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板栗产于哪里
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板栗原产我国,是我国食用最早的着名坚果之一,年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板栗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为世界群栗之冠。炒食后其肉质细密,香甜适口,十分受欢迎。
河北板栗资源丰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迁西、遵化、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是我国重要的板栗出口基地,产品质量优良享誉海内外,尤其在日本,被称为“天津甘栗”,久负盛名,深受日本人民喜爱。
生长环境:见于平地至海拔2800米山地,仅见栽培。
分布范围:
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
我国板栗产区,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广西均有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广西、贵州等省区。
品种分类
因各地的气候、土壤与其它条件的不同,生境各异,致使树形高矮、叶背和果壳上的毛被、果的成熟期、尤以果的大小及其品质都有差异,兼之,本种的栽培历史悠久,在种植过程中,人们选出了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种。
吴耕民(《栗枣柿栽培》农业出版社1964年)把栗树分为华北与华中两个大品种群。华北品种群又分为良乡小栗与华北魁栗两小品种群,约共有10个较优良的品种。华中品种据资料分析,选出了约20个以上的优良品种。
我国板栗品种繁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地方品种达300多种。按产区一般把板栗分为北方板栗和南方板栗两种类型,北方板栗大多作炒食用,南方板栗则做菜用。
‘贰’ 栗子是哪里的特产
栗子分布地区:栗子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迁西-栗子生产基地,宽城满族自治县-栗子生产基地,青龙抚宁-栗子生产基地)、山东、湖北(罗田麻城)、信阳罗山、陕南镇安是栗子着名的产区。
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
(2)动物内脏的栗子是哪里扩展阅读
栗子生长习性:喜温和温润气候,耐寒,能耐-30℃低温,抗旱、耐涝、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优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栗子形态特征: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长10-15毫米,被疏长毛及鳞腺叶椭圆至长圆形,长11-17厘米,宽稀达7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或两侧稍向内弯而呈耳垂状,常一侧偏斜而不对称,新生叶的基部常狭楔尖且两侧对称,叶背被星芒状伏贴绒毛或因毛脱落变为几无毛。
‘叁’ 栗子是属于哪里的
产地许多,有迁西板栗,还有北京怀柔产的板栗,也有丹东产的油栗和板栗。价格都不一样
‘肆’ 栗子是长在哪里的
北京板栗,自古有名。其特点是个大,皮薄、含糖量高。
俗语说“白露核桃,秋分栗子”,一到秋分,栗子树上毛茸茸的栗子成熟了,去掉栗蓬,就是一个个饱满的、紫红色的栗子了。这种栗子皮薄、肉细、格外香甜。
栗子树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寿命长,适应性强,容易生长。一棵树可以结果百余斤。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粮食。每年大量出口换取外汇。
清晰图片
http://bbs.fm1039e.com/bbs/upload/200510718531725.JPG
‘伍’ 板栗的产地是哪里
板栗的产地在中国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米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1、怀柔板栗
怀柔栽培板栗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时,皇帝在祭祀时就用怀柔板栗作供品。板栗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年产量8.5万吨。独特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怀柔板栗的特点:它以果形玲珑、色泽美观、肉质细腻、果味甘甜、营养丰富、易剥内皮、糯性强、便于贮存等特点驰名中外。2001年怀柔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板栗之乡”。
2、迁西板栗
迁西板栗产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2000年4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京东板栗之乡”,2001年4月迁西县又被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板栗生产基地县”。
