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狗得生长期为多久
狗的生长期为2年左右
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时发现,其最高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约为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30-40年。人也是哺乳动物,生长期为20~25年,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5岁。另外研究还发现,细胞分裂的次数、周期,与寿命是相关的,可用细胞分裂次数乘以分裂周期,求得每种动物的寿命。如小白鼠的细胞约分裂12次,分裂周期为0.25年,其寿命为3年。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大约分裂50次,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故人的寿命约为120岁。
2. 猫的生长周期是多少
猫的寿命:猫能活到17岁或更长,是小型家畜里的高寿者,但猫的平均寿命却没有这么高,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猫被人遗弃或生病而早逝。
从发育的角度看,猫生下后半个月相当于人1岁,猫1岁相当于人15岁,猫2岁相当于人25岁,猫14岁相当于人72岁,这么一比猫的寿命并不比人短。
从性别来看,母猫在11一12岁就不能再繁殖了,尽管还能发情、交配,但不能怀孕。公猫15岁还可保持生殖功能,但一般作为种猫,12岁以后就被淘汰。
3. 猪的生长周期是多少
大概三个月左右。
猪(Pig),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杂食类哺乳动物。容易发生罗伯逊易位改变染色体数目造成退化种群,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长的很可爱,鼻子口颈较长,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之为亥。有很多关于猪的典故和习俗。
4. 蚯蚓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
蚯蚓的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
简介: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即生长周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5. 蚯蚓生长周期多长
蚯蚓的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
拓展资料:
生活习性
六喜
1.喜阴暗:
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
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暖:
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5.喜酸甜: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6.喜独居:
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六畏
1.畏光:
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据阳光照射试验,蚯蚓进行阳光照射15分钟66%死亡,20分钟则100%死亡。
2.畏震:
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畏浸性
4.畏盐
5.畏辣
6.畏冷热
6. 猪的生长周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母猪8个月大可配种,经过4个月妊娠期分娩得到仔猪,仔猪经过180天左右长成商品猪出栏。其中仔猪0-35天称为“哺乳仔猪”,体重达到7Kg。36-70天称为“断奶仔猪”,体重达到20Kg。71-110天称为“生长猪”,体重达到60Kg,日增重600-700g。111-150天,体重达到100Kg,日增重800-900g。180天体重达到110Kg。
猪是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性格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人类蓄养家猪的历史相当悠久,不过至16世纪才广为世界所知,中国饲养的猪即是人类最早驯养的猪的直系后代。
(6)动物生长周期是多久扩展阅读:
1、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育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
2、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3、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后,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7. 大闸蟹生长周期
大闸蟹生长分为8个时期:
1、受精卵期
大闸蟹产卵时间一般都在12月至次年3月。由于冬季温度很低,受精卵发育很慢,通常要到开春气温回暖的时候,蚤状幼体才破壳而出。现代大闸蟹以人工养殖培育为主,在人工环境下,这一过程可以缩短。在母体中破壳的蚤状幼体会从母蟹腹部脱离,开始独立的生活。
2、蚤状幼体期
刚孵化出来的蚤状幼体,外形很像是水蚤。在这个阶段它要经历五次蜕皮,通常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发育成蟹苗。蚤状幼体对光特别敏感,因而喜欢在早晚时候出来觅食活动。它一般前期以单细胞藻类为食,后期变成杂食性动物,以轮虫和无节浮游生物为食。
3、蟹苗期
蟹苗阶段,大闸蟹的复眼开始显露出来,身体的刺和尾叉都以消失,而取而代之的是5对胸足和腹肢。由于蟹苗的身体样貌开始像大闸蟹成蟹发展,其腮部也发育完全,是以蟹苗开始像淡水区域洄游。有了螯足之后,蟹苗开始捕捉比水生动物,身体成长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时期。
