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做好家长工作
一、重视情感交流
积极情感交流是教师和家长之间和谐交流的基础,它就象彩虹一样,将教师、家长和幼儿的新连接在一起。以往我们在开展家长工作中,往往很关注联系方式的创新,却忽视了与家长建立真诚的情感联系。因此在家长工作中,在家园联系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从一些细节中密切家园关系,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举例:班上xx小朋友身体很弱,一天,她刚病好来幼儿园,我急忙迎上去,接过孩子,轻轻对xx说:“xx你来了,我们都想你了。”随后问随后的妈 妈:“xx好多了吧?还咳嗽吗?”我们的关心,让眉头紧锁的妈 妈心情放松了很多。
回答我们好多了。“今天还要吃药吗?”妈 妈说:“已经放在门卫那个老师那儿了。”“哦,好的,她中午会准时来喂的。”妈 妈点点头,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老师,如果她还咳嗽厉害,你通知我们好了。”“哦,好的,我会注意看的,有事会马上和你联系的。”妈 妈放心地走了。
二、抓好个别差异
每个班上总有一些具有突出特点的幼儿,即个别性明显的孩子,如攻击性强的,自信心缺乏的,动作发展缓慢的,具有情绪障碍或规则意识差的等等。如果仅仅依靠家校路路通及接送时的交流,虽然短时有效,却难免流于形式。为此,我们针对个别幼儿的特点,采用分步骤的教育策略,开展个别教育。从现状情况、原因分析,制定策略,教育实施,效果反思几方面来实践,有效地促进了个别幼儿的发展。
举例:四岁的杰杰自制力特差,一节课上坐不定五分钟,老是和小朋友捣乱,或者拉拉女孩子的辫子,或者拽拽边上小朋友的椅子,别人摔倒了,他却高兴地哈哈大笑。游戏时也是如此,争抢玩具是家常便饭。因此,经常引来同伴的告状。为了帮助杰杰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到班级中,我们积极和家长联系,制定了一系列的家园合作计划。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杰杰父母工作很忙,平时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杰杰从小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尤其是爷爷对杰杰照顾得无微不至。因为非常宠爱,爷爷对杰杰的各种要求一直是有求必应,也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父母的疏忽、爷爷的宠爱,使调皮的杰杰更加无拘无束,因此造成了现在杰杰在集体生活中的我行我素。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们家园双方一起查找学习资料,一起学习,一起制定适合杰杰的教育策略,并着手实施教育干预。如:及时肯定——当杰杰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是及时给予表扬;环境影响——我们教师用言传身教的方法给杰杰树立遵守集体规则的榜样,并用语言带动杰杰遵守规则。加强引导——帮助杰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学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减少任性行为。一段时间下来,杰杰有了变化,他开始喜欢和朋友一起游戏,学会了和别人交流。虽然有时的他玩着就不能很好地自控,但一经提醒,他就会马上改正,有时还自嘲地说:哦,忘了!
三、做好面对面的互相了解
班上有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教育,所以很想了解幼儿园的活动组织情况和教学情况,如:音乐课就是教孩子们唱歌吗?科学课是告诉他们科学知识吗?面对家长们的类似困惑,我们通过开展“对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和家长会,了解了家长的关注点,并发动家长在家长会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合理利用家庭资源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办法引领和支持家长走进教学,真正把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
如:开展种植活动时,我们请一一的奶奶给我们示范松土,播种,小朋友观察得可仔细了。
② 教学中和家长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有哪些
教学中和家长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能够及时知道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老师和家长能够协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③ 在家庭教育中,到底该如何进行情感引导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谈话的氛围,一个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愿意放下戒备,轻松进入话题。
家长抛出话题,问孩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孩子的回答即使过激,过偏你都不能生气,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并且要肯定孩子“这个事情你有这样的看法,比你的同龄人要进步很多!你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然后把你要纠正的内容说出来。
这样的氛围讲话,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理解、认可。所以对你纠偏的话也不会反感抵制,而是会停下来反思。
如果孩子说出来的话你一时还反驳不了。也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能恼羞成怒!而是诚恳地说,你说的这句话我不太赞同,让我先想想,以后再回复你。要勇敢承认家长也不是万能的。
总结一下,引导孩子情感,第一要有好的氛围;第二,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理解、认可;第三,不要觉得被孩子问倒了丢人,家长不是万能的。一个勇于承认自己不完美的家长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尊重信任!
