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动物睡眠的原因有哪些

动物睡眠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1 07:26:14

① 为什么人和动物都要睡觉

一、睡眠是为了保存能量

在睡眠原因的推测中比较着名的有能量保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睡眠只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动物也是从慢波睡眠中开始进入冬眠状态的,其慢波睡眠的特点与人类睡眠高度相似,提示睡眠可能和冬眠现象有着共同的目的——保存能量。

但反对这种观点的呼声非常高,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睡眠大约可以节省5%—10%的能量,最多不超过15%,节约的能量非常有限,恢复和保养论可能过于粗糙和简单。

在食物匮乏的季节,动物们会通过延长睡眠时间,甚至开始冬眠来保存能量。然而,随着进化的推进,某些物种不再终日为了填饱肚子而奔波,比如人类。这说明,除了帮助节约能量之外,睡眠对人类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

二、睡眠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记忆

与能量保持理论不同,还有人提出了睡眠的功能论。这一派学说认为,睡眠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比如“记忆巩固”,不少睡眠剥夺实验显示,睡眠会影响长期记忆的巩固。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已学知识后睡上一觉的话,记忆效果会好得多。

睡眠对记忆具有保护和巩固的作用,良好的睡眠对于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神经成像等技术手段,人们发现了记忆在睡眠中得到保护的更多细节。

在睡眠过程中,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会进行重激活,重新播放一遍。这些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睡眠过程中特有的脑电波密切相关,包括纺锤波、慢波等。

三、“突触稳态说”异军突起

突触稳态说其实是对睡眠学习和记忆功能论的一种解释,主要说明记忆巩固过程中,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突触稳态说认为,突触作为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在人清醒的时候,新信息不断输入大脑,为了适应信息传递的需求,突触活动不断增强。

但是突触不能无限活跃,否则将再没有空间来形成新的记忆。而睡眠期间由于和外界刺激的相对隔绝,突触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休息,突触的相对回缩为新一天接受信息的输入,学习新事物做准备。

关于睡眠的原因,每个理论都有一些合理的地方,但目前的认识是,它们各自可能都有失偏颇。这些理论可能都正确,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进行证实。科学探索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否定已有理论,从而接近真理的过程。

诸多物种的睡眠都有共同点——大脑的变化,例如睡眠中全部或部分意识会丧失,缺觉可损害认知功能。要搞清楚睡眠,必须研究大脑和神经,但在神经科学领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切仍是扑朔迷离。

假如动物能获得足够的食物,那么它就不需要睡觉。事实却不是这样的,睡觉现象在动物世界里非常普遍。实验也证明,长时间剥夺动物的睡眠,会导致动物死亡。到底动物为什么要睡觉,这还是一个生物学之谜。

②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什么二十字

动物的冬眠是生物规律,是为了贮备能量,安全过冬,维持种族生存。

③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睡眠情况它为什么要睡大觉它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睡觉呢试举例

1、睡鼠是冬眠动物中有名的瞌睡虫,一睡就是六个月。这时,它的呼吸变得非常微弱,身体变得硬硬的,外界的任何声响,甚至碰撞触动,它还是照睡不醒。

2、白熊的冬眠最有意思,它们一家只有雌熊才冬眠。一到冬天,雌熊就把自己埋在雪中,一直睡到来年春天才苏醒过来。醒时,已在梦中生下了小熊仔。白熊在冬眠期间,偶尔醒过来舔一舔自己脚掌,算吃过东西了。

3、刺猬在冬眠的时候,可以连续236天不进食。这是因为它在冬眠时,就陈代谢减弱,体温接近零度,几乎不呼吸。就是把它扔进水里,过半小时再捞起来,也不会淹死。

4、蝙蝠一到冬天,就躲到岩洞和树洞里去睡觉了。它用爪子钩住物体,飞膜囊住身躯,倒挂着头,一动也不动。这时,心脏跳动每分钟从400多次减少到5~6次。

5、蜗牛的“避寒所”选择得更为稳妥,它除了钻进深洞外,还把自己的介壳口封闭起来,只留一个小孔,用来吸呼,自己藏在壳内睡上一冬。

6、有些鱼类也要冬眠。鲤鱼常常在河水底部过冬,几十尾到成百尾群集在水底的洼处围成一圈,头和头密密地紧挨在一起,呼吸迟钝,鳃盖活动得非常缓慢,体温可下降到1摄氏度,直到春天才“复苏”散去。丁(鱼咸)鱼冬眠时比鲤鱼睡得更死,当你把埋在河泥中冬眠的丁(鱼咸)鱼挖出来,不用棒打还看它是活的呢。

