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尾巴,雄踞大拐弯峡谷的南北两侧,俯瞰着雅鲁藏布江,守卫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为墨脱“后门”的两位“勇士”。

它们的隆起形成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至今已有二至三千万年的历史了。随着地壳的持续大幅度降升,河流深切,峡谷深邃,山高入云,瀑布众多,形成我国罕见的、强烈的地貌反镇慎者差。境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面海拔仅有几百米,然而在水平距离不过40多千米的范围内,落差竟达7000米,几乎可以发现北半球湿润地区各种主要植被类型的顺序更替,成为从北极到我国海南岛植被类型的缩影。

同时自西向东流的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和佳拉白垒峰之间急转向南,形成着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由于北部两座大山的屏障作用,使溯江而上的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在此形成旋涡,造成了这一地区特别充沛的降水量,每年达2500毫米以上,成为我国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生长季,冬季降水较少,但河谷经常有大雾,因孝答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旱季降水的不足。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墨脱河谷地带,虽然位于北纬29度附近,但由于基本上具备与热带湿润地区相同的水热条件,而远远超出了通常人们认为热带植被主要出现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一般规律,以致在亚热带纬度地区发育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山地植被类型。真是“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柒’ 西藏墨脱有野生珠子参吗

您好,西藏墨脱有野激谈御生珠子参,它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鱼类,主要分布在西藏墨脱河流及其支流中。珠子参体型细长,头部略呈三角形,体色深灰色,腹部白色,背鳍和臀鳍有明显的黑明岩色斑点,尾鳍有黑色斑纹,身体有细小的鳞片,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珠侍闹子参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会吃一些小型的动物,如蚯蚓、蚊虫等。它们喜欢温暖的水温,在水温低于8℃时,它们会停止活动,而在水温高于20℃时,它们会变得活跃起来。

‘捌’ 墨脱为什么会成为“世外桃源”

原因如下:

1、位置境域

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介于东经93°45′-96°05′、北纬27°33′-29°55之间,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1.2万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墨脱县境内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北、东、西三携扒面高山相环,南面由中山向低山地带过度,形似莲花,故藏语墨脱意为“花朵”。

3、气候特征

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极端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33.8℃,年降雨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嫌隐岩,年无霜期340天,相对湿度80%以上。

4、风景名胜

截至2012年,墨脱县有33个主要景点。其中: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题的景点8处、以观赏大峡谷为主题的景点17处、以观赏热带植物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景点5处、以徒步观光旅游和观赏热带雨林为主题的景点3处。

5、水域风光

墨脱县河流密布,湖泊、瀑布广泛分布。嘎龙拉神湖由芹御3个天然湖泊呈阶梯状串联在一起,又称“三星珠”神湖,面积达6平方公里 。墨脱县是瀑布云集之地,有大小瀑布500余处,着名的瀑布有大拐弯瀑布、“老虎嘴”瀑布、汗密瀑布、地东瀑布、背崩瀑布、拉格瀑布等。

‘玖’ 墨脱的气候如何

高度差异极大,墨脱县城季雨林气候

‘拾’ 关于我国墨脱县地理、人文、经济等情况。我想知道。请告诉我。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3.4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辖8个乡(含1个民族乡),59 个村民委员会。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着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该县南部2.4万平方千米地区被印度占领,划入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边界问题仍未解决。

中文名称: 墨脱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林芝地区
下辖地区: 墨脱镇,背崩乡,德兴乡等
政府驻地: 墨脱镇
电话区号: 0894
邮政区码: 860700
地理位置: 西藏高原东南部
面积: 3.4万平方千米
人口: 9759人(2003年)
着名景点: 汗密瀑布、老虎嘴瀑布、背崩瀑布、墨脱藤桥与溜索
车牌代码: 藏G