④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一)
家长们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忽视了幼儿独立意识、良好情绪情感、良好品德素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3、教育方法不当。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这种家教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教效果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等现象。做为幼儿教育机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这项工作,使家庭和幼儿园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一、家长工作的目的 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要求,普及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以便家园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家长工作的内容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教师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注大量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并以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及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家教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与更新家教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3)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子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培养;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游戏是学不到东西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因此,我们要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并做到以身作则、教育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有效性。 (4)帮助家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家庭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目前,在物质条件上家长大多注意给孩子购买大量图书、玩具、视听材料等,但往往缺乏选择性;有的家长任孩子长时间地看电视、玩游戏机;有的家庭装修得非常讲究,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但却没有一块适合孩子活动的空间,孩子在家里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动,甚至连玩具也束之高阁,这样的环境就大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应使家长了解,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建议家长根据家庭条件给孩子留出活动空间,并为孩子提供适宜的、适量的活动材料。另外,不要总是将孩子长时间关在家中,应多让孩子到户外去活动,利用双休日及假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家庭的精神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氛围等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家长都很爱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少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教养态度与教养方法不正确或者溺爱孩子,这样便不可能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氛围,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 大体可分为两类,即个别方式与集体方式。 (-)个别方式 个别方式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间一对一地联系与进行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教育孩子不同于其它工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另外,孩子的家庭状况、家长的教育观点与教养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针对每个幼儿和家长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例如,有的孩子胆怯,有的任性,有的生活能力低下,有的孩子不合群等,都需要教师与家长通过个别化的工作了解原因,研究教育对策,相互配合教育。家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有的粗暴,有的望子成才心切担教育不得法,有的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等等,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讨论的工作。 1. 家庭访问 家庭访问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家庭访问有孩子入园前的访问和人园后的访问。幼儿入园以前的访问十分必要。一般幼儿园在孩子入园前都要求家长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以了解幼儿及其家庭一般情况,但仅通过书面调查了解情况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通过家访实地了解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长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以及幼儿在家中的表现等,以使孩子入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为家园合作打下初步基础。另外,对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让孩子在入园以前先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减缓幼儿入园后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在孩子人园前进行家访时,不仅要与家长交谈,还要与孩子交往,如教师可带些幼儿园小朋友生活与游戏的照片画册给孩子看,可与幼儿一起玩玩具、聊天,在交往中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和爱好。有的幼儿教师在孩子入园前的家访中发现有个别适应性极差的幼儿,还进行不止一次的家访。这种家访往往还会使家长对幼儿园产生信赖感。幼儿入园后的家访有定期与不定期的家访。定期家访,如规定每学年(或每学期)教师对本班幼儿普遍进行一次家访。不定期的家访则视需要而进行的家访,如班上有的孩子因伤病不能来园,教师尽可能抽时间进行家访,又如在教育中来要与某位家长一起研究孩子发展和教育中的问题,共商教育对策时可以事先与家长约好,进行家访。一般说来,有特殊问题须家园下大力气合作教育的儿童,教师都应列为家访重点,往往每学期不止一次进行家访。如某老师班上有一名小朋友性格孤僻,不愿上幼儿园,即使来园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为此,教师进行了多次家访,了解孩子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她的父母整天忙于做生意,长期将孩子一人锁在家中,很少与人交往。