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濒危动物等级归哪个部门管

濒危动物等级归哪个部门管

发布时间:2022-06-16 02:32:58

⑴ 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几级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两级。野生动物可以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中规定:

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1)濒危动物等级归哪个部门管扩展阅读

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中华鲟、云豹、亚洲象、梅花鹿、藏羚羊、中华沙秋鸭、丹顶鹤等80余种。

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小熊猫、马鹿、黄羊、雪兔、巨松鼠、天鹅、鸳鸯等120余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颁布把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果有人违反相关法规,例如捕杀或倒卖名录内所列的野生动物,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⑵ 野生保护动物归哪个部门管

法律分析:陆生野生动物归林业部门,水生野生动物归渔政部门。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因此,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七条 国务院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⑶ 国家保护动物分几个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分为两个等级。

国家保护动物分为两个等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非该法律条文许可情况下,不能对国家保护动物进行捕猎、杀害、买卖。


相关规定

国家保护动物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依据,以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为认定者的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另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还包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

⑷ 生物的濒危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定义了8个等级:1)灭绝:如果1个生物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列为灭绝。2)野生灭绝:如果1个生物分类单元的个体仅生活在人工栽培和人工圈养状态下,列为野生灭绝。3)极危:野外状态下1个生物分类单元灭绝概率很高时,列为极危。4)濒危:1个生物分类单元,虽未达到极危,但在可预见的不久将来,其野生状态下灭绝的概率高,列为濒危。5)易危:1个生物分类单元虽未达到极危或濒危的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其在野生状态下灭绝的概率较高,列为易危。6)低危:一个生物分类单元,经评估不符合列为极危、濒危或易危任一等级的标准,列为低危。7)数据不足:对于1个生物分类单元,若无足够的资料对其灭绝风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评估时,可列为数据不足。8)未评估:未应用有关IUCN濒危物种标准评估的分类单元列为未评估(如下表)。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中的低危又分为3个亚等级:1)依赖保护:该分类单元生存依赖对该分类类群的保护,若停止这种保护,将导致该分类单元数量下降,该分类单元5年内达到受威胁等级。2)接近受危:该分类单元未达到依赖保护,但其种群量接近易危类群。3)略需关注:该分类单元未达到依赖保护,但其种群数量接近受危类群。1.2 CITES附录等级 1973年,为了控制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暑了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到1994年底,126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 CITES管制的国际贸易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别列入CITES附录1、附录2和附录3。相对IUCN濒危物种等级标准,CITES附录标准相对宽松。列入附录1,附录2和附录3的濒危物种是根据其生物学现状和贸易现状决定的,称之为Berne标准。列入附录1的濒危物种标准与IUCN濒危物种等级中的濒危等级标准相同;列入附录2的濒危物种标准与IUCN濒危物种等级中易危等级标准相似,近年来,CITES在致力于修订CITES附录标准,但是修订工作面临着技术困难和政治矛盾。CITES附录1标准 根据CITES公约,“附录1应包括所有受到和可能受到贸易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当1个物种满足下列标准的一项时,被认为有灭绝的危险:1)野生种群小,并种群具有下列特征之一:①依据观察、推测或估计种群数量或栖息地面积下降和质量下降;②仅存在1个单个种群;③在1个或多个生活史阶段,大多数个体集中在某一亚种群内;④种群数量出现大幅度波动;⑤物种的生物学特征或行为学特征可能导致物种容易灭绝。2)野生种群分布面积狭域,如①物种的栖息地破碎或物种的个体仅在极少数地点发现;②物种分布面积大幅度缩小或亚种群数大幅度波动;③由种群生物学或行为(包括迁徙)导致物种高度易危;④依据观察、推测或估计,种群分布面积、亚种群数目、个体数、栖息地面积或质量以及个体的生殖能力呈下降趋势。3)野外种群数量下降,如物种的栖息地面积或质量下降,由于人们的商业开发、病原体、竞争者、寄生物、捕食者、杂交和外来引入种的作用以及毒素和环境污染物影响,个体生殖能力下降。4)5年内该物种种群现状很可能出现以上所列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CITES附录2标准 根据CITES公约,“附录2应包括所有那些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列入附录2的物种不一定是目前濒临灭绝的物种,只要有迹象表明某一物种可能灭绝,则应将其列入CITES附录2。例如:1)除非1个物种的贸易受到严厉控制,否则该物种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2)人们已知、推测或估计得出,对1个物种的商业利用已经长时间超出可永久维持的水平,或者,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可能威胁其生存的水平。根据CITES公约,CITES附录2还应包括为了有效管制CITES附录1物种的贸易国际,而必须加以管理的其它物种。当1个物种满足下列标准之一时应列入附录2:1)1个物种标本与列入CITES附录2或附录1的某一物种的标本非常相似,即使专家也难以区分。2)1个物种所隶属的分类单元中的大多数种类被列入公约附录2或附录1之中,该物种也必须列入附录2,以有效地控制其它种类的标本贸易。