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野生动物四个全面禁止是什么
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禁止任何形式野生动物交易;禁止非法转移野生动物;严禁私自放生野生动物。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二、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对违反前两款规定的行为,参照适用现行法律有关规定处罚。
B.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什么保护措施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的保护原则:法律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培育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六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机关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C. 武汉市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那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怎么办
武汉将对对受到影响的合法陆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户),由各区(含开发区、风景区)给予一定补偿后退出养殖。
5月20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格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武汉全市行政区域为野生动物禁猎区,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同时开展清山清网清套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行为。
针对受影响的农户,《通知》指出积极引导现有以食用为目的陆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户)转型调整。对受到影响的合法陆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户),由各区(含开发区、风景区)给予一定补偿后退出养殖。
(3)全面禁止野生动物如何落实扩展阅读
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范围
(一)所有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载明的陆生野生动物,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
对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的动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或者水生野生动物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
D. 怎样科学治理流浪的野生动物
1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尊重保障动物福利的观念和主张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动物保护统一立法呼声日益高涨。参照国外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对宠物动物的饲养、看管、免疫、医疗、安全防卫、公共卫生、交易、收容及宰杀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定。动物保护立法不仅要关注对饲养者的规范管理,还应当注重对动物生命和健康权的保护。
2明确主管部门,加强宠物市场管理
国家应明确宠物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划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协作的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管理,逐渐形成"统一管理、多方协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宠物市场管理。
3设立和改善动物收容机构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可以在经济较发达、宠物饲养量较大的地区由政府建立收容机构,并大力改善原有的收容机构;而在目前尚无法设立收容机构的地方,则可委托当地民间收容所代为收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根据需要可以分两种方式设立收容所:一种是以处理为主,对生存困难的流浪动物进行淘汰,对收容一定时间后无人领养、生存无望的流浪动物实行人道处死,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另一种是以收容为主,有专门的场地,具有流浪动物留置、检验、免疫、诊疗、训练以及科学文明饲养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进入收容站的流浪动物一律实施绝育手术,宣传、鼓励人们领养收容所宠物,以领养代替购养,以减少宠物过度消费,减缓品种培育速度,降低资源消耗。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广泛宣传,努力提升群众的宠物动物相关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水平,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提高广大民众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倡导社会文明与爱心,真正把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善待,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动物的良好氛围。
5推广宠物绝育理念
"绝育"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避免宠物过度繁殖从而被遗弃、流浪的方式之一,也是被国内外动物保护组织不断提倡的理念。宠物绝育的优点有:
(1)可控制宠物数量,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宠物数量;
(2)绝育手术能使宠物的寿命延长;
(3)绝育手术能使宠物活得更健康,减少患病的机会;
(4)绝育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宠物的性格,减少被抛弃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浪动物数量
E. 武汉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具体规定是怎么样的
2020年5月20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格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武汉全市行政区域为野生动物禁猎区,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同时开展清山清网清套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行为。
《通知》明确了禁食范围、禁猎区及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管理等内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根据《通知》,禁食范围包括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
《通知》指出,严格野生动物行政许可,停止受理以食用为目的的猎捕、繁育、出售、购买、进口陆生野生动物行政许可申请。对已经依法办理的以食用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许可证件或者文书,依法有序撤回并予以注销或者申明作废。对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的,严格依法审批,加强检验检疫。
《通知》要求严格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管理。禁止以食用为目的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和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因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及动物展示展演需要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破坏其野外种群资源,并确保具备必要的场所、设施、技术、卫生防疫条件。
针对受影响的农户,《通知》指出积极引导现有以食用为目的陆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户)转型调整。对受到影响的合法陆生野生动物养殖企业(户),由各区(含开发区、风景区)给予一定补偿后退出养殖。
(5)全面禁止野生动物如何落实扩展阅读
食用野生动物危险大
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工饲养动物的营养价值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非法出售野味的餐馆酒楼,由于常常是偷偷摸摸进行野味经营,所以在加工时就会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再加上食客“求鲜”的要求,往往不能够保证煮熟烧透。
于是,也就根本无法确保杀死野生动物携带在其肌肉、血液及内脏里的病毒及寄生虫,而且并非所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加热杀死,有些病原体可以抵抗100℃以上的热度。于是,在吃野生动物时,食客有可能感染上狂犬病、结核、鼠疫、炭疽、甲肝等疾病。
F. 禁食野生动物的规定一出,那么多养殖户怎么办
据我所知很多养殖户表示凉凉了,一部分打算换行业,一部分也想在坚持一下等等看有什么转机。但是也有专家预测长远利益更重要!
