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语言的艺术
语言的艺术是:
语言的艺术又称语言技巧。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包括戏剧小品、播音主持、演讲、辩论等艺术形式。
它的表达方法可以有呼吸法、语言速度、单人、多人、混声等多种形式。一般说来,语言艺术和文学、戏剧等有所不同。
语言艺术和语言表达技巧不同。如同我们说领导艺术、交流艺术、管理艺术中的“艺术”含义不同。
审美特征
间接性与广阔性。
文学运用语言来塑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由于文学语言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因此,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建筑、实用工艺艺术,还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和戏剧等综合艺术,都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
❷ 一直不太理解说话的艺术是什么意思
说话的艺术,其实就是指
说话的时候经常用暗示或影射的方法来表述
说话的时候经常拐弯抹角
说话的时候经常一语双关
反正就是不好好说话的意思。也就是——虚伪!
但是这就是一个虚伪的世界。所以虚伪的语言也就无可厚非了。
以上所说语言的艺术可以简称“话术”其实将艺术降低到了技术这种等级。
真正的语言艺术,是因为知识和阅历都极为丰富,因而拥有通过语言来尽展个人魅力的能力。真正的语言艺术,决不虚伪,反而常常让人觉得很率真,很具亲和力,即使有时候拐个弯,当你略加思索会心一笑时,你对对方的欣赏会迅速增加。
❸ 为什么说话要有艺术
说话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俗话说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人若没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好像鸟儿没有羽翼一样。
要想有良好的口才,首先是正确的发音,对于每个字,都必须发音清楚。清楚的发音可以依赖平时的练习,注意别人的谈话,朗读书报,多听收音机广播等。这些对正确的发音有迅速的帮助。在说话的时候,对于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艰涩词汇。别以为说话时用语艰深,就是自己有学问,有魄力的表现。其实,这样说话不但会使人听不懂,而且弄巧成拙,还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以为是在故弄玄虚。当然,良好的说话,应该是用大方、熟练的语句,而且有丰富的词汇,可以应付说话的需要,使内容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说话的速度是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的,说话太快使听的人不易应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为说话快些,可以节省时间,其实说话的目的,是使对方领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讲话的人,或者是听话的人,都必须运用思想,否则,不能确切把握话中的内容。当然说话太慢,也是不对的,一方面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会使听的人感觉不耐烦。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诀窍,我们必须看清这种巧妙的方法,然后才能获得成就。在说话的时候要认清对方,顾虑别人的反感,坦白直率,细心谨慎。宜常常谈话,但每次不可太长,说话的时候不可唯我独尊。因为我们说话的目的是说明一些事情,使人发生兴趣。所以要清晰!要明白!
信口开河、放连珠炮,都是不好的说话方式。信口开河并非表示你很会说话,相反的,证明你说话缺乏热诚,不负责任。至于说话像放连珠炮,那只有使人厌烦,因为你一开口,别人就没有机会启齿了。
在公共场合说话,你要顾虑到别人的安宁,声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对众人演说,要注意自己说话声音是否能使每一个人都听得到。形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都必须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夸大之词不一定收到预期的效果,实则相反,言过其实,定会受人轻视。
优美的说话,包括正确的发音、适当的速度、丰富的语句、话中略含幽默、良好姿态等各方面,这些都可以靠学习和锻炼而成功。
名画家唐伯虎,他很看不起在他家对门的那人家。因为那人家并不是世代书香而是半途发迹的。他们家有一位母亲和五个儿子。有一天,这五个儿子为其母亲祝福。亲朋毕集,热闹非凡,只因不是书香人家,在这祝福之中,少有文墨的点缀,未免美中不足。这时候大家想起对门的唐伯虎是一位才子,如果能够有他在这里书赠一些什么,那一定可以增光不少。正在这样祈求的时候,唐伯虎居然备了一些薄礼,前来庆寿了。那家的主人,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就是许多亲友,也是十分的高兴。在席间,因此请他题诗了。唐伯虎毫不推卸,立刻拿起笔来,第一句写的是“对门老妪不是人”,第二句尚未写下,主人亲朋,个个都对他怒目而视了。因为今天祝福,大家应该十分高兴,说些吉利话才对,现在请他题诗,他竟骂起人来,这怎么不叫人愤怒呢?因为他是有名的才子,所以大家只是怒目而视,不以非礼举动对他。预备看他下一句怎样骂法,然后再来发作。唐伯虎感觉到大家的怒火立刻要爆发了,因此写上“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一来,又把大家的情绪缓和了下来。大家都觉得这真是一位才子,用一种骂人的口吻,写出了一首极好的祝福诗。唐伯虎并不是真心来祝他所看不起妪的寿,他要骂一下那位寿婆,才是他的真心。可是,他看了周围环境,知道骂了人不会有好处,所以虽然脱手写了出来,还是立刻改变口吻,使已经骂出的话也成为不是骂人的话,这灵敏的手腕,便是顾虑别人的反应了。