CITES附录3标准 根据CITES公约,“附录3应包括任一成员国认为属其管辖范围内,应进行管理以防止或限制开发利用,而需要其他成员国合作控制贸易的物种”。2 国家标准一个国家对其生物资源拥有主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立法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各国对濒危物种保护等级的划分标准不一致。有时,等级划分标准不是公开的。2.1 美国濒危物种法案濒危物种等级 1973年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美国濒危物种法案。根据该法案,如果1)1个物种的栖息地正在受到破坏;2)1个物种受到过度的开发;3)由于捕食和疾病,物种的数量下降;4)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保护这种物种;5)存在其它危及物种生存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美国内务部部长可以根据美国鱼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的建议将1个物种列为濒危物种。美国濒危物种法案的物种濒危等级分为“濒危”和“受胁”两大类。如果1个物种在它的分布区面临灭绝的威胁,则列为濒危物种,如果l个物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面临灭绝,则列为受胁物种。1个物种一旦被列为濒危或受胁,美国濒危物种法案要求为该物种制定1个恢复计划,执行这个恢复计划,直到该物种恢复到成功地脱离濒危或受胁状态为止。从1973年开始,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个物种被列为濒危或受胁物种,仅18个物种从濒危降为受胁,或完全从濒危物种名录剔除。2.2 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濒危物种等级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级 中国动物红皮书的物种等级划分参照1996年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中国的国情,使用了野生灭绝(Ex)、绝迹(Et)、濒危(E)、易危(V)、稀有(R)和未定(I)等等级(汪松,1998,汪松等,1998)。中国植物红皮书参考IUCN红皮书等级制定,采用“濒危”、“稀有”和“渐危”3个等级。1)濒危:物种在其分布的全部或显着范围内有随时灭绝的危险。这类植物通常生长稀疏,个体数和种群数低,且分布高度狭域。由于栖息地丧失或破坏、或过度开采等原因,其生存濒危。2)稀有:物种虽无灭绝的直接危险,但其分布范围很窄或很分散或属于不常见的单种属或寡种属。3)渐危:物种的生存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的威胁,这类物种由干毁林、栖息地退化及过度开采的原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被归入“濒危”等级。1988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使用了两个保护等级。中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列为一级保护,将数量较少或有濒于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由于科学研究、引种驯化等目的需要猎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需要经过国家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由于科学研究、引种驯化等目的需要猎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需要经过省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3 关于物种濒危等级的思考物种濒危等级是一个科学问题。由于物种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各个生物类群生物学特征的差异,人们对物种的分布现状和数量,乃至物种生物学的知识欠缺,导致了确定物种濒危等级的困难。但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能否用一个标准来划分不同的生物类群?物种濒危等级如何与保护优先序挂钩?3.1 物种濒危等级的科学标准 人们一直期望建立一个客观的评价物种濒危等级的标准。Mance-Lande物种濒危标准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影响较为深远的物种濒危标准。这个标准提出以后,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但是,ManceLande物种濒危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同的动物类群能否应用同一濒危标准尺度的问题。例如,按照Mance-Lande物种濒危标准,如果1个物种的个体数目少于200时,物种为濒危。这一条标准对哺乳动物来说成立,但是对于鱼类来说,200尾鱼显然数量太少,有些鱼类的数量少于几万条时即为濒危。对不同生物类群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也很难用同一栖息地面积标准来测试物种是否濒危。Mance-Lande物种濒危标准中假定,当1个物种的成熟个体死亡率高时,物种的灭绝概率亦高。这一假定只对那些“K-对策”物种适用,而对那些“r-对策”物种不适用。因为“K-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稳定在环境负载量上下,而“r-对策”物种的种群数量存在较大波动。另外,对于那些具有高生长速率、高繁殖潜力、性成熟早的物种而言,成熟个体死亡率高并不意味着物种的灭绝概率高。即使这些物种的成熟个体死亡率高,也不能将这些物种定为濒危。有时,为了利用生物资源,常常需要从种群中捕获成熟个体,如人们常常捕捞有些鱼类50%以上的成熟个体。按Mance-Lande物种濒危标准,规定这些被捕捞的鱼类为受胁物种。事实上,对于繁殖力高的物种,经过较长时间的捕捞,不一定危及其生存。因此,我们应当继续探讨濒危物种等级标准。3.2 濒危物种保护的优先序 物种的濒危等级与物种保护优先序是挂钩的。如我国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一些中国特有物种、孑遗物种和亚种,如大熊猫、白暨豚、华南虎和朱鹮等。濒危物种保护受经费的制约。有限的资源应优先投入到一些应优先受到保护的物种。那么,哪一些濒危物种优先列为受保护物种呢?于是,人们提出了物种保护的“优先序”。但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上图所示的一个分类系统中,有6个假想的物种:A、B、C、D、E和F。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测度这些物种之间的进化特有性。物种F代表的信息量等价于物种A、B、C、D和E的总信息量,应当受到优先保。Erwin(199)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应当重点保护生物系统进化树上的那些“分枝末梢”,以保存生物的进化潜力。生物系统进行树上那些代表古老、孑遗生物的分枝已经停止了进比,如图中的E,因而,这些分枝失去了保护的价值,我们应当更重视分枝α的保护。以灵长类为例,两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不同的保护对策。依照第一种观点,我们应当投入相等的资源来保护灵长类进化树上的每个分枝,而依照Erwin的观点,我们应当将资源更多