目录

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地形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历史事件波密土王的统治
墨脱大地震
文物古迹
行政区划
经济概况
交通运输
风景名胜汗密瀑布
老虎嘴瀑布
背崩瀑布
墨脱藤桥与溜索
光缆工程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 地形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自然灾害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历史事件 波密土王的统治
墨脱大地震
文物古迹
行政区划
经济概况
交通运输风景名胜
汗密瀑布 老虎嘴瀑布 背崩瀑布 墨脱藤桥与溜索光缆工程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情况
墨脱县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风景照(20张)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着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墨脱的这种宗教神秘色彩,直接渗透到门巴人的心灵里。记得一个名叫曲尼的墨脱门巴族宗教画师曾绘声绘色地讲到:墨脱的地形像女神多吉帕姆仰天平卧的圣体――耸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那座白云缭绕、难以一睹风采的南迦巴瓦雪峰,就是这位女神俊俏的容颜;东部一带密布的森林和地势平缓的沃土,是她柔软的腹部;修竹遍野、江水碧蓝的仰桑河流域是她的下身,总之,墨脱的山山水水,都是这位女神躯体的组成部份。 朵尼拉绘声绘色的述说,使我们这些外来人深切地感到,墨脱是个神秘的地方,难怪在这里有着许多可供信徒朝拜的圣地,其中着名的就有仰桑河、布达切波雪峰和宫堆颇章。清澈味甜的仰桑河。 仰桑河位于墨脱南部,是一条从东流向西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流。那里曾经是波密王设立的嘎朗央宗的县治之所,专门管理珞巴族的行政事务,如今已为印占区。据墨脱人讲,由于那里是女神的下身,河水实是她的尿液,水色特别美丽,清澈发蓝,略带甜味,素有牛奶河之称。在这婀娜的河流旁,有一块被称为“甲穷”的巨石,活像一只威武的雄鸡。每当夜色降临,常发出喔喔的叫声,使人如临仙境;这巨石周围的绿林丛中,鸟儿的鸣唱格外悦耳动听;有时清脆婉转的鸟声像是在呼唤众神的名字,召请神明的降临,为远道来的朝拜者赐福。正是这些美妙的传说,吸引着广大藏区的信徒到此朝拜。这些虔诚的朝圣者认为,人若在有生之年到此地朝拜一次,可保此世幸福平安,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如果虔诚的信徒,在朝拜圣地途中遇有不测,在弥留之际,亦要面对仰桑河的方向默默祈祷,以了却平生之愿。 墨脱的另一着名圣地布达切波坐落在该县西北方向的气势磅礴的雪峰之中。雪峰周围有众多低矮石山,状如罗列的犬马牛羊,或跪或立,其头均朝向神山,恰似供奉的祭品。布达切波雪山的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溶洞,内有暗流,淙淙作响。暗流两岸是白色泥土,气味芬芳。据说在这香味四溢的泥土上面,一些有幸的朝圣者能看到仙童留下的脚印,或听见他们嬉闹的笑语声,当然见不到仙童的影子。这时人们就要向河里投食物、钱币和装饰物品作为献祭,并求神赐福。凡来这里的朝圣者,均取此地之白泥土带回家乡,馈赠亲友,以避邪消灾。 宗教的神秘吸引着众多的善男信女,而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向往考察探险的宝地。闻名于世的雅鲁藏布江蜿蜒千里,像温顺的少女,流至米林派村的时候,她却一反常态,变成一条奔突不羁的巨龙,冲破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两座大雪峰的层层堵截后,调头向南呼啸而去,形成了举世无双的马蹄形大拐弯奇景,纵贯墨脱全境,直抵印度阿萨姆平原。由于雅鲁藏布江的万世劈山奔突之功,造就了南北走向的大峡谷,为强劲的印度洋季风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巨大屏障打开了大门,形成了西藏高原别具一格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清朝末年到这里安国定边的清兵首领刘赞廷对此深有感触,对墨脱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之桃源……”对此地高山峡谷的亚热带雨林作了精要的描述。 到了本世纪3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华金栋亦潜入墨脱在山谷探险,并在白马狗熊(地名)一带的江面上发现了一个壮丽的瀑布,每遇丽日蓝天,飞瀑蒸腾,形成无数七色彩霞,因而被称为“虹霞瀑布”。到了90年代,中国科学院对墨脱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考察,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科学数据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作了全面研究,获得许多重要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无论在深度或长度都居世界第一,最深处即在南迦巴瓦岸和加拉白垒峰之间,深度达5382米;长度即派村至巴昔卡,长度达494.3公里,这使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自愧不如。 墨脱县
美丽的墨脱县风光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形
墨脱县(3张)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 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南部仅数百米。四面环山,形似莲花。这里的地形可以“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的民谣来形容。 墨脱县
墨脱县境内有雄伟壮观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与山峰南坡上遍地生长着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的夹峙中咆哮而出,于崇山峻岭间劈开一道深达五千多米的深壑,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气候
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极端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33.8℃,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年无霜期340 天,年日照时数2000 小时以下,年降水量为2000 毫米左右。
