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沙主要的艺术区有哪些
浏河村10号
长沙水玻璃厂
长沙市肉联厂
后湖国际艺术中心
⑵ 湖北艺术有哪些
分
1、武汉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湖北雕花剪纸则从南北朝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武汉剪纸从工艺制作特点来说应是湖北武汉刻纸或湖北武汉雕花剪纸。它源远流长,孕育于精彩绝伦的楚文化沃土,承“镂金作胜”、“剪彩为人”之古荆民俗造就了众多剪纸艺人,他们以刀剪代笔,剪刻并施,创造了湖北武汉雕花剪纸艺术。武汉剪纸作品刀随人意、形出于刀,运转自如,不露锋芒;形态生动,神情逼真,代表了汉派剪纸的风格。
2、 黄陂木版年画
木板年画分布于区北长轩岭镇张都桥村、周家畈、红耕村、罗汉街傅家大湾、易家湾、宁家店、杨保益湾一带30多个自然湾村,方圆约10平方公里区域。印刷作坊由2-3人到数10人不等,也有一湾数家作坊。木板年画工艺最早由长岭镇彭家畈村民于明洪武年间从江西过籍时带来。起于永乐12年(1414年)至今有590多年的历史,13世传至周汉章(清干隆年间)时最为兴旺,在当地一带18湾中最为盛行,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
3、木雕船模工艺
湖北木雕船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汉代,经历代艺人不断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工艺品。湖北木雕船种类繁多,古往今来,大江湖泊上来往穿梭的各种船只为木雕船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被湖北木雕船艺人制作成各种供观赏的小型木船。如民间木帆船、古代漕船、画舫、龙凤舟以及民间灯会上的彩船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木船的特点。各种海船的造型美观别致,讲究装饰。画舫、龙凤舟的造型、纹饰则典雅华丽,显示出民间匠师的精湛技艺。
湖北木雕船除使用圆雕、浮雕、镂雕等传统技法外,还特别注重花纹装饰、镂空锼花和精工制模,不仅船体花纹清晰、匀称纤细,而且楼阁门窗、栏杆等处的花纹也处理得精细入微。
4、武汉泥塑
泥塑匠人将小泥人、小动物、小吉祥物、玩具等随手捏出,这些泥塑造型传神,深受大众喜爱。我市黄陂泡桐镇是着名的泥塑之乡,其作品特色突出,曾在全国举办展览。着名的归元寺罗汉塑像,就是出自黄陂匠人。近年来武汉“泥人李”、“泥人胡”等在省市民间工艺活动中也颇有影响。
5、楚剧
旧称“西路花鼓”、“黄孝花鼓”。1926年改用现名。它是大约在一百多年前,在鄂东流行的“哦呵腔”的基础上,溶合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逐渐形成的。1922年楚剧逐渐接受京、汉剧及文明戏的影响,演员和音乐工作者开始了分工,唱腔上创造了〔打腔〕和〔起腔〕等腔调,剧目也开始变单出戏为本戏,并采用一些京剧、汉剧的道具。1927年前后,楚剧整理和创作了一些剧目,如《思凡》、《赶斋》、《赖婚》、《汲水》、《董永卖身》、《张朝忠》、《小清官》、《乌金记》等六十多个剧目,并编演了《费公智》、《父子归家》、《中秋画饼》等剧目。 近年编演的剧目有《虎将军》、《中原突围》等。
⑶ 湖湘有哪些民间艺术
湖湘是我国民族最多的地域之一。在漫长的岁月里,各个民族由于历史沿革、居住地域、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因此的民间艺术异常丰富。
如地方戏剧,涵盖了湘剧、祁剧、湘昆、辰河戏、侗戏、巴陵戏、花鼓戏及阳戏、苗剧、傩堂戏等13个地方剧种。
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风情独具的艺术风采。据不完全统计,湖南有近400多个舞种,舞蹈节目多达几千个。
⑷ 湖湘文化的特色
湖湘文化的内涵是:无须依傍的独立意识,经世致用的功业追求,使气轻生的热血性格,犟拗霸蛮的任事态度。发展到现代,湖湘文化的内涵则由无须依傍的独立性格发展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功业追求发展而为忧国忧民、救世拯时的忧患情怀;使气轻生的热血性格发展为为理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犟拗霸蛮的任事态度发展而为顽强果敢的坚执定力。因此如果从作文方面来思考,就应该从创新意识、忧患意识、献身精神、顽强果敢的毅力等方面来思考。
如从顽强果敢的毅力这一角度来思考的话,应该说,直接的正面的从顽强果敢来命题,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我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来扣住这种精精神。笔者拟就了几个作文题,试图从体现湖湘文化中的顽强果敢的角度作一个管窥: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曾国藩曾说为人以“耐”字为要,不为大府所器重,则以耐冷为要;薪米或时迫窘,则以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在我后者,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安分竭力,泊然如一无所求者,不过数年,必会通达。“耐”就是受得起、经得住的意思。大凡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都少不了这样一种“耐”的精神,请以说“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例2
现实生活中人们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一件事开始时很有热情,但时间长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倦怠的心理。与此相反的是“久而敬之”,即无论时间多长,总是以一种“敬”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请以“久而敬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例3
请以“生活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是“忧患意识”应该作为重点,这种忧患意识其一是表现在对现状的忧虑,其一是对它的发展趋势的忧虑。
