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动物爱什么

动物爱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4 16:52:49

① 动物都爱吃什么东西

  1. 甜食

  2. 贪恋甜食还可能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据研究表明,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3. 医学实验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有大量白糖的甜食对大脑的作用和毒品有异曲同工之效。

  4. 如果让动物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类阿片类物质的产生,令它们感到快乐。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它们就会感到痛苦、烦躁不安、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这种现象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类似。

② 各种动物爱吃什么食物最好全一些

食蚁兽吃蚂蚁
熊猫吃竹子
兔子吃草和块根
水獭吃贝类
考拉吃桉树叶
啄木鸟吃虫子
马牛羊吃草
獴吃蛇吃蟹
鸡吃籽粒猛兽吃肉
秃鹫食腐
蛇吃鼠类,小鸟 蛙类 蛋
狐狸吃小型动物
水鸟吃鱼

③ 小动物爱什么

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叫白白。白白长得可漂亮了: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镶嵌在毛茸茸的头上;一双长长的大耳朵非常迷人。它最爱吃苦菜了,只要一见到苦菜,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样子可爱极了,人见人爱。

④ 像松鼠爱松果、兔子爱萝卜,还有什么动物爱什么,简单但要多

鸡爱虫,狗爱骨头,狮子爱肉,马爱草,

⑤ 小动物爱吃什么

一天,珍妮从幼儿园一回来,就看到玩具柜里多了几样动物玩具,它们活灵活现,漂亮极了。
噢,太好了,妈妈万岁!珍妮抱着妈妈的腿跳起来了。
好了,游戏现在开始!
妈妈拿着几个小动物玩具,对珍妮说:珍妮,今天我请了几位小动物来做客,我们来向它们问声好吧。
珍妮也十分有礼貌地向玩具小动物问好:嗨,大家好,我是珍妮,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很好,那么小兔呢?妈妈放下熊猫拿起了小兔。 珍妮眼睛一转,说:小兔嘛,对了,小兔爱吃萝卜。
珍妮说得很对,不过小兔还爱吃青菜,可别忘了哟!
知道了妈妈!
妈妈,这个我不知道,你能提示一下吗?珍妮摸着脑袋,想不出来。
噢,对了,是香蕉!珍妮欣喜若狂。
哎哟,小动物饿了,该喂它了,谁来喂呢?妈妈问。
我,它们到我们家做客,当然由我招待了。
宝贝,这些都是小动物爱吃的食物,你去喂它们吧!妈妈把很多食物卡片给了珍妮。
萝卜和白菜给小兔吃。珍妮边说边从卡片中找出萝卜和白菜放在小兔的嘴边。
珍妮做得很好,妈妈真喜欢你!
妈妈,桃子该给谁吃呢?珍妮举着画有桃子的卡片犹豫不决。
喔,我知道了,猴子最爱吃桃子。说着珍妮把桃子放在猴子的嘴边。
珍妮真棒,做得很好!

⑥ 什么动物喜欢吃什么

1、棕熊喜欢吃各种根茎、块茎、草料、谷物及果实等,尤为喜吃蜜,动物包括蚂蚁、蚁卵、昆虫、啮齿类、有蹄类、鱼和腐肉等。

棕熊(学名:Ursus arctos):亦称灰熊。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体长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体量135-545千克,雌性体重80-250千克。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达10厘米;颜色各异,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长能到15厘米。

(6)动物爱什么扩展阅读

食肉动物

主要以肉类食物为主的一类动物,英文名称:carnivore,肉食类动物,亦称Meat-eater。

四肢强劲,灵活性非常强,牙齿尖锐而有力,具食肉齿(裂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前1枚臼齿。上裂齿两个大齿尖和下裂齿外侧的两个大齿尖在咬合时像尖锐的刺刀,可将韧带、软骨切断。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刺穿作用。野外攻击性强,速度快。

植食性动物

植食性(Herbivorous Character):生物交互作用之一,通常指动物以植物为食的现象。几乎找不到一种植物是不被动物所取食的,而在动物中,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有许多专门以吃植物为生的种类。

动物吃植物是自然界食物链的基础,也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而食物链的其他环节都有赖于这一环节的存在,可见一切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为食。

