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祛除动物身上的体臭味
一般来说正常的动物都会有体味的,不要人为地去消除,过多洗澡会伤害皮毛,喷香水容易导致过敏和嗅觉灵敏减低.
如果你宠物是博美,吉娃娃等小型犬,可以挤肛门腺,防止肛门腺炎,如果是巴吉度,可卡等垂耳狗,要注意耳朵的清洁.
夏天应该注意环境清洁,多开窗通风,对人和宠物都有好处.
‘贰’ 如何简单驱赶老鼠,或是他们怕什么气味
水泥灭鼠,将大米、玉米、面粉等食品炒熟,放少许食用油,然后拌入干水泥,放在老鼠出没的区域。老鼠食后,水泥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凝固,使老鼠腹胀而死。此法效果好收效快,适应范围广,要大面积灭鼠。但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和第二次中毒危险性小,不使害鼠产生生理耐药性的灭鼠剂。同一种灭鼠药毒饵不可连续使用,老鼠采食毒饵中毒死亡后,尸体中尚有残留毒饵的化学成分,毒饵化学成分即使痕量它的基本物理性质不变。其它老鼠发现死鼠时仍就可以嗅到除老鼠正常气味外毒饵化学成分的特殊气味。老鼠智商比人差不了许多,是非常聪明的哺乳动物,它的嗅觉非常敏锐,具有很强的气味辨别能力与记忆力。老鼠能够判断出同伴的死亡与化学成分的特殊气味有直接关系,并牢记,所以它不会采食嗅出死鼠体内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它还会阻止同伴采食。即便饵料改变了,老鼠还是不会吃的,要注意家中孩子、动物避免误服、误踩。老鼠的嗅觉敏锐也可以利用植物刺激老鼠味蕾原理的驱鼠剂进行驱鼠,房间面积大,环境复杂、东西遮挡多,家里老鼠太多,或者用了多种办法都没有根除鼠患,就可以舒威邦驱鼠剂进行驱赶消灭老鼠。
‘叁’ 动物的嗅觉为什么比人更敏感
所有动物都是靠心灵感应传递信息,狗更是这样,比如在地震和火山爆发前有预感,到室外乱跑和吠叫,它可能是提醒你早做准备,超感觉也可支配它辨认方向,能在很远的地方,甚至相隔数年之后,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经过训练的犬在执行任务时,甚至没等主人做完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说完一句话,它已能分析到主人命令的内涵而很好的发挥作用.这种现象体现在一个训练员所获得的优秀训练效果中,犬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无法解释的吸引力---超感觉.而它与其它野兽之间的联系也有自己独特的传递方式,它对猫的妒忌性很大,但通过人的各种表情和训练,狗能够领会到主人对猫的钟爱而和睦相处.
狗的嗅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它的嗅觉灵敏度据各畜之首.对酸性物质的灵敏度要高出人类几万倍.狗的嗅觉感受器官叫做嗅粘膜,位于鼻腔上部,表面有许多皱褶,其面积约为人类的四倍,嗅粘膜内的嗅细胞是真正的嗅觉感受器,大约有2亿多个,是人类的40倍.狗辨别气味的能力相当强,可在诸多气味中嗅出特定的味道,它发现气味的能力是人类的100万甚至1000万倍,分辨气味的能力超过人的1000倍.警犬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不同气味,它根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鉴定同类性别,发情状态,母仔识别,辨别路途,方位等.狗在认识和辨别事物时,先嗅几遍才作决定.如遇陌生人总要围着他转来转去嗅其味道.有时不免让人毛骨悚然.而它根据街角的味道就可知道在什么时候,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们就利用它这一本领来为人类服务.
