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舍《茶馆》简介
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以北京裕龙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社会风貌。作者以极其精湛的笔端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截取了横贯半个世纪的三个旧时代的断面,通过茶馆这个小窗口以及出入于茶馆的北京各个阶层的三教九流人物和他们的举止言谈折射出整个社会大背景。
(1)艺术画社引入茶室如何办证扩展阅读:
老舍通过对《茶馆》中几个典型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入木三分的揭示和批判了封建清末、民国军阀混战、抗争后国民党统治三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风貌。
作者匠心独运的将这三个历史时期的描写和刻画集中在北京城一个小小的没落茶馆里进行。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浓缩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茶馆,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存在,一个小小的茶馆,便可云集这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各式人种,将不同性格不同地位的人都云集在这里。
老舍独具匠心,将社会放在茶馆中进行,不能不说是有独见性的。老舍用最简单,也是最狠毒的笔锋,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或胆小,或豪放,或势力,或圆滑的众生像。
B. 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
浅谈老舍的艺术成就
【摘要】:《茶馆》创造了东方舞台的奇迹,创造了中国话剧的辉煌。重看《茶馆》仿佛又看到了作者那满怀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的赤诚之心。《茶馆》描绘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这三个历史时期。它使我们面对着清廷的没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的侵略、农村的破产和凋敝、人民的苦难、统治者的野蛮和腐朽。善良的受凌辱,正义的遭践踏,美好的被毁灭,不屈者则在寻出路。透过《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对话剧事业的贡献,开创了舞台视野的新格局。
作为一名小说家,老舍的艺术视野是开阔的。他能够站在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学的角度,娴熟自如在小说世界流连。但老舍转向话剧创作之后,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个他尚不熟悉的舞台,他感到舞台的限制和束缚。他将舞台放置在一个茶馆里,而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所,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年来的变迁。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小小的茶馆,反映社会的沧桑变迁,无形之间有种立体感,将整个社会的缩影搬上了历史的舞台,用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同时传递出某种政治消息。
一、人物安排和剧情发展的独特见解
老舍在人物安排和剧情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却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以人物带动故事。(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是由同一个演员扮演,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连续。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个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连续下来的,即使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三)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情,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更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事。同时,把自己的事情又和时代相结合,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能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便看见了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各自的命运。(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茶馆》的创作,老舍已经在俯视舞台。人物表现中,已不再介绍人物性格,他已经从舞台跳出来,俯视着历史和社会这个舞台,看那些人物独立地表演。人物叙述说明性的语言逐渐减少。每个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独立性和表演性,他们的话语中包含着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地位、性格、生活现状等等。如第一幕唐铁嘴一上场,开口几句就包含着许多内容:
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掌柜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您的贵庚是……
这几句话点明了时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戊戌变法的大时代中。唐铁嘴作为相面先生的身份以及他的生存状态,清楚地显现在观众面前。接下来王利发的几句话更加清楚地说明了唐铁嘴困顿的原因。
王利发:(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都是苦命人!(由柜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想法,比你的更灵验!
这句话表现了王利发精明的性格,也表现了一个生意人和为贵的处世特点。他有些看不起唐铁嘴的落寞,也有些厌恶他的纠缠,但他不愿意得罪这么个人,他给他一些善意的忠告,就把一个舞台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
二、取材上的连贯
《茶馆》的艺术构思是取材上的连贯。联想到其他的剧本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如《龙须沟》等。老舍以平民世界为主要的取材对象,平民世界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蕴,以及真实动人的艺术效果。老舍目光紧盯着北京底层社会,紧紧抓住底层社会市民的命运,始终洋溢着一种北京市民社会从根底上散发出的生活气息,北京城虽然很大,甚至是皇城国都,但自古以来,北京这片土地上就更多地带有一股特定的平民意味和气息,这就是北京城特有的性格。《茶馆》以茶馆为反映时代的舞台,抓住了平民的心态与性格。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抓住了北京城的本质和特点。
三、叙事结构上的相通
老舍的话剧是叙事结构上的相通。对老舍话剧的艺术结构历来有两种概括:一个是“世态画卷式”,另一个是“人物展览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共同显示了老舍话剧写实型的基本形式。在老舍这种纯朴的写实的话剧形式中,又蕴含着一种诗化的特色。从“人物展览式”的角度来看。诗化则体现在剧中的每一个形象,既是那样的真实具体,又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象征意义,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超越了具体的人事而具有形而上学的哲学意蕴。老舍采用“人物展览式”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也看到北京底层市民的悲惨命运。
四、人物塑造上的延续
老舍话剧是人物塑造上的延续。在老舍的人物画廊中,刻画最成功也是成就最大的就是底层市民形象。老舍不仅写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更是把底层平民看作一个形象整体来塑造的。老舍对底层市民形象的成功塑造,又并不是简单地表现自身、描写自我,而是集中体现了老舍对底层市民这一阶层的独特见解。老舍通过他笔下一个又一个的市民形象如:秦二爷、松二爷、王利发等,诉说着他们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生活感受,表达他们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同时也深刻地表明老舍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老舍对他笔下那些底层贫穷的市民形象,没有采取一味同情的态度,而是在充分理解他们现实遭遇的同时,也对他们身上的种种局限,甚至是他们身上的某些国民劣根性,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切的批判。
五、承传语言风格和体现文化属性
老舍话剧是语言风格上的承传和文化属性的体现。《茶馆》里的人物和故事,无一不是以文化审视和文化批判为核心焦点的。《茶馆》里的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以及秦仲义秦二爷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他们各自鲜明独特的的性格,归根到底显示的是一种文化的属性,而他们各自的悲惨命运,也同样显示出一种文化的悲剧。王利发一生卑微懦弱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理想,既有传统处世哲学的深刻影响,又有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冲撞的深刻矛盾。王利发作为一个安分守己的底层市民的代表,他的走投无路,既是腐朽黑暗的世道使然,也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奴性文化使然。秦二爷在“谭翤同问斩”、戊戌变法失败的时候,敢于同庞太监叫板对阵,并不是简单的“胆大玩命”而是一个文化的侧影,他与庞太监“斗嘴皮”的底气,来自于他的实业和实力,这就是近代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进步的些许自觉与自信。
六、价值和魅力
老舍话剧的价值和魅力,还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他的个性化的追求,老舍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追求,他要求自己剧中的人物必须做到“开口就响”,“话到人到!”就是说剧中人物在初次出场时,一开口就能闻声见人,神形毕现,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就能把人物最基本的性情和性格特征凸显出来。从《龙须沟》到《茶馆》,那么多的剧中人物,都显示出这种“开口就响”的本领。这一“绝活儿”既体现了老舍对生活的熟悉、对人物的熟悉,也体现了他对语言与人物、语言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真切体悟和准确把握。二是它特有的朴素美,老舍话剧以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展现出一种质朴无华的风格。从《龙须沟》到《茶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就是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吗?没有一丝一毫的奇光异彩,全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正是老舍在剧作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运,在那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中,蕴涵着诗意和哲理。
七、综述
简而言之,老舍的话剧创造了中国话剧事业的辉煌。他对话剧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的话剧创作方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创作出来的话剧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成为话剧史上的不朽之作。纵观中国百年话剧史,老舍为发展和开创社会主义话剧事业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今天话剧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黄会林.中国百年话剧史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刘章春.《茶馆》的舞台艺术[M]北京:中国剧出版社,2007
[4]老舍.老舍剧作全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5]罗芳洲.现代中国戏剧选[M]上海:亚细亚书局,1933
[6]老舍.残雾[M]长沙:商务图书馆,1940
C. 什么是话剧《茶馆》的艺术特色
什么是话剧《茶馆》的艺术特色:
纵观老舍的剧作,每一出都有其独到之处,而《茶馆》则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创作的富有独立之美的扛鼎之作。
一、《茶馆》的艺术魅力首先表现在它构思上的独具匠心。
《茶馆》是一出三幕话剧,三幕戏写了三个时代。第一幕: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第二幕:军阀混战后的民国初年;第三幕: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这三个时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重要时期。剧作家在表现清末以来半个多世纪旧中国的历史变迁,揭示出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重大主题的时候,切取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并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把前后近30年的社会历史画面连缀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展示出众多的人物和漫长的历史。这种横断面连缀式的写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现实生活的无限性和戏剧情节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且也突破了传统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充分显示了老舍艺术构思的高超巧妙。
二、在话剧结构上的创新,是《茶馆》最重要的艺术成就。
从结构形式上看,《茶馆》与传统话剧截然不同,表现了老舍大胆而独特的探索和创新。纵观《茶馆》整部剧,它既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戏中三幕的划分不是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而是着眼于时代,时间跨度相当大。另外从剧情上看,幕与幕之间也无必然联系。为了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的剧作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老舍打破了传统的情节式的结构,采用“人像展览式”的形式,以茶馆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在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对社会世态、风云变幻进行描绘。同时安排以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以人物带动故事,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题罗织在一起,组成若干幅时代的剪影,从而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表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
首先,确定以茶馆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显示出老舍的匠心。《茶馆》的三幕戏反映了三个时代,在此,剧本是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手法,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近50年的旧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种种人物命运的变迁,生活画面非常之广阔。但作者在表现这些内容时并没有从正面去描写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选择了北京城一家世代相传的茶馆作为全剧展开的一个中心地点,透过社会的一角,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那么,剧作家为什么要选择茶馆这样一个具体场所作为全剧的关键纽结点呢?
