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宝巴士游戏大全》包括哪些游戏
链接: https://pan..com/s/1t4xER0QeuvCvpHJPD4iDNg 提取码: zgk80
这里有宝宝巴士全集资源
宝宝巴士(BabyBus)是专注打造儿童启蒙数字产品的原创品牌,累计服务全球5亿家庭用户。宝宝巴士秉承“快乐启蒙”的理念,用奇妙有趣的方式为儿童提供免费的数字内容,量身定制“好听”(国学故事)、“好看”(儿歌动画)、“好玩”(互动APP)等系列内容产品,让孩子在趣味中认知世界,感受“真、善、美”。
2.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
成年人看到政治讽刺和阶级偏见,青年人看到追求梦想,儿童看到可爱的动物。
3. 急!跪求!知识
你应多自己思考思考!不过你真办事办到位
说话说到位
做人做到位
管理管到位
聆听智慧(4册)
新世界出版社
发性的心灵地图
平和与不安
命运与现实
神话与现代
棒!
4. 动物庄园的十章的剧情概括,高分!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寿命较短的动物都已相继死去。眼下,除了克拉弗、本杰明、乌鸦摩西和一些猪之外,已经没有一个能记得起义前的日子了。
穆丽尔死了,布鲁拜尔、杰西、平彻尔都死了,琼斯也死了,他死在国内其他一个地方的一个酒鬼家里。斯诺鲍被忘掉了。鲍克瑟也被忘掉了,所不同的是,唯有几个本来就相识的动物还记得。克拉弗如今也老了,她身体肥胖,关节僵硬,眼里总带着一团眼屎。按退休年龄来说,她的年龄已超过两年了,但实际上,从未有一个动物真正退休。拨出大牧场一角给退休动物享用的话题也早就搁到一边了。如今的拿破仑已是一头完全成熟的雄猪,体重三百多磅。斯奎拉胖得连睁眼往外看都似乎感到困难。只有老本杰明,几乎和过去一个样,就是鼻子和嘴周围有点发灰,再有一点,自从鲍克瑟死去后,他比以前更加孤僻和沉默寡言。
现在,庄园里的牲口比以前多得多了,尽管增长的数目不象早些年所预见的那么大。很多动物生在庄园,还有一些则来自别的地方。对于那些出生在庄园的动物来说,起义只不过是一个朦朦胧胧的口头上的传说而已;而对那些来自外乡的动物来说,他们在来到庄园之前,还从未听说过起义的事。现在的庄园,除了克拉弗之外,另外还有三匹马,他们都是好同志,都很了不起,也都十分温顺,可惜反应都很慢。看起来,他们中间没有一个能学会字母表上“B”以后的字母。对于有关起义和动物主义原则的事,凡是他们能听到的,他们都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尤其是对出自克拉弗之口的更是如此。他们对克拉弗的尊敬,已近乎于孝顺。但是,他们究竟是不是能弄通这些道理,仍然值得怀疑。
现在的庄园更是欣欣向荣,也更是井然有序了。庄园里增加了两块地,这两块地是从皮尔金顿先生那里买来的。风车最终还是成功地建成了,庄园里也有了自己的一台打谷机及草料升降机。另外,还加盖了许多种类不一的新建筑。温普尔也为自己买了一辆双轮单驾马车。不过,风车最终没有用来发电,而是用来磨谷子啦,并且为庄园创收了数目可观的利润。如今,动物们又为建造另一座风车而辛勤劳作,据说,等这一座建成了,就要安装上发电机。但是,当年谈论风车时,斯诺鲍引导动物们所想象的那种享受不尽的舒适,那种带电灯和冷热水的窝棚,那种每周三天工作制,如今不再谈论了。拿破仑早就斥责说,这些想法是与动物主义的精神背道而驰的。他说,最纯粹的幸福在于工作勤奋和生活俭朴。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看上去,庄园似乎已经变得富裕了,但动物们自己一点没有变富,当然猪和狗要排除在外。也许,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猪和狗都多吧。处在他们这一等级的动物,都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从事劳动。正像斯奎拉乐于解释的那样,在庄园的监督和组织工作中,有很多没完没了的事,在这类事情中,有大量工作是其它动物由于无知而无法理解的。例如,斯奎拉告诉他们说,猪每天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用来处理所谓“文件”、“报告”、“会议记录”和“备忘录”等等神秘的事宜。这类文件数量很大,还必须仔细填写,而且一旦填写完毕,又得把它们在炉子里烧掉。斯奎拉说,这是为了庄园的幸福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但是至今为止,无论是猪还是狗,都还没有亲自生产过一粒粮食,而他们仍然为数众多,他们的食欲还总是十分旺盛。
至于其它动物,迄今就他们所知,他们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他们普遍都在挨饿,睡的是草垫,喝的是池塘里的水,干的是田间里的活,冬天被寒冷所困,夏天又换成了苍蝇。有时,他们中间的年长者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从那些淡漠的印象中搜索着回忆的线索,他们试图以此来推定起义后的早期,刚赶走琼斯那会,情况是比现在好呢还是糟,但他们都记不得了。没有一件事情可以用来和现在的生活做比较,除了斯奎拉的一系列数字以外,他们没有任何凭据用来比较,而斯奎拉的数字总是千篇一律地表明,所有的事正变得越来越好。动物们发现这个问题解释不清,不管怎么说,他们现在很少有时间去思索这类事情。唯有老本杰明与众不同,他自称对自己那漫长的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还说他认识到事物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更好或更糟之分。因此他说,饥饿、艰难、失望的现实,是生活不可改变的规律。
