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猫科动物有几种
猫科动物(Felidae):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共有14属40种。
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着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
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猫亚科动物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共有10属;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
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大多喜独居。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欧亚大陆 、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由野猫(Felis silvestris)驯化来的家猫(F.s.catus)已被人为带到全世界,很多成为当地入侵物种。
(1)猫科动物有多少种视频扩展阅读:
传统分类:
(一)猫科动物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
猎豹属(学名:Acinonyx):
仅1种,即猎豹(学名:Acinonyx jubatus)。
(二)猫亚科: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有13属。过去除猞猁属(Lynx)外,其余种均置于猫属(Felis),已分成不同属。
1、猫属(学名:Felis):
包括5种:荒漠猫、丛林猫、沙丘猫、黑足猫、野猫。
2、兔狲属(学名:Otocolobus):
仅1种,即兔狲(Otocolobus manul)。
3、豹猫属(学名:Prionailurus):
有4种: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
4、薮猫属(学名:Leptailurus):
仅1种,即薮猫(Leptailurus serval),有约19个亚种。
5、金猫属(学名:Catopuma):
眼的内上角有两道镶黑边的白纹。有2种:婆罗洲金猫和金猫。
6、非洲金猫属(学名:Profelis):
仅1种,即非洲金猫(Profelis aurata)。
7、美洲金猫属(学名:Puma):
仅1种,即美洲狮(Puma concolor),有6个亚种。
8、细腰猫属(学名:Herpailurus):
仅1种,即细腰猫(Herpailurus yaguarondi)。
9、虎猫属(学名:Leopars):
有8种:虎猫、小斑虎猫、长尾虎猫。
10、草原猫属(学名:Oncifelis):
有3种:南美草原猫、乔氏猫、南美林猫。
11、山原猫属(学名:Oreailurus):
仅1种,即山原猫(Oreailurus jacobita)。
12、狞猫属(学名:Caracal):
仅1种,即狞猫(Caracal caracal)。包括7个亚种,
13、猞猁属(学名:Lynx):
有4种。体型中等,体粗壮,尾短,耳尖具毛簇。加拿大猞猁、猞猁、西班牙猞猁、短尾猫。
(三)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4属。
1、云豹属(学名:Neofelis):
仅2种,即云豹(Neofelis nebulosa)和马来云豹(Neofelis diardi)。云豹有3个亚种,
2、豹属(Panthera):
均为大型猫科,有4种:狮子、美洲豹、花豹、虎。
3、纹猫属(学名:Pardofelis):
仅1种,即石纹猫(Pardofelis marmorata)。
4、雪豹属(学名:Uncia):
仅1种,即雪豹(Uncia uncia)。
‘贰’ 猫有多少种
此处共列 50 种:虎斑猫、黑足猫、曼赤肯猫、山东狮子猫、四川简州猫、中国云猫、金吉拉、红色重点色波斯猫、红虎斑异国短毛猫、阿比西尼亚猫、爱琴猫、澳大利亚雾猫、美国多趾猫、美国短尾猫、美国卷耳猫、美国卷毛猫、美国短毛猫、美国钢毛猫、亚洲半长毛猫(蒂法尼猫、蒂凡尼猫)、巴厘猫(长毛暹罗猫、长毛阿密丝猫)、孟加拉猫(豹猫)、阿比西尼亚猫、埃及猫、奥西猫、伯曼猫、布偶猫、波斯猫、德文卷毛猫、电烫卷猫、东方短毛猫、东奇尼猫、俄罗斯蓝猫、哈瓦那棕猫、加拿大无毛猫、柯尼斯卷毛猫、科拉特猫(呵叻猫)、褴褛猫、孟买猫、缅甸猫、缅因猫、曼岛无尾猫、挪威森林猫、日本短尾猫、斯可可猫、索马里猫、土耳其安哥拉猫、土耳其梵猫、夏特尔猫、苏格兰折耳猫、马恩岛猫未列品只:英国短毛猫、异国短毛猫、暹罗猫、欧洲短毛猫、加州闪亮猫、韦尔斯猫、新加波猫、狸花猫、亚洲猫、斯芬克斯猫、孟加拉豹猫、西伯利亚森林猫、虎皮猫、临清狮猫。
目前比较流行的猫的种类分法有四种:
1、西方品种和外来品种。西方广泛流行的产地分类法。
2、纯种猫和杂种猫。按品种培育角度分类。
3、家猫和野猫。按生活环境分类,不过,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线。
4、长毛猫和短毛猫。主要根据毛的长短来分类,例如,波斯猫,喜玛拉雅猫属长毛猫;泰国猫、俄国蓝猫属短毛猫。
‘叁’ 猫科动物有哪些
猫科动物分为2亚科即猫亚科和豹亚科。共有14属38种。包括猎豹属、猫属、兔狲属、豹猫属、薮猫属、金猫属、非洲金猫属、美洲金猫属、细腰猫属、虎猫属、草原猫属、山原猫属、狞猫属、猞猁属、云豹属、豹属、纹猫属。
比较常见的是猫属,各种宠物猫就是属于这个范围。其中豹属中又分为狮子、老虎、豹、雪豹、美洲豹。猎豹属中只有一种,也就是猎豹,是奔跑速度最快的。
