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自然资源是否只给有余拜托各位了 3Q
日本素被称作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实,如果把“自然资源”界定为包括国土、水、矿物、植物、动物等门类在内的广义概念的话,那么,各个门类之间在资源的贫富程度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一言以蔽之为“贫乏”。 日本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国土资源的状况。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海岸线非常长。按照日本政府1996年统计,其海岸线共达33899公里,领海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渔业水域361万平方公里,200海里水域面积429万平方公里。这一岛国特征不仅使日本可以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为其开发海底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日本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用地即耕地资源更显得比较贫乏。1997年,日本共有耕地49896.7平方公里,加上多年生作物用地5861.4平方公里,也只有55758.1平方公里,平均每人仅约442平方米。 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则比较大。至1995年,日本共有森林2514.6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在这些森林当中,人工林为1039.8万公顷,天然林 为1338.2万公顷。由于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等原因,日本每年仍然要大量进口木材。例如,1999年,日本的木材需求量为9781万立方米,其中国产木材仅1900万立方米,进口木材7900万立方米。 2. 水 从年降水量来看,日本应当是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年降水量平均在1630毫米左右。不过,由于日本山高坡陡,河流又多不很长,降水中有很大一部分迅即流人大海,因而积存下来的水并不算多。因此,在福冈、东京等大城市,市政当局还是要经常为如何节水和开辟水源而伤脑筋。 3.矿物 日本的矿物资源种类繁多,曾有有“矿物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铅和锌的蕴藏量也较丰富,还曾有过一些较大的、着名的煤矿。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目前,在各种矿物资源当中,只有石灰石资源尚可称之丰富,而其他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则尤显缺乏。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4. 植物 日本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日本政府1999年统计,日本的野生植物种类多达31800余种,其中纤管束植物为7087种,藻类植物约5500种,藓苔类植物约1800种,地衣类植物约1000种,菌类植物16,500种。在这些植物当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约有1500多种。从世界上来看,日本的植物种类虽然少于那些拥有热带雨林的国家,但比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多得多。这是因为,日本的国土面积虽不很大,却跨越了从亚热带到亚寒带的广阔地域,而且绵延起伏,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加之岛屿众多,形成了富有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从而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 日本的植物栽培历史较长,许多植物是从中国等大陆国家移植过来的。樱是日本普遍栽种的重要的观赏树种,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5. 