不过,动物们仍然没有放弃希望。确切地说,他们身为动物庄园的一员,从来没有失去自己的荣誉感和优越感,哪怕是一瞬间也没有过。他们的庄园依然是整个国家——所有英伦三岛中——唯一的归动物所有、并由动物管理的庄园。他们中间的成员,就连最年轻的,甚至还有那些来自十英里或二十英里以外庄园的新成员,每每想到这一点,都无不感到惊喜交加。当他们听到鸣枪,看到旗杆上的绿旗飘扬,他们内心就充满了不朽的自豪,话题一转,也就时常提起那史诗般的过去,以及驱除琼斯、刻写“七诫”、击退人类来犯者的伟大战斗等等。那些旧日的梦想一个也没有丢弃。想当年麦哲预言过的“动物共和国”,和那个英格兰的绿色田野上不再有人类足迹践踏的时代,至今依然是他们信仰所在。他们依然相信:总有一天,那个时代会到来,也许它不会马上到来,也许它不会在任何现在健在的动物的有生之年到来,但它终究要到来。而且至今,说不定就连“英格兰兽”的曲子还在被到处偷偷得哼唱着,反正事实上,庄园里的每个动物都知道它,尽管谁也不敢放声大唱。也许,他们生活艰难;也许,他们的希望并没有全部实现,但他们很清楚,他们和别的动物不一样。 如果他们还没有吃饱,那么也不是因为把食物拿去喂了暴虐的人类;如果他们干活苦了,那么至少他们是在为自己辛劳。在他们中间,谁也不用两条腿走路,谁也不把谁称做“老爷”,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初夏的一天,斯奎拉让羊跟着他出去,他把他们领到庄园的另一头,那地方是一块长满桦树苗的荒地。在斯奎拉的监督下,羊在那里吃了整整一天树叶子,到了晚上,斯奎拉告诉羊说,既然天气暖和了,他们就呆在那儿算了。然后,他自己返回了庄主院。羊在那里呆了整整一个星期。在这期间,别的动物连他们的一丝影子也没见着。斯奎拉每天倒是耗费大量时间和他们泡在一起。他解释说,他正在给他们教唱一首新歌,因此十分需要清静。
那是一个爽朗的傍晚,羊回来了。当时,动物们才刚刚收工,正走在回窝棚的路上。突然,从大院里传来了一声马的悲鸣,动物们吓了一跳,全都立即停下脚步。是克拉弗的声音,她又嘶叫起来。于是,所有的动物全都奔跑着冲进了大院。这一下,他们看到了克拉弗看到的情景。
是一头猪在用后腿走路。
是的,是斯奎拉。他还有点笨拙好象还不大习惯用这种姿势支撑他那巨大的身体,但他却能以熟练的平衡,在院子里散步了。不大一会,从庄主院门里又走出一长队猪,都用后腿在行走。他们走到好坏不一,有一两头猪还有点不稳当,看上去好像他们本来更适于找一根棍子支撑着。不过,每头猪都绕着院子走得相当成功。最后,在一阵非常响亮的狗叫声和那只黑公鸡尖细的啼叫声中,拿破仑亲自走出来了,他大模大样地直立着,眼睛四下里轻慢地瞥了一下。他的狗则活蹦乱跳地簇拥再他的周围。
他蹄子中捏着一根鞭子。
一阵死一般的寂静。惊讶、恐惧的动物们挤在一堆,看着那一长溜猪慢慢地绕着院子行走。仿佛这世界已经完全颠倒了。接着,当他们从这场震惊中缓过一点劲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他们顾不上顾虑任何事——顾不上他们对狗的害怕,顾不上他们多少年来养成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也从来不抱怨、从批评的习惯——他们马上要大声抗议了,但就在这时,象是被一个信号激了一下一样,所有的羊爆发出一阵巨大的咩咩声——
“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
喊叫声不间歇地持续了五分钟。等羊安静下来后,已经错过了任何抗议的机会了,因为猪已列队走回庄主院。
本杰明感觉到有一个鼻子在他肩上磨蹭。回头一看,是克拉弗。只见她那一双衰劳的眼睛比以往更加灰暗。她没说一句话,轻轻地拽他的鬃毛,领着他转到大谷仓那一头,那儿是写着“七诫”的地方。他们站在那里注视着有白色字体的柏油墙,足有一两分钟。
“我的眼睛不行了”,他终于说话了,“就是年轻时,我也认不得那上面所写的东西。可是今天,怎么我看这面墙不同以前了。‘七诫’还是过去那样吗?本杰明?”
只有这一次,本杰明答应破个例,他把墙上写的东西念给她听,而今那上面已经没有别的什么了,只有一条诫律,它是这样写的:
所有动物一例平等
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
更加平等
从此以后,似乎不再有什么可稀奇的了:第二天所有的猪在庄园监督干活时蹄子上都捏着一根鞭子,算不得稀奇;猪给他们自己买一台无线电收音机,并正在准备安装一部电话,算不得稀奇;得知他们已经订阅了《约翰·牛报》、《珍闻报》及《每日镜报》,算不得稀奇;看到拿破仑在庄主院花园里散步时,嘴里含着一根烟斗,也算不得稀奇。是的,不必再大惊小怪了。哪怕猪把琼斯先生的衣服从衣柜里拿出来穿在身上也没有什么。如今,拿破仑已经亲自穿上了一件黑外套和一条特制的马裤,还绑上了皮绑腿,同时,他心爱的母猪则穿上一件波纹绸裙子,那裙子是琼斯夫人过去常在星期天穿的。
一周后的一天下午,一位两轮单驾马车驶进庄园。一个由邻近庄园主组成的代表团,已接受邀请来此进行考查观光。他们参观了整个庄园,并对他们看到的每件事都赞不绝口,尤其是对风车。那时,动物们正在萝卜地里除草,他们干得细心认真,很少扬起脸,搞不清他们是对猪更害怕呢,还是对来参观的人更害怕。
那天晚上,从庄主院里传来一阵阵哄笑声和歌声。动物们突然被这混杂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们感到好奇的是,既然这是动物和人第一次在平等关系下济济一堂,那么在那里会发生什么事呢?于是他们便不约而同地,尽量不出一点声音地往庄主院的花园里爬去。
到了门口,他们又停住了,大概是因为害怕而不敢再往前走,但克拉弗带头进去了,他们踮着蹄子,走到房子跟前,那些个头很高的动物就从餐厅的窗户上往里面看。屋子里面,在那张长长的桌子周围,坐着六个庄园主和六头最有名望的猪,拿破仑自己坐在桌子上首的东道主席位上,猪在椅子上显出一副舒适自在的样子。宾主一直都在津津有味地玩扑克牌,但是在中间停了一会,显然是为了准备干杯。有一个很大的罐子在他们中间传来传去,杯子里又添满了啤酒。他们都没注意到窗户上有很多诧异的面孔正在凝视着里面。
