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狗在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后多长时间才会发病
1楼不懂额。
并非每只狗都有病毒,是在被发作狂犬病的动物抓伤咬伤才有可能得狂犬病的,道理和人一样。
狂犬病在狗体内最长潜伏期是6个月。发作后10天内必死
❷ 仓鼠携带狂犬病病毒的话一定会病发吗如果是时间是多久有谁知道怎样分辨仓鼠是否携带这种病毒
你是不太了解狂犬病的病理,我找了些资料,你自己看了判断一下就知道了.其实你所说的情况应该要把症状都列出来,好让别人帮忙判断,还有的就是你所说的狂鼠病呢~~其实你指的是鼠疫吧~仓鼠被带狂犬病毒的源咬了而且出血了才会导致狂犬病,鼠疫倒没大可能得,因为仓鼠是酷爱干净的动物,由出生时候吃的就是杂粮,所以仓鼠一般都不带病毒,你可以放心,要是你的ss得了狂犬病的话一般都会出现临床现象的,你对照下面的来看看就知道了.
祝你的仓鼠健康!
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
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动物。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感染。
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理论上人与人虽然可以感染,但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世界上仅仅6例移植器官而导致的人与人感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例人与人感染的有确凿证据的例子。所以,人与人不易感,
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
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已经承认,健康的动物不带毒,更没有可能咬人动物没有死而人死,那些已经被证明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如果狗不是在发病期间或即将在10天内发病,其唾液中没有病毒,也不会感染你。
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据统计86例狂犬病人中,被咬伤者78人,宰杀狗剥皮刺伤手感染者8人。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还是一种是特殊的在实验室环境下才能导致的感染,就是实验室病毒浓度特别高的时候可能有气雾、飞末感染。
临床表现分两型:
一是狂暴型,二是麻痹型。
狂暴型: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表现精神沉郁、怕光喜暗,反应迟钝,不听主人呼唤,不愿接触人,食欲反常,喜咬吃异物,吞咽伸颈困难,唾液增多,后驱无力,瞳孔散大。此期时间一般1-2天。前驱期后即进入兴奋期,表现为狂暴不安,主动攻击人和其它动物,意识紊乱,喉肌麻痹。狂暴之后出现沉郁,表现疲劳不爱动,体力稍有恢复后,稍有外界刺激又可起立疯狂,眼睛斜视,自咬四肢及后躯。该犬一旦走出家门,不认家,四处游荡,叫声嘶哑,下颔麻痹,流涎。此种病犬对人及其它牲畜危害很大。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死。
麻痹期:以麻痹症状为主,出现全身肌肉麻痹,起立困难,卧地不起、抽搐,舌脱出,流涎,最后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死亡。
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瘙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暴露后预防性处理: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接种狂犬疫苗和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被疯狗和动物咬伤后,发病率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
被疯了的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的发病率与如下的六个因素有关:
1.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
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
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
4.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入伤口减少了的缘固。
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
6.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规定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鼠疫
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鼠间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败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传染性。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鼠疫杆菌侵入皮肤后,靠荚膜、V/W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随后又靠透明质酸及溶纤维素等作用,迅速经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发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则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继而播及肺部,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败血症,称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少数感染极严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并在其中繁殖,称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死率极高。
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大小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有广泛出血;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或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以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日。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2~7天;原发性肺鼠疫1~3天,甚至短仅数小时;曾预防接种者,可长至12天。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除轻型外,各型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同。
