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1、浸制法
所用的保存药剂,以酒精及甲醛液最为普遍。采到的动物标本,可直接浸存于70%的酒精或5~10%甲醛液或二者各半的混合液中。
活的标本,要首先在纯净甲醛液或95%酒精的固定液中浸泡,然后再移置于保存液中。大形动物标本要在杀死后,将标本复面剖一小缝,使保存液易于渗透内部,或用注射器向体腔注射保存液。
浸制动物标本,要在标本未固定变硬时,将附肢及其他体部伸直,成为适当姿势,并在附肢或其他位置拴上标签,用黑墨水注明该标本名称、采集期与采集地。
标本浸入保存液后,药液如变为污浊,应随时更换。装标本用的瓶,应在瓶塞处用石蜡密封,以防保存液蒸发。
2、剥制法
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
(1)怎么做标本动物扩展阅读:
制作动物标本的工具材料
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2.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𨱍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4.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5.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6.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7.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8.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
9.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㈡ 如何制作动物骨骼标本
步骤一:剥皮、去内脏:用剪刀剪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剪坏剑胸软骨。然后向两侧剪开,分别向前后四肢各方向拉下皮肤,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剪开体壁,取出全部内脏。
步骤二:剔除肌肉:将体壁及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按顺序逐步剔除。
步骤三:腐蚀及脱脂:把骨骼浸泡在0.5%~0.8%氢氧化钠溶液中1~3天,去除一些难以除去的肌肉,脱去骨骼中的油脂。在浸泡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以防骨骼脱散。后取出在清水中漂洗干净。
步骤四:漂白:用0.5%~1%的过氧化氢漂白30min,或用1%~3%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1~3天。浸泡时间应灵活掌握,主要看骨骼是否已变白,变白后马上捞出,否则,骨面会被腐蚀而变得粗糙,失去骨骼的光泽。捞出的骨骼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步骤五:整形和装架:取一块泡沫塑料板,将骨骼放在上面。整形时,把躯体和四肢的姿态整理好并按骨骼相应的位置用大头针固定,以免在干燥过程中变形。离散的骨骼可用乳胶将其粘连起来。
两块上肩胛骨应附着在第二、三椎骨横突的两侧,头部略抬起呈倾斜状,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趾骨可用乳胶粘在泡沫板上。骨骼标本制成后,最好装入标本盒中保存。
(2)怎么做标本动物扩展阅读:
①剥皮、去内脏时要小心不要拉断指、趾骨。
②剔除肌肉时要注意:不要将各关节 间相连的韧带破坏掉。
两侧前肢带骨与脊柱间无韧带相连,可把左、右上肩胛骨的肌肉从第2、3脊椎骨横突上剥离,左右前肢与肩带之间不要分开,仍借助韧带保持相连。
应保留四肢指趾骨关节的完整性。
剔除荐椎椎骨横突与髂骨相关节处肌肉时应保留些肌肉和韧带,避免中轴骨与腰带的脱离。
③骨骼标本要防止震动和撞散,用后盖好。受潮脱胶,关节容易掉落。阳光久射要发黄变色。骨骼断裂或脱落时,可用聚醋酸乙烯胶帖(用线固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物标本
㈢ 怎么样做动物的标本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骨骼是指支持动物和人的体形,保护内部器官,供肌肉附着,作为肌肉运动杠杆的支架。骨骼标本是供研究骨骼系统用的。一般将骨骼经过剔肉、脱脂、漂白,并按照动物的自然状态、位置串连安装成整体的骨骼标本。
(一)准备工作
1.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剥皮和剔肉。
剪刀:用来剪除肌肉和软组织。
镊子:用来夹取细骨和串装骨骼。
钢丝钳、钻子:用来串装骨骼。
漂骨骼缸:用来浸泡骨骼。小型动物的骨骼可用标本瓶或广口瓶替代。
镀铬的夹钳:用来捞取骨骼。
尼龙线:串装时用来缚扎骨骼。
骨骼玻璃盒:用来盛放骨骼。
2.化工用品
氢氧化钠(烧碱):有强腐蚀性,用作腐蚀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过氧化氢(双氧水)或漂白粉:作为漂白剂。
