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猫科动物有哪些种类如何进行分类
猫科动物既优雅又迷人,现在人们云吸猫的对象已经不仅局限于家猫了,野生猫科动物也纷纷变身“网红”。然而世界上的野生猫科动物有40种左右之多,即使资深猫科爱好者也很难叫出所有猫科的名字。今天动物志按演化的顺序,给大家全面介绍下现代猫科的8大家族。
非洲野猫
猫属有个特点就是身上的条纹图案,在腿上很明显,体侧的斑点有时也融合成条纹(狸花猫)。该特征在猫科中实属异类,因为猫科祖先原猫身上就是豹猫、虎猫和豹那样的斑点,其后代要么是斑点,要么就是斑点退化了的纯色,只有老虎和猫属动物进化出了条纹。所以,一些养猫人看不起狸花猫的鱼骨纹,喜欢追求豹猫、薮猫的那种斑点,纯属不识货的表现。
Ⅱ 哪些动物属于猫科动物
家猫 Cat(Felis catus)猫属
野猫 Wild Cat(Felis silvestris) 猫属
荒漠猫 Chinese desert cat(Felis bieti) 猫属
丛林猫 Jungle Cat (Felis chaus) 猫属
沙猫 Sand Cat (Felis margarita) 猫属
黑足猫 Black Footed Cat (Felis nigripes)猫属
兔狲 Pallas' Cat (Otocolobus manul)兔狲属
薮猫 Serval (Leptailurus serval) 薮猫属
亚洲金猫 Asian Golden Cat (Catopuma temmincki) 金猫属
非洲金猫 African Golden Cat (Profelis aurata) 非洲金猫属
婆罗洲金猫 Bornean Bay Cat (Catopuma badia) 金猫属
西表猫Iriomote Cat(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豹猫属
锈斑猫 Rusty Spotted Cat (Prionailurus rubignosus) 豹猫属
豹猫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豹猫属
渔猫 Fishing Cat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豹猫属
扁头猫 Flat Headed Cat (Prionailurus planiceps) 豹猫属
虎猫 Ocelot (Leopars pardalis) 虎猫属
小斑虎猫 Oncilla (Leopars tigrinus) 虎猫属
长尾虎猫 Margay (Leopars wiedii) 虎猫属
细腰猫 Jaguarundi (Herpailurus yaguarondi) 细腰猫属
南美草原猫 Pampas Cat (Oncifelis colocolo) 草原猫属
南美林猫 Kodkod (Oncifelis guigna) 草原猫属
乔氏猫 Geoffrey's Cat (Oncifelis geoffroyi) 草原猫属
安第斯山猫 Andean Mountain Cat (Oreailurus jacobita) 山猫属
猞猁 Eurasian Lynx (Lynx lynx) 猞猁属
西班牙猞猁 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 猞猁属
加拿大猞猁 Canadian Lynx (Lynx canadensis) 猞猁属
短尾猫 Bobcat (Lynx rufus) 猞猁属
狞猫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狞猫属
美洲狮 Cougar (Puma concolor) 美洲金猫属
豹亚科 Pantherinae
石纹猫 Marbled Cat (Pardofelis marmorata) 石纹猫属
云豹 Clouded leopord(Neofelis nebulosa)新猫属
雪豹 Snow Leopord(Uncia uncia) 雪豹属
豹 Leopord (Panthera pars) 豹属
美洲虎 Jaguar(Panthera onca)豹属
狮 Lion (Panthera leo) 豹属
虎 Tiger (Panthera tigris) 豹属
猎豹亚科 Acinonychinae
猎豹cheetah(Acinonyx jubatus )
[编辑本段]体型构造以及分类原因
全世界现存猫科动物约有38种。世界各大陆均有分布,但不见于大洋洲、马达加斯加、南极洲等地。我国共产有6属13种。
猫科各种的雌雄性个体彼此相似。仅雄性头部粗圆、个体大些。只有雄狮颈部生有长毛,是明显的雌雄异型。猫科各种间,常彼此相似,我国的“照猫画虎”之说法,就反应着它们的形态雷同。猫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8,只有南美鼬猫(leopars)为36是唯一的例外。猫类的身体哦大小有明显差异,成体身长30—3709厘米,尾长10—114厘米。体重2.5—275公斤。各种猫类的体形瘦削,但肌肉发达,结实强健。头圆而较大,吻部短,眼睛圆。颈部粗短,以便承受头和牙齿的猛烈咬啮动作而引起的震动。全身毛被密尔柔软,有光泽。一般多具条纹或斑点,象豹和虎等。有的则无明显花纹。体色由灰色到淡红、浅黄以致棕褐色。在食肉类中是毛色绚丽的类群。