1.裕泰茶馆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它是展示民族历史的一个窗口,是旧社会的缩影,而且茶馆自身具有广阔的包纳空间。老舍先生自己曾这样解释过:“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茶馆虽小,却是各种人物聚集的地方,联系着四面八方。在这里,作者没有去描写他所不熟悉的政治舞台上的大人物,而是集中笔墨,着力刻画了一批“小人物”,从茶馆的掌柜到形形色色的茶客,以及各种光顾茶馆的人。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思想和命运,而这一切,又无不与那个社会的政治发生着有形无形的联系。可以说茶馆这个“小社会”就是当时那个“大社会”的缩影。
2.茶馆的设置与剧作的整体构思有直接关联。《茶馆》的三幕戏之间几乎都间隔着大约20年的时间距离,而且在三个生活横断面上出现的人物之间、事件之间也不都存在必然的联系。把这三幕戏的场景设定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进行,就能使观众摆脱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这座具体的茶馆及其人物的命运就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联起来共同表达变迁的深刻内涵。
其次,剧本不采用“一人一事”为主线的结构,不追求面面俱到的故事,而是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出发,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汇总为一个大故事,从而更广泛地反映社会历史面貌。以人物带动故事的发展,以刻画人物取胜,是《茶馆》艺术结构的生命和灵魂。
《茶馆》中共写了70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50来个。除了世袭的茶馆老板,还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的太监,信洋教的教士,以及职业特务、打手、警察、流氓,拉纤的,相面的,说书的等等,三教九流,无奇不有。为了写好安排好这些人物,老舍采用了四种方法:1.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从壮年到老年,在作品中一直贯穿下来,三个人都挣扎一生,蹉跎到老。王掌柜为了在那个社会求得一席之地,随着时代大改其良,真真假假千变万化,只求温饱太平天下,做了一辈子顺民,最后仍被逼上绝路;常四爷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为,只盼国家像个样,到头来一事无成;秦二爷踌躇满志,抱定实业救国,结果40年心血付诸东流,工厂机器被掠夺一空。在全剧的结尾,他们找不到出路,又年迈力衰,只好以“撒纸钱”的方式祭奠自己,既是对他们悲剧命运的哀悼,也是对旧时代行将就木的诅咒。这种没有亮色、没有大团圆的结尾,在当时的戏剧创作中也是极具胆识,绝无仅有的。
2.次要人物父子相承,使其连缀下来。如二德子、小二德子;刘麻子、小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小宋恩子、小吴祥子。这种父子相承的手法既加强了作品人物的连贯性,也表明时代变化本身的延续性特征,反映出中国社会由封建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逐步深化过程。
3.每个角色都说他自己的事。因为他们每个人物的故事都与那个时代有密切联系。如吃洋教饭的马五爷,国民党官僚沈处长等。这样处理既可以使观众看到各色各样的人物,又顺带地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面貌。
4.无关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或无名无姓,或只露脸不说话等。这四种处理人物的方法综合运用,既使每个人物性格鲜明,眉清目楚,而且重点突出,多而有序,从人物的身世遭遇和继承关系方面,揭示出时代的全貌。
三、精练生动、独树一帜的戏剧语言。
话剧作为一门舞台表演艺术,是离不开语言、离不开人物对话的。作为着名的语言大师,老舍说:“我总期望能够实现话到人到。这就是说我要求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和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茶馆》众多的人物形象,说话的就有50多个,之所以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原因就在于:1.《茶馆》的语言是精练的,精练到三言两语便能写出一个人物的性格,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来。例如,在常四爷因为瞧不起打手二德子与他顶撞起来,两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马五爷出言制止。他的第一句话“二德子,你威风啊!”话虽不重,却分明透着锋芒。作者特意提示马五爷只是坐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并未立起”,凶巴巴的二德子便赶紧过去请安。第二句“有什么事好好的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这一插话,眼看要起的一场风波便被平息下来。当常四爷提出让马五爷给评评理的时候,一句“我还有事,再见!”说明他根本没把已经没落的旗人看在眼里,不愿搭理常四爷。剧中的马五爷是吃洋教饭的,投靠的是洋人,谁也惹不起。短短三句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言两语就把一个吃洋教的地头蛇的威风全抖露出来了。2.《茶馆》的语言又是性格化的,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也只能由什么人说。戏剧艺术的这一特征,在这部剧作里体现得很鲜明。当茶馆的房东秦二爷提出要涨房租的时候,王掌柜立刻回答“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对于王掌柜来说长房租可是件大事,但又不能当面拒绝得罪房主人,于是先满口答应,并轻描淡写的说成是“小事”,随后再提出跟管事的商量,一来不失秦二爷的身份,二来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可以说做到了两全其美。王掌柜作为一个小业主精明、圆滑、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在这段个性化的语言里活灵活现。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茶馆》中经过提练的个性化的鲜活的人物语言,既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与它的“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形式相契合,充分显示了老舍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老舍作为一名优秀的戏剧家,他的大胆尝试是成功的。在《茶馆》中,他从容地驾驭了众多的人物,纷繁的情节,在动中取静,使得“茶馆”这个舞台有条不紊地运行,并反映了严肃而重大的主题。《茶馆》集中体现了老舍的多重艺术才华,同时也为我国话剧创作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D. 艺术品办身份证能否抑制造假
酸葡萄 何家英
西班牙舞 杨之光
与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签约的部分画家(从左到右):第一排:杨之光;第二排:何家英、彭先诚;第三排:尼玛泽仁、石虎、杨明义
日前,北京市文化局发布了《北京市艺术品鉴定工作试点方案》,提出要开发艺术品信息认证系统,建立艺术品档案库和艺术品身份认证系统,对每件进入数据库的艺术品赋予唯一的“身份编码”,并批复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书画杂志社等5家单位为北京艺术品鉴定首批试点单位。
那么,鉴证备案这一“打假”新招对艺术品去伪存真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否可以让中国艺术品传承有序、有据可查、有证可考?造假严重,动摇市场根基
而目前,市场上造假严重,大大降低了行业的诚信度。据统计,伪造频率最高的,是近现代书画名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的作品。画家一生中不过创作3万至5万件,在2012年市场有的画家的作品流通次数就达30万次。
“传统鉴定系统,采用的是时代风格、艺术风格、艺术工艺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它在有些场合非常管用;但‘科技造假’使得原作和复制品的差异趋近于零,高仿作品的风格、工艺,肉眼根本看不出问题。另外一个因素是,艺术家的功力是动态过程,艺术风格有变化时段,艺术水平受身体状况、环境影响而呈现参差不齐的面貌,也是正常现象。”中国艺术科学研究所主任尹毅认为,当下高科技手段介入艺术品造假,已经让传统的经验鉴定模式变得不再可靠。
中国艺术品由于缺少清晰的流传记录,缺少可供查证的证据系统,艺术市场的不可追溯性和产业链中的漏洞都能让造假者有机可入。另一方面,鉴定机构又会造成了新的乱局:不仅作品的真假混乱,各种鉴定也是真假混乱。标准、规范缺失导致的行业壁垒,“造假、售假、拍假”的行业现实,动摇了艺术市场持久繁荣的根基。
鉴证备案,为历史留下记忆
被指定为试点后,雅昌艺术网[微博]正式推出了“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并已经与杨之光、何家英、彭先诚、尼玛泽仁等23位画家签约。
据悉,“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服务”包括艺术品征集、艺术家本人鉴定、艺术品技术备案、艺术品认证4个部分,即由在世艺术家本人对作品亲自鉴定,再采用对送检艺术品进行物理检测、DNA数据提取进行备案,最后通过检测点复检并数据比对,以此辨明该艺术品是否为送检作品。