狗的嗅觉灵敏为人人所知,嗅觉灵敏能发挥所长,因为狗的嗅觉神经密布在鼻粘膜上,所占面积为人的4倍,对气味的敏感度高于人类40倍以上。有人说犬可辨别20000多种不同的味道,这绝不夸张。正因为它有灵敏的嗅觉能力,才能鉴定同类的性别,发情状态,亲子识别,辨别路途、方位及食物、猎物等。人们利用它嗅觉灵敏的绝对优势,培养了军犬、警犬进行刑侦、缉毒、搜爆和救援工作,作了大量人类无法作到的工作。
‘肆’ 放野猪,野鸡,兔子,麂子套夹子细节要注意什么如何去人味,让动物不知道人来过。高手请指教
味道好像不重要,重要的是下过套子的现场要伪装好
‘伍’ 兔子能从掠食者的粪便中嗅出自己同伴的味道,为什么
兔子我们常见的一种性情温顺的小动物,如果我们去动物园的话就可以看到很多可爱的小兔子,有时候运气好的话在野外也能见到野兔。因为兔子天性温顺,所以便成了很多动物的美食,但是奇怪的是兔子能从掠食者的粪便中嗅出自己同伴的味道,为什么?这是因为兔子对自己的味道非常熟悉,所以对同伴的味道也熟悉,所以即使它们的同伴别其他动物吃了,它们也能从这些动物的排泄物中辨别出自己的同伴。
所以说生活中的很多小动物其实都是有着非常灵敏的嗅觉,且它们的嗅觉辨别能力都是非常高的。小兔子也不例外,它们虽然温顺可爱,但也有着聪明的嗅觉,且它们对自己和自己同伴的味道都非常熟悉,这其实是一种自然规律。
‘陆’ 关于动物气味的疑问
嗅觉使人的感受更加细致入微,很多动物也是通过嗅觉感知周围环境,这对它们更好地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动物中有很多是通过气味交换信息的,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嗅球逐渐退化。然而,气味仍然强烈地介入动物的各种行为之中,特别是在引诱、觅食、避敌、导航和维持群居的动物社会等方面,气味的作用尤为重要。
狗的嗅觉灵敏度人所共知,它能够从许许多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辨出要找的一种气味,然后跟踪追击。警犬便是靠从身上脱落下来的极少量的体臭进行追踪的,狗的感觉度只需一个细胞吸附一个体臭物,就可靠嗅觉进行跟踪。
觅食的线索
吸血昆虫会受到动物气味的引诱,美国科学家发现,雌蚊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嗅觉受体,能对人体汗液中散发出来的乳酸产生感应。如果某个人身体散发的气味物质中乳酸含量较高,饥饿的雌蚊就会对他发起攻击,这也是他们容易招来蚊子的原因。很多巨型动物死亡之前散发出的异味会吸引乌鸦前来,因为乌鸦喜欢尸体和临死的动物发出的腐臭气味。鲨鱼和鳄鱼也喜欢血腥味,昆虫里面也有许多种类喜欢吃动物的尸体,比如蚂蚁,只要有动物倒毙,它们就会前来啃吃或搬回去慢慢享用。
猎手的武器
海洋生物中,章鱼的墨汁含有防御信息素,可使捕食它的鳝鱼嗅觉麻痹。鲨鱼闻到血腥气味时会兴奋起来,并快速游向受伤的动物。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林海中有一种貂熊,当它感到饥饿时,便用自己的尿液在地上画一个大圈,被画入圈内的小动物闻到这种气味就像中了魔法一样老老实实站在圈中不敢乱动,乖乖地等貂熊前来扑食。更为奇怪是,圈外的豺狼猛兽闻到那股气味竟也不敢擅闯,只能眼巴巴地站在圈外淌口水看貂熊美美地进餐。
导航的路标
信鸽以它们穿过几百公里不熟悉的范围成功返回家中的本领而出名,大部分研究认为鸽子利用地磁导航。但意大利比萨大学的安娜·格拉利多所做的研究却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反驳。格拉利多在距离鸽巢50公里的地方将48只没有在这里飞行过的信鸽放飞,其中半数只有嗅觉神经,另一半只有三叉神经——这是形成磁场导航的原因。第二天,被剥夺了三叉神经的所有鸽子中只有一只没有成功返回家中。失去嗅觉的鸽子中只有四只返回了鸽巢。格拉利多说:“这个实验很重要,因为它是第一次将磁感试验和嗅觉试验同步进行。鸽子从小就被鸽巢中的气味包围。当人们把这些鸽子从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飞后,它们可能会将这种气味与远方的鸽巢联系起来,循着这种气味返回家中。”
