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拯救濒危动物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4.运用克隆技术克隆各种濒危动物.
❷ 该怎样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
1、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保护濒危动物首先是保护它们的野外种群和个体,使它们能够在各自的分布区内满足生存的基本要求。
2、栖息地的保护: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取食区域、繁殖条件、求偶或迁徙通道,是恢复濒危动物种群的重点工作。
3、建立救护和繁殖种群:对很难在自然状态条件下繁衍或是种类数量已经达不到自然扩大种群的濒危动物,应特别批准救护繁殖单位采取人工繁殖措施和饲养的自然繁殖,为濒危动物扩大种群创立条件。
4、减少和消除不利因素:人口的增长,粮食产地的开垦,城市的扩大,湖泊、湿地的开发,森林的减少、河流的污染,这些人为因素和经济活动却无时不在干扰和影响着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应当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限制、减少和延缓这些不利因素对野生动物。
5、加强管理,严惩偷猎,建立自然保护区。
(2)如何拯救动物扩展阅读:
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重要性:
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保护珍稀动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保护珍稀动物能够维护生态平衡。因为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的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食物链出现脱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比如,人们无节制地猎捕蛇类,就会导致蛇类资源趋于枯竭,这就导致森林、草原和农田鼠害、病虫害猖獗,给农业、林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加速了草原的荒漠化。
其次,保护珍稀动物才能保证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众所周知,濒危动物是科学研究的试验材料,在现代科学的诸多领域,例如仿生学、医学、药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园中的珍稀动物,以及博物馆收藏、陈列或展出的濒危动物标本,能够很好地深化广大民众对保护珍稀动物重要性的认识。
最后,保护珍稀动物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才能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珍稀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它们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为景区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等,既是世界级濒危物种,同时也备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对外赠送或赴外展出这些动物,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知名度、开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而且还能促进各国文化交往、增进两国友谊,加强保护濒危动物的合作研究。
❸ 怎么拯救濒危动物
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保护区,并且要有完善的保护区管理机制,并且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自然,全球野生大熊猫分为20多个群体,大多数群体小于60只,最少的仅3-5只。圈养大熊猫野化后放归自然,将极大减少小种群消亡的可能性。在秦岭山区的长期野外研究显示,与圈养的大熊猫相比,野外种群有较高的繁殖率。如果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得到足够的保护,它们的数目会自然的增长。所以最主要的保护措施是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区
❹ 如何救助流浪动物
社会上有很多流浪动物,很少有人会关注它们的生活,它们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才更加生动和美丽。 我们不应忽略,不应遗忘,不应拒绝——它们和我们一样共同生活在这个蓝天下。
先救助,然后帮他们找领养人;
有些其实并不是流浪,而是在住家附近活动,可帮他们找到主人;
对于有病的,可以先带去医院救治。
领养后绝对保证安全并善待它,不得有任何虐待行为,要做到不转给不买卖不繁殖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应该虐待他们,应该尽自己的全力给他们一个家,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
❺ 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采取了什么措施挽救这些动物
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因为栖息地被破坏或丧失。一般可以采取迁地保护或就地保护的方式,比如建立野生动物繁殖基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对群众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工作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方式!