你觉得一个人多说话好呢?还是沉默好?按言语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便是沉默比多话好。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必败,只有沉默才永远不会出卖你。
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我们绝对要少说话,尤其当有陌生人比我们有经验,或者有更了解的人在座时,因为如果多说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点,也失去了一个获得智慧和经验的机会。
说话要说得少而且说得好。因此,在我们人生中,有两种训练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与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如果我们不会机智的谈吐,又不会适时沉默,是很不幸的。我们常因说话而后悔。所以,当你对某事无深刻了解的时候,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人既处在社会中,尽可少说却不能完全不说。既要说话,如何说得又少又好,则此中艺术不可不研究。所以在任何地方和场合,最好能少说话,非至不能不说时,缄默是值得提倡的。若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你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都值得加以研究。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或娱乐消遣,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重心,要能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这目标走去是不会错的。要知道为了能使你的话令人重视,惟一的秘诀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就能静静地思索,使自己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
做一个忍耐的听者,是谈话艺术当中一项重要的条件。因为能静坐聆听别人意见的人会是一个富有思想,具有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当中,开始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后则是最得人尊敬的,因为他虚心,所以为任何人所喜欢。因为他善于思维,所以为众人所信仰。那么怎样做一个良好的听者呢?第一是要专诚。别人和你谈话的时候,你的眼睛要注视着他,无论对你说话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专诚是一件必需的事情。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不可做着一些绝无必要的工作。这是不尊重的表现,而且,当他偶然问你一些什么时,你就会因为不留心他所说的话而无从应付了。其次,聆听别人的话时,偶然插上一两句同情的话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加上一个问话也是非常需要的。因为这正表示你对他的话留心。但不可把发言的机会抢过来,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除非对方的话已告一段落,应该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此外,无论他人说什么,你不可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那么你就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听者了。批评或提意见时,也要讲究时机和态度。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
有些人常喜欢把一件已经对你说过几次的事情再说,也有些人会把一个笑话说了多次还当新鲜的东西。作为一个听者的你,此时就需要一种忍耐的美德了,你不好对他说:你已经说过几遍了。这话会伤害他的尊严,你惟一应做的事是耐心听下去,你心里应该明白他是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你应该同情他,而且他对你说时是表示好感的诚意,你应该同样用诚意来接受他的善意。但如果说话的人滔滔不绝,而你又毫无兴趣,觉得浪费时光。你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来使他停止这乏味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尊严。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出他的第二个话题,而这个话题既是他内行的又是你所喜欢听的。
❹ 说话艺术太强什么意思
就是能方就方能圆就圆吧。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了正确的话,但一定是顺着对方心思去说的。对方感受到了妥帖,才觉得动听,才喜欢听。
人类的生活当中,似乎没有一种活动可以不说话。光是说话有可以分为,自言自语、三言两语、妖言惑众、一言九鼎,或者更多的说法。单是语言的变化就总是会有太多的不可捉摸,也可以让人因言得福,也可以让人因言得祸。可以说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断地变化,思维的变化一定引起语言表达的变化。然而在语言当中分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一个可以脱离字符通过声音指代不同的事物和情感,一个完全遵从于字符和长期表达的有序的语法。这两个说大有不同。
❺ 什么是演讲艺术演讲有什么艺术
