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沙漠里有哪些动物
沙漠里有骆驼、沙鼠、蜥蜴、蝎子、响尾蛇、蚂蚁、芝麻蛇、鸵鸟、大象、狮子、狼。
大多数沙漠动物可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物的水、减少皮肤呼吸、高张力尿的形成、夜行性、通过发汗和喘气的气化热发散、与沙地相似的体色以及扁平而宽大的脚等。此外,对于饥饿的耐受性要比近缘种大得多,同时大都具有移动能力,这些都与获得密度低且分散分布着的食饵有关联,也是一种适应现象。
为了躲避高温和干旱,大多数沙漠鸟类只在黎明和日落后的几个小时内活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在黄昏以后才出来活动,蝙蝠、一些啮齿类动物晚上才出来活动。
散热本领
兔子
兔子的耳朵很大,布满了丰富的血管;
火鸡和黑秃鹰
将尿撒在自己的腿上,通过尿液的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许多鸟类的羽毛和皮肤在长期的进化中变成了白色,能很好地反射强烈的光线。
鸵鸟
在遇到危险时会将头埋在沙子中的说法,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误解。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薄雾。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它就干脆将潜望镜似的脖子平贴在地面,身体蜷曲一团,以自己暗褐色的羽毛伪装成石头或灌木丛,加上薄雾的掩护,就很难被敌人发现啦。另外,鸵鸟将头和脖子贴近地面,还有两个作用,一是可听到远处的声音,有利于及早避开危险;二是可以放松颈部的肌肉,更好地消除疲劳。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看到过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去的情景,如果那样,沙子会把鸵鸟闷死的。
骆驼
骆驼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及非洲北部;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d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一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
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使骆驼一点也不怕风沙。沙地软软的,骆驼的脚掌扁平,脚下有又厚又软的肉垫子,这样的脚掌使骆驼在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有“沙漠之舟”的美誉。
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利。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骆驼以驼峰着名,但是它们的驼峰并不是用来存储水,骆驼的驼峰是脂肪组织的聚集,而水是存储在血液中。但是当这些脂肪组织发生转换时,骆驼不仅可以得到能量,并且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每1千克脂肪可以转换成相应的水。这一能力让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的血红细胞呈椭圆形,与其他动物的圆形细胞不同,这是为了让血红细胞在脱水状态下仍可以流动。这些细胞还更加稳定,在饮用大量水时,不至于因渗透性的改变而撕裂。骆驼可以忍受其他动物无法忍受的体温和饮水供应的巨大变化。骆驼的体温晚间为34摄氏度,白天高达41摄氏度,只有在高于这个体温,骆驼才开始出汗。这样骆驼可以每天节省约5升水,并可以忍受出汗引起的25%的体重损失。
骆驼的肾非常强大,尿液是以浓汁状排出,而粪便干燥到可以作为引火之物。它们的嘴也很强壮,可以咀嚼多刺的沙漠植物。它们的长睫毛和毛发,可封闭的鼻孔,可以帮助骆驼隔绝沙尘。它们同时移动同侧双腿的独特步伐和宽大的脚掌防止在走动时陷入沙子。所有骆驼科的动物都有独特的超强的免疫系统,部分抗体组织是由无轻链的免疫蛋白质直接组成的。这一特性是否帮助骆驼对苛刻环境的适应以及如何起作用尚不清楚。
沙蜥
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 上,亦有在砾石下者。洞口及洞道横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随沙蜥个体大小而异,宽1-5厘米,高0.8-1.8厘米;洞 口多朝向南或东南,少数无固定方向。洞道多不分支且少弯曲,斜向地下,长短及深浅与沙蜥个体大小成正比,长20-110厘米,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达80厘米。青海沙蜥白昼活动。一般于4月上旬出蛰,刚出蛰的个体常在中午伏于洞口晒太阳,太阳偏西即归洞内;若天气持续转冷,出现异常则又入休眠状态。夏季晴天,沙蜥常在9:00—14:00时活动,11:00—13:00时为其活动高峰;阴天外出活动个体较少,且多在13:00时前后活动,在其活动时,若受惊扰即迅速逃或钻入附近的洞穴内。10月中旬始入冬眠,下旬后则末见到过沙蜥。