四肢较短些,粗壮而沉重。尾长、末端钝圆。趾行行,足下有数个球形肉垫,均等地承负着体重,形成猫类轻快的的步态。前足5趾,后足4趾,前足第一趾短而高,绝不触及地面。各趾间被毛,例如漠猫、猞猁、雪豹等足下的毛长而硬,可覆遮足垫、隔离冰雪或炽热沙地的刺激。趾端具爪,爪粗大,强而弯、极锐利。爪大多属伸缩性,行走时可提起而不触及地表。只有在速奔或捕猎时才伸出来。伸缩性爪,有两对弹性韧带,来起末端趾节,爪缩入爪鞘内。当猫变得激动时,屈肌缩短,连接末端趾节的肌肉收缩,使趾节弯向下,爪随即伸出。亦有的种类,爪属半缩性或不能伸缩。
本科动物为食肉类中最为特化的类群,其特点是牙齿数量减少,裂齿高度发达,上臼齿退化。小型直切门齿3/3。剑形强大犬齿,前后有齿尖隙,为咬合时容纳犬齿处。3个上前臼齿,只有猞猁属、兔狲属为2枚。上臼齿很小。齿式:3·1·3(2)·1/3·1·2·1=28—30。在食肉目中,齿数最少。
裂齿发达,形大二齿峰高。上裂齿外缘3个齿峰,排成一直线。第1齿峰小而低,第二齿峰(前尖)高而尖,后尖略低,薄而成刀片状。另在内缘前端具一低小的原尖,下裂齿仅有外缘的下前尖和下原尖,形成二叶刀片状,组成外刃。而与上裂齿的前尖和后尖组成的内刃,上下交错,形似锉刀状对切。
小型的门齿借舌的支持,能从骨上刮下肉或撕裂小块肉。长而有力的犬齿,用做深刺和杀死猎物。门齿、犬齿的咬合,并向上升起头部可撕裂或拉曳肌肉。但对筋腱、韧皮则利用嘴角边的裂齿来切断。裂齿位置靠后,接近咀嚼,比其他牙齿更形有力,所以猫类的强力要切动作均后移至嘴边。
舌的表面具小刺的薄角质层,刺尖朝后,舌和牙齿协同行动而类似带刺的锉刀,可舐尽骨上余肉。
猫类头骨特点为吻部短、颧宽较大,超过颅全长一半以上。头骨轮廓近似圆形。鼻骨短,呈斜坡状,前颌骨狭,上颌骨高而短。下颌骨亦短,冠状突显高。额骨部高耸,颧弓粗大,并向两侧强烈扩张,以附着和容纳粗大的咀嚼肌。短的吻部,亦是加强和适应咬合动作的。多数种类具大型眼眶,额骨、顶骨均较宽。脑颅部近似圆形,人字嵴发达,失状嵴明显。头骨上无翼蝶骨沟。听泡高而膨大,鼓骨仅形成听泡外缘,内有骨质隔,分听泡为内外二部。
锁骨小,发育不全,不与肩带、胸骨相连接。雄性阴茎骨退化或仅有痕迹。雌性具2—4对乳头。
猫类体表缺乏汗腺,在趾垫间、掌垫间、唇部、喉部、乳头区和肛门区等处均有发达的汗腺。脂肪腺很小,仅在上颌处。雄性在阴茎包皮处和尾上部部较为明显。雌性有围绕肛门的脂肪腺和汗腺。雄性亦有肛门腺,肛门腺主要用来标记领域和用以吸引异性,
猫类分布广泛,从热带树林到沙漠荒丘、寒冷的草原和高原,但不见于无数的苔区和冰雪区。
趾行性,常以后足随踏前足足印的步伐前进。猫类大多不是追逐者。通常无声前行,用一短距离的猛冲来捕获猎物。虎、豹等猛兽扑食、凌空长跳可达丈余之外。狮可跳跃6.5米。猫科动物身上的斑纹若衬以树荫背景,模糊整个形体轮廓,有利于潜行。此外,亦采用消耗多时的守候,以待动物进入其袭击范围之内。
感觉器官发达,具有灵敏的嗅觉,但不专靠追寻嗅迹。而应用听觉和视觉则更形重要。猫类听觉很精细,能确定声源方向。这种高度发展的能力,对于潜行、跳跃式扑猎颇为重要。
猫类所具有的圆眼,在比例上是食肉兽中最大者。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家猫和野猫有同样敏锐的视觉。猫的视网膜包括有圆锥细胞、圆柱细胞。对家猫试验可证明能区别颜色。猫类对短波光线的感觉,超过人类的六倍。对骤然的黑暗,猫眼睛亦比人类更能适应,调整的更快。小型猫类在强光下,可缩成近于直立的窄缝,而豹、虎大型猫类则呈小圆开孔。
在夜间,当光线射入猫眼所见到的反射光,是由于猫眼的透明视网膜色素层的特殊反射现象。这种现象在夜行性食肉兽中均可见到,而猫类则较显着。
猫类头部的颊髭(胡须)、眉毛和上臂下端的长而硬的刚毛,均与神经相通,司触觉作用。胡须很重要,好似汽车头的指示杆,在黑暗中可借以探寻可通过的路径。
许多动物皆可被捕食,从小鼠以致超过猛兽自身重量的斑马,水牛。亦捕食大小型鸟类、蜥蜴、蛙、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包括甲壳类和大型昆虫等。但虎和大型猫类亦吃草,因食肉时常吞咽下较多的毛,在肠道内形成球状,而草和其他植物物质可帮助解除毛球。
猫类多单独栖息,每个动物均占有它自身的领域,即巡猎活动范围。每一领域均被留居的动物做出种种标记。主要是以分泌物擦磨在石块上、树桩上、土墩或其他突出点上,或在该地排小便。而用爪抓搔过的树木更是显着性标记。
雄性领域大于雌性,几个领域克重叠,两性个体在交配、繁殖季节之外,常避免相遇。巢区主要是睡眠处和幼兽居处,多为空木或石缝等处。巢区是被强力保护着,而领域的大部分地区,并不以战斗来保卫。当陌生的穿行者进入时,留居着嗅其鼻区和肛门区,而后者常以潜行或发嘶嘶声后逸去。
领域范围随种类的不同而大小相差不少。例如美洲狮的领域,其直径可达80公里。华南虎领域约10公里。
多数猫类每年产1—2仔,较大种型种类约2—3年繁殖一次。妊娠期2—4个月,产仔数为1—6只。出生仔闭眼而无活动能力,但身上具毛病现斑纹。幼兽12—15个月达性成熟。
自1758年双名制记载以来,猫科分类颇早。晚近Pocock(1917)把猫科划分为三亚科。即猫亚科(Felinae)、豹亚科(Pantherinae)和猎豹亚科(Acinonychinae)。
猫亚科,即典型猫类,绝大部分为小型种类。其特点是紧接颅骨下方而连接喉头的舌骨,骨化完全,亚科以下分列为13个属。
豹亚科,即大型猫类,舌骨骨化不完全,舌骨下部分具有或长或短的腱,有2属。
猎豹亚科,舌骨和猫亚科相似,但爪不能伸缩,仅1属。