腺鼠疫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肺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败血型鼠疫又称暴发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
轻型鼠疫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其他少见类型
1.皮肤鼠疫病菌侵入局部皮肤出现痛疼性红斑点,数小时后发展成水泡,形成脓疱,表面复有黑色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浸润,基底为坚硬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脓疱,类似天花,有天花样鼠疫之称。
2.脑膜脑炎型多继发于腺型或其它型鼠疫。在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体征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或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3.眼型病菌侵入眼结膜,致化脓性结膜炎。
4.肠炎型除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腹泻及粘液血样便,并有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可检出病菌。
5.咽喉型为隐性感染。无症状,但从鼻咽部可分离出鼠疫杆菌。见于预防接种者。
诊断
对第一例病人及时发现与确诊,对本病的控制与预防极为重要。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曾有鼠间鼠疫流行或有赴疫区史;有接触可疑动物或类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各型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是确定本病最重要依据。对一切可疑病人均需作细菌学检查,对疑似鼠疫尸体,应争取病解或穿刺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血清学应以双份血清升高4倍以上作为诊断依据。
1.常规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常达20~30×109/L以上。初为淋巴细胞增高,以后中性粒细胞显着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减少。
(2)尿尿量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
(3)大便肠炎型者呈血性或粘液血便,培养常阳性。
2.细菌学检查 采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进行检查。
(1)涂片检查用上述材料作涂片或印片,革兰氏染色,可找到G-两端浓染的短杆菌。约50~80%阳性。
(2)细菌培养检材接种于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血培养在腺鼠疫早期阳性率为70%,晚期可达90%左右。败血症时可达100%阳性。
(3)动物接种将标本制成生理盐水乳剂,注射于豚鼠或小白鼠皮下或腹腔内,动物于24~72小时死亡,取其内脏作细菌检查。
(4)噬菌体裂解试验用鼠疫噬菌体加入已检出的可疑细菌中,可看到裂体及溶菌现象。
3.血清学检查
(1)间接血凝用F1抗原检测患者或动物血清中F1抗体。F1抗体持续1~4年,故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回顾性诊断。
(2)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血清检测可疑标本。特异性、灵敏性较高。
(3)其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测定F1抗体,灵敏性高,适合天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鉴别诊断
(一)腺鼠疫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淋巴结炎 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
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 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上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
3.免热病 由免热病菌感染引起,全身症状轻,腺肿境界明显,可移动,皮色正常,无痛,无被迫体姿,预后较好。
(二)败血型鼠疫 需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
(三)肺鼠疫 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
(四)皮肤鼠疫应与皮肤炭疽相鉴别。
❸ 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后最迟什么时候发病
意思是观察咬伤或者挠伤你的宠物。10天内他是发兵挂了的话,你就有可能染病了。如果宠物和平时一样的话。就说明你一点问题都没有。猫,狗虽然本身都带有狂犬病毒。猫。狗不发病你是不会被感染的。如果发病了你家宠物就会挂的,吐白沫等等症状。
❹ 狗咬过的食物人误食了会得狂犬病吗
狂犬病毒只有在动物发病前1-5天到发病后几天内唾液才带毒(潜伏前期与发病期间,但潜伏前期带毒的很少见,绝大部分只有发作狂犬病同时唾液里才带毒),才是传染期.
因为,猫狗狂犬病一旦发作,2-5天内必然死亡(泰国专家的研究成果),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你若被怀疑是患病犬猫咬了,只要咬过你后,这个狗\猫在10天内仍旧保持健康,你就根本没有被传染的可能.可以停止治疗.
❺ 携带狂犬病毒的狗,被感染的概率有多少如果狗狗感染狂犬病,多久后发病死亡率多少
第一句没明白,什么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狗被感染的概率有多少,你只的被感染是指人吗?还是狗?人被病犬咬伤而未作预防注射者约15%~20%发病,狗的话,狗本身得狂犬病也是因为被别的病犬或其他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这个概率好像没法算。狗感染狂犬病后多久会发病这个具体多长时间很难说。不同的狗潜伏期不一样,一般为15天,更长的可以达到数月或者几年。比较狗的品种不同,体型什么的也有差异,所以没办法确定,而且即使人类也有不同的潜伏期呢。狂犬病的死亡率人类都是几乎是100%更别说是狗了,但是因为狗的寿命毕竟比较短,很可能在没发病前就因别的原因去世了。
❻ 被动物咬了之后,动物继续存活多长时间表示没有携带病毒
请仔细阅读全部
正确言论