猫亚科动物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共有11属;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已知的36种猫科动物,它们都源自一千八百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些物种源自于亚洲,且经由陆桥散布至各洲去。
(3)猫科动物有多少种视频扩展阅读:
四大猫科动物:
1、老虎:
老虎是目前这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老虎中体型最大的东北虎,成年后的平均体重可以达到500斤以上,体长3.8米(包括尾巴)。
2、狮子:
狮子虽然没有老虎的体型那么大,但是成年后的非洲狮普遍也能达到450斤左右,咬合力与老虎相比并不逊色。
狮子的缺点在于后肢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导致它们不能像老虎一样依靠后肢发力,两只前爪左右开弓地攻击猎物。所以狮子进攻的套路就比较简单了,除了一招牙齿锁喉,爪子只能当做辅助工具来使用。
3、豹子:
豹子的家族极其庞大,根据生物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共计有27种豹子,平均体型大约在120斤~200斤。由于体型比老虎和狮子小出不少,再加上自己流线型的身体构造,所以豹子撕所有猫科动物中最敏捷速度最快的存在。
当然如果要比较战斗力的话,可不能单纯地讨论敏捷和速度,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所以在豹子的家族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体型最大的美洲豹。成年的美洲豹体重可以达到350斤左右,几乎不比狮子逊色多少。
4、猞猁:
猞猁的体型比起狮虎豹要逊色很多,成年后的猞猁体重也不过只有80斤左右,体长不过1.5米上下(包括尾巴)。但即便是体型不占优势,猞猁却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动物,亚洲、欧洲、美洲均有猞猁活跃的身影。而且在各自的区域内,其他动物对猞猁都十分忌惮。
这种特殊的猫科动物除了继承了猫科动物的杀手本色之外,还有着非常持久的耐力。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平原,无论是在雪地还是灌木丛,猞猁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捕猎。它们能长时间与猎物周旋而不感到疲倦。这一点也是其他猫科动物所不能比的。
‘肆’ 猫科动物一共有几种
猫科动物共有1个科,5个属, 1. 猫属:共计25个种(其中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 2. 猞猁属:共计5个种(猞猁属动物共同的特点就是耳上有簇毛)。 3. 豹属(大型猫科动物):共计5个种。这5个种分别是 a. 狮:亚洲狮&非洲狮; b. 虎:现存5个亚种(一共8个亚种,3个已经灭绝,即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 c. 雪豹:雪豹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是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濒危; d. 豹: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 e. 美洲豹:也称美洲虎。 4. 猎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猎豹(奔跑速度最快的)。 5. 云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云豹,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和东南亚一带地区
‘伍’ 猫科动物有哪些种类
猫科动物共有1个科,5个属,
1. 猫属:共计25个种(其中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
2. 猞猁属:共计5个种(猞猁属动物共同的特点就是耳上有簇毛)。
3. 豹属(大型猫科动物):共计5个种。这5个种分别是
a. 狮:亚洲狮和非洲狮;
b. 虎:现存5个亚种(一共8个亚种,3个已经灭绝,即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
c. 雪豹:雪豹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是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濒危;
d. 豹: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
e. 美洲豹:也称美洲虎。
4. 猎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猎豹(奔跑速度最快的)。
5. 云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云豹,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和东南亚一带地区,濒危。 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是目前最大的猫科动物,资料记载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前苏联中亚共和国猎取的西伯利亚虎,雄性、体长5米(不计尾巴)、体重760公斤,是普通西伯利亚虎或非洲狮的两倍。