举例来说,其一,可以对社会上求大求快的思潮进行反思。如能住七八个人的旅馆就称作为大型旅馆,能停二三辆车的地方就叫大型停车场,还有本来规模很小的超市就叫作大型超市等,学生使用的复习资料的名称有“考霸”的,还有什么“第一考”,什么“无敌”等,这种现象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快大全,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盲目地求快,盲目地自大,对我们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历史的经验不能忽视。
其二,教育的现状也是令人忧虑的,思想道德的教育、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形成,几乎被单纯追求学业成绩所取代,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所谓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工作待遇高的专业,至于基础理论课程等就很少有学生去报,相对艰苦的专业如采矿选矿等专业除了极少数的农村的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外,问津之人也不多。如果从这些角度来命题,不也正体现了湖南人的忧患意识,不也正好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色吗?
如阅读下面这段话,然后作文
世人所谓立志,志科名耳,志利禄耳。每子弟发蒙,即便以此相诱。故所夸材隽,不过泛滥于记诵词章,而不复知孝弟忠信为何事。朱子谕学者,所云志不立之病,却在贪利禄,不贪道义,要作贵人,不要作好人。教后生须将此路头,先与他指点明白,方得迤逦向圣贤一路上去。请以“不作贵人,要作好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其三,现在提得最响的一个口号就是与时俱进,怎样的思想和行为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从阅读的角度来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
其一是通过考试材料的选择来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考试材料的选择是个理想的体现湖湘文化特色的载体。其中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选择古今的湖南本土作家的作品。如2006年的文言文的阅读所选的是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如单选择近代作家的作品,除曾国藩外,还有左宗棠、王夫之、魏源、陶澍、蔡鄂等人,就现当代来说,有沈从文、周立波、韩少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湖南对作文方面的要求进行思考,湖南对作文的要求是要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的文章。那么,命题者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是否也会选择那些体裁特征非常明显的典范的文章呢?这种可能性从道理上来说也应该是有的。那么引导学生适当地读一些典范的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也有必要。即使高考没有考到这个内容,我想对学生也是有好处的。不过笔者不主张在复习过程中刻意去寻找这方面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选哪个时代、哪个人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能读懂作品,要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有了这些,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从题型的设置上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
这一点实际上从湖南自主命题开始,就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从题目的设置来看,文章赏析题本身就鲜明地体现了湖南的特色。当然,除此题外,还有其它的题也很好地体现了湖南高考的语文特色。此外,还有语音题,去年的语音题就对普通话中湖南方言易读错的字进行了考查,等等。
当然,从一套高考试题的角度来体现湖湘文化的特色,可以作更多层面的理解。我在此只是谈了些肤浅的看法。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主张用这种带有明显的猜题性的思考来指导复习行为,但能明确本年度高考的方向应该说对提高复习的效率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⑸ 湖湘有哪些文化工艺
湖湘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其中民间技艺反映在马王堆发现的西汉帛画是中国画的源头之一,而青铜器四羊方尊、湘绣、君山银针茶、菊花石雕,怀化蜡染、长沙湘绣、竹简竹雕三十六计、滩头木板年画也各有丰富的文化蕴含。
另外,泸溪踏虎凿花、隆回小莎江瑶族挑花、醴陵釉下五彩、益阳小郁竹艺、宝庆竹刻等也各有地方风韵。
⑹ 湖南有哪些艺术类大学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工业设计(艺术学位) 工业设计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媒体创意)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编导(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表演
⑺ 11.什么代表着湖湘文化
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
⑻ 湖南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工艺品
中国红、活性炭雕、菊花石、湘绣。
中国红:
作为湖湘四宝之一的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但在21世纪之前,器中独独没有象征吉祥、喜庆、最为中国人喜爱的大红色瓷。这是因为红色釉料不耐高温,烧制异常困难,成为陶瓷史上的一道千古难题。从而,在世界陶瓷史上,有一个千年梦想。千年前,是湖南人开始破译它;千年后,还是湖南人终于破解了它。
湖南人破解了世界陶瓷难题,中国红瓷圆了千年梦!中国红,它光色均匀,色相与中国国旗、国徽一致;且其光色更纯正、艳丽,极富装饰效果,可以在其表面进行二次加工,配以名家字画或烤金图案;是当今世界陶瓷科技与艺术的结晶,被业内人士赞为“陶瓷中的极品”,收藏及欣赏价值极高。中国红的出现,宣告了中国瓷无标准红色的历史从此结束!