福克斯伍德庄园的皮尔金顿先生举着杯子站了起来。他说道,稍等片刻,他要请在场的诸位干杯。在此之前,他感到有几句话得先讲一下。
他说,他相信,他还有其他在场的各位都感到十分喜悦的是,持续已久的猜疑和误解时代已经结束了。曾有这样一个时期,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在座的诸君,都没有今天这种感受,当时,可敬的动物庄园的所有者,曾受到他们的人类邻居的关注,他情愿说这关注多半是出于一定程度上的焦虑,而不是带着敌意。不幸的事件曾发生过,错误的观念也曾流行过。一个由猪所有并由猪管理经营的庄园也曾让人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有容易给邻近庄园带来扰乱因素的可能。相当多的庄园主没有做适当的调查就信口推断说,在这样的庄园里,肯定会有一种放荡不羁的歪风邪气在到处蔓延。他们担心这种状况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动物,甚至影响他们的雇员。但现在,所有这种怀疑都已烟消云散了。今天,他和他的朋友们拜访了动物庄园,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了庄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发现了什么呢?这里不仅有最先进的方法,而且纪律严明,有条不紊,这应该是各地庄园主学习的榜样。他相信,他有把握说,动物庄园的下级动物,比全国任何动物干的活都多,吃的饭都少。的确,他和他的代表团成员今天看到了很多有特色之处,他们准备立即把这些东西引进到他们各自的庄园中去。
他说,他愿在结束发言的时候,再次重申动物庄园及其邻居之间已经建立的和应该建立的友好感情。在猪和人之间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奋斗目标和遇到的困难是一致的。劳工问题不是到处都相同嘛?讲到这里,显然,皮尔金顿先生想突然讲出一句经过仔细琢磨的妙语,但他好一会儿乐不可支,讲不出话来,他竭力抑制住,下巴都憋得发紫了,最后才蹦出一句:“如果你们有你们的下层动物在作对,”他说,“我们有我们的下层阶级!”这一句意味隽永的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皮尔金顿先生再次为他在动物庄园看到的饲料供给少、劳动时间长,普遍没有娇生惯养的现象等等向猪表示祝贺。
他最后说道,到此为止,他要请各位站起来,实实在在地斟满酒杯。“先生们,”皮尔金顿先生在结束时说,“先生们,我敬你们一杯:为动物庄园的繁荣昌盛干杯!”
一片热烈的喝彩声和跺脚声响起。拿破仑顿时心花怒放,他离开座位,绕着桌子走向皮尔金顿先生,和他碰了杯便喝干了,喝采声一静下来,依然靠后腿站立着的拿破仑示意,他也有几句话要讲。
这个讲话就象拿破仑所有的演讲一样,简明扼要而又一针见血。他说,他也为那个误解的时代的结束而感到高兴。曾经有很长一个时期,流传着这样的谣言,他有理由认为,这些谣言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仇敌散布的,说在他和他的同僚的观念中,有一种主张颠覆、甚至是从根本上属于破坏性的东西。他们一直被看作是企图煽动邻近庄园的动物造反。但是,事实是任何谣言都掩盖不了的。他们唯一的愿望,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与他们的邻居和平共处,保持正常的贸易关系。他补充说,他有幸掌管的这个庄园是一家合营企业。他自己手中的那张地契,归猪共同所有。
他说道,他相信任何旧的猜疑不会继续存在下去了。而最近对庄园的惯例又作了一些修正,会进一步增强这一信心。长期以来,庄园里的动物还有一个颇为愚蠢的习惯,那就是互相以“同志”相称。这要取消。还有一个怪僻,搞不清是怎么来的,就是在每个星期天早上,要列队走过花园里一个钉在木桩上的雄猪头盖骨。这个也要取消。头盖骨已经埋了。他的来访者也许已经看到那面旗杆上飘扬着的绿旗。果然如此的话,他们或许已经注意到,过去旗面上画着的白色蹄掌和犄角现在没有了。从今以后那面旗将是全绿的旗。
他说,皮尔金顿先生的精采而友好的演讲,他只有一点要作一补充修正。皮尔金顿先生一直提到“动物庄园”,他当然不知道了,因为就连他拿破仑也只是第一次宣告,“动物庄园”这个名字作废了。今后,庄园的名字将是“曼纳庄园”,他相信,这个名字才是它的真名和原名。
“先生们,“他总结说,“我将给你们以同样的祝辞,但要以不同的形式,请满上这一杯。先生们,这就是我的祝辞:为曼纳庄园的繁荣昌盛干杯!”
一阵同样热烈而真诚的喝采声响起,酒也一饮而尽。但当外面的动物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情景时,他们似乎看到了,有一些怪事正在发生。猪的面孔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克拉弗那一双衰老昏花的眼睛扫过一个接一个面孔。他们有的有五个下巴,有的有四个,有的有三个,但是有什么东西似乎正在融化消失,正在发生变化。接着,热烈的掌声结束了,他们又拿起扑克牌,继续刚才中断的游戏,外面的动物悄悄地离开了。
但他们还没有走出二十码,又突然停住了。庄主院传出一阵吵闹声。他们跑回去,又一次透过窗子往里面看。是的,里面正在大吵大闹。那情景,既有大喊大叫的,也有捶打桌子的;一边是疑神疑鬼的锐利的目光,另一边却在咆哮着矢口否认。动乱的原因好象是因为拿破仑和皮尔金顿先生同时打出了一张黑桃A。
十二个嗓门一齐在愤怒地狂叫着,他们何其相似乃尔!而今,不必再问猪的面孔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
5. 求Super junior团体出演的所有综艺节目,最好是有9人以上参加,包括基范或东海的
最经典的:
full house
人体探险队
基范的节目不多的..有几期夜心万万
三辑后基范就么有参加任何活动,包括综艺
starking东海参加了几期
其实至亲笔记很好看,但是没有基范和东海..