‘陆’ 猫科动物有多少种,分别是哪些呢
你好 这个问题 我帮你去网络 查了一下 下面是我帮你找到的 如今人们将它们分为4个亚科,即猎豹亚科(Acinonychinae)、猫亚科(Felinae)、豹亚科(Pantheriinae)、猞猁亚科(Lyncinae),共36种。 1、虎,也称老虎(体长2-3.5m,体重95-350kg),中国十二生肖第3位,是处于食物链顶级,无天敌,体型最大的是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也是目前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华南虎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一级保护动物,在人类干预下,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生存空间极度缩小,中国野生华南虎已灭绝,虎有8个亚种,其中三个亚种已经灭绝,现存体型最小的虎是苏门答腊虎。希望人们重视起来这个美丽的大猫,不要让它消失在这个星球上! 2、狮(体长2.1-3.3m,体重105-230kg)是唯一的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是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分为非洲狮与亚洲狮,亚洲狮体型略小,非洲狮体型仅次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在非洲处于食物链顶端,在中国狮子象征吉祥与瑞气。 3、美洲豹(美洲虎,长约130-210cm,肩高80-100cm,尾长100cm,重约80-130kg),猫科中的全能冠军。它不是虎也不是豹。 4、美洲狮(山狮,长约110-210cm,重约60-100kg),最大的猫属动物,猫科中的攀岩冠军。 两只猎豹 5、豹(包括非洲花豹、金钱豹、远东豹等,长约100-200cm,重约50-100kg) ,生活在非洲及亚洲地区。可以将与自身体重相当的猎物带上树。 6、猎豹(印度豹,长约100-150cm,重约40-80kg),陆地哺乳动物的短跑冠军,一百米仅需2秒多。准确的说它是半群居动物,幼猎豹的爪子也会半收缩。 7、雪豹(长约90-140cm,重约30-70kg),猫科中的跳跃冠军,海拔最高的猫类,雪山之神,极其漂亮。 8、猞猁(欧亚猞猁,长约80-130cm,重约12-30kg) 9、西班牙猞猁(伊比利亚猞猁,长约85-110cm,重约15-25kg) 10、加拿大猞猁(长约80-110cm,重约10-20kg),最温顺的猞猁。 11、云豹(长约75-110cm,重约11-23kg),猫科中的爬树冠军。 拥有自身比例最长的犬齿,达3厘米,与花豹相当。号称小剑齿虎。 12、狞猫(长约60-110cm,重约11-20kg),猫科中的捕鸟冠军,要抓鸟自然得跳得很高,因此又是猫科的跳高冠军。 13、短尾猫(长约75-110cm,重约6-15kg),体型最小的猞猁。 幼年短尾猫 14、薮猫(长约65-100cm,重约9-18kg),最古怪的猫类,体形与雄狮刚好相反,脑袋小得有点夸张. 15、金猫(亚洲金猫,长约50-105cm,重约12-16kg),所有金猫类都像是美洲狮(美洲金猫)的小号版。 16、虎猫(长约65-100cm,重约11-16kg),最大的虎猫。 17、非洲金猫(长约60-102cm,重约9-14kg) 18、渔猫(长约65-95cm,重约6-12kg),猫科中游泳潜水冠军,又是捕鱼冠军,爪间有蹼,其在水中可闭气可达十余分钟。 19、丛林猫(长约65-75cm,重约4-16kg),最大的猫。 20、荒漠猫(长约60-85cm,重约4.5-9kg),最能吃苦的猫类。 21、细腰猫(长约55-70cm,重约4-9kg),长相有点象黄鼠狼 22、长尾虎猫(长约45-80cm,重约4-9kg) 23、山原猫(安第斯山猫,长约57-64cm,重约4-7kg),专家最不了解的猫类,以至连它的食谱也是靠推测得出的。 24、南美草原猫(长约55-75cm,重约3-7kg) 25、乔氏猫(长约45-75cm,重约3-8kg) 26、野猫 (欧林猫,所有猫属都象猫,简称猫,包括家猫,长约45-75cm 美洲虎 ,重约3-8kg)最嗜杀的猫类,不是奉承,的确如此。家畜中家猫的野性最强,放到野外马上可变成野猫。 27、豹猫(包括西表猫,长约40-65cm,重约4.5-6.5kg),最大的豹猫。 28、婆罗洲金猫(长约53-67cm,重约2.3-4.5kg),最小的金猫。 29、兔狲(长约50-65cm,重约2-4.5kg),猫科中的极品,其实它才是真正最可爱的猫类,捧在手心里简直就是一个毛球。但因皮毛珍贵,常被成为毒杀对象,这种人还真下的了手。 30、云猫(纹猫、小云豹,长约45-60cm,重约2-6kg),最小的大猫,云豹的缩小版,和它兄长一样是树间高手。 31、沙猫(长约40-57cm,重约2-3kg),猫科中的捕蛇冠军。 32、扁头豹猫(长约40-60cm,重约1.8-2.7kg),和渔猫有点类似,捕鱼高手,爪间有蹼,爪小,不能完全收入爪鞘里。 33、南美林猫(长约40-55cm,重约1.8-2.5kg),最小的草原猫。 34、小斑虎猫(长约40-55cm,重约1.5-2.3kg),最小的虎猫。 35、黑足猫(长约33-50cm,重约1-2kg),最小的猫。 36、锈斑豹猫(长约35-48cm,重约1.1-1.6kg),最小的豹猫,也是最小的猫科动物。 猫科之最 你想要的就是这些了 希望能帮到你
‘柒’ 世界上现存的猫科动物有几种啊
