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等生物有哪些
按生物的五界分类法来说,生物分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五大类。 动物界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又分为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和变形虫等),腔肠动物(如水螅、海葵、海蛰等),扁形动物(如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等),线形动物(如蛔虫、线虫、蛲虫等),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即蚂蟥等),软体动物(如河蚌、蜗牛、章鱼等),节肢动物(如蝗虫、虾、蜘蛛、蜈蚣等),棘皮动物(如海胆、海参等)几大动物门。 脊椎动物又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 从进化上来说,原生、腔肠、扁形、线形动物它们体内没有体腔膜,这些动物就是低等动物。从环节动物开始的所有动物,它们体内都出现了体腔膜,就属于高等动物。 然而分类上习惯的把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些在胚胎时期出现羊膜腔的动物称为高等动物。其它的都叫做低等动物。 但是,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把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称为高等动物,因为灵长类身体结构完善,大脑发达,有很高的智慧,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植物界又分为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进化上除了藻类植物以外,其它的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出现了胚,它们都属于高等植物,藻类却无胚,它就是低等植物了。 然而在分类上,被子植物因出现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种器官的分化,结构完善,受精方式又为双受精,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所以,习惯上把被子植物称为高等植物。 至于细菌,真菌,病毒则都属于低等生物。
2. 低级动物有哪些
地球上有90‰以上的动物都属于低级动物,大多数动物的始祖都是来自于海洋;所谓低级动物,就是相对于脊索动物门(弈称脊椎动物)而言的所有动物的统称。动物分类学家一般都把动物界分为脊索动物(或脊椎动物)和无脊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由于有软化的脊椎骨代替了脊索支撑身体,背神经管分化出脑和脊髓。有了明显的头部。(头索尾索除外)因此相对无脊椎动物(包括头索,尾索类脊索动物)高级。高级低级都只是相对来说的。
3. 最低等的动物是什么
海绵动物也叫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是生物中的最低等者。由于身体比较柔软,故得名。它们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绵动物门,但外观并不像动物,不会游动,营固着生活,附着于水中的岩石、贝壳、水生植物和其他物体上。身体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片状、块状、圆球状、扇状、管状、瓶状、壶状、树枝状等。由于它们的体壁上有许多小孔,是水流入体内的通道。体壁内长着具有支持作用的针状骨骼,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大多数种类生活于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里。共有大约5000种,可分为钙质海绵类(例如白枝海绵、毛壶)、六放海绵类(例如偕老同穴)和寻常海绵类(例如浴海绵、针海绵)等类群。
它们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脑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主要行摄食和细胞内消化的作用。入水孔通入体内的沟道,与领细胞组成的鞭毛室和出水口组成复杂的沟道系统。含有食饵的海水由于内层细胞鞭毛的不断振动,从入水孔流入体内,不消化的东西随海水从顶端的出水口流出体外。在内、外两层细胞间,还有一层中胶层,其中有象变形虫的游离细胞、生殖细胞、造骨细胞、海绵丝细胞等等。
海绵动物体壁内多具支持的针状骨胳,称骨针。依骨针的性质,可分钙质海绵和非钙质海绵两大类。本门动物中有少数种类可供拭抹机器、枪炮及印刷业和沐浴用;某些种类能破坏介壳,为贝类养殖的敌害。
由于多孔动物体壁上的孔细胞与中央腔顶端的出水孔组成水沟系,通过领细胞鞭毛的打动,不断将外界的水连同食物和氧气带入水沟系中,又不断将废物从出水孔中排出来完成生命活动。它们这种特殊的身体结构和胚胎发育,使人们认为它们是动物演化发展中的一个侧枝。
除约150多种淡水海绵外,其余海绵动物都生活在海洋中,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海域。从潮间带到7000米深海都有它们的踪迹。但水深120米以内生长的海绵约占总数的90%。它们通常色彩鲜艳,形状受环境影响而定。大小从几毫米到1米多。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中常常有其他动物与它共栖,往往形成复杂的动物群落。在珊瑚礁的形成中某些海绵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有些海绵是养殖贝类的敌害。
海绵动物的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又分出芽和形成芽球两种。出芽是由海绵体壁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芽体,与母体脱离后长成新个体,或者不脱离母体形成群体。芽球的形成是在中胶层中,由一些储存了丰富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一层双盘头或短柱状的小骨针,形成球形芽球。当成体死亡后,无数的芽球可以生存下来,渡过严冬或干旱,当条件适合时,芽球内的细胞从芽球上的一个开口出来,发育成新个体。所有的淡水海绵和部分海产种类都能形成芽球。
海绵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海绵有些为雌雄同体,有些为雌雄异体。精子和卵是由原细胞或领细胞发育来的。卵在中胶层里,精子不直接进入卵,而是由领细胞吞食精子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进行受精。这是一种特殊的受精形式。
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动物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这样,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此时称为两囊幼虫。此后,幼虫从母体出水孔随水流逸出,然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幼虫游动后不久即行固着,发育成成体。
4. 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低级动物是哪些
最直观的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强弱,以及种族势力在地球环境中的地位。
还有就是对世界的改造能力,这方面目前只有人类做得到。
再有就是同种族之间的社会沟通能力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生活依赖关系,比如哺乳动物大多有自己复杂的语言和感情,善于与同种族沟通,甚至和不同种族沟通,情感交流,这都是高级的表现,比如海豚、狼、猴子、猩猩,不但同种族之间可以密切“交谈”,并且还可以被人类驯化,和人类一起建立亲密的感情和默契的配合,但是人类无法和蟑螂、蜘蛛、蚯蚓、蚊子、草履虫只类的生物沟通,建立感情。
5. 什么是高级动物,什么是低级动物
在动物学中,一般指的是身体结构复杂、组织和器官分化显着并具有脊椎的动物。但在脊椎动物中,对鱼类而言,称四足类(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为高等动物;对于两栖类以下的无羊膜动物而言,则称爬行类以上的羊膜动物为高等动物;对于爬行类以下的变温动物而言,则称鸟类和哺乳类哺乳动物为高等动物。
更狭义的含义专指哺乳类为高等动物。
地球上至少有90%以上的动物物种属于低等动物。有些低等动物身体柔软,有些生有具有保护做用的外壳。低等动物包括海棉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昆虫等20个左右的动物门。其中除了昆虫以外的动物门中,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海星,海胆等。在低等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其身体构造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6. 高中生物种常见的低等动物低等植物都有哪些