各种猫类其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猫科动物不论体型、毛色和斑纹的区别如何打,它们的头骨彼此间似有相似的一致性。猫科内分类上的不一致,表现在属一级的划分上多寡不一。Allen(1938)曾记载我国部分猫科动物为9种,分隶2亚科、2属、7亚属。Pocock(1939)记全印度猫类为16种,分3亚科、10属(与我国相同种达11个)。Hobhkob(1956)记苏联12种猫科动物,除猎豹外,均归入猫属,下列10亚属(与我国相同种8)。最近Grzinmek(1975)根据形态和行为列全世界猫科动物为猫亚科和猎豹亚科。在猫亚科内分为2族,即猫族(Felini)和豹族(Pantherini)。
猫族或称小型猫类,具有完全骨化的舌骨(图III-3)。它们在呼气和吸气时,能发出呜呜的猫叫声,而不能发出象豹族那样的怒吼声。吻端的鼻垫,覆盖范围大,沿鼻孔的上缘仍为鼻垫的裸区,鼻顶部的毛并不扩及鼻孔上缘(图III-4)。爪属伸缩性,爪鞘内侧不如外侧发育完好。小猫类能用前足,从耳后向前在较大部位上理正毛被。除云豹一种外,所有小猫类在进食时,蹲伏在猎物上,并不卧下,通常用前足按住食物。卧下休息时,前肢自腕关节处均掩盖在前半身之下。尾通常盘绕在身体近旁。只有云豹在休息时才伸展开前肢。
全世界猫族被划分为15属28种,小型猫类体均较小,熟知种类为家猫。在强光下,瞳孔呈纺锥形,耳背面单一毛色,尾末端永为黑色。
豹族或称大型猫类,全世界2属5种。具不完全骨化的舌骨,舌骨中部具有弹性软骨腱。狮的弹性腱长15厘米,可拉长到20-23厘米。大猫类能怒吼,但也限制吸气时发声,仅在呼气时发呜呜声,只有雪豹例外,呼气和吸气均能发出类似小猫类的呜叫。吻端裸部区覆盖面积小,鼻顶部的毛扩及鼻孔正上方。大猫类的理正毛被活动,只限于舐和摩擦鼻部和前足。爪鞘发育完全。雪豹似小猫类,蹲伏在食物上进食。而全部大猫类卧下进食,它们并不用前足把持着食物。小猫类用臼齿切割下肉块,而大猫类用门齿、犬齿和臼齿衔住肉,向上急动头部,撕咬下来。当大猫类休息时,前足向前伸直,尾向后直伸。瞳孔收缩时呈小圆孔。
我国产油猫科动物13种,隶于2族6属。猫属和豹属的不少种类均为广泛分布,其中漠猫为我国特产中。云豹属、原猫属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雪豹属,猞猁属和兔狲属分布于黄河流域的北方诸省和青藏高原地区。
全世界现代生存的猫类,只有猎豹在其自身范围内,形成独立的趋同线。在地质上最早的猫类象猫行属(Aelurogale)和始猫属(Eofelis)。它们是属于伪剑齿虎亚科(Nimravinae)的。发现于亚洲的上第三纪地层。同亚科的伪剑齿虎亚科(Nimravinae)亦发现于渐新世到中新世的北美洲,它们之所以称为伪剑齿虎,缘于该亚科在地质上的最近的各属,象渐新世的恐齿猫属(Dinictis)和上新世的伪剑虎属(Nimravides)等,都具有一个延长的上颌犬齿,类似真正的剑齿虎及剑齿虎亚科(Mschairodontinae)而得名。兴起于上第三纪伪剑齿虎类的伪猫行兽属(Pseudaelurus)是包括了近代猫类和已灭绝的真剑齿虎类的祖先类型。而猎豹是例外的。在猫亚科内,基于行为和舌骨形态构造的不同而分为2族。其中猫族是地质上较老的猫类;豹族是从猫族进化而来的。小猫种类,第一次发现于更新世初期的堆积层。美洲狮和云豹并非豹族,它们是猫族中体积较大的小猫类。云豹则与产生豹族的祖先类群紧密关连着。
猫类的进化为犬齿变小,但齿型改变则很少。以灵巧来追逐快速动物的过程中,猫类成功地一直生活到了现代。猫类在类型上是非常一致的,但在体型大小和生活习性上则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在第四纪即更新世时代,我国着名化石产地,北京周口店对中国猿人的系统发掘,即在距今15-50万年的更新世中期,猫类化石除剑齿虎外,即为现存种的虎、豹、豹猫和猎豹等。在公元前约1500年的安阳股墟的哺乳动物群,仅有虎豹等。
Ⅲ 什么是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无论是驯养还是野生的,已吸引人类数以千年。而在这段时间里人类与这些动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广泛的变化。人们曾把它们作为猎手一样重视,作为神一样崇拜,做为恶魔一样牺牲,然而不论如何,它们生存了下来,并仍然令人迷恋。它们时常被作为美妙、优雅、神秘和力量的象征,也成为诸多艺术家和作家特别喜爱的主题。
猫科 Felidae 是猫性类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
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现在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最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猎猫类形态和性类似现在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现在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 Nimravidae 。猎猫科大体占据和猫科类似的生态地位,比较多样化,多数犬齿比较发达,其中有些成员如始剑虎 Eusmilus 等发展出了类似剑齿虎的发达的上犬齿,是当时厚皮动物的主要捕食者。
