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徐悲鸿画什么动物

徐悲鸿画什么动物

发布时间:2022-06-10 05:52:19

❶ 徐悲鸿喜欢画 什么动物

徐悲鸿喜欢画马,画的最好的也是马。

❷ 齐白石爱画什么动物徐悲鸿爱画什么动物谢谢!

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

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齐白石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取舍:对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2)徐悲鸿画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着名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57岁时有一次题画写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己未老萍诗草)这几句斩钉截铁的话,可以说是齐白石不怕否定自己、敢于创新的艺术宣言。齐白石的最脍炙人口的画虾,就是他的创新精神的突出例证。

齐白石少年时代就对虾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用棉花为诱饵钓虾。他晚年曾画《儿时钓虾图》,在画幅上题诗道:“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并有小注: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

少年时代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早就萌发画虾的艺术种子。但他60岁以前画虾主要是摹古,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画虾的技法。

62岁时,齐白石自认为对虾的体会还不够深刻,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进行写生,就在画案的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齐白石每天都要细心观察它们很多次,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看虾跳跃时的各种姿势。

这个时期的工夫,依然还是侧重在追求外形。因此,他笔下的虾虽已越过古人,但和他80岁以后画的虾还差一段距离。总的看来,虾的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虾的透明的质感。

66岁时,齐白石画虾产生一个飞跃。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有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连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3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虾的后腿由10只减少成8只。

68岁时,画虾又进一步。这时的特点是:腹部小腿继续删减,由8只减到6只;以前画虾眼是画两个浓墨点,后来在写生中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于是虾眼由两个浓墨点改画成两横笔;最关键的突破是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一笔浓墨。

齐白石认为对虾写生七八年,这一笔是创造最成功的,他说:“这一笔不但加重虾的重量,并且也表现白虾的躯干透明。”这时画虾已达到神形兼备,可以说算成功。

但齐白石仍不满足,继续追求笔墨的简炼。70岁后又有意删除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78岁时画的虾后腿就只有5只。

80岁以后画的虾,才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精确的体态,富有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可以说,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作家老舍在齐白石93岁寿辰的庆祝会上,说:“白石老先生画的虾,可以看出虾在水里游的运动,像活的一样,但他作画的时候决不是对自然事物单纯的模拟。

有一次他说:‘虾爪上的东西还很多,可是我不用画这些玩意。’他是有提炼的。”老舍指出的提炼,就是把虾的次要部分删除,对虾的重要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使虾的神情更为突出,所以人们比较池塘里的虾而更喜爱齐白石画的虾。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齐白石68岁时对虾的形象进行了重大改造,淡墨画出的虾头、虾身加上了重重的一点浓墨,表现了虾的重量和虾头前端的坚硬。

虾眼改小圆点为两横笔,虾腿8条减为6条等。1934年,齐白石71岁时完成了画虾的最后改造:后腿由6对减为5对,简约、概括、唯美,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充分的证明了这一哲理。

❸ 徐悲鸿喜欢画什么动物而闻名

徐悲鸿善画马,最着名的是《奔马图》,被收为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的封面。

❹ 名成不是悲鸿画,命定何求伯乐相指的是什么动物

我猜应该是马,因为徐悲鸿画的是马,伯乐也指的是马。两句诗都有相同的指向。

❺ 徐悲鸿以画马而闻名中国,他画的马有什么特点

徐悲鸿的马特别的灵动,好像要从纸上跃出来,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在画马的时候,徐悲鸿是胸有成竹的,能够以寥寥几笔就展示出马儿的神态,那种奔跑的欢快以及昂扬的精神。

如果你非常喜欢画马,就可以钻研一下徐悲鸿的绘画技巧,能够让你受益颇丰。

❻ 画家徐悲鸿以画什么最为着名

1953年9月26日,中国画家徐悲鸿逝世,享年58岁。他把西方和中国传统画法融为一体,独具一格,被称为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其中,他画的马和鸟最为着名。

❼ 请问画家齐白石是画什么动物而闻名的徐悲鸿、李苦禅画什么动物而闻名

1.齐白石是以画虾而闻名,徐悲鸿是以画马而闻名,李苦禅是以画鹰而闻名。
2.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3.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4.李苦禅(1899- 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❽ 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黄胄、厉归真,分别善于画什么动物

齐白石画虾,李苦禅画鹰,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厉归真画虎。

❾ 徐悲鸿的马和猫各有什么特色

徐悲鸿他笔下的马鼻孔都特别大。马腿的比例也相对稍长。马鬃是用硬毫用力地蹄扫出,四看是简单带过。实则健壮有力。

❿ 徐悲鸿画马为什么着名

徐悲鸿原名寿康,别号神州少年、江南布衣、江南贫侠,又号黄扶、东吴王孙。1895年,他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画师之家。因为家境贫寒,徐悲鸿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也谈不上学历和文凭,为此常遭人奚落。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于是将名字改为“悲鸿”,以哀鸿自比,发愤绘画。

徐悲鸿擅画动物,尤以画马闻名。他笔下的马超越了动物的一般自然属性,不仅形神兼备,生机勃勃,而且使马人格化,赋予马画家的理想。徐悲鸿用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有的回首长嘶,有的腾空而起、四蹄生烟……徐悲鸿借马的形象表达了高尚的情操,寄托在马身上的内涵更成为鼓舞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

徐悲鸿的马还为国际艺术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从1933年起,徐悲鸿应邀去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等国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到达莫斯科的时候,苏联对外文化局提出了一个请求,让徐悲鸿为观众作一次画马的现场表演。徐悲鸿欣然应允,从容地吮笔理纸,行笔走墨,挥洒自如,转眼工夫,一匹势不可挡的奔马便跃然纸上。素有爱马之癖的苏联骑兵元帅布琼尼也是观众,他激动得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大步走到徐悲鸿面前,先向他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说:“徐先生,就将这匹马赠送给我吧,否则我会发疯的!”徐悲鸿被布琼尼诚恳而又幽默的话逗笑了,连连点头,将《奔马》赠与布琼尼元帅。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创作中,而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阅读全文

与徐悲鸿画什么动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