3、丹东板栗
丹东板栗以品质优良闻名,其果实个大,色泽白,口感好,不裂瓣,易加工,综合价值高,其果肉含水量为40%左右,含蛋白质5.7%~10.7%,脂肪%~7.4%,淀粉50%左右,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磷、钾、镁、铁、锌、硼等多种矿物质。
4、泰安板栗
泰安板栗是板栗中的上品,坚果均匀,颜色鲜艳有光泽,含糖高、味甘美、有糯性、壳薄、内衣皮易剥落,适于糖炒。
5、舒城板栗
舒城素有“板粟之乡”美称,大面积栽培板粟有300多年历史。现有板粟30万亩,年产量3万吨。舒城出产的“大红袍”板栗个大,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鲜样36.5毫克,可溶性总含糖量为每百克鲜样10.54毫克,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干样含量分别为26.57%、7.24%和1.745%。
板栗的相关食用注意事项
板栗水分少、干货多,且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食用比米饭饱腹感更强,且还不容易消化,所以大家平时食用时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太多,一天最好不超过10个,以免腹胀不消化,又或者发胖等。
板栗的食用方法多样,但为了身体健康,建议最好是蒸栗子、煮栗子、炖栗子食用,这样可减少盐和糖的摄入,这样不会增加额外的卫生风险,另外其营养物质也更容易吸收。当然糖炒栗子可以吃,但要限量且注意卫生。
若买糖炒板栗,一天吃7—10个即可,最好是在两餐间当零食。否则生吃过多,难以消化,熟食过多,易阻滞肠胃,每天别超过10枚。板栗要挑外壳完整,颜色自然,不是特别油亮的。
购回来的生板栗如当时不吃,最好放在有网眼的网袋或筛子里,置放阴凉通风处。发霉的陈板栗千万别吃,易引起食物中毒。由于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最好对板栗“敬而远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栗 (板栗)
‘陆’ 板栗是哪里来的
文名: Chestnut
别名: 栗子,毛栗
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 [编辑本段]科属分类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山毛榉目 Fagales
科: 山毛榉科 Fagaceae/壳斗科
属: 栗属 Castanea [编辑本段]简 述栗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8-9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厘米长,4-10厘米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为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
美洲栗原来是美国东部的主要树种,但被一种真菌病传染几乎灭绝,欧洲和西亚的栗书树种类也容易受感染,但中国和日本的栗树种类对这种真菌有抵抗力,所以现在被美国引种,培养能抗真菌的杂交树种。 [编辑本段]分 布本属植物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 、美洲和非洲 。其中主要栽培种还有欧洲栗和日本栗。 [编辑本段]在 中 国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约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百年板栗树中国的板栗品种大体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类:北方栗坚果较小,果肉糯性,适于炒食,着名的品种有明栗、尖顶油栗、明拣栗等。
南方栗坚果较大,果肉偏粳性,适宜于菜用,品种有九家种、魁栗、浅刺大板栗等。树性强健。根系发达,有菌根共生。较抗旱,耐瘠薄,
宜于山地栽培。适合偏酸性土壤。多行实生播种,也可嫁接繁殖。木材致密坚硬、耐湿。枝、树皮和总苞含单宁,可提取栲胶。
板栗历史悠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
中有“秦说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为《诗经》
作注也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地方不及也。”由此可见,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
板栗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山东、信阳罗山、陕南镇安是板栗着名的产区。 [编辑本段]品 种丛生栗(C. alnifolia)
日本栗(C. crenata)
美洲栗(C. dentata)
珍珠栗(C. henryi)
中国板栗(C. mollissima)
美洲榛果栗(C. ozarkensis)
美洲矮生栗(C. pumila)
欧洲栗(C. sativa)