猫科动物共有1个科,5个属, 1. 猫属:共计25个种(其中美洲狮是最大的猫属动物)。 2. 猞猁属:共计5个种(猞猁属动物共同的特点就是耳上有簇毛)。 3. 豹属(大型猫科动物):共计5个种。这5个种分别是 a. 狮:亚洲狮&非洲狮; b. 虎:现存5个亚种(一共8个亚种,3个已经灭绝,即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 c. 雪豹:雪豹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是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濒危; d. 豹: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 e. 美洲豹:也称美洲虎。 4. 猎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猎豹(奔跑速度最快的)。 5. 云豹属:仅有1个种。就是云豹,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和东南亚一带地区,濒危。
‘捌’ 猫科动物有哪些
目前最新最权威的猫科分类是:
(1)猫科:猎豹亚科
(2)猎豹属:猎豹 豹亚科 豹属:虎、狮、美洲豹、豹 雪豹属:雪豹
(3)新猫属:云豹 石纹猫属:云猫 猫亚科
(4)猫属:野猫、荒漠猫、丛林猫、沙猫、黑足猫
(5)猞猁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短尾猫
(6)豹猫属: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
(7)虎猫属:虎猫、长尾虎猫、小斑虎猫
(8)草原猫属:南美草原猫、南美林猫、乔氏猫
(9)金猫属:金猫、婆罗洲金猫
(10)美洲金猫属:美洲狮
(11)非洲金猫属:非洲金猫 兔狲属:兔狲
(12)狞猫属:狞猫
(13)薮猫属:薮猫
(14)细腰猫属:细腰猫
(15)山猫属:山原猫
拓展资料:
猫科动物(Felidae):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共有15属38种。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着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
猎豹亚科爪不能伸缩,似犬科,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仅1属1种;猫亚科动物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共有10属;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4属。
猫科动物多数善攀缘及跳跃。大多喜独居。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欧亚大陆 、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地区,由野猫(Felis silvestris)驯化来的家猫(F.s.catus)已被人为带到全世界,很多成为当地入侵物种。
‘玖’ 老虎和狮子是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到底谁更厉害呢有没有证明老虎比狮子厉害的真实视频呢
首先,先声明本文章参考了众多文章(如cj的猫科系列2),在此鸣谢这些文章的作者! 先论鬃毛的防御效果: 从17世纪开始,动物学家们就一直在思考狮子鬃毛的作用,他们猜测这团毛绒绒的东西或者是用来抵御对手的长牙利齿,或者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然而根据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结果来看,鬃毛并没有多少防御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鬃毛只是代表雄狮生育能力和健康状态的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对于雌狮选择交配对象和评估敌对雄狮的实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明尼苏达大学的Craig Packer和Peyton M. West检测了从1964年来在坦桑尼亚塞伦盖提国家公 园拍摄的568只雄狮的照片并且对比了每一只雄狮鬃毛的形状和长期的行为纪录得出以上的结论。 “从达尔文时代开始动物学家们就一直在探索狮子鬃毛的重要作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Kay E.Holekamp说。这样的发现(Craig&West)是非常重要和有趣的,因为它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科学家的问题,而且也搞清楚了狮子鬃毛带来的好处和不利。 查尔斯 达尔文(charles darwin),对于狮子几乎一无所知,是最早提出狮子鬃毛保护作用的人之一,他写道:“狮子的鬃毛是防御对手 攻击的非常好的工具。” 这个没有根据的假设在1972年之前是非常流行的,直到乔治夏勒博士出版了他的着作《塞伦盖提的狮子》并提出雄狮浓密的鬃毛是代表雄狮状态的信号。尽管这两个观点并不互相排斥,直到1995年之前并没有科学家系统的验证过这两个观点。之后进行验证工作的 craig packer 和 Peyton west提出了鬃毛的三个基本特征:1 只有雄狮有鬃毛 2,雄狮一般在即将成年时才会长出鬃 毛 3 不同的种群以及同一个种群之间鬃毛的变化是非常大的。craig packer 在塞伦盖提公园研究狮子几乎30年,他经历了所有的枯燥乏味的艰苦试验和科学探索。超过三十年的观测记录让科学家们思考究竟鬃毛什么特征对于狮子是最有利的?