6. 急求一篇《动物庄园》的读后感
昨天晚上花了大约2个小时看完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话说回来吾这个人就是这样,越是忙,就越希望画点时间静下来看看书。《动物农场》非常薄,加上吾本身看书就很快,于是很快就把它看完了,这时候吾倒是有点后悔那么快就看完了它,这本很薄很薄的小说还是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品位,看一段,停一停,想一想。不过我想往后,我大约会隔一段时间就把它拿出来再读一下,温故而知新。
对这本书和作者都算是慕名已久,买回家垫书橱也有了蛮长时间,我想要不是我最近精神处在相当不稳定的状态,估计这本书还会被吾束之高阁很久。想想我大概有几百年没写过读书笔记了,想想自己以前记的日记,虽然现在看来可能内容很幼稚,不过到底记录的是吾的真情实感,还是平时的一些读书感想之类了。果然人有了一些想法之后,还是要及时记录下来的比较好,否则也许就有很多小小的灵感的火花,就这么从脑子里溜走了。话说吾现在看吾以前记的看霹雳时候的笔记,虽然大部分都是吐槽,不过有些话吾还是蛮惊讶居然是从吾的嘴里说出来的OTL
好了,扯远了,拽回来。先是照旧来简介一下奥威尔这本书,有一个农场里的动物,天天都为农场主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可以果腹而已。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动物们都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兰的生灵》,想象着赶走农场主,想象着以后的好日子。革命很快并且很轻易地成功了,后来又发生了一场“牛棚战役”,奠定了革命的果实,动物农场建立,并且颁布了《七戒》,成为农场的法律。庄园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但是不久拿破仑用它养的9只凶悍的狼犬(一时间吾想到了八津蛮= =)赶走了雪球,并在以后的时间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他身上,把它宣传成农场的敌人。最后猪们成了农场的领导阶级,变得跟以前的农场主一样,甚至更凶残,而从前的七戒从无数次地偷偷修改,最后只剩下最后一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最后小说在人与猪的脸逐渐切换与逐渐混淆不清中进入尾声。
说实在的,看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吾是感到一股从脚底窜出来的寒意,虽然当时吾可能并不明白也说不清楚那种感觉到底是什么,但总觉得很恐怖,跟看恐怖小说完全不同的那种更真实的恐怖。而看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则是先觉得好笑,又觉得心酸,最后觉得很悲哀。吾很清楚这本书是作者影射苏联写出来的,不过……笑……却简直是为中国,尤其是某一段时期的中国量身订做的……
于是来说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动物……
首先是老少校,一般认为老少校隐喻的是列宁,我这里可以认为在中国可以投射到民国时期所有的革命先驱。说起来的,吾看书的时候真的很不HD地想,如果没有老少校出来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那就算每天只能得到仅仅可以果腹的口粮,那些动物大概也会觉得日子是可以过下去的吧……就好像从前无数个朝代的无数民众一样,除非日子是真的难堪到不造反就要饿死的地步,否则他们是绝对不会去造反的……这点上我国的普通老百姓的韧性真的是惊人的,实在是太惊人了……
我在豆瓣上看到不少评论,有人看了《动物农场》以后觉得政治真的是个很黑暗很龌龊很糟糕的东西,于是得出结论这玩意儿要不得,其实我觉得这是跟作者想传达的东西相悖了。我自己试着用杨威利的观点来看,从作者的背景和自己的理解来看,首先作者想要抨击的是集权社会的黑暗和弊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政治就是坏的,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好和坏,好和坏的属性是人让政治染上的,不干政治什么事。而集权主义为什么是坏的,因为它让权力被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的手中。用田中的说法,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当它握有了绝对权力的时候,变质是必然的,无论当权的是拿破仑还是雪球,无论这个人或者阶层曾经是多么英明。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这是历史的铁律。而为什么会产生集权呢,就好像小小的杨问父亲“既然鲁道夫大帝那么坏,为什么人民还会把权力交到他的手上呢”,杨爸爸回答“因为民众是懒惰的”。是啊,因为人民永远都会期盼一个英雄来带领着他们走向美好的新世界,他们不必思考,不必负责任,反正跟着英雄走就对了嘛。没有了老少校,还会有雪球,没了雪球还会有拿破仑,没了拿破仑谁知道是谁呢,反正总会有个人来带领大家,虽然日子很苦,至少权利是属于每个动物的,每个动物都是自由的,都是为了自己工作的。走错了路,反正错误是领导犯的嘛,跟自己没关系,打倒一个再拥护一个就够了嘛。所以说,民众和英雄是互相牺牲的,在《动物农场》里主要表现民众被领导牺牲,在霹雳和银英里主要表现英雄被民众牺牲。
再回到《动物农场》说,农场里的动物,有的很笨,像拳击手,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所以他们的知情权被垄断了。总有一个人来告诉他们(在小说中是一只叫吱嘎的猪),你们多么愚蠢,“上面”的人做的决定都是为了全农场的动物着想,但是你们那单纯的脑瓜无法理解他们伟大的构想,所以你们只要跟着拿破仑就对了,拿破仑都是为你们好。于是这时候我们能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下,虽然说拿破仑颁布的一些条规,还有吱嘎说的增加了多少多少产量的数据,很多动物都觉得不对劲,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觉得自己的感觉是错的,拿破仑的感觉才是对的,于是他们就不再反抗(嘛,狼犬的牙也不容他们反抗),继续乖乖做着升斗小民,虽然供应的粮食还是越来越少……这里,这些动物是将拿破仑赋予他们的感觉,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感觉,因为他们太笨了,所以他们的感觉就是不对的,拿破仑聪明,所以他的感觉才是对的。但心理学上讲,无论怎样,别人的感觉无法代替你的,你觉得食物少了就是少了,不会因为你笨食物就多出来,因为你自己的感觉永远都是最正确最能反映你真实需求的。其他人(动物),即使他再聪明,再为你好,他也不应该,更不可能代替你的感觉。