据此,教师花大力气做家长工作,一方面说服家长多亲近孩子,工作再忙也要拍出时间和孩子交往,并为孩子找小伙伴;另一方面教师在幼儿园多亲近他,创设条件让他和小朋友交往,并对她的交往行为多给予鼓励和夸赞。经过双方努力使这个幼儿逐渐克服孤僻习性,变得活泼开朗,愿意上幼儿园,能与小朋友主动交往,也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了。家庭访问可以增进幼儿园与幼儿家庭间的沟通,促进教师与家长间建立和睦的情感。为提高家访的质量,在访问前教师要做好准备,明确访问的目的,确定访问的内容,访问中要创设良好的气氛,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态度和讲话技巧,从爱护孩子,关心孩子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谈,在交谈时应多倾听家长的谈话;教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般要多谈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在此基础上反映孩子的问题和不足,这样会使家长感受到教师不是在挑剔孩子的缺点,而是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们的孩子,从而乐意和老师共同研究教育对策,进行合作教育。在研究孩子问题时,教师和家长要力求取得共识,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总是埋怨家长,以免形成隔阂。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切忌当着孩子的面去谈论他们的缺点和问题,教师更不可在家长面前议论别的孩子或家长。进行家访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如房间里是否有孩子活动的空间?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如何?家庭成员间是否和睦?……以助于了解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在家访时,一般不作记录,所获信息应该事后追记,以免引起家长的顾虑和反感。2.个别交谈。 这里所说的个别交谈是指教师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个别交谈和专门约请个别家长来园面谈。教师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与家长简短交谈,是一种最简便、最及时和最经常的家园联系方式。虽然这种交谈时间很短,甚至三言两语,却可以及时互通信息,使家长与教师得知近日乃至当天孩子在园或在家的情况,以便家园随时配合,促进孩子发展。例如,某小朋友有挑食的不良习惯,不肯吃蔬菜。一天中午用餐时,在老师的教育和小朋友的影响下吃了一些蔬菜,虽吃得不多,但对他说来却是个进步。教师记住了这一进步,当离园时教师当着孩子的面向家长表扬了孩子的进步,家长听后十分高兴,回到家中告诉家人孩子受到表扬的事,而孩子受到这一次次的表扬和鼓励(正向强化),就很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挑食的毛病就逐步改掉了。同样,家长也可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把孩子在家的进步,三言两语地告诉老师,这样双方默契配合,及时交流信息,就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行为向着预期的教育目标方向发展。约请家长来园面谈是另一种个别交谈形式,它与前面所说的接送孩子时交谈不同,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有一定深度的交谈。一般说来,采取这种约谈方式是由于下述情况:一是孩子存在某种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研究、配合教育,或是教师发现在家庭教育上存在不利于幼儿发展的问题需要作个别的家教指导,教师和家长要作较长时间的交谈。这种交谈需要教师事先作充分的准备,抱着诚恳、耐心的态度,在取得家长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另外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故比较长时间离开家,不了解孩子近期发展情况与教育要求,教师可专门约定时间和家长交谈,有些家长也会主动找教师约谈。这种交谈大多是由教师向家长比较全面地汇报孩子的发展、进步及存在问题,通报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家园配合的要求,商讨今后的合作教育内容。这种有明确目的事先约定好的个别交谈,教师均需事先认真作准备,包括汇集、分析有关孩子发展的材料,准备提出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在交谈时,教师不仅态度要诚恳,还应设法营造的良好氛围,使家长消除思想顾虑,轻松地参与交谈。3、论坛交流 满足一部分家长的需要,教师的交流反馈要求及时,语言要言简意赅。 4.幼儿成长档案 幼儿成长档案是目前我园即将推出的家园联系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形式。现在,有些家长工作繁忙,难以抽出时间与教师经常交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成长档案灵活方便,传递信息及时。家长可从档案中经常得知孩子的学习主题、孩子的表现、进步、问题及幼儿园对家庭在配合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教师则可从中获得幼儿园教育效果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得知家长的意见和要求。教师要围绕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近期的教育任务,结合孩子个体发展的实际来写来评价。家园经常地、不间断地交流信息,相互配进孩子的发展。时间长了,成长档案就成为反映孩子发展与教育的宝贵资料。 5.电话 对于工作繁忙无暇接送孩子的家长,教师可利用电话和家长联系。幼儿园老师记下这类家长的电话,并且了解最佳通话时间,和家长适时联系,受到家长欢迎,促进了家园合作。个别方式还有许多,例如有位家长工作很忙,但很关注孩子的发展,由于她不能接送孩子,无法与老师当面交流情况,便通过录音带传送信息,和老师交流。总之,采取何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二)集体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集体方式是指对家长群体进行工作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教专题讲座、家教经验交流、各种家教研讨活动、设置家园联系栏(家教园地)、组织面向家长的开放日以及印发有关家教学习资料等等。集体方式的家长工作与个别化的家长工作必须结合进行。家长工作的集体方式大致有如下方面。 1、家长会 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家长工作方式。有全园性的、有年级与班级的,"还有不同类型的家长会。全园性的家长会要求全体家长都参加,一般安排在学年(或学期)初与学年(或学期)末,这种家长会的内容大多是向家长报告幼儿园的工作计划,汇报教育成果及家长提出要求等。年级家长会则是向家长报告本年级教育工作计划,特别是讲解这一学年(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家园合作教育的要求,并可组织讨论,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班家长会更具有针对性,便于家长与教师双向交流,共同研讨有关孩子的保育教育问题。家长会的形式不拘一格,主要应注重实效。有的班级家长会开得生动活泼。如某幼儿园为了促使家长克服过多包办现象与幼儿园配合一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请家长看孩子穿衣比赛?quot;看准穿得快"的游戏;另一所幼儿园则召开家长会,观看孩子操作智力玩具,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看孩子的活动,使那些平目包办过多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与班上其它小朋友比较显得笨拙、无能,受到触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向家长讲包办代替不是爱,是一种对儿童发展机会的剥夺,从而帮助家长克服包办代替的错误教养态度,使这些家长愿与幼儿园相互配合,注意培养孩子勤于动手动脑和生活自理能力。