“所谓艺术品鉴证备案就是经艺术品作者本人确认,再通过高科技手段对艺术品材料、材质、画面等进行鉴定、存档,给艺术品建立自己的‘身份证’。”尹毅认为,用高科技对艺术品进行鉴证备案是建立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鉴证备案不过是一种当代的提法,引入了先进的技术。中国历代的收藏鉴赏家其实都在做着这项工作。对于经手过眼的有价值的艺术品,历代藏家们都留下了详细的记录,成为后人品鉴艺术品的有力依据。纵观中国的艺术品历史,《宣和画谱》、《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书画编着都成为后人收藏和鉴定艺术品的重要证据。
“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为后人留下一点可寻的记忆,为中国书画保存一点供研赏的遗迹。”书画鉴赏专家刘建业[微博]说,不少民间珍宝由于没有系统着录,有的已被收藏者毁掉,有的流传到国外,还有不少在真假的无休止争议中被轻率地处理掉。因此,在他看来,无论是哪个单位,以哪种模式对艺术品做鉴证备案,都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对于鉴证备案服务,也有声音质疑其收费的问题。据悉,目前该项服务有的机构按比例收费,有的按件数交费。“对于藏家来说,买作品时已经花钱了,现在还需要交钱去认证才能判定真伪,这不太合理。”有藏家担忧这种鉴定,或许会成为一些画家自我炒作的手段,也呼吁公立机构引入该鉴定体系。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质疑画家本人鉴定的环节。“画家毕竟也是人,难免有记不清早期作品的时候,也可能会有一些人拒绝认定没画好的作品。”
在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微博]看来,鉴证备案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推广意义并不大。“做不做鉴定,在于艺术家自己的意愿。专家的鉴定着录有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判定依据。”他认为,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太过浮躁。
E. 茶店茶馆经营有什么好课程
建议你参加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办的《茶店茶馆经理人》,课程内容系统、实用、能有效复制。
《茶店茶馆经理人》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班,前五期,迎来了北京、天津、重庆、辽宁、内蒙、新疆、宁夏、甘肃、河北、河南、贵阳、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福建、广东、浙江、云南等特级城市和省份的茶友,其中不乏:
l大益、中茶、陈升号、七彩云南等一线品牌茶企的伙伴;
l经营茶馆10年以上的伙伴;
l身价10亿以上的茶友;
l研究生(高学历)的茶友。
《茶店茶馆经理人》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是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旨在培养茶店茶馆经营型人才,促进茶店茶馆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新零售,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1、经济新常态,茶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茶店茶馆如何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引领新零售?
2、新零售,需要重新构建“人、货、场、价值”,如何构建?
3、人才,是决定行业或者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而纵观高校的教育和职业教育,并没有教授大家如何卖茶的教育,更没有教授茶店茶馆运营的教育。
1、培训宗旨:为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具备茶店茶馆的经营能力,其培训宗旨为“紧贴茶业,实战性强,可复制”。
2、教学方法:茶业优秀案例分享,营销策略和技巧讲解,运营案例实操,销售场景模拟,互动点评。
3、培训课程:国家版权局版权保护课程内容(严禁模仿,严禁不正当竞争),具体为茶店茶馆赢利模式设计、茶店茶馆销售模式设计、茶店茶馆促销策略、茶店茶馆空间陈列策略、茶店茶馆跨界营销、茶店茶馆营销引流和茶店茶馆销售技能等七个模块。
1、权威(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办);
2、高度(茶行业首次把店长和老板提升为“职业经理人”);
3、版权保护(两门国家版权局版权保护课程授课);
4、系统(完整的茶店茶馆商业模式);
5、实用(从茶行业优秀案例提炼,融合新零售,可复制,可执行)。
1、单一的产品销售赢利,无法应对茶店茶馆经营困难,怎么办?
2、单一的坐商模式,导致茶店茶馆经营难以突破,怎么办?
3、新零售,茶店茶馆的有哪些赢利模式(赚钱方法)?
4、互联网+,两大最火商业模式之一“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茶馆茶店如何运用?
5、新零售,茶店茶馆有哪些销售模式?
6、互联网+,两大最火商业模式之一“众筹模式”,茶馆茶店如何运用?
7、传统的坐商模式,没有顾客怎么办?
8、茶店传统的促销模式为什么效果不好?
9、促销方案如何设计?
10、业绩倍增的三大促销方式?
11、“互联网+”,十大商业趋势之一的“跨界营销”,茶店茶馆如何运作?
12、茶馆茶店商圈营销的意义?
13、如何定义茶馆茶店的商圈?
14、茶馆茶店商圈业态如何分类?
15、茶馆茶店商圈营销的秘诀?
16、顾客喜欢进什么样的茶馆茶店?
17、提高老顾客邀约率的秘诀及实战技巧?
18、如何提高顾客的转介绍率?
19、如何拦截茶店门口的顾客并引导进入茶店?
20、如何从社区或者写字楼引流顾客?
21、如何引流微信用户到门店消费?
22、茶店茶馆的黄金陈列位置有哪些?
23、茶店茶馆黄金陈列法则有哪些?
24、茶店茶馆有效陈列原则有哪些?
25、茶店茶馆陈列的类型有哪些?
26、泡茶台如何抢占?
27、如何探寻顾客正确的需求?
28、如何化解顾客的异议?
29、如何提高顾客忠诚度?
30、如何提高顾客的客单价?
1、培训对象:具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包括茶店/茶馆/茶会所/茶空间的导购、店长、老板,茶企销售人员、督导人员、培训经理等。
2、培训时间: 3天18课时。
3、培训人数:精品课程,限30人。
1、掌握新零售时代茶店茶馆茶会所茶空间的运营模式。
2、掌握新零售时代茶店茶馆茶会所茶空间的销售技能。
3、学习结束,经考试合格者,颁发《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证书》,证书可查询,一证一码。
4、建立学员群,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5、微信公众号展示学员及茶店茶馆风采。
1、课程直击茶店茶馆经营痛点,内容紧贴茶行业经营状态,系统全面提升经营能力。
2、经营茶馆快5年了,第一听到干货满满的课程。
3、花钱最少,收益最多的课程,我一定把课程推向集团董事长,争取公司的商学院能合作这套实用的课程。
4、下一期开班,我一定让我的店长来学习。
5、自己经营茶店快10年了,原来以为自己都懂,但是参加完培训班后,我感触很深,原来还有自己懂得太少了,培训内容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我马上要开一家新茶馆。
6、看到课程信息后,我就非常兴奋,直接就报名了,学完后,课程满满的都是干货。
7、学到了很多,我一定会跟着戴老师的课学习,因为内容确实对我的茶店经营有帮助。
8、带着疑问来,带着知识和技能离开,课堂的内容,对我接下来的路非常有帮助,受益匪浅。
9、冲着戴老师而来,3天的学习,收获满满,如果再开研修班,我会毫不犹豫的报名。
10、对于经营茶店茶馆,课程内容帮助非常大,解决了以前茶店经营中的困惑问题和尴尬问题以后我还会参加戴老师的课程。
11、通过这次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因为我的经营刚好遇到了瓶颈,课程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更让自己在不断沉淀中提升,期待下次的学习。
12、通过3天学习,带给我深深的感悟和启发,我会把学习到的去应用和实践,同时会把老师的营销课程分享给更多的茶友,让更多的茶友受益,这是我一个青年茶人应该做的事情。
13、感恩戴老师分享的精品和接地气的课程,感谢同学们对我学习的帮助,下次如果再有课程,希望还能一起来。
14、我的茶馆有400多平米,开了快10年,以前更多的注重茶品和茶知识,茶营销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次的课程,给了我经营的新思维和可实施的方法,非常荣幸的认识了戴老师,明年我们将把戴老师的课程引入武汉。
15、觉得自己收益最大,在第二天课程的时候,你们都会听到我,多次说“老师你很棒,大厉害了”,因为茶业路上,真的是第一次听到接地气的课程。
16、很开心通过学习和考试,我成为了职业经理人,我希望大家在戴老师的这个平台下,能做成一番让茶行业意想不到的事业。
【学无止境·收获知识友谊】
听完戴老师的茶店/馆经理人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戴老师的干货,这个课程更全方位的针对一个传统实体店经营模式的一种突破,特别讲到新零售的四个变化,实体店的三大商业模式坐商、行商、异业联盟,互联网+时代二大商业模式如羊毛出在猪身上,众筹模式……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并融入到自己的茶店中️
当你在经营的瓶颈、迷茫或刚刚起步无方向感的时候,是否考虑下让自己停下脚步走入戴老师的课堂,聆听他的专业技巧以及实用方法呢?
