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猪粪要发酵多久才算腐熟了,才可以用来浇菜
未发酵猪粪,施入土壤中会发酵,产生热量、有害气体,有烂种子、烧根、烧苗现象,而且发酵时间长,产生肥害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没有发酵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施入土壤病虫害较多,动物粪便里、农作物秸秆、下脚料里含有病菌、虫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会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爆发病虫害疫情。
猪粪有机肥
肥料成分多,少许的土壤蓬松效果。
特点
猪粪有机肥是由猪粪发酵而来。虽然主要成分为猪粪,但是需要产品经过水分调节,并且加入能吸附味道的木屑等辅料。
虽然也会根据制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猪饲料大多都是高营养饲料和粗饲料,因此一般来说肥料成分比牛粪有机肥多,比鸡粪发酵有机肥少。而土壤蓬松效果比牛粪有机肥低,比鸡粪有机肥高,刚好介于两者之间。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粪便发酵有机肥,含有较多的氮和磷。相反的纤维含量较少,土壤蓬松效果较低,因此适合持续释放有机物,部分整地完成的农田,要避免施肥量以避免肥料过多,同时要调整基肥的用量。
大量添加木屑等辅料,可以为土壤提供蓬松的效果。
发酵原理
腐熟的猪粪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阶段: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有机肥发酵方法
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机肥发酵工艺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2. 动物粪便如何发酵成有机肥
1、粉碎、浸湿。玉米秸、葵花秸、根茬等较粗硬的秸秆须铡成2-5厘米碎段,便于浸透水分。铡好后分几次喷水翻拌,使秸秆浸透水分。较细软的秸秆可以不铡,直接喷水浸透。青嫩秸秆直接切碎拌肥。
2、混拌、堆制。把浸透水分的秸秆和畜粪按比例混堆,可以先铺一层秸秆,再铺一层畜粪,再适量撒些细土,用来保存肥料养份。如果原料中水份不足,要边堆积边加水,使水份达到50-60%。这样层层堆积,堆成直径2米以上的圆堆,形成宽2.5米、长度不限的长形堆,堆高1.5-2米,堆中可竖几个草把通气。
在肥料的堆制中加入有机肥发酵剂。
有机肥发酵剂是专门分解腐熟有机物的菌群,一般是由较耐高温的有机物分解菌及其他有益菌组成,有利于有机物快分解,有益微生物快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堆制出来的肥料养分更高,肥效更好。例如:每吨原料加入强效型有机肥发酵剂100g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加入方法:先把发酵剂拌入10倍左右的玉米面,均匀撒到秸秆层上。
3、倒堆。肥堆堆好后要经常检查堆内温度,防止长时间过热烧堆(发过劲)。一般堆积48小时后,堆中温度即可达到55℃,当温度达到60-70℃时可保持10小时左右。此时堆顶塌陷,冒热气,没有塌陷处可补浇点水,然后立即翻倒粪堆,把大块打碎,粪草混匀,较干部分补浇水分,再照原样堆好。2-3天左右,堆温再次升到60℃左右,再翻倒1次,整个发酵过程尽量翻3次堆。大约7-15天即可腐熟好。
发好的有机肥不再升温,应尽快施用,避免贮存时间过长降低有益菌的活性。
4、腐熟标准
①肥堆体积塌缩1/3左右;
②发好的有机肥无臭味,无白色菌毛;
③秸秆变棕褐色,粗硬秸秆全部软化水解,易撕碎;
④腐殖化系数30%左右。
⑤堆温降到40℃以下。
希望可以帮到您
3. 猪粪(猪屎)要怎么发酵
发酵最简单方法:把猪粪尿放在一个空闲的地方堆成堆(最好是挖个大坑),连同杂草或少量土一块逐渐堆积,最后用塑料布罩上,一般夏天10天左右即可腐熟(臭味减小、发散表明已腐熟)。
(3)动物粪便在多少度发酵扩展阅读:
猪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粪尿,或许是祖传本性。野猪不在窝边拉屎撒尿,推断为以避免敌兽发现。
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猪是家畜中最爱清洁的动物。猪能保持其睡窝床干洁,能在猪栏内远离窝床的一个固定地点进行排粪尿。猪排粪尿是有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的,一般多在食后饮水或起卧时,选择阴暗潮湿或污浊的角落排粪尿,且受邻近猪的影响。
据观察,生长猪在采食过程中不排粪,饱食后约5min左右开始排粪1~2次,多为先排粪后再排尿,在饲喂前也有排泄的,但多为先排尿后排粪,在两次饲喂的间隔时间里猪多为排尿而很少排粪,夜间一般排粪2~3次,早晨的排泄量最大, 猪的夜间排泄活动时间占昼夜总时间的1.2%~1.6%。