‘柒’ 动物比如小狗,真的能闻出人类的疾病吗
按照现有各种调查来看,小狗是能够提前感知到人类的疾病的,尤其是一些早期不易察觉的癌症。 除此之外,小狗也是能够感知到主人情绪的。
三、感知情绪:当主人的情绪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时,狗狗立即会对此作出反应:当主人高兴时,狗狗也会撒欢的一起开心,一起玩闹;主人不开心时,狗狗会默默的待在主人身旁,用陪伴来表示自己的关心。狗狗是通过感知主人的行为动作、语言态度来判断情绪,较为准确的掌握主人情绪,所以狗狗其实也是看主人的脸色行事的。
‘捌’ 动物都有哪些辨味方法
科学家已经进一步解码了哺乳动物大脑如何感知气味,以及如何从数千种气味中区分一种气味。
在老鼠的实验中,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创造了一种被大脑嗅觉处理中心嗅球感知为气味的电子信号,尽管这种气味并不存在。
现在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模型来分解glomeruli激活的时间和顺序,他们可以检查嗅球识别特定气味所需的最小数量和种类的受体。
人类鼻子已知有大约350种不同的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嗅觉则更为特殊,有1200多种。
研究结果首次确认了大脑如何将感觉信息转化为对某种东西的感知,在这个例子中是气味,这让牙痛溶液更接近于回答他们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即大脑是如何提取感官信息来激发行为的。
‘玖’ 什么气味可以让猫远离
柑橘类味道、醋味、清新剂味、芸香味等气味可以让猫远离。
一、柑橘类味道:
柑橘类味道当中包括橙、柑橘、柠檬和柚子等。当中的酸味对于猫猫来说却是非常的刺鼻,尤其是果皮的味道。可利用以上水果榨成汁喷洒于需要的地方或是把果皮磨碎放于一角,来让猫远离。
(9)如何防止动物嗅出人味扩展阅读:
这些气味都是猫讨厌的,但是有些气味对于猫而言是有一定毒性的。
樟脑丸气味强劲也是猫所讨厌的,但不要以樟脑丸作为驱猫用品,因为樟脑的成分对猫而言是含有毒性,有机会引发急性樟脑油中毒以致死亡。除了樟脑丸,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药油药膏,如薄荷膏和白花油等都含有樟脑的成分。因此使用到这些药物的话都要多加注意,避免对猫造成伤害。
‘拾’ 动物嗅觉是怎么回事
人类生活在世界上,靠我们的感官去认识世界: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尝,用身体感觉(如用手去触摸),在这眼、耳、鼻、舌、身中,最灵敏的是嗅觉。饭烧糊了,隔几个房间就能闻到焦味,在远离公路几百米的地方,就能嗅到汽油味。
对于动物来说,嗅觉的重要性甚于人类。因为有的动物视力不好,有的动物耳朵不灵,靠了嗅觉,它们才能识别同伴,寻找配偶,逃避敌人,发现食物。
嗅觉生理是生理学研究中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还有许多难点在等待科学家去探索,但是科学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嗅觉的资料,光是这些信息,就足以使我们赞叹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
灵敏惊人的动物嗅觉