水文
墨脱县
雅鲁藏布江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由南迦巴瓦峰脚下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天然水能蕴藏量达6880余万千瓦。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雅鲁藏布江全部水能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
自然资源
墨脱县
墨脱县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带谱明显,在40千米的水平距离内,从高山寒带植物到热带植物几乎都能生长,原始森林类型众多,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等。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 墨脱县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多种,竹类植物约有10多种,野生兰科植物80 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 种,孟加拉虎、羚羊、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4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此出没,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具有典型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自然灾害
墨脱县有虫灾、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编辑本段地名由来
墨脱县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据说全域地形极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因此又有说法这里是金刚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躯幻化出的,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地。 相传九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宏法,并取名“白玛岗”。 《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传说这地方粮食堆积如山,取之不尽;肉食各取所需,用之不竭;虎骨、麝香、雪莲、灵芝俯拾即是,山珍野味、香甜果品应有尽有,还藏有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 宗教传说增加了白玛岗的神秘感,这里成了区内外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一批批虔诚的信徒抛家舍业,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路途艰险、湿热环境、劳累困顿使沿途不时有人倒毙……上世纪50年代,还有上百名藏东川西的朝圣者来到这里,或食物中毒,或病饿而死,至今墨脱的老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幕惨剧。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墨脱石锅
墨脱,藏语意为“花朵”。8世纪时曾名为白玛岗,19世纪改地东宗,后迁宗址到墨脱村,易名为墨脱宗(1881年波密王在墨脱设宗)。1927-1931年噶厦政府与波密王之间爆发战争,波密王战败。噶厦政府将墨脱分封给色拉寺、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续到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7月建墨脱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2月划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乌木筷子
1997年,面积30000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10000平方千米,20000平方千米仍为印度非法占领),人口0.9万,以门巴族为主,还有珞巴、藏、汉等民族。辖8个乡:墨脱乡、背崩乡、德兴乡、格当乡、旁辛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甘登乡。县政府驻墨脱乡。(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墨脱乡(Motuo Xiang) 县政府驻地。1960年墨脱区,1988年改乡。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人口0.1万。辖墨脱、亚东上、亚东下、亚让、巴日、马迪、米日7个村委会。 门巴竹编
背崩乡(Beibeng Xiang) 原为背崩区,1988年后改乡。位于县政府西,距县政府28千米,人口0.2万。辖背崩、德尔贡、格林、江新、西让、地东、巴扬、崩过、阿苍、波东、巴登11个村委会。境内有布裙湖风景保护区、德阳沟羚羊保护区。 德兴乡(Dexing Xiang) 原为德兴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西面,距县政府8千米,人口0.2万。辖德肖、文浪、德果、荷扎、那尔东、玉公白、巴登则8个村委会。 格当乡(Gedeng Xiang) 原为格当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东南,距县政府74千米。人口0.07万。辖格当、东龙、兴凯、曲那唐、那巴、上布龙、下布龙、扎根卡、尼日尔爾卡、卡桌登、乃萨达、桑珠卡12个村委会。 雅鲁藏布大峡谷
旁辛乡(Pangxing Xiang) 原为旁辛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东,距县政府68千米,人口0.12万。辖旁辛、根登、帮固、肯肯、西登、岗玉、宗荣7个村委会。 加拉萨乡(Jialasa Xiang) 原为加拉萨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东北,距县政府105千米。人口0.08万。辖加拉萨、更帮、龙列、久当卡、拉贡、增求、达昂7个村委会。 达木珞巴族乡(DamuLuobazuXiang) 原属墨脱区,1988年建达木珞巴族乡。位于县政府东,距县政府39千米,人口0.06万。辖达木、卡布、珠、马让康、巴迪5个村委会。 甘登乡(Gandeng Xiang) 原属加拉萨区,1988年建甘登乡。位于县政府东北,距县政府135千米。人口0.06万。辖甘登、多嘎、鲁古、果登4个村委会。 2000年,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69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墨脱镇 1878人、 背崩乡 2138人、 德兴乡 1549人、 达木乡 729人、 旁辛乡 1266人、 加拉萨乡 812人、 甘登乡 647人、 格当乡 680人。
