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食铁兽之称的动物是什么
是大熊猫。
解析:大熊猫别名: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1)食铁兽是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1869年3月,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1826.9.7-1900.11.10),在中国四川雅安宝兴县的邓池沟(穆坪)教堂附近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当地人称为白熊、花熊的踪迹。通过当地猎人的帮助,4月1日,他采集到白熊标本,毛色有黑有白,脚掌底部多毛,样子像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奇异动物。
它的标本和骨骼运到法国。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鉴定,“黑白熊”是一个新物种,定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猫熊),鉴定报告发表在186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新文档》第五卷,从此,匿居荒野的猫熊进入人类文明的视野。㈡ 古代有食铁兽之称的动物是什么
是大熊猫。
食铁兽一般指大熊猫,大熊猫,也称作大猫熊,一般称为“熊猫”或“猫熊”,属于食肉目熊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
大熊猫黑白相间的毛色和憨态可掬的外表使其深受人们喜爱,在全世界亦有大量粉丝。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标志,大熊猫俨然已成为了濒危物种保护最重要的象征。
(2)食铁兽是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㈢ 古代传说的“食铁兽”是什么
古代中国人没有系统分类的能力。就像《词与物》序言里引述博尔赫斯所述某种中国网络全书对动物分类:属于皇帝的动物、散发香气的动物、驯服的动物、乳猪、美人鱼、臆想的动物、自由的狗、包括在此分类中的动物、像疯子般激动的动物、不可胜数的动物、用很细的驼毛笔画的动物、其他动物、刚刚弄碎了罐子的动物、远看像苍蝇的动物。这段混乱列举确实是对古代中国式动植物分类某些极端之处的绝妙戏仿。(我自己在小说创作中也常常对此进行戏仿)食铁兽是古代中国文献中提及的一种动物,它的最初名字是啮铁。《神异经·中荒经》说:“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铁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刚,名曰啮铁。”可以看到,最初的啮铁兽是牛形的。《酉阳杂俎》提到唐高宗时,西域一个国家进贡了一头名叫“天铁”的熊。谢弗认为“天铁”一词是音译,并认为这个熊有可能是喜马拉雅黑熊。后世将铁与熊联系在一起,很可能与此有关。顺便说一下熊猫的其他名字。比如貔貅、比如食铁兽,比如白罴等等,很多网络信源认为这些就是熊猫,其实查一下出处就知道了,其描述大抵如前引神异经,语焉不详。
采纳哦
㈣ 古时候有食铁兽之称的动物是什么
大熊猫。
食铁兽(哺乳动物)一般指大熊猫。大熊猫的别名还有: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4)食铁兽是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观赏大熊猫注意事项:
1、不要向兽舍内投掷任何东西,避免打乱大熊猫进食习惯,也防止疾病的传播。如果动物误食的话,可能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
2、如果拍照,请不要用闪光灯,特别是熊猫幼仔,它们的眼睛对光非常的敏感,闪光很可能伤害到它们。
3、请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便发出异常、尖利的声音,这样会惊扰野生动物。大熊猫等动物们天生喜欢安静的环境,对喧闹敏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熊猫
㈤ 蚩尤的坐骑是什么
蚩尤的坐骑是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也就是大熊猫。
《神异经》中写道:"南方有兽,名曰啮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所以是熊猫。
在上古时期,熊猫并不叫熊猫,而是叫做食铁兽,是一个非常凶猛的神兽,据了解,食铁兽的咬合力非常惊人的,比狮子老虎还是厉害上百倍的,而且在上古时期,食铁兽是不吃竹子的,而是吃肉的,有一个特别爱吃的东西,那就是铁。
(5)食铁兽是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食铁兽(哺乳动物)一般指大熊猫(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㈥ 食铁兽是什么动物
食铁兽一般指的是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1]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概述图参考来源:[2])
中文名
大熊猫
外文名
Giant Panda
别名
猫熊、竹熊、银狗、洞尕、杜洞尕、执夷、貊、猛豹、食铁兽
拉丁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界
动物界
㈦ 蚩尤的坐骑“食铁兽”到底是啥动物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人都自称“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都是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当时和黄帝、炎帝为敌的是另一个强大首领,他就是九黎氏族的首领蚩尤。蚩尤后来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部落融入了华夏民族。蚩尤战斗力非常强悍,传说他的坐骑是“食铁兽”,一听这个名字就十分吓人,但实际上所谓的食铁兽就是今天靠着卖萌为生的国宝熊猫,难怪不少人都说:蚩尤骑着熊猫战斗,最后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现如今在中国台湾省,他们依然沿用以前的念法,称呼大熊猫为“猫熊”,台湾人甚至还公开批判大陆人念错了。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毕竟熊猫是中国特产,咱们想怎么念就怎么念!