⑦ 动物的“爱情”是什么

在神秘的动物世界里,爱情仍然是“神圣”的象征。为得到心中理想的伴侣,它们有的温情脉脉,有的浪漫异常,有的以勇武赢得对方欢心,有的甚至甘愿为其送上宝贵的生命。动物绚丽多彩的求爱方式,更是展现了比人类毫不逊色的情感世界。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雌蜘蛛在接受爱情时十分谨慎,很讲究“门当户对”,坚决拒绝与不同种类的雄蜘蛛“婚配”,不论对方如何想方设法频频示爱,都能抵挡诱惑,不为所动。雄蜘蛛在求爱时有的轻轻地敲打地面或墙壁,有的则是用整个身体猛烈地敲击,而正是这种敲击声音的细微差别,使得雌蜘蛛能够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求爱者”。其中有一种叫做蝇虎的蜘蛛,其求爱方式十分有趣:雄蜘蛛首先要在雌蜘蛛面前做一番舞蹈表演,边舞边小心翼翼地向雌蜘蛛靠近。这时如果雌蜘蛛把前面两对足缩到胸前,轻轻抖动它的触须,就表示接受了对方的爱情。于是雄蜘蛛就会迈着轻快的步子爬进网内和雌蜘蛛进行交配。如果雌蜘蛛没有任何表示,而雄蜘蛛却贸然前往的话,则很有可能被雌蜘蛛当作食物吃掉。

在澳大利亚的热带森林里,有一种稀有珍禽——琴鸟。它外形奇特,美丽非凡,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声,是多才多艺的“口技大师”。琴鸟的尾巴长得很美丽,雄鸟有16枚尾羽,大部分呈栗色并钩有黑缘。当尾羽竖起展开时,就像古希腊的七弦竖琴,所以称为琴鸟。琴鸟冬季繁殖。雄鸟以娓娓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以及那漂亮艳丽的琴尾,频频开屏向雌鸟求爱,一会儿站在树枝引吭高歌,一会儿又跳到地面展开美丽的尾羽,反复表演,直至雌鸟来临,雄鸟的尾羽便朝着雌鸟快速颤抖、滑动,不断地展示那美丽的尾羽。

在求爱方面最具有务实精神的动物是螃蟹。它认为举行“婚配”的“洞房”是头等重要的。雄螃蟹在繁殖季节里能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沙滩上挖出一个60平方厘米的螺旋状的洞。一旦“洞房”完工后。它就满怀信心地站在“门口”,准备当“新郎”了。只要看见远处有雌螃蟹,便欣喜若狂地用力挥动着它的钳子,直到“新娘”“忸怩”地爬进“洞房”为止。

斗鱼生活在中南半岛和我国南方的河流里,身形如梭,体长7~8厘米,雄鱼虽然在与同性争夺配偶时凶猛强悍,但平时却很温顺,尤其是在谈情说爱时更显得温情脉脉。它身披色彩斑斓的漂亮外衣,在河里漫游,寻找着自己的“伴侣”,还不时地从嘴里吐出一团团粘性的泡沫,在水藻叶下筑成“浮巢”。雌鱼在整个产卵期大约产卵100~300粒。产卵结束后,雄鱼就将雌鱼赶走,因为雌鱼会自食其卵。雄鱼虽然好斗,但对后代却十分爱护。在卵孵化期间,雄鱼日夜守护在巢边,并不时地吹泡修补浮巢,有脱落的卵或初孵仔鱼,雄鱼便会用口“衔”住,送回巢内。

最近的研究表明,动物的“爱情”可能来自于“犁鼻器官”。因为不论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发出一种叫做“费洛蒙”的化学信息来进行彼此沟通,通常和“性”有关,甚至连细菌都会利用化学信息来沟通。接收这种“费洛蒙”气味的器官可能是藏于鼻内的两个小窝,称为“犁鼻器官”。它从前一直被认为是在演化过程遗留下来的无用器官,而事实上这种器官并未萎缩,也没有退化,而且功能良好,发育的也很好。科学家用“费洛蒙”直接刺激“犁鼻器官”,将产生的反应用鼻内的电极记录下来,同时观察脑电图,结果显示不论雄性、雌性都对不同物质的刺激产生了愉快的反应。科学家推测,“犁鼻器官”会将“费洛蒙”信号传至“脑下丘”,以控制体温、血压、甚至荷尔蒙分泌。