编辑本段历史事件
波密土王的统治
门巴人大约在300多年前,从门隅、主隅开始迁入墨脱,最早到达的已有12代人,最晚的移民也有8代人了。随着门巴人口的增加,约在十九世纪后半叶,门巴族和珞巴族之间因争土地和猎场发生纠纷,进行械斗。当时分割一方的波密土王(波密土王,相传是吐蕃赤贡赞普,被大臣罗昂谋杀后,他的儿子甲赤逃到波布地区和工布一带,自立为王。波密建立割据一方的势力达一千多年)凭借着山高路远,不断扩大势力,利用门巴族和珞巴族相争这一时机,先后在墨脱地区建立了地东宗和嘎朗央宗,势力扩及到下珞瑜地区,进而统治了墨脱及大峡谷地区。 清朝政府多次派军队协助西藏地方政府清剿波密土王,波密王“屡次投诚,屡次背叛。自恃地险民悍,不时出巢抢劫,焚杀重案”。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藏地方政府再次派兵征讨,大败波密王,彻底消灭了波密土王的势力,墨脱直接归西藏政府统辖。后来西藏地方政府将地东宗赠给在消灭波密土王期间立了功的色拉寺管理;将邦辛、加拉萨地区划归倾多寺的封地,金珠地区划为松果寺的封地。 在波密土王统治前,墨脱门巴族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土地属自然占有。波密土王建宗后,对耕地进行清理和调整,以保证宗政府的差赋来源。
墨脱大地震
1950年8月15日,墨脱县发生里氏8.5级地震。地震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墨脱大地面目全非,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平均每1平方米的面积就有1.1平方米的物质参与了滑移。这次大地震中,中印两国共死亡约4000人。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仁钦崩寺:是墨脱最大的寺院,位于墨脱村南则玛拉山上。建寺时间是在门巴东迁后不久,距今约8代人。据传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筑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墙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石木结构三层建筑,内有镀金铜佛像多座。1950年毁于地震,后重修为东西两门建筑。 血池:世界上第一块血池出土于墨脱县。血池,一种保护门不被打开的机关,用人血使一种力大无穷的纤维放松。 在《藏地密码》中,血池是一种机关,它外表看上去很难令人接受,因为它是将人的不同器官(很多)放在不同的血池里浸泡。但是它的防范性非常有效,因为只有将正确的器官放入正确的血池才会打开机关,而且它利用了各种器官的不同功能,来产生打开机关所需要的液体。是人祭的产物。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墨脱镇:总人口1878人。 背崩乡:总人口2138人。 德兴乡:总人口1549人。 达木乡:总人口729人。 旁辛乡:总人口1266人。 加拉萨乡:总人口812人。 甘登乡:总人口647人。 格当乡:总人口680人。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墨脱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鸡爪谷、黄豆、棉花、芝麻等。牧业经济比重不大。林业、副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它丰富的林业、水利和农业资源足可以养活大半个西藏人口。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富足的地方,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长久以来,几乎与外界隔绝,不但自然条件没有得到改变,而且经济建设也基本等于零,封闭使这里成为西藏高原上还保持着原始状态下的一个“孤岛”。名特产品主要为野生果类和天麻、三七、鹿茸、靡香、猴头、胡黄连等。矿产资源基本上还是未被普查的处女地。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墨脱县曾经是全国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惟一不通公路的县,人力背夫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筷子是运出大山的仅有商品。 正在修建的墨脱公路
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从前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通往这天堂般美丽地方的道路如同炼狱,江两岸山壁陡峭,深谷中江水汹涌,许多路段是在峭壁上凿成的天险,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山口处不分冬夏都是白雪皑皑,沿途是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 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五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20世纪90年代,全程141千米的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墨脱)建成,这条耗巨资修成的公路,只开进过一辆汽车就宣布报废,而这辆车开到墨脱后就成了永久的“文物”。公路上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许多路段路基已坍塌,有的地方已成了巨大的滑坡面,路上架设的桥梁仅剩下一些锈蚀的钢架。 2009年4月20日,我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奠基仪式在嘎隆拉雪山口举行。这一工程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结束。 [1]当地人民步行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乡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千米,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千米。由于嘎龙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10月初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到80千米处,然后步行两天到墨脱县城,其他时间只能翻越海拔4640米的嘎龙拉山口,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拐弯瀑布外,有高达400米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汗密瀑布