动物 据日本政府1999年统计,日本共有动物约36,9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约1400种,无脊椎动物35,207种。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类偏少。目前,体形大的野生动物只有熊、狼、野猪和鹿等。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金枪鱼、沙丁鱼、大麻哈鱼等的产量都很高。淡水鱼的种类也有不少,其中,香鱼的产量最大,是日本淡水鱼之王,成鱼身长约30厘米左右,银白色,有香味。 日本的鸟类动物大约有400种。其中原生鸟类约140余种,寒带鸟类约150 种,热带鸟类约50余种,日本特有的鸟类约有近50种。水鸟较多。雉(野鸡)因其美丽而被尊为日本的国鸟。丹顶鹤、信天翁、朱缳等鸟类已濒临灭绝,朱鹮曾仅剩一只。 昆虫类动物亦种类繁多。其中,仅据初步统计,蟋蟀就有43种,蛙类有29种。蝴蝶类有500余种。
B. 日本有野生熊吗生活在哪还有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吗
有野生的我的一个朋友就是猎师。生活在山里。有时山上没有食物会下山来吃农作物。我前几天开车去看夜景就在山上碰到了一只黑熊,,,,吓死我了。。果断锁窗,然后低调离开。
C. 日本有野生动物吗
当然有了,而且还不少呢!山区野生黑熊经常上电视,饿了就会到附近的居民区翻垃圾箱。
D. 日本的狐狸村,这个村庄里狐狸到底有多少
据了解,日本狐狸村的野生狐狸大概有几百只,当地居民都把这里的狐狸视为灵物,甚至还建起来狐狸寺庙。日本的都市故事很多,而其中狐狸则是其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因此狐狸在日本的地位其实不低,甚至还有属于他们的底盘狐狸村,甚至有属于他们的寺庙,有属于他们的狐狸雕像;当地人都很尊重这里的狐狸,认为他们都是有灵性的动物。
日本的狐狸村很美,有机会去日本记得去感受一番。
E. 谁知道日本有几只朱环
中国有啊
朱鹮在中国和朝鲜已经没有了 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着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
前不久,一个不幸的消息传遍日本,一只叫阿金的雌朱鹮寿终正寝,日本原产朱鹮宣告灭绝。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因其羽毛洁白如雪,体态秀美优雅而受到日本人民的宠爱。1934年,它被定为天然纪念物。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朱鹮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野生朱鹮数量急剧下降,1950年,日本在佐渡岛上发现35只野生朱�。1960年朱鹮被定为国际保护鸟种时,岛上仅剩6只。为了保存这一濒临灭绝的鸟种,日本对其进行人工繁殖。1967年,日本在佐渡岛新穗村设立了保护中心,把岛内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送保护中心人工饲养。但野性未脱的朱鹮并不适应现代化的饲养,5只朱鹮相继死去。1981年,日本环境厅把其他地方余下的5只野生朱鹮也全部捕送到保护中心饲养。其中4只雌朱鹮在1986年相继死去,保护中心内只剩下雄朱鹮阿绿和雌朱鹮阿金。
然而,阿绿和阿金却极不投缘,阿金对阿绿不理不睬,根本不许它靠近,两只朱鹮隔栏相望。正当日本朱鹮保护陷入困境时,从中国传来好消息,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唯一的朱�野生种群,人工饲养繁殖研究也喜获成功,中国野生朱�种群濒危状态得到缓解,数量明显增加。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日合作进行人工饲养朱鹮。1985年,日本从中国借得雄朱鹮欢欢与阿金配对,但未能如愿。1990年,日方把阿绿送到北京动物园和遥遥配对,但遥遥产下的两枚卵均为无精卵。两次跨国“婚配”均告失败。1994年,日方又从中国借来龙龙和凤凤,但龙龙当年即客死东瀛。凤凤同阿绿配对产卵5枚,但也都是无精卵。
1998年和2000年,中国先后赠送日本3只朱鹮。它们不负众望,成为至今已在日本繁衍成39名成员的朱鹮大家族。阿金却始终默默孤独地生存着。1968年当它还是幼鸟时就被送入保护中心,如今在中心内已度过了近36个春秋。若以人类寿命相比,阿金已是百岁高龄了。
阿金临终前的反常举动异常壮烈。早已双目失明、衰竭的阿金突然顽强地展翅要飞翔,终因力量不支而一头撞在铁栅栏门上,落地身亡。
1968年以来一直照顾阿金的原保护中心所长说:“阿金一直顽强地活着,所以才有了与中国朱鹮的交往。阿金在日中两国间起了桥梁作用,我们应当感谢它!”
