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林养鸡如何防止黄鼠狼
1、养狗。养狗是比较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狗可以及时发现并赶走黄鼠狼,虽然很难追上,但是多吓几次黄鼠狼也就不敢来了,而且狗还能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农村养狗也没那么多限制。
2、用捕鼠夹。黄鼠狼是夜行动物,而鸡在晚上是看不见的,不会出来活动,所以晚上在鸡舍前放一些捕鼠夹既不会伤到鸡也能伤到黄鼠狼,不过一般的捕鼠夹太小,很难困住黄鼠狼,要用大号一点的。
3、养鹅。鹅领地意识极强,而且很凶猛,就算面对体积比它大得多的人也丝毫不惧,鹅的叫声也很大,很容易把人吵醒。
黄鼠狼通常单独行动。善于奔走,能贴伏地面前进、钻越缝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树和墙壁等。除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隐藏在柴草堆下、乱石堆、墙洞等处。嗅觉十分灵敏,但视觉较差。性情凶猛,常捕杀超过其食量的猎物。
黄鼠狼住家附近,常在夜间偷袭家禽,首先吸食其血液,再吃内脏及躯体,性嗜吸血。以臭腺放出臭气自卫。据调查,每头黄鼬一夜之间可以捕食6~7只老鼠。
Ⅱ 很多人会选择在山上养鸡,山上养鸡最怕什么问题
老鹰抓土鸡,刚开始都是一两只老鹰先来侦察,一会儿一群老鹰便俯冲下来抓鸡,散养的土鸡就会在林子里乱扑,被吓得咯咯直叫,有的直接被吓死。更可气的是,老鹰抓的都是活蹦乱跳在山上养鸡首先要注意的是天敌,比如老鹰、黄鼠狼、野猫、狗等等。一旦这些天敌进到鸡群里面,那将是鸡的灾难,最好就是把养鸡的场地围起来,以防鸡到处跑,也可以防止外面的野山中一些不名毒草及草籽,经人驯养的鸡己经无力辩别吞食,常会造成中毒死亡。还有一些如蜗牛类昆虫虽然鸡类吃食一时不会死亡,但会由于涎液存喉,得病慢慢死亡。
对付野狗和偷鸡贼,七爷的办法就是在山顶上,养四五只凶一点的黑狗。黑狗是很有领土意识的,而且又团结。每当有野狗和野猫靠近时,那几只黑狗就一拥而上,把野狗和野猫给赶跑。还有自然灾害,比如狂风暴雨或者山体坍塌等,所以在山上养鸡,除了要做好对野生动物的防护,选址也非常重要。然后饲养人员一定要保持在场地周边多走动,做到每一处的环境都熟。
Ⅲ 深山老林里面养鸡,如何防黄鼠狼侵犯
问:深山老林里养鸡,如何防黄鼠狼侵犯?
谢邀。
深山老林里养鸡?光防黄鼠狼?没有别的野兽吗?比如狐狸和狼?豹子?