汽油:用作脱脂剂。
乳胶:用来粘连骨骼。
(二)制做
制做骨骼标本前,应先熟悉此种动物的骨骼位置和形态,以免在制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处,我们以家猫为例介绍制做方法。
1.处死
制做骨骼标本,要挑选口齿完整、新鲜的成猫。猫性较凶猛,不容易接近,可以将盛猫的捕笼放入密闭容器内,用乙醚或氯仿麻醉致死。也可将猫用水淹死。
2.剥皮
将刚杀死约5分钟左右的猫,切断颈动脉放血,然后用水冲洗身上的污物和血渍,再进行剥皮。从胸部中线剖开皮,直剖到肛门前为止,再切开口腔上下颌粘膜。剥时,先从腹剖渐向背部剥离,剥到后肢,切断股关节,在尾骨处切断尾部。剥到前肢切断肩关节。剥皮后,再沿腹部正中线剪开体壁,挖去全部内脏,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剔肉
天热时如果剔肉工作当天不能完成,需要冷藏。如果没有冷藏设备,最好在上午就开始剔肉,先剔去骨骼上大块肌肉,然后浸入配好的0.4~0.8%氢氧化钠溶液内过夜。第二天洗去烧碱残液后再剔碎肉。先剔躯干肉。用解剖刀尖先从背部脊椎开始,顺着从颈椎到尾椎,将背部肌肉翻起,露出脊椎骨,然后用左手拉着背部翻起的肌肉,右手握解剖刀,刀口贴着脊椎骨将肌肉和骨骼分离。以连着整块肌肉从背面向着腹面割离比较顺利,而且留附在骨骼上的碎肉也少。剔出连着的大部分脊柱上的肌肉后,再剔肋骨,顺着一排的肋骨向胸部剔离肌肉,剔到肋软骨时,小心不要割断软骨,并且要注意最末一对肋骨,猫是十三对剔到胸骨时要注意胸骨最末一节的剑状软骨。然后剔除肋骨和肋骨之间的肌肉,再除掉腰带上的肌肉。
其次剔前肢骨肌肉。先在肩胛骨的肩峰突和胸骨柄处取下锁骨,剔去锁骨上的肌肉,放入盛有0.4~0.6%过氧化钠溶液的小瓶内,浸到骨上的碎腐肉透明时即可剔除腐肉,将锁骨晒干。剔去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和掌骨上的肌肉。剔时将前肢平放在台板上,用解剖刀割离前肢肌肉,割到骨骼时用刀尖贴着骨骼割离。剔到腕掌骨处,用锋利剪刀剪净腕骨、掌骨和指骨上的肌肉。剔净的肩胛骨、肱骨、桡骨、腕骨和掌骨都有关节韧带连着,注意不要剔除关节韧带。再剔后肢骨肌肉。将后肢平放在台板上,用解剖刀顺着大腿,经膝盖,直到小腿下部,剖开后肢的肌肉,露出骨骼,将解剖刀尖贴着骨骼,割离整段后肢肌肉,取下膝盖骨,放入浸有锁骨的瓶内和锁骨一起浸漂。剔净的后肢骨骼只有关节韧带连着。然后剔除头骨肌肉。小心切开舌根和咽部的肌肉,取出舌骨,在舌骨上剔净肌肉,也放入浸锁骨的瓶内,挖掉眼球,剔净头骨上的肌肉,卸下下颌骨,用白线将下颌骨缚在颧骨上,以防下颌骨散落。用水冲掉颅腔内的脑。最后将尾椎骨上的肌肉剔
1.插入的搓筋2.钻到骨髓腔 3.用尼龙线将上肱骨和尺骨的鹰嘴凹面扎牢
4.去骨髓
四肢骨的骨髓藏在密封的骨髓腔内。要清除骨髓,必须在骨上钻洞(用简单实用的自制骨钻钻洞)。要用较粗的钻头钻洞,这些钻穿的洞还可认作为骨骼串装时穿入搓筋用,但不能钻穿,只要钻到骨髓腔就成。将注射器针头分别插入钻好的洞内,开启水龙头冲掉骨髓腔内的骨髓,再冲掉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5.腐蚀
腐蚀时用0.4~0.8%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将骨骼全部浸没在溶液里,调换三次浸液,第一次浸24小时左右,第二次浸48小时左右,最后一次浸7天左右。每次调换新液时必须倒掉残液,并剔除附在骨骼上的透明碎肉。最后取出骨骼,用清水冲洗,并剔去还未除净的细腐肉。倒掉残液,用清水将盛器冲洗干净。
将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骨骼浸没在0.4~0.6%的过氧化钠溶液里8~12天,并调换新液三次,直到骨骼显露出淡黄色为止。取出骨骼,用水冲洗,再清除骨骼上未除净的腐肉。然后用夹钳将骨骼夹入2%热漂白粉溶液中,并用牙刷刷去附在骨骼上的剩留碎肉。然后将骨骼放在阳光下晒干。取干燥骨浸在汽油里脱脂7~10天。
6.漂白
将脱脂的骨骼浸入4%过氧化氢中漂5~6天。等骨骼洁白时就可取出。
7.串装
准备一块玻璃板或较平滑的木板作为垫板,一块阔10~15厘米、长20~25厘米的较平滑的木板作为搓板。将桑皮纸剪成阔1~1.5厘米的长条,数量多少按所制骨骼而定,边上涂浆糊,以螺纹形卷在16和18号铅丝上(16号铅丝穿入脊柱椎管骨内,长度从头骨鼻部开始一直到尾部上,18号铅丝穿入前后肢内),用搓板将铅丝和桑皮纸压在台板上搓卷。等搓筋干后再在筋外涂一层白漆,就成为串装骨骼用的搓筋。
将搓筋从寰椎开始穿入椎管内,从荐椎通出,弯成脊柱形状。用洁净的白卡纸或薄塑料硬片卷成圆锯状,塞入肋骨内,并拨正肋骨,用大头针将肋软骨固定在圆锥卡纸上。然后跟四肢骨、头骨、尾椎骨一并挂起来晒干。骨骼晒干后,剪去附在骨骼上多余的腱和干缩的软组织。如果脊柱或肋骨的姿态不合理想,可以用热水浸软后纠正姿势。按序号配齐全套骨骼。在骨盆的髋臼中央钻穿两个小洞,使搓筋能穿过。将后肢骨骼拆开成股骨段,膝盖骨上钻好洞,用搓筋沾些快于胶水,插入膝盖骨内,搓筋的另一端露在膝盖骨外约3~4厘米,作为塞入胫骨内用。在股骨半球形股骨头的内侧,用凿子挖成能嵌入搓筋的凹槽,利用股骨、胫骨和跟骨上所钻的洞,穿入搓筋,将后肢骨串连好。将串好的左面后肢骨露出的一半搓筋穿过骨盆的髋臼洞,再用同样方法串装右面的后肢骨。将肩胛骨连有前肢骨的骨骼,拆开分成肩胛骨段、肱骨段和尺、桡、手骨段三段。在肩胛骨节窝上钻一个洞,深约1~1.5厘米,再在肱骨的圆形头上也钻一个洞,深约3~4厘米,用搓筋的两端沾上快干胶水,分别插入肩胛骨和肱骨内,使两骨连接牢固,并将肩胛骨和肱骨的弯势扭好。在月骨和舟骨间钻一洞,一直钻到桡骨,深达2~3厘米,将沾有胶水的搓筋插入,另一端搓筋露在手骨掌面外约8~10厘米,备作塞入底板,支持骨骼用。用同样方法串好另一侧前肢骨。