沙蜥在砾石间、草丛、灌丛下觅食。以小形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小形昆虫为主。未发现有饮水活动。在海拔3000米以上获得的标本,经解剖证实,青海省沙蜥为卵胎生。5月下旬至6月,在不同雌蜥的输卵管内,有发育和度不同的卵,怀卵或胚胎数一般2-4个,少数为1;7月下旬少数雌蜥的输卵管内,有发育和程度不同的卵,怀卵或胚胎数一般2-4个麻省理工学院数为1;7月下旬少数雌蜥开始产仔蜥,8月中旬以后可见到大量当年的幼蜥,至9月上旬尚可发现个别待产雌蜥。分布于青海的共和、海晏、刚察、天峻、都兰、乌兰、格尔木、贵德、贵南、兴海、同德、泽库、治多、杂多、玉树、玛多、河南等县市。据文献记载。本种少蜥在甘肃西北、新疆东部和南部、四川西北部亦有分布。
② 沙漠里有什么动物
1、骆驼
骆驼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寿命约30年。
③ 沙漠里的动物有哪些呢
沙漠里的动物:
1、骆驼
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3周,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生存一个月之久。骆驼分为单峰、双峰及混血峰骆驼。他们背上的肉峰储蓄有脂肪,另外胃部含有三个胃室,胃室里储有20~30个水脬,可以贮存水。在恶劣的沙漠条件下,如此的身体构造使得能量与水的供应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④ 沙漠里面有什么动物
在沙漠中日常生活的动物有沙鼠、蜥蜴、鸵鸟、响尾蛇、角眼镜蛇、沙蛇、唾蛇、跳鼠等。
沙漠里一些小动物都具备耐干旱、的生理特征,它们不用饮水,能立即从植物细胞中获得水分和借助独特的新陈代谢方法,得到所需水分,并在降低水分的损耗层面有一系列的生理学—绿色生态融入体制。它们营穴居日常生活,保护自己防止一切损害。在洞窟里,可以躲避对手、消夏避暑与在无饲期内蛰伏不食。
过穴居日常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动物,典型性的意味着为跳鼠,在其中最多见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它们喜爱在沙漠上挖地洞定居,因此又有“沙跳”之称。
沙漠动物的特征
沙漠动物是指在沙漠中生活的动物,具有自身保持水分,和抵抗高温的能力以及适应沙漠生活的形态特征。可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物的水、减少皮肤呼吸、高张力尿的形成,夜行性、通过发汗和喘气的气化热发散。此外,对于饥饿的耐受性要比近缘种大得多,同时大都具有移动能力,这些都与获得密度低且分散分布着的食饵有关联,也是一种适应现象。
为了躲避高温和干旱,大多数沙漠鸟类只在黎明和日落后的几个小时内活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在黄昏以后才出来活动,蝙蝠、一些啮齿类动物晚上才出来活动。
⑤ 沙漠里的动物有哪些 盘点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
1、沙蜥。沙蜥具有一系列适于荒漠、半荒漠及草原生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除大耳沙蜥个体较大外,所有沙蜥成体的头体长均为50-60mm,背部大多呈现黄褐色或灰褐色并饰有深色斑纹,与沙地背景协调一致,起着有效的隐蔽保护作用。
2、火鸡。火鸡的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两翅有白斑,脚和趾强大,喜欢群居生活,性情温顺,行动迟缓。
3、非洲鸵鸟。非洲鸵鸟体长约为183-300厘米,身高240-280厘米,体重130-150千克,雌鸟稍小。长相很奇特,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上嘴沾黄色,下嘴略呈粉红色。
⑥ 沙漠有哪些动物 沙漠有什么动物
1、在沙漠的动物有:大象、沙鼠、蜥蜴、蝎子、响尾蛇、小蚂蚁、白芝麻蛇、鸵鸟、小象、狮子座、狼、角眼镜蛇,沙蛇,唾蛇,跳鼠。
2、沙漠里一些小动物都具备耐干旱、的生理特征.他们不用饮水,能立即从植物细胞中获得水分和借助独特的新陈代谢方法,得到所需水分,并在降低水分的损耗层面有一系列的生理学—绿色生态融入体制.他们营穴居日常生活,保护自己防止一切损害;在洞窟里,可以躲避对手、消夏避暑与在无饲期内蛰伏不食.过穴居日常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啮齿类动物,典型性的意味着为跳鼠,在其中最多见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他们喜爱在沙漠上挖地洞定居,因此又有“沙跳”之称。
3、沙漠里的小动物,除穴居的啮齿类外,也有一些小的爬行类动物。较多的是沙蜥和麻蜥,特别是沙漠地区,乃至每走两步就可遇到一个。沙漠上的很多小而偏的张口,便是他们的洞窟。他们具备一种独特的融入沙漠自然环境的工作能力。他们的的身上没有皮脂腺,在各种各样持续高温条件下,都没流汗;双眼具备防沙的眼前;遇烈日,他们还会继续爬上灌木丛以躲避广州沙面难耐的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