在平原上养鸡可以只防黄鼠狼,有时也有狐狸。但在深山老林里也就是座山雕盘踞的那样的地方养鸡,要防一切野兽,包括座山雕,因为他过生日要摆"百鸡宴″。
Ⅳ 山上散养鸡,怎么防治野猫,大蛇,黄鼠狼这些动物
野猫一旦惦记上你家的鸡后若不弄死肯定回来。所以把腥味很重的生肉取适量,用溴敌隆、大隆等鼠药或氯化钡、硝酸银之类的重金属盐等无味饱和溶液浸泡后布撒在野猫经常出没的暗处,也可用被野猫偷吃的东西代替上述的肉。或布设陷阱,如夹子、套子或笼子,捕获后扔进火炉里。亦可在仓库周围用上述的肉作为诱饵,布设细金属网组成的高压电网,注意不要让野猫翻过去或越过去,还要注意人身安全。此外,把方圆十千米的野猫都应该用类似的方法消灭掉。
Ⅳ 山上生态养殖土鸡怎么防老鼠和蛇、黄鼠狼
一、适宜放养土鸡的环境条件
放养土鸡需要有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合规模放养土鸡的地方包括山地、坡地、园地、大田、河湖滩涂和经济林地等。放养场地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公路,环境僻静、空气质量好。山地、坡地最好有灌木林、荆棘林和阔叶林等,其坡度不宜过大,以30°左右为佳,附近有未被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园地要求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无污染和无兽害等,果树树龄以3~5年为佳。园地周围用旧鱼网或纤维网隔离,园内要有清洁、充足的饮水。适宜养鸡的园地包括竹园、果园、茶园和桑园等。适合养鸡的大田有玉米地、高粱地等高秆作物地。
二、放养土鸡的管理程序
果园山林养鸡一般分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饲养4~6周,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土鸡进入放养阶段前应在放养地建造鸡栖息棚舍,鸡舍内设置栖架。同时在养殖区以鸡舍为中心,向外架设围网,使鸡在围网范围内觅食,鸡舍放置补饲用具和饮水用具。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制定育雏计划。包括育雏总数、批数、每批数量、时间、饲料、疫苗、药品和器具等。(2)鸡舍与设备的维修。接雏前两周,检修笼具、门窗、供温设备、照明设备和喂料饮水器具等。(3) 鸡舍与设备的消毒。接雏前一周,完成对鸡舍、育雏器具的清扫、冲洗和消毒工作,关闭鸡舍待用。(4)温度和饲料。接雏前2天舍内温度应升至30~32℃。准备足够的喂料盘或喂料用塑料布、饮水器,备好雏鸡专用全价饲料和必需药品等。(5)育雏方式有笼育、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自温育雏等,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二)土鸡育雏的技术要点 (1)饮水。准备30℃左右的温开水,水中加入氟派酸(诺氟沙星)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雏鸡入舍前2~3小时放入鸡舍。第1周应坚持饮用5%的糖凉开水。以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饮水要清洁卫生,饮水器具要每天早晚刷洗1次。(2)开食。雏鸡入舍饮水后2小时左右,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饲料,每2小时撒1次,每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3天后每天喂6~7次,8~21日龄5次,22~56日龄4次。每次喂料应在20~30分钟内吃完,每天早晨6:00~6:30第一次饲喂,最后一次在夜间10:00~10:30饲喂。白天每次喂八成饱,晚上最后一次喂足。(3)温度。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有较高的环境温度,必须通过人工加温来保持适宜的室温。
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可分别采取以下保温方法:
一是在北方可采用火炕育雏,在火炕周围用苇席、木板、纸板等材料制成拦板,将雏鸡拦于炕上,炕面铺2厘米厚的碎草,上罩一层塑料薄膜。
二是采用烟道育雏,在育雏室内用砖或土坯搭建一个离地面约25厘米、宽40厘米的烟道。烟道长短依育雏室的大小和育雏数量而定,在烟道上架起若干个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框架,框架外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塑料布距地面10厘米,构成一个个小型温室,让鸡在小温室内活动。
