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狂犬病是由于狂犬病毒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危害性很大,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可防不可治。潜伏期长短差别很大,是特征之一,根据数据统计,狂犬病多数是在1-3个月内发病,超过半年到1年之间发病的占整个发病人群的4%-10%,超过1年发病的非常少不足1%,世界卫生组织记录的最长的狂犬病发病是6年,绝大多数人还是在暴露后1-3个月发病。
经常能碰到咨询者在问大夫,十几年前被猫狗咬伤了,现在特别紧张要不要打疫苗、会不会发病,十几年如果还没有发病就认为不会发病了,目前见到的最长的也就是6年
⑵ 得了狂犬病的猫,几天发病,几天死亡
猫狂犬病如果爆发一般会在7天内死亡。
但是如果只是携带狂犬病毒,而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即处于潜伏期,则可能存活很长时间。一般狂犬病的潜伏期从3个月到十年不等,所以潜伏期的猫可能存活几个月也可能存活十来年。已发病的猫会经历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麻痹期,这三个阶段合起来平均不超过五天。所以狂犬病发作后死亡非常快。
猫狂犬病防治措施
在狂犬病流行区,对猫应积极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以保人兽安全。发现病猫应及时扑杀、深埋或焚烧。
被咬伤的猫,先让伤口流出部分血液,以减少病毒吸收,再用肥皂水充分冲洗,并用3%碘酐处理创口,如有症状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如镇静、抗痉药物及氢化可的松等激素。被咬伤的猫,应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于伤口周围分点注射。用量每千克体重1.5毫升。
免疫血清应在被咬后七十二小时内注射完毕。整个治疗过程应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喂者及治疗者必须严加防护。一旦发现狂犬病症状立即扑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狂犬病
⑶ 猫也传染狂犬病 对吧 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如果被咬伤后 很长时间在去看 还有用
首先狂犬病并不是哺乳动物才会传播,而是所有温血动物也会传播,鸡等禽类也会传播只不过不常见而已.
注射疫苗,我的观点是:
宁补务缺,宁早务晚.
48小时只是对于那些发病比较急的人来说,比如被已经有狂犬症状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并且部位离中枢神经比较近,这类人一般潜伏期很短,如果迟了注射疫苗,那么在疫苗发挥作用以前就已经发病了,那么一切都晚了.
所以注射疫苗,在没发病之前注射比不注射好那是一定的.
至于说到潜伏期,目前文献记载最长的19年,近期听说还有比这长的,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些都是极少极少,就象在街上被陨石砸到头部一样.
我个人认为,狂犬病潜伏期没有那么长,因为狂犬病潜伏期都是患者自己描述的,患者一般在农村,和狗等动物接触比较频繁,有可能在不注意的时候被感染.(比如有个不起眼的小伤口被狗舔到.).
也有观点是潜伏期确实可以有那么长.
扯的远了.呵呵
所以在没发病以前打疫苗都有用,如果你担心的话,那么请去打疫苗,全程注射完以后检测一下抗体,如果产生抗体就不必再担心了.抗体保护为半年,如果疫苗注射完,并且也检测抗体了,抗体达到免疫水平以后,半年之内被小动物轻微的抓伤可以不用再打,但是重伤或多处咬伤还是要打的.