狮子致命的獠牙利爪可能会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即狮子可以通过鬃毛的保护作用在打斗中获利。然而,避免打斗将会带来更大的好处,也就是说雄狮可以通过鬃毛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吓阻对手避免打斗带来的潜在危害。如果鬃毛的进化是用来防御对手的进攻,那么在打斗中敌人必然会更多的攻击鬃毛覆盖的区域,然而科学家们通过对亲眼目睹的打斗以及历史纪录的检测得出鬃毛区域并不是狮子首选的攻击目标,一旦受到攻击,死亡率也不比身体部分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没有鬃毛的母狮和未成年狮。 (对于没有鬃毛的母狮和未成年狮来说,相应鬃毛区域的伤口并不会比身体其他部分更致命或者更多,这个结果和对成年雄狮的检测是一致的。) 科学家们观测到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雄狮在打斗中受伤后鬃毛会极大的减少甚至脱落--有力的证明了鬃毛更多代表健康状态。 芝加哥罗斯福大学自然科学博士Kerbis Peterhans和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动物学家Thomas Gnoske则提出狮子的鬃毛是用来评估(个体实力,健康状态)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根据研究结果,恩格罗恩格罗火山口相比塞伦盖提平原和灌木林气温最低,而这里的雄狮鬃毛最浓密,颜色也最深。也就是说狮子鬃毛的长度和浓密程度的变化看起来并不受打斗的影响-比如说更容易受致命伤害的前额部分并没有更多的鬃毛来保护-而是更多的和气候以及健康状态有关。 最后我想提一下查沃无鬃狮的例子。众所周知无鬃狮是科学家用来表现这里的无鬃以及鬃毛稀少的雄狮的特征,而并非所有的查沃雄狮都是“完全“无鬃的--尽管它们的鬃毛比起塞伦盖提的邻居要稀少的多。假设鬃毛有显着的保护作用,那么查沃的无鬃雄狮在对垒有一定鬃毛的雄狮时,劣势是明显的,这意味着从进化角度来讲,无鬃狮更容易被淘汰掉---它们无法挑战有鬃的狮群首领,而一旦坐上狮王的宝座也很容易被有鬃狮赶下来,并且它们在与有鬃狮的搏斗中死亡率会更高。然而事实上无鬃狮非但没有被淘汰,与这里的有鬃狮比较,它们相当的繁盛。 总体来说,我认为狮子鬃毛的保护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根据近年来科学家们的实验和对数据的分析结果,鬃毛更多的是一个象征信号,鬃毛的变化程度也更多地取决于气候和健康状态。 我个人认为鬃毛也许可以略微的缓和对手的掌击,而实际上掌击伤害较大的是对手的脸部而不是鬃毛覆盖的脖子和肩膀。而对于雄狮来说,攻击对手的前半部分---即使没有鬃毛覆盖---是不明智的,对手的獠牙和利爪提供了最有效的防护。 作者:虎侯 现在在学术界关于虎强于狮的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下面通过虎狮的详细数据来进行说明,所列数据均为平均计。 以下都采用成年健康的狮虎,由于雌狮和雄狮的差别过大,因此狮子一般均采用雄狮。 1、体型比对 老虎是最大型的猫科动物目前已经没有任何异议。 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们所能接触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狮和最小型的中南亚老虎,由此引起视觉上的误会,而认为狮子是最大的猫科,并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标志。直到百余年前他们接触到了更大更凶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终改变的这种观念,形成了由狮子中心说向老虎中心说的转变。 而在东方,老虎一直稳居中堂,是神的象征,而狮子不过是守门神,只是猛兽的象征。 这样由于东西方对狮虎主观意识的差别而最终引发了狮虎斗的千年争论。 猛兽之间的争斗体型大的往往占有相当优势,体型大的老虎胜狮子似乎没有说服力,下面提到的都是狮虎相当的情况。 2、生理数据 下面几 乎缆括了猛兽的所有的生理特征: (1)头颅比较 狮子因为鬃毛的原因,在视觉上感觉相当大,其实除掉鬃毛后和老虎相差无几,剥皮后的狮虎也很难分辨,因此颅骨差别不大。 鬃毛是雄狮的象征,以至往往被无限夸大,甚至成了决胜武器。生物学上将雄狮鬃毛的作用定义为:雄狮之间实力的显示、雌狮择偶的标准, 鬃毛对雄狮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时会消弱它的攻击能力。 (2)心脏容量 在解剖学中,老虎心脏容量大于非洲狮,这一条相当重要。在同等生理素质的对手中,它反映了一个物种具有更大的爆发力、耐力和体能恢复能力。 雌虎平均0.65% 雄虎0.64% 雌狮0.57% 雄狮0.46% 雄豹0.36% 鬣狗0.95% (3)嘴 猫科嘴的张合度都约60度(剑齿虎可达100度),老虎颚部球型肌在猫科中最发达的,狮虎的咬合力差别不大,虎略强,虎约450kg,雄狮400kg(附:鳄后端约1000kg(合2200磅),前端770kg,大白鲨约770kg,人约80kg)。 虎犬齿长约6cm,雄狮约5cm,虎的咬合深度约为11cm,雄狮约9cm。咬合深度深1cm往往就能决定对方是生还是死,这也使狮子使猎物的致死率比老虎要小的多。 但狮子的齿根略粗于老虎。生物学家解释之所以狮的齿粗,是因为狮子无法快速将到手的猎物杀死而导致猎物的反抗,为了在猎物反抗中不致使犬齿折断,才使犬齿进化得更粗。 (4)前肢 老虎前掌是猫科中最大的,雄虎的掌垫宽约10.5-11.5cm,雌虎约8.5-9.5cm,雄狮约7.5cm。 掌击是虎的常用手法,其掌力居猫科之冠,可达1吨(瞬间掌力达到了800KG),力量比雄狮大10%,而狮子不论是博杀还是捕食,掌击都不是它的特点。 