三是火炉升温,可利用铁制油桶加工而成,并用白铁皮制成烟筒,一个20~30平方米的育雏室用一个这样的火炉就够了,用这种方法育雏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煤气中毒。四是用红外线灯育雏,用250瓦红外线灯2~6盏成组连在一起,上设灯罩悬挂于离地面40~60厘米(室温低时可降至30~35厘米),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每周将灯升高5~8厘米。以上几种育雏方式仅供参考。(4)湿度。1~7日龄相对湿度为65%~75%,2周龄以后50%~60%,切忌潮湿。南方空气湿润,应通过加强通风、更换垫料来降低湿度。(5)光照。第一周光照时数为23小时,光照强度为40勒克斯;第二周光照时数减为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勒克斯;15日龄后每周减少1~2小时,到16~18周龄每日光照时数保持在9~10小时。(6)通风换气。在良好的保温基础上,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通风换气,标准是人进入鸡舍闻不到氨臭味。(7)饲养密度。 网上平养1~2周每平方米40只,3~4周25只,5~6周15只;地面厚垫料平养时酌减。(8)消毒与防疫。做好定期消毒,每周用百毒杀或其它低毒消毒药带鸡消毒2次;育雏舍门口要设置消毒池,每周更换或添加消毒液;根据所饲养鸡种的免疫情况以及当地疾病流行的情况,制订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四、土鸡放养期的技术要点:
(一)放养设施 按前述要求选好场地后,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因陋就简的原则,搭建永久式或简易棚舍。棚宽5米,长度依鸡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鸡15只),棚顶中间高1.8~2米,前后墙高1米左右。棚顶上先覆盖一层油毡,油毡上面覆盖一层茅草或麦秸,草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棚的四壁用玉米等秸秆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围上,塑料布的下面不要固定,炎热时可掀开1米左右,以利降温。棚舍南面留几个可以启闭的洞口,用于鸡只进出。棚舍四周应有排水沟。野外放养,为防止鸡受寒、受潮和遭兽害,鸡舍内要设栖架,大小应视舍内鸡数而定。栖木可用直径3厘米的圆木,也可用横断面为2.5厘米×4厘米的方木,长度根据鸡舍大小而定。栖架四角钉木桩或用砖砌,木桩高度为50~70厘米、距墙30厘米,栖木与地面平行钉在木桩上,栖木间距离应不少于30厘米,整个栖架应前低后高。栖架应定期消毒。鸡舍内应设有食槽、饮水器等。制作食槽可选用木板、竹子、镀锌板或硬质塑料等,槽长1~2米,槽上口宽25厘米,两壁成直角,壁高15厘米;饮水器可选用槽式、吊塔式等饮水器。
(二)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以每0.067公顷100只左右为宜,一般夏季30日龄、春季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养,公鸡放养3个月,体重达到1.5~1.75公斤时上市。母鸡可转到固定鸡舍继续饲养。最佳放养季节为春末夏初,此时,外界气温适中,风力不强,能充分利用较长的自然光照,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若春季放养蛋鸡,可保证在当年9~10月份开产,并可缓和冬季市场蛋品供不应求的矛盾,经济效益较好,产蛋期长达一年左右。其他季节也可养殖,但效益稍差。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消毒。 对鸡棚下地面进行平整、夯实,然后喷洒生石灰水等消毒液。(2)铺垫草。垫草要求无污染、无霉变、松软、干燥、吸水力强以及长短适宜,可选择锯末、刨花、谷壳和干树叶等。(3)准备饲槽及饮水器。每100只鸡需要一个8公斤的塑料饮水器。饲槽按每只鸡3厘米采食宽度设置,也可选择塑料料桶。(4)淘汰残次鸡。对拟上山的鸡进行筛选,淘汰有病、残疾和体弱鸡只。(5)准备饲料。开始放养的一段时间内,鸡仍以采食饲料为主,以后逐步转为以觅食为主,所以应备足饲料。