真正的猫科诞生后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上犬齿逐渐延长,另一支犬齿趋于变小而身体比较灵活。上犬齿逐渐延长的这一只被归入剑齿虎亚科 Machairodontinae ,其中以晚期的剑齿虎 Smilodon 为代表。剑齿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体型巨大,上犬齿特别发达,可能以厚皮动物为食,并随着厚皮动物的减少而消失。
猫科动物,即Felidae,是一种几乎专门以肉食为主的哺乳动物,属食肉目,生活在除南极洲和澳洲以外的各个大陆上。如今人们将它们分为4个亚科,即猎豹亚科(Acinonychinae)、猫亚科(Felinae)、豹亚科(Pantheriinae)、猞猁亚科(Lyncinae),共36种。
猫科动物的解剖学知识
每当优雅的猫科动物行走时,在它那修长而柔软的身体中强有力的肌肉在柔软又美妙的毛皮下流动着。而当它们停下时,身体的每条曲线都弯成优美的弧线。它们因此时而会给人留下懒散的印象。而当它们放平它的耳朵一跃而起、亮出它的尖牙利爪进行攻击时,这个印象立刻烟消云散了。
头部和身体
如果和身体的其余部分做个比较,猫科动物的头部显得稍大。由于鼻子和下颌比较短小,和其他动物比起来,它的脸看起来较平,由此它们的耳朵显得大而引人注目。耳朵从根部往上逐渐减小,耳尖或圆或尖,并向上直立。猫科动物有敏锐的听力,能听到人类很多听不到的声音。而当声音传来时它们通常会将头转到声音来源的方向,这有助于听觉和视觉。和人一样,猫科动物的内耳由骨性的、充满淋巴液的半圆型通道构成,它通过复杂的机制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尾巴使得它们在下落时安然落地。
猫科动物的眼睛大而突出,位于头部的正前方,并和人类的眼睛一样,面向前方。除了猫头鹰和猿以外, 猫科动物比其他动物更接近人类的双目视野。猫科动物的视角很宽阔,也是彩色视觉。在不同的光线下,它们眼睛的瞳孔可以迅速变换大小,但在全黑的环境中它们依然无法看见物体。但是在昏暗的光线中,它们的视力比大多数动物都要好。当光线明亮的时候,猫科动物眼睛的瞳孔可缩小成狭窄垂直的缝或很小的瞳孔,但当光线变暗,这些细缝或小瞳孔会扩大以保证有最大量的光线的射入。它们的眼睛看起来好像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也给很多人以误解),实际上那只是在反射外来光源的光,因此可以想象,当光线全无的时候,这种“光”便不复存在了。
薮猫的眼睛在昏暗中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它的视网膜缺乏色素,那些红色其实是血管。
猫科动物鼻尖上的皮一般是黑色、红色、或是粉色的,它们通常冰凉而潮湿。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有灵敏的嗅觉,可以在令人吃惊的距离上嗅出猎物或它们喜爱的食物。
猫科动物的胡须或触须是精密的触觉器官,在它们的鼻子两侧、眼睛的上方、面颊以及前脚的背面都有胡须或触须。如果剃除了须子,不仅会影响它们的外貌,而且会削弱它们的感觉能力。
猫科动物的牙齿不仅用来攻击,也用来撕咬食物。它们的牙齿有30颗,其中四颗又又锐利的弯曲犬齿最为锋利。因而猫科动物得以依靠这样的牙齿抓握并撕裂它们的食物或敌人。小一些的门牙(靠上的门牙)主要用来辅助撕咬,而它们的侧牙(前臼齿和后槽牙)比大多数哺乳动物都要少。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侧牙是用来磨碎食物的。而猫科动物则只用它们来切断食物。
猫科动物的舌头很粗糙。家猫的舌头就像粗糙的砂纸。而体型较大的野生猫科动物,比如老虎和狮子,则更粗糙。它们的舌头上布满了满是倒钩的舌突,方便它们从猎物的骨头上剥肉。当然所有的猫科动物也都把它们的舌头当作主要的清洁工具,来梳洗它们漂亮的毛发。
猫科动物的颌部虽短却非常强大,能够夹紧猎物并有足够的力量将其骨头压碎。但由于上下颌依靠关节相连,使颌部只能上下运动而无法左右移动,因此猫科动物也无法磨牙。当猫科动物合紧它们的颌部,牙齿就相互契合在一起,如同相互咬合的齿轮。因此猫科动物只能撕裂或压碎它们的食物,却无法咀嚼。许多食物因而被囫囵吞下,最后靠胃液来消化。
腿和脚
腿部强健的肌肉可以使猫科动物迅即产生力量扑向猎物,或在它们追捕猎物时产生巨大的爆发力。当它们突然奔跑、攀爬或跳跃的时候,后腿的膝盖和脚跟弯曲,提供了巨大力量。它们的前腿也同样有力,而且极其灵活,能在追捕过程中离猎物一定距离时伸开前肢,抓捕猎物的身体并将其牢牢抓住。
猫科动物的前爪有五个脚趾,后爪则有四个。它们的前爪同时还是防御和狩猎时强有力的武器,这在攀爬或站在摇摇晃晃的树干上时,也成了最佳工具。它们的每个脚趾都长有利爪,这些利爪是从脚趾的最后一块骨头长出来的,呈钩型。为了确保这些利爪在行进当中保持锋利且不被折断,并能让它们的步伐悄无声息,它们的利爪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收于脚掌之下。猫科动物也常常通过在粗糙表面抓挠或用牙咬来使这些利爪保持锐利。不过像猎豹却是不能完全收回利爪的猫科动物,它的爪子类似犬科动物那样,由于爪子钝,弯度比较小,所以始终暴露在外面。
大型猫科动物
小型猫科动物与大型猫科动物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体型,而是小型猫科动物不发出吼叫声。猫亚科成员无论体型大小,均擅长爬树,其中有些种类是在树上捕猎的高手,如美洲的长尾虎猫Felis wiedii(右图),其习性类似一些树栖的灵猫科成员,也有些成员比较常在地面活动,擅长奔跑和跳跃,如非洲的薮猫Felis seval,体型颇似小型的猎豹。猫亚科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家猫Felis sivestris,被人们带到世界各地。