F. 茶馆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今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生105周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感到很荣幸。
一,“葬送三个时代”的写作目的
3幕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至1957年间的作品。它是作家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共和国建立之后的17年里,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写《茶馆》之前,1955年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1956年写了话剧《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1958年写了《红大院》、1959年写了《女店员》和《全家福》……《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
其实,老舍写《茶馆》,本来也是想要配合时政宣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于是,1956年他动笔写了一个4幕6场的话剧,戏里人物众多,由光绪年间一直写到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戏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院长曹禺、总导演焦菊隐等人,征求意见。曹禺他们感觉,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幕第2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戏,觉得应当以这场戏作基础,另起炉灶,写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老舍挺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表示:3个月后交剧本!期限一到,《茶馆》新作果然有了。经过跟导演、演员们的切磋磨合,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剧本的最终完成稿,彻底放弃了正面展现革命斗争的场景,成了一部由往昔岁月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
剧本发表后,老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他写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描写他们的促进或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
这段话证实,老舍写这个戏,拿定了“躲开政治问题”的主意,他想用这个戏专门来写中国社会“五十来年的变迁”;作家说,“躲开政治问题”,是因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所以,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可以用小人物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写《茶馆》,老舍把写作题材重新转向他熟悉的旧时代,他说,这出戏只可能“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这点儿设想,如果放在文艺路线很“左”的时候,恐怕是要被扣上“政治帽子”的。不过,社会发展恰好在这时候给了老舍一个机会:1956年,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发动疾风骤雨式的大规模阶级斗争转向相对稳定的经济文化建设,为促进科学、文化、艺术事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界也出现了一段时间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茶馆》就是在这种气候下面问世的。之前和之后,社会条件都不行,他也就只能写一些《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类的作品。
《茶馆》共3幕,每幕戏都取用同一个场景——都发生在旧北京城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里。从时间上看,3幕戏的故事,彼此相隔很长的时间:第1幕发生在晚清光绪朝的戊戌年;第2幕戏,发生在第1幕十几年后的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第3幕戏,发生在距第2幕三十多年、抗战结束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调动了自己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极厚实的观察和积累,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巧妙构思,把三个时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招之而来挥之而去,不但高度提炼而且活灵活现地演示了旧中国的基本国情,活画出那个时代的病态现实。
写作《茶馆》的时候,老舍对旧时代已经有了足够的思考,他提高了运用唯物史观来反思旧中国大千世相和社会演变的能力,对深埋在历史过程中的社会发展规律,也有了精深的体会。这就保障了他能以大气魄大手笔,纵横捭阖地扫描旧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息图像,一针见血地击中历史本质。
不过,写好这个戏,不仅需要有一种穿透历史的眼光,还得找准社会生活的恰当部位,开凿一个便于形象展示历史画面的艺术窗口。这个窗口,也被老舍探囊取物般地找到了,那就是戏里的“大茶馆”。社会上不分身份、地位、行当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老式茶馆,是个最能叫人号准社会脉搏的敏感点;茶馆好比五行八作的精神纽带,自然而然地就能显示出芸芸众生的生存状况。老舍依仗着茶馆在浓缩社会生活焦点方面的关键位置,把这个不可多得的人生舞台,艺术地叠印到话剧舞台上,让它从容地承载历史再现历史,这样的创意谋划,真可谓是超凡脱俗、空山足音。
要用短短3幕戏精到地表现3个历史时期,对作者是个严峻的挑战。惜墨如金的老舍,使出一般作家不具备的看家绝活儿,仅用了大约 3万字,就把这出戏写得神完气足。处在3个历史过程社会横断面上的一个个人物和一桩桩事件,经过过细的筛选,都极富典型意义,这些人和事营造出一种合力,阐释着一个统一的答案,也就是:那个不堪回首的旧制度,早已腐朽、荒唐和肮脏到了极点,那样的世道,是绝不能容忍它再回来的。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总性质下面,曾经交织着纷纭复杂的多种矛盾。而这么多的矛盾,在老舍这里,却游刃有余地被提炼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素描。
3幕戏的历史侧重面各有不同。第1幕,重点描绘 “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前夜病入膏肓的社会场景,稍带着,也交代了在急剧下滑的社会面前,有志革新者和爱国者,以及一些本能地怀着生活期待的小市民,心间尚存的一丝追求;到了第2幕,清王朝已经瓦解,虎狼般作恶的封建军阀,却用洋人给的枪炮,造成了连年战争和社会动荡,但求过几天安生日子的老百姓,都备感恐惧,尽管时代更迭了,所有丑陋、反动的力量,照旧像清末一样,肆无忌惮地横行,也让大众躲之不及;到了第3幕,场面最凄凉,人们好不容易摆脱了“亡国奴”的生活,反倒一头栽进了空前黑暗的现实,一向都怀着良好期待、一刻都不敢放松苦苦挣扎的中国人,竟然都走到了命运的尽头,连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难逃被断送的危机。——整部《茶馆》就这样,忠实地描绘出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半个世纪间每况愈下的社会现状。
在历史大脉络的下面,这出戏的全部情节,都以人物和事件的剪影形式出现。就以第1幕来说吧,前后包括着这样一些相对独立的情节单元:第一段,“鸽子”之争——京城大宅门为争一只鸽子,差点打起群架来,旗人常四爷发了几句感慨,招来善扑营打手二德子挑衅,反倒被“吃洋教的”马五爷一句话就给压下去了;这段戏,表现了清末豪门骄奢、流氓狂妄,而顶有势力的却得数跟洋人勾结的“二毛子”。第二段,农民卖女儿——饥荒年景,破产农民康六无奈要卖15岁的女儿,人贩子刘麻子趁机牟取暴利,一旁卖小物件的贫民老者偶然得见,一语说中要害:“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是用对比手法,反衬出贫富分化的严重程度。第三段,秦常异见——茶馆房东秦二爷来了,他踌躇满志地要拢起本钱办实业、救国难,可是他对眼前讨饭的穷人态度很冷淡,古道热肠的常四爷慷慨施舍,二人于是对是不是该周济穷人一碗烂肉面,表达了不同意见;这段戏写了国难当头,还有些中国人良心未泯,要力所能及地救助黎民,可是秦二爷和常四爷的两种热诚,都历史局限性。第四段,秦庞斗嘴——朝廷上顽固派的代言人、大内总管庞太监来到茶馆买农家女儿,正撞上有维新倾向的秦二爷,二人唇枪舌剑,各不示弱,说到被镇压下去的戊戌变法,引起茶客们一通议论,这些人对改良变法要吗麻木不仁,要吗痛恨诋毁;这段戏写出了顽固派嚣张的气焰,也让人看到维新运动脱离民众,底气不足。第五段,常四爷被捕——常四爷目睹卖儿卖女的惨状,长叹一声:“我看哪,大清国要完!”被暗探盯上了,两个暗探借庞太监到场,把常四爷和一道喝茶的旗人松二爷抓走了,理由是“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这个情节勾画出黑暗世道下边特务密布、善良人稍有不慎就要遭殃。第六段,太监买妻——老迈昏聩、心理变态的庞太监来相看刘麻子替他买下的农家女,他又老又丑,当场把农家女康顺子吓昏过去,这时候,耳边突然响起正在下棋的茶客一声断喝:“将!你完了!”这是这一幕的结尾,意思是,封建末世虽然还挺唬人,却早就枯朽到家了。第1幕大致就是由这么6个环环相扣的情节组成,中间穿插了王掌柜对眼前这些事儿的微妙态度,穿插了唐铁嘴、黄胖子等社会渣滓的丑恶表现。整幕戏,内容充实,故事此消彼长,生活气息非常浓重,每一步剧情都见出深刻的历史内涵,戏虽然简短却含意无限,整个清末社会的矛盾、黑暗、荒唐、无奈,都被一股脑儿地体现出来。