(四)放养训导 雏鸡脱温后方可进入放养阶段。为尽早让小鸡养成在果园山林觅食的习惯,从小鸡转入山林开始,每天早晨至少由两人配合,进行引导训练。常常是一人在前吹哨开道并抛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一人在后用竹杆驱赶,直到鸡全部进入果园山林。为强化效果,每天中午还可在林中吹哨补饲一次,同时坚持及时赶出提前归舍的鸡,并控制鸡群活动范围,直到傍晚再用同样方法进行归舍训练。如此反复训练5~7天,鸡群就会建立起"吹哨,采食"的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吹哨即可召唤鸡群采食,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放养土鸡的注意事项 (1)严防兽害。野外养鸡要注意预防老鼠、黄鼠狼、狐狸、鹰和蛇等天敌的侵袭,鸡舍不能过于简陋,应及时堵塞墙体上的大小洞口,鸡舍门窗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拦好。同时要加强值班和巡查,检查放牧场地兽类出没情况。(2)避免应激。 开始放养时,时间宜短、路宜近,以后慢慢延长。放牧的最初几天,为了减少因转群、脱温等引起的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放养时不要让狗及其他兽类突然接近鸡群,以防惊吓。(3)防疫和消毒。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免疫程序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等重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定期对鸡舍和放牧场地消毒,对放牧场地实行划片轮牧。野外养鸡3年后应换一个场地,以便给牧场一个自然净化的机会。(4)加强巡逻和观察。放养时发现行动落伍、独处一偶和精神萎靡的病弱鸡,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鸡只傍晚回舍后要清点数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和采取有效措施。(5)加强管理。在放牧场地中每隔一段距离放1个饮水器,使鸡有充足饮水。放养期间,应遵循"早宜少、晚适量"的补饲原则,同时考虑幼龄小鸡觅食能力差的特点,酌情补料。放养规模以每群1 500只为宜,规模太大不便管理,规模太小则效益太低。母鸡开产前应先做好驱虫和预防接种,再回到固定鸡舍准备产蛋。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遇有天气突变,下雨、下雪或起风前,应及时将鸡赶回鸡舍,以防风寒感冒;天气炎热时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荫下休息或赶回鸡舍,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防止中暑。(6)放养蛋鸡应注意补充光照。蛋鸡自第19周开始增加光照时数。产蛋鸡每天必须达到14~16小时的光照,若不足14小时,天亮前应提早开灯至天亮后关灯。
(六)放养鸡的补饲 (1)补饲饲料由玉米、食盐和昆虫等组成,补饲多少应根据野生饲料资源的多少而定。早晨少喂,晚上喂饱,中午酌情补喂,晚上最好补喂一些配合饲料。(2)傍晚补饲期间,可在鸡舍周围安装几盏照明电灯或能诱虫的黑光灯,这样昆虫就会从四面八方飞到灯下,被等候在灯下的鸡群当作夜餐吃掉,鸡吃饱之后,将灯关闭。(3)为了节约饲料开支,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可人工培育黄粉虫、蚯蚓、蝇蛆和地鳖虫等喂鸡,育虫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培育方法简便
Ⅵ 山林养鸡如何有效防止黄鼠狼等野兽的侵害
养着鹅可防止黄鼠狼或者养狗也可以的。
可以把养鸡的区域用铁丝网进行圈起来,这样黄鼠狼和别的野兽无法进入,也就无法侵害。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山地的选择
这种模式对山地的要求不严,果林、绿化林、用材林等均可养殖。但必须注意,由于鸡的性情活泼,喜飞跃枝头,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不宜选择处于苗木期的林地。同时山的坡度不易过大。
2.适宜养殖的品种
山林地养鸡饲养管理条件不高,但所养殖鸡的品种要求适宜性要强,能耐粗饲及抗病力强等。最适宜养殖的品种为地方品种鸡,其次是地方杂交鸡,一般不宜养殖大型肉鸡。
3.养殖规模的确定
山林地养鸡是实行放牧散养,养鸡规模必须根据山林地的面积合理确定。密度过大,则不利于林木日常管理,也会是鸡粪难于自然净化,造成环境污染;密度过小,则会影响山林地的利用效率和养鸡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地养鸡50只左右为宜。
4.必要的配套设施
一是鸡舍,用于鸡夜晚、雨天歇息。应建于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较平坦的山坡上。鸡舍容鸡密度可稍大,每100只鸡5-8平方米。最好设置脚架。
二是喂料设备,采用饲槽或料桶,为避免一争抢饲料及采食不均,喂料设备应准备充足,每100只鸡1米长的饲槽5个。
三是饮水器,供鸡随时饮水。