在感觉和判断微量有机物质方面,任何先进的检测仪器都不能超越人的鼻子。自然界中的气味有几十万种之多,一般人可以嗅出其中几千种气味,而经过训练的专家则能嗅出几万种气味。虽然人和人之间的嗅觉会有差异,个别人由于病变而嗅觉迟钝,但大多数人都有很灵敏的嗅觉,甚至于在仪器尚不能测出之前,人就能嗅出花香和粪臭。近年来煤气的使用已越来越普及,如何防止煤气中毒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由于管道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当人吸入之后,它会和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造成窒息中毒,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科学家们在煤气中混入了一种称为硫基乙醇的物质,它有一股怪味道,当煤气微量泄漏时,人就可以嗅到它的味道,随之警觉起来,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和人鼻相比,狗鼻子更加灵敏。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常看见警犬破案的故事,警犬破案用的就是它灵敏的鼻子。我们知道,人身上有着丰富的汗腺、皮脂腺,每个人分泌出的汗液和皮脂液味道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人体气味。人鼻子较难分辨不同人的人体气味,而狗却可以。将犯罪分子穿过的衣服、鞋子或用过的用品给警犬嗅过后,它就能顺着气味去追踪逃犯,或者将混在人群中的坏人嗅出来。
海关人员利用狗的特殊嗅觉功能,训练它们搜寻毒品。目前,贩毒、吸毒已成了世界性的犯罪行为,罪犯携带毒品的手段也越来越狡猾。经过训练的狗能够搜寻出藏于行李中或汽车中各个角落或夹层中的毒品,它们屡建奇功,使得贩毒分子闻狗丧胆。目前,科学家们又发现猪的嗅觉也很灵敏,有的海关已开始训练猪来做毒品的“检查员”。
在瑞士等多山国家中,高山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但由于雪崩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常常有滑雪者被埋于雪中。当地人训练了一批救护犬,每当发生雪崩或滑雪者失踪的事件时,就派这种救护犬上山寻找。它们身背标有红十字的口袋(其中装有应急的药品、食物等)和救援队员一起跋涉于高山积雪之中。由于它们的努力,不少遇险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在欧洲的一些城市,煤气公司训练了一批狗作为“煤气查漏员”。由于管道煤气的使用日趋广泛,要查找埋藏于地下的煤气管道的泄漏是一个难题。如果不能找到泄漏处,漏出的煤气在地下某一地方会积累起来,它们一遇上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或燃烧。在查漏方面,狗是人类得力的助手,一发现问题,它就会狂吠不止,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狗还是很好的地雷搜寻者。现代化的战争中,布雷成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重要手段。过去多用金属探测器来查找地雷,因为大多数地雷是用金属作为外壳的。后来,兵工专家改进了外壳材料,采用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性材料来做外壳,一般的金属探测器就找不出它们了。经过训练的狗能够嗅出火药的气味,所以不管用什么材料做外壳,它们都能把地雷查找出来,在战争中,它们的工作挽救了成千上万战士的生命。
还有的地质部门,训练狗帮助人们查找矿藏。
除了狗以外,金丝雀、小白鼠等动物,也有很好的嗅觉。
在煤矿中,有毒或易燃气体的存在,常引起井下爆炸,或发生煤矿工人中毒的事故。人们发现,金丝雀对于这类气体很敏感,矿井中存在的微量有毒气体在对矿工尚未造成威胁时,金丝雀就会出现窒息中毒的症状,所以,一些矿工在下井时带着金丝雀,将它们作为“生物报警器”。同样的办法也在某些生产有毒气体的工厂中使用。
小白鼠的嗅觉也很灵敏,在英国的旧式潜艇上,曾用过小白鼠作为汽油泄漏的“报警员”,一旦有汽油泄漏,小白鼠就会吱吱地叫起来。
鱼类洄游的秘密