开家长会时班级教师首先要做好环境的创设,如黑板上写一些简单的欢迎词,让家长看了感觉他们是被老师重视的,产生一种温馨的感觉。其次,教师在介绍情况的时候切忌读稿,在分析幼儿情况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眼光要和家长交流,要尽量多将孩子的长处要多表扬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切忌捧一个踩一大批。还有家长来开家长会不容易,老师要抓住这一良机,在会上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做一次短小精悍的家教讲座,让家长听了讲座之后能及时配合您的工作。 2、家长学校 是普及家教知识的有效渠道,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重要发展。如我园家长学校讲座、家长学校每月问答等。3、家园联系栏 幼儿园都设有家园联系栏,是各班自办的。家园联系栏一般都是介绍有关家教新观念、家教好经验、保健小常识、季节流行病的预防、介绍亲子游戏等等;各班的家园联系栏内容有介绍本班近期教育目标,需要家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孩子的发展情况与一些有针对性的家教指导文章等等。家园联系栏应办得生动活没能吸引家长,文章、资料要短小精悍,可由教师编写,可摘录家教刊物上的内容,也可由家长提供经验、体会等等。家园联系栏应设在家长接送孩子必经之处,内容要经常更新,字迹不可太小。 4、园报 幼儿园自办小报。内容丰富,文章精短,生动活泼,语言朴实亲切,既有老师的话,又有家长的话,紧紧围绕着对孩子的教育。 5、家长开放日 指幼儿园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幼儿家长开放,届时邀请家长来园,观摩或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这也是家长工作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观摩或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伙伴交往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孩子在与同龄儿童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同时,家长在观摩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教师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技能。由于幼儿园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对儿童的教育能采用正确的原则,比较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相适应的方法,这对家长说来也是一种实地学习,会有助于改善家长的教养行为。孩子们也很喜欢家长到幼儿园来观摩和参与他们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会更加积极和认真。如幼儿园都利用"六一"、"元旦"等各种节日,请家长到幼儿园参加同乐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开展游艺活动、参加运动会、同台演出,尽兴欢乐。前不久我园小班组利用"三八"节请孩子们的母亲来园参加班上"爱妈妈"的教育活动,对于家园合作向孩子进行爱妈妈的情感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总之,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加深了家长的参与度,使家园关系更为密切,家园间在合作教育孩子方面配合更为默契。那教师在半日活动开放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语言规范,行为落落大方,在家长面前不卑不亢,要表现出一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利用开放活动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家长进行指导。四、家长工作的过程与方法 要做好家长工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个性,不同情况的家长,不同的家长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的要求就构成了家长工作的多种内容。那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们满意呢?我想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去做: 1、用真诚,与家长作真心交流 家长工作是教师与家长交往的过程,在这个交往中特别需要用真诚,与家长坦诚相对是关键。只要我们愿意把家长当作是朋友,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孩子,真心实意地对待孩子,帮助孩子,从心底里去爱孩子,让家长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家长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接受我们,从而使教师和家长之间没有距离。那怎样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呢?比如我们在评价孩子小结孩子的情况时,这时与家长的联系就应突出“真”和“情”两字,我们在表述时语言要精练,措辞要严谨,让家长明白,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有利于解决问题。比如有个老师在论坛上和家长这样写道:以前我们的×××的脸上天天挂着灿烂的笑容,可不知怎么啦,这几天她的笑容不见了,我曾问过她,可孩子吱吱唔唔说不清楚,你能和我一起聊聊吗?这样的写法容易调动家长和我们老师交流的积极性。后来,我发现在该孩子的论坛中写满了家长密密麻麻的字,每一句字行里充满了信任与温情。这难道不是我们用真诚所换来的吗?总之,以诚相对,注重与家长的真心交流,我们就能与家长成为朋友,这也是顺利开展家长工作的基础。 2、多沟通,以促进了解达成教育共识 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们希望看到和听到孩子的各种信息。在日常我们用各种形式加强了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电话成了交流情感,反馈信息的重要工具,因而打电话成了一种最省时、省力、最具有针对性的家长工作方法。在电话中不仅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还使家园教育达成共识。除了电话交流以外,面对面的交流来得更直接,能够使家长在与教师的直接交流中了解情况。尤其当家长有疑惑时,经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使家长了解了事实的真相,消除误会。这里介绍一个案例:记得有一次,当我送走了最后一个孩子蹦蹦跳跳离开教室时,我这才送了一口气,心想可以轻松了。岂料这个时候,一个孩子的奶奶领着孩子生气地来到教室,我心里一个咯噔,轻松心情荡然无存。我连忙温和地问:奶奶怎么啦?孩子奶奶见我态度温和,怒色收敛不少,并询问我他的孙子为什么没有小红旗?(小红旗是我奖励给孩子的一个小粘纸)他不好吗?奶奶还说他孙子可聪明了!搞清了事情的缘由,我就思考着解决的办法。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有摸准家长的然后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我就和孩子奶奶聊了起来,先肯定他孙子的优点,再说明我的教育用意,慢慢地使孩子的奶奶明白了,她还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我的观点。乘机我就委婉地指出孩子没有得小红旗的原因,并再次对孩子进行了鼓励,孩子的奶奶还在一旁附和着。孩子的奶奶从不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赞同,这就是沟通的结果。因而,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与疑惑是需要教师与家长多沟通与交流才能解决的。