于是这边就来说到一个以前经常提到的问题,民主和素质。在中国,永远不会缺少这样一种声音,“在中国不能搞民主,因为中国人的素质还达不到那个高度”,那么好,提高素质靠什么呢,答,靠教育。那我们的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呢,答,奴性。说句不好听的,我们的国家,古往今来,一直到现在,2000多年都在传授什么,答,顺从。于是,有垮掉的80后,90后,我们的民族性和素质不但没有进步,甚至还在倒退。(再说句实话,如果我是皇帝,我也不希望我的臣民太聪明。)嗯,于是,我们的笨脑瓜,还是无法理解伟大领袖的伟大构想,民主么,自然是不能搞,就只能更加紧密地跟随在党的领导下,就像4个小星星围绕在党的大星星周围。为啥不能是大星星围绕小星星呢?没办法,咱太笨了,还是一切跟从拿破仑同志的脚步为好。
在中国,这是一个永恒的恶性循环。当然有无数人跟我说,“民主不是万能的”,西方国家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必然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一种制度是万能,在承认这句话的同时,也要承认,“一党执政”也不是万能的。我只是很奇怪,为什么民主制度在中国就是“不是万能的”,而专制制度就变成了“虽然有很多缺点,但目前总体还是不错的”呢?嘛,也许是吾太笨了,理解不了。其实吾只想借用田中的话,虽然不是万能,但至少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制度。其实民主,不需要多高的素质,不需要多少知识,只需要一点责任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不是把责任和权利都推给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而是自己为自己做主。说起来,在这个方面,牵涉面最广的政治,和最最独立的研究个体的心理学,得到的结论却是惊人的一致。其实你会发现,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集体和个人并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如此的统一。
扯了那么远,说实话吾不想多扯民主,免得被人说崇洋媚外不切实际。不过吾还是觉得民主最大的好处就是犯了错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就像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其实是最民主的国家,所以这个错误不应当由希特勒一个人承担,而是由整个德国民族来反思。同样的,伊拉克战争,民众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小布什身上去,因为是民众投票选了这个总统上台的。说的更玄一点,就是神棍所说的,众生造业,众生承担,笑。
不过有的时候真的会想农场的以后会怎么样呢,其实作者这个结尾真的很妙。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虽然人类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但总结历史,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东西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其实人不可能从历史里学到任何经验,同样的错误还是一直在犯,人群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变,这就是心理史学得以实现的基础。而田中说,物换星移,只有人心是不变的。所以如果农场想要真正的解放的话,绝不可以打倒一个统治者,再重新拥护另一个统治者,所以老驴本杰明,永远只是在一边冷冷地看着。民主这东西,永远都不可能赐予,只有民众真正意识到他们需要它,这种制度才可以被建立。否则,统治者赐予的民主,永远也只是包着民主皮的更可怕的专制而已。“政治与我们无关”,鄙视并且抛弃政治的人,政治必将予以报复。
呃,MS还是扯远了,另外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那只马,拳击手,他的格言是,“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和“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什么叫“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我想拳击手给我的感触用这8个字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我非常理解本杰明在拳击手被送去屠宰场的时候对着其他的动物的那种愤怒,还有他当时为何会一反常态那么激动地想去救拳击手,甚至可以理解他为何只愿意每个星期天跟拳击手一起去吃草却从不说话。我想本杰明要懂得修饰辞藻并且愿意说出他对拳击手的感想的话,估计也只能说一句“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拳击手这种人(马)是很美好的,但是他越美好,就显得他越悲哀。他的智慧并不能跟他的勤劳成正比,他永远只能在最底层被人践踏践踏再践踏,连死都要为上位者去换取一顿丰盛的晚餐,可怜他还以为他们会大发慈悲送他进医院好让他颐养天年。这不正是我国2000多年最底层人民的写照么。
雪球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人会说如果雪球能留下来会怎么样。嘛,如果我们假设一场意外而非阴谋夺去了拿破仑的生命,我们假设雪球的的确确是个为了人民为了同胞的好同志,假设他甚至实现了风车的理想。但那又怎么样呢,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定律绝对不变。就算万一的万一,雪球到死都是个为了人民为了同胞的好同志好领导,那又怎么样?田中说,明君是民主的头号大敌。即便是最好最好的情况,雪球的每一位继任者都像他一样是个为了人民为了同胞的好同志好领导,那又会如何呢?毫无疑问,恭喜各位动物同胞,赫胥黎的美妙新世界正在向你们招手╮(╯_╰)╭
奥威尔还是赫胥黎,that is the question。