❻ 怎样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
亚洲黑熊分布于亚洲的印度、尼泊尔、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阿富汗、俄罗斯及中国,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熊胆、熊掌以及熊的毛皮等制品贸易的威胁,亚洲黑熊的数量迅速减少。
1995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通过与中国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努力,关闭了条件最为恶劣的几家熊场。1996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广东番禺为被解救的黑熊建立了黑熊养护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番禺黑熊养护中心),这是中国第一家救助受虐亚洲黑熊的专业养护机构,不仅给受虐的黑熊提供了一个避难场所,而且是教育公众善待动物、尊重生命的教育中心。目前有5只黑熊在养护中心安度晚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专门成立了中医专家组,并资助中医药科研人员进行熊胆的替代品的研究工作。该基金会还邀请大陆知名的中医药教授和熟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专家赴伦敦参加第三届国际传统中医药大会,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濒危物种动物药管理的角度讲述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基金会在“保护濒危物种,弘扬传统中医药”方面的工作已得到国内外众多组织和专家的认可。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于2001年底合作建立了“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是北京市林业局认可的“定点猛禽救助中心”,以国际先进的动物福利理念为指导,采用科学专业的救助方法,为受伤、生病与迷途的猛禽提供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并在适合的野外栖息地及时放归已康复的猛禽。
2008年,由于猛禽捕食家禽的案件不断增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专门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北京市加快制定野生动物损失赔偿办法的建议》书,呼吁市政府尽快制定有关野生动物造成损害的补偿办法。同年底,北京市法制办对外公布了《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伴侣动物救助项目通过资助多家国内收容伴侣动物组织,提供兽医服务与绝育手术费用,并对公众开展教育,来推行更加人道的伴侣动物政策。自1993年起,基金会的宠物救助捐款在中国援助了多个伴侣动物救助组织和中心。
20世纪90年代,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开始资助“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为其提供各种设施、食品、兽医及培训支持。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为动物救助中心提供持续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各种动物救助和安置的模式。
自2003年“幸运土猫”成立之初,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就对其领养计划进行资助。“幸运土猫”通过其庞大的志愿者网络,为救助的动物提供临时救助和收容的家庭,大大提高了被救动物领养成功率。在领养项目实施的4年里,已经为近2000只猫找到了温暖的家,这个基于志愿者网络形成的“群落救护计划”在北京的53个社区开展,有逾千名忠实志愿者的长期支持。
2008年,汶川大地震直接导致大面积动物笼舍坍塌和大量动物死亡。由于缺乏水、饲料、疫苗、笼舍的保障,很多动物还处于危机状态,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疫情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曾参加过日本神户大地震和印度洋海啸等多次严重自然灾害后人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发起组织了由北京市小动物医师行业诊疗协会的兽医组成的专业团队奔赴灾区工作,以地毯式的开进方式,挨家挨户为犬只免疫;在开展防疫工作的同时,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团队还为遵道镇兽医部门提供了专业设备、人道捕捉和安置流浪动物的培训。在灾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工作有效防止了狂犬病对灾民健康带来的威胁,同时也避免了大规模犬只捕杀对灾民心理造成的伤害;通过帮助灾区的人和动物,为当地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991年8月,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香港发起“医生狗”活动。该活动主要是主人带领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和性情检查的“医生狗”定期到学校、医院、老人院、幼儿园、孤儿院、康复中心进行探访活动,宣扬爱护动物信息。1998年10月,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了“医生狗”活动。“医生狗”项目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为人和狗的交流和理解创造了机会。“医生狗”的探访不仅是向儿童、残疾人、年迈人士献关怀和爱心,同时也希望通过动物与人的交流活动,提高人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树立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
❼ 如何才能拯救濒危野生动物靠人工养殖