⑷ 带狂犬病的动物多久死亡
狂犬病毒经唾液传播,被抓了你应该担心的是破伤风。
狂犬病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不会超过十天,发病前不会传染。
⑸ 狗得了狂犬病它的潜伏期是多长
狂犬病毒是通过血液传播,通常是伤口,即被咬伤。潜伏期7-14天的比较常见,有终身潜伏不发作的
⑹ 狂犬病会传染吗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有多长
3.一般来说,狂犬病的潜伏期在60天左右,有的患者可以潜伏半年以上,少数患者可以潜伏几年,所以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有多长其实和个人身体素质有关。而狂犬病毒的病程一般在6天以内,很少有患者超过10天。而且狂犬病毒一旦爆发,无药可治,死亡率几乎100%。狂犬病通过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死亡。狂犬病是由人被病狗、病猫等患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引起的。如果不小心被动物咬伤,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48小时内有效。因为不确定咬你的动物是否携带狂犬病毒,所以大家一定要打狂犬疫苗以防万一。
⑺ 被狗咬后多长时间就发作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本病的温血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其特征性症状是恐水现象,即饮水时,患者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随后患者口极渴亦不敢饮水,故又名恐水症。资料显示,狂犬病曾光顾过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夺走过数千万人的生命。 人的狂犬病绝大多数是由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发病。潜伏期短到10天,长至2年或更长,一般为31天至60天,15%发生在3个月以后,视被咬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和咬伤程度,或感染病毒的剂量而异。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全世界仅有数例存活的报告。但被狂犬咬伤后,若能及时进行预防注射,则几乎均可避免发病。因此,大力普及狂犬病知识,使被咬伤者能早期接受疫苗注射非常重要。狂犬病遍布于全世界,中国仍时有发生。因野生动物中也存在本病,故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但若能管理好家犬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率。 狂犬病往往有一个短的前驱期,约1天至4天,表现为中度发热、不适、食欲消失、头痛、恶心等;然后进入神经系统的症状期,约2天至20天,出现应激性增高,胸部压迫感、胸痛及气流恐怖症,即用风吹面部时会引起咽喉部肌肉痉挛,这是一种典型的症状,有助于诊断。伤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种异样的感觉,有的病人伴有对光、噪音和感觉剌激的应激性增高,通常表现有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交感神经系统病损后出现多汗、流涎、狂躁行为、焦虑、痉挛性痛性肌肉收缩,在吞咽时咽喉等部位的肌肉痉挛而怕饮水,故又称恐水症。 在症状出现后的14天内,病人往往在痉挛后出现继发性呼吸和心衰竭,昏迷而死亡。狂犬病有疫苗可供预防,但无特异的有效治疗,发病后90%以上病人都会死亡,因此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关于狂犬病的记载,我国古已有之。《左传》曾有驱赶疯犬以预防狂犬病的记载。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中有“狂犬病”的病名。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有:“凡狂犬咬人,七日一发,过三十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耳。”隋代《诸病源候论》对狂犬病的潜伏期及临床症状治疗都有详细地论述。 虽然古人很早就对狂犬病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狂犬病防治方面取得突破的却是近代科学家,其中尤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作的贡献居多。19世纪时,狂犬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计的法国人性命,为此,巴斯德从1880年开始研究如何对付狂犬病。 巴斯德发现,病菌在空气中的氧化时间越长,毒性就会越弱。要是将毒性减弱后的病菌放在有利于它们生长的环境,如人和动物体内,它们又会再度大量繁殖。不过,这种情况下所繁殖出来的病菌毒性已经很弱,不足以致病,反而能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免疫的效果,这就是巴斯德的“人工减毒法”(后来称为人工免疫法)。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病毒疫苗后成功地在狗身上进行了试验,但却不敢轻易在人身上尝试。 1885年的一天早晨,一位满面愁容的中年妇女来到巴斯德的研究所,恳求巴斯德救救她被狂犬咬伤的孩子约瑟夫。原来,这个孩子当天早上不知何故,竟然在家外遭到疯狗袭击并被严重咬伤,情况十分危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活不过5天。巴斯德深知,如果将疫苗接种到约瑟夫身上,只会出现两种情况:救了约瑟夫或加速约瑟夫的死亡。经过再三的思量,他最终冒险为约瑟夫接种了疫苗。第一天他只用上很小的剂量,之后每天才逐渐加大剂量。几天后,约瑟夫奇迹般地康复了,用于人类的狂犬病疫苗从此诞生了。巴斯德的人工免疫法为现代免疫学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⑻ 仓鼠被别的动物咬的话多久感染狂犬病
并不需要担心仓鼠狂犬病的问题。
狂犬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只能从携带狂犬病的动物传染到健康动物身上。尽管仓鼠可以成为狂犬病毒的宿主,但是,仓鼠这样的小动物,几乎没有可能在大型带毒动物的撕咬下存活下来,自然也就不可能传播狂犬病,仓鼠携带病毒的情况恐怕只能在实验室中实现。所以完全不需要担心仓鼠携带狂犬病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