不过说实话,看到雪球,我老是会想到刘少奇,所以总是觉得蛮伤感的。毕竟它在牛棚战役里那么英勇,还被枪打伤。可是当人们不需要他的时候,他的死活也没谁管了,反正有倒霉事推到他身上去就够了,只要拿破仑永远是正确的就行了。所以我宁愿往好的方面想,雪球是个英雄,同时也是个被牺牲掉的英雄。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做什么都要来一句“感谢伟大的拿破仑同志”或者“伟大的拿破仑同志领导有方”,我想某个时期的中国人应该对这句话相当熟悉。
于是说今天就暂时写到这里,其实昨天晚上冒出来的念头还是很多的,只可惜吾那时候爬起来写东西一定会被爹娘暴揍,今天能记得的也就这么多了,就至此搁笔。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与乐趣。
7. 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其中两部《1984》及《美丽新世界》分别那个译本好附带加上《动物庄园》吧。
1984你提到的两个译本我都读过了,感觉差不多。很有意思的是,刘的译本比董的多了四万字。(结合一下董本翻译的年代和刘绍明是台湾学者这两点YY一下)。
找了个节选对比:
刘绍铭的翻译:四月中明朗清冷的一天。钟楼报时十三响。风势猛烈,温斯顿·史密斯低着头,下巴贴到胸前,不想冷风扑面。他以最快的速度闪进胜利大楼的玻璃门,可是狂风卷起的尘沙还是跟着他进来了。
一进门厅就闻到煮卷心菜和霉旧地席的气味。门厅一边尽头的墙上贴上一张大得本来不应在室内张贴的彩色图片。图片上是一张超过一米长的汉子的脸,看来四十五岁模样,留着浓浓的小胡子,轮廓还算粗犷中带细。温斯顿拾级走上楼梯。即使在最顺利的日子,这电梯也少见运作正常,何况现在白天里连电源都关掉。“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节省。温斯顿住八楼,虽然才三十九岁,但右足踝生了静脉曲张,只好慢慢地走,中途还停下来休息好几次。每上一层楼,就看到悬在电梯对面那张大彩照凝视着你。这彩照设计特别,无论你走哪一个方向,那双眼睛总跟着你。图片下面有一个说明:老大哥在看管着你。
温斯顿一踏入自己的房间,就听到一个运腔圆润的声音,正在一板一眼地念着大概是与生铁生产有关的数字。
董乐山的翻译: 四月间,天气寒冷晴朗,钟敲了十三下 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要躲寒风,紧缩着脖子,很快地溜进了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不过动作不够迅速,没有能够防止一阵沙土跟着他刮进了门。
门厅里有一股熬白菜和旧地席的气味。门厅的一头,有一张彩色的招贴画钉在墙上,在室内悬挂略为嫌大了一些。画的是一张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宽:这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用不着试电梯。即使最顺利的时候,电梯也是很少开的,现在又是白天停电。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约。温斯顿的住所在七层楼上,他三十九岁,右脚脖子上患静脉曲张,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几次。每上一层楼,正对着电梯门的墙上就有那幅画着很大脸庞的招贴画凝视着。这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画,你不论走到哪里,画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刘绍铭:“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节省。
董乐山: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约。
-------------我以为仇恨周是个人的绰号呢。。。。联系上下文应该不会误读吧?如果不会就是刘翻译的好,如果会,那就有问题。 --书我没买。
刘绍铭:一进门厅就闻到煮卷心菜和霉旧地席的气味。
董乐山:门厅里有一股熬白菜和旧地席的气味。
刘绍铭:“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节省。
董乐山:这是为了筹备举行仇恨周而实行节约。
刘绍铭:图片下面有一个说明:老大哥在看管着你。
董乐山: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另外还有三联出版的孙仲旭译的,没读过,据说中规中矩,忠于原着。但是带英文原版。
刘版和1Q84都是新经典公司策划的,封面装帧甚至模仿了1Q84个人很不喜欢这点。董版不止一种,常见的是译文名着文库的。比较简约,装帧(不考虑模仿1Q84的话)纸张字体大小都不及刘版,但便宜不少。
动物庄园一本比较多感觉大同小异,荣本(和1984董本一系列)辞藻很华丽,隗静秋 译本比较朴实,三联有中英文版(和1984孙译是一个系列的)这两个版本装帧纸质都不能说上乘,但都说得过去。另外还有一个傅惟慈译本不得不提,十月文艺出了一版,各方面都堪称上乘,译文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美丽新世界》没读过,网络+豆瓣了一下。
整理如下:1.重庆出版社王波译在省图看了这本书,翻译尚可,就是封面弄的有些恶俗。王蒙的序简直就是和谐产物,很让人恶心。第一遍看感觉翻译不好,第二遍看的时候就觉得还不错。
2.漓江版 顾惟赐译,印刷质量很差,错误百出,普遍反映像盗版,别考虑了。
3.花城版李黎译,译者是台湾的一位女学生(大约翻译时候还在校读博士什么的)译得非常不错
4孙法理译的华丽的新世界。翻译很棒。
孙译摘录:看来乌托邦要比我们过去所想象的更容易实现。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更痛苦的问题:怎样去避免它的终于实现?.......(尼古拉斯·贝加耶夫)
人来被给予的自由意志不过是让他们在混沌和疯狂之间进行选择。
清醒——这个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就在一个由某些从“美妙新世界”流放出来和逃亡出来的人组成的社会里,地点在保留地附近。在这个社会里经济是亨利·乔治式的分散经济,政治是克鲁泡特金的合作式政治,科学和技术像安息日一样是为人而设置的,而不是让人去适应它,受它奴役的(就像我们现在一样,而在“美妙新世界”里尤其严重),在那个社会里宗教是对于人类终极问题的自觉的,理性的追求,是对于遍及宇宙万物的“道”,“理体”,高超的“神性”或是“梵天”的统摄全局的知识的追求。生活的压倒的哲学应该是一种高级的功利主义,其中最大快乐原则须从属于终极目的原则——在生活的每一次偶发事件面前需要提出而且回答的问题是:“这种思想或行为对于我,或尽可能多的人,追求人类的终极的目标能做出什么贡献?产生什么干扰?”