⑸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标准

法律分析: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包括以下两种标准:

1、两级法。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中国特产稀有或濒临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等级法。

无危:虽然存在威胁但是并不影响生存。并不是指该物种受到的关注少,而是威胁不严重,不用过分关注的意思,例如:台湾蓝鹊、狼。

近危: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濒危或者易危标准,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后,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例如:小头睡鲨,兔狲。

易危:在中期内可能有比较高的灭绝威胁。例如:环尾狐猴、大白鲨、北极熊。

濒危: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灭绝的机率很高。例如:蓝鲸、麋鹿、大熊猫

极危: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灭绝的机率非常高。例如:姬猪、桑岛麂羚。

野外灭绝: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自然化种群(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灭绝。例如:单峰骆驼、台湾梅花鹿。

灭绝:如果有理由怀疑一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灭绝。例如:袋狼、渡渡鸟、台湾云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十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⑹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几级

分为两级。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6)濒危动物等级归哪个部门管扩展阅读

国家保护动物的种类

哺乳类

短尾猴、猕猴、藏酋猴、豺、黑熊、小熊猫、石貂、黄喉貂水獭、小爪水獭、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

河麂、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斑羚、藏原羚、鹅喉羚、鬣羚、黄羊、盘羊、岩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鳍足目(所有种)、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狼(不含非其亚种的物种)、穿山甲

爬行类

尖吻蝮、金环蛇、球蟒、平胸龟、三线闭壳龟、绿海龟、凹甲陆龟、云南闭壳龟、蠵龟、大壁虎、山瑞鳖、地龟、太平洋丽龟、玳瑁、棱皮龟

两栖类

贵州疣螈、大凉疣螈、细痣疣螈、镇海疣螈、细瘰疣螈、虎纹蛙、大鲵

鱼类

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金线鲃、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多鳞白甲鱼(多鳞铲颌鱼)

