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一个会对宠物发脾气的人
我无数次对我家狗狗发过脾气,尤其是它做了一些惹我不开心的事情,甚至打过它。
其实我骨子里就是这么暴躁自私的人,只是在外人面前伪装的很好。
而狗狗是我一个人的,是和我最亲近的,永远不会怨恨我,离开我,所以才会借各种的理由去苛责它。
我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当事后看见狗狗委屈惧怕的眼神,我的心里也不好受,希望自己以后能改,克制自己的脾气,好好爱它。
❷ 动物生气的时候会有那些表现
动物生气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攻击性的呲牙,眼睛漏出凶光,做出攻击的架势;以狗为例,狗生气主要表现为:
鼻上提,鼻部出现皱纹,上唇拉开,露出犬齿,两眼圆睁,目光锐利,耳朵向后斜向伸直,从喉头发出“嗯~嗯(长音)”的威胁声,用力跺四脚,身体僵直,被毛竖立,尾巴高举或夹住,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两前肢下伏,身体后坐,喉头发出延长“喔一喔”声,则表明即将向你发动进攻。当你面对这样一只狗时,一定要小心应付,以免受到伤害。
❸ 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对待动物呢
最近在考虑动物和人的关系,有以下的一些认识,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目前来看,动物和人的关系是很紧张的。虽然我们口口声声称动物为自己的朋友,但是我们首先是杀害动物,为饱口腹之欲;其次是我们会圈养动物(如宠物),使它们失去自由,为人类的一些快乐和安全感服务,但我们并不实质性的考虑动物是否有它们独有的安全感需求;
2)我们和动物的业力是互相影响的。我们可以用链子拴住动物,比如拴狗;或者用笼子将鸟类关着。我们甚至可以虐待、杀害动物,以及让他们之间、他们和人类产生斗争、残杀关系以取乐(比如斗牛、斗鸡等)。但我们的意识能量也受到动物的影响。常与动物在一起,我们的行为和心念也变得如同动物,主要特点就是愚痴,善恶不分,其次是淫欲,还有就是对于事物的执着和钻牛角尖等等。动物作为一种恶道众生,它的心念和人道众生不同,心念作为一种能量会对人类造成影响;但个人感觉,人类对动物的心念的影响不算很大,动物的心念我觉得在既定轨道上比较难以改变,不像人类的心念这么具有弹性。因此,与动物相处,尤其是互相伤害(如屠宰场的工人和被屠宰的动物)、互相牵制型的相处(如宠物主人和宠物),而非友善的相处,会导致动物对人的记恨、怨恨甚至仇恨。这种仇恨的能量,衔恨的能量,动物会非常的执着,也会因为与人类的能量互动而导致人类产生痛苦。
3)我们人类似乎刻意的在增强与动物的恶性互动,而不能自拔。首先是我们会贪口腹之欲,会喜欢杀吃动物。第二就是我们似乎喜欢将动物囚禁起来,或者拘束他们本来就不多的自由,使他们饱受失去自由的痛苦,增加了他们的怨恨。第三就是我们中有些人似乎会将一些生活的不满和压力释放给动物,比如虐待动物之类的,但这种情况个人见到的不算多。我们与动物的良性互动现在似乎并不多见。
我个人了解到的动物心中可能需要的东西:
1)自由。这我认为是所有动物所需要的东西,也是他们生命中几乎最重要的东西。他们需要身体的自由,身体的自由也带来了心灵的自由。我们恰恰因为贪欲不能给他们这个。
2)好的自然环境。这是自由的一部分,现在很多动物都没有得到这个,尤其是大城市的宠物、工厂的牲畜之类的。
3)交配的权利。其实也属于一种自由。我们现在剥夺了动物交配的权利,尤其是宠物,需要阉割之类的,我认为它们肯定心怀不满和怨恨。动物在大自然中生存繁衍,交配是必要的。
4)至于其他的,比如食物、饮水、简易的住所之类的,
❹ 孩子对待动物的方式,受父母的影响很大,别对孩子宣泄负面情绪
如果有亲戚家的小孩子来家里玩,想必很多养了宠物的年轻人,都会赶紧抱着自己心爱的小猫、小狗、小兔子等逃离家里。
朋友小梁家里养了一只小猫,刚生了一窝小崽子。她的舅妈和小表弟来家里做客时,熊孩子对着小猫咪又是拍脑袋,又是拎起来晃着玩,引得母猫发怒,狠狠在他手上抓了一把。
小表弟哇哇大哭,舅妈用扫把目露凶光的母猫赶走。小梁回家看到这一幕,赶紧去安抚好小猫。谁知舅妈竟让她赔医药费,小梁很生气:“是他先招惹我家猫的!”