⑧ 关于动物的习性 爱吃什么 喜欢干什么

鳖、泥鳅、青虾、龙虾、牛蛙、塘角鱼、河蟹的生活习性

1、甲鱼的生活习性
鳖是变形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鳖无鳃,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统。肺大而多泡,海绵状,对水中生活十分适应。鳖的咽壁粘膜上也布满了用于水中气体交换的毛细血管,随着水流从口中的吞吐,也可进行水中气体交换。所以,鳖在冬眠期潜栖水底泥沙中,只把嘴尖和管状鼻孔伸到贴近水底的泥沙表面,即可吸收水中的溶氧以维持生命。由于鳖具有以上特殊器官,所以它能较长时间潜栖水底。
在温暖地区的水系,鳖的生长期很长;在北方地区,每逢北风呼啸霜铺地、草衰苇败绿水寒的季节,鳖潜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动。鳖平时潜栖在水底泥沙上,头颈藏在体内,双目炯炯窥视水底世界,当鱼虾等游到它的身边时,则突然伸颈袭击,一口咬住不放。在晚春、炎夏和初秋季节,波平浪暖,绿菌铺地,它们常常爬到岸边晒太阳。在风平浪静的炎夏中午前后,常浮到水面,把管状的鼻子伸到水外呼吸空气。稍有风吹草动,立即潜入水中。在温暖季节,每到气压低的阴雨天,鳖也纷纷游到水面呼吸,有时全身露出水面。尤其在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江河涨水、惊涛拍岸时,常有几十公斤的老鳖探颈张望。
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地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鳖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植都是很不利的。
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蚯蚓、动物内赃等。 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所以在饲养时一定要大小分类,切不可不同规格的鳖混养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吃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长生。
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鳖就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养鳖,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100克左右。为了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在人工养殖中常采用加温措施,打破鳖的冬眠习性,加快生长速度。

2、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营底本生活喜生活于淤泥较厚的静水中。栖息于稻田、池塘,湖沼和江河等有软泥的地方。由于生活于光线较差的淤泥中,眼睛退化,只有靠触须来寻找食物。泥鳅可生活在溶氧极小的水或淤泥中,除进行鳃呼吸外,还可用皮肤和肠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当水温高、气压低或密度过大、水中溶氧不足时,可跃出水面吞吸空气,行肠管呼吸。泥鳅的适宜生活水温为20-30℃。当水温过高或过低,以及天旱水浅时,往往潜入泥层度过不良环境。通常除遇到缺氧、染病和气候恶劣等原因外,几乎不到水的中、上层活动、冬季池水干涸时,钻入软泥中,靠少量水分保持皮肤湿润,并行肠呼吸维持生命。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是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体、水丝蚓、藻类以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植质等。幼体阶段捕食动物料,然后转为杂食性,成鳅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水温在15℃以上时,食欲逐渐增加,上升到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生长迅速。一旦超过32℃,食欲则减退。平时多在夜间摄食,生殖期间则在白天,而且雌鱼摄食明显增加。

3、青虾的生活习性
青虾生活在淡水,且能适应低盐度的水域。水质要求中性或偏碱性。青虾在水温上升时,在沿塘边、河岸浅水处活动,秋冬季向深水处移动,由于深水的溶氧、饵料生物条件的影响,青虾很少进入池塘中心的深水水域。青虾适应的潜伏深度为1-1.5米。青虾的游动能力较弱,通常是在塘底和水草丛中攀缘爬行。白天喜隐蔽,晚上出来活动觅食。越冬期间则潜伏于水底的石砾、泥穴、树枝或草丛中,清明前后出来活动。
青虾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不同。幼体孵出后,从第一次蜕皮到第八、九次蜕皮的阶段为幼体发育期,总的时间为20-30天(即每年5月-6月),平均每1-3天蜕皮1次,每蜕一次皮,虾体即长大一次,这一阶段的食物主要是有机碎屑和单细胞藻类,特别是藻中的丝状藻,鼓藻和矽藻中的固着性藻类,其他还包括水中的无节幼体和昆虫幼虫等,或人工投喂的蛋黄和豆浆。经4-5次蜕皮的幼体,即可投喂煮熟的鱼肉或其他切碎的动物性饲料。仔虾阶段后为幼虾阶段(变态结束到性成熟前),生活习性转入底栖。每隔7-11天蜕皮1次,这一阶段为35-45天。这一阶段的食物主要是小型的水生昆虫、蠕虫、动物尸体等,也喜食人工投喂的轧碎贝类、鱼虾、蚕蛹等动物性饲料及豆饼、米糠、水草、菜叶等植物性饲料,包括鱼粉、蝗蚓、蝇蛆、小蛤等,植物性饲料则包括豆饼、豆渣等。青虾成虾特别喜食糖糟。在饲料不足时,青虾会自相残杀。
青虾贪食,生长快,适口的饲料投入后,2-3分钟即能充满全胃,但总的摄食强度取决于水温。一般3月份,当水温达14℃时即开始摄食,4-10月摄食强度最大,12月进入越冬阶段,即很少摄食,只在气温回升时少量摄食。

