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

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

发布时间:2022-06-09 12:05:18

⑴ 冬天青蛙在那里过冬

冬眠, 冷血动物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动物就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像青蛙这 类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处于假死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这就是为什么青蛙要冬眠的缘由。

温度到10度以下,蛙就会冬眠。有的种类会以蝌蚪的形态过冬。大多数会钻进日晒好的落叶覆盖的土里,石头,朽木下或池底的泥中进行冬眠。时间大致为10月末到来年的3月中旬左右。 进入冬季,如果青蛙不吃食物的话,就要开始进行冬眠的准备/ 在木箱或花盆里放进5-10cm深的腐叶土,为了防止干燥,在上面再盖上5-10cm厚的水苔藓或落叶(花土和水苔藓 在园艺店有售)。当然不要忘了给木箱盖上盖子。 把青蛙放进冬眠箱中,它就会用后腿挖洞自己钻进去。青蛙自己会决定冬眠的地方,没有帮忙的必要。 把它放在恒温5度左右的地方,为了不让土干燥,要经常用喷雾器往土上喷些水。注意不要让温度降到3度以下;相反,如果温度在10度以上,即使是冬季,青蛙也会结束冬眠。为了让青蛙可以舒服地冬眠,最好把青蛙放在寒冷的地方。 冬眠中不吃食物。越冬之前,要给予充足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如果营养不够的话,青蛙可能会在冬眠中死去。

青蛙,是属于两栖纲的动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青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蛙的种类很多,但不论哪一种,都主要以害虫为食,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⑵ 冬眠之前 为什么蛇会爬出洞来晒太阳

冬眠是蛇的趋温特征所决定的。蛇的新陈代谢活动,是体内的化学反应催化剂——酶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酶的作用需要一定温度条件。当这种条件得到满足时,酶的催化作用才能发挥得最好,新陈代谢才能进行得最旺盛。只有这时,蛇才能获得充足的能量,增加身体的活性和应急性,提高捕食猎物和逃避敌害的能力。当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蛇便潜入地下。由于温度的降低,蛇体内酶的活性也随之降低,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致使无法维持正常活动,不得不处于冬眠状态。
蛇冬眠时,能量消耗最低,生命现象最微弱。因为蛇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蛇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常是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体内的代谢率和活动也与体温变化息息相关。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一般地说,从春末到初冬,是蛇类活动的黄金季节,特别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和天高气爽的金秋,蛇类活动最为活跃,经常到处流窜,昼夜寻找食物,从秋季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蛇体内的代谢随之降低,当它的生理活动减慢到一定水平后,就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冰消雪融时,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并重新开始一年新的生活。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⑶ 蛇每年什么时候结束冬眠,开始出来活动啊

蛇通常在清明前后开始结束冬眠,结束冬眠后出来找食补充体能。

它们喜栖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蜕皮时,蛇的新旧皮之间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蛇的蜕皮。

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拓展资料:

据测定,蛇类一般在气温 15℃时便很少进食,纷纷迁移到越冬场所附近活动;当外界温度下降到 8~6℃时,蛇就停止活动;气温降至 3~2℃时蛇即陷入麻痹状态;如果蛇的体温下降到一 2℃以下或外界气温下降到一 5℃以下时,便会冻死。

其次,多数蛇类把冬眠地点选择在背风向阳、干燥的山坡或土丘上,蛇大多不会自己打洞,多利用岩石的缝穴、乱石窖、古墓及啮齿类动物的洞穴进行冬眠。为了成功地进行冬眠,穴居蛇类和一些具有钻洞习性的蛇类能把洞扩展得更深。冬眠场所需要的深度取决于气候和土壤的热导率、洞口的方向、洞的大小、主要风向以及周围植被的性质和数量等。

冬眠代谢:

冬眠前的10月、11月,各种蛇都四处觅食,吃得膘肥体壮,在体内积蓄了充足的营养以后,才选择干燥、温暖的洞穴居住,进入冬眠。在初蛰时,如果天气回升转暖,仍会有部分蛇出洞,在洞口附近活动。在整个冬眠期间,各种蛇都不吃不动,蛇体缩成一团,体温下降,新陈代谢降至最低水平,依靠冬眠前摄取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的最低需要,以度过漫长的冬季。翌春的4~5月份,天气变暖后蛇才苏醒过来,再回到大自然活动。

群居冬眠:

蛇类在冬眠时,喜欢群居,常常一个冬眠洞穴内少则三五条,多则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随着寒冬的逼近,蛇类有群聚的本能,有时几种蛇会混居在一个洞穴内,而其原因并非是缺少适宜的冬眠场所。这种群聚行为有一个明显的好处,那就是许多蛇挤在一起暴露出的表面积,会比它们单独冬眠暴露出的表面积少一些,从而使它们能将体内很少的热量保存得更多。蛇类群居还可使体温增高1~3℃。为了提高冬眠期间的温度,有时还与它们的对头(如鼠、蛙、蟾蜍等动物)同栖一穴,可谓“敌我不分”。