狂犬病潜伏期:任何传染病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病,潜伏期间人没有任何症状,这段时间就叫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波动最大,可从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一般是2周到3个月内发病,99%在1年内发病,1%在1年以上发病,但实际上超过1年半都已经是十分罕见的,经考证最长的潜伏期为6年,WHO有实际验证证明的是两个6年的病历,中国所谓极特殊的长达30年至40年的没有确凿的证据。 1,当一个人被狗猫咬伤时,如果咬人的动物感染了狂犬病,在咬人时唾液含有病毒,能传染人的话,动物在隔离观察的10天内就会发病,乃至死亡。这是研究者用百十只狗猫人工感染狂犬病毒的实际观察得出来,并在现场实践中加以证明的。 2,感染狂犬病毒的狗猫在潜伏期中到了发病(出现神经症状)前几天才有传染性,隔离咬人的狗是假设它发病了。因此不是整个的潜伏期隔离,它不咬人时你有什么隔离的理由?而潜伏期的绝大多数日子里也是没有传染性的,只有出现神经症状前几天才开始。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文件和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卫生法规要求,对咬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动物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前唾液开始排毒,至死亡只有短短数日。自然感染狂犬病的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中没有病毒,狗通常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才有病毒;出现症状后迅速死亡的狗,它的脑和唾液的病毒浓度,比活得较长一些的狗反而低些。实验感染的猫一般在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唾液排毒。 3,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系列第931号2004年《WHO专家狂犬病咨询会》第1次报告中,要求对可疑的咬人的狗猫观察10天。有专家说“10天观察期仅适合非疫区的” ,因而不适合中国。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个时间是根据实际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狂犬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WHO关于狂犬病的政策主要也是针对这些国家的。泰国的狂犬病和流浪狗的问题远比我国严重,一位泰国专门研究狂犬病的兽医博士说:二三十年前这里也有健康狗带毒、健康狗传染和人发生狂犬病狗没有死的说法,后来检验技术进步了,观察方法严格了,这些说法就没有了。他做研究已经20多年,亲自对数以千计可疑的咬人狗猫进行隔离观察,狗什么时候发病死亡都有统计,死后进行病毒学检验。他说他没有发现过人发病而狗不在10天以内死亡的。 4,如果被自家或邻居家的健康狗猫抓咬了,观察10天,它还是健康如常,你完全可以放心。有些人说他/她是数月或多年前的接触,或者被狗猫抓咬的,那动物后来是好好的,那就更无需担心,也不要接种疫苗。如果是流浪狗或者咬你的狗跑了,不知道狗的情况,请立即去疾控中心咨询。
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
1. 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你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2. 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3. 狂犬病毒机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预苗。 (如何判断是否是狂犬病发作的动物,请参照祖述宪教授的文章,) 4. 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苗预防。 5. 鉴于狗、猫等温血动物在狂犬病发作一旦发作, 3到5天内100%死亡(有文献说有罕见的是发病后8天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几天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内这个犬(猫)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 (此期限最初为泰国博士提出,注意,泰国也是狂犬病高发地区,也是疫区) 6. 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有文献说,如果人被咬了6天内发作,肯定是搞错了狗,也决不可能出现人死狗不死的情况。) 7. 如果你养动物,或经常与动物接触,建议先打三针做暴露前预防,这样一旦你被咬了,在怀疑是患狂犬病的咬了,就可以直接打2针获得免疫。
❼ 一般被携带病毒的蜱虫咬后多久就可能发病
症状: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传染途径疑为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
唾液收集器天猫
蜱虫危害: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怎样预防:1.千万不可用手强行拔除。正确的方法是,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的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同时,赶紧就医。
2.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钩,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
4.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5.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用驱避剂喷涂衣服。
6.蜱类较多时,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或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
7.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侵袭。
8.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还应注重清洁家中的卫生死角。地毯、沙发、床垫、被褥等棉毛质地的物品最容易藏污纳垢,拖鞋也最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繁殖的“温床”。且由于头发分泌油脂较多,枕头也需要时常晾晒,防止寄生物滋生。
特别提醒
1、遛狗人:在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把虫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
2、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
3、蜱虫本身不致病但携带多种病毒。
4、直接接触病人血液也可能被传染。
希望给你带来帮助,祝健康~=w=
❽ 狗在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后多长时间才会发病
这个不好说,犬类动物,可以终身携带病毒而不发病。
就好比人携带乙肝病毒一样,有些人,终身携带乙肝病毒,
但却不发病。所以,无法给您想要确切的潜伏期。
亦或是我孤陋寡闻吧。
❾ 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多久会死
楼主不会是没打狂犬疫苗吧?流浪猫很危险的,必须打疫苗。狂犬病潜伏期可达数年,发病必死,而且很痛苦。
❿ 一只有病毒的动物吃了会停留在植物上面再传染给人吗
1,看时间,如果刚刚留植物上有可能被人触摸到再被弄进呼吸道而受感染,当然病毒的数量还得够多,少量病毒不足以感染人使人发病,;2,一般携带病毒的动物其口中带出的病毒不多,主要是排泄物带出的病毒较多,容易造成人或其他动物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