猫科都有磨爪的习惯,但成年后的狮子磨爪的频率有所减少,这和生活环境有关,因此爪子不如老虎锋利。 虎的爪子在猫科中最长,西虎约10cm,孟虎约9.2cm,狮约8cm。 狮子常被大型猎物从其身上甩落下来,可见其前肢力量不够、爪子嵌入不深,而老虎极难被野牛甩落。 (5)后肢 狮子后肢力量不足,只能半直立,因此狮子不擅掌击,而老虎后肢力量强大,可以完全直立,直立后可比狮子高一个半头。 后肢力量直接影响了跳跃能力。老虎可跳上2.2-2.4m的高度,雌狮约1.8m,老虎摸高可达6.5m,雌狮为4.5m,而雄狮几乎不会跳跃。 综合四肢老虎的更为粗壮,而狮子四肢相对瘦弱的多。 (6)肌肉 孟虎和狮子都属热带、亚热带,两者肌肉相差不多。虎的肩部力量强大,雄狮的力量集中在颈部。 东北虎的脂肪主要在皮下,而不是附着在肌肉上,其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70%左右。据中国生物学家对东北虎解剖报道:西虎肌纤维极为粗壮,几乎找不到脂肪,比最好的健美运动员的肌肉还要结实。 (7)骨骼 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其骨骼平均密度比狮子高约1.2%,这意味着老虎更加强壮,抗击打力更强。 (8)速度 老虎冲刺速度达到了80KM,而狮子仅为60KM。 (9)柔韧性 老虎的体型修长,而雄狮体型粗短,这意味着老虎可以做更大范围、更灵巧的转身。 (10)其它 平衡力方面,老虎可以走体操比赛中的平衡木,而狮子则不行。 老虎尾巴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强大,但依然是其攻击武器,狮子尾巴没有攻击作用。 猫科观察家认为:老虎习性狡猾、狮子则相对憨直。 上面是生理上的硬件对比,以下是狮虎在生活实践中的比对,其实就是技巧性的软件对比。 技巧对猛兽相当重要,之前曾经有人模拟出猛兽对决,但马上被引为笑话,因为他们只输入了硬件数据,却忘了输入技巧数据,因为按照这种模拟,那么猎豹将捕不到斑羚,而花豹也捕不到斑马,因为这些猎物比捕猎者更加强壮,斑马可一脚将花豹踢翻,而数据显示花豹不会躲避,100%会被踢死,因此该模拟认为地球上不可能出现能捕杀比自身大的猎物的猛兽,而实际上呢... 关于猛兽大对决: (1)discovery中狮与虎的基本数据为: 虎,体重570磅;长度10.2英尺;肩高3英尺;爪长3英寸;犬齿4英寸;咬力>1000磅。 狮,体重530磅;长度10.8英尺;肩高4英尺;爪长3英尺;犬齿3英寸;咬力>1000磅。 狮的身长居然比虎还要长,并且要高33%,真不知道这帮专家是怎么得出的数据。即使虎是孟虎,这个数据也不对。 (2)狮的搏斗力量源于双狮争夺领地之生死之战,而虎的搏斗力量源于双虎玩耍之战,这样的取景,不存在错误才怪?真怀疑discovery专家的居心。 (3)discovery是电视节目,要求提高收视率,增加关注度,而如何提高?如果你说虎吃了狼,没有人会感兴趣,但如果你说狼吃了只虎,相信每个人都会看.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日本还是美英,投票的结果都是虎的胜率高,有的还不是一点点高,discovery自己办的网站虎对狮的胜率达到了85%.包括国外专家的评论也是多看好虎的.而discovery却背其道而行之,目的很简单,提高观众专注度! (4)discvery的制作技术?搞不明白他搞了一堆模型在作什么?其实,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特别是电脑制作技术这么发达,制作一个搏斗程序,输入相关的数据,不比那堆破烂模型强多了?说白了,他搞那个模型,就是为了哗众取崇。 3、生活习性 (1)有的人因为狮子是群居而说其群体战斗力强,即狮群强于虎群。其实这种人是根据狮子的实际生活,即狮子的整体意识强来说的,但他们却把另一个事实忽略不计,即狮群在同类打斗中只有最强的雄狮才能决定胜负。 那么狮群会不会把老虎看成同类呢,答案是可能的,因为虎狮之间会发生自然交配的情况,这在野生动物中只有把对方看成同类才会发生。 (2)同样有人说雄狮是靠打斗为生,因此认为雄狮的战斗欲望更强,但殊不知老虎的领地性极强,体型小的老虎对闯入它领地的大老虎同样会不惜一战,有主场之利的老虎战斗力更强(因为这是饭碗问题)。相反雄狮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摆摆鬃毛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在动物园中老虎咬死狮子的情况大多都是老虎以为狮子闯入了它的领地,而在野外领地之争是常事,尤其是在老虎数量曾经繁盛的时候。 也就是说雄狮更多的是为配偶而战,而老虎更多的是为领地而战,它们的打斗频率本不相上下。 (3)雌虎不但要为领地还要为幼崽而战,雄性猫科都有杀死非亲幼崽的习性,单只雌虎为了保护幼崽而和体型大的雄虎时常都有打斗,而一群雌狮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就是缴械投降。虎为独居,由雌虎独立抚养幼崽,说明虎的生存能力相当强大,而雌狮根本就无法独立抚养幼崽。 (4)有的说雄狮不会衡量对手实力而勇往直前,其实这是严重误会,雄狮衡量对手的标准是鬃毛,鬃毛差的雄狮会选择自动退却,而老虎在雄狮眼里就是鬃毛差的狮子,因为雄虎就没有长的鬃毛,因此雄狮往往会认为老虎不如自己可以一战。 老虎和其它猫科一样因独居而谨慎,也会慎重评估对手的实力,因为评估失误会带来重伤而无法捕食,也就是说老虎不会打无把握之战,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和老虎打架的狮子在老虎眼里是可以战而胜之的猛兽,而这种评估肯定比人类的评估还要准确。 4、打斗技巧 猫科的咬合力在猛兽中不算最大,但爪子却是最强,敏捷度也是最高,因此爪子是致胜武器,而牙齿只是至死武器。爪子加上技巧,这使猫科成了猛兽中最顶级的捕食者。 (1)老虎打斗采用掌击方式,实际就是一套组合拳,更多的是凭借其技巧,极少把脑袋早早的凑上去。 (2)雄狮是猫科的例外,他们之间的打斗其实就是在比谁的力量大,由于四肢力量和技巧的不足,几乎抛弃了猫科爪子加技巧的优势。雄狮更多的是凭借身体和力量,是一种推搡的手法,但我们知道无论是体型还是力量狮子相对于老虎都不会占有优势。 老虎可以双掌齐用,而雄狮因后腿力量问题而无法完全支撑全身重量,要想完全发挥掌力,必须一只前掌撑地。 (3)鬃毛对雄狮咽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老虎往往都是先通过前肢的打斗,在取得了相当优势之后才会锁喉,因为在没有取得优势之前就冒然锁喉,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咽喉不负责任。 5、捕猎技巧 捕猎技巧可以从侧面反映猛兽所具有的技能。 (1)老虎捕食通常是偷袭,然后是短距离的冲刺,它要求具备更强的爆发力,因为如果反映迟钝容易使猎物逃脱,而长距离追赶不是老虎的长处,老虎对付野牛是跳上牛背后紧紧的抓住,乃至更大的成年亚洲母象也是如此,而狮子只能扑到野牛的后臀且很容易被甩落下来,而亚洲野牛比非洲野牛大得多。狮子捕食通常是群体合围,主要靠群体力量的托拽将其扑到,狮子单杀野牛甚至会丧命。 (2)狮子对猎物采用咬颈,而窒息方式往往显得拖泥带水,狮群常常有到手的猎物逃脱的可能,电视中有5只狮子(包括有雄狮)捕杀一头野牛而最终被逃脱,其实这反映了狮子不能有效的快速杀死猎物,还有居然会使几乎没有博杀力的猎豹负重伤后逃脱,这反映了狮子的杀伤率。 老虎的击杀成功率相当高,击杀手法也更丰富,有拍断颈椎、咬喉、咬颈等,对较小的几乎直接就是拍断颈椎,对大于200kg如野牛是咬颈,直接咬碎脊髓,这和狮子 对付野牛的手法完全不同,但致命效率更高,往往是一击致命,到手的猎物极少有逃脱的可能,因为老虎承担不起这样的失误,特别是东北虎。 (3)狮群的捕食成功率根据猎物不同在10-20%之间,老虎成功率在5%左右,狮群成功率虽大于老虎,但平均下来就很低了。食物利用率也不及老虎,只能管一顿,而老虎捕食一次往往会管很久。 狮子是唯一一种单独生存就要靠腐食为生的猫科是单只狮子捕食成功率的一种体现。 (4)狮和老虎都有能力在非常情况下捕杀超大型的猎物,如狮之对于水牛、长颈鹿等,老虎之对于母象、野牛等。 但单狮面对庞大的野牛并没有多少把握,甚至会被野牛杀死。而老虎却能猎杀更大的白肢野牛。 6、生存竞争 狮群的生存环境主要竞争对手是鬣狗群、花豹,而孟虎是豺狗群、金钱豹,西虎是棕熊、远东豹。 (1)落单的狮子生活极为困难,被狮群驱逐的落单雄狮一般只能靠腐蚀度日。 (2)单只豺狗的实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规模和韧性远大于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孟虎,曾经发生的先后近60余只豺狗以惨重代价搞定一只雌孟虎的着名战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组成的。 (3)棕熊是比西虎大得多的猛兽,远东豹在西虎的打压下生存得极其艰难,但和远东豹同种的花豹在狮群的打压下则生活得相当滋润,可见狮群扼杀豹子发展的能力远不如老虎,花豹由此被称为生存得最为成功的大猫。 因此老虎和狮子竞争环境可以说同样凶险,但即便这样,排除人为因素,老虎独居得依然十分成功,而狮子的独居就意味着沦为食腐着,难怪吃出了艾滋病。 7、博杀战例 现在所看到的狮虎斗都是圈养的,准确的说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但可以得出参考结论。 (1)圈养猛兽在能力上相比野生的都有所退化,但有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圈养猛兽中其技巧性越强的损失越大。 如将趋向于力量的熊科和趋向于技巧的猫科都从小圈养,明显猫科的损失要大。同样人类也是一样,将一个刚出生的小孩从小就关起来,其具有的人类特有技能的损失是最大的,而这种人只能从生物学上讲还算是人,但实际上和白痴无异。雄狮在于力量,而老虎在于技巧,其损失无疑比狮子会更大。 但即使这样,圈养老虎的胜率也高于狮子,更不要说野生狮虎了。 (2)还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现在所有狮虎斗的记录或视频中,体型小的老虎战胜大狮子的事件并不奇怪,而从无体型小的狮子战胜大老虎的战例。 (3)在选择虎狮斗的战例中,一般更多的是选用雄狮,而对老虎,几乎都是不管公的母的一起选,而事实上雌虎比雄虎体格上还是有不小差距,只是没有狮子的差别大而已。但如果真的这样选,不妨拿一拿雌狮和雄美洲豹来斗斗。 但即便如此,雌虎同样有战胜雄狮的战例,而雄虎对雌狮就是屠杀,雌狮对雌虎也可以说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8、进化 狮虎出自同一祖先。目前野生的狮虎不可能相遇,但在历史上狮子和老虎的领域曾有过重叠,最后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在没有人类干扰之前,虎的足迹曾经遍布欧亚大陆,从极寒到极热显示了其顽强的适应力,而狮子只能局限于热带亚热带。 从生物、地理学上讲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富饶的土地,而这就是孟虎的生存地带。其实也可以通过美洲豹和美洲狮的竞争来作为对比,美洲豹强于美洲狮是不争的事实,美洲豹占据了南美热带雨林的中心地位,而美洲狮则只能偏隅一方。 将所有数据列出之后,才发现狮子几乎是全方位的落后于老虎,不占任何生理优势的野生狮子对野生老虎可以说几乎就是完败 那么 实际战斗中狮子和老虎的胜负关系怎样呢? 自然状态下老虎和狮子一般是碰不到一起的,但基因分析显示非洲狮从非洲大陆北上进入阿拉伯半岛又进入南亚次大陆。