⑷ 冬眠的蛇会在几月份跑出来广东省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省份或地区蛇都有冬眠期,只是有些地区如内蒙,黑龙江蛇的冬眠期特别长,达到6-7个月,这些地区的蛇会在5个多月的活动期内完成繁殖后代,恢复体质,补充和储存营养,以便进入下一个漫长的冬眠。蛇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蛇又是非常节能的动物,当蛇在进入冬眠期时(如银环蛇,眼镜蛇冬眠的衡定温度在13-15摄氏度)几乎不消耗内存能量,经检测,眼镜蛇在冬眠状态下,心跳每分钟5次(在冬眠室本人用手触摩眼镜蛇心脏部位测得这一数据)血液循环几乎停止。但你若把蛇弄醒,只要蛇一爬行运动,心跳马上恢复到每分钟65-70次,这时,血液开始循环,能量也开始消耗。蛇的冬眠期不管冬眠多长,冬眠结束出洞,基本不减轻体重,若出洞就拉屎尿,所减轻的体重也就是屎尿的重量。

⑸ 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气

惊蛰后,冬眠的动物纷纷醒来出洞。

⑹ 在冬天为什么有一些冬眠的动物会出来活动。

冬眠的动物会出来活动是为了进行排泄或进食。

冬眠可分为入眠、深眠和出眠3个阶段:

1、入眠

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温度,内部因素主要是体重。

2、深眠

此阶段长短不定,一般可达数月之久。这时的生理状态发生极大变化。呼吸明显减少,循环系统亦发生显着变化,心率极度减慢,外周血管广泛收缩,只有最重要的胸腔器官及脑部保持着低水平的血液循环。

3、出眠

激醒初期,呼吸由节律性转变为间歇性。经过几次阵发性呼吸之后,又变成节律性呼吸,而且频率越来越快,身体前部的血管舒张,加强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待身体前部复温后,身体后部血管才开始舒张并迅速复温。

⑺ 惊蛰是个什么节气,是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吗

惊蛰就是一个节气,是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由此可以看出,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此时地球已经到达太阳黄经345度。

从这一节气起,气温上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也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通常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我国各地春雷初鸣的时间早晚不尽相同,历经多年的观察,全国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可谓左河水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却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⑻ 二十四节气歌的含义

(一)、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二十四节气歌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到了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北回归线)。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太阳到了南边太阳能到的最及至的地方(南回归线)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拓展资料:

1.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2.少数民族的二十四节气歌

独龙族世居于此,攀藤溜索,农林混作,既是农民,也是猎人、渔人和采集者。向自然讨生活的刀耕火种延续至20世纪上半叶。

按照自然季节的变化,独龙人创造了适合于自身生产特点的物候历算法。从头年下雪到次年下雪算为一年。从月亮最圆的那天起到第二次月亮最圆时算为一月。这样的节令不十分严格,花开或鸟叫晚一些,播种的时间也相应地推迟。每月的天数也没有正确的数字,月大月小只是相对而言。

独龙人对花开鸟鸣十分重视,视为大自然对劳作讯息的“指示灯”:每年春季到来桃花盛开,“投拉木登开”鸟鸣叫时便开始春耕、播种。当“卡波”,“贝达”等鸟鸣叫时就全面播种,种南瓜、黄瓜。百花盛开“日木”即蝉鸣叫时则停止一切播种。

一月 ,称“投提龙”,意思为无事可干的月,呆坐得屁股皮肤也磨破了。只好上山打猎,过传统年。

二月 ,称“久门龙”,下雪月,树草枯萎,开始挖洋芋地,酝酿春耕。

三月 ,称“阿薄龙”,出草月,地上草木发青,开始挖地和砍“火山地”,大量播种洋芋和小米。

四月 ,称“奢久龙”,播种月,大量砍烧“火山地”,开始播种包谷、豆子、芋头等。

五月 ,称“昌木蒋龙”,花开花谢月,草木已绿。要种玉米和栽稻秧。

六月 ,称“阿义龙”,缺粮月,青黄不接,大量上山采集野菜野粮。

七月 ,称“布安龙”,洋芋成熟,种苦荞和甜荞。男子外出挖贝母和上山放扣索,打猎。

八月 ,称“阿松龙”,开始吃青包谷、收小米。桃子刚成熟,满山遍野的果树挂果。

九月 ,称“早络龙”,“收获月”,野果遍地都是。收玉米、稗子和瓜类。

十月 ,称“阿伤龙”,大规模秋收,修建玉米仓房,贮存过冬粮食。

十一月 ,称“总亚龙”,此月山上已经降雪,赶收晚熟的稗子。上山砍柴,准备过冬的柴禾。

十二月 ,称“得日干龙”,意思是植物或树木皮可割下来的月。水位降落,水色变清,可撒网捕鱼。山上白雪皑皑,男子趁机围猎。

居住在三江沿岸的赫哲人,根据各种鱼类的活动规律、自然季节的变化,将捕鱼生产活动分为捕鱼的黄金季节、修理网具的渔闲期、秋季渔汛期、冬季捕鱼期等四个阶段,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捕鱼方式。受到汉族的“二十四节气歌”影响,赫哲族又将其与渔业生产的季节性结合起来,总结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来指导渔业生产和生活。

捕鱼

节气歌

立春打獐狍,雨水舀鱼忙。

惊蜇忙织网,春分船沿上。

清明河水淌,谷雨开大江。

立夏鱼群欢,小满鱼米全。

芒种鱼产卵,夏至鲤鱼窜。

立秋开了网,处暑鳇鱼鲜。

白露鲑鱼来,秋分鱼籽甩。

寒露哲罗翻,霜降打秋边。

立冬下挂网,小雪打冰穿。

大雪钓冬鱼,冬至补鱼具。

小寒大寒修理船,鱼楼肉满过新年。

资料链接:中国政府网-中国二十四节气







阅读全文

与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