墨脱县汗密瀑布(7张)汗密瀑布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汗密站。瀑布三层相叠,落差高达400米,又名“三叠泉”。第一层是从高入云端的雪峰中直泻而下,激起满谷的水雾和轰鸣;第二层是从高处的绿树丛中缓缓流出,然后又急速而下;面宽水急的第三层瀑布斜冲到一巨石上,曲折而泻,一直到多雄河,形成一个个深潭。
老虎嘴瀑布
墨脱县
老虎嘴瀑布凌空而泻,象银河倒悬,坠至半空,忽被峭石拦腰斩断,刹时雪浪飞溅,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纷纷扬扬,沿悬立千纫的绝壁陡然下坠,落进不见底的深渊,发出惊天动地的狂啸。而河水却象凶猛的野兽在咆哮,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仿佛整个峡谷在颤动。每到日落西山,老虎嘴彩虹缭绕,雪峰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奇胜不可名状。
背崩瀑布
墨脱县背崩瀑布(5张)冬天水量小时,妩媚秀丽,轻轻下泻,深沉悠扬;夏天水量增大,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魄,恰似巨龙出山,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周围一带经常处于霏霏细雨中,成为别致的“匹练挂遥峰”。
墨脱藤桥与溜索
珞巴人居住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间,数百条江河水流湍急,多数流速超过10米以上,落差大,水中巨石、暗礁布满河床,两岸陡峭,除少数平原处溪流架有木桥外,绝大多数是藤索桥或藤溜索,舟船仅在下游使用。 藤溜索是四根白藤劈成八根,对接成所需要的长度,拴在两岸的树上,有一个硬藤做的圆圈套在八根藤条上,过江时,人钻入硬藤圈内,放在腰部,脸朝上,关向彼岸,双手抓信藤条,交叉用劲拉藤,双脚配合向前。爬这种溜索相当吃力,跨度越大越费劲,一条长80米的溜索需要30分钟才能滑过 去,我们滑过荷扎村248米的溜索足足耽搁了一个半小时,滑过江后筋疲力尽气喘如牛。而且滑这种溜索不但消耗体力大,由于没有安全系数,危险性是极大的。 墨脱县
藤索桥是一奇特的桥,没有桥墩,不用木板,一个铁钉也找不到,整桥用的是白藤。珞渝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多种藤本植物,其中白藤较多,常绿本植物,茎蔓细长,有40米高,柔软而坚韧,它是编织篮、筐、椅、箱等用具的好材料,也是藤索桥的原料。一般200米长的索桥,需要60背(约合3600公斤)的藤子。修一个索桥需要20人,历时10天才能竣工。首先将藤子一劈两半,不能用整根藤子,一是不便将二根接起来,二是它不结实。将劈成两半的藤条接成需要的长度,将根根藤条拉到对岸,总共需要35根藤条,再将25个硬藤做的藤圈均匀地置放在桥上,藤条在外,藤圈在内,一般10米左右放一个藤圈,它有一人高,人可从中钻过。35根藤条分布是:桥的左后和右侧各10根,桥的上部是空的。硬藤圆圈放好后,用细藤绳将它固定在藤条上,底部行人放脚处,用细藤编织成一个网状的贺筒。通过这种桥还得掌握它的特性,如它的弹性大,你的脚步得顺着它起伏而落脚,它弹起时,你的一只脚也得“因势利导”而抬起,它跌落时你再踏步向前,就这样一高一低、一起一落地向前,否则,它将和你作对,摇摆得十分厉害,使你无 法越步。初过这种桥,还是胆战心惊的,只要你认识了它掌握了它的规律,你会很顺利地、不大摇晃地走过去。墨脱较为有名的藤桥有背崩藤桥、炯兴藤网桥,都长约400米,其中墨脱德兴藤网桥横跨雅鲁藏布江,有300多年的历史。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时,桥随人的重力与河谷风吹送,左右晃悠幅度较大,但整个桥近似密封,颇为安全。墨脱着名的景观还有“溜索”,那有点一苇渡江的姿势,但是以背对江面的样子高速滑向对岸,需要较高的胆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顺利过江。[2]
编辑本段光缆工程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光缆传输系统工程2009年9月21日正式开通,中国成功实现“县县通光缆”。 随着通信光缆工程的建成开通,墨脱开通了3G和无线宽带业务,使当地有线宽带得到全面升级,网速得到提高。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受自然条件影响,此前是中国唯一不通光缆和公路的县,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随着2009年扎(木)墨(脱)公路的开工建设,预计3年后墨脱也将告别不通等级公路的历史。 为解决墨脱通信问题,中国2009年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墨脱光缆传输系统工程,工程于7月底开工。 为保障工程按时完成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部门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西藏墨脱光缆通信工程2009年9月25日全面建成开通,中国电信天翼网络成功覆盖这个“高原孤岛”,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光缆的历史,墨脱人也与全国同步进入3G通信时代。 当地群众可以自由地使用话音、宽带、数据、移动、天翼3G等各种电信业务和综合信息服务。 此前,墨脱县是全国唯一不通光缆、不通公路的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因素。为彻底改变墨脱县通信能力与通信需求极不适应的状况,并以通信的适度超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2009年6月,墨脱光缆通信工程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达1400余万元。 由于不通公路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极其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大部分设备、材料运输要靠人背畜驮,施工人员还要面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蚂蝗、蚊虫、毒蛇叮咬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让光缆早日进入墨脱,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穿行无人区,露宿森林间,保进度、保工期、保质量,使中国电信天翼3G网络按计划成功覆盖“高原孤岛”墨脱及所属主要乡镇和运输要道沿线。

阅读全文

与墨脱保护区有哪些动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