活性炭雕:
活性炭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常被当作除臭剂使用,这是因为活性炭有捕捉臭味、防止毒气、净化臭水的作用;包括军事上用的防毒面具在内的一些防护用品里主要成分也都是活性炭。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长期以来,活性炭一直以粉末状或颗粒状等未成型状态出现。而活性炭成型技术一直是攻克不下的世界难题,限制了它在民用领域的发展。
湖南科学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终于在21世纪初攻克了活性炭成型这个世界性难题,成为了全球唯一拥有这项专利的发明者,使湖南人为之骄傲、自豪!作为湖湘四宝之一的活性碳经过专利技术成型后再配以传统手工雕刻,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并运用珍贵的矿物质金、银、珍珠等为原料调和成纯天然色料,使之成为一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的多功能环保艺术品,具欣赏、收藏价值的同时,更具实用价值。国外媒体更将它形容为“乌钻”可以说,活性炭雕的出现是“用艺术的造型解决了室内污染问题”,鱼与熊掌兼得。
菊花石:
天然菊花石作为湖湘四宝之一是浏阳河特有的一种灰岩,经数亿年地质变化演变而成,其花纹生成于两亿多年以前。我国地质矿产部将其列入宝石类,并命名“玉叠妃”。因其蕴量稀少,比珠玉宝石类更珍贵,故又被称为“全球一”。菊花石原料因属自然生成故而绝无雷同,每件作品就其自然形态雕刻而成,各具特色,均为孤品;加上菊花石资源稀少罕见,目前世界上仅存藏于我国湖南浏阳,非常具有收藏价值;每件产品的加工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雕刻工艺。工艺由平面描叶发展到立体花卉,题材也由山水花草发展到古今人物、飞禽走兽,欣赏价值极高。又由于菊花石自然形成于岩石中,历经了两亿多年才形成,所以它又是一种“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的镇业石、富贵石,有镇邪、驱灾、引福纳祥等功效。它是花又非花,若为花,可成花中之后;它是石又非石,若为石,可成花中之王。
湘绣:
湘绣是湖南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艺品,具有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 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湘绣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 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绣品构图章法严谨,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 ,远观气垫宏伟,近看出神入化。湖湘四宝的湘绣题材广泛,品种繁多,既有收藏价值极 高的艺术珍品,又有实用大方的各类日用品,如时装、挂屏、手帕、被面等等;既有壮丽豪 放的巨型作品,又有玲珑精巧的小件。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典雅端庄,各具特色,雅俗共赏 。
⑼ 湖湘建筑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湖湘建筑尤以自上古沿续至今的干栏式建筑和明清时期府第式、庄园式和街衢式建筑,最具特色,尽显了湘人浪漫的建筑情怀与和谐的人文理想。 干栏式建筑主要集中在湘西南、湘西北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类建筑适应当地山高林密、气候湿热、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取材与营造方便的特征,一楼架空,二楼居人,俗称“吊脚楼”。或依山成村,或临水成院,形成一个个气势恢宏又充满灵秀神韵的建筑群体,完美地融入自然山水之中。 在广大的湘中、湘南地区,居民以汉人为主。明清两代的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为湖湘建筑文化的代表。这些建筑群落,一方面,从建造规制上,严格遵循着儒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另一方面从营造装饰上,则又不失湘人的浪漫情怀。 湘中、湘南地区砖木结构的大宅院,以正屋为主体,中轴对称,厢房、杂屋均衡展开,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中为尊,东为贵,西次之,后为卑,形成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湖湘建筑装饰,多采用华美的木雕、精致的石刻和富于文人气息的壁画和题壁书法,传达出湖湘古民居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和温馨浪漫的情怀。 这些深宅大院重视正屋厅堂,有的多达数百间。装饰上多采用木雕、石雕和壁画等,显得富贵堂皇。大院讲究几进几横,多以天井为中心营造小院,院中有院,院中套院,以亭廊相连,辅以廊房、轿厅、花厅、书楼、花园、佛堂、戏台,有的受西洋文化的影响,还在西厢或边角处建造“西洋厅”,专供家人与外籍人士休闲娱乐。