研究物质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的应用破坏生命,或者让生命难以忍受地复杂和痛楚起来。
这场真正革命性的革命不应该在外部世界进行,而应该在人类灵魂和肉体上进行。
我们可能期望一个不算真正和平,但毁灭性受到限制的有限战争年代。
在原子能得到控制之前,全世界的政府都极有可能多少出现整体集权主义化的情况。
一个真正有效率的集权主义国家应该是大权在握的政治大亨和他们的经理大军控制着整个奴隶人口;而对奴隶不用威胁,因为奴隶喜欢奴役。培养他们喜欢奴役是现在的集权国家分配给宣传部门,报纸编辑和教师们的任务。
未来最重要的曼哈顿计划应是由政府支持的一个大规模调查,政治家和参加调查的科学家把它叫做“幸福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们热爱奴役的问题。而要人们热爱奴役没有经济保证是不行的。
除非对人类个体的心灵和肉体进行深入的革命,热爱奴役是办不到的。
随着政治和经济自由的减少,却出现了性自由的增加作为弥补的倾向。而独裁者是会努力鼓励那种自由的。至于在毒品,电影和收音机的影响之下做白日梦的自由,那时只会帮助他的臣民甘于奴役的命运的。
实际上,除非我们选择非集权化的道路,不把人当手段去追求实用科学,而是把实用科学当手段来产生一个自由人的种族,……
“科学是危险的,我们得给它小心翼翼地套上笼头,栓上链子。”
“只要是群众掌握了政权,重要的就会是幸福而不会是真与美。”
“上帝跟机器,科学医药和普遍的幸福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必须取消了自我否定才会有工业文明。”
“文明绝对不需要什么高贵和英雄主义。这类东西都是没有政治效率的病症。”
“没有眼泪的基督教,唆麻就是这种东西。”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诗,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恶。
实际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难的权利。”
8. 借东西的阿丽埃蒂
上映时间是今年夏季,具体几月不知道
9. 动物庄园读后感
昨天晚上花了大约2个小时看完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话说回来吾这个人就是这样,越是忙,就越希望画点时间静下来看看书。《动物农场》非常薄,加上吾本身看书就很快,于是很快就把它看完了,这时候吾倒是有点后悔那么快就看完了它,这本很薄很薄的小说还是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品位,看一段,停一停,想一想。不过我想往后,我大约会隔一段时间就把它拿出来再读一下,温故而知新。
对这本书和作者都算是慕名已久,买回家垫书橱也有了蛮长时间,我想要不是我最近精神处在相当不稳定的状态,估计这本书还会被吾束之高阁很久。想想我大概有几百年没写过读书笔记了,想想自己以前记的日记,虽然现在看来可能内容很幼稚,不过到底记录的是吾的真情实感,还是平时的一些读书感想之类了。果然人有了一些想法之后,还是要及时记录下来的比较好,否则也许就有很多小小的灵感的火花,就这么从脑子里溜走了。话说吾现在看吾以前记的看霹雳时候的笔记,虽然大部分都是吐槽,不过有些话吾还是蛮惊讶居然是从吾的嘴里说出来的OTL
好了,扯远了,拽回来。先是照旧来简介一下奥威尔这本书,有一个农场里的动物,天天都为农场主干活,但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可以果腹而已。有一天一头老公猪(老少校)把它们召集起来,告诉它们你们应该站起来反抗农场主,应该得到自由的生活。动物们都群情激愤,个个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兰的生灵》,想象着赶走农场主,想象着以后的好日子。革命很快并且很轻易地成功了,后来又发生了一场“牛棚战役”,奠定了革命的果实,动物农场建立,并且颁布了《七戒》,成为农场的法律。庄园有两只猪雪球和拿破仑作为领导者。但是不久拿破仑用它养的9只凶悍的狼犬(一时间吾想到了八津蛮= =)赶走了雪球,并在以后的时间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他身上,把它宣传成农场的敌人。最后猪们成了农场的领导阶级,变得跟以前的农场主一样,甚至更凶残,而从前的七戒从无数次地偷偷修改,最后只剩下最后一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最后小说在人与猪的脸逐渐切换与逐渐混淆不清中进入尾声。
说实在的,看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吾是感到一股从脚底窜出来的寒意,虽然当时吾可能并不明白也说不清楚那种感觉到底是什么,但总觉得很恐怖,跟看恐怖小说完全不同的那种更真实的恐怖。而看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则是先觉得好笑,又觉得心酸,最后觉得很悲哀。吾很清楚这本书是作者影射苏联写出来的,不过……笑……却简直是为中国,尤其是某一段时期的中国量身订做的……
于是来说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动物……
首先是老少校,一般认为老少校隐喻的是列宁,我这里可以认为在中国可以投射到民国时期所有的革命先驱。说起来的,吾看书的时候真的很不HD地想,如果没有老少校出来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那就算每天只能得到仅仅可以果腹的口粮,那些动物大概也会觉得日子是可以过下去的吧……就好像从前无数个朝代的无数民众一样,除非日子是真的难堪到不造反就要饿死的地步,否则他们是绝对不会去造反的……这点上我国的普通老百姓的韧性真的是惊人的,实在是太惊人了……
我在豆瓣上看到不少评论,有人看了《动物农场》以后觉得政治真的是个很黑暗很龌龊很糟糕的东西,于是得出结论这玩意儿要不得,其实我觉得这是跟作者想传达的东西相悖了。我自己试着用杨威利的观点来看,从作者的背景和自己的理解来看,首先作者想要抨击的是集权社会的黑暗和弊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政治就是坏的,实际上从本质来说,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好和坏,好和坏的属性是人让政治染上的,不干政治什么事。而集权主义为什么是坏的,因为它让权力被集中在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的手中。用田中的说法,一个人或者某一特定阶层,当它握有了绝对权力的时候,变质是必然的,无论当权的是拿破仑还是雪球,无论这个人或者阶层曾经是多么英明。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这是历史的铁律。而为什么会产生集权呢,就好像小小的杨问父亲“既然鲁道夫大帝那么坏,为什么人民还会把权力交到他的手上呢”,杨爸爸回答“因为民众是懒惰的”。是啊,因为人民永远都会期盼一个英雄来带领着他们走向美好的新世界,他们不必思考,不必负责任,反正跟着英雄走就对了嘛。没有了老少校,还会有雪球,没了雪球还会有拿破仑,没了拿破仑谁知道是谁呢,反正总会有个人来带领大家,虽然日子很苦,至少权利是属于每个动物的,每个动物都是自由的,都是为了自己工作的。走错了路,反正错误是领导犯的嘛,跟自己没关系,打倒一个再拥护一个就够了嘛。所以说,民众和英雄是互相牺牲的,在《动物农场》里主要表现民众被领导牺牲,在霹雳和银英里主要表现英雄被民众牺牲。