日本最后一只国产朱鹮阿金的死去,再次为日本野生动物保护敲起警钟。迄今,日本已有14种野生鸟类和21种野生动物灭绝。日本环境省决定明年3月在茨城县筑波市国立环境研究所建立濒危野生生物细胞基因冷冻保存设施,为今后克隆灭绝生物做准备。保存对象为2005年前有灭绝危险的200种野生生物,首批对象为60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它们的细胞和基因等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可维持其活性50—100年。日本朱鹮和中国朱鹮的基因排序并无多大差异,日方已决定冷冻保存朱鹮阿金的皮、肝脏和生殖等细胞和基因,将来中国朱鹮繁殖能力衰退时,阿金那时有可能“再生”。(光明日报驻东京记者 陈志江)
F. 日本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及其特点,并分析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一、自然环境特点
1、岛屿众多,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2、海洋之国。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3、日本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
4、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5、纬度差异大。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着。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二、自然资源特点
1、海洋资源丰富。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2、鱼类资源丰富。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3、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
三、有利条件
1、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着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2、丰富的海洋资源使得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渔业国,于1989年创下1190万吨渔获,浅海鱼占50%总量养殖鱼则占33%以上,最受欢迎的有沙丁鱼、金枪鱼、螃蟹、牡蛎、秋刀鱼、鲔鱼和日本𫚕鱼。日本有世界最大渔船船队和全球15%的渔获量占有率。
3、因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
四、不利条件
1、地震频发。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2、耕地有限。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3、火山频发。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
(6)日本人有多少野生动物扩展阅读
日本自然资源的具体情况:
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日本陆地面积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
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在日本本土生长着约5560种植物。约有1950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约占日本所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35%。约有1600种被子植物和高裸子植物为日本当地的原生植物。截止到2011年11月,共有超过6万种生物在日本生息。
G.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为什么水能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请结合所学内容加以分析
自然资源
日本素被称作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实,如果把“自然资源”界定为包括国土、水、矿物、植物、动物等门类在内的广义概念的话,那么,各个门类之间在资源的贫富程度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一言以蔽之为“贫乏”。
1. 国土
日本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国土资源的状况。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海岸线非常长。按照日本政府 1996 年统计,其海岸线共达 33899 公里,领海面积达 31 万平方公里,渔业水域 361 万平方公里, 200 海里水域面积 429 万平方公里。这一岛国特征不仅使日本可以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为其开发海底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日本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用地即耕地资源更显得比较贫乏。 1997 年,日本共有耕地 49896.7 平方公里,加上多年生作物用地 5861.4 平方公里,也只有 55758.1 平方公里,平均每人仅约 442 平方米。
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则比较大。至 1995 年,日本共有森林 2514.6 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在这些森林当中,人工林为 1039.8 万公顷,天然林 为 1338.2 万公顷。由于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等原因,日本每年仍然要大量进口木材。例如, 1999 年,日本的木材需求量为 9781 万立方米,其中国产木材仅 1900 万立方米,进口木材 7900 万立方米。
2. 水
从年降水量来看,日本应当是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的年降水量平均在 1630 毫米左右。不过,由于日本山高坡陡,河流又多不很长,降水中有很大一部分迅即流人大海,因而积存下来的水并不算多。因此,在福冈、东京等大城市,市政当局还是要经常为如何节水和开辟水源而伤脑筋。
3. 矿物
日本的矿物资源种类繁多,曾有有“矿物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铅和锌的蕴藏量也较丰富,还曾有过一些较大的、着名的煤矿。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目前,在各种矿物资源当中,只有石灰石资源尚可称之丰富,而其他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则尤显缺乏。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4. 植物
