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有哪些小动物冬眠

有哪些小动物冬眠

发布时间:2022-06-19 18:44:17

‘壹’ 冬眠的小动物有哪些动物

1、旱獭(俗称土拨鼠)

旱獭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从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獭丘。白天活动,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优良牧草,耐饥饿,不饮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饲料。

在繁殖期,许多雄性聚集在一个公共区域,它们不停地大声歌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青蛙坑。

‘贰’ 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

哺乳纲的冬眠动物有:啮齿目的极地松鼠、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食肉目的熊,翼手目的蝙蝠,猬形目的刺猬。

非哺乳的冬眠动物有:两栖纲的青蛙和爬行纲的蛇和乌龟,冬天也找不到节肢动物门中的如蝎子一类的物种。

1.栗鼠

栗鼠生活在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或落叶林带,当地以出产灵长目指猴属(madacascariensis)闻名。

常栖于树上,行 跃骄捷,食果实及鸟卵等物。

你可能只能在在晚上察觉它,因为它主要是夜行性动物。居住在树冠上,通常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带。 它是灵长目的一个危险的竞争类群。 栗鼠被古老马达加斯加人的先驱大量捕杀,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是危险种类。

2.金仓鼠

金仓鼠是一种仓鼠科,中仓鼠属动物,大多是属于多瓦夫类仓鼠和黄金鼠。黄金鼠(Syrian Hamster)原产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于1938年引入美国后才正式成为宠物。最常见的毛色以由脸颊到腹部为白色,背部为褐色的居多。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懂得把食物藏在嘴的两边,然后再从自己的“食物仓库”中吐出来,非常有趣。仓鼠也因此得名。

3.熊

熊(英文名称:Bears):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4.乌龟

乌龟(Chincmys reevesii)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有时特指乌龟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除海龟和鳄龟)。

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以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为食,亦食植物的茎叶。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山东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

5.蝎子

蝎子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蜘蛛亦同属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螯、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后腹部)。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志留纪)。注:任何蝎子都有毒,毒性大小不同。毒性最小的蝎子:八重山蝎(澳链尾蝎)Liocheles australasiae。

世界上的蝎子约有1700余种,常用以入药、泡酒的为东亚钳蝎Mesobuthus martensii(Karsch),对风湿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亦称马氏正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它入药蝎:西藏琵蝎Scorpiops Tibetanus;其它泡酒蝎:条斑钳蝎(蒙古正钳蝎)Mesobuthus Eupeus。

(2)有哪些小动物冬眠扩展阅读:

冬眠动物:

地球上可控制自己体温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可因环境温度改变而调节体温的动物,称为变温性动物,这些变温动物在冬天寒冷时,体温随着下降,而活动也跟着停止,此时体内对能量的消耗也随着减少,如此在不吃食物的状态下也能维持生命。

“冬眠”的种类分为3种,第一种为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的冬眠,其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己无法进行调节。 第二种为松鼠等动物其体温于平时保持恒温性,在进行冬眠时,可将自己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之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维持在5℃上下。

第三种为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谨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冬眠的哺乳类动物与人类身体构造上一定有什么不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两者器官和组织没有差异性,只不过是冬眠的哺乳动物能够利用特殊因子来控制神经荷尔蒙系统调节器官的代谢状态,如果能找到这种控制的遗传因子,将来人类或其他动物进行冬眠也不无可能性。

在天气温暖的地区,动物的冬眠时间应该很短暂,尤其是动物园内属于可冬眠性的动物在保温及避寒的设施下于冬天还是能活动自如的。

参考资料网络-冬眠

‘叁’ 有哪些冬眠的动物它们分别都吃什么

冬眠的动物举例来说有以下几种:

松鼠、蛇、青蛙、亚洲黑熊、蜥蜴、蚯蚓、北极熊、蜗牛、鳄鱼、刺猬、乌龟、蝙蝠、黄蜂、睡鼠。

松鼠的食性:

松鼠喜欢坚果类的食物,比如松子、瓜子、还有榛子等,而且对水果也有很大的兴趣,如苹果、梨等。

蛇的食性:

蛇是肉食性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很多,从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蜘蛛、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到各类脊椎动物(如鱼、青蛙、蜥蜴、蛇、鸟类及小型兽类)。

青蛙的食性:

青蛙是杂食性动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占食谱的7%左右;动物性食物约占食谱的93%。从解剖的60只青蛙中发现,在动物性食物中,被吞食的动物涉及四门、四纲、十目、三十多个科。在156只被食动物中,昆虫纲动物占80%,鳞翅目最多:稻卷叶虫11只,稻螟10只,稻苞虫7只,粘虫10只,玉米螟2只,棉红铃虫2只,萍灰螟2只,眉蚊夜蛾3只,稻眼蝶5只。鞘翅目次之:稻负泥虫5只,稻象鼻虫6只,金龟子2只,瓢虫4只。其次是半翅目(白背飞虱8只,灰背飞虱7只,稻黑蝽象2只,褐背飞虱6只)和双翅目(稻潜叶蝇8只,萍摇蚊5只,果蝇2只,蚊3只)。

亚洲黑熊的食性:

亚洲黑熊是标准的杂食性动物,而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吃的食物类别繁杂,包括各种植物的芽、叶、茎、根、果实,以及菇类、虾、蟹、鱼类、无脊椎动物、鸟类、啮齿类动物和腐肉;也会挖掘蚁窝和蜂巢。

蜥蜴的食性:

大部分的种类为肉食性,以昆虫、蚯蚓、蜗牛,甚至老鼠等为食。但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为主食,或是杂食性的。

蚯蚓的食性:

腐食性。它们以腐烂的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为食。吞食土壤及砂粒,以获取其中的有机物质。

北极熊的食性:

北极熊是肉食性最强的物种,98.5%的食物都是肉类。主要猎物是海豹,甚至更大的物种,如海象和白鲸。也捕食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打扫腐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

蜗牛的食性:

蜗牛为素食性动物,喜食白菜、莴苣、青菜、包菜、胡萝卜、甘蔗和瓜果的皮。

鳄鱼的食性:

鳄鱼喜欢吃的食物有:野鸭、野兔、青蛙、老鼠、鱼、螺等动物。

刺猬的食性:

刺猬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等昆虫。也吃幼鸟、鸟蛋、蛙、蜥蜴等,偶尔也吃农作物。

乌龟的食性:

乌龟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昆虫、蠕虫、小鱼、虾、螺、蚌、植物性的嫩叶、浮萍、瓜皮、麦粒、稻谷、杂草种子为食,耐饥饿能力强,数月不进食也饿不死。

蝙蝠的食性:

70%的蝙蝠种类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其余的种类主要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一些热带种类是食肉的,有3个种类的吸血蝙蝠以血液为食。

黄蜂的食性:

黄蜂食性复杂,除了吸食花蜜外,成虫还具捕食性,树上的毛毛虫、小青虫都是它的捕食目标,由于黄蜂捕食的对象都是害虫,它与蜜蜂一样都是益虫。

睡鼠的食性:

睡鼠的食物有果实、树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茎叶以及部分昆虫,有时也吃小鸟的卵。

‘肆’ 谁知道冬眠的动物有哪些(10个就行)

1、林蛙

林蛙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

2、大毒蜥

吉拉毒蜥(大毒蜥)全长一般为38-58厘米,行动缓慢,尾巴很短,是储存脂肪的器官。身体由细小及不重叠的鳞片覆盖,底部有皮内成骨。体色斑斓呈深色,有黄色、粉红色、浅红或黑色的斑纹,在野外常爬到树上捕食幼鸟或鸟蛋。

