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为什么动物冬眠

为什么动物冬眠

发布时间:2022-05-28 07:12:43

A.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一些动物冬眠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如多数情况下没有食物来源或是没有足够的光照和热量,所以只能选择冬眠这种非常节约能量的形式,这类冬眠的动物如果不冬眠就会死亡。
一、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冬季进行冬眠的动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生活在寒带或温带的变温动物,如蛇、刺猬、青蛙等,它们在寒冷天气来临时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季;另一类虽然本来是恒温哺乳动物,但是在它们生活的区域里冬季找不到足够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所以也只有借助冬眠来减慢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以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如黑熊。
二、动物冬眠身体的变化
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
冬眠,是变温动物避开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
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冬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麻痹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麻痹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痹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着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动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体温,更重要的是供给冬眠时体内的消耗。一般动物在冬眠前的体重,都比平时增加1~2倍,冬眠之后,体重就逐渐减轻。如冬眠163天的土拨鼠体重减轻35%;冬眠162天的蝙蝠体重可以减少33.5%

B. 动物为啥要冬眠为什么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冬眠

冬眠是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动物冬眠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对于变温动物(冷血动物)而言,主要是过低的温度限制了动物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能力,使它们不得不在冬季减少活动,甚至进入假死状态。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依赖于酶的活性。理论上说,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温度越低,酶活性越弱。冬季时,由于这类动物(如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不能维持体温,而过低的体温弱化了各种酶的活性,使它们不得不停止生理活动,进入冬眠状态。
二是食物的原因。对于能够维持体温的恒温动物(热血动物)而言,主要是冬季无法获利足够的食物,使它们不得不减少活动,机体内的新陈代谢变得非常缓慢,进入休眠状态,如熊类、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另外,恒温动物身体过小,无法保持足够的体温,也是它们冬眠的原因之一。

C.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有那些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冬眠的动物主要有两类,它们冬眠的主要原因也分为两种:
一类是生活在温带或寒温带的变温动物,如蛙类、蛇类等,它们冬眠的原因是在冬季到来时,无法把自己的体温保持在能进行正常活动的范围内,因此就失去活动能力必须冬眠;
另一类是生活在寒温带的哺乳动物,如黑熊、刺猬等,它们冬眠的原因是当冬天来临时,草木凋零,河面冰封,昆虫和其他小动物也大多蛰伏或消失,因而它们在所生活的环境中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正常的热量所需,也只有进行冬眠来降低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以熬过漫长的冬季.
无论大动物还是小动物,它们冬眠的方式都是躲在洞穴里.

D.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冬眠前需要准备什么

冬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最希望的就是早晨躺在被窝睡个懒觉,舒舒服服的,其实这一点有些动物和人类很像,只不过动物是冬眠,直接睡一个冬天,那么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

我们常见动物要冬眠的有熊,松鼠,蛇,青蛙和刺猬等,熊冬眠是因为冬季的气温很低,又缺少食物,而熊捕猎却需要消耗很多热量来维持体温,所以一到寒冷的冬季,他们就进入了冬眠状态。冬眠是他们应对天气寒冷,食物匮乏的一个法宝。那动物冬眠就是动物在冬天睡觉吗?

说明消耗的营养物质会很少,所以这些动物冬眠前所储备的物质,足够他们度过一个冬眠期了,等到身体内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快要消耗完的时候,冬眠期也就快要结束了。不吃不喝,也不动,可真是一个美好的假期啊。而且冬眠的动物们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它们身上有一种脂肪,这种脂肪叫作褐色脂肪,它和别的脂肪不一样,可以非常缓慢的提供能量,就像压缩饼干一样,能量很高。那动物冬眠时中间会醒过来吗?冬眠的动物并不是一直都睡得死死的,偶尔也会醒过来。

E. 小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1.动物在寒冷天气来临时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2.在生活的区域里冬季找不到足够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所以也只有借助冬眠来减慢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以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

动物冬眠的一个最明显的原因就是避免寒冷。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对于动物来说,冬眠是一个直觉,它们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恶劣的环境、少得可怜的食物让它们不得不睡过一整个冬天。

(5)为什么动物冬眠扩展阅读:

冬眠的分类阶段

冬眠可分为入眠、深眠和出眠3个阶段。入眠动物体温开始降低到稳定地接近环境温度的过程,大约需要一到数日。

1.入眠

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温度。各种动物入眠的环境温度上限相差很大,光照、食物及饮水的供应也影响入眠。入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体重。

一般认为,体重迅速增加直到较稳定地停留在较高水平,则是动物已具备入眠的内部条件。否则环境温度虽低但动物仍不入眠。待体温调定到接近环境温度后,便进入深眠。

2.深眠

此阶段长短不定,一般可达数月之久。这时的生理状态发生极大变化。呼吸明显减少,在此阶段有时还出现一种间歇式 (阵发性)呼吸,即在短时期较快地连续呼吸之后有一个较长的停息。与恒温动物不同,冬眠动物的间歇性呼吸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

与此同时,循环系统亦发生显着变化,同时血压亦极低,此时外周血管广泛收缩,只有最重要的胸腔器官及脑部保持着低水平的血液循环。当环境温度回升到一定高度时,深眠动物便迅速激醒,体温回升以及各系统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出眠)。