1、变形虫
变形虫,真核生物,又音译为“阿米巴”。属于肉足亚门裸变亚纲变形目。裸露;常为单核(有些种类多核);有线粒体;无鞭毛期;核分裂为核内有丝分裂;常为无性生殖。
细胞膜纤薄;由于原生质层的流动,使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的突起,称为“伪足”,身体即借此而移动。
2、草履虫
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大草履虫的寿命可达五昼夜以上。)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观察它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仔细。
3、苔藓
苔藓植物(Bryophyte)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在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
4、地衣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单列为地衣植物门。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6000种。
5、蓝藻
蓝藻又名蓝绿藻(blue—green 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
7. 世界上最低级的动物是什么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菌
8. 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主要分为哪些门类
在动物界之下,共42个门如下: 1 原生动物门 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 2 菱形虫门 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 3 直泳虫门 与菱形虫类似的动物 4 多孔动物门 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5 扁盘动物门 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厉害,不得不服~~ 6 古杯动物门 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 7 腔肠动物门 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8 栉水母动物门 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 9 扁形动物门 有涡虫、吸虫、绦虫,后两者是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 10 螠虫动物门 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 11 舌形动物门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12 微颚动物门 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13 纽形动物门 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 14 颚胃动物门 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 15 线虫动物门 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 16 腹毛动物门 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 17 轮虫动物门 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 18 线形动物门 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 19 鳃曳动物门 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 20 动吻动物门 和鳃曳动物类似 21 棘头虫动物门 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 22 铠甲动物门 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 23 内肛动物门 苔藓状的小动物 24 环节动物门 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 25 环口动物门 最近新发现的一类动物 26 星虫动物门 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 27 软体动物门 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 28 软舌螺动物门 已灭绝 29 叶足动物门 寒武纪的奇虾等 30 缓步动物门 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 31 有爪动物门 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 32 节肢动物门 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 33 腕足动物门 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 34 外肛动物门 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 35 帚虫动物门 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 36 古虫动物门 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 37 棘皮动物门 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 38 须腕动物门 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 39 异涡动物门 仅2种,在波罗的海附近分布 曾先后被认为扁形动物和软体动物 40 毛颚动物门 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 41 半索动物门 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 42 脊索动物门 所有的脊椎动物
9. 在十二生肖中哪些属于低等动物
龙、蛇爬行类.
其它都是后出现的鸟类、哺乳类
10. 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动物
放射虫、有孔虫都属于原生动物,而且是属于原生动物门中的肉足虫纲。除了肉足虫纲之外,原生动物还有鞭毛虫纲、纤毛虫纲和孢子虫纲。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只是由一个单独的细胞组成,个体都很微小,大小一般都不到四分之一毫米。但是这个小小的单细胞却是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完整的生命个体,具有作为一个动物所应有的主要生活机能,细胞各部分产生分化,形成被称为“类器官”的结构,用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例如,原生动物经常长有的鞭毛、纤毛或伪足等就是它们的运动器官。
原生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里或是淡水中,有些种类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也有一些营寄生生活。
迄今为止,鞭毛虫纲和孢子虫纲还都没有发现什么化石种类。而纤毛虫纲中的一大类——丁丁虫则有不少化石被发现。
丁丁虫类的身体通常呈圆锥形或是喇叭形,细胞生长在一个相当精致的瓶状硬壳里,细胞前端宽,边缘围有羽毛状的薄膜作为运动器官。丁丁虫营浮游生活,广泛分布在所有海洋里的透光带中,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水域。由于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很敏感,现代的丁丁虫种群形成了极区、温带、亚热带、热带海域以及河口、湖泊和沼泽等不同的组合。
丁丁虫的外壳称为丁甲,壳壁的成分通常是由细胞分泌的假几丁质或有机质与外来的矿物颗粒和生物硬壳胶结而成。丁甲的外形因种而异,有铃形、球形、锥形、瓶形、钉形或弹头形等多种。
丁丁虫类的化石主要保存在石灰岩里,也有一些出现在泥灰岩、黑硅岩、页岩、海绿石粘土以及泥炭里。化石记录表明,丁丁虫类最早出现在志留纪,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时较多,到了晚白垩纪以后再没有化石出现,而到了现代却极为繁盛,真是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