剧中所有乌烟瘴气、令人窒息的社会现状,全都依赖暗无天日的旧制度而存在,这是《茶馆》的观众一看就明白的事理。老舍写《茶馆》,尊重观众的头脑,他丢弃政治说教,专靠活生生的艺术形象说话,把想要表达的政治见解,轻而易举地就送到了观众心里。第2幕开头,茶馆老伙计李三,在清朝灭亡了十几年之后,还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辫子,他有自个儿的“说道儿”:“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就是社会最底层一无文化、二无政治觉悟的小人物嘴里道出来的“政治消息”,眼瞧着皇上是没了,可世道比前清还糟糕,当权的越是高喊“社会改良”,也就是平头百姓遭殃的时候又快到了,他以朴素的经验判断,没准儿哪一天就把个旧朝廷给改回来了呢,自己不如护着这点儿“先见之明”的好!这三两句不能再平常的平民闲聊,叫人越咂摸越有味儿,中间“侧面透露”的“政治消息”,不是既沉重、深刻,也很有说服力么?第1幕,被暗探宋恩子、吴祥子抓走的常四爷,在第2幕又跟这俩人撞上了,他发现这两个家伙居然又给军阀当了特务,有点儿意外,特务们可是大言不惭:“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现而今……”“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常四爷逼问了一句:“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特务们也不含糊:“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打起仗来呢?”这一番对话,也“侧面透露”了相当重要的“政治消息”:封建王朝倒是没了,封建势力却照旧主宰一切,洋人的枪炮照旧派着大用场——这不就等于是告诉观众,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一点儿都没变吗!话剧《茶馆》里类似如此这般从“侧面透露”政治信息的地方,比比皆是。老舍把政治学家写到教科书里的理论,化成社会下层小人物们脱口而出的街谈巷议,化成戏里头一个个信手拈来的细节,潜移默化地注入到观众的欣赏活动中间,收到的效果假如跟政治教科书相比,起码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与一般戏剧作品两样,《茶馆》不是要讲具体故事的戏,它要表现的,是由3个历史时代代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总体形象。用老舍的话说,写这出戏的目的,就是要“葬送三个时代”。3幕戏里,扎扎实实地写进去了老舍对历史深刻的回眸和反思,这让与作家同时代的人,以及一代又一代比他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看看戏,心灵就会受到震撼。一部作品能达到这样的作用,它的思想价值就是不可低估的。
《茶馆》刚上演的时候,有人认为它的故事性不强,建议用康顺子的遭遇和她儿子康大力参加革命,去发展剧情。老舍谢绝了这个建议,说:“这样一来,我的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就难达到了。抱住一件事去发展,恐怕茶馆不等被人霸占就已垮台了。”(《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50年代,中国的作者和读者和观众,几乎无一例外地觉得,凡是写旧时代,惟一任务就应当是表现尖锐的阶级斗争,歌颂革命的胜利,不这样可不成。老舍委婉地解释,旧茶馆假使都成了革命堡垒,它的日子就延续不了几天了,又何谈让它来见证3个黑暗时代呢。至于为什么可以不以反映革命斗争作为艺术作品的主题,老舍在当时不愿意深谈,也不可能深谈。
话剧《茶馆》因为创意上别出心裁,还没到“文革”开始,已经引来了一些指责。有人写文章,认为《茶馆》“怀旧”,宣扬了“今不如昔”,“没有揭示出惊天动地的时代巨浪,”“没有指出人民的必然胜利和远大的理想”,“归根结底还是跟作家的世界观、阶级立场和创作方法密切联系着的。”到了“文革”期间,《茶馆》更成了老舍被诬陷成“反动作家”的“罪证”。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一一反驳对《茶馆》的指责。让人们不禁想起来的倒是,《茶馆》第3幕,王利发莫名其妙地问了句:“‘罢课’改了名儿,叫‘暴动’啦?”特务小宋恩子马上揪住这句话,劈头盖脸地,说王利发跟罢课的学生们“是一路货!”久经人生阵仗的茶馆老掌柜,没让他唬住,只是嘀嘀咕咕地对付他:“我?您太高抬我啦!”看来,靠指鹿为马来陷害人,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历来就不难遇到。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想想,许多和《茶馆》同时问世的所谓好作品,早已经灰飞烟灭。《茶馆》却像是一枝傲霜的腊梅,历尽考验,越开越茂盛。70年代末到现在,北京人艺多次重排《茶馆》,这出戏演出已有500场之多,创造了中国话剧史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许多记录;《茶馆》还代表中国的话剧艺术,去德、法、瑞士、日本以及香港、台湾演出,为不同人种、不同经历、不同价值观的观众所赞赏,被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二,用写文化来写社会
《茶馆》要把旧中国的社会变迁演给观众看。可是,老舍对政治不大熟悉,这限制了他直接写社会政治变迁的能力。于是,作家避生就熟,用他了如指掌的社会文化变迁,来折射社会政治变迁的幽微。我们都清楚,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都从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社会的政治性质总会或明或暗地作用于它的文化,而形形色色的文化世相,也常常能把暗含着的种种政治信息,传递给人们。所以,通过写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来反映这个时代的政治面貌,就成了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可行的途径。《茶馆》恰恰体现了老舍选择了这一创作途径所获取的艺术优势。
《茶馆》要表现旧中国的黑暗,表现身处黑暗社会中的大众,为了求生存、求正义、求发展而无法逃避的痛苦挣扎和悲惨结局。老舍没有把这个沉重的主题,放到某一个具体故事里头,他决定用社会上“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个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谈〈茶馆〉》),来表达自己厌恶和唾弃整个旧时代的思想倾向。病态的社会,畸形的文化,怪异的人生……组成了《茶馆》里面光怪陆离的社会画面。老舍的笔,就好像外科大夫手里的一根探针,每挑破腐朽社会的一块疮痂,都教人们看到一股污浊的脓血涌出来,社会从外到内的溃疡到了这样可怕的地步,用大变革来教它脱胎换骨,当然是最合理不过的了。
《茶馆》的观众,不得不随时睁大了眼睛,来直视舞台上的荒诞世道:那位据说是“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庞太监,老态龙钟女声女气,却面对大庭广众不知羞耻地宣布自己就要完“婚”的消息;人贩子刘麻子,心狠手辣,又不怕人们看穿他倒卖一个农家女就赚190两昧心银子的劣迹,他大言不惭,宣传自个儿的逻辑:“我要是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两个逃兵,钱不够,又想满足生理需求,不得不凑钱托人贩子买个合用的老婆,组成不可想象的“三个人的交情”;战火连天,军阀割据,市民们人人自危、怨声载道,却会有人“感谢这个年月”,对专靠卖卜骗人为生的唐铁嘴说来,“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这一桩桩一件件带着反常滋味,也带有几分滑稽色彩的小情节,全都是荒唐年头生出来的稀奇景致,被剧作家陈列到一起,就证实了一个全没有社会公正的年代,必然要把正常社会无法理喻的咄咄怪事,层出不穷地变幻出来。这就像《红楼梦》所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样,《茶馆》里面这些教人“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让观众每一想起,都免不了要慨叹再三。
《茶馆》表现了世风败坏,江河日下。作品采取让丑类人物在职业上大多父子间“世袭罔替”的身份安排,在3幕戏里,人口贩子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卖卜装神的骗子唐铁嘴和小唐铁嘴,干侦探的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吴祥子和小吴祥子,地痞打手二德子和小二德子,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地连续着,透过这伙社会渣滓不但无耻而且又略微有所变化的言行,观众可以看出一些社会变化来。第1幕,刘麻子利用社会贫富差异,倒卖人口,混得挺得意;可到了第2幕,他神气不起来了,不是贫富分化的社会有了好转,倒是更糟糕的现实叫他倒了运,他发牢骚:“这么一革命啊,可苦了我啦!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我干瞧着,摸不着门!”做老式昧心生意的刘麻子,眼光、魄力,都撵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乱世枭雄们成了社会新贵,恶行远远超出了前清的权贵们,他们选姨太太的标准和一掷千金的气度,让刘麻子这路纤场老手只剩下干瞧着的份了,世风日下于此可见一斑矣。到了第3幕,轮到小刘麻子这个纤场新人露脸了,他总结父亲“一辈子混得并不怎样”的教训,迎时代浊流而上,勾结横行霸道的国民党官僚,要创办把北平全城的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都组织起来的“包圆儿”公司,为美国兵和官僚们服务。小刘麻子的野心和狡诈,真可以叫他那死去的父亲小巫见大巫了,人贩子行当花样翻新、登峰造极,更证实什么样的岁月,自然就有什么样的世风。再看看唐铁嘴父子:前两幕,唐铁嘴招摇过市,虽说有兵荒马乱的年头帮衬着他卖卜行骗,他终归没能发迹,白喝了一辈子茶馆里的残茶,连王掌柜都敢挤对他;可是,到继承骗子衣钵的小唐铁嘴这一辈,被封成了邪教“三皇道”的“天师”,小唐铁嘴说:“我跟小刘麻子……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在丑恶透顶的浊世,除去小刘麻子、小唐铁嘴这伙儿市井无赖、社会渣滓,肯定再也不会有什么正经人“如鱼得水”,一个社会是个什么社会,只要瞧瞧其中净是些何等样人“如鱼得水”便可以了然,这也是所谓“适者生存”吧。刘麻子爷儿俩和唐铁嘴爷儿俩,其实都是时代的一种“文化符号”,他们代表着最见不得人的哪种“文化”,只有在最见不得人的社会里才能吃得开。
一方面,丑陋的东西四处滋生蔓延。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里头有价值的东西,在那样的年头当中却活不出来,甚至要走向毁灭。第3幕,评书名角儿邹福远、京剧演员卫福喜和饭庄名厨明师傅,各自述说自己如同性命般珍惜的艺术和技艺,都是朝不饱夕,岌岌可危。明师傅是一个人能“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手儿”,到头来,为生计所迫,变卖了所有的厨具家什,给监狱里犯人蒸窝窝头去了,因为“现而今就是狱里的人多呀!”邹福远道出了这些艺人和手艺人的极度苦闷:“这年头就是邪年头,正经东西全得连根儿烂!”