4、豆蟹期
蟹苗蜕皮后一次后,就进入豆蟹阶段。在这个阶段每隔5-7天蜕一次壳,体型也越来越像成蟹。因其个小,像颗黄豆,俗称“豆蟹”。豆蟹对水质很是敏感,一旦水质不好,就会逃之夭夭。它喜欢吃水生管状植物和新鲜的鱼虾。
5、扣蟹期
这个阶段的大闸蟹体重已经达到了25克左右,外形已经与成蟹没什么区别。扣蟹会洄游到食物丰富的湖泊和江中定居下来。蟹农们养殖的时候也喜欢买这种扣蟹进行投放,这样养殖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6、黄蟹期
当幼蟹成长到50克以上时,因其背部呈现黄色,俗称“黄蟹”。这个阶段的大闸蟹身性好斗,成长速度也很快,需要大量食物,在同类蜕壳时间也会以同类为食。蟹农们应该要注意多投放螺丝、小鱼等食物,养殖密度也要有所控制。
7、成蟹期
通常时间是在农历八月后,这个阶段的大闸蟹已经完成最后一次蜕壳。体重也达到了150克以上,性腺也开始成熟。个头不再增大,仅有肌肉和内脏器官会增重。生殖洄游也发生在这一阶段,为了保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开始大量进食。其养分开始大量储存到肝脏,使得大闸蟹变得肥美,所以吃蟹最好的季节就在秋季。
8、亲蟹期
就是成蟹洄游进大海,经过海水刺激,性腺迅速发育长大,开始有了生殖欲望。大闸蟹在完成生殖使命后,会很快的衰老,直至死亡。长江口的雄蟹通常在4-5月份进入死亡期,雌蟹要抱卵会到6-7月才死亡。
(7)动物生长周期是多久扩展阅读:
大闸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
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每100g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g,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螃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现代研究发现,蟹壳含有一种物质ACOS-6的物质,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质。
8. 鸭子的生长周期是多久
肉鸭的生长周期为30天左右。
肉鸭生长速度快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现在主流的肉鸭品种主要是樱桃谷,这是来自英国的一个品牌,继承了北京鸭生长快的遗传基因,再经过育种专家的层层选育,从育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2、与原来养鸭时主要喂青草、菜叶等不同,有专业的饲料厂从营养配方角度为肉鸭订做了一个均衡的饲料,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根据生长需要量进行配方。
3、养殖模式从地面平养、散养过渡到室内、网上平养,向集约化、工厂化转换,为肉鸭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生长环境,让遗传体能很好发挥。
(8)动物生长周期是多久扩展阅读
鸭子的营养价值
1、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
2、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
3、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30天速成”的18元烤鸭到底能不能吃?真相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鸭肉性寒可补虚劳 选购鸭子注意6细节
9. 黄牛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从满月到成熟期。
正常情况下黄牛的生长周期是11个月到1年左右,黄牛属于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黄牛以其体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耐粗饲、宜管理而被广大养殖户所选择,经养殖后的良种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适应性好、遗传性稳定、肉质好等优良特点。
黄牛适应能力强,耐粗饲,放牧性能好,在炎热季节不惧日光照射,不怕酷热,正常采食,放牧和反刍。在寒冷季节,不畏严寒,不惧大风,一如既往地采食牧草残根枯枝。温长的冬春季掉膘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场上只靠放牧即能复膘体壮。
养殖技术:
黄牛养殖场应该远离水源保护区域、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远离人口聚居区、工业区、教育局、屠宰区域。牛舍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干燥整洁的地方。
在牛舍选址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确保饮用水供给充足,水质要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并且在养殖场内部还应该配置相应的储水设施和配套引水设备 。
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域,并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完全分开,有效隔离,分布合理。牛舍养殖区主要分为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其中生活区主要建设在养殖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该区配置了饲养人员宿舍、停车场、活动场等。
生产区域主要包含了办公室、饲料库、牛舍、青贮池、水电设施。隔离区主要用于隔离患病的动物,隔离区域和生产区域间隔50m以上。粪污处理区域主要位于下风向,在该区域共设置了沼气池、储粪池、储液池、阳光晒粪棚等。
能够开展牧草种植的养殖场,应该确保种植区域靠近饲养场的生产区域,这样方便于牧草收割之后进行加工和直接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