参考链接:网络--猪粪
4. 动物粪便如何发酵
你好!推荐使用农盛乐发酵剂处理粪便。处理之后可以做饲料,也可以做肥料。下面详细讲解下制作饲料的过程,因为字数限制,制作肥料的技术可以直接咨询厂家技术员。网络上搜索“农盛乐”即可找到。最好找王经理,人很不错。
鸡粪(鸽子粪、鸭粪等粪便)产生后,最好是在数天内进行发酵处理,或可以用塑料薄膜等进行密封处理保存数天。也可以用较细的统糠粉等作为垫料进行采集。垫草也可以用长一点的秸秆(但这种鸡粪发酵后只能用于喂牛羊等反刍动物)
(1) 发酵配方一:
配料:秸秆粉(玉米秸、麦秸、豆秸、统糠等)200公斤、鲜鸡粪500公斤、玉米粉100公斤、农盛乐饲料发酵剂2-3公斤、加红糖1公斤可促进发酵,将料全部混合均匀。
(2) 发酵配方二:
注:以上配方一当中,您也可以不加秸秆粉,加秸秆粉的目的是为了吸附鸡粪,便于发酵,因为鸡粪的成分比较复杂,氨气重,有害细菌也相对较多,而秸秆粉的特点是吸附性强、多孔性好、可牢固地吸附鸡粪中的颗粒,有利于发酵剂的发酵反应,同时迅速消除氨臭味,这一点,与发酵床养猪,垫料吸附猪粪,再利用事先吸附在垫料上的微生物进行分解粪便的原理相似。
如果您没有添加秸杆粉,或您当地秸秆很少,粉碎也比较麻烦,则您可以不加秸秆粉,但要增加麦麸或米糠50公斤。配方如下:
配料:麦麸或米糠50公斤、鲜鸡粪500公斤、玉米粉100公斤、农盛乐饲料发酵剂2-3公斤、加红糖1公斤可促进发酵,将料全部混合均匀。
(3) 含水量调节,入缸,发酵技术操作:
另外,再加水调节含水量,将上述原料调制成含水量为50--60%,以手捏成团,手指间有水印出但不流出为度,打堆,或者放入发酵池中,或发酵容器中,用塑料布密封好,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容器可用半地下式的水泥池,也可用陶瓷容器,或用半地下式的土坑(但先要用塑料布垫底),或用塑料袋,不进水,顶上稍垫高一点以防进水,发酵15~25天,即可产生曲香味或酸香味(视天气温度而时间不同)即可使用。
请注意要发酵彻底才能使用,最好是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即发酵七天左右,再耙开物料,翻动一下,再密封好进行发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其充分发酵,充分杀死其中的病原体和虫卵,翻动一次的目的是让空气大量进入,使之再次发热发酵一次。
注意事项:
(1)一般夏天3-5天,冬天7-10天左右即可发酵成功。但由于粪便类物料成分复杂,杂菌含量及可能的病原体含量比较多,为了确实稳定的效果,建议加长发酵时间,特别是气温低的冬天初春等季节,由于温度低,发酵启动慢,所以造成发酵时间长,发酵鸡粪有一个升温过程,温度最高可以达到70度,只要经过了这个高温过程,一般的寄生虫卵,病菌营养体等统统都会杀灭,所以,同时经常性检查,如用一根长的温度计,插入料中,测量温度情况,如果料温在两天内达到了30度以上的温度,说明发酵启动了,再一天后就可以发酵成熟,因为既然到了30度了,则一天内就一定会出现60度的高温发酵期。而过了高温期一天后,就可以用了。如果一直没有检测到高温期,但温度也可以维持到20度以上,则可能您错过检测高温期了,温度慢慢降下来了,物料中也没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当然发酵就会停止,温度就会下降。
当然,我们的发酵,并不完全依靠发酵产生高温来消灭病菌,还有就是发酵产酸,产乳酸链球菌素,以及通过乳酸菌的微生态平衡,来抑杀病菌,有的用户发酵鸡粪可能并没有达到较高温度,(特别是加入的疏松剂不多,或物料太粘实,以及冬天等情况下),但只要产生了酸香味,和酒香味,也说明有益菌,特别是乳酸菌等占据了微生态优势地位,这也完全可以用于喂猪的,也说明了其中的有害病原菌得到了完全的控制,实践证明,即便是常温发酵,产正常的酸香和酒香的情况下,里面的大肠杆菌基本不存在。
(2) 发酵鸡粪与发酵其他糟渣饲料不同,一是因为鸡粪比较脏臭,含非蛋白氮比较多,同时,含有较多的杂菌、有害细菌、甚至寄生虫等,所以,相对而言,对厌氧的要求不严格,甚至要求有一定的空气进入才行,进入少量的空气,进行半厌氧发酵;
进入空气的目的,是为了让物料相对发热,提高料温,杀死其中的杂菌、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另外一个目的是,半好氧的发酵,有利于菌体细胞的合成,可以充分利用鸡粪中的非蛋白氮来转化成真蛋白质;
所以,发酵鸡粪可以用打堆的方式进行发酵,甚至可以比较松散地放入发酵池或其他发酵容器中,简单地覆盖密封即可;这样,可以相对地进入较多的空气,让物料尽早发热升温,同时,合成更多的菌体细胞,提高营养;
但是,空气的进入并不是无节制的,不能进行完全的好氧发酵,如果象发酵床那样进行完全的好氧发酵,则鸡粪中的碳水化合物能量,会基本消耗完毕,物料损耗巨大,可能100斤发酵后只剩下50斤不到了等等。
这个产品在当地不太好买,可以到网上去看看,淘=宝上有,搜-下,农盛乐,就能找到他们,希望能帮助您!我也是搞养殖的,一直在使用这个产品,效果很不错。希望能帮助您!
5. 动物粪便如何发酵成有机肥
6个步骤
步骤一:拌匀发酵剂。1~1.5吨干鸡粪(鲜鸡粪约2.5~3.5吨)加一公斤鸡粪发酵剂,每公斤的发