8.上盒
将串接好的各部分骨骼按次序置入底板上,用尼龙线和螺丝钉固定、连接,然后插入玻璃盒中。
(三)保存
在观察骨骼标本后,最好立即将固定骨骼标本的底板,插入骨骼盒中。不要剧烈震动和撞击骨骼标本,以防细小骨骼断裂和脱胶。不能把标本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骨骼日久发黄和玻璃盒油漆褪色。也不能将标本放在潮湿的地方,避免脱胶。
小型脊椎动物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
脊椎动物的骨骼是包裹在皮肤和肌肉中的,不能直接观察到。假如设法除去它们的皮肤,用药物使肌肉变得透明,那么,这些小动物的骨骼,就能完整地显示出来,并且保持它的自然状态。如果再用药物使它们的骨骼染上颜色,效果更佳。
材料器具
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蛙、小白鼠;解剖器,标本瓶,玻璃片,注射器,绳;95%乙醇,氢氧化钾溶液,茜素红,甲醛,过氧化氢溶液,纯甘油,水合氯醛,冰乙酸,阿利新蓝-8GX,胰蛋白酶,硼砂溶液,麝香草酚,清水,重铬酸钾溶液,染色液,褪色液,稀过氧化氢溶液,染色原液,软骨染色液,硬骨染色液,胰蛋白酶混合液。
步骤
1.取材 新鲜的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蛙等,长度在10~20厘米,以活体为好。
2.固定
材料洗干净。如果是鱼,应该先去鳞,再洗净。然后,放入95%乙醇中固定1~2天。如果材料已经用5~10%甲醛液保存过,则要用清水漂洗后再浸在95%乙醇中,使它充分固定。
3.去皮 用解剖器剥去小动物的外皮。
4.脱脂
把去皮后的标本用绳缚在玻璃片上,整理好姿势,浸在3%重铬酸钾溶液中几天,除去材料表面的脏物和脂肪粒块。当溶液变混浊时,更换新液,直到溶液不混浊为止。取出标本,用清水洗干净,再浸入95%乙醇中脱脂一周左右。
5.透明 标本转入20%氢氧化钾溶液中。一周左右,见肌肉呈半透明状态,里面骨骼隐约可见,即终止透明。
6.染色 把透明后的标本浸入0.01%茜素红染液中2~3天,到骨骼染上红色为止。
7.褪色 先把标本放入2%氢氧化钾溶液中浸1天,然后转入褪色液中10天左右,到肌肉上的颜色褪至淡粉红为止。
8.漂白 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浸至肌肉完全透明,骨骼呈紫红色为止。
9.保存 先用注射器抽去标本内的气泡,再放入纯甘油中保存。
㈣ 怎样做动物标本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胸部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一)常用药品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2.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3.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5.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二)防腐剂的配制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3.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三)常用工具和材料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2.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𨱍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4.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5.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6.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7.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8.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9.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四)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活的动物一般需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处死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动物选用。