日本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日本政府 1999 年统计,日本的野生植物种类多达 31800 余种,其中纤管束植物为 7087 种,藻类植物约 5500 种,藓苔类植物约 1800 种,地衣类植物约 1000 种,菌类植物 16 , 500 种。在这些植物当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约有 1500 多种。从世界上来看,日本的植物种类虽然少于那些拥有热带雨林的国家,但比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多得多。这是因为,日本的国土面积虽不很大,却跨越了从亚热带到亚寒带的广阔地域,而且绵延起伏,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加之岛屿众多,形成了富有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从而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
日本的植物栽培历史较长,许多植物是从中国等大陆国家移植过来的。樱是日本普遍栽种的重要的观赏树种,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5. 动物
据日本政府 1999 年统计,日本共有动物约 36 , 900 余种,其中脊椎动物约 1400 种,无脊椎动物 35 , 207 种。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类偏少。目前,体形大的野生动物只有熊、狼、野猪和鹿等。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金枪鱼、沙丁鱼、大麻哈鱼等的产量都很高。淡水鱼的种类也有不少,其中,香鱼的产量最大,是日本淡水鱼之王,成鱼身长约 30 厘米左右,银白色,有香味。
日本的鸟类动物大约有 400 种。其中原生鸟类约 140 余种,寒带鸟类约 150 种,热带鸟类约 50 余种,日本特有的鸟类约有近 50 种。水鸟较多。雉(野鸡)因其美丽而被尊为日本的国鸟。丹顶鹤、信天翁、朱缳等鸟类已濒临灭绝,朱 鹮 曾仅剩一只。 1999 年,我国政府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向日本赠送了一对朱 鹮 。
昆虫类动物亦种类繁多。其中,仅据初步统计,蟋蟀就有 43 种,蛙类有 29 种。蝴蝶类有 500 余种。
H. 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
一.自然环境:
1.气候是温带海洋气候,常年温差小,比较温和。
2.四面环海海洋交通便利。
3.寒暖流交汇处,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4.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
日本是岛国,又深受黑潮影响,海洋性气候显着。
二.自然资源:
日本素被称作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实,如果把“自然资源”界定为包括国土、水、矿物、植物、动物等门类在内的广义概念的话,那么,各个门类之间在资源的贫富程度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一言以蔽之为“贫乏”。
1.国土资源。作为岛国,日本的海岸线非常长。其海岸线共达33899公里,领海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渔业水域361万平方公里,200海里水域面积429万平方公里。这一岛国特征不仅使日本可以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为其开发海底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日本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用地即耕地资源更显得比较贫乏。日本耕地平均每人仅约442平方米。
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则比较大。日本森林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由于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等原因,日本每年仍然要大量进口木材。
2. 水 。日本应当是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由于日本山高坡陡,河流又多不很长,降水中有很大一部分迅即流人大海,因而积存下来的水并不算多。
3.矿物。 日本的矿物资源种类繁多,曾有有“矿物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铅和锌的蕴藏量也较丰富,还曾有过一些较大的、着名的煤矿。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目前,在各种矿物资源当中,只有石灰石资源尚可称之丰富,而其他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则尤显缺乏。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4. 植物 。日本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日本政府1999年统计,日本的野生植物种类多达31800余种,其中纤管束植物为7087种,藻类植物约5500种,藓苔类植物约1800种,地衣类植物约1000种,菌类植物16,500种。在这些植物当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约有1500多种。
5. 动物 。日本共有动物约36,9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约1400种,无脊椎动物35,207种。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类偏少。目前,体形大的野生动物只有熊、狼、野猪和鹿等。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金枪鱼、沙丁鱼、大麻哈鱼等的产量都很高。淡水鱼的种类也有不少,其中,香鱼的产量最大,是日本淡水鱼之王,成鱼身长约30厘米左右,银白色,有香味。
日本的鸟类动物大约有400种。其中原生鸟类约140余种,寒带鸟类约150 种,热带鸟类约50余种,日本特有的鸟类约有近50种。水鸟较多。雉(野鸡)因其美丽而被尊为日本的国鸟。丹顶鹤、信天翁、朱缳等鸟类已濒临灭绝,朱鹮曾仅剩一只。1999年,我国政府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向日本赠送了一对朱鹮。