在我们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想,最间接、最方便的途径 就是言语。我们经过言语来表达本人的意思,很多时分,我们在私底下可以噤若寒蝉,但一但站在讲台上讲话时,就会呈现脸红耳赤,说话断断续续、语无轮次 的为难状况。
有这样一些人,不敢启齿说话, 怕被人笑。若与生疏人在一同更是开口无言,缄默以对。形成这样的缘由,不只仅只是怕被人嘲笑,还有其他许多缘由:能够是从小缺乏个人生活,习气一团体,对他人不太理解;能够在某个场所说话发生 了不好的效果的暗影,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能够是觉得本人口才较笨,表达往往词不达意、言不中的,因此发生了少说为佳或许干脆不开 口的想法。不论出于何种缘由, 归其全部,无外乎一条,那就是要克制本人的心思妨碍。
要克制本人的心思妨碍,首先要有充沛的心思预备,加重本人的担负,不要把本人的目的定的太高,降低求胜动机,做到轻装上阵;要坚持积极的心情,用积极 自我暗示的方法,不时强化必胜的决心与信心,养成一套共同的思想习气;演讲 时要把要把留意力从本人身上移开,冷静的处置怯场,深呼吸30秒,给本人勇气,默许本人是最棒的。我以为虽为演讲就是要想讲、敢讲、多讲。演讲是要有愿望的,也就是说要有表达的愿望,假如没有演讲的愿望,永远 练不好口才。
可以说我们天生都有讲的愿望,从人呱呱坠地,吖吖学语开端就 有了这种激动,后来能够是由于社会、团体的缘由,因讲不好,就不敢讲、不愿 讲了。但是,演讲激动是原始的,有些人只是没无机会而已。就好像一个缄默寡 言的人,一旦醉酒,就会酒话连篇一样, 酒就是催化剂, 就是开启话匣子的钥匙。 想讲,是需求培训的,一旦有了第一次的讲,就会有第二次表达的激动。所以,培训口才,应该先培育讲的兴味开端,让人发生充沛表达的愿望,只要想讲了,才干能够走演出讲的讲台。
演讲课是一门理论课。假如是只讲实际,而不登台演讲,则实际再好,也是空泛的没有实践效果。勇于登台亮相,大胆讲出来,才干到达真正的效果。所 以说,演讲关关键的成绩是胆子要大,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不要怕丢面子,不 要担忧他人的看法,只要大胆地讲出来,才干锤炼口才,否则是珍珠深埋,宝剑躲藏匣中。演讲的基本成绩就是胆子要大,也就是要打破心思妨碍,可以打败自 己,就好像面对朋友要有一马当先的勇气,勇于亮剑。可以做到这一点,演讲就 成功了一半。有些人只所以惧怕演讲,就是迈不出这第一步,打破不了这道心思 防线。所以,初学演讲的人,就要从站起来、走下台、讲出来练起。
口才是讲出来的,说出来的,只要多说,多讲,才干不时进步演讲程度和能 力。要学会与人沟通,平常自动地与人交流,多拉拉家常,也就是多散讲,这是 练就口才的捷径。说多了,也就顺了。也要多参与演讲的聚会,珍惜和掌握每次 说的时机,这是锤炼口才的必定途径,不敢当众表达,演讲程度就很难进步。不 管什么场所,只需无机会可说,就当仁不让,站起来,说出来。
进步口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求长工夫的努力。总之,要启齿,把自 己想讲的话讲出来,不必在乎讲得好与不好。努力了,总有一天会有播种。 让本人站在讲台上向有数的听众诉说本人的心声,表达本人的观念,与一切人的内心发生共鸣的梦想得以完成。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什么是演讲艺术?演讲有什么艺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尽请关注青藤资讯。
❻ “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是一种技巧”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语言就像艺术一样,说话要讲究技巧。
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是一种技巧,艺术需要技巧去表现。对于不同的人,对其说话有不同的要求。同样一句话,出于市侩小民之口,人们大抵不会与其斤斤计较。
若是出于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口里,那就不是计较不计较的问题了,而是关于到他自身的形象,而人们是会对其大打折扣的。
我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指说话的对象,但有些话对有些人可以说,而对有些人又不可以说的,这就要看说话人的身份了。在一次严肃的会议上,我听到某位有身份的人竟然说出了女人骂街才会说的话,实在令人愕然万分。
一些启发
说话要看准场合。三两知己,推杯把盏,大可不必太拘束。面对这些熟悉的人,在那么一个茶前酒后的余暇里,尽可把心门打开,天南地北地聊个海阔天空。
在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对着本可以无所不谈的朋友,要是还那么扭扭捏捏,虚虚假假的话那就太没意思了。相反,要是在那么一个严肃或不熟悉的环境里,假如你还不解人情,依然故我地嘻嘻哈哈,高谈阔论,那就太欠教养了。
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不该说什么话,这不是世故,而是避免使自己成为一个让人耻笑或讨厌的人。
❼ 什么是演讲的艺术
简单地说,演讲,是就某个问题对听众明事理,谈看法,是面对众人的一种条理性、系统性的讲话。如在乔迁宴席的致辞等都可以称为演讲。从字面意思上来讲,不难看出,演讲是“演”和“讲”的结合产物。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演”和“讲”的简单相加。这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优秀产物,如果结合得当,一定会让演讲传达出更为有力、更具感染力的效果。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和结合方式。一般说来,演讲艺术中的“演”是为讲而演,而不是为演而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演”和“讲”都是表达内心思想和观点的手段。而在实践过程中却不乏将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事例。例如,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运用了过分夸张的手势,甚至是运用了许多道具来演示演讲内容,这样的演讲似乎可以说是个人话剧了。如此一来,演讲本身所具有的语言优势和体现的个人魅力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要理解演讲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和个人表现艺术,首先需要对演讲的基本结构和处理技巧有个系统性的认识。下面就从这个角度入手,系统地进行介绍,相信会对你的处世风格和人生道路有所影响,这是对你个人魅力的一次检验和挑战。