豹亚科Pantheriinae成员又统称大型猫科动物,可以发出吼声,包括新猫属Neofelis和豹属Panthera,除了一种分布于美洲外,其余均限于亚洲和非洲,特别是亚洲。新猫属仅包括云豹Neofelis nebulosa(左上)一种,分布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云豹是体型最小的大型猫科动物,比小型猫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成员还要小些,也有人将云豹归入小型猫科动物。云豹也是现存比较原始的猫科动物,其犬齿比较发达,其犬齿的比例是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的。云豹是树栖性动物,生活于森林地带,爬树技术非常高。豹属即5种“大猫”,每种可自成一个亚属,都是人们熟悉的大型食肉动物,是最强有力的捕食者。狮子Panthera leo有“百兽之王”之称,不仅体型大,而且合作捕猎,是顶级食肉动物,也是猫科动物种唯一群居的成员。狮子分布于除了热带雨林地区以外的非洲各地一起南亚和中近东地区,现在除了印度的吉尔以外亚洲其它地方的狮子均已经消失,北非也不再有野生的狮子。虎Panthera tigris是比狮子更强壮的肉食动物,其中包括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可能也是现存最凶猛的肉食动物。虎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和西部,从寒冷的北方森林到热带雨林均能见到。现在西亚和很多地区的虎已经消失,其它地区的虎也均处于濒危状态。豹Panthera pars是豹亚科中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种,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适应从寒温带到热带的不同气候以及从森林到草原的不同生存环境。雪豹Panthera uncia分布局限于亚洲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是仅有的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雪豹外形似豹而猫较长,尾巴也长,是高山上的顶级捕食者。美洲虎或称美洲豹Panthera onca是美洲仅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体型介于虎和豹之间,花纹似豹而斑点较大,环形斑中还出现黑点。美洲虎是拉丁美洲体型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
猫科 Felidae
猫亚科 Felinae
家猫 Cat(Felis catus)猫属
野猫 Wild Cat(Felis silvestris) 猫属
荒漠猫 Chinese desert cat(Felis bieti) 猫属
丛林猫 Jungle Cat (Felis chaus) 猫属
沙猫 Sand Cat (Felis margarita) 猫属
黑足猫 Black Footed Cat (Felis nigripes)猫属
兔狲 Pallas' Cat (Otocolobus manul)兔狲属
薮猫 Serval (Leptailurus serval) 薮猫属
亚洲金猫 Asian Golden Cat (Catopuma temmincki) 金猫属
非洲金猫 African Golden Cat (Profelis aurata) 非洲金猫属
婆罗洲金猫 Bornean Bay Cat (Catopuma badia) 金猫属
西表猫Iriomote Cat(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豹猫属
锈斑猫 Rusty Spotted Cat (Prionailurus rubignosus) 豹猫属
豹猫 Leopard Cat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豹猫属
渔猫 Fishing Cat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豹猫属
扁头猫 Flat Headed Cat (Prionailurus planiceps) 豹猫属
虎猫 Ocelot (Leopars pardalis) 虎猫属
小斑虎猫 Oncilla (Leopars tigrinus) 虎猫属
长尾虎猫 Margay (Leopars wiedii) 虎猫属
细腰猫 Jaguarundi (Herpailurus yaguarondi) 细腰猫属
南美草原猫 Pampas Cat (Oncifelis colocolo) 草原猫属
南美林猫 Kodkod (Oncifelis guigna) 草原猫属
乔氏猫 Geoffrey's Cat (Oncifelis geoffroyi) 草原猫属
安第斯山猫 Andean Mountain Cat (Oreailurus jacobita) 山猫属