再回到《动物农场》说,农场里的动物,有的很笨,像拳击手,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所以他们的知情权被垄断了。总有一个人来告诉他们(在小说中是一只叫吱嘎的猪),你们多么愚蠢,“上面”的人做的决定都是为了全农场的动物着想,但是你们那单纯的脑瓜无法理解他们伟大的构想,所以你们只要跟着拿破仑就对了,拿破仑都是为你们好。于是这时候我们能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下,虽然说拿破仑颁布的一些条规,还有吱嘎说的增加了多少多少产量的数据,很多动物都觉得不对劲,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觉得自己的感觉是错的,拿破仑的感觉才是对的,于是他们就不再反抗(嘛,狼犬的牙也不容他们反抗),继续乖乖做着升斗小民,虽然供应的粮食还是越来越少……这里,这些动物是将拿破仑赋予他们的感觉,代替了他们自己的感觉,因为他们太笨了,所以他们的感觉就是不对的,拿破仑聪明,所以他的感觉才是对的。但心理学上讲,无论怎样,别人的感觉无法代替你的,你觉得食物少了就是少了,不会因为你笨食物就多出来,因为你自己的感觉永远都是最正确最能反映你真实需求的。其他人(动物),即使他再聪明,再为你好,他也不应该,更不可能代替你的感觉。
于是这边就来说到一个以前经常提到的问题,民主和素质。在中国,永远不会缺少这样一种声音,“在中国不能搞民主,因为中国人的素质还达不到那个高度”,那么好,提高素质靠什么呢,答,靠教育。那我们的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呢,答,奴性。说句不好听的,我们的国家,古往今来,一直到现在,2000多年都在传授什么,答,顺从。于是,有垮掉的80后,90后,我们的民族性和素质不但没有进步,甚至还在倒退。(再说句实话,如果我是皇帝,我也不希望我的臣民太聪明。)嗯,于是,我们的笨脑瓜,还是无法理解伟大领袖的伟大构想,民主么,自然是不能搞,就只能更加紧密地跟随在党的领导下,就像4个小星星围绕在党的大星星周围。为啥不能是大星星围绕小星星呢?没办法,咱太笨了,还是一切跟从拿破仑同志的脚步为好。
在中国,这是一个永恒的恶性循环。当然有无数人跟我说,“民主不是万能的”,西方国家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必然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一种制度是万能,在承认这句话的同时,也要承认,“一党执政”也不是万能的。我只是很奇怪,为什么民主制度在中国就是“不是万能的”,而专制制度就变成了“虽然有很多缺点,但目前总体还是不错的”呢?嘛,也许是吾太笨了,理解不了。其实吾只想借用田中的话,虽然不是万能,但至少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制度。其实民主,不需要多高的素质,不需要多少知识,只需要一点责任感,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不是把责任和权利都推给一个伟大的领导者,而是自己为自己做主。说起来,在这个方面,牵涉面最广的政治,和最最独立的研究个体的心理学,得到的结论却是惊人的一致。其实你会发现,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集体和个人并不是完全矛盾的,而是如此的统一。
扯了那么远,说实话吾不想多扯民主,免得被人说崇洋媚外不切实际。不过吾还是觉得民主最大的好处就是犯了错不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就像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其实是最民主的国家,所以这个错误不应当由希特勒一个人承担,而是由整个德国民族来反思。同样的,伊拉克战争,民众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小布什身上去,因为是民众投票选了这个总统上台的。说的更玄一点,就是神棍所说的,众生造业,众生承担,笑。
不过有的时候真的会想农场的以后会怎么样呢,其实作者这个结尾真的很妙。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哈里.谢顿的心理史学有一条是这么说的,虽然人类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但总结历史,人类从历史里学到的东西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其实人不可能从历史里学到任何经验,同样的错误还是一直在犯,人群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变,这就是心理史学得以实现的基础。而田中说,物换星移,只有人心是不变的。所以如果农场想要真正的解放的话,绝不可以打倒一个统治者,再重新拥护另一个统治者,所以老驴本杰明,永远只是在一边冷冷地看着。民主这东西,永远都不可能赐予,只有民众真正意识到他们需要它,这种制度才可以被建立。否则,统治者赐予的民主,永远也只是包着民主皮的更可怕的专制而已。“政治与我们无关”,鄙视并且抛弃政治的人,政治必将予以报复。
呃,MS还是扯远了,另外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那只马,拳击手,他的格言是,“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和“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什么叫“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我想拳击手给我的感触用这8个字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我非常理解本杰明在拳击手被送去屠宰场的时候对着其他的动物的那种愤怒,还有他当时为何会一反常态那么激动地想去救拳击手,甚至可以理解他为何只愿意每个星期天跟拳击手一起去吃草却从不说话。我想本杰明要懂得修饰辞藻并且愿意说出他对拳击手的感想的话,估计也只能说一句“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拳击手这种人(马)是很美好的,但是他越美好,就显得他越悲哀。他的智慧并不能跟他的勤劳成正比,他永远只能在最底层被人践踏践踏再践踏,连死都要为上位者去换取一顿丰盛的晚餐,可怜他还以为他们会大发慈悲送他进医院好让他颐养天年。这不正是我国2000多年最底层人民的写照么。
雪球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人会说如果雪球能留下来会怎么样。嘛,如果我们假设一场意外而非阴谋夺去了拿破仑的生命,我们假设雪球的的确确是个为了人民为了同胞的好同志,假设他甚至实现了风车的理想。但那又怎么样呢,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化,定律绝对不变。就算万一的万一,雪球到死都是个为了人民为了同胞的好同志好领导,那又怎么样?田中说,明君是民主的头号大敌。即便是最好最好的情况,雪球的每一位继任者都像他一样是个为了人民为了同胞的好同志好领导,那又会如何呢?毫无疑问,恭喜各位动物同胞,赫胥黎的美妙新世界正在向你们招手╮(╯_╰)╭
奥威尔还是赫胥黎,that is the question。
不过说实话,看到雪球,我老是会想到刘少奇,所以总是觉得蛮伤感的。毕竟它在牛棚战役里那么英勇,还被枪打伤。可是当人们不需要他的时候,他的死活也没谁管了,反正有倒霉事推到他身上去就够了,只要拿破仑永远是正确的就行了。所以我宁愿往好的方面想,雪球是个英雄,同时也是个被牺牲掉的英雄。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比如做什么都要来一句“感谢伟大的拿破仑同志”或者“伟大的拿破仑同志领导有方”,我想某个时期的中国人应该对这句话相当熟悉。
于是说今天就暂时写到这里,其实昨天晚上冒出来的念头还是很多的,只可惜吾那时候爬起来写东西一定会被爹娘暴揍,今天能记得的也就这么多了,就至此搁笔。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与乐趣。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