酵剂平均加5~10公斤米糠或玉米、麸皮,搅拌均匀后撒入已准备好的物料中,效果最佳。
步骤二:调剂碳氮比。发酵肥料的碳氮比应保持在25~30:1,酸碱度调到6~8(ph)为宜,因
鸡粪的碳氮比偏高,应在发酵时加入一些秸秆、稻草、蘑菇渣等一起发酵。
步骤三:调节鸡粪水分。发酵有机肥料的过程中,水分含量是否适宜非常重要的,不能太高,
也不能太低,应保持在60~65%,判断方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开
为宜。
步骤四:鸡粪建堆。在做发酵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高度一般在1.5米左
右,宽度2米左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较好。
步骤五:拌匀通气。金宝贝肥料发酵助剂是耗氧性微生物,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大供氧措
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因为厌氧发酵影响物料发酵效果。
步骤六:发酵完成。一般在鸡粪堆积48小时后,温度会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
在此高温下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在发酵过程中会出现2~3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即可
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左右可发酵完成,使物料彻底脱臭、发酵腐熟,灭菌杀虫。
6. 农村简易发酵动物粪便的方法是什么
有机肥发酵原理
腐熟的猪粪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阶段: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有机肥发酵方法
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机肥发酵工艺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7. 如何发酵粪便
堆肥发酵。
利用微生物分解畜禽粪便的过程称为发酵。堆肥发酵时,干物质分解产生的热能,使粪便温度上升和水分蒸发,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
畜禽粪便发酵时,采用环保固液分离设备、温室干燥等方法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通过和添加锯屑、稻壳、返回堆肥等辅助材料来调整水分。通过添加辅助材料、通风等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其中通风是为了促进腐熟,缩短处理时间。通风是向材料供给氧气,促进需氧分解(发酵)和材料的干燥。
(7)动物粪便在多少度发酵扩展阅读:
用途:
1、可以用来养殖鱼虾,不污染水质,既可以作为鱼虾饲料,又可以作肥水产品。
2、可以用来养殖黄粉虫、蝇蛆、蚯蚓建立生态养殖模式。
3、可以制作种植、花卉等有机肥。
4、发酵动物粪便作为饲料。如鸡子粪便喂猪,发酵鸽子粪便养猪等。
8. 禽畜粪便怎么发酵腐熟呀是什么意思呀求解答
禽畜粪便怎么发酵腐熟就是对粪便无害化处理,消灭其中的病菌病毒,寄生虫,杂草种子,消除能量以免将来作肥料时烧根。
发酵腐熟处理的方法旧社会和现在不一样。
一、旧社会是自然腐熟,把禽畜粪便堆肥发酵。堆成一堆,用泥封住表面。粪便中的有机物会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分解。
禽畜粪便自然腐熟需要多少时间,水分合适的情况需要三个月以上,水分不合适半年以上也不一定能腐熟好。腐熟是要有合适的水分、温度,要有前提条件的,腐熟时间长了会引起营养的挥发。
二、现在发酵腐熟需要加人工菌种腐熟剂来发酵。
按要求将粪便发酵剂、主料和辅料全部混合均匀,堆料高度1米,环境温度15℃以上。堆温升至60℃时开始翻倒,每天一次,如堆温超过65℃,再加次翻倒。腐熟的标志是堆温降低、物料疏松、无物料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这时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8)动物粪便在多少度发酵扩展阅读
传统发酵(露天)达到腐熟的时间常需1~3个月,其周围恶臭难闻,蚊、蝇大量滋生,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国内外的研究出用发酵剂快速发酵表明,向禽畜粪便中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群,能有效促进有机物降解,加速禽畜粪便腐熟速度,同时有利于消除致臭物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畜禽粪便腐熟剂,能够强烈分解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并将嗜热、耐热细菌、真菌、酵母菌菌株及相关分解酶复合而成,其有效活菌数含量高,降解能力强,同时能够达到升温、除臭、消除病虫害、杂草种子和提高养分的效果。