人和高等哺乳动物是依靠鼻子来辨别气味的,而鱼却不一样,鱼类的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都长在嘴巴周围和唇边上。有些鱼的同类器官分布在鳍上或在鱼皮上,在这些地方有一种纺锤状的细胞。这些细胞是一种感受器,能从周围的水中接受各种信息。
鱼利用嗅觉去觅食,有些老龄的鱼已完全丧失了视力,但依靠嗅觉,仍然能找到食物。但灵敏的嗅觉,有时也会给鱼带来灭顶之灾。有一种称为长嘴青鸬鹚的鸟,就是利用鱼的嗅觉来引鱼上勾的。它会向水中分泌一种气味强烈的脂肪类物质,一些鱼循水中气味游来,然而等待它们的不是“美味”,而是青鸬鹚的利嘴。
还有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蝾螈靠嗅觉来寻找配偶。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蝾螈的生殖期间,将一块海绵浸入雌蝾螈生活的水中,然后再把这块海绵放入小溪上游,于是许多雄蝾螈逆水而上,聚集到这块海绵的周围。如果将海绵侵入普通的水中,再做同样的实验,雄蝾螈就没有反应。由此可见,雌蝾螈向水中分泌了某种激素,雄蝾螈“嗅”到了这种激素,从而向雌蝾螈靠拢。
一些鱼类的洄游是自然界中有趣的现象。在溪流中,每年有不少鱼产的卵,受精卵孵化成小鱼后,它们就顺流而下,由小溪游进小河,再进入大江,经过几千米的游程,最后进入大海。小鱼在大海中长成了大鱼,当产卵季节又来临时,它们会循着小时候游过的路线,再回到童年时的“家乡”,在那里产卵。是什么因素引导着鱼类游向它们的家乡呢?根据研究,是它们家乡溪流中水的成分和水的气味。它们家乡的土壤、植物和动物特有的气味溶解在河水之中后,成为引导鱼类洄游的“路标”,在这中间,鱼类的嗅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利用鱼类凭嗅觉觅食、靠嗅觉决定洄游路线的生活习性,制造出人工模拟的“气味”环境,用于捕鱼以及引导鱼群进入较清洁的水域,这对于渔业生产是大有益处的。
至于鱼类如何在海中寻找到它们熟悉的江口,从而循气味游回家乡,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昆虫靠嗅觉寻找配偶
和人类、鱼类不同,昆虫的嗅觉既不靠鼻子,也不靠皮肤或嘴唇上的感受器,它们靠的是嘴巴周围的触角或触须,这是昆虫的化学感受器官。在触角上,遍布着接受和处理气味信息的嗅觉细胞和神经网络。在麻蝇的触角上,有3500个化学感受器,牛蝇的触角上则有6000个,而蜜蜂中工蜂的触角上更有12000个化学感受器。正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工具”,它们的嗅觉才特别灵敏,普通的家蝇可以识别3000种化学物质的气味。
蚂蚁依靠嗅觉来区分“敌我”,同一家族的蚂蚁,有着相同的气味,而外来的入侵者,由于气味不同而很容易被察觉。一只其他家族的蚂蚁,如果不慎走入,它很快就能被识别出来,而且将受极刑处罚。如果将外家族蚂蚁的提取物涂到本家族的一只蚂蚁的身上,由于气味的变化,它也会招致杀身之祸。
昆虫的嗅觉还用于寻找配偶。在昆虫的繁殖期,雌性的昆虫能释放出一种叫做性引诱剂的激素(又称性信息素),雄性的昆虫嗅到了这种气味后,就飞向雌性的昆虫。在交尾之后,雌性昆虫就不再释放这种激素。雄昆虫对这种性引诱剂的嗅觉特别灵敏,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几只雄蛾身上用油漆做上记号,把它们和关在笼中的雌蛾分开,并带到距离远近不同的地点,然后将它们一一放出,30分钟后,第一只雄蛾飞到了雌蛾笼边,它飞行了5千米。以后,另一只相距11千米的雄蛾也飞到了,据分析,在那种距离的范围内,性引诱剂的含量已稀释到每1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只有1个分子,而雄蛾依然能分辨出。
科学家们利用现代的分析手段,搞清楚了一些昆虫性引诱剂的结构,并且在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同样的激素。利用这些人造的性引诱剂在农田中捕杀害虫,已成为当今一种新的植物保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