“猫怎么能跟人比?我家孩子的手都受伤了!”舅妈一脸不耐烦地说。有了家长撑腰,小表弟更是得寸进尺:“痛死我了,妈妈,你看它还要抓我,快打死这这只猫咪!”
后来父母过来劝说,小梁只好妥协赔了医药费,并警告小表弟说:“以后你不许碰我家猫!”
诚然,很多小孩子都很有爱心,喜欢小动物,把家里的小猫、小狗当成朋友一样友好相处;但也有一些小孩子玩心过重,性子恶劣,把小动物视作玩具随意虐待。
一个简明扼要的例子如下:
小猫又有什么错呢?小猫是无辜的,只不过它处在较低的层次,人类有气没地撒的时候,弱小的动物往往被迫成为情绪的宣泄口。
所以说,那些平时总是被父母宣泄负面情绪的孩子,更容易对小动物“痛下毒手”。
一些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所有物”,对孩子有一种“任由自己摆布”的掌控欲,动辄打骂、发脾气,长期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下,导致孩子性格压抑,容易动怒,产生暴力倾向等。
这些负面情绪,孩子只能往比自己弱的一方宣泄,比如小动物、植物、食物或者玩具等。
实际上,我们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成年人虐待小猫、小狗的报道,这些人把动物的生命看得很卑贱,并从虐待小动物中获得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实际上是一种反 社会 人格的表现。这样的人性格扭曲、三观不正,若有一天不满足于虐待小动物,而把罪恶的手伸向普通大众,于是很多网友也呼吁禁止虐待动物尽快立法。
而这都是孩子小时候被父母纵容导致的,曾看过这样一个令人十分无语的事件:
有一位妈妈接女儿放学,在校门口买了一只小仓鼠。坐上公交车以后,小女孩就把小仓鼠从笼子里拽出来玩,小仓鼠惨叫,而小女孩笑得很开心。
不仅自己玩,小女孩还拿去捉弄前面的一个小男孩,差点把他给吓哭了,男孩家长十分气愤,斥责了她几句,小女孩也哭闹起来。
女孩妈妈却护着自己的女儿说:“我家女儿都不怕仓鼠,男孩子怕什么!”说完还安慰女儿说:“妈妈再给你买一只。”
这样的父母通常不喜欢小动物,或者认为动物的生命比不上人命,于是默许孩子虐待动物的行为,甚至还赞许孩子“做的好”。
父母的纵容导致孩子越来越肆意妄为,从虐待小动物逐渐演变成校园暴力, 随意欺负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老师,以及对家里的长辈大打出手等,长大后还有可能出现反 社会 行为。
喜欢虐待动物的孩子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都很善良且有爱心,喜欢和小动物相处。
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家里养宠物的孩子,普遍性格温柔、细心,有耐心且很会照顾人,做人有担当、热爱生活,与人相处更融洽。
尤其是很多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陪伴一起长大,宠物成了他们最好的玩伴。因此,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好好对待小动物,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当孩子跟家长说自己想养宠物的时候,家长也要慎重考虑:孩子是不是三分钟热度,能不能坚持养下去,宠物的卫生问题怎么解决等。
因为宠物是有生命的,跟玩具不一样,孩子要养宠物就要学会照顾它。如果不能好好照顾它,不仅对小动物是一种伤害,也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不负责任、不尊重生命。
父母要先问清楚孩子为什么想要养宠物,然后带孩子去宠物店当一个星期的临时工,体验如何照顾宠物。
当一个星期过去,孩子经受住考验,并且还想要继续养宠物,那么才可以把小动物领回家。
能够好好养宠物,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孩子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宠物一起玩,给它喂食物、清理粪便,带宠物去散步、去看兽医等等。不但能学到很多照顾小动物的方法,而且减少了玩手机、上网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更重要的是, 孩子学会如何尊重生命,这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课。 比如小动物生崽子,或者宠物走丢、去世的时候,孩子对生命的理解更深,学会积极面对人生。 #0-6岁 育儿 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