1.演讲定义和分类
从人认识的一般规律来讲,我们习惯于先给出定义,然后像剥洋葱一样把一个事物从外表到本质一层层的剖析。演讲作为具有丰富内容的事物,这种方式一样可以适用。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演讲是一种通过口头语言以及讲话人的相应表情、具有特定含义的动作,通过借助于表情、动作进行情感及信息交流和传播的社会交往活动。最终帮助实现与听众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文章和演讲可谓是“唇”和“齿”的关系。演讲和文章相比,文章是让文字躺在纸上,让读者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说明的道理;而演讲却要通过演讲人的表情、语言、姿态,让一个一个的字站在听众面前,让人们体察演讲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讲述的道理。有了对演讲的概括性认识,接下来从演讲的基本结构入手,来进一步认识演讲。对演讲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演讲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划分:
第一,依内容来分有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社会生活演讲、宗教演讲;
第二,依地点来分有集会演讲、视播演讲、议会演讲、课堂演讲、战地演讲、宴会演讲、教堂演讲,等等;
第三,依方式来分有激昂型演讲、深沉型演讲、严谨型演讲、活泼型演讲。
另外,18世纪着名的演说家乔治·贝贝尔根据演说者的意图和目的把演讲划分为娱乐性演讲、传授性演讲、说服性演讲和鼓动性演讲。
(1)娱乐性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主要为了娱乐听众,一般是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组成系列的笑话,正规内容只是偶尔提及,多出现在年轻人的Party上。这类方式的演讲出现概率很高,娱乐的氛围能使其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2)传授性演讲。这类演讲是指演讲者就某个学科、专门的知识和学问而发表的演讲。一般指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它必须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要素。这是与其他类型演讲的一大区别。它的目的是解释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为某些特定的观点辩护。例如,经验交流会或学术交流会上的演讲,等等。
(3)说服性演讲。这是指演讲者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风俗、现象而做的演讲,它表达了演讲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这种演讲要求,当听众对于某个问题持反对态度或冷漠相待时,演讲者要用感情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说服听众,使之回心转意。竟选演讲就是说服性演讲的典型。
(4)鼓动性演讲。它的目的是激励人们,为了他们的信仰、目标而采取一致的行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2.演讲结构
高楼大厦都是从一砖一瓦累积而成的,它的机构决定了它的构造样式、承重系数等等方面的实体。演讲也类似于建筑,它也需要从最基本的结构入手一步步来构建它的样式。演讲内容在结构上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由于演讲是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现场表演式讲话,与一般文章相比,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开头要具有吸引力。开场白有两项任务:一是引起说者与听者的共鸣,也就是,促成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二是打开场面,引入正题,也就是要开门见山,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的开头一般要针对演讲对象选用适当的具有鼓动教育、启发性的语句开头,务必把听众的思路快捷地引导到讲题上来。
其次,正文部分必须针对讲题的具体情况加以展开。当演讲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时,在这里应对它进行充分的论证;目的是要介绍事物时,则在此要对事物的详细情况予以说明。作为文章的中间部分,不仅要求结构完整严谨、层次清楚,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推理、论证、反驳、说明和叙述都要有逻辑性,而且要求有一个能助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逻辑顺序。
最后,结尾一定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最高时戛然而止。这是演讲结尾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演讲处在高潮的时候,听众注意力和情绪都由此而达到最佳状态,此时结束演讲,给听众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结尾还要有进一步缩短演讲者同听众距离的语势,使结论显明并具有鼓动性。