4、龙虾的生活习性
红螯螯虾的生理适应性较强,包括耐低氧和耐高温,卵和幼体除外。栖息的水体为河流、湖泊、水库和池塘。白天潜伏在水体可陷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营底栖爬行生活,喜群居。交配季节所有的虾白天都显得十分活跃。试验证明,红螯螯虾能够在水温11℃的条件下生存,在水温5℃的条件下存活3周,但如长期生活在水温为9℃的条件下,会产生大量死亡。该虾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会打洞,据观察,在较软的池底泥中越冬过程中,这种虾会打洞。
红螯螯虾耐低溶氧能力较强,如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微水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在养殖或越冬过程中,常发现红螯螯虾出现在堤埂上。幼体和怀卵虾则不宜在低溶氧中,否则会导致幼体和卵胚的死亡。故在养殖过程中溶氧一般不应低于4毫克/升,在孵化过程中溶氧量还应高一些。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碎屑、水生藻类、丝状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马来眼子菜、绿萍和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喜食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虫卵、蛹、螺、蚌和鱼肉等。人工饲养中,适量投喂市售的配合饲料均可摄食。
红螯螯虾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将发生多次蜕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刚孵出的稚虾,每次蜕壳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天蜕壳1次,随着身体的长大,蜕壳间隔的时间也就延长。在蜕壳期间,该虾最容易受敌害生物或同类侵食,是该虾引起死亡的危险期,若在此期间人为捕捉、搬动、水质差或缺氧则易于死亡。

5、牛蛙的生活习性
牛蛙属变温动物,一生经过产卵,卵孵为蝌蚪,生活于水中,后经完全变态成为幼蛙,开始两栖生活。牛哇喜栖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上,将头露出水面,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常常是几只或几十只群居共栖,在适应环境后,一般不再迁移。每年4月-9月,牛蛙开始抱对产卵,受精卵3-4天孵化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为为幼蛙后,过着水陆两栖生活。冬季水温降到10℃以下时,牛蛙躲藏于洞穴或淤泥中,进入冬眠。待气温回升到10℃以上,又出来觅食。
牛蛙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蝌蚪的生存的 水温为2-35℃;最适于生长发育的水温为23-25℃;水温超过35℃蝌蚪便陆续死亡,温度低于15℃时、蝌蚪不摄食;水温低于9℃时便进入冬眠状态。成蛙摄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 0-30℃,最适温度为25-30℃。秋季水温降至18℃以下时,食欲与活动减弱;15℃以下停止摄食;9-10℃开始冬眠。当水温超过32℃时,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弱,水温超过35℃时,牛蛙陆续死亡。
牛蛙皮肤没有防止水份蒸发的保护组织,因此不能长时间离开水,在干燥的空气中或日晒过 久均能造成牛蛙死亡。皮肤的温度直接影响牛蛙的生殖、排卵,蝌蚪的生长、发育需在水中进行,因此水是牛蛙不能缺少的生态需要。牛蛙一般具畏光性,昼伏夜出,喜欢栖息在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向阳环境。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喜欢弱光,更喜欢蓝光。
牛蛙蝌蚪以有机屑及浮游动物等为食,幼蛙和成蛙以某些水生和陆生动物为食。捕食时,选择安全、僻静和饵料丰富的浅水处,或陆地上,耐心等待,当发现被捕食对象活物时,则以猛扑的方式跳跃捕捉。在离蛙较远时,则轻轻爬向目标,伺机捕捉。在饵料缺乏时,牛蛙有大吃小的现象。