1.胸部压迫,使其无法呼吸,心跳而死亡。2.空气针法。在动物的静脉中注入少量空气,阻断血液循环,如家兔可从耳部注射;鸟类可从翼部内侧肱静脉中注射。3.溺死。对哺乳类动物可使用。(五)鸟类的剥制标本在剥制前如果是活的,需处死;如果是死的需对躯体做如下检查:羽毛是否完整,躯体是否腐败。躯体是否腐败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是:用力揿拉面颊部、腹部、嗉囊部的羽毛,如不脱落方可使用。有的鸟类是用枪弹击毙的,常从伤口等处流出血液或污物沾污羽毛,可用毛刷蘸水或洗涤剂清洗,然后拭去水分,用石膏粉或滑石粉撒在洗涤处,待羽毛干燥后刷去石膏粉块即可使羽毛蓬松,如一次未能完全干燥,可重复再做一次。鸟类标本的剥皮方法基本相同(特殊种类例外),现以家鸽为例,叙述如下:将鸟置于桌上,胸部向上,头部向左。分开胸部的羽毛,露出裸毛区,由胸龙骨前部的凹陷处开口,沿皮肤直剖至胸龙骨中央。开口长度应比鸟的胸宽稍大。初学者开口可适当加大一些,但不宜过大,过大在后期缝合整形时不好处理。开口的前端应露出颈部,然后用解剖刀沿鸟胸部的皮肤和肌肉之间剥离,直剥至胸部两侧的腋下。在剥皮的过程中要经常撒一些石膏粉在皮肤内侧和肌肉上,以防止羽毛被血液和脂肪沾污。向前,用解剖刀将鸟的嗉囊与皮肤分开,并露出颈部。用手握住鸟的头部,使鸟的颈部向腹面弯曲,再用剪刀在靠近胸部处将鸟的颈部及食管、气管一起剪断。这时应注意:①要把颈部与皮肤完全分开后再剪,勿将颈部皮肤剪破。②如有血污要及时撒上石膏粉,不要使血污污染皮肤。③最好不要把嗉囊弄破,如不小心将嗉囊弄破时,就要及时将鸟体拿起,将嗉囊中的食物剥出,勿使食物污染羽毛。将鸟体翻转,使背部向上,然后把头部和颈部翻向背上,沿皮肤将鸟的背部剥离,露出两肩。继续剥离两翅的肱骨处。将肱骨上的肌肉去掉,并在肩关节处将肱骨与鸟体分离。继续向背部剥离,直至腰部。在剥腰部时要背腹面同时进行,当两腿显露时,要将皮肤一直剥至跗蹠骨之间的关节处,去掉胫骨上的肌肉,并在胫骨上端关节处剪开,使胫骨与鸟体分离。向尾部剥离时,剥至泄殖孔时要用刀把直肠基部剪断;剥至尾部时要将尾脂与皮肤完全分离,并用剪刀在尾综骨末端剪断。剪断后内侧皮肤呈“V”字形,注意不要把尾羽的羽轴根剪断,以防止尾羽脱落。这时躯体肌肉与皮肤已完全分离。随后进行翼部皮肤的剥离,先将肱骨拉出直剥至尺骨。在剥尺骨时,因翼部飞羽轴根牢固的生在尺骨上,要用手指紧贴羽轴根将翼部皮肤与尺骨完全分离,一直剥至腕骨,然后将尺骨桡骨上的肌肉全部清除干净。在做展翅标本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剥离两翅。因为把尺骨上的羽根与尺骨分离后,在展翅时,飞羽失去支撑就会下垂,无法使飞羽张开。因此在做展翅标本时,要在尺骨内侧切开皮肤,将尺骨、桡骨上附着的肌肉去除后,再沿皮肤切口缝合。两翅剥离后,最后进行头部的剥离。先拉颈部,使颈部的皮肤向头部翻过,逐渐剥离露出枕骨。这时在枕骨两侧会出现呈灰褐色的耳道,用解剖刀紧靠耳道基部将其割断,或用尖头镊子沿耳道基部将其拉出。再向前剥去,两侧会出现暗黑部分,这就是鸟的眼球,用解剖刀把眼睑边缘薄膜割开,用镊子将眼球取出(注意不要割破眼球和眼睑),同时观察虹膜颜色以备安装义眼时按此着色。在枕孔周围,用剪刀将枕孔扩大,并剪下颈部。同时沿下颌骨两内侧剪开肌肉,拉出鸟舌,将头部肌肉剔除干净。用镊子从扩大的枕孔中伸进颅腔;夹住脑膜把脑取出。这样,整个剥离过程就完成了。有些鸟类。如啄木鸟、鸭等头大颈细,头部骨骼无法从颈部皮肤中翻出时,可先剪除颈项,然后从外部沿枕部剖开一小口(大小视鸟头大小而定)将头骨从小口中翻出,挖出耳道、去除眼球肌肉等。做完除腐处理,安装完义眼后,再将小口缝合即可。鸟体剥好后应再检查一遍,将附在皮肤上的肌肉、脂肪等清除干净,刷去剥制过程中撒在皮肤上的石膏粉,缝合在剥离过程中不小心割破的皮肤(从内面缝)鸟类躯体经剥皮后,其皮肤内侧必须马上进行防腐处理。在防腐处理过程中,逐渐将把有羽毛的一侧翻回到体表,恢复原形。防腐及复原步骤如下:首先在眼窝、脑颅腔、下颌部分涂上三氧化二砷防腐膏(砒霜膏),用两团如同眼球一样大小的棉球填入眼眶,并在适当的位置上装好义眼,再在颈部皮肤内侧用毛笔刷上防腐膏,逐步把头部翻转过来(注意不要强拉,以免颈项部羽毛脱落)。其次,在两脚胫骨上涂上防腐膏,并在胫骨上缠上棉花,上大下小。和原来小腿上的肌肉一样;同时在小腿内侧、尾部、两翅内侧等部位全部涂遍防腐膏后,即可将其皮肤完全翻回原样。(六)鸟类姿态标本的填充 鸟类标本的填充方法有多种,现将比较简便、易于掌握、效果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 1.支架制作及安装 填充前,应先在鸟体内安装支架以便支撑鸟体。支架用铅丝制作,铅丝的粗细视鸟体大小而定取两段铅丝,一段为鸟喙到趾端长度的1.3倍(以鸟体仰卧伸直时为准),另一段较前者长3~6厘米,按下图顺序绞合,弯制成支架(绞合处要绞紧)。绞合时1、3,要对齐,短者4到绞合处的长短以鸟喙到鸟原龙骨前端长为准。a~a′为鸟胸宽的1/2,a~b和 a′~b′为鸟胸高的 2/3。支架制成后将四个端点用钳子钭剪一下形成一个锐尖,并在0~4上缠上棉花,粗细比原颈部略小。将1、3两端分别从两脚胫骨与跗蹠骨关节间的后侧,向脚跟方向插入,由脚掌部穿出,同时将2端插入尾部,由尾部腹面中央穿出,以支撑尾羽。尽量将1、2、3端铅丝向后移,使4端穿入颈部,由脑颅腔插入鸟上喙尖部,并使4端向鸟腹部弯曲一点,这样鸟头部就不会摇动。