保护地球环境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重中之重!人工养殖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每年因为人类乱砍乱阀,排放污染后的化学原料水到海洋,地球的环境不断地恶化,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己的健康了,整个世界都在倡导大家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是为了保护大自然里的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啊!全球不断的变暖,无数的野生动物在灭绝,下一个或许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其次还要打击那些吃野味的人,去哪里游玩都要吃那些濒危的动物什么猴脑、天鹅、穿山甲,收手吧,就算是你没有赶上非典时期,那去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带给人类的后果还不够惨烈吗?还有偷猎者,前段时间白色长颈鹿被猎杀的新闻被传了很久,他们本来活得好好的,和人类安然无事,却因为人类的贪婪心惨死,人类醒醒吧,不要再伤害他们了,管住自己,爱护自然就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最好的事情。
❽ 怎么拯救快要灭绝的野生动物
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的对象是我国特有的、极度濒危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物种。主要有大熊猫、朱鹮、虎、金丝猴、藏羚羊、扬子鳄、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鹿类、鹤类、雉类、兰科植物、苏铁。通过开展十五个物种的拯救工程,进一步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持并扩大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大力开展人工繁育,进行野外放归自然试验,开展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存和研究,最终使这些物种摆脱濒危。
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珍稀孓遗动物,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部分地区,目前野外种群数量有1000只左右,人工圈养数量约110只。重点完善现有35处保护区建设,新建28处保护区;加强栖息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建立33万公顷的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科研监测和野外放归的研究。
朱鹮
朱鹮是世界上现存最濒危的鸟类,在目前保护成绩基础上,下一步将在朱鹮经常觅食地区恢复天然湿地2000公顷;选择适宜重引入区域建立异地繁育种群2-3处,新建保护区面积达到20万公顷。
虎
我国有四个亚种,即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野外种群数量不足百只。完善现有13处保护区的建设,新建10处保护区,恢复和改善虎栖息地;实施人工繁育虎野化和放归自然项目,促进隔离种群遗传联系。
金丝猴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珍稀动物,有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川金丝猴3个亚种。加强12处金丝猴重点保护区的建设,新建保护区1处,在保护区建立保护站22处。改善金丝猴栖息地,并建立食物基地3个和多处食物投放点。同时加强驯养繁殖和开展野外放归试验。
藏羚羊
藏羚羊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由于人为猎杀,藏羚羊数量急剧下降到目前的5万头,并呈急剧下降趋势。完善已建3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面积达388万平方公里。新建3个禁猎区,开展藏羚羊的人工驯养繁育研究。
亚洲象
我国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江城、沧源和盈江。种群数量约为200至250头。完善2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其他10万公顷区域上建立保护站,开展野外监测和人工驯养繁殖。
扬子鳄
扬子鳄为我国特有物种,野外种群仅有几百条。扩大现有扬子鳄保护区的面积,新建4个保护管理站。划建3处扬子鳄人工放养区,面积为6万公顷;选择2万公顷进行恢复和改善,建立异地种群。
长臂猿
长臂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等省,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扩建和加强13处现有保护区的建设,在保护区外建立保护站12处,新建2处长臂猿人工驯养繁殖中心,进行野化。
麝
麝是经济价值最高的中型食草动物,全国麝资源六十年代的250万头下降到20-30万头。完善现有66处保护区的建设,新建4个禁猎区,面积达60万公顷,恢复和改善植被10万公顷,开展麝类自然放养,加强人工繁殖研究。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濒危动物,目前仅在青海湖周围有300只左右。扩大青海湖保护区的面积,在普氏原羚觅食、活动区域约4万公顷强化保护,新建保护站4处。改造栖息地2万公顷并加强普氏原羚的人工繁育研究。
鹿
鹿类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传统的狩猎动物。工程将加强海南坡鹿、麋鹿、白唇鹿、驼鹿和马鹿的保护。扩大和完善13处保护区的建设,在保护区外新建140处保护站,面积为1500万公顷。建立4处狩猎和合理利用示范区。
鹤
中国有世界15种鹤类中的9种。现有鹤类保护区40多个,面积1000多万公顷。完善16个重点保护区的建设,扩大保护区面积。在繁殖地和迁飞地建立保护站120处,恢复改善湿地4万公顷,加强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我国的49种雉类中18种为特有种。加强现有10个重点保护区的建设,新建1处保护区;在保护区外100万公顷栖息地上建设保护站,改善栖息地5万公顷,开展雉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❾ 怎样才能拯救濒危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可行吗
拯救濒危的野生动物可以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来得到一定的繁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濒危动物都可以这么做,比如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它们本身就很危险,他们本身对食物的要求也特别高,人工养殖就不太合理。
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偷猎者去抓捕猎杀那些野生动物,就因为这些野生动物本身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比如说大象它的象牙就很值钱,比如穿山甲,他浑身都是宝,有很多人去做这样的违法活动,这些惩罚可能还是不够严厉,因为他本身的威慑性还是比较小。人都是有害怕的情绪的,只不过他们觉得这个代价和这个收益自己值得承受这个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