3、蜗牛

蜗牛冬眠,并不是为躲避严寒。蜗牛能经受得住零下几十摄氏度 的严寒,它冬眠,是因为缺吃。

4、龟

乌龟是冬眠的小动物,乌龟冬眠跟温度有关。一般11月中下旬开始冬眠,到来年的三、四月份苏醒。

5、蛇每当冬季来临,气温降7-8℃时,蛇开始选择高燥地带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蔽身之地进入冬眠。它们常常盘成一团,进行冬眠。

6、蜂

不是所有的蜂都会冬眠的,大黄蜂会冬眠。一个群体里的大黄蜂大都会死去,蜂后会在春天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大家庭。

7、土拨鼠

每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的时候,土拔鼠便会进入长眠的状态。它会选择一个空心树干,在里面待上半年之久,如果冬天的时间过长,它们的冬眠时间也会增长,它们冬眠长的可以到个八个月的时间。

8、睡鼠

睡鼠--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睡鼠是英国境内最小最害羞的哺乳动物,尾巴与身体差不多长。它们的寿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时间里,都在睡觉。也就是说,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而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里,它们也是终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间,才出来到处活动,在有刺的树枝上跳来跳去,觅食它们喜欢的浆果。

9、蜂鸟

生活在美洲热带地区的蜂鸟竟然也会休眠。原来,蜂鸟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必须不停地进食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可是,热带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那时既找不到飞虫,又采不到花蜜,于是它们只得停在树枝上“发呆”:体温从40℃降到20℃左右,最低甚至只有9℃;大约每5分钟只呼吸一次,这样就可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10、蝙蝠

蝙蝠的种类有很多,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一些种类是不用冬眠的,但冬天较冷的地带则大多都要冬眠,因为蝙蝠的食物多是昆虫,而昆虫在冬天是蛰伏期或者是正在卵中等待孵化,蝙蝠没的吃就只能冬眠熬过去。

‘伍’ 冬眠的小动物有哪些

“冬眠”的种类分为3种:

1、第一种为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的冬眠,其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己无法进行调节。

2、 第二种为松鼠等动物其体温于平时保持恒温性,在进行冬眠时,可将自己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之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维持在5℃上下。

3、 第三种为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谨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冬眠的哺乳动物能够利用特殊因子来控制神经荷尔蒙系统调节器官的代谢状态。

(5)有哪些小动物冬眠扩展阅读:

在秋季冬眠动物机会寻找冬眠的地方:中空的树干和地穴等,并在里面铺上草、秸秆、叶子和毛等作垫。在这么一个布置好的栖身之处它们会成群的蜷缩着身子,耷拉着眼皮,以这种低耗能的形式度过冬天。

它们的体温会降至1到9℃,所有身体机能会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用红外线摄影机拍摄冬眠的蝙蝠,会看到蝙蝠的身体呈暗蓝色。

苏醒过程的后半段,动物通过身体颤抖,(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一种高放能动作)可将体温提升到正常水平。

‘陆’ 需要冬眠的小动物都有哪些

需要冬眠的小动物有以下三类:

第一种、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的冬眠,其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己无法进行调节。

第二种、松鼠等动物其体温于平时保持恒温性,在进行冬眠时,可将自己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之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维持在5℃上下。

第三种、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谨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冬眠的哺乳动物能够利用特殊因子来控制神经荷尔蒙系统调节器官的代谢状态。

诱发因素

冬眠的诱发因素是些外在因素,如环境温度的下降和秋季食物短缺。但一些专家认为,逐渐缩短的白昼是一种冬眠信号,它会导致一些内在因素的改变,如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生物钟的调节。

生物钟看来会影响动物的行为,如脂肪贮存和为冬眠作准备。还有正待研究的关于冬眠地点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麻醉作用,可能也是冬眠的诱发因素。环境温度的升高和代谢产物的积聚可能都是觉醒信号。

