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蛙和林蛙有什么不同
林蛙和青蛙是完全不同的2个物种,林蛙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蛙类,而且是保护级的动物。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知道的田鸡就是青蛙田鸡的肉质很鲜美,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的烹饪,会导致很多毒副作用的产生,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了解。那么,林蛙和青蛙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一、林蛙
林蛙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商品名哈士蟆。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9月下旬至10月初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集群冬眠。
少数在泥间或树根下越冬,次年清明前后复苏。4月中至5月初是繁殖季节。在繁殖期间,它们会在田野的沟渠、河边用8~20天孵出蝌蚪,1个月完全变成青蛙,体长约19毫米。
二、青蛙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动物学上特指的是黑斑侧褶蛙。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于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2. 林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吗
林蛙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林蛙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
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励和提倡在林区适宜。
林蛙生长环境
林蛙不仅对森林的类型有选择性,对森林的坡向也有一定的选择性。春季刚进入森林时,林蛙多喜欢栖息在阳坡,而且经常在林缘,荒地里活动。
到了盛夏季节,林蛙多转移到阴坡,生活在阴坡的森林中,这种生活场所的变更,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在盛夏,气候有时高达30度,在这种情况下,转移至阳坡林下,温度较低,比较凉爽,适宜林蛙的生活。因此,在盛夏季节,阳坡林蛙数量明显减少。
林蛙只要喜欢栖息在山坡上,不喜欢在沟谷水边或较高的山顶生活。但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或平坦之处,山顶或沟谷都有分布。
3. 林蛙是保护动物吗
林蛙在我国称东北林蛙,又称雪蛤、哈什蚂。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的作用,而长白山林蛙是所有林蛙中最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那么,如此高价值的动物是不是保护动物?属于几级保护动物呢?有什么习性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食性
蛤士蟆蝌蚪在水中为鳃呼吸,以植物碎屑、藻类、植物嫩芽、嫩叶等为食,为植物性食性期,约30天左右。变成蛙后即离水登陆,转变成动物性食性,以昆虫,蜘蛛,蜗牛等活饵为食,因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蛙舌,故有很强的放舌捕捉各种小型飞虫的能力
4. 林蛙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林蛙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
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
(4)林蛙和牛蛙哪个是保护动物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并每五年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
5. 林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林蛙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中国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而是“三有”动物。也就是有重大经济效益、重大科研价值、重大生态意义的动物。目前允许进行养殖和经营利用。
相关说明
东北林蛙在明清时期称为蛤士蟆(Hasma),体长60~70毫米,雌蛙可达90毫米。背部土灰色,散布着黄色斑点,鼓膜处有一深色的三角斑;四肢有清晰的横纹;腹面乳白色,散有红色斑点。背侧褶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随即又折向中线。雄蛙因侧下方有一对内声囊,第一指上色指垫极发达。趾间有蹼。
北林蛙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东部)、朝鲜、日本(对马岛)。
6. 牛蛙是保护动物吗
不是,牛蛙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不属于保护对象。
自从1959年被引入到中国以来,牛蛙已经广泛分布于内陆地区的水田和湿地中,成为了国内最常见的两栖动物之一。据统计,我国先后引入了7种蛙类,牛蛙是其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在过去的20年里,野生牛蛙的种群不断壮大,对本土的蛙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形态特征
成体体长一般在70-170毫米间,最大可在20毫米以上,是现生最大的蛙类之一。皮肤通常光滑,无背侧褶,吻部宽圆。雌性的鼓膜约与眼等大,雄性的则明显大于眼。颗褶从眼后绕过鼓膜上方至腋,雄性尤为明显。第四趾甚长,蹼不能完全达趾端。
体色由于地区的不同,往往变化很大。背部变化从绿色至棕色均有,但多为绿色。通常杂有棕色斑点,有时有灰色或棕色的网状花纹。腹面白色,有时有灰色斑,在成体的喉部,常常有黄色条纹。
7. 林蛙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野生林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生林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买卖违法,严重的构成犯罪,但养殖的可以买卖。野生林蛙属于省级保护动物,法律规定,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或者违反狩猎法规。
在禁猎区或者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的,属情节严重,构成非法狩猎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相关信息:
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励和提倡在林区适宜。
8. 牛蛙是保护动物吗
目前尚不是保护动物
牛蛙体大粗壮,成蛙体长20厘米,重达1千克。皮肤粗糙,体背绿棕色,有暗棕色斑纹,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黄皮。
牛蛙,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个体较大,雌蛙体长达20厘米,雄蛙18厘米,最大个体可达2千克以上。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9. 林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吗
林蛙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该蛙分布区宽,其种群数量甚多。受胁等级:无危LC。
野生林蛙以昆虫和蠕虫为食,每只野生林蛙一年可捕食三万只以上的昆虫,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卫士。野生林蛙对人类社会贡献极大,部分野生林蛙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野生林蛙种群减少会导致生态圈“多米诺骨牌效应”
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区域接壤,同在一个纬度,相同的生态系统,冯利民副教授在俄罗斯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在俄罗斯野外考察的时候,冯利民副教授发现即使是冬季,在自然的河流里、鹅卵石下面也可以看到林蛙藏身其中蜇伏(冬眠)。野外目测林蛙数量比例远远高于在中国看到林蛙的数量,中国的林蛙密度远不及俄罗斯。据了解俄罗斯没有吃林蛙的习惯。
林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它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远远大于食用价值。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很多是出于猎奇、炫富的心理,野生动物如果不是留给自然,而是最终进入了人类的口中,就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