人的精神危机是时代文化危机的一部分。《茶馆》对旧社会民众精神危机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剧中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来完成的。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每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第1幕登场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眼看着工厂的废墟,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结论比王利发的还惨:“……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秦仲义有过比王利发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何况,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
常四爷,在《茶馆》这出戏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个形象,这跟他特定的身份、经历——由老北京旗人中间走出来的自食其力者——有相当的关系。满族出身的作家老舍,毕生写了许多带有满人性格特征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头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气壮地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的满族人!作者写常四爷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写出旗人下层的确有一批忠肝义胆的爱国者,二是要写出满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极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反映出从清末过来的满族人,并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窝囊废”。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直到晚清时节八旗将士的多数人仍在坚守的爱国情操,打清朝末年他还吃着钱粮、坐得起茶馆的时候,就很瞧不上“吃洋教”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看到鼻烟壶也从外洋进口,他心疼“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尤其是感觉到了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他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当局的侦探以他说这话为理由要逮捕他,他据实相告:“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还是没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狱就赶上了义和团运动,为护卫国权,他跟洋人刀枪相对地打了几仗。后来大清国到底亡了,他也并不意外,认准了这是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忠、倔强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在民国初期到处排斥满人的时候,就像松二爷说的:“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哪怕是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照样活得腰板挺直。那么,像常四爷这么一条硬汉子,是不是能有好一点的命运呢,不是,他也照样逃不掉人生悲剧。七十多了,他还是一贫如洗,这才弄清楚:“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他预感到,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他“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常四爷,一个多么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他的落伍了的观念,属于旧时代也属于满族传统的人生观,叫他总以为凭着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就可以在铺天盖地的社会黑暗间闯开一条生路,这样天真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邪恶社会永远张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着贫寒的个体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横再不肯屈服也罢。常四爷的失败,除了社会的责任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哲学已然不合时宜。就这一点说来,他与终于跌进厄运的王利发、秦仲义,是殊途同归。
《茶馆》作品刚发表,就有剧评家批评过:“这个戏……对旧时代的某些旧人却有过多的低回凭吊之情。”这部作品融入了老舍相当程度的“低回凭吊之情”,应当说是事实,问题是,这种情感是否就是多余的或者不健康的呢?剧作家“凭吊”了不为丑恶时代所容的优秀文化,“凭吊”了苦苦挣扎而终于落败的善良人物,我们只要尊重历史,是不难体会老舍对这些凭吊对象的价值认定的。优秀的民族传统被恶?br>参考资料:http://50szy.bbs.topzj.com/vie
G. 如何掌握室内手绘的上色技巧
一、对环境的认识
(一)什么是环境呢?
这是我们学习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明确的概念。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空间存在,大地、天空、海洋等自然环境和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环境的总和。狭义的环境是指人工环境中的部分,主要是建筑之内外的环境。笼统来说,环境包括三方面内容:就是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什么是自然环境呢?什么是人工环境呢?什么是社会环境呢?这些环境因素对我们生活、工作有什么影响呢?特别是对我们的设计有什么影响呢?这些知识我们都需要了解;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比如对空间的认识,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是怎样运用这些空间来塑造室内设计的?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以及这些艺术语言如何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了解的。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是自然环境。
1、什么是自然环境?
(1)我们周围最基础的环境是什么?
室内设计系统理论的基础源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成果。其中,自然环境是最基础的环境。《辞侮》一书里讲到: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它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从狭义上讲,自然界是指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
(2)认识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对我们学习环境艺术有什么影响?
自古以来,人类就和身边的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奴隶社会的狩猎活动和封建社会的稻谷桑麻,这些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无私赋予。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生态还没有超出对抗的状态,规模与范围并没有构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直接威胁。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产力发展起来了,城市大量出现,交通堵塞,居住空间窄小,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引起了土地沙化,工业"三废"的过量排放,引起了江河污染,大气污染,生态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人们的生活开始慢慢同自然环境脱离,人类生存的环境出现了危机,迫使人们不能不正视这一严峻的社会环境问题。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环境会议,把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现在世界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建筑领域也不例外,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计划等也大行其道。比如日本着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他的建筑全是以素面水泥构成的,虽然没有豪华的外表,但在这些作品中,设计师充分运用自然界的光照、水塘、坡地,因地制宜,设计出很多亲近大自然、景色宜人的作品。德国也有一建筑(哥兹总部)无论是在建筑的结构上还是在材料的选用上,都体现了对环境的尊敬和爱护。这座建筑的墙体利用复杂敏感的可控系统和配套设施来调节室内的气候,可以调节角度的百叶板能够节约40%的照明用电,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可以供应整个建筑的日常能量消耗,而且地下室还扮演着调节室内温度角色,促进空气循环。整个建筑由一个非常高级的控制系统来控制,配备有250个信息传感器和超过1000个气候调节的设施,使建筑自身的能量消耗可以自给自足,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和依赖(图1-1)。(3)追求“绿色设计”
现在我们广泛关注的是关于环保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师能否将我们的人工环境设计成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或被称为 "绿色的"人工环境,这是当今环境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当前建筑环境相对的低价能量供给与及对不可再生材料肆意浪费的状况是不会长久持续下去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已造成的巨大破坏,以 “绿色”和“生态保护”为宗旨的设计,必将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简而言之,"绿色"和生态的设计就是要求我们在建造过程、使用过程以及销毁过程中,都对自然施加最小的影响,甚至还应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使我们的人工建筑物与生物圈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在这方面,国外设计师己经有了很多经验。比德国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托马斯?赫尔佐格,他设计的"玻璃之翼"、"对角线立方体"都是利用阳光的能量来完成室温调节、空气流通等等这些工作的,而不再是依靠传统的电力(图1-2)。2、什么是人工环境?