不及时交流,会使小事变大事,还会加深矛盾与误会,这样就会阻碍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 及时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实际教育中,有许多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需要在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交流中得以传递。以前有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事,家长只要给予吃饱穿暖就行了,对家庭教育不是很重视,教育观念比较陈旧。针对这种现状,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其教育理念。这个任务只有在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中给予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相互的交流与探讨中得以转变。总之,多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是开展家长工作所必须的一个环节! 3、要细心,做个有心人 细心观察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 我们的工作繁琐又细碎,说句“服务好家长”的话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日常,我们习惯于手拿放大镜,把面前的孩子不断“放大”,密切关注着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眸一笑,分享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孩子生活上的细心照顾,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关注,都能体现我们老师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我们不仅对孩子要细心,对家长尤其要细心,不仅细心,我们还要学会善于捕捉家长的心态,观察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我们面对的是众多的孩子,家长面对的只有一个,他们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们家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大多数的家长能以宽容、理解、尊重与信任的心态来对待老师,思考问题。但也难免有个别家长成了老师心中的难以沟通与接近的家长。对于这部分家长我们就更应该细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读懂家长心中的“潜台词” 我们还要学会读懂个别家长心中的“潜台词”。如有个班上就有个家长,经常会在老师面前叮咛孩子一句话,有时还悄悄地站在室外长时间地看。老师纳闷:是不是那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有不满的“潜台词”,那不满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老师深感有必要与这样的家长作出深谈,以便了解情况。经过了几次的交谈后,使老师对情况有了了解,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解释。以后的日子就再也不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了。从这件事给我们启示:遇到难以相处的家长,我们不要埋怨。只要努力地做个有心人,以宽容的心对待这样的人或事,听懂家长的“潜台词”,不从表面理解问题,就能得到家长的认可,消除家长的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讲究交流艺术 说话做事要讲究艺术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艺术。在家长工作中,我们说话做事尤其要讲究艺术,这样会使家长工作开展得开心、顺利。我认为,在和家长的交流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我们要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正确、慎重地解答家长提出的家教难题,给以具体的指导与帮助,这样使家长容易接受。比如,当家长问老师孩子在园的表现时,我们要站在平时观察孩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说出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但切忌竹筒倒豆子似地说出孩子所有的不足,而要努力寻找孩子身上存在的闪光点;针对他的不足,老师采用了哪些教育方式以及给家长的建议,以满腔的热情唤起家长对教育孩子的信心和对教育方法的重视。在交流中除了用语言交流外,目光的交流也十分重要,目光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长的内心世界。针对家长的心态说话,根据孩子的特点说话,容易使家长信服;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使家长产生悦纳的心理。总之,与家长进行交流一定要讲究艺术。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指导质量的关键。教师是家教主要指导者,在指导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还要熟悉并把握一套有效的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2、开展家教指导工作,教师必部树立坚定的信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教指导 工作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是靠一、二年就能做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具有反复性。我们要不失信心,端正指导观,才能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⑤ 幼儿园家长工作基本原则之间的相关关系
幼儿园家长工作基本原则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尊重性原则(二)平等性原则(三)让家长感受到你很爱他的孩子(四)让家长感觉到你很专业(五)教育性原则(六)适度距离原则(七)依法性原则(八)针对性原则(九)丑话说在前的原则五、与家长建立良好情感关系的艺术。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的基本功。
⑥ 幼儿园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幼儿园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一、用真诚去感动家长。 想和家长联络感情,首先就应该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家长。这样既可以让家长觉得老师亲切、好交往,还可以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在以后的交流中也愿意主动告诉你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现。早晨当家长迎着阳光站在教室门口时,看见笑容可掬的老师们,听到老师与孩子亲切的问候,也许家长的好心情从此就开始了。他们会觉得孩子在幼儿园就像在家一样,他们放心。下午,当工作了一天的家长来接孩子时老师微笑对他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自己吃饭。”也许他的劳累立刻减轻了。当家长有事耽误了接孩子时,面对心急如焚、满脸歉意的家长,老师依旧微笑着说:“没关系的,您别急。” 幼儿在幼儿园难免会发生碰、摔、撞,无论怎样,事情是大是小,只要是幼儿受伤的,幼儿园都应该向家长如实的交代事情的经过,不得隐瞒。也许只是一件很容易很简单的事,可将小事化无,但由于园放的隐瞒,将会使事情变得更加棘手。前段时间,我园小小班发生了一件事,一幼儿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当时嘴里就流血了,老师就让该幼儿喝了口水,溯了溯口,然后在没注意该幼儿的反应,在离园的时候也没想家长提起,正好是星期五发生的事,到周末,家长发现有儿的脸肿了,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结果伤口发炎了,摔破的地方缝了五针。