⑺ 动物保护归哪个政府部门管

动物保护归当地林业部门(林业局)管,在有些地方,农业和林业是合并办公的(农林局)。别人用孔雀赚钱除了工商和治安,别的部门通常不会管,因为如今的孔雀都是人工养殖的,不是野生动物了,不算违法。
一、保护动物
由于人类破坏、栖息地丧失等因素,地球上濒危物种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在工业社会之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次,哺乳动物平均每8000年灭绝一次。然而,自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已经超过自然灭绝速度1000倍。世界上八分之一的植物、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九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爬行动物、四分之一的两栖动物和三分之一的鱼类都濒临灭绝。因此,保护动物刻不容缓,全世界都在呼吁保护动物。动物保护的核心内容是禁止虐待和残害任何动物,禁止猎捕和捕食野生动物。
二、灭绝的原因
所有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只要条件不变,它们就能长期生存。即使有扩散或减少,这个过程也是缓慢而渐进的。人类活动的加剧打破了这种永恒的平衡,导致了物种的灭绝,其中自然灾害也是部分原因。退化和破碎化,人类可以在短时间内夷平山丘,分流河流,百年内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了突然的环境变化,这导致许多物种失去了——依赖的家园环境而灭绝,这种状况还在继续。在濒危脊椎动物中,67%的物种受到环境丧失、退化和破碎的威胁。科学家发现,对环境质量高度敏感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正在大规模消失。
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护其栖息地,而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