猞猁 Eurasian Lynx (Lynx lynx) 猞猁属
西班牙猞猁 Iberian Lynx (Lynx pardinus) 猞猁属
加拿大猞猁 Canadian Lynx (Lynx canadensis) 猞猁属
短尾猫 Bobcat (Lynx rufus) 猞猁属
狞猫 Caracal (Caracal caracal) 狞猫属
美洲狮 Cougar (Puma concolor) 美洲金猫属
豹亚科 Pantherinae
石纹猫 Marbled Cat (Pardofelis marmorata) 石纹猫属
云豹 Clouded leopord(Neofelis nebulosa)新猫属
雪豹 Snow Leopord(Uncia uncia) 雪豹属
豹 Leopord (Panthera pars) 豹属
美洲虎 Jaguar(Panthera onca)豹属
狮 Lion (Panthera leo) 豹属
虎 Tiger (Panthera tigris) 豹属
猎豹亚科 Acinonychinae
猎豹 Cheetah (Acinonyx jubatus) 猎豹属
目前最新最权威的猫科分类是:
猫科:
猎豹亚科
猎豹属:猎豹
豹亚科
豹属:虎、狮、美洲豹、豹
雪豹属:雪豹
新猫属:云豹
石纹猫属:云猫
猫亚科
猫属:野猫、荒漠猫、丛林猫、沙猫、黑足猫
猞猁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猫
豹猫属: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
虎猫属:虎猫、长尾虎猫、小斑虎猫
草原猫属:南美草原猫、南美林猫、乔氏猫
金猫属:金猫、婆罗洲金猫
美洲金猫属:美洲狮
非洲金猫属:非洲金猫
兔狲属:兔狲
狞猫属:狞猫
薮猫属:薮猫
细腰猫属:细腰猫
山猫属:山原猫
猫科中大猫(大型猫科动物)指豹亚科,特点是瞳孔成圆形地发大缩小,能吼叫。
小猫(小型猫科动物)指猫亚科:特点是瞳孔成线形地发大缩小,不能吼叫。
猎豹体型够大,因此一般称其为大猫。
同体型的大猫和小猫对比,一般大猫的犬齿更长,爪子更强,力量更大。比如美洲狮的体型稍大于豹,但在犬齿爪子方面则不如豹厉害。
实际体型比较:
1、虎(长约150-300cm,重约100-350kg),猫科之王,孟加拉虎最凶猛,华南虎次之,苏门答腊虎最小,东北虎体型最大但比较乖,据说东北虎极少攻击人是因为人的肉少不够吃,但愿如此。
2、狮(长约130-250cm,重约90-300kg),猫科中的另类:唯一群居的猫类;也是唯一雌雄两态的猫类,其它猫类的公母要看关键部位才看得懂;唯一吃腐食的猫类,其它猫类闻到异味的死尸理都不理;猫科动物以体态匀称着称,而雄狮明显不成比例,脑袋大得夸张,而后肢力量不足;猫科也以讲究卫生出名,唯独狮子好像不这么看。
3、美洲豹(美洲虎,长约110-230cm,重约90-160kg),猫科中的全能冠军。它不是虎也不是豹。
4、美洲狮(山狮,长约105-210cm,重约60-110kg),最大的小猫,猫科中的攀岩冠军。性情温驯,不屑与人一般见识。
5、豹(包括非洲花豹、金钱豹、远东豹等,长约90-200cm,重约50-100kg) ,身手最华丽的大猫。
6、猎豹(印度豹,长约100-150cm,重约30-65kg),陆地哺乳动物的短跑冠军,一百米仅需2秒多。准确的说它是半群居动物,幼猎豹的爪子也会半收缩。
16、虎猫(长约65-100cm,重约11-16kg),最大的虎猫。
17、非洲金猫(长约60-102cm,重约9-14kg)
18、渔猫(长约65-95cm,重约6-12kg),猫科中游泳潜水冠军,又是捕鱼冠军,爪间有蹼,其在水中可闭气可达十余分钟。
19、丛林猫(长约65-75cm,重约4-16kg),最大的猫。
20、荒漠猫(长约60-85cm,重约4.5-9kg),最能吃苦的猫类。
21、细腰猫(长约55-70cm,重约4-9kg),长相有点象黄鼠狼
22、长尾虎猫(长约45-80cm,重约4-9kg)
23、山原猫(安第斯山猫,长约57-64cm,重约4-7kg),专家最不了解的猫类,以至连它的食谱也是靠推测得出的。
24、南美草原猫(长约55-75cm,重约3-7kg)
25、乔氏猫(长约45-75cm,重约3-8kg)
26、野猫 (欧林猫,所有猫属都象猫,简称猫,包括家猫,长约45-75cm,重约3-8kg)最嗜杀的猫类,不是奉承,的确如此。家畜中家猫的野性最强,放到野外马上可变成野猫。
27、豹猫(包括西表猫,长约40-65cm,重约4.5-6.5kg),最大的豹猫。
28、婆罗洲金猫(长约53-67cm,重约2.3-4.5kg),最小的金猫。
29、兔狲(长约50-65cm,重约2-4.5kg),猫科中的极品,其实它才是真正最可爱的猫类,捧在手心里简直就是一个毛球。但因皮毛珍贵,常被成为毒杀对象,这种人还真下的了手。
30、云猫(纹猫、小云豹,长约45-60cm,重约2-6kg),最小的大猫,云豹的缩小版,和它兄长一样是树间高手。
31、沙猫(长约40-57cm,重约2-3kg),猫科中的捕蛇冠军。
32、扁头豹猫(长约40-60cm,重约1.8-2.7kg),和渔猫有点类似,捕鱼高手,爪间有蹼,爪小,不能完全收入爪鞘里。
33、南美林猫(长约40-55cm,重约1.8-2.5kg),最小的草原猫。
34、小斑虎猫(长约40-55cm,重约1.5-2.3kg),最小的虎猫。
35、黑足猫(长约33-50cm,重约1-2kg),最小的猫。
36、锈斑豹猫(长约35-48cm,重约1.1-1.6kg),最小的豹猫,也是最小的猫科动物。
7、雪豹(长约90-135cm,重约30-75kg),猫科中的跳跃冠军,海拔最高的猫类,雪山之神,极其漂亮,。