3.演讲的开场白
演讲最忌虎头蛇尾或是有头无尾,因而,我们必须要注意演讲的开头和结尾的联系和呼应关系,一定要将开头和结尾这两部分事先准备好一整套的系统性构架。
演讲的开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场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开场白的决定意义在于使演讲者给观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要通过开场的几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首先打开观众的心扉,令其更容易接受后继续演讲,也算是铺路石的功效吧。开场白有两项功能:一是建立讲者与听者的共同感觉;二是打开场面,引入正题。人们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名言警句开篇,注意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用它开头,能够使听众深受启发,发人深思。但应注意,所引用的名言警句一定要符合演讲的整体基调,而且要与时代接轨,不可偏激,令人感觉不快。
(2)发挥幽默的魅力,活跃气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幽默、笑话往往还能说明一个道理,并使听众笑后而回味无穷。结合演讲的内容,适当巧妙地运用笑话、幽默开头,能达到引人人胜的效果。
(3)抓住观众猎奇的心理,开头讲点新鲜事、奇闻逸事往往能引发听众的好奇心,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然后顺势铺开,引出正题,也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4)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用关怀的暖语开篇,用听众最关心的问题开头,最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也最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压缩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然后水到渠成,引出演讲话题。
(5)充分运用赞美的魅力来激起观众的共鸣,任何人对顺耳的话都是容易接受的,说几句让听众感到舒服的话,有时候能够收到奇特的功效,但千万不要过分。然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正题。
4.演讲的结尾
头跟尾的关系就类似于手和足的关系一般,人缺失了四肢中的哪一部分都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演讲亦是如此,开头和结尾难说谁轻谁重,其关系确实是一目了然的,彼此依赖,彼此呼应。一般来讲,好的开始演讲的方法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而成功的结束演讲的方法能给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上面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开头,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如何结尾,我们也算是“有头有尾”吧。
(1)以颂扬的慷慨激昂的话语结尾,人们一般都喜欢听颂扬的话。用颂扬的话结束演讲可以使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变得更融洽,引起听众的共鸣,把演讲气氛推到一个新的高潮。但赞扬的话不能过分,讲者要表情自然,态度严肃,口气诚恳。
(2)借鉴名人演讲的流行话语结尾,名人的话具有权威性,名言更容易使人信服。恰当地运用有权威的名人的话或名言结束演讲可以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为演讲者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明。但要注意,引用的话必须恰当,能深化演讲的主题。
(3)运用我国独特的五言七律、词牌词令结尾。用诗词结束演讲可使演讲显得典雅而富有魅力,使听众产生清新和优美的感觉,加强演讲的效果。但应注意演讲者引用的诗词,一般情况下要短,不能太长,演讲者要能正确把握诗词的含义,使引用的诗词确实能为深化演讲的主题服务。
(4)口号式的动员性结尾。演讲者通过有共同思想、共同愿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的某个问题的阐述,使其观点得到听众的认同,演讲达到一定高潮。接着,演讲者用感情激昂、动人心弦的话向听众指明行动的目标和步骤,对听众进行呼吁。
演讲的目的和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将自己的理解方式和结果传递给别人,让别人能够接受自己的方式方法,最终以个人魅力和处世态度来征服对方的视听和思维。好的演讲应当像磁铁一样,有磁性,把听众的视觉和听觉吸引过来,让听众在听讲的瞬间,眼、耳同时接受信息,使听众受到鼓舞、抚慰、教益,情绪受到感染。演讲者应当以其演讲的知识性、趣味性引人入胜,以其艺术之力,感染人心、潜移默化,使听众如沐浴在春风化雨之中。
感动听众,使之随着演讲者喜怒爱憎的情感而随波起伏,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为此,有的演讲者运用许多有声的、无声的抒情手法,甚至声泪俱下,听众偏偏就是不为所动,因为那些表演没有真情实感。一个成功的演讲,须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真诚而热烈的感情是演讲的内驱力,也是演讲者精神世界、个性特征的真实反映。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理性的共鸣,也常借助情感的波浪去撞击;积极的行动,更需要激情来推进。如何才能以情感人呢?