茅栗(C. seguinii) [编辑本段]生长特性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磔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据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另外,其品种不同品种耐寒、耐旱。寿命长达300年以上。
青冈枝叶茂密,树荫浓郁,树冠丰满。宜用作庭荫树,2、3株丛植,可配置在建筑的阴面,常群植片林用作常绿基调树种,有幽邃深山之效果。在工矿区绿化可作隔音、防风、防火林或作高墙绿篱,宜在风景区与色叶树种配置组成风景林。 [编辑本段]种植技术一、生育特性:
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lO.5—21.8℃,温度过高,冬眠不足,生长发育不良,气温过低则易遭受冻害。板栗既喜欢墒情潮湿的土壤,但又怕雨涝的彰响,如果雨量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栗园。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这是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活化锰、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板栗的吸收和利用。徐州地区处于黄滩海南缘,年平均气温为13.7一14.1℃,年降水782—946毫米,适宜粟树的生长发育。
二、栽培管理技术:
(一)板栗园地选择:
板栗园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土壤盐碱,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栽植。在丘陵岗地开辟粟园,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较厚的近山地区,以后逐步向条件较差的地区扩大发展。
(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应以当地选育的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如炮车2号、陈果1号等,适当引进石丰、金丰、海丰、青毛软刺、处暑红等品种。根据不同食用要求,应以炒栗品种为主、,适当发展优良的菜栗品种,既要考虑到外贸出口,又要兼顾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做到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三)合理配置授粉树 :
栗树主要靠风传播花粉,但由于栗树有雌雄花异熟和自花结实现象,单一品种往往因授粉不良而产生空苞。所以新建的栗园必须配制10%授粉树。实践证明,信阳市用处暑红作授粉树较好。
(四)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本措施。平原栗园以每亩30—40株,山地栗园每亩以40—60株为宜。计划密植栗园每亩可栽60—111株,以后逐步进行隔行隔株间伐。
(五)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栗园丰产的重要基础。基肥应以土杂肥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元素。施用时间以采果后秋施为好,此期气温较高,肥料易腐熟;同时此时正值新根发生期,利于吸收,从而促进树体营养的积累,对来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时间是早春和夏季,春施一般 初栽果树每株追施尿素0.3—0.5公斤,盛果期大树每株追施尿素2公斤。追后要结合浇水,充分发挥肥效。夏季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这时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果粒增大,果肉饱满·,提高果实品质。根外追肥一年可进行多次,重点要搞好两次。第一次是早春枝条基部叶在刚开展由黄变绿时,喷0.3%-0.5%尿素加0.3%一0.5%硼砂,其作用是促进基本叶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罐花形成;第二次是采收前1个月和半个月间隔lO一15天喷2次O.1%的磷酸二氢钾,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合效能,促进叶片等12官中营养物质向果实内转移,有明显增加单粒重的作用。
(六)灌水:
板栗较喜水。一般发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有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高。
(七)整形修剪:
板栗树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季萌动前进行,它能促进粟树的长势和雌花形成。主要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缓放、拉枝和刻伤。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长季节内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进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结实率和单粒重。 1、短截: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短截可促进分枝,增强树势,紧凑树冠,减少雄花,调整营养物质的分配。对旺树、旺枝可采用延迟修剪,等萌芽后进行短截。 2,回缩: 是对多年生枝短截。多用于生长衰弱、结果部位外移,内膛光秃严重的多年生枝。 3、疏枝 :即对生枝、档光枝和内膛的纤细枝从基部疏除。 4、戴帽剪 :在不同摘心次数的新梢轮痕附近进行冬季短截。在新梢轮痕上留通2-4个小芽短截叫戴活帽修剪,如处理得当,则帽上小芽和轮痕下大芽才能抽生结果枝。在新梢轮痕上不留芽短截叫戴死帽修剪,使轮痕下大芽抽生结果枝。一般情况下,枝势不强的搞戴死帽剪,枝势强旺的搞戴活帽剪。 5、缓放: 缓放就是不剪。主要作用是分散营养,缓和树势。对旺树多采用缓放修剪。 6、拉枝和刻伤:对树冠内未采用摘心的强旺辅养枝,于春季树液流动到芽开绽期间将其拉平,并在需要发芽部位的各芽子上方进行刻伤,使其抽生强旺枝,到冬季修剪时,再将缓放拉平的枝回缩到抽生强枝的部位上。 7、摘心 :当新梢生长到30厘米时,将新梢顶端摘除。主要用在旺枝上,目的是促生分枝,提早结果。每年摘心2-3次。初结果树的结果枝新梢长而旺,当果前梢长出后,留3-5个芽摘心。果前梢摘心后能形成3个左右健壮的分枝,提高结果枝发生比例,同时还能减缓结果部位外移, 8、除雄: 在枝上只留几根雄花序,将其余的摘除。其作用主要是节制营养,促进雌花形成和提高结实力。
(八)疏花疏果和授粉:
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后生的小花、劣花,尽量保留先生的大花、好花,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3个雌花为宜。疏果最好用疏果剪,每节间上留1个单苞。在疏花疏果时,要掌握树冠外围多留,内膛少留的原则。人工辅助授粉,应选择品质优良、大粒、成热期早、涩皮易剥的品种作授粉树。当一个枝上的雄花序或雄花序上大部分花簇的花药刚刚由青变黄时,在早晨5时前将采下的雄花序摊在玻璃或于净的白纸上,放于干燥无风处,每天翻动2次,将落下的花粉和花药装进干净的棕色瓶中备用。当一个总苞中的3个雌花的多裂性柱头完全伸出到反卷变黄时,用毛笔或带橡皮头的铅笔,蘸花粉点在反卷的柱头上。如树体高大蘸点不便时,可采用纱布袋抖撒法或喷粉法,按1份花粉加5份山芋粉填充物配比而成。
(九)采收与贮藏:
1、采收: 板栗采收方法有两种,即拾栗法和打粟法。 拾栗法就是待栗充分成热,自然落地后,人工拾栗实。为了便于拾栗子,在栗苞开袭前要清除地面杂草。采收时,先振动一下树体,然后将落下的栗实、栗苞全部拣拾干净。一定要坚持每天早、晚拾一次,随拾随贮藏。拾栗法的好处是栗实饱满充实、产量高、品质好、耐藏性强。 打栗法 就是分散分批地将成熟的栗苞用竹竿轻轻打落,然后将栗苞、栗实拣拾干净。采用这种方法采收,一般2-3天打一次。打苞时,由树冠外围向内敲打小枝振落栗苞,以免损伤树枝和叶片。严禁一次将成熟度不同的栗苞全部打下。 打落采收的栗苞应尽快进行“发汗”处理,因为当时气温较高,栗实含水量大,呼吸强度高,大量发热,如处理不及时,栗实易霉烂。处理方法是选择背阴冷凉通风的地方,将栗苞薄薄摊开,厚度以20-30厘米为宜,每天泼水翻动,降温”发汗”处理2-3天后,进行人工脱粒。
2、贮藏 :栗实有三怕:一是怕热,二是怕干,三是怕冻。在常温条件下,栗实腐烂主要发生在采收后一个月时间里,此时称之危险期。采后2-3个月,腐烂较少,则属安全期。因此,做好起运前的暂存或入窑贮藏前的存放,是防止栗实腐烂的关键。比较简便易行的暂存方法是,选择冷凉潮湿的地方,根据栗实的多少建一个相应大小的贮藏棚。棚顶用竹(木)杆搭粱,其上用苇席覆盖,四周用树枝或玉米、高梁秸秆围住,以防日晒和风干。棚内地面要整平,铺垫约l0厘米厚的河沙,然后按l份栗实3-5份沙比例混合,将栗实堆放在上面,堆高30-40厘米,堆的四周覆盖湿沙10厘米。开始隔3-5天翻动一次,半月后隔5-7天翻动一次,每次翻动要将腐烂变质的栗实拣出。为了防止风干,还要注意洒水保湿。
‘柒’ 栗子产地在哪里
栗子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迁西-栗子生产基地,宽城满族自治县-栗子生产基地,青龙抚宁-栗子生产基地)、山东、湖北(罗田麻城)、信阳罗山、陕南镇安是栗子着名的产区。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
栗子的营养价值
栗子产生的能量较高,是属于坚果类,所含的淀粉是很高的。据调查干栗子的碳水化合物达到77%,鲜栗子有40%之多,是马铃薯的2.4倍;栗子当中的蛋白质含量是4%~5%,虽然不如花生、核桃多,但是也比煮熟后的米饭要高。
鲜栗子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含量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
‘捌’ 栗子长在哪里
树上啊,有一层外面的皮,剥开来就是带壳的栗子了
‘玖’ 板栗产地是哪里
中国栗子的主要产地: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
栽培环境
板栗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极端沙土和黏土外,均能生长,但以拇指为花岗岩、片麻岩等分化的砾质土,沙壤土为最好。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板栗为喜酸需钙植物,叶片内含钙量26%,比喜钙植物首楷(18%)还高,且土壤溶液中钙离子浓度达100ppm时,栗树仍生长良好,说明栗树耐钙。土壤pH值不直接对栗树致害,栗为多锰植物,其叶片含锰量(0,358%)居于多种果树(柿、批把、核桃、梨等)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