虽然伤口在里面,但是会影响到该幼儿的嘴部张力。试想如果哪天老师给家长说说、带回家多注意孩子的反应,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因此,幼儿园要如实向家长交代事情的经过,不得隐瞒。 二、肯定孩子的优点,赏识每一个孩子,使家长获得心理的愉悦。 这种肯定幼儿优点的交流,能使家长保持一种轻松、自信、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并主动向老师说孩子在家的表现。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样促进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长会喜欢、主动和老师交流,有利于做好家长工作。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并从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哪怕老师一句轻轻的赞美,家长都会感到无比高兴,比自己的了大奖还要兴奋。对于刚入园的新幼儿来说,一下从家到幼儿园有种种的不适应,在家什么都有家长来完成,可在幼儿园就要自己完成,比如穿衣服,经过学习锻炼,幼儿就学会自己穿衣服,在离园时,就像家长说:“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学会了自己穿衣服。”你会看到家长立马高兴起来。 三、家长分类管理。 对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家长的群体中有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知识层次的,不同性格层次的。老师应坐到分类管理,见到不同的家长讲不同的话,遇到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对于年轻的家长老师要积极鼓励他们,对于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老师要是他们为自己的长辈,见到他们叫一声爷爷您好、奶奶您早,这些都能让家长感到温暖开心,这样在以后的沟通中就容易了。很多家长都非常尊重老师,体谅老师的工作,但有些家长会提出很无理的要求和作出不理智的事情,这时我们老师要冷静的处理问题,面对情绪激动的家长,首先要稳住家长的情绪,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和来龙去脉。我班幼儿在玩玩具时,因坐得太近碰到了眼睛,老师没有注意幼儿的反应,在被接回家后,妈妈就打电话问老师,情绪特别的激动,主班老师一边解释一遍道歉,并让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做处理,老师多次主动打电话道歉,第二天妈妈来时说话态度也改变了很多。虽然家长各自身份不同,言行举止也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方向:爱孩子。 四、老师应树立正确的家园沟通观念和方法。 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家长工作。 首先,要坦然面对、正视不足,要经常观察、学习,同样的一件事情,别的老师是怎样处理的,怎样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沟通的时机、地点、方式和内容。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进取。 其次,要学会找到优势,抓住关键。 (1)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教师的喜爱和关注。因此,要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悉心关注和真诚的关爱,就会喜欢你信任你。 (2)孩子往往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喜欢亲切的老师,喜欢对她关心和关注的老师。只要孩子接受了你,回家对家长说我喜欢这位老师,家长也会喜欢你。 (3)对人热情亲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每一位家长做朋友,这些可以让家长感到你的热心,那么以后沟通起来就容易了。 再次,要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储备情感。 (1)关注每个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身体、心理的变化,经常向家长报告,使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照。 (2)关注家长日常情绪的反应,勤询问,使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热情,成为朋友。 (3)重视家长平时交代的小事,并努力完成,这样在以后幼儿园需要家长参与的时候,家长也会积极的配合。 最后,在遇到矛盾时,借力化解。 (1)清晰冲突发生的缘由,自己要去梳理和核实。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为下面解决问题节省时间。 (2)反思自己的过失,要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思考在这件事中,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当,是自己的那句话、那个动作、那件事让家长感到不满。 (3)要及时将事件告知同班组的老师,和同伴老师进行商讨,征询正确的解决方法。 (4)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解决矛盾。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要根据每个家长的有特点,寻找有针对性的资源。 总之,家长与教师是共同教育幼儿的合作伙伴,因此教师与家长要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对待家长要平等、耐心、真诚,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形成融洽的、美好的教育氛围,更好的进行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⑦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当令中学生约 30%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当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的五大不良心理。为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心育作用,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还具有心育作用。那么,美术和美术教育又具有怎样的心育作用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美术作品、美术构成因素的心育作用。
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教育活动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人们发现美术作品及其构成因素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人侵洞开了门户。”[1]远古的美术作品,如古希腊神像、印地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作祛病人邪,保佑吉祥平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有心理震慑。近代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旧社会河北杨各庄的贫苦农民,看着贴在门上的门神(一种年画),对幸福的渴望心理,得到暂时的平衡。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习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美国小说家欧·享利,构思一画家的墙上画的绿藤叶,支撑着病中少女的生命……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