此外,为便于控制鸡群,可在林地周围拉设塑料网。
5.养殖管理要求
这种配套养鸡属较粗放型的养鸡模式,对鸡的饲养管理有一些特殊要求。
雏鸡阶段应进行保温育雏,1周龄温度控制在32-35℃,2周龄时29-32℃,3周龄时26-29℃,4周龄时20-26℃,以后逐渐降温,直到自然温度时放养,同时注意鸡舍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育雏期必须供应充足的、营养全面的饲料,放牧散养后视林地内青草、昆虫等条件,饲料供应量可较正常标准减少10-40%。
特别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老鼠、黄鼠狼、蛇等兽害。
6.疫病防治要点
要搞好鸡的免疫工作,1日龄,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7-10日龄,用新支肾三联苗免疫。14-21日龄,用法氏囊苗免疫。25-30日龄,用新、支H52苗免疫。35日龄,法氏囊苗第二次免疫。同时1月龄以上,鸡要进行禽霍乱蜂胶灭活苗免疫。由于散养不易抓鸡,最好饮水免疫,同时饮水免疫疫苗的剂量应加大1-4倍。
在搞好各种疫病防治的基础上,必须十分重视寄生虫的防治。育雏期按常规方法防治球虫;2月龄时用丙硫咪唑按5毫升/千克体重拌料,驱除体内蛔虫、绦虫等寄生虫,以后每月用药一次。
Ⅶ 在农村的果园生态养鸡,如何去预防黄鼠狼
都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黄鼠狼可是鸡的死敌。这农村人家,靠近山边的,家中养的鸡都时不时的遭老鼠狼,更别说是养在深山老林,而且还是大量养殖,更是引得黄鼠狼们天天惦记了。看到这个题目突然想起这么一句话:“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无论是山上的土鸡养殖区还是山下的养鸡场,只要有黄鼠狼出没的地方,鸡群就免不了有损失,这也是让很多农民养鸡户头疼的地方。
在深山里养鸡为防止受黄鼠狼和山里其他野性动物危害,可以在林地里养上几只狗,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钢丝网将地围起来,这样对养的鸡也相对安全,如果山林面积过大并且资金投入也需很大一次性难以全部围完,没错,如果我们在鸡群中养上几只鹅对于预防黄鼠狼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鹅只要见到黄鼠狼就会立马大叫,而且不仅叫,他还会叫着一起上把黄鼠狼赶走,所以在鸡群中养上几只鹅是非常管用的。
Ⅷ 养鸡场如何防止黄鼠狼、老鼠、野猫之类的
黄鼠狼又叫做黄鼬,对于城市的人来说很少见过黄鼠狼了,但是在农村黄鼠狼是十分常见的,特别是对于农村养鸡的人来说,提起黄鼠狼就恨得牙齿痒痒,可以说黄鼠狼是养鸡农户的头号克星,而且现在大部分养鸡的农户都选择散养鸡,一个不留心鸡就会被黄鼠狼偷走吃掉,这个养鸡的农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
做好灭鼠工作,其实黄鼠狼最喜欢吃的是鼠类,所以有的时候黄鼠狼是被鸡舍的老鼠吸引过来的,这时候做好灭鼠工作就可能会减少黄鼠狼光临鸡舍的次数,灭鼠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比如说放置捕鼠笼或是粘鼠板等。
我是不建议在鸡舍放置捕黄鼠狼的夹子的,黄鼠狼是夜行动物,鸡在晚上是看不见的,放置的夹子有可能会误伤鸡群,而且黄鼠狼属于国家的保护动物,如果大量的捕杀会被处罚的,所以我们还是一驱赶与预防为主,不要伤害黄鼠狼。
Ⅸ 山林养鸡如何防蛇
养猪防蛇。
猪可以像狗一样担任警卫工作。在美国有的农民用猪来保卫庄园的土地,还咬伤过误入庄园的陌生人。也有一位农民为了防止牛在池塘边饮水时被蛇咬伤,养了两头猪代替人看守池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猪不仅能防蛇,而且还喜欢吃蛇。
科学家已用实验证明,养猪防蛇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猪的体内有着厚厚的脂肪,能中和蛇毒而防止蛇毒进入血管。
(9)山上养鸡如何防其它动物伤害扩展阅读
山地养鸡优点:环境自然,食料成本低,建设房屋少。投资成本低。室外放养,鸡食杂草,小虫。营养丰富。4个月出栏的土鸡每只鸡食料成本不足30元。土鸡价格高,虽然长的慢,但成活率高,收益好。另外室外活动大,鸡肉质好,销路宽。
本土化本地鸡苗,加上全天然室外放养。自然光照射时间长,鸡食五谷杂粮,青草,小虫。鸡体健康,深得本地老百姓喜爱。是餐桌“地”土文化重要元素。
山地养鸡虽然成本低,投资少,但管理难度大,只能针对本地土鸡做少量养殖,一般单批在1000只以下为宜。比较适合的品种有:本地三黄鸡,本地麻鸡,本地固始鸡。此外,必需是本地鸡种。如广东三黄鸡在黑龙江养价值和意义就不大,也容易生病。所以土鸡必需要本土化鸡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