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是什么
你这个问题有点大,所以无法确切地回答。
简单地说,影响艺术的主要有哲学、宗教、政治、环境等因素。
在中国,儒道互补的思想对文人和画家的影响非常深远。儒家关注社会,所以对社会的关注是中国艺术的内核之一。道家的无为和归隐思想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也使中国艺术更多地关注人生境界,思考生命的意义。
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大,中国古代文人对禅的智慧也非常有兴趣,佛道思想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影响尤其深远。
唉,中国艺术这么复杂,几句话怎么说得清呢。我觉得中国传统艺术最大的精神内核应该是“贵族精神”,强调心灵的高贵。所以当西方艺术追求客观真实的时候,中国艺术则更多地注重意境,借客观的物象来写胸中之块垒,中国古代杰出艺术家多以狂傲闻名于世,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② 什么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代表性艺术有书法、音乐、剪纸、绘画和...由此可见,书法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数千年的...
定义
绘画
③ 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是什么
中国绘画,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精神。蕴藉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面对数午年悠悠岁月含蕴积淀的中国绘画传统。 中国绘画,经过了记事、象物、娱神的阶段,以其独特的笔墨意象,传神写意,超越形似,寄寓自然,不断走向成熟。中国绘画,逐渐摆脱了功利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写心畅神,表现人格气韵,炉火纯青而脱尽铅华,出人意表而逸韵悠远。 中国绘画,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它是中华民族思维模式和美学精神的凝结。这就是所谓理性精神,和谐精神,表意精神和线韵精神。
④ 艺术家要有艺术精神
去看《论艺术的精神》,作者是俄国画家、美学家康定斯基。
⑤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即有即无——朦胧之美。
意境应作为艺术的虚灵境界来对待。在艺术思维、艺术作品结构体系中,它在整体上是属于虚灵的部分。当然,在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思想中,理性与感性,形而上与形而下,又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二者属于不同层次,处于一种特殊高强度的统一之中。
二、有限无限——超越之美。
艺术意境构成本身就在有象与无象之间。所谓有象,指它与作品中、想象中的意象相连;无象,则指它是一种非具象的抽象。这犹如气,气有象又无象,气伸倨变化自如,其时空变化也就随意而适。
三、不设不施——自然之美。
意境自然之美来自于自然之道。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人的精神、人格的宇宙化,是人的精神向宇宙的复归。意境便是这种复归宇宙的艺术精神境界。艺术精神欲获超越的自由,首先需尊重和保持宇宙精神的自然本色。
(5)艺术精神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价值意义: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⑥ 什么是艺术的精神
这个问题比较大。
艺术精神实际是一种心理环境,纷扰心境安宁、囿域精神自在的死生界限对于艺术是不存在的,这种精神是人的一种自我突破,一种观念的突破。
⑦ 艺术需要什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⑧ 什么是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阿尔巴托夫指出:现实主义艺术是指“各个不同历史时代中所能运用的可能性范围内努力在艺术中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现实主义艺术不同于“写实主义”。也不同于“自然主义”,它不是生活与自然的一般表面反映,而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
代表人物
达·芬奇发扬了古希腊艺术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提高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和发展了绘画技法。这一位以发明家自居的天才,十分尊重客观实际,认为"自然是一切大师的最高的指导者";他无视一切恶意的诽谤,反对依赖前人和模仿前人,认为因袭成规是使艺术衰颓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对待宗教的题材,他也不被中世纪以来的成规所束缚,不把神当作没有人性的怪物,不把艺术的造形当成某种教义的符号。他反复地观察、研究了现实的人,并辛勤地探求着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因而创造了真实的艺术的形象,改变了中世纪以来那种垂死的公式主义的创作作风。他的着名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就是使惯用的宗教题材获得了崭新面貌的典型例子,同时也就是使思想、感情与形象取得无间的统一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
对于当时脱离实际需要、为解剖而解剖的画家,达·芬奇作了大意如下的指责:所谓第一流的画家,为表示出解剖学的知识,不惜把一切筋肉都突出地加以描写,结果使人体成为装着胡桃的袋子或装着萝卜的包裹;我们是需要学解剖学的,但不能仅只为了描绘肌肉而放弃其他。这种对于机械地运用技法者的指责,也就是不片面地和不表面地看问题的达·芬奇是真正科学地掌握着和支配着科学知识的证明。
达·芬奇是属于恩格斯所谓"不受资产阶级局限"的文化巨人。一切面向现实、具有崇高理想、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艺术家是爱戴他的。如果是教条主义地加以"理解"和盲目地加以套用,那就辜负这一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重要、反对因袭和盲从的--前驱者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知识和模范的劳动态度了。
⑨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哪些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它遍及艺术的各个流派、领域和思潮,而且突出反映在一些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门类中。
例如:中国的古典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形式从不模仿自然,而是巧妙地吸取自然的样式来进行布置,古代建筑样式里的各种“借景”、“分景”、“隔景”等处理空间的方法就是受到了传统哲学里“天人合一”思想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