有的地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我国云南一带远古时期也有狮子。但为何现在匿迹消踪了呢?老虎奋虎威将狮子逐出了生活条件舒适,方便的山林,将其赶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从地理分布来讲,老虎以西伯利亚为基地足迹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发展为孟加拉虎亚种、高加索虎亚种和华南虎亚种,只有大海阻止其进入美洲。部分个体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发展为苏门达腊虎亚种。从极寒到极热显示顽强的适应力,历史上在印度发生过狮虎的竞争,虽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是非洲狮退让到印度西北一隅(称亚洲狮),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亚、东南亚是最终结果。 人类才是最残忍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人为的狮虎相争: 古罗马斗兽场曾经安排过几百起狮虎相残,虎无一例外的胜利了,有前苏联科学家试验让两只同性同体形的成年饥饿的狮虎相斗,结果老虎胜出。 网上可搜索到的地坑狮虎斗视频(英国一位爱狮的富翁所拍摄),视频中老虎在优势情况下不明不白的死掉...文字介绍是老虎连杀三只雄狮后在搏斗中被枪杀.. 吉尔狮虎斗真相: 国外揭露真相的原文找到了 译文:吉尔狮虎斗(都是野生) 这是狮与虎的较量/时间:1930年/城堡电影(最初为16毫米胶卷) 亚洲狮与孟加拉虎最后......在同一个猎坑里相遇。狮上前杀死了虎。这是唯一在野外拍摄到的野生狮虎搏斗录象。虎最终被杀死了。 雌虎斗雄狮(真相:虎并未死亡,狮毫无战功) 这的确是吉尔狮虎斗。胶卷只有16毫米,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部分有欺骗性的内容。很类似“大笼子马戏团狮虎斗”的骗局,当时雌虎几乎杀死雄狮,并且后来的报告里(真实)陈述狮后来毙命。在吉尔森林里的搏斗总共延续9分钟。当拍摄进行时,雌虎推倒雄狮后歇息下来。虎依然活跃而有警惕性,状态良好,几乎毫发无损。雌虎以利爪推倒雄狮。狮后退之时,虎两度绕场地而走,因疲惫而卧地休息。由于雄狮在雌虎面前退缩了,因此他们(应该指猎人)把虎拉出了坑,其时虎依然活着并且在动弹。(接下来“An also make no mistake about it”是个典型的错句子,不知道怎么翻译,)这的确是地坑之斗。巢网的链接完全不准确,都是错误的、偏颇的和具有误导倾向的信息。在大笼子中,雌虎几乎格毙雄狮。在吉尔森林大战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雌虎受到重伤。我可以告诉你,在那个片段里的确有两只野生狮虎在搏斗。但是从来就没有狮杀死了虎的电影剪辑,或许我该加一句,倒是有三次虎杀死了狮。 网上可搜索到的马戏团狮虎斗视频也可以看到不是人家用水枪救命的话狮子的下场 科学家做了个大胆的实验,叫虎啸非洲(老虎伊甸园),将两只人工饲养的孟加拉虎在非洲进行野化训练,结果非常成功--能完成猎豹才能完成的追杀羚羊(狮子是群体围堵),追杀鸵鸟(令人吃惊,鸵鸟速度在72KM\H),追杀泅水而逃的猴子(老虎游泳水平相当高,还能潜水3米呢).......精彩极啦!
‘拾’ 猫科动物有多少种,分别是哪些
豹亚科(7种):
云豹属Neofelis :云豹Neofelis nebulosa;巽他云豹Neofelisdiardi
豹属Panthera:虎Panthera tigris;狮Panthera leo;美洲豹Panthera onca;豹Panthera pars;雪豹Panthera uncia
猫亚科(32种):
云猫属Pardofelis:云猫Pardofelis marmorata
金猫属Catopuma:金猫Catopuma temmincki;婆罗洲金猫Catopuma badia
薮猫属Leptailurus:薮猫Leptailurus serval
狞猫属Caracal:狞猫Caracal caracal
非洲金猫属Profelis:非洲金猫Profelis aurata
虎猫属Leopars:南美草原虎猫Leopars colocolo;乔氏虎猫Leopars geoffroyi;南美林虎猫Leopars guigna;安第斯山虎猫Leopars jacobita;虎猫Leopars pardalis;小斑虎猫Leopars tigrinus;长尾虎猫Leopars wiedii
猞猁属Lynx:短尾猫Lynx rufus;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欧亚猞猁Lynx lynx;伊比利亚猞猁Lynx pardinus
猎豹属Acinonyx:猎豹Acinonyx jubatus
美洲金猫属Puma:美洲狮Puma concolor
细腰猫属Herpailurus:细腰猫Herpailurus yagouaroundi
兔狲属Otocolobus:兔狲Otocolobus manul
豹猫属Prionailurus:锈斑豹猫Prionailurus rubiginos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渔猫Prionailurus viverrinus;扁头豹猫Prionailurus planiceps
猫属Felis:丛林猫Felis chaus;黑足猫Felis nigripes;沙猫Felis margarita;荒漠猫Felis bieti;非洲野猫Felis lybica;欧州野猫Felis silvestris;家猫Felis c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