院落都有设计精到的给水排水系统,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足不出户便可自给自足、自娱自乐。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曾围攻湘中体仁堂,用小钢炮轰击,因外围高墙坚固结实,攻而不破。后围困数十日,因院内粮水供养完备,竟安然无恙,日寇被迫无功而退。 湘中南多大户望族,聚族而成,自然形成村落,一个村落往往就是一个家族。如湘中地区的曾国藩富厚堂,戴海还柏荫堂,以及曾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地主的刘敏吾庄园。又如湘南桂阳的阳山村何氏家族、永兴县板梁的刘氏家族等。 湘中的大庄园相对集中。双峰的三塘铺、甘棠铺、青树坪方圆十公里左右,就集中着40多座大型的庄园。体仁堂、柏荫堂、韦伯堂是其中的代表。韦伯堂建筑历经家族12代,从明至清末一直在修建、改造、扩充,最终形成占地近600亩的规模。最厚的一扇大门厚达80多厘米,可以想见当年的建造之坚固。体仁堂规模更是浩大,为了保证用砖的质量,竟仿照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墙的做法,砖头上刻有工匠姓名和制造年款。 家族的兴衰与建筑规模直接相关。曾国藩从双峰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最终成为晚清力挽狂澜的撑天栋梁,是近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兄弟五人,在双峰建有富厚堂、敦德堂、奖善堂、万年堂、修善堂、黄金堂、文书堂、有恒堂、台玉堂共九座府第。其中以富厚堂的规模最大,正屋有前中后三厅,共一百多间。另有求阙斋、无幔室、艺芳馆、书楼等。同在双峰的刘氏家族在明早期从江浙迁来定居,成为双峰的大户望族。刘氏体仁堂,从清康熙十八年开始一直在扩建,到光绪八年才基本完工。体仁堂三进六出,正厅堂3个,侧厅堂6个,三厢九进,厢房厅房18个,108根石木基柱撑起48个天井,以廊洞相连,所有的廊道、房屋地面都是磨砖地。多数墙壁是双砖或三砖,非常坚固。体仁堂内有完好的仓储系统和给排水系统,仅二层楼的粮仓,现存就有79间,至今仍有两个泉眼完好无损。 湘南民居建筑以分栋相衔的街衢式建筑群最有特色,如桂阳阳山村何氏家族、永兴板梁村的刘氏家族等。阳山村的何氏家族建筑群,与四清湖万华岩风景区连成一体,南望罗坦坪天兵岩,仅咫尺之遥。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外看不显山不露水。原有150栋大宅院,现存完好的尚有65栋,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以上,现存的二层楼有13000平方米左右。现在有居民480多人住在里面,都是何姓。何氏建筑群分横巷8排,竖巷道5条,青石板铺路。每房都有厅堂,厅堂里有匾额,供奉先祖的神龛用木雕装饰,前有屏风(有的已毁),独自成家。外墙饰有石雕或壁画,尚保存完好。 板梁刘氏则是与街衢式布局稍有不同的部落式建筑群体,由三个建筑板块组成群落,原有房屋1347间,现存约1000间。第一板块是祭祀与公学用房,第二板块是民居,第三板块是学堂、演武场等公共设施。与其他的建筑群落一样,很注意建筑选址。这片建筑群的背后是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前面是一条弯弯的小溪,蓝天白云映衬着鳞次栉比的风火墙。古人把建筑选址称之为风水,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片最适合于居住的地方,让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起来。 比较起来,湘中和湘南的古民居在建筑特征上有着不少的区别。比如,湘中古民居侧重于封闭的府第式,栋栋相接,以门洞曲廊相连,湘南则更多的是开放的街道式建筑群,每院自成单元,巷道相通,相对独立的布局,既有利于防火防盗,又有相对宽松的人际关系;营造上,湘中偏重于大幅度轻盈飘起的飞檐,曼妙华美,湘南的飞檐则更为含蓄,房顶多为“金”字形,习惯上称之为“金钟顶”;湘中府第式里分散着各种休闲设施,如轩亭、戏台,湘南则相对集中,成为公共场所。 湖湘建筑的装饰,多采用华美的木雕、精致的石刻以及富于文人气息的壁画,传达出湖湘古民居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木雕的题材非常丰富,有龙凤,有瑞兽,有花鸟,也有山水风光、田园小景,有神明佛像、演义传说、戏曲故事。石雕多分布在门坊、天井、墙角石、串梁、柱基等位置,相对于木雕的文化意味来说,民间石雕作品更加富于人情味。就像文人爱好书画一样,湖湘人家也喜爱用书画来装饰屋宇,屋内多戏曲故事、山水、花鸟及书法等,如湘南阳山何氏古建筑研经堂内壁尚可见到一代名流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题壁手迹。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湖南人重视文教的传统十分久远。 回答望满意! 3
⑽ 湖湘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湖湘文化
分 类:地域文化
地 域:湖南
代表人物:蔡伦、欧阳询、周敦颐、贺鹏等
代表着作:周子全书、曾文正公全集等
含 义: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