最后调整铅丝支架的位置,使鸟体符合原剥制前的长度,铅丝绞合的中心点(即原来的0点)位于原鸟体龙骨前端位置。市场上出售的义眼大部分是透明玻璃的,中间只有一个大小不等的黑点(即瞳孔),这时我们就要根据鸟的虹膜颜色,在义眼背面用油画色(也可用广告色)涂上相应颜色,然后再熔一点石蜡将颜色盖上。如果义眼未在防腐过程中安装,也可在整形时安装。安装方法类似我们系扣子一样。2.鸟类标本的填充将已安装好支架的鸟皮仰放于桌上,首先在支架下面(支架与背部皮肤之间)填充填充物(棉花、竹丝等),顺次为尾、腰、背。在背部填充时一定要保持填充物的平整,填充厚度约为胸高(活体时)的1/3左右,这样才能使制成的鸟体标本不致背部凹凸不平和有铅丝支架的痕迹。填充背部时还要注意靠近颈部的填充,填少会出现凹陷,填多会凸起,都会影响标本的美观。在颈部要用一长条棉花,用镊子直送到鸟的下颌处,其一使鸟的颈项呈椭圆形,其二是用来补充下颌处舌和肌肉的空缺,颈的两侧也要适当充填一些填充物,以代替气管等。填好背部及颈项后,将鸟的肱骨拉出,放于支架上方(靠近鸟腹面),肱骨近似和支架中轴平行,放好后可将鸟体翻转过来,观察一下双翅位置是否合适,及背部填充是否平坦等。然后将鸟体腹面向上放好,在肱骨上方压上重物,不使翅移动,并将鸟双腿稍稍向上翘起,再根据鸟活体时情形继续填充腹部与尾部。填充时要比原鸟活体时多填一些,以备鸟皮肤干燥后收缩。同时要注意在鸟小腿两侧要填一些填充物,以使鸟体两侧丰满。填充的总体原则是要使标本符合原来鸟的生态,所以在做鸟标本前最好要多观察,对鸟的各部分位置,如颈长、身长、翼长、翅尾之间长度等要先量好,并做记录,以做参考。填充后要将鸟体的开口缝合,填充工作就完成了。
㈤ 动物标本怎么做
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它可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可根据需要制成假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等标本。现将制作各种标本所需工具及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剥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尖形,前端内侧不要带锯齿形的)、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砷酸与明矾相混合的防腐剂。
2.标本的测量 制作前,对标本有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体重: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
3.兽类标本的制作
(1)小型兽类标本 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 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
剥皮
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 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镊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 ,直至完全抽出,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剥离上下唇时,先在鼻尖的软骨处剪断,然后再用解剖刀剥离下唇,这时皮与肉体已分离,去掉皮内脂肪和贴在皮上的肌肉,均匀涂抹防腐剂,并在四肢骨骼上缠以少许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再翻转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状即可。
填充
削好1根比原尾椎骨稍细而又均匀光滑的竹的假尾椎骨或用铅丝紧缠棉花制成假尾,插入鼠的尾部末端,假尾要比原尾长一些,以达到腹腔开口处的1/2处为好,这样一方面可固定尾巴,也可支撑整个身体。然后将蓬松的棉花捏成前细后粗形状,用大镊子夹紧棉花的前端,从开口处紧插至头部,再在四肢和躯干部不足处,适当填上蓬松的棉花。这时,削制的尾椎骨应紧贴腹部压住棉花,使尾椎不至上翘。缝合切口时,要将标本摆正,针从里向外交叉缝制。
整形与固定
标本制做的好坏与整形关系很大。整形时,需将标本横放在桌面上,头部向左,将前肢往里缩,掌面朝下,后肢伸直,跖面朝上与尾平放,眼部用小镊子将棉花挑开,似微凸的眼球,毛要理齐,两耳要竖立,头部稍尖,臀部要拱起。标签系于右足,将标本置于固定板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阴干后就制成了假剥制标本了。 ② 生态标本 在博物馆、教学等单位,常将兽类标本制成生活时的姿态,做为科普用。剥制的方法基本与假剥制标本相同。只是在填装时还需用铅丝(大型动物用钢筋或钢板)支撑其肢体。所用的铅丝型号要根据动物本身的大小而定。在头部、四肢、尾部各用1根铅丝支撑。头部的铅丝先用棉花卷成与颈部原有肌肉粗细长短相同,一端固定在头骨上。也可将原头骨保留。另取铅丝1根由足底沿肢骨后侧插入肢内,外留一段做为固定用。穿入的铅丝沿肢骨弯曲,用线缚于骨骼上,四肢处仍需补充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尾椎骨的制作不宜用竹子,而必须以铅丝方能捏成各种姿态。