I. 日本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日本除鱼类, 森林和水力资源较丰富以外, 只有少量的矿物资源, 如石炭石、铅、铜 矿、煤、硅石、铬铁矿、锌、金砂和锰等。为了支撑经济发展, 日本在努力推进资源 供给多元化的同时, 还大力实行各种节能措施, 增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 海洋资 源是日本大力开发的对象。
===========
日本素被称作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实,如果把“自然资源”界定为包括国土、水、矿物、植物、动物等门类在内的广义概念的话,那么,各个门类之间在资源的贫富程度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一言以蔽之为“贫乏”。
1. 国土
日本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国土资源的状况。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海岸线非常长。按照日本政府 1996 年统计,其海岸线共达 33899 公里,领海面积达 31 万平方公里,渔业水域 361 万平方公里, 200 海里水域面积 429 万平方公里。这一岛国特征不仅使日本可以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为其开发海底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日本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用地即耕地资源更显得比较贫乏。 1997 年,日本共有耕地 49896.7 平方公里,加上多年生作物用地 5861.4 平方公里,也只有 55758.1 平方公里,平均每人仅约 442 平方米。
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则比较大。至 1995 年,日本共有森林 2514.6 万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在这些森林当中,人工林为 1039.8 万公顷,天然林 为 1338.2 万公顷。由于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等原因,日本每年仍然要大量进口木材。例如, 1999 年,日本的木材需求量为 9781 万立方米,其中国产木材仅 1900 万立方米,进口木材 7900 万立方米。
2. 水
从年降水量来看,日本应当是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的年降水量平均在 1630 毫米左右。不过,由于日本山高坡陡,河流又多不很长,降水中有很大一部分迅即流人大海,因而积存下来的水并不算多。因此,在福冈、东京等大城市,市政当局还是要经常为如何节水和开辟水源而伤脑筋。
3. 矿物
日本的矿物资源种类繁多,曾有有“矿物博物馆”之美誉。历史上,日本曾一度是铜的出口国,铅和锌的蕴藏量也较丰富,还曾有过一些较大的、着名的煤矿。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同等人口规模的国家相比,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目前,在各种矿物资源当中,只有石灰石资源尚可称之丰富,而其他资源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则尤显缺乏。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4. 植物
日本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日本政府 1999 年统计,日本的野生植物种类多达 31800 余种,其中纤管束植物为 7087 种,藻类植物约 5500 种,藓苔类植物约 1800 种,地衣类植物约 1000 种,菌类植物 16 , 500 种。在这些植物当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约有 1500 多种。从世界上来看,日本的植物种类虽然少于那些拥有热带雨林的国家,但比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多得多。这是因为,日本的国土面积虽不很大,却跨越了从亚热带到亚寒带的广阔地域,而且绵延起伏,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加之岛屿众多,形成了富有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从而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
日本的植物栽培历史较长,许多植物是从中国等大陆国家移植过来的。樱是日本普遍栽种的重要的观赏树种,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5. 动物
据日本政府 1999 年统计,日本共有动物约 36 , 900 余种,其中脊椎动物约 1400 种,无脊椎动物 35 , 207 种。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类偏少。目前,体形大的野生动物只有熊、狼、野猪和鹿等。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金枪鱼、沙丁鱼、大麻哈鱼等的产量都很高。淡水鱼的种类也有不少,其中,香鱼的产量最大,是日本淡水鱼之王,成鱼身长约 30 厘米左右,银白色,有香味。
日本的鸟类动物大约有 400 种。其中原生鸟类约 140 余种,寒带鸟类约 150 种,热带鸟类约 50 余种,日本特有的鸟类约有近 50 种。水鸟较多。雉(野鸡)因其美丽而被尊为日本的国鸟。丹顶鹤、信天翁、朱缳等鸟类已濒临灭绝,朱 鹮 曾仅剩一只。 1999 年,我国政府为了表达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向日本赠送了一对朱鹮 。
昆虫类动物亦种类繁多。其中,仅据初步统计,蟋蟀就有 43 种,蛙类有 29 种。蝴蝶类有 500 余种。
J. 日本被三万头野猪骚扰不停,这些野猪为什么无人敢吃呢
日本辐射野猪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由于核泄漏事故,导致当地居民搬离此地。由于无人居住,所以这里的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加了起来,尤其是野猪,浪江町町长介绍说,由于人们的离开,当地的野猪便占领了原本的城镇,这里环境舒适且食物充足,又缺少人们的捕杀,简直是野猪乐园,以至于这里的野猪数量成倍增加。
为了鼓励人们猎杀野猪,一些地方出动了赏金计划,每捕杀一头野猪,中央奖励8000日元,县政府奖励3000日元,市政府奖励5000日元,一共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而且面对职业猎人不足等问题,有些地方试图通过提高赏金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捕杀野猪,据说已经有赏金猎人凭借猎杀野猪成为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