自从人类上升到生物界的最高峰,就开始了对自身生存空间作不懈的努力,渔猎耕种、开矿建筑,所有这些依靠人的力量,在原生的自然界中建成的物质实体,包括它们之间的虚空和排放物,都构成了次生的人工环境。人工环境的主体是建筑。在农耕时代,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也在不断的完善,并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木构架为代表的东方体系和以希腊、罗马石构架为代表的西方体系。两大体系构造不同,各有特点,东方建筑注重院落单位的群体组合,主从有序,变化灵活。而西方建筑则显得雄伟壮丽,气势宏大。而且在此期间,东西方都有很多传世的名作留下来。比如东方的故宫、金阁寺;西方的雅典卫城、罗马万神庙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建筑物多为公共性建筑,生产性建筑极少,所以除了建筑本身所耗的自然资源以外,很少向外排放有害物质。因此农耕时代的人工建筑基本做到了与环境共融共生。进入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生产力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对功能的需求促进了现代建筑理论的诞生。这个时期建筑的体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批量的生产性建筑被建造了出来,居住与公共建筑内部开始大量使用人工的采暖通风设备,从而营选出一个个隔绝于自然的人工气候。这样的人工环境造就了现代的物质文明。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证明了工业化时代人工环境的建造并没有做到与环境的共融共生(图1-3)。
3、什么是社会环境?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到:“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类在生活的交往中,组成了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处在各自的社会圈子中,从而构成了特定的人文社会环境。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借助神灵炫耀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兴建了大批超人尺度的神像、陵墓。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神”居于主导地位,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虽然具有宏伟体量和严谨的构图,但其使用者是“神”而不是“人”。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为复杂的社会形态。在东方,专制的中央集权统一封建大帝国是政治统治的主要形式。社会环境按地域人文分为三大块,以中东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圈,印度和东南亚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文化圈。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制约下,宫廷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少地方宫廷建筑影响着人工环境的发展。即使是宗教建筑,也受宫廷建筑的影响,这在中国表现尤为突出。而在西方,基督教的两大宗教——即西欧的天主教和东欧的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教会,实现了政教合一的统治。而发展于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是以发展生产力,获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人的需要、使用功能的需要成了第一要事,并由此而产生了密集的城市群落,建筑也就朝着功能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二、室内手绘效果图概述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例(范图);
(一)观摩图例并分析问题,如:(1)客厅或卧室;(2)透视;(3)色调;(4)家具组合;(5)表现技法;(6)评画等等;
1、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的意义
室内设计效果图 (也称室内设计表现图或室内设计透视图),它是室内设计整体工程图纸中的一种;它是通过绘画手段直观而形象地表达设计师的构思意图和设计最终效果的。
2、绘制室内手绘效果图应遵循的三个原在则:真实性、科学性、艺术性。
(1)真实性
A、就是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设计环境的客观真实。如室内空间、家具等等的比例、尺度都要求它的真实性。另外,在立体造型、材料质感、灯光色彩、绿化及人物点缀等方面都必须符合设计师所设计的效果和气氛。
B、真实性是效果图的生命线。
a、不能脱离实际的尺寸而随心所欲的改变空间的限定;(如室内空间和家具的尺寸都不能随意改动;要做到真实、实用);
b、不能背离客观的设计内容而主观片面地追求画面的某种"艺术趣味和艺术风格";(室内设计效果图就要求真实性和实用性;而画画可以做到随意性)
c、不能错误地理解设计意图,表现出的气氛效果与原设计相差甚远。(要符合业主的要求)
综上所述,必须要求我们设计师本人或接受委托的设计师都必须有一个共识:真实性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2)科学性(板书)
为了保证效果图的真实性,避免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或曲解,必须按照科学的态度对待画面上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起稿、作图或者对光影、色彩的处理,都必须遵从透视学和色彩学的基本规律与要求,要以一种严谨而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幅设计图。先苦后甜;草率从事的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
(3)艺术性
效果图既是一种科学性较强的工程施工图,也是一件具有较高艺术品味的绘画作品。好的效果图我们把它当作室内装饰品甚至永久收藏,这都充分显示了一幅精彩的效果图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所以,一幅好的设计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
正确认识理解三者间相互作用与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侧重地发挥它们的效能,对我们学习、绘制效果图都是至关重要的。(三)室内手绘效果图的构成要素
1、设计的立意构思是效果图的灵魂
画者无论采用何种技法和手段,无论运用哪种绘画形式,画面所塑造的空间、形态、色彩、光影和气氛效果都是围绕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所进行的。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在画面上尽可能地表达出设计的目的、效果,创造出符合设计本意的最佳情趣,是学习效果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
在绘图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往往容易对形体透视的艺术和色彩的变化过于修饰,而忽略设计原本的立意和构思,这种缺少灵魂的效果图犹如橱窗里的时装模特平淡、冷漠,既不能通过画面传达设计师的感情,也不能激发观者 (包括业主)的情绪,因而在参与投标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
2、准确的透视是效果图的形体骨格
设计构思是通过画面艺术形象来体现的,而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比例、方向的表现都是建立在科学的透视规律基础之上的。违背透视规律的形体与人的视觉平衡,画面就会失真,也就失去了美感的基础。因而,必须掌握透视规律,并应用其法则处理好各种形象,使画面的形体结构准确、真实、严谨、稳定。
除了对透视法则的熟练与运用之外,还必须学会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对待每个形体的内在构成关系和各个形体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构成画面骨铬的纽带和筋腱。学习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结构素描 (也称设计素描)的训练,特别要以正方体作感性的速写练习,以便更加准确、快捷地组合起这副骨铬。
3、明暗色彩是效果图的血肉
在透视关系准确的骨铬上赋予恰当的明暗与色彩,可完整地体现一个具有灵魂和有血有肉的空间形体。人们就是从这些外表肌肤的色光中感受到形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灵气。一位画师必须在色与光的处理上施展所有的技能和手段,以极大的热情去塑造理想中的形态。作为训练的课题,要注重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色彩感觉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注重各种上色技巧以及绘图材料、工具和笔法的运用。
要画好室内设计效果图,我们必须要求学会透视原理、素描基础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及作图工具和技法的运用。下面我们来讲一讲简单几何体的透视画法。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领域
(一)酒店,会所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酒店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现代都市里,酒店档次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生话水平。现代酒店为不同的顾客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即使是经济酒店也具有一定的舒适度和方便条件。随着现代酒店功能的扩展和综合化,酒店设计也广泛引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环境的文化内涵(图5-1)。
1、酒店大堂要具备哪些功能?
酒店大堂一般由入口、门厅、中厅、服务台等几个部分组成。在酒店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大堂无疑是最重要的(图5-2),从功能上来讲,大堂是交通枢纽,又是服务中心,具备迎送宾客、接送行李、等候休息、咨询问讯、总台服务等等多种功用。从形象上来讲,大堂是客人进入酒店后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整个酒店的形象。所以,每一个酒店都尽力把自己的大堂装饰的富丽堂皇、个性鲜明,力争给客人留深刻的印象(图5-3)。在酒店大堂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几点:
(1)空间分区要明确,整个大堂的空间应开敞流动,浑然一体,人的视线应当不受到阻隔,对各部分一目了然。对于大型酒店较复杂的大堂,一般都设有休息等候区、咖啡厅、行李间等服务设施,并且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2)缩短主要的人流路线,避免交*干扰。客人在酒店大堂的活动具有时间和方向的积聚性,一般酒店的主要人流线路是从入口到第一层电梯厅或总服务台,所以应该尽量缩短入口到电梯或到总服务台的路线。
(3)设计大堂时要注意便于经营管理,大堂是客人停留时间最长,最集中的地方,营业中不便维修,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应选用耐脏、耐磨、容易清洁的面层,同时,还要注意减少噪声影响。2、酒店的餐饮空间如何设计?
随着酒店向综合性、多元化发展,非客房盈利大大增加,其中,餐饮业占了很大的比例(图5-4)。从世界范围来看,酒店餐饮部分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左右,甚至高于客房部分的收人。一般酒店的餐饮部分由宴会厅、中餐厅、西餐厅、特色餐厅、酒吧、茶室等组成 (图5-5)。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经营方式,进而对室内空间和装修风格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以宴会厅的功能组成最为庞大复杂,因而它是评定一家酒店档次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设计餐饮空间要注意什么?
(1)不同性质的餐厅有不同的要求,餐厅室内设计应当风格显着,餐厅入口一般都应该预示餐厅的风格。
(2)餐桌的摆设应该保证客人流线和服务流线的畅通,避免服务路线过长或穿越主要用餐区。(图5-6)
(3)宴会厅是酒店餐饮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重要的聚会、宴会都在这里举行。因此要求宴会厅的装潢一定要色彩明快、华丽舒适。另外,由于宴会厅的举架较高,(一般为两个层高),所以它往往兼做多功能厅使用,这样我们在设计天花和墙面时就要考虑多种使用目的、需求和可变性。(图5-7)
(二)设计办公空间要注意什么?
《雅典宪章》中曾经将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分为居住、工作、游戏、交通四大类,而办公室是人类最主要的社会活动之一。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办公空间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功能产生了大量新的、更为自由和开敞的室内空间,从而使人们的办公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图5-8)。本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出于环境与资源的危机,信息革命和产业调整,办公空间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综观近几年的发展变化,虽然创作背景和设计手段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随着人类的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图5-9)。从中可以看出,现在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有几点:
1、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和世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但在耗能大户的办公空间的设计中,也越来越倾向于环保型的设计。在新的设计中,保持空气的循环和热交换,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己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环保型的设计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图5-10)
2、设计的民族性、地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国际化与地方化永远是对立统一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世界的文化却出现地方化的倾向。在设计领域里,植根于民族文化,用传统来阐释现代,是当今设计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3、高科技的应用,智能化办公的出现为办公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办公环境,设计师也利用高科技在材料、结构、空间造型上创造出眩目的技术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对办公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5-11)
同时,新的办公文化的出现,对办公环境甚至办公用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革命后的办公楼 ,向以尊严、高效、经济作为设计目标。在其中工作,人的价值等同于机器上的零件。而现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劳动者需要更宽松、更具人性、更有文化品位的办公环境,这就使新的办公文化出现成为必然。(图5-12) (三)设计商业空间要注意什么?