8、猞猁(欧亚猞猁,长约80-130cm,重约20-35kg),最大的猞猁。
9、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亚猞猁,长约85-110cm,重约15-25kg)
10、加拿大猞猁(长约80-110cm,重约10-20kg),最温顺的猞猁。
11、云豹(长约75-110cm,重约11-23kg),猫科中的爬树冠军。
12、狞猫(长约60-110cm,重约11-20kg),猫科中的捕鸟冠军,要抓鸟自然得跳得很高,因此又是猫科的跳高冠军。
13、短尾猫(长约75-110cm,重约6-15kg),体型最小的猞猁。
14、薮猫(长约65-100cm,重约9-18kg),最古怪的猫类,体形与雄狮刚好相反,脑袋小得有点夸张.
15、金猫(亚洲金猫,长约50-105cm,重约12-16kg),所有金猫类都像是美洲狮(美洲金猫)的小号版。
Ⅳ 猫科动物是什么
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 生活在除南极洲和澳洲以外的各个大陆上。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现在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做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猫科动物,无论是驯养还是野生的,已吸引人类数以千年。而在这段时间里人类与这些动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广泛的变化。人们曾把它们作为猎手一样重视,作为神一样崇拜,做为恶魔一样牺牲,然而不论如何,它们生存了下来,并仍然令人迷恋。它们时常被作为美妙、优雅、神秘和力量的象征,也成为诸多艺术家和作家特别喜爱的主题。
http://ke..com/view/4105.htm
Ⅳ 哪些动物属于猫科动物
虎、豹、狮、猫、猞猁等。
Ⅵ 猫科动物有哪些
目前最新最权威的猫科分类是:
(1)猫科:猎豹亚科
(2)猎豹属:猎豹 豹亚科 豹属:虎、狮、美洲豹、豹 雪豹属:雪豹
(3)新猫属:云豹 石纹猫属:云猫 猫亚科
(4)猫属:野猫、荒漠猫、丛林猫、沙猫、黑足猫
(5)猞猁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猫
(6)豹猫属: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
(7)虎猫属:虎猫、长尾虎猫、小斑虎猫
(8)草原猫属:南美草原猫、南美林猫、乔氏猫
(9)金猫属:金猫、婆罗洲金猫
(10)美洲金猫属:美洲狮
(11)非洲金猫属:非洲金猫 兔狲属:兔狲
(12)狞猫属:狞猫
(13)薮猫属:薮猫
(14)细腰猫属:细腰猫
(15)山猫属:山原猫
拓展资料:
猫科动物(Felidae):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共有15属38种。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着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
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猫亚科动物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共有10属;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4属。
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大多喜独居。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欧亚大陆 、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由野猫(Felis silvestris)驯化来的家猫(F.s.catus)已被人为带到全世界,很多成为当地入侵物种。
Ⅶ 猫科动物包括哪些动物
猫科动物包括:狮子、老虎、猫、猞猁、金钱豹、猎豹、雪豹等等。
Ⅷ 猫科动物有哪些
【猫科动物家族成员分类】 ★★猫亚科 Felinae ★狞猫属 Caracal 狞猫 Caracal caracal ★金猫属 Catopuma 婆罗洲金猫 Catopuma badia 金猫 Catopuma temminckii ★猫属 Felis 荒漠猫 Felis bieti 猫 Felis catus 沙猫 Felis margarita 黑足猫 Felis nigripes 野猫 Felis sylvestris 丛林猫 Felis chaus ★虎猫属 Leopars 虎猫 Leopars pardalis 小斑虎猫 Leopars tigrinus 长尾虎猫 Leopars wiedii ★薮猫属 Leptailurus 薮猫 Leptailurus serval ★猞猁属 Lynx 加拿大猞猁 Lynx canadensis 猞猁 Lynx lynx 西班牙猞猁 Lynx pardinus 短尾猫 Lynx rufus ★豹猫属 Prionailurus 豹猫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西表猫 