心理学家还认为各种图案、标志,甚至单一的美术造型因素,例如某种线条、某种形状、某种颜色、某种构图,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例如: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弦晕感等等。据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里,提审“犯人”的候审室的墙壁上绘着旋形纹样,使人看了头昏呕吐,造成难以忍受的心理折磨、德国法西斯真可谓杀人不见血!着名的德国诗人歌德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长达二十余年,他证明“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能力。 ”[2]法国学者费勒,用握力计测量在不同色彩光线作用下人握力变化,他惊异地发现橙色光线刺激人的心理,使之兴奋,握力增加四分之三以上。十九世纪末,俄罗医生别赫捷列夫建立了一座专用颜色治疗神经病的医院,用蓝色的房间环境来抑制激动型精神病患者,颇为成功。蓝色首次实现了它的“药物”功能。欧洲一位聪明的足环球教练,让人把足球队员休息时去的更衣室刷成蓝色,以便创造出一种放松的气息;但当他对队员作最后鼓励讲话时,则让队员们走进涂着红色的接待室,以便创造出一种振奋人心的背景,[3]这可说是善于发挥色彩心理影响作用的典型事例。作为美术教师应精通美术构成因素的心理作用,为教育教学中实施心育服务。
(二)美术作业过程的心育作用
通过美术作业(或创作)过程,使许多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疾病获得治疗、康复如初,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日屡有报道。其实,对青少年来说,美术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正是为他们设置了一种心理发展理想的环境和氛围。美术教师应注意通过美术作业完成过程的自主性、秩序性和诸多困难,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有条不紊踏实操作的习惯、勇于排除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以克服其依赖心理、浮躁焦虑心理和脆弱心理。
美术作业的环境安静、专业致志,具有严格的条理秩序性,有利于协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美术作业过程是自由自主的,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学生宜于在老师的引导下,敞开心扉,认识和发展自我,渲泄释放自己的感情,通过严格的作业程序要求控制自我,在独立完成美术作业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自知、自尊、自信、自强等良好的自我心理,而自我心理的培育恰恰是青少年个性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美术作业过程,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我心理形成,他们自然会摆脱长期以来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使其依赖心理逐步得到矫正。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认真完成美术作业的习惯,除了自身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外,严重存在浮躁焦虑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课堂上坐不下来,作业常是“半片子”,而美术作业强烈的秩序性是治疗这类不良心理的良药。老师要严格按照程序要求,一丝不苟地强化作业辅导,克服焦虑心理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美术作业过程是学生艰苦细心的劳动过程,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对理论理解的困难、美术材料准备的困难、粗枝大叶造成作业不佳的困难、缺乏良好习惯丢三拉四的困难、作业效果欠佳受到别人议论的困难等,要求学生完成一次作业,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增强抗挫折意识,矫正脆弱心理。
(三)美术作业最后成功的心育作用。
帮助学生使学生的美术作业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一点对心育作用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学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和诸多心理问题,但教师在辅导学生美术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表扬他们作业中包括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动力——自己的长处、或强项。创设完全舒适的心理环境,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说,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奇特;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一丝不苟;有的学生虽造型一般,但色彩漂亮;有的学生卷面整洁,态度认真;有的学生思想活跃,有独特创见……教师作业成绩评定中都应予以表扬。
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4]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把作业完成好,最后的成功,很重要。因为,它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到,通过努力和奋斗,终于获得最后成功的愉快。使那些灰心失望的学生认识到“我也同样可以画得好(或做得好)”,使他们萌发积极向上的心理需要,以培养进取心理,克服自卑心理。美术作业的结果应该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美术活动的心育作用
美术展览、美术竞赛、美术讲座、美术墙报、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校园美化等,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这些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同情、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充,同龄人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集体活动与学生个人感情相结合,无疑对发展学生的自主心理、进取心理、相容心理、克服和矫治固执心理、孤独心理、封闭心理是大有裨益的。美术活动“陶养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见,以渐消沮者也。”[5]
总之,美术含有音乐及诗之意味,故感人尤深。美术作业过程(创作过程)须全身心地投入,美术宁静致远,具有不可替代的心育作用
众所周知,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一开始就是就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需要而出现的。因此,美术可为人们学习生活、掌握经验提供一贯“窗口”,使人们认识许多真实、具体、广泛的生活图景和各方面的知识。具体地说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认识需要。
例如,观赏我国古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可使人们通过画中所描绘以桥为中心的两岸的车船运输、商业贸易活动、以及城门内外的街道、店铺、车水马龙繁荣热闹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态。观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可使人们通过画中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冲突,认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来说。而青铜玉器、陕北剪纸或编织艺术等,就既是艺术活动,还是生产活动。还有当今电脑美术与现代工艺,又是另一种生活的经验、高科技的审美文化知识与技能活动。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人的心灵、美化生活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可升华人的感情,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
