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奇蹄目动物都包括哪些科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奇蹄目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三后四,现生的奇蹄动物貘(tapir)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现存的奇蹄目有三个亚目,分别是马型亚目,Hippomorpha(包括马科和已经灭绝的雷兽科〕,爪兽亚目,Ancylopoda(已经灭绝〕和角型亚目,Ceratomorpha(包括貘科和犀科〕。奇蹄目的化石非常丰富。奇蹄目史前曾是十分繁盛的种群,分化出形态各异的种类。史前的奇蹄动物包括爪兽(Chalecothere),巨犀(Indricothere)等。现代的奇蹄目整体呈衰落状态。由于偶蹄目更能适合消化植物纤维,所以奇蹄目的生态位被后起的偶蹄目逐渐取代。 哺乳纲。包括小部分大型草食性有蹄动物。仅第三趾特别发达,其余各趾或不发达,或完全退化,趾端具蹄。头部有角或无角,生角者系表皮的衍生物,终生不脱换,与鹿类和牛、羊类的角都不同。门齿上下颌均存在,适于切草,犬齿存在或退化,臼齿齿冠高,咀嚼面宽阔,其上有复杂的棱脊,适于研磨草料。胃为单室胃。这类不反刍的食草动物,都有很大的盲肠和扩大的结肠,微生物在此像在反刍动物瘤胃内那样对纤维质食物进行发酵分解。肝无胆囊。分为3科:貘科、犀科和马科,其中貘科分布限于中美、南美和马来半岛。 进化 奇蹄目动物是由古新世的踝节目动物进化而来。基本上从始新世开始分化。 哺乳纲的1目,因趾数多为单数而得名。无锁骨,股骨具第3转子;前后肢轴均通过第3趾支持体重。现生种牙齿数36~44枚;具散漫状蜕膜胎盘和双角子宫;乳头鼠鼷位;睾丸降于阴囊或无阴囊;胃简单;盲肠大并呈囊状;体长200~400厘米,体重200~3000千克。奇蹄目下分马形亚目和貘形亚目,包括灭绝的类型在内,共有10多个科。现在只有马科、貘科和犀科3科7属17种。 在第三纪初期,多数奇蹄类是小型动物,最古类型的前肢各有4趾,后肢均为3趾。在各地发现的中、上新统的三趾马化石,四肢两旁的侧趾逐渐缩小,而现存马科动物的四肢侧趾甚至消失,第3趾高度发达,同时四肢也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桡骨和胫骨特别延长,这反映出马科动物的远祖从适应森林泥土跃行到逐渐适应草原奔驰的过程。 貘形类是最古老的奇蹄类,在系统上和犀类比较近。现生貘在骨骼和牙齿的基本构造上还保留着第三纪初期的许多原始性质,如前足4趾,后足3趾,四肢粗短等。犀类化石在奇蹄目中种类最多,分支最复杂,分布亦广。原始类型前肢4趾,后肢5趾;后期犀类前肢4~3趾;头骨延长并增大;前臼齿臼齿化,高冠;门齿从有到无。现存犀类种类已很少,仍保留着一些原始特征,如有的尚存上、下门齿,头骨细长,臼齿次高冠或次低冠;具独角或双角。 奇蹄目的现生马类栖居草原和荒漠,活动于多山地带或高原的开阔地区,有的耐干热,有的耐干寒;貘类多栖息在热带丛林及水源充足的沼泽地区;现代犀类多栖息于闷热而潮湿的森林、丛林或芦苇丛中。现存马类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在亚洲可达北纬50多度,计有2属8种。貘类见于亚洲南部和美洲,现生者仅1属4种。犀类现在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计4属5种。 奇蹄类除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外,在动物园展出中亦占重要地位,其中犀牛类又是珍贵的药用资源动物。某些野生马类还可与同类的家畜杂交,供改良育种的科学实验用。各国已采取措施,积极保护这类珍稀动物
希望采纳
㈡ 有哪些奇蹄目的动物
现存奇蹄类只有马科、貘科和犀牛科3科7属17种。
貘科现存仅貘属的4个种,分别是马来貘,中美貘,南美貘和山貘。
马科的全部成员可归入马属,有欧洲野马,蒙古野马,非洲野驴,亚洲野驴,普通斑马,山斑马,细纹斑马等
犀牛科现存仅5种,白犀,黑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犀。
㈢ 为什么马和驴是奇蹄目而猪牛羊就是偶蹄目呢
马和驴是奇蹄目是因为马和驴是大型食草动物,趾数为单数主要以第三趾负重,其余各趾退化或消失,趾端具蹄,利于奔跑。
猪牛羊是偶蹄目是因为它们为大型食草动物。由于第3和第4趾(指)特别发达,长短相等;第1趾完全退化,第2和第5指(趾)不发达或缺如,因指(趾)为双数,指(趾)端又有鞘状蹄。
详细解析:
奇蹄目,大型食草动物。主要以第三趾负重,其余各趾退化或消失,趾端具蹄,利于奔跑。马、驴和犀牛都是这一目的常见动物。
偶蹄目,大型食草动物。第三、四趾同等发育,以此负重,其余各趾退化。除澳洲外,遍布各地。猪、河马、牛、骆驼、鹿和长颈鹿都是这一目的动物。
奇蹄目简介