(2)中型兽类标本制作 中型兽类一般泛指兔、旱獭、巨松鼠、鼬科各种,如黄鼬等,制作方法与小型兽类标本基本相同。这类标本由于体大,腹部开口处要稍大些,用竹丝等做填充物填充躯体时,需加一个竹棍,以便支撑身体。
(3)大型兽类标本制作 大型兽类泛指虎、豹、野猪、鹿类等,其制作方法一般有两种,即生态标本和不作假体填装而只保留皮张、头骨等,做为科研上分类鉴定用。以此类标本为例,制作时可从尾基部至吻端及四肢内侧大开口。但在处理带角的偶蹄类动物时,需在两角间及颈背开一“丫”字形口,沿角基周围切离皮肤;角形较大时还需在颈侧开刀,此外,四肢的蹄、爪均需留在皮上。
(4)液浸标本制作 对某些小型兽,一次性捕获较多(如蝙蝠、鼠类等),因野外工作条件无法一次制作完毕或因分类的目的标本干后收缩无法看清、因内部器官的研究需要等目的,为防止腐烂掉毛可使用此法。方法是从腹部开口露出内脏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或浸制在5~10%福尔马林溶液内。浸泡前,需将每个标本系上已编号的竹签,便于查阅数据。
(5)虫蚀法骨骼标本的制作 本法适于制作脊椎动物的各类骨骼标本。以兽类标本为例,过去常采取剥皮去掉内脏再用清水煮熟,用镊子剔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制作,但费时费力而且易损伤标本从而影响标本的分类鉴定和收藏。近年来,国内采用鞘翅目昆虫—皮蠧幼虫嗜食肉类的习性来清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① 形态与虫源
我们采用的皮蠧身体呈椭圆形,黑色或赤褐色,或具有花纹,身体长度在2~12毫米;幼虫身体分节,周身有长毛。皮蠧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它们不但喜食肉类,也咬书籍、衣服、生皮张、药材等。进行此法时,首先要采集和培殖虫群,采集皮蠧的时间最好是温暖的春夏季,这时可用带骨肉来招引,也可以到皮蠧经常活动的屠宰场、卖骨肉的摊头、畜产公司皮毛仓库采集。
㈥ 动物标本是怎样制成的
1.动物干制标本制作 [1]昆虫成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制作昆虫标本前应先将昆虫处死,简单的处死方法是用乙醚熏或向体内注射甲醛。 (1)针插法 这是固定昆虫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用昆虫针将昆虫插在插针板上来整形,晾干制成标本。插针板用质地疏松的薄板做成。插针的位置,随昆虫的大小和种类而不同。然后用镊子将触角、足和翅的姿态纠正好,分别用大头针固定。 (2)展翅法 制作鳞翅目和蜻蜒目等成虫时要用展翅法。 a.简易展翅板的制作:将厚2cm以上的泡沫塑料板裁成长约33cm,宽约10cm的长方块。在板的中间按所采昆虫身体的大小挖出一条槽,使昆虫胸腹部正好放在里面。 b.展翅槽 取蛾、蝶时不能触及翅的正面,防止掉鳞片。用昆虫针或大头针在虫体胸部背面正中处垂直插入,上方留出约0.7cm,然后将针插在展翅板槽的中间,使头、胸腹部正好位于槽内,翅的基部与展翅板上面一样高。用镊子轻夹蝶翅,使翅向左右展开,前翅轻缓向头前方向拉伸,使前翅后缘与同侧展翅板边呈垂直状。此时用一组纸条将前翅压好,并在翅近前缘、后缘处各插上一个大头针,使前翅固定(注意大头针不要插在翅上)。前翅固定后,用镊子夹取后翅,缓缓移动,使后翅前缘与前翅后缘相接处略呈平行,并用纸条固定,置通风处阴干。 有些昆虫如蛾类(包括蛹)、螳螂、蝗虫等腹部胀大、饱满,制成的标本干燥、缩瘪后极易发霉变质。可在这些昆虫的腹部用剪刀剪开一个口,用镊子取出内脏,用药棉将内壁擦拭干净,用药棉捏成跟腹部相似的棉球,蘸上樟脑粉,塞进腹部内,用镊子将腹腔壁切口合拢。然后将昆虫放在插针板上,用昆虫针插入胸部,并整理好触角和脚的姿势,干燥后即可。 蜻蜒目昆虫腹部长而腹腔壁薄,制成标本后易断裂,所以要用细竹丝从蜻蜒的尾尖插入,穿过腹部和胸部,一直穿到头部,然后剪去尾尖露出的竹丝。这样处理的蜻蜒就挺直坚硬。 (3)胶粘法 小型昆虫如蚊、家蝇、蚜虫等不能插针,可用昆虫针尖沾少量聚醋酸乙烯胶,零星涂在台纸的中央。用镊子轻轻夹住昆虫,粘在台纸上,用针整理触角、足和翅。再用昆虫针将昆虫同台纸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制成标本后,在台纸边缘上撒上樟脑粉,阴干。 [2]无脊椎动物干制标本制作 (1)海星标本的干制 海星由海中采集后,要放在有海水的桶中。首先用泻盐(MgSO4)进行麻醉,一般是把泻盐未放在水面上。经过麻醉后的海星放入福尔马林里杀死。1—2小时后从福尔马林内取出,使它腹面朝上,放在烈日下曝晒4—5小时,等略微干燥后,再翻过来晒背面。这样连晒几天,直到干透,或用红外线烘箱烘干。在玻面纸盒的底部撒上些樟脑粉,然后铺垫药棉,再放入干的海星,在盒旁贴上标签,盖好盒盖。 (2)贝壳标本的干制 将腹足纲、瓣腮纲等软体动物材料采回后,放在沸水里约6分钟。取出材料,用针或钩针拉出壳内的肉。如果有部分肉残留,材料再浸在沸水里5—6分钟,用手振动,使残肉同水一同由壳内流出,如果残肉再不出来,要换水反复多浸几次。要使贝壳壳面光泽,可以将贝壳在温热的4—5%稀盐酸里浸泡几分钟,然后取出用水冲洗擦干净,揩上一层光蜡。淡水贝壳不能用以上方法,应该将材料在3—5%氢氧化钾溶液里浸泡十几分钟。最后贴上序号,编好说明。 (3)蟹标本的干制 先挖蟹肉,将头、胸甲脱开,用一头扁形的铁丝挖去体内的肉,再挖净螯足和步足的肉。然后在蟹的螯足和步足内穿入18或20号铅丝,将丝的一端通入肢尖处,另一端集中在胸腹部缠绕扎牢,再由腹部穿出两根铅丝,作为支撑架,固定在底盘上。将穿入铅丝的蟹放在解剖板上,用大头针固定步足。然后用毛笔涂上福尔马林,用注射器向肢间注入少量16%甲醛防腐。将标本阴干,最后用乳白胶粘上头胸甲后,按身体颜色用油画颜料将标本上色。 2.动物浸制标本制作 [1]整体浸制标本 整体浸制标本的制作过程是:选择材料,处死,整理姿态,防腐固定,装瓶保存,编号,记录和粘贴标签等。方法简便,容易制作。 (1)选择材料 应选择大小适中的动物个体。鱼类尽可能选新鲜的,保持鳍、鳞等的完整。两栖、爬行动物活体应装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放入浸有乙醚的棉球使其麻醉致死。 (2)整理姿态 待动物麻醉至死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体表的粘液,然后进行编号,登记和记录,并将标签系好。随即在腹腔内注入适量福尔马林以固定内脏器官,鱼类将背鳍、胸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回形针将塑料薄片或厚纸片与鱼鳍夹在一起,使其展开呈生活状态。两栖类整理成生活时的匍匐姿态。并将指、趾展开。整理两栖类时,先用镊子将一团脱脂棉塞入口腔,使其张开,以便观察牙齿。将其身体盘成螺旋状,使其头部在上,或者将其折成“S”形,龟和晰蜴的四肢,应用大头针固定在腊盘上。 (3)固定保存 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体内组织。待固定好后,再将标本用白线固定在大小适宜的玻璃片上,放入适当的标本瓶中,加入福尔马林浸泡保存。 [2]动物各系统标本浸制 系统标本浸制的关键是需浸制系统的解剖和处理,下面以家兔的生殖系统标本浸制为例介绍具体制作方法。 (1)取材 选择成年的雌、雄家兔,割断颈动脉,放血杀死。 (2)解剖 将剥去皮的家兔冲洗干净,放在解剖板或盘上,剖开腹部。除去骨盆肌更好地露出耻骨和坐骨。用骨钳在耻骨、坐骨全长的中心将其切断,取出排泄生殖系统。取出后所剩头、胸部材料不要弃掉,可以制作呼吸系统标本。 雌兔的生殖系统:卵巢一对,呈扁椭圆形,由特别的系膜挂在腹腔背面的两侧。输卵管是挂在系膜上的一对弯曲细管,前端成漏斗状,跟腹腔相通。每一根输卵管的后端扩大而成子宫。左右两侧子宫融合于阴道。生殖孔是宽阔的纵裂隙,以阴唇为周界,所以要切去周围少量体壁,才能取出全部泄殖系统。 雄兔的生殖系统:睾丸一对,白色,呈卵圆形,每一个睾丸的背侧有附睾。输精管是细长的管道,从睾丸发出,经过腹股沟管进入腹腔,开口于尿道,尿道在耻骨联合背侧进入阴茎。尿道的背侧还有精囊腺和前列腺。阴茎由两个海绵体组成。除去海绵体周围的体壁,就能取出全部泄殖系统。 (3)定形 插入标本瓶内玻璃片的阔度,将取出的雌、雄生殖系统依次排列在解剖板上。用福尔马林液浸泡。 (4)修整保存 将标本用水漂洗,放在解剖板上剪去多余组织。固定在玻璃片上、装瓶,同前。
㈦ 怎么制作动物标本
以昆虫标本为例:
1、把昆虫整体用热水浸泡还软(不用担心变色等问题,放心大胆的泡吧),待昆虫身体关节变软后取出,一般是5-30分钟,可中途取出虫子试验虫腿关节软硬程度,根据软硬程度自行提前或延长浸泡时间。彻底还软后,用吸水纸吸干虫子表面的水分。(备注,带密毛或鳞片的昆虫不适合浸泡)
㈧ 动物标本是怎样制作的
1、以鸟类为例讲解
解剖:将死去的小鸟用手术刀,从腹部向脖子的中央处轻轻划开表皮
2、去肉、除脂
从划开的口子处,先用剪刀将脖子剪断,然后缓慢讲小鸟的躯干给剔除出来。注意不要破坏皮张。翅膀和腿的骨头处,用剪刀剪断
当整个躯干取出来以后,然后将皮张上留下的一些油脂等给全部清除干净,同时将翅膀尖,腿概况的肉剔除,在翻脖子的时候要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防止皮张损坏,然后将整个头骨从皮张里面翻出来,去掉眼珠
3、涂抹防腐剂
将剔除干净的鸟类皮张,全部涂抹防腐剂,如果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需要佩戴手套,头部涂抹完毕后,将整个头骨重新翻回来
4、制作支架
将涂抹完毕的小鸟,用三根粗细一样的铁丝,铁丝粗细和鸟类的大小有关,16号铁丝足够了。以米字型,分别从二条腿穿过,然后另一端插入翅膀尖的位置
5、填充、缝合
当支架固定以后,就可以填充了,填充可以用棉花,竹丝等干燥较轻,有膨胀的物质,我一般用泡沫假体,依次从翅膀,腿部,脖子这三处先填充,然后再从脖子处往下,边填充边缝合,直至到尾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即将缝合完毕的时候,需要用长的镊子继续往脖子下再堵塞一点物质,如果感觉哪里比较平比较少,就再填充一点,不然制作完的标本显得太瘦,没有精神。
6、整形
缝合后将义眼安装上去
将填充缝合完毕的小鸟,把腿部固定在木头,泡沫,纸壳上面,将固定好的小鸟,根据自己喜欢的造型,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搭配造型,或者网上的图片来确定资料 是展翅、收翅、还是俯冲的效果,这个过程要尤其仔细,尽量不要把原有的羽毛给弄掉了。
7、造型制作
环境街景,可以有木雕型,壁挂型,DIY型,盆景型,镜框型等,街景搭配一定要美观大方