6、塘角鱼的生活习性
塘角鱼也叫革胡子鲶:头部扁平,头后侧扁,鱼体光滑无鳞。体色深灰色或黑色,体两侧具有灰黑色蚀状斑块,胸腹部白色。口宽、横裂、齿利,口稍下,有触须4对,上下吻各2对。上下颌和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细齿。
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喜温怕寒,适宜生长和水温为18-32℃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32℃,15℃以下摄食量很少,生长慢。当水汩降至临界7℃时则会冻死。
生活在水的下层,夜间活动敏捷,摄食旺盛。由于革胡子鲶鱼具有树枝状(又称珊瑚状)的鳃上呼吸辅助器官和皮肤呼吸功能,能够生存于一般鱼类不能生存的低氧或浅水和污染的水域中,只要其体表保持湿润,离开水几天仍能生存。由于革胡子鲶的胸鳍外缘有一根坚硬粗壮的硬刺,能在陆地上爬行,它能越过障碍物,从一个鱼池迁移到另一个鱼池。它的四对口须颇长,且能灵活转动。
革胡子鲶是以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贪食,且一次吃饱,具有群聚争食的习性。

7、螃蟹的生活习性
自然生长的河蟹一般是穴居或隐居。在食物丰盛、饱食时,它们为躲避敌害,常常营穴居生活。没有穴居条件时,它们便躲在石砾或草丛中隐居。河蟹通常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洁、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中,在池塘中时,它们常隐伏在池底的淤泥中。河蟹昼伏夜出,在饵料丰富,环境适宜时安于定居,一旦成熟,便弃穴离去。
河蟹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蟹苗进入淡水后,一般在饵料丰足的河湾、湖泊中生活18个月左右,性腺逐渐成熟。成熟的河蟹在秋末冬初开始到海淡水混合的近海区产卵,这就是生殖洄游。交配后的雌蟹不久便可产卵,卵一串串贴附在雌解的腹肢毛上,堆积在腹部,直到孵出幼体。这类蟹称“抱卵蟹”。河蟹一次可产数万至百万粒卵,并且能产2-3次。
在自然界受精卵要经过4个月才能出苗,孵化率可达90%左右。刚孵出的幼体很小,形状像水蚤,称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过五次蜕皮,大约35天就长成蟹苗(大眼幼体),蟹苗再蜕一次皮,成幼蟹。刚脱壳的蟹称软壳蟹,它无力摄食和防敌,1-2天后壳才渐硬,这时才渐渐活动,脱壳后蟹体显着增大。河蟹繁殖后,身体很快便衰老、死亡。
河蟹的食性很杂,它荤素均吃,并且喜欢吃鱼、虾、螺、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早等动物性食物,也残食受伤或刚蜕壳的同类,抱卵蟹在饥饿时还取卵当食。在自然环境中河蟹容易得到的多为水草,所以植物食性为主。
河蟹十分贪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强。在食物丰富时可以吃得很多,而没有食物时,几天甚至一个月不吃,也不至饿死,这是因为在饱食后,会把多余的营养贮存在肝脏中,刚脱壳的“软壳蟹”就是预先贮存的营养来维持生命的。在穴洞里越冬期间,才停止或减少摄食。
河蟹不仅贪食,而且有抢食好斗的习性。为了争抢一顿美餐,经常会互相残杀。

⑨ 什么动物爱吃什么这样的造句什么动物爱吃什么造句

熊猫爱吃竹子;老虎爱吃肉.

⑩ 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1、大熊猫

大熊猫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2、蜥蜴

大多数蜥蜴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壁虎类(Gekkonids)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蛤蚧,Gekkogecko)也可以小鸟,其他蜥蜴为食物。巨蜥(Varanus)则可吃鱼、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动物。

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全世界6000种蜥蜴中,已知只有两种有毒毒蜥,隶属于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3、鲤鱼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

阅读全文

与动物爱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