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糖类在哪合成 动物的
一般是在内质网。除了必修一里面说到的合成蛋白质,还有糖类和脂质。这是我放假前老师告诉我的
‘贰’ 动物细胞合成多糖的场所是
考点: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专题: 分析: 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 ①肝脏细胞中能合成肝糖原,①正确;②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消化的车间,不能合成多糖,②错误;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③正确;④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不能合成多糖.故选:A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叁’ 细胞中糖类在哪合成
细胞中糖类的合成场所:
内质网(糖基化作用)
解析:内质网是一个对蛋白质进行粗加工的细胞器,它会在刚从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上加上一些有识别作用的糖基,便于它能顺利地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果不能正常糖基化的蛋白质将很快被分解.
2.高尔基体
解析:植物体中的高尔基体可分泌纤维素(纤维素是多糖),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糖类(纤维素)
3.叶绿体
解析:主要由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例如:葡萄糖、淀粉等
‘肆’ 糖类,脂质,蛋白质合成加工等的具体场所,如:蛋白质是在哪里合成,哪里加工,哪里包装等等。。。。。。
蛋白质:
在核糖体处合成,在内质网初加工,在高尔基体包装。
糖类:
动物细胞中有:内质网(糖元等都在其中合成)
植物细胞中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等)
脂质:在细胞内的平面型内质网内合成
‘伍’ 糖原的合成场所
糖原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糖原的合成需要消耗ATP和UTP,合成反应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糖原合成酶催化的糖原合成反应不能从头开始合成第一个糖分子,这一过程需要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α-1,4-多聚葡萄糖作为引物。
2、在其非还原性末端与UDPG反应,UDPG上的葡萄糖基C1与糖原分子非还原末端C4形成α-1,4-糖苷链,使糖原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
(5)动物的糖类在哪里合成扩展阅读
糖原合成的逆反应是糖原分解,这一过程与合成过程除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外,其它酶均不一样。反应过程为:
1、糖原中1个糖基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
2、脱枝酶催化4-α-葡聚糖基转移酶活性,即将糖原上四葡聚糖分枝链上的三葡聚糖基转移到酶蛋白上。
3、脱枝酶催化同一糖原分子或相邻糖原分子末端具自由4羟基的葡萄糖残基上,生成α(1→4)糖苷键。
4、在1,6-葡萄糖苷酶活性催化下,这个葡萄糖基被水解脱下,为游离的葡萄糖。
糖原的主要消耗场所:肝脏。肝脏原有糖原约占肝脏重量的5~6%,成人平均约有糖原100克左右。当长时间大量摄入糖类食物后,肝糖原可达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达150~200克,当饥饿10余小时后,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糖原的相关疾病:糖原累积病。这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多数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因种族而异。
‘陆’ 动物细胞糖类物质由什么细胞器合成
滑面型内质网是动物细胞糖类物质的主要合成部位
‘柒’ 糖类合成场所有哪些
植物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
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中最重要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
(7)动物的糖类在哪里合成扩展阅读:
单糖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单糖分子含有许多亲水基团,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简单的单糖一般是含有3-7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其组成元素是C,H,O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物质,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物质。
麦芽糖、蔗糖、乳糖等是常见的二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产生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1分子乳糖水解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可见,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组成。
‘捌’ 多糖类物质主要在什么地方合成