‘柒’ 冬天冬眠的小动物有什么

青蛙、旱獭、蝙蝠、松鼠、黄鼠等。
1、青蛙是冷血动物,体温太低时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只好处于假死状态,这就是冬眠。冬眠在落叶、河底软泥、树洞石缝中,10月中下旬,气温降到10度时开始冬眠,到第二年的3月份,气温升高,树木都长出新叶了,冬眠结束。
2、野栖旱獭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叶、茎,豆科植物的花为食,且有季节性变化,在饲养条件下表现为杂食性。旱獭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曝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间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
3、蝙蝠通常在洞里过冬。它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
4、松鼠:等到进入10月的秋天,松鼠就开始停止进食,但在他们的体内已经存储了足够的能量,松鼠冬眠的过程只是减少了活动量,这对于象松鼠这样的温血动物来说很重要,他们不像冷血动物那样,温血动物在冬眠过程中需要消耗体内的能量来保持一定的体温。一般6个月以后,随着春天的来到,松鼠又会从冬眠期苏醒过来。
5、黄鼠:黄鼠是松鼠科黄鼠属的动物。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捌’ 需要冬眠的小动物都有哪些


需要冬眠的小动物有刺猬、青蛙、乌龟、土拨鼠、蛇、睡鼠、松鼠、蟾蜍等。
1、刺猬:刺猬属于异温动物,无法自行调节身体的温度,在深秋季节温度降低时,刺猬的体温就会下降,无法维持自身的活动,此时就会进入休眠期,沉睡五个月后,才会苏醒。
2、青蛙:青蛙属于冷血动物,在冬季环境温度过低时,青蛙就会冻死,所以在冬季到来时,青蛙会躲藏在洞穴、泥土或者水底进入冬眠,在春季温度回升后才会醒来。
3、乌龟:乌龟为变温动物,水温在10℃以下时,会静卧在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的4月。
4、土拨鼠:土拨鼠是啮齿目中的一种,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会进行自然冬眠,时间可以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会自然苏醒。
5、蛇:蛇也是冷血动物,当冬天气温开始下降变冷时,蛇的体温则随之下降,蛇体的功能减退,当气温下降至10℃时,蛇停止一切活动,开始进入冬眠。
6、睡鼠:属啮齿目,睡鼠科。因有冬眠习性而得名。体型皆小,外形颇似鼠科动物,而多数种类的尾却很像松鼠科的林栖种类。

‘玖’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冬眠动物的种类分为以下三种:

1、第一种为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的冬眠,其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己无法进行调节。

2、第二种为松鼠等动物其体温于平时保持恒温性,在进行冬眠时,可将自己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之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维持在5℃上下。

3、第三种为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谨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

在天气温暖的地区,动物的冬眠时间应该很短暂,尤其是动物园内属于可冬眠性的动物在保温及避寒的设施下于冬天还是能活动自如的。

(9)有哪些小动物冬眠扩展阅读:

冬眠行为:

在秋季冬眠动物机会寻找冬眠的地方:中空的树干和地穴等,并在里面铺上草、秸秆、叶子和毛等作垫。在这么一个布置好的栖身之处它们会成群的蜷缩着身子,耷拉着眼皮,以这种低耗能的形式度过冬天。

它们的体温会降至1到9℃。所有身体机能会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用红外线摄影机拍摄冬眠的蝙蝠,会看到蝙蝠的身体呈暗蓝色。例如土拨鼠在冬眠状态下,体温会从39降至7℃。心跳从原来的每分钟100下跌至2到3下。

呼吸频率可以延至一小时一次。肠和肝的代谢产物会收集在肠的下部,并且在苏醒的时候被排出。动物在冬眠时会停止进食,或者是在短暂的苏醒状态中进行摄食。冬眠动物靠的是它们自身的脂肪度日,特别是肩胛骨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

这种组织位于肩膀和颈部,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特别是在外界温度升高动物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这个过程长达数小时。苏醒过程的后半段,动物通过身体颤抖,(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一种高放能动作)可将体温提升到正常水平。温度越高,动物呼吸得越快。

参考资料:

网络--冬眠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小动物冬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