④ 为什么大部分动物都是晚上睡觉。

其实不只是大多动物在晚上睡觉,包括人类也应该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这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有句话说得好,叫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这就是叫人不要熬夜,要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这样才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所保障。

⑤ 动物为什么要睡觉

1.生理时钟与日节律在一天24小时内,个体在生活上呈现周期性的活动;何时睡眠,何时进食,何时工作,何时排(),几乎都有一定的顺序,而此等顺序几乎是由个体生理上的运作所决定。像此种决定个体周期性生活活动的生理作用,称为生理时钟(biological Clock)。生理时钟之所以形成,除个体生活习惯因素(如经常上夜班者的生理时钟即与一般人不同)之外,主要受一天24小时变化所决定。例如:一天之内的温度有显着的变化,人类身体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有显着的变化,在环境温度降低而人的体温也降低的情况之下,个体就会产生睡眠的需求。每天气温的变化规律,大致是午夜至凌晨五时左右的一段时间最低,人类的体温,也正好是在此一时段,降至最低。因此,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晚上十一点钟至翌晨六点钟,是睡眠时间。故而生理时钟也称为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对动物的生活而言,日节律具有极大的支配力。因此,候鸟或鱼类的迁徙,多在地球上的南北向同经度内移动,借以维持其周期性的生理时钟。人类祖先的活动,本来也像其他动物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惟以现代交通工具快捷,喷射机的飞行,使地球两对面的距离,变为朝发夕至;从台北飞到纽约,正好形成晨昏颠倒,使人遇到了睡眠适应困难的问题。这现象称为飞行时差(jet lag)。飞行时差的一般征候是:身心疲倦,食欲不振,睡眠暂时失常。飞行时差的困扰程度,因飞行方向而异;顺太阳方向(西行去欧洲)飞行时,飞行时差的困扰较少;逆太阳方向(东行去美洲)飞行时,飞行时差的困扰较大。飞行时差形成的睡眠困扰,一般在三天至一周内即可自行消失,而在新环境内重新建立起个人的生理时钟。2.恢复论与保养论恢复论(restoration theory)与保养论(conservation theory)是解释睡眠必要性的两个理论。按恢复论的说法,睡眠具有恢复精力与〔恢复疲劳〕的功能。恢复论所指的〔恢复〕,包括生理的与心理的两个层面。就生理层面讲,个体在清醒时的一切活动,如果一直不停,不得充分休息,无论在神经系统的传导,或是在肌肉腺体的运作上,既不能达到充实完美的境界,也无法适时完成新陈代谢作用。体力消耗后需要睡眠休息,有如营养消耗后需要饮食补充,是一样的道理。人的体力像一座水库,水库中的贮水耗用到一定地步,必须将出水口暂时关闭,或将出水量减少,俾使水库内贮水量增加,以维持长久的供水功能。此一生理层面的恢复作用,多半在沉睡阶段发生。就心理的层面讲,睡眠可以帮助个体完成清醒时尚未结束的心理活动。在学习心理学上早有实验证明,练习过后立即睡眠者,醒来之后会有较好的记忆。原因就是练习后立即睡眠,可供未完成的讯息处理工作,继续在睡眠时完成。按此种心理层面的恢复作用,多半在浅睡阶段发生。作梦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且梦中情境常与日间生活有关,甚至日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梦中可能获得答案,此事也可做为睡眠具有恢复功能的佐证。按心理学家的研究,只有在浅睡阶段才会作梦。保养论是恢复论的补充。按保养论的说法,个体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为了保存精力,涵泳生机,以免疲劳过度,危害健康。换言之,对维护身心正常功能而言,睡眠具有自动的调节作用。3.演化论对睡眠必要性的解释,除上述两种理论之外,另有一种补充性的理论,称为演化论(evolutionary theory)。按演化论的说法,个体除了必须睡眠之外,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之所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睡眠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在生存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来的。人类在夜间睡眠,而且有固定地点,原因是人类缺少夜行能力;为确保安全,免于野兽侵袭,终而演化出先是巢居穴处,继而建筑房屋的适应能力。牛、羊、骆驼之类动物,睡眠分段进行,原因是它们终年居于空旷,无固定地点栖身,必须随时睡眠休息,随时觉醒,俾便遭遇侵袭时能随时逃逸。此类动物的饮食起居,无定点,无定时,原因是它们居于草原地带,随时都有草吃。此外,有些动物,诸如蛙与蛇之类,在寒冬不能出外觅食,而又缺乏像候鸟那样的迁徙能力,于是经长期适应环境,终而演化出冬眠的能力。睡眠既为个体所必须,如长期缺乏睡眠或被剥夺了睡眠时间,对人的身心将会产生何种影响?以往心理学家,从事过很多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颇为一致,而且是颇为令人意外的结果。剥夺睡眠(到了睡眠时间不准睡或自愿不睡)实验中,时间最长的记录是200小时(八天多)。结果发现: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并无显着异常现象发生。甚至曾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连续维持十一天不睡眠的受试者,在智力测验的表现上,居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⑥ 谁知道除了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方式,睡眠原因还有哪些