多糖类(polysaccharide) 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微生物、地衣和海藻等中,如植物的种子、茎和叶组织、动物粘液、昆虫及甲壳动物的壳真菌、细菌的胞内胞外等。多糖在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抗凝血、免疫促进等方面发挥着生物活性作用。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其衍生物常常还具有其它的活性, 如硫酸化多糖具有抗HIV活性及抗凝血活性, 羧甲基化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因此对多糖的研究与开发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多糖类新药的申报出现日渐增多的趋势。因此,探讨多糖类新药的药学研究评价十分必要。多糖类药物结构极其复杂,药学研究评价尚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水平,对其药学评价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提取与纯化动植物中存在的多糖或微生物胞内多糖,因其细胞或组织外大多有脂质包围,要使多糖释放出来,第一步就是去除表面脂质, 常用醇或醚回流脱脂。第二步将脱脂后的残渣以水为主体的溶液提取取多糖 (即冷水,热水,热或冷的0.1-1.0mol/L NaOH,热或冷的1%醋酸或1%苯酚等),这样提取得到的多糖提取液含有许多杂质,主要是无机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及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木质素等。第三步则要除去这些杂质,对于无机盐及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可用透析法、离子交换树脂或凝胶过滤法除去;对于大分子杂质可用酶消化 (如蛋白酶.木质素酶) ,乙醇或丙酮等溶剂沉淀法或金属络合物法。多糖提取液中除去蛋白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常用的方法有Sevag法、三氟三氯乙烷法、三氯乙酸法, 后者较为剧烈,对于含呋喃糖残基的多糖由于连接键不稳定,所以不宜使用。但该法效率较高,操作简便,植物来源的多糖常采用该法。上述三种方法均不适合于糖肽,因为糖肽也会像蛋白质那样沉淀出来。除去蛋白质后,应再透析一次,选用不同规格的超滤膜和透析袋进行超滤和透析,可以将不同分子大小的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该法在除去小分子物质十分实用,同时能满足大生产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至此,得到的提取液基本上是没有蛋白质与小分子杂质的多糖混合物。一般来讲,通过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是多糖的混合物,如果要得到单一的多糖,还必须对该混合物进行纯化。柱层析在多糖的纯化较为常用,常分为两类:一是只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柱层析, 它根据多糖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及琼脂糖凝胶,以及性能更佳的Sephacryl等。洗脱剂为各种浓度的盐溶液及缓冲液,其离子强度不应低于0.02mol/L。二是离子交换层析,它不仅根据分子量的不同,同时也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常用的交换剂有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和 DEAE-琼脂糖等,此法适合于分离各种酸性,中性多糖和粘多糖。多糖的纯化还可用其他方法,如制备性高效液相层析、制备性区带电泳,亲和层析等,这些方法有时对制备一些小量纯品供分析用是很有用处的。
二
‘玖’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主要在哪个器官进行为什么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主要在于肝进行。
因为动物和细菌细胞内贮存的多糖,完全由葡萄糖组成。在动物体内以肝脏和骨骼肌中储量最丰富,与淀粉在植物中的作用相当。糖原在体内酶促作用下的合成和分解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细菌中糖原用于供能和供碳。
糖原由D-葡萄糖的分支或直链组成,在肝和肌肉最丰富。糖原的分子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主要由D-葡萄糖通过α-1,4联接组成糖链,并通过α-1,6连接产生支链。糖原分子中分支比支链淀粉更多,平均每间隔12个α-1,4联接的葡萄糖就是一个分支点(支链淀粉分子中平均间隔约为20~25个葡萄糖)
在430-490nm下呈现最大光吸收。部分溶于水而成胶体溶液,不溶于乙醇。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主要是α-D-葡萄糖,按α(1→4)糖苷键缩合失水而成,另有一部分支链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
(9)动物的糖类在哪里合成扩展阅读
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迅速氧化,供应能量。糖类也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参与细胞的多种活动。例如糖类和蛋白质合成糖蛋白,是抗体、酶类和激素的成分。
糖类与脂类合成糖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原料。糖类对维持功能有特别作用。糖类有解毒作用。肝糖原储备充足时,可增强抵抗力,食物供应足量糖类,可减少蛋白质作为供能的消耗。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衡定的重要器官。肝脏原有糖原约占肝脏重量的5~6%,成人平均约有糖原100克左右。当长时间大量摄入糖类食物后,肝糖原可达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达150~200克,当饥饿10余小时后,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血糖过低或食欲消失时,可口服或静注葡萄糖。口服后葡萄糖经门脉吸收后直接入肝,较静脉输入更为有利。肝病患者若糖耐量降低,而血糖升高,有肝原性糖尿病时,则不宜静注葡萄糖,也不必口服葡萄糖。
肝病患者应供给足量糖类,以确保蛋白质和热量的需要,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肝内有足够糖原储存,可增强肝对感染和毒素的抵抗力,保护肝脏免遭进一步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但肝内糖原储存有一定限度,过多供给葡萄糖,也不能合成过多糖原,因此,强调限制热量过剩导致肥胖,对肝病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拾’ 动物细胞中合成糖类的结构是什么
光面内质网。没有核糖体,用来合成糖类和脂质。但是高中不要求掌握。高中要求掌握的是和糖类和成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因为他在植物细胞中要和成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