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商业活动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商业环境的发展变化也是随着工业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图5-13)。在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出现了设在高速公路附近的购物中心,而在有着悠久历史的都市中心,也有着为数众多的面积小的,但颇具文化品位的精品店。在居住小区等居民集中地区,商业环境则是以超级市场这种简洁、方便的形式出现。
“Shopping Center”,即购物中心 ,出现于公路交通发达的西方国家,通常要临近高速公路,拥有很大的停车场(图5-14),一般由几栋建筑组成,里面包括休闲区、娱乐区和餐饮区等等(图5-15)。购物中心是由众多商家组成的商业综合体,为了能够容纳数百家风格不同的店中店,建筑设计多采用含蓄的色调和朴素的材质,装饰风格也力求简洁大方。为了吸引顾客,购物中心一般都设有共享大厅,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和周到的休闲服务,如周末音乐会或艺术品展览。 (图15-16-A/B)
精品店多以专门销售某一品牌或者某一类型商品的形式出现,虽然面积一般不大,但是它们的商品针对性很强,对商业信息反应灵敏,所以生命力强。这类精品店对装修的要求很高,除了展示商品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商店的风格和品味。(图5-17)
超级市场70年代初开始于美国,并很快风靡世界,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形式,计算机管理降低了商品成本,并由柜台式售货发展成开架自选,让顾客购物更加随心所欲,从而扩大了商业机能。(图5-18)(四)怎样进行居室的设计?
居室的空间设计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尤其今天,社会竞争加剧,人们都希望在劳累之余有一个可以放松、休息的家庭环境。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我国的居室建筑形式一变再变,80年代前,居室的主要面积是作为卧室,那时候主要解决的是 "住"的问题,厅很小或根本没有厅。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的社会活动增加,人们对"厅"的要求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大面积的起居室。人们可以在这里接待朋友,享受视听设备带来的快乐等等,这时也出现了简单的家庭装修,并不断的发展起来。到了近几年,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与之密切相关的厨卫空间渐渐受到重视,出现了带卫生间的主卧室和带独立阳台的大面积厨房 (图5-23)。从以上的居室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居室环境艺术的质景要求越来越成熟。这种发展形势对室内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套路活”的做法,将很快失去市场。在墙面、天花上花掉大量财力、物力的做法也将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高品位的艺术陈设品 (图5-24)和精良的厨卫设备。近几年随着复式住宅、郊区别墅的大量涌现,人们对“空间”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创造一个动静相宜,适合不同使用要求的居室环境是室内设计师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家具设计需要专业精神
家具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而家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家具的设计不能脱离整个室内空间的设计,家具设计的好与坏应该放到一定的室内环境里去评判,而不应该片面的只看家具本身(图 5-19-A/B)。从另一方面讲,家具对于室内环境气氛的营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一个空间,摆上不同的家具,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式,这也是我们在室内设计时常用的手法之一。
现在的家具设计除了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外,更注重家具本身所表达的精神概念。也就是表达人的情感和情绪。比如,家具可以表达使用者的地位和尊严,也可以显露出使用者的性情和爱好。(图5-20)
现在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家具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前景。如图5-2l-A/B的椅子,名字叫X-chair,它的外形真的像一个"x",即座面和椅背的倾斜度像一个"x"形。
家具设计具有一定的美学概念,它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既有科学性的一面,也有文化艺术的一面,两者所占的比例随着不同的家具而不同,有些家具在满足了基本功能以后更多的偏重于艺术性。
四、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技法介绍
(一)工具、材料介绍(p33、34、35):
1、纸
纸的选择应随作图的形式来确定,绘图必须熟悉各种纸的性能。
(1)素描纸: 纸质较好、表面略粗、易画铅笔线、耐擦、稍吸水、宜作较深入的素描练习和彩色铅笔表现图。
(2)水彩纸:正面纹理较粗、蓄水力强,反面稍细,也可利用,耐擦,用途广泛,宜作精致描绘的表现图。
(3)水粉纸:较水彩纸薄,纸面略粗,吸色稳定,不宜多擦。
(4)绘图纸:纸质较厚,结实耐擦,表面较光。不适宜水彩,可适宜水粉,用于钢笔淡彩及马克笔、彩铅笔、喷笔作画。
(5)铜版纸:白亮光滑,吸水性差,不适宜铅笔,适宜钢笔、针管笔、马克笔作画。
马克笔纸:多为进口,纸质厚实,光挺。
(7)色纸:色彩丰富、品种齐全、多为进口,国内少数大城市有售,价格偏高,多数为中性低纯度颜色,可根据画面内容选择适合的颜色基调。
卡纸、书面纸、牛皮纸:多为工业用纸,熟悉其性能后也可成为进口色纸代用品。
(9)描图纸:半透明,常作拷贝、晒图用,宜用针管笔和马克笔,遇水收缩起皱。
(10)宣纸:有生、熟之分,生宣纸吸水性强,宜作国画的写意作品;熟宣纸耐水,可反复加色照染,常用于国画的工笔画,宜软笔、忌硬笔,如须硬笔画线时应垫底铱托,否则易破。</FONT>
H. 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和语言艺术
一、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
《茶馆》的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全剧没有贯穿到底的矛盾斗争,是一出以人物带故事的话剧。
它由几乎没有联系的几个小故事组成。幕与幕之间在情节上的联系,表面上看是不太紧密的,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三幕之间的联系是作者描写的一种深层的政治意识。
如“莫谈国事”的字条一幕比一幕多。这富有象征意义的纸条,揭示出在这三个军阀政府的专制下,人民受苦受压,是不能说话的,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临近解放的国民党政府残酷的事实真相。
二、诱人的语言魅力
《茶馆》的语言特色最主要的就是真实、形象。
如相面人唐铁嘴来到“茶馆”对王掌柜说:“我不抽大烟了。”王掌柜听了很高兴,即回答“那好”。他接着说:“我改抽白面儿,大英帝国的香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福气还小吗?”
即使不知他底细单凭这句话就知道他是一个无耻之徒了。从这富有幽默感、个性化的语言里,可以深深地体察到帝国主义不仅用枪炮打中国,而且还从体质健康上进行毒害的可耻行径。
创作背景
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人大和宪法通过,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解放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之后作者老舍又创作了《秦氏三兄弟》,这个剧本写的是历代的宪法改革,以秦家为背景。
老舍将这部作品与北京人艺的曹禺、焦菊隐、夏淳等艺术家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话剧《茶馆》。
I. 开茶店需要申请什么手续
食品经营许可证,以个体工商户开一家店为例,之前餐饮所需办理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已经于2016年实行“三证合一”,目前只要单独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即可,在食品药品监督局办理。
人员需要接受食物卫生知识培训,后期有考试,多为选择题,不难。
健康证,从事餐饮,化妆品、幼托、医疗卫生等职业的人员需要办理,字如其名就是体检,办理场所为当地防疫站或者有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当地环保局的环境评测及排污许可证,依据不同地方,不同政策,环评的批示标准也略有不同,以下只标注重要事项:噪音,是否扰民,排污,污水管道和油烟管道的设计是否合理,茶店布局平面图,食品加工场所是否合理,店铺具体位置,标注周边设施,是否可从事商业经营。
工商营业执照,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后,就可以凭证及相应的房屋租赁证实、身份证、健康证,去工商所申请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了。建议办理个体工商户,流程简单,速度快。之后就是刻章,办理组织代码,拿营业执照和副本了。
消防批示,按照划定,在店面开业之前,还需要向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申批,这需要在装修的时候就向所在辖区申请。
税务登记,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要向当地税务局申请领取地税税务登记号。带上营业执照的副本及复印件,还有经营者的身份证。个体工商户开的小餐馆,要交5%的营业税。另外需交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税额是营业税的11%,还有一部门其他的税额,所占份额非常小。
关于办理时间,要看提交材料的起止日,以及你当地各部门的办事流程,办事效率。
办理餐饮许可证需要的资料:
当地工商所出具的个体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负责人身份证;
房产证(或土地使用证)及租赁合同;
从业人员健康证;
水质检验合格证明(如果是市政自来水, 提供自来水的交费单据也可以);
经营场所平面布局图;
当地药监局需要的其他材料。
(9)艺术画社引入茶室如何办证扩展阅读: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各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着《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
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茶叶,为中国茶坛大放异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