3.出眠

除这种自发性激醒外,其他外因,如电、机械、寒冷或加温、化学刺激以及注射药物或激素都可以使冬眠动物激醒。

激醒初期,呼吸由节律性转变为间歇性。经过几次阵发性呼吸之后,又变成节律性呼吸,而且频率越来越快,心率也一样逐渐加快到超过正常水平,然后又恢复平静,这种呼吸和心率的亢进与激醒开始时的战栗产热有关。

与此同时,身体前部的血管舒张,加强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待身体前部复温后,身体后部血管才开始舒张并迅速复温。由于这样的主动复温,使得整个过程只需1.5~2.5小时便可使体温上升30多度而完全苏醒。

参考资料:网络-冬眠

F.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
因为有很多动物是变温动物,
当温度太低的时候动物的体温就会相当低,
这个时候动物的生理机能无法正常运行,
所以就会进行冬眠。

G. 为什么动物会冬眠

冬天其实很多人都是昏昏欲睡的,而动物甚至直接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冬眠,主要是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动物就会感觉非常的寒冷,而且因为他们不能够搜寻到很多吃的,所以就选择了冬眠。而有些动物就是习性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冬眠,就跟人类的个人习惯一样,动物也是有自己的习惯的,他们到了冬天就会冬眠已经成为了一种生理需求,这是不能够打破的,不然他们就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理健康,因此他们在冬天冬眠就算不是因为外部因素,也是因为种族影响,这就是个体差异的原因。
所以有些动物在冬天冬眠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过就是环境和个体的共同因素导致的,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不要破坏动物正常的生活规律,这是不道德的。

H. 动物为什么冬眠

有些动物之所以有冬眠的习性,是因为它们不耐寒。每年霜降之后,随着气温的降低,鼹鼠、穴兔等都躲入了洞穴,进入一种不吃不动的休眠状态,呼吸和心律速度减慢,新陈代谢降到最低点。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动物冬眠主要是外界刺激所致,而外界刺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环境温度的降低,有人对刺猬的冬眠生理做过研究,发现正常的刺猬体温维持在33~37℃之间,当环境温度降到使刺猬的直肠温度低于32.5℃时,就会使其进入冬眠。
2、食物不足,哺乳动物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食物不足就难以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因此动物冬眠是度过食物不足季节的一种生理适应。

I.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世界上有上万种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居住环境也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造成了这些生物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不同方式,比如有些生物能够适应非常严寒的天气,会在天气变冷时外出摄食,但是大部分生物在天气变冷时都会减少活动量来储存能量,这种方式就是冬眠。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动物冬眠的原因有哪些?动物冬眠是生物节律,这是为了保存能量。

动物形成的冬眠习惯是发展了几万年的生物节律,这些生物节律与环境变化和气候影响有非常大的关系,动物们为了保证在寒冷时期的种族繁衍和群体数量,集体进化出了冬眠的习惯,冬眠对于延续生命,延续族群都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J.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

1.动物在寒冷天气来临时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2.在生活的区域里冬季找不到足够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所以也只有借助冬眠来减慢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以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

动物冬眠的一个最明显的原因就是避免寒冷。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对于动物来说,冬眠是一个直觉,它们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恶劣的环境、少得可怜的食物让它们不得不睡过一整个冬天。

(10)为什么动物冬眠扩展阅读:

冬眠的分类阶段

冬眠可分为入眠、深眠和出眠3个阶段。入眠动物体温开始降低到稳定地接近环境温度的过程,大约需要一到数日。

1.入眠

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温度。各种动物入眠的环境温度上限相差很大,光照、食物及饮水的供应也影响入眠。入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体重。

一般认为,体重迅速增加直到较稳定地停留在较高水平,则是动物已具备入眠的内部条件。否则环境温度虽低但动物仍不入眠。待体温调定到接近环境温度后,便进入深眠。

2.深眠

此阶段长短不定,一般可达数月之久。这时的生理状态发生极大变化。呼吸明显减少,在此阶段有时还出现一种间歇式 (阵发性)呼吸,即在短时期较快地连续呼吸之后有一个较长的停息。与恒温动物不同,冬眠动物的间歇性呼吸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

与此同时,循环系统亦发生显着变化,同时血压亦极低,此时外周血管广泛收缩,只有最重要的胸腔器官及脑部保持着低水平的血液循环。当环境温度回升到一定高度时,深眠动物便迅速激醒,体温回升以及各系统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出眠)。

3.出眠

除这种自发性激醒外,其他外因,如电、机械、寒冷或加温、化学刺激以及注射药物或激素都可以使冬眠动物激醒。

激醒初期,呼吸由节律性转变为间歇性。经过几次阵发性呼吸之后,又变成节律性呼吸,而且频率越来越快,心率也一样逐渐加快到超过正常水平,然后又恢复平静,这种呼吸和心率的亢进与激醒开始时的战栗产热有关。

与此同时,身体前部的血管舒张,加强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待身体前部复温后,身体后部血管才开始舒张并迅速复温。由于这样的主动复温,使得整个过程只需1.5~2.5小时便可使体温上升30多度而完全苏醒。

参考资料:网络-冬眠

aqui te amo。

与为什么动物冬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
© Arrange www.lianjie114.net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