㈧ 熊猫“食铁兽”的外号是怎么来的,它真的可以挑战狮虎吗
对国宝大熊猫的性情和实力,广大网民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有人说熊猫是一种萌兽,性情温和,人畜无害,是熊科中的废柴;也有人说它是一种猛兽,性情凶残,咬合力极强,号称食铁兽,连狮子、老虎都不是它的对手。这两种说法哪个对、哪个错呢?
参考文献:熊猫虎子,大熊猫研究,卧龙的大熊猫,中国动物志·兽纲·第八卷,当熊猫森林没有了豺狼虎豹,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of bite mechanics and feeding ecology in bears。
㈨ 传说的“食铁兽”是什么
四川省的《北川县志》把大熊猫称之为“食铁兽”。
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宝贵物种。 熊猫最爱吃竹子,但可别以为它是素食主义者,肉食性动物的熊猫,其实猪牛羊肉都吃,而且它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吃生铁,因此熊猫还得了一个特别的名号叫“食铁兽”。它衣着清淡素雅,情性温顺,惹人喜爱。由于它的外表似熊非熊,似猫非猫,现代俗称之为大熊猫。人们一般都认为,大熊猫是吃竹子长大的,其实它也吃其它食物。1981年8月,一只雌性名叫莉莉的7岁大熊猫,刚来到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饲养场不久。在一次开饭中,它把盛饲料的马口铁盆子咬成碎块,一块一块地吞下肚里。饲养员急得不知所措。铁片吃下去能消化得了吗?饲养员忐忑不安。后来,从莉莉的粪便中找到了吃下去的碎铁片,人们才算放了心。
此后,保护区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大熊猫是有吃铁习惯的。四川省的《北川县志》把大熊猫称之为“食铁兽”。早在古籍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记载。汉东方朔(公元前153年至前93年)在《神异经》中说:“南方有兽,名曰啮铁。”晋朝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中,对大熊猫这样描述:“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有更详细的记述:“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
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属食肉目动物,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和食料资源的关系,它选择了食竹为主。在茂密的箭竹林里,生活着一种小肥猪似的竹鼠,专吃地下竹茎,破坏竹林,惹得大熊猫非常生气。它若发现竹鼠洞时,就喘着粗气,用前爪使劲地拍打地面,逼竹鼠出来。如果竹鼠不出来,它就挖洞“抄家”,吓得竹鼠夺路而出,被守在洞口的大熊猫一把抓住,美餐一顿。
每到冬季,大雪封山时,大熊猫也会捡食一些冻死的野生动物尸体,或下河谷走村访舍,捡食村民丢掉的猪骨、羊蹄或牛头,所以有人称它为吃肉的“素和尚”。
大熊猫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的消化道:肠道短,没有复胃,缺发达的盲肠。究竟它是如何消化高纤维的竹子呢?这一直是个谜。最近才被成都市研究大熊猫的科研人员破解。他们首次在大熊猫胃内发现有大量的纤毛虫。同时检测到大熊猫消化道内含有很高的淀粉酶,但缺乏乳糖酶。在大熊猫粪便中培养、富集到纤维素分解菌和产甲烷菌。这一发现将对大熊猫消化生理学研究有深刻影响。
据介绍,一般在食草动物消化道内才有纤毛虫,它的生物总量占整个消化道微生物总量的50%左右,在植物性食物的消化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原来食铁、食肉的大熊猫,现今改以食竹为主,其主要原因,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