Prionailurus iriomotensis 扁头猫 Prionailurus planiceps 锈斑猫 Prionailurus rubiginosus 渔猫 Prionailurus viverrinus ★非洲金猫属 Profelis 非洲金猫 Profelis aurata ★美洲金猫属 Puma 美洲狮 Puma concolor 细腰猫 Puma yagouaroundi ★草原猫属 Oncifelis 南美湿地猫 Oncifelis braccatus 南美草原猫 Oncifelis colocolo 南美林猫 Oncifelis guigna 乔氏猫 Oncifelis geoffroyi 潘帕斯猫 Oncifelis pajeros ★山原猫属 Oreailurus 山原猫 Oreailurus jacobita ★兔狲属 Oreailurus 兔狲 Oreailurus manul ★★豹亚科 Pantherinae ★纹猫属 Pardofelis 纹猫 Pardofelis marmorata ★云豹属 Neofelis 云豹 Neofelis nebulosa 婆罗洲云豹 Neofelis diardi ★豹属 Panthera 狮 Panthera leo 美洲豹 Panthera onca 豹 Panthera pars 虎 Panthera tigris ★雪豹属 Uncia 雪豹 Uncia uncia ★★猎豹亚科 Acinonychinae ★猎豹属 Acinonyx 猎豹 Acinonyx jubatus ---------------------------------------------------------------------- 我修改了一下, “纹猫(Pardofelis marmorata)”又叫“石纹猫”“云猫”,现在归入豹亚科
Ⅸ 猫科动物有哪些
猫科动物分为2亚科即猫亚科和豹亚科。共有14属38种。包括猎豹属、猫属、兔狲属、豹猫属、薮猫属、金猫属、非洲金猫属、美洲金猫属、细腰猫属、虎猫属、草原猫属、山原猫属、狞猫属、猞猁属、云豹属、豹属、纹猫属。
比较常见的是猫属,各种宠物猫就是属于这个范围。其中豹属中又分为狮子、老虎、豹、雪豹、美洲豹。猎豹属中只有一种,也就是猎豹,是奔跑速度最快的。
猫亚科动物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共有11属;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已知的36种猫科动物,它们都源自一千八百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些物种源自于亚洲,且经由陆桥散布至各洲去。
(9)什么是猫科动物扩展阅读:
四大猫科动物:
1、老虎:
老虎是目前这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老虎中体型最大的东北虎,成年后的平均体重可以达到500斤以上,体长3.8米(包括尾巴)。
2、狮子:
狮子虽然没有老虎的体型那么大,但是成年后的非洲狮普遍也能达到450斤左右,咬合力与老虎相比并不逊色。
狮子的缺点在于后肢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导致它们不能像老虎一样依靠后肢发力,两只前爪左右开弓地攻击猎物。所以狮子进攻的套路就比较简单了,除了一招牙齿锁喉,爪子只能当做辅助工具来使用。
3、豹子:
豹子的家族极其庞大,根据生物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共计有27种豹子,平均体型大约在120斤~200斤。由于体型比老虎和狮子小出不少,再加上自己流线型的身体构造,所以豹子撕所有猫科动物中最敏捷速度最快的存在。
当然如果要比较战斗力的话,可不能单纯地讨论敏捷和速度,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所以在豹子的家族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体型最大的美洲豹。成年的美洲豹体重可以达到350斤左右,几乎不比狮子逊色多少。
4、猞猁:
猞猁的体型比起狮虎豹要逊色很多,成年后的猞猁体重也不过只有80斤左右,体长不过1.5米上下(包括尾巴)。但即便是体型不占优势,猞猁却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动物,亚洲、欧洲、美洲均有猞猁活跃的身影。而且在各自的区域内,其他动物对猞猁都十分忌惮。
这种特殊的猫科动物除了继承了猫科动物的杀手本色之外,还有着非常持久的耐力。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平原,无论是在雪地还是灌木丛,猞猁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捕猎。它们能长时间与猎物周旋而不感到疲倦。这一点也是其他猫科动物所不能比的。
Ⅹ 四大猫科动物分别是什么
猫科动物,一共是四大类,猫、老虎、狮子、豹子,37个分支;在居住上它们又分别是群居型,半群居型,独局型;猫科动物生性多疑,并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地盘性,是一种陆地上的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