奇蹄目(学名:Perissodactyla )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因趾数多为单数而得名。原始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四后三,现生的奇蹄动物貘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
奇蹄目脚的中轴通过中趾,第一趾(大拇指)和第五趾一般都已消失,这样,前后脚通常只有3个趾起作用,在进步的马类中甚至只有1个趾。多数动物趾端为蹄,但有一科指端为爪。
在奇蹄目的踝部,距骨近端有一双重隆起的滑车形的面,以与胫骨相关节,远端与踝部其他骨头相连处则为一扁平的面。奇蹄目的股骨,在其骨干的外侧有一显着的突起,名第三转子。这类动物的门齿通常齐全,组成一剪割植物的有效器官,犬齿退化或消失;前臼齿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趋向高度臼齿化。
㈣ 什么是奇蹄目动物
奇蹄目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四后三,现生的奇蹄动物貘(tapir)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
㈤ 什么是奇蹄动物
蹄是指马、牛、羊等动物的脚趾端的坚硬物,奇即单数。四肢中只有单数的趾端具备蹄,并以此蹄着地奔跑的动物,称为奇蹄动物。
奇蹄目是哺乳动物下的一个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原始 奇蹄动物的脚趾是前四后三,现生的奇蹄动物貘(tapir)就是这样的脚趾结构。奇蹄目成员胃简单,不具备 偶蹄目部分成员那样多的胃室,但盲肠大而呈囊状可协助消化植物纤维。与之对应的有偶蹄动物!
现存奇蹄类只有 马科、 貘科和 犀牛科3科7属17种。已知最古老的奇蹄动物是发现于 北美和 欧洲的大约5500万年前的始马,又被译名为 始祖马,
㈥ 奇蹄目的动物有哪些偶蹄目的动物又有哪些
1.奇蹄目,即奇数脚趾的植食性动物,这类动物的门齿通常齐全,组成一剪割植物的有效器官,犬齿退化或消失;前臼齿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趋向高度臼齿化。
只有马科、貘科和犀牛科3科7属17种。
2.偶蹄目,即偶蹄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约220种,其中包括许多对人类生活很重要的动物。偶蹄目是唯一在现代仍然繁盛的有蹄类。因蹄多为双数,且第三、四趾同等发育,共同支持体重而得名。
如猪,羚羊,牛,鹿·,麝,骆驼,河马等约220种
㈦ 奇蹄动物和偶蹄动物怎么分类
奇蹄目包括有奇数脚趾的动物。现存奇蹄类只有马科、貘科和犀牛科3科7属17种。所以最常见的有貘,犀牛等。偶蹄目相对奇蹄目比较繁盛,75属,约220种。包括野猪、西貒、河马、骆驼、鹿、叉角羚、长颈鹿等。
1.奇蹄目,即奇数脚趾的植食性动物,这类动物的门齿通常齐全,组成一剪割植物的有效器官,犬齿退化或消失;前臼齿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趋向高度臼齿化.
只有马科、貘科和犀牛科3科7属17种.
2.偶蹄目,即偶蹄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约220种,其中包括许多对人类生活很重要的动物.偶蹄目是唯一在现代仍然繁盛的有蹄类.因蹄多为双数,且第三、四趾同等发育,共同支持体重而得名.
如猪,羚羊,牛,鹿·,麝,骆驼,河马等约220种
㈧ 下面哪种动物属于奇蹄目动物1.山斑马;2.白唇鹿;3.马麝
选择答案:1.山斑马
中文学名:
山斑马
拉丁学名:
Equus
zebra
别称:
哈氏山斑马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奇蹄目
科:
马科
属:
马属
种:
山斑马
分布区域:
南非和西南非山区
英文名:
Mountain
zebra
命名人及年代:
Linnaeus,1758
㈨ 偶蹄目动物和奇蹄目动物分别有哪些
偶蹄目:牛,羊
奇蹄目:马、驴这是常见的代表动物,食草动物门下两个大目,
㈩ 你知道的有蹄类动物有哪些
有蹄类是指几类使用趾尖(一般都有蹄)来支撑身体的哺乳动物。它们共有几个目,当中有6-8个仍然生存。就有蹄超目是一个支序分类学的分支,或只是一个分类单元仍存有争议,因为未必所有有蹄类都是彼此近亲的。有蹄类过往被认为是一个目,及后分裂成奇蹄目,偶蹄目,管齿目,蹄兔目,长鼻目及海牛目现今普遍的有蹄类有马、斑马、驴、牛、犀牛、骆驼、河马、山羊、猪、绵羊、长颈鹿、鹿、貘、羚羊及瞪羚
蹄子是指保护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质覆盖物,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而有蹄类动物是哺乳动物的一类,多数身体较大,四肢细长,趾端有角质的蹄,蹄数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