是因为冰,冷而睡的。

⑦ 动物为什么要睡眠昼伏夜出和昼出夜伏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冬眠与夏眠的区别是什么 请用生物学知识回答

从进化上说,睡眠的出现根源于地球上昼夜的交替。其天敌或其食物的昼夜规律,都可能导致一种动物是白天活动还是夜间活动。由于神经系统的出现就是要认识世界与调整自己的活动,昼夜的交替当然也会导致神经系统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的活动。活动期间需要综合各种外界信息、模拟、运算及做出相当的反应,需要注意力或者说意识的清醒;而在非活动时间,最好的做法当然是降低神经系统的活跃度以节省能量,深层次地整合当天新接收的信息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记忆,以及恢复活动期间的疲劳,而在这些活动中清醒的意识是不需要的,其表现形式就是睡眠。
从广义上说,睡眠也不仅是由于每天昼夜的交替,因为像冬眠、夏眠等也可以算作是睡眠,进化原因也差不多吧。因此,不睡眠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睡眠通常都是在安全的地方进行的,至于食物嘛,要知道寻找食物也是有代价的,有的动物没有光就找不到食物,有的动物在大白天活动自己就变成了食物。所以,进化的结果就是只在最适合的时间用最少的代价寻找食物。

⑧ 动物是怎么睡眠的

睡眠是动物的一种周期性的本能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是高等动物的“专利”,昆虫、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类也有睡眠行为,动物睡眠时总是长时间处于不动状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或完全没有反应。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动物的睡眠现象,其实从行为学和进化的角度研究动物的睡眠活动则更加有趣,并能大大丰富睡眠的概念。

⑨ 睡眠之谜,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所有动物都要睡

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和鱼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甚至在无脊椎动物如果蝇中也有这种现象.睡眠的特征包括:减少主动的身体运动,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增强同化作用(生产细胞结构),以及降低异化作用水平(分解细胞结构).在人、哺乳动物及其他很多已经被研究的动物,如鱼、鸟、老鼠、苍蝇中,规律的睡眠是生存的前提.从睡眠中醒过来是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须.对于人,睡眠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可以说睡眠的好坏是生活质量一半的基础.在最初,法国的学者认为睡眠只是身体内部需要的反映,感官活动及身体的物理运动在睡眠时会停止,但若给予合适刺激便可使其醒来.

阅读全文

与动物睡眠的原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