首先,要有感动自己的真情。演讲所表露的感情,应是从生活实际产生并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每当想到此、讲到此,那种情感就油然而生,激情就在自己内心深处奔涌,在打动别的听众之前自己就已经被感动了。只有这样的真情,才能打动听众,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须是激情的自然流露。刻意修饰只能弄真成假、弄巧成拙。表达感情固然要借助于某些手段,但必须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仿佛从内心里涌淌出来的一样,有一种直率地表露内心世界的坦诚和天然真趣,而不能像是无病呻吟似的挤出来的矫揉造作之情。
再次,须是有深刻内涵的情感。一个成功的演讲,必须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但这种情是为主题服务的,演讲要阐明的思想、观点、主张,才是演讲内容的核心和根本。这就要使情中必须有深刻的内涵,或以事寓情,或以理托情,而不能情深似海,离题万里。
演讲作为一种宣传鼓动性的活动,是以启发和教育听众为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演讲者就必须在叙述事物、描述场景、抒发感情的同时,进行逻辑分析和充分论证,使其言之成理。也就是说,无论做何种内容的演讲,都必须蕴涵一定的哲理。“理”是演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这里的“理”,含有理智、道理、思想、见解之义。
一个成功的演讲,必须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好的演讲应当具有正确深刻的思想、见解,进行充分的论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分析,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生活的真谛,升华出高品位的理性色彩。演讲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影响的好坏主要就是看它的“理”说得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普遍意义大不大,能否起到释疑解惑、催人奋进的作用。
演讲中的“理”,有时可以包含在所精选的典型材料中,含而不露,让听众自己去思索、品味,使之回味无穷。有时则由于客观事例本身分量较轻,难以充分体现所要说明的观点,或因道理繁杂难以把握主旨,而需要提炼出表达事物“理性”认识的文字,放在演讲的要害处、关节点,警策全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所以要以理服人,不但“道理”要经得住推敲,而且论证过程要严密,无懈可击。
有个性的人,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没有个性的人,很容易被人遗忘。演讲也一样,为人所熟知的演讲家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以语言生动形象、感情充沛见长,或旁征博引、知识广博,或逻辑严谨、析理透彻等等。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演讲者,站在台上虽然也是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感情丰富,有时还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话,但却激不起听众的共鸣,听众既不动心,也不动情。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演讲只有客观内容的表述,而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感受,即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结构,都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对事物的认识都有独特的感受。个性化是一切文学艺术活动的生命,演讲同样受个性化特点的制约。无论是在正式的演讲,还是在人生中所经历的无数次较正式的讲话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都要从其观点、语言、感情、动作上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鲜明的个性首先表现在,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观点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老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感受,只能抹杀自己的个性。演讲者要显示个性,就要敢于向听众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怀、敞开心扉。演讲者的语言风格或犀利辛辣,或幽默风趣,或热情奔放,或委婉含蓄,由于个人知识、性格不同,因人而异。个性越鲜明,就越能激起听众思想感情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