⑻ 物种濒危等级的等级体系

新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濒危标准体系:
1、灭绝:如果具有确凿证据证明一个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绝灭。
2、野生灭绝:如果已知一个分类单元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被自然化后的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生绝灭。
3、极危:当一个分类单元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几率非常高,即符合极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极危。
4、濒危:当一个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标准,但是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即符合濒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濒危。
5、易危:当一个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或濒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其野生种群绝灭的几率较高,即符合易危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易危。
6、低危:通过评估被不符合极危、濒危或易危等级中的任何一个等级的分类单元。列为低危的分类单元可以再三个亚等级,即依赖保护,接近受危和需要予关注。
7、数据缺乏: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料来直接、间接地根据一个分类单元的分布和种群状况来评估其绝灭的受危程度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数据缺乏。
8、未评估:如果一个分类单元未经应用本标准进行评估,刚可将该分类单元列为未评估。 当一个分类单元的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的几率非常高$ 即符合以下标准(一~五)中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极危。
一:种群数以以下任何一种形式减少.
1、根据(或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10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种群数减少至少达80%:(1)直接观察;(2)适合该分类单元的丰富度指数;(3)占有面积、 分布区的缩小和 或栖息地质量的衰退;(4)实际或者具有开发潜力;(5)由于引进的外来生物、 杂交、 疾病、 污染、 竞争者或者寄生生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根据(或特别由于)以上(2)(3)(4)或(5)任何方面的资料,显现出或者猜测在今后,10年或者三个世代(取更长的时间)内,该分类单元将减少至少达80%。
二: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分布区少于100平方公里或者占有面积少于10平方公里,该估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两条:
1、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个地点
2、观察、 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续衰退:(1)分布区;(2)占有面积;(3)栖息地的面积、 范围和 或质量;(4)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5)成熟个体数。
3、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1)分布区;(2)占有面积;(3)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4)成熟个体数。
三:估计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并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
1、预计今后3年或者一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成熟个体数将持续减少至少达25%,或者
2、观察、设想或者推断成熟个体数和种群结构以以下任何一种形式持续衰退: (1)严重分割( 例如. 估计没有一个亚种群的成熟个体数超过50);(2)所有个体都存在于一个亚种群中。
四:推断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少于50。 当一个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标准,但是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几率很高达,即符合以下标准(一~五)中任何一条标准时,该分类单元被列为濒危。
一:种群数以以下任何一种形式减少:
1、根据(或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观察、估计、推断或者猜测,过去10年或者三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种群数减少至少达50%:(1)直接观察;(2)适合该分类单元的丰富度指数;(3)占有面积、 分布区的缩小或栖息地质量的衰退;(4)实际或者具有开发潜力;(5)由于引进的外来生物、 杂交、 疾病、 污染、 竞争者或者寄生生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根据(或特别由于)以上(2)(3)(4)或(5)任何方面的资料,显现出或者猜测在今后,10年或者三个世代(取更长的时间)内,该分类单元将减少至少达50%.
二: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分布区少于5000平方公里或者占有面积少于500平方公里,该估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两条:
1、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 个地点
2、观察、 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续衰退:(1)分布区;(2)占有面积;(3)栖息地的面积、 范围和 或质量;(4)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5)成熟个体数。
3、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1)分布区;(2)占有面积;(3)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4)成熟个体数。
三:推断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0并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
1、预计5年或者二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成熟个体数将持续减少20%至少达,或者
2、观察、 设想或者推断成熟个体数和种群结构以以下任何一种形式持续衰退:(1)严重分割 (例如:推测没有一个亚种群的成熟个体数超过250);(2)所有个体都存在于一个亚种群中。
四:推断种群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
五:定量分析表明今后 年或者五个世代内(取更长的时间),野生绝灭的几率至少20%。 中国动物红皮书的物种等级划分参照1996年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根据中国的国情,使用了野生灭绝(Ex)、绝迹(Et)、濒危(E)、易危(V)、稀有(R)和未定(I)等等级。中国植物红皮书参考IUCN红皮书等级制定,采用“濒危”、“稀有”和“渐危”3个等级。1)濒危:物种在其分布的全部或显着范围内有随时灭绝的危险。这类植物通常生长稀疏,个体数和种群数低,且分布高度狭域。由于栖息地丧失或破坏、或过度开采等原因,其生存濒危。2)稀有:物种虽无灭绝的直接危险,但其分布范围很窄或很分散或属于不常见的单种属或寡种属。3)渐危:物种的生存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的威胁,这类物种由干毁林、栖息地退化及过度开采的原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被归入“濒危”等级。
1988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使用了两个保护等级。中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列为一级保护,将数量较少或有濒于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由于科学研究、引种驯化等目的需要猎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需要经过国家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由于科学研究、引种驯化等目的需要猎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需要经过省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 物种的濒危等级与物种保护优先序是挂钩的。如我国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一些中国特有物种、孑遗物种和亚种,如大熊猫、白暨豚、华南虎和朱鹮等。濒危物种保护受经费的制约。有限的资源应优先投入到一些应优先受到保护的物种。那么,哪一些濒危物种优先列为受保护物种呢?于是,人们提出了物种保护的“优先序”。但是,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上图所示的一个分类系统中,有6个假想的物种:A、B、C、D、E和F。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测度这些物种之间的进化特有性。物种F代表的信息量等价于物种A、B、C、D和E的总信息量,应当受到优先保。
Erwin(199)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应当重点保护生物系统进化树上的那些“分枝末梢”,以保存生物的进化潜力。生物系统进行树上那些代表古老、孑遗生物的分枝已经停止了进化,如图中的E,因而,这些分枝失去了保护的价值,我们应当更重视分枝α的保护。以灵长类为例,两种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不同的保护对策。依照第一种观点,我们应当投入相等的资源来保护灵长类进化树上的每个分枝,而依照Erwin的观点,我们应当将资源更多地投入猩猩类的保护。按照Erwin的观点,那些孑遗物种是不同值得保护的。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有关濒危物种的等级划分,物种的保护优先序与物种濒危等级之间的关系,人们仍在深入研究之中。在这个领域,将不断地有的新的理论和新的发现。 国际物种濒危等级新标准正式通过后国际上尚未产生出一套应用新标准制定的红皮书或红色名录, 据了解,这方面的尝试或试探性的工作早已启动,哺乳动物的食肉目已经有了一个根据新标准制定的名录初稿,并且认为新标准是可行的。
为了同国际接轨,无论从物种保护出发,还是为了执行国内法规或履行国际义务,国内有关方面应该首先认真研究国际濒危物种等级划分的新标准,同时,结合我国对濒危物种有关资料和信息的实际掌握情况,研究新标准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时也不排除在参考该新标准的基础上,另行制定出一套既同国际接轨,又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濒危物种分级标准。
与新标准有关的各项工作可归纳如下:
1、我国及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及红色名录的制定或修订;
2、根据国家野生动物法及实施条例对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修订;
3、国际濒危物种公约附录有关我国种类的修订案;
4、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的修订;
5、濒危物种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

阅读全文

与濒危动物等级归哪个部门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