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迅速将堆料中的碳、氮、磷、钾、硫等分解矿化,形成简单有机物,从而进一步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
9. 怎样发酵鹌鹑粪
禽类和哺乳动物粪便发酵方法类似。
未发酵粪便,施入土壤中会发酵,产生热量、有害气体,有烂种子、烧根、烧苗现象,而且发酵时间长,产生肥害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没有发酵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施入土壤病虫害较多,动物粪便里、农作物秸秆、下脚料里含有病菌、虫卵、病毒,如果直接施入土壤,会在土壤中漫延、滋生、孵化,危害农作物生长,爆发病虫害疫情。
有机肥发酵原理
腐熟的猪粪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第二阶段: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有机肥发酵方法
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有机肥发酵工艺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10. 粪便发酵到多少度就发酵好啦
你是要发酵粪便做有机肥吗?利用乐贝丰生物有机肥发酵剂发酵粪便有机肥需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
1)产热阶段(中温阶段,升温阶段)
发酵初期(通常在1-3天),肥堆中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可溶性和易降解性有机物作为营养和能量来源,迅速增殖,并释放出热能,使肥堆温度不断上升。此阶段温度在室温至45℃范围内,微生物以中温、需氧型为主,通常是一些无芽胞细菌。微生物类型较多,主要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中细菌主要利用水溶性单糖等,放线菌和真菌对于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物质具有特殊的功能。
2)高温阶段
当肥堆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高温阶段。通常从堆积发酵开始,只须2-3天时间肥堆温度便能迅速地升高到55℃,1周内堆温可达到最高值(最高温可达80℃)。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取而代之。除前一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外,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也开始强烈分解。在50℃左右进行活动的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活动;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堆温自动下降。当堆温降至70℃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嗜热性微生物又重新活动,继续分解难分解的有机物,热量又增加,堆温就处于一个自然调节的、延续较久的高温期。
高温对于发酵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发酵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碱的黑色物质。C/N比明显下降,肥堆高度随之降低。通过高温能有效杀灭有机废弃物中病原物,按我国高温发酵卫生标准(GB7959-87),要求发酵最高温度达50-55℃以上,持续5-7d。
3)腐熟阶段
在高温阶段末期,只剩下部分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和新形成的腐殖质,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此时嗜温性微生物再占优势,对残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趋于稳定化,此时发酵进入腐熟阶段。
降温后,需氧量大量减少,肥堆空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需自然通风。在强制通风发酵中常见的后熟处理,即是将通气堆翻堆一次后,停止通气,让其腐熟。还可起到保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