㈨ 动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1、整理标本:采集来的标本要经过整理,首先放到较大的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再选择生活力强、形态典型、完整无缺、大小适当的留下,弃去其它杂物。
2、恢复动物的自然状态:将水生种类移入新鲜的普通水或海水的容器内静置一小时,以使动物恢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3、麻醉:对易收缩的动物需先经过麻醉再杀死。常用的麻醉剂有乙醚、氯仿、50%的酒精、硫酸镁等。
4、杀死:动物经一定时间麻醉后(麻醉时间不能过长),使用适当药剂迅速将其杀死,以保持其外形正常和内部器官的完整。杀死药剂常用的有5—10%福尔马林、80—95%酒精、无水酒精等。
(1)剥离:根据鸟的不同种类和制作目的,剥离的方法各有不同,一般有三种,即胸剥、腹剥和背剥,一般的鸟以胸、腹部开口为宜。具体剥离的方法是:用保险刀片(大型鸟类可用解剖刀)从胸、腹部开口,开口前用毛笔沾上水把羽毛向两边刷,使皮肤露出,沿龙骨突起向胸部中央把皮肤剖开一段。然后用刀剖开皮和肉之间的结缔组织,大鸟可用手指向外撑皮,使皮肉分离,这时可抹些滑石粉(石膏粉),避免粘连。当露出颈和肩部时,用剪刀把两翼根部上肌肉剪去,露出关节,再剪断关节。在剥离过程中,如果有血流出或肉体被扎破,要马上用棉花堵上,并撒石膏粉。剥到大腿骨和胫骨关节处时,用剪刀剪断肌肉和关节,同时把背面皮肉也分开。剥近尾部时需特别小心,不可硬拉硬扯,切忌损伤尾和泄殖腔孔,以免造成羽毛(尾羽)脱落及脂肪渗出。这时只有颈部还没有剥皮,可用一只手把颈扯出,另一只手把颈部皮肤翻转,当剥离到头部露出头骨时,用剪刀从枕骨大孔处剪断,用药棉暂时堵住,这样肌内完整地剥出。
(2)剔除:除去胫骨、两翼骨上粘连的肌肉,剔除肌肉后再把皮恢复原位。
(3)挑腱:用刀把爪底剖开一口,用刺针把筋腱挑出、剪断。
(4)清头;头部露出耳听管、眼球后,用镊子把眼球拨出,用刀把耳听管割断,用剪刀扩大枕骨上的孔,把颅内的脑去掉,去脑时用棉球蘸出,蘸干净即可。
(5)支架:用铁丝2根做成支架,若要标本作展翅状,需用铁丝4根做成支架,铁丝出头6根,头部1根,尾部1根,翅2根,腿部2根,翅展开的2根铁丝从翼根穿出。
(6)填充:一般小型鸟填充物为药棉,如果是大型鸟类可填充棕丝或锯木屑。填充前从鸟头颅内开始顺着向下都涂上防腐剂,然后用药棉填充好,背部要填平。在填充时可装义眼,义眼底部涂上与活体眼底相同的颜色,这样更逼真,义眼也可在头部复原好后再安装。
(7)缝合:各部用棉花填充好后,从颈胸部开始从上向下进行皮肤建合,缝合时注意不要损坏羽毛。
(8)整形:整形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以实物为标准进行整形,耳、眼脸的位置要调整好,羽毛应整齐;整顺。 固定和保存是制作标本的两个重要环境,固定好了的材料最终能否成为合格的标本,还在于如何保存。如果保存欠妥,即使固定得再好,最后还是达不到制作的目的。保存方法主要有液浸保存和干燥保存。
1、浸液保存。
浸液保存是把标本浸在一定的药物溶液里保存标本的方法。一般整体材料、解剖材料、局部构造或器官可用这种方法保存。
常用的保存液大致与固定液相同,主要是福尔马林、酒精、甘油以及这几种药物按比例配制制成的各种混合液。单纯用福尔马林作保存夜,浓度为5%--10%,个别情况可用15%。具体浓度的大小以标本的大小而定,原则上小标本浓度小,大标本浓度高。
福尔马林作保存液,效果好、价格低,可以大量地使用。缺点是保存中往往有多聚甲醛形成,使浸液变浊,影响观察。因此,在保存过程中,一年要更换一次新液。
㈩ 如何制作动物标本
[摘 要]动物标本制作对教学、科研、文化生活、资源保藏和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动物标本的分类,详细阐述了骨骼标本、剥制标本、铸型标本、干制标本、透明标本等制作方法。
[关键词]动物标本;制作;骨骼标本;铸型标本;透明标本
[中图分类号]Q95-34 [文献标识码]A
“标本”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运动的皮张”。有人认为制作动物标本是很残忍的事情,但实际上制作标本的初衷不在于杀戮,而在于挽留。制作动物标本是对死亡动物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保藏生物资源和生物信息,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帮助人们科学研究,了解多彩多样的生物世界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目前,动物标本按制作材料及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骨骼标本、浸制标本、剥制标本、铸型标本、干制标本、塑化标本、透明标本及玻片标本等八大类型。
1 骨骼标本
骨骼标本可用来研究动物骨骼系统,分为整体骨骼标本和散装骨骼标本两种类型。整体骨骼标本是将动物骨骼通过剔肉、腐蚀、脱脂、漂白等处理后,再按其原来的位置串连、安装成一个整体。动物骨骼标本常见的制作方法主要有虫蚀法、化学腐蚀法、自然腐蚀法和煮制法。
1.1 虫蚀法
虫蚀法是通过生物蚕食骨骼标本上所附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