“全国人大的决定对水生野生动物开了口子,没有明确禁食,这主要是基于疫情判断,从SARS到新冠肺炎都是陆生动物传染的,所以要做到全面禁食。”高桂林称。
对此,杨朝霞表示,受疫情影响出台相关政策可以理解,但目前全国养殖产业规模较大,在疫情防控过后,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研究调查论证,针对原有政策下的部分养殖户存量问题,出台相应政策予以解决。
高桂林认为,全面禁食后国家要对相关野生动物行业进行清理,但特种动物养殖行业不太可能一下子取缔,而是会给出一个时间表,逐渐退出。“一部分要进行转型,一部分要规范饲养条件,包括行业标准、特种饲养动物输送环境、检验检疫环境等,个人认为国家要出台政策对这种转型给出补偿。而新规出台后,要给职能部门一个职责,就是重新梳理过去的政策、颁发的许可证等,包括设立可食用名录,其他野生动物原则上不可食用了。”
在高桂林看来,新规出台可能会让喜爱食用野生动物的人抵触,但长远利益要比眼前利益更重要,“此前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时也曾提起过禁食问题,但当时没有引起重视。禁食野生动物可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现在有些滥食行为在国际上的影响特别不好,中华民族复兴就要改变自己的陋习,包括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G. 全球已灭绝野生动物盘点,我们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敲响了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警钟”,野生动物作为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之“保护野生动物”这个话题又再次被积极讨论
一,掌握知识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相关知识,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和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正确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
二,拒绝食用
保护野生动物,先从嘴巴开始。现已有明文规定: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八 ,一起呼吁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它们不是野味,它们是我们共同的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H. 人类保护动物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护其栖息地,而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
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2、开展驯养繁殖
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人工繁殖种群,既可防止或延缓有关物种的灭绝,又可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减少对野生种群的猎捕压力,还可为实施再引进工程提供种源,重建或壮大有关物种的野生种群。
改革开放以前,动物园系统是我国驯、养繁殖濒危动物的主体,但其目的主要在于展览。
3、实施再引进工程
再引进工程是保护、壮大极度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所谓的再引进,就是在某个物种曾经分布但现已灭绝的地区,再引入该物种的活体用于建立新的种群;或者是向某物种现存的极小的野生种群补充新的活体,以充实该野生种群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后者又称再充实。
4、资源监测
开展资源监测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物的必要步骤。通过资源监测,可以了解濒危动物野生种群数量的消长和分布区的变迁,为国家制定有关保护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资源监测体系。
5、提高法律保护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濒危动物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保护管理的难度也会不断加大,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濒危动物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行为。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濒危但开发利用强度很高的一般保护动物,需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限制对其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6、开展国际合作
濒危动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其保护管理更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濒危动物保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设备和保护管理方法还很落后,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向有关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在一定范围内,离开了国际合作,有些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难以开展,有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I.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作何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为指导养殖户合法合规经营、有序有效转产转型,在科学评估论证的基础上,我局对64种在养禁食野生动物确定了分类管理范围,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禁食野生动物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发布前养殖食用、不属于畜禽范围的陆生野生动物,不包括水生野生动物和以保护繁育、科学研究、观赏展示、药用、宠物等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
二、积极引导停止养殖禁食野生动物。对附件类别一所列45种野生动物,要积极引导有关养殖户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养殖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完成处置工作。确需适量保留种源用于科学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论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三、规范管理允许养殖禁食野生动物。对附件类别二所列19种野生动物,要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检疫相关要求。
四、认真做好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工作。各地要迅速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工作,确保对政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加强与养殖户的沟通交流,避免产生误解和疑虑。
五、主动做好舆情应对、矛盾化解工作。要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及时化解矛盾。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我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