众所周知,美术的社会意义与作用主要不是借助于理性的启示,而是着重是以“美”起真。我们就拿中学课本中的美术欣赏学习来,日观赏印度的佛教美术作品,其欣赏的过程就是神圣与净化的过程,又是一种审美享受的过称。这是因为宗教是人性的另一种表现的异化,是主观审美对客观对象的理想,在欣赏中,由于审美的介入,人的的本质得到了肯定与赞扬。人们是通过审美的欣赏活动,从感情的角度反映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国现代美学家们几乎都十分强调审美、艺术的独立性。王国维肯定地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审美活动的过程,即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或审美的发现、艺术的构思、情感的表达。因为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美术技法,而是艺术情感的表达来实现审美的价值。”„
美术欣赏具有调节精神与情绪的节奏,丰富学习内容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还能进化我们的生活。如:学习书籍装帧到为自己装饰笔记本与作业本,从学习服装设计地没自己装扮衣服,从学习环境艺术到没自己美化居室等等。这就是一些美化生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表现。
人们掌握美术这一交流手段,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群体意识和认同感。这种群体意识与认同感通过美术的中介活动,便反映为人类情感的共同性或人类精神的感召力。人一旦进入此境,便踏上了通往他人、通往群体、通往社会乃至通往全人类心灵的道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所说:“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理解到一种能允许所有人去交流他们情感的韵律,从而使人结合成一个整体。”…所以艺术又被幽默地称为调节人际关系的特殊处方
⑧ 读《幼儿园家长工作技能与艺术》有感
在家访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和艺术有待提高,所以从图书室寻找了关于家访工作的书籍来阅读。近期就阅读了这本《幼儿园家长工作技能与艺术》,在读到幼儿园阶段性家长工作技能这一节的时候,感悟很多,发现里面讲的技能与艺术都是我们平时能够运用到的,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总结:
一、家访工作技能。
家访就是幼儿教师到幼儿家中所做的访问活动。只不过现在受到疫情影响,我们采用线上家访的方式。家访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家访这种家长工作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与家长和孩子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可以了解幼儿真实的家庭成长环境;时间比较充裕,可以用来进行较有深度的交流;可以在家访的氛围里加深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的情感。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在家长工作中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如下几点要求:
(一)家访准备阶段及其注意事项。
家访前,幼儿教师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确定家访的目的教师的每次家访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家访的目的是家访的出发点和归宿。每次家访之前教师一定要明确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家访的目的有:
(1 )了解幼儿家庭情况、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幼儿园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对孩子的评价,教育背景,对教师工作的认识,业余爱好,对孩子的期望: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角色,兄弟姐妹关系,空闲时间的活动等),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孩子的兴趣,害怕的事物,喜欢的东西,对幼儿园的态度,饮食习惯,认知情况等)。
(2)及时向家长了解孩子近段时间在家的表现。
(3)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帮助家长解决现有问题。
(4)宣传科学育儿观和教育观,展示专业素养。
(5)了解家庭教育活动资源。
(6)联络家园感情。
家访目的确定后,教师要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提前告知家长此次家访的目的,让家长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和思考时间,以待家访时再深人探讨,进而提高家访的效率。
2.确定家访的时机,做好家访前的准备。
( 1)家访前和家长落实时间,提前预约是家访不容忽视的环节。因为有的家长白天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有的家长晚上还要哄孩子睡觉,或者有其他的事情,所以老师在家访前,一定先要和家长沟通,看看家长哪段时间有空,确定大家的家访时间段。例如:前几天想和心雨的妈妈聊聊天,但是事先没有和她沟通,以至于在我想和她沟通的时候,她工作有活动,没有时间,然后我们又约定在晚上7点半的时间再来进行沟通。而且每次家访的时间宜控制在30~ 60分钟,以不妨碍家长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前提。时间太长家长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因为大家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二、家访中的交谈艺术。
在家访交流中,教师应该注意如下几点要求:
1.缩短心理距离。
教师可以通过和家长聊聊家长的职业、爱好,夸夸他的孩子,夸夸他的家居条件等人手,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然后再导向家访的正题。在家园关系中幼儿是一座桥梁。教师从孩子人手,把关注点都落在幼儿身上,双方就容易进人角色,后面的沟通会就变得容易。还可以让幼儿参与到交谈当中,教师直接询问他们一些简单的事情,并可抓住契机让幼儿亲自展示他在幼儿园里所学的本领,如画画、唱歌、讲故事、跳舞等。可根据孩子的表现,对家长说他的孩子很聪明、很听话,取得家长的赞赏。同时,要三表示自己与这个孩子是好朋友,很事欢这个孩子,增加幼儿和家长的亲切感。
家访可以从聊家常开始,从而减少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但切记家访的目的,闲聊不可太多。要顺理成章的把话题引到主要问题上,避免啰嗦,没有重点。否则会使家长对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2.家访是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尽管教师起着引导的主要作用,但教师和家长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其中某一方夸夸其谈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如果教师在家访之前已了解到家长的大致情况,则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交谈更有针对性,让家长有话说、有机会说。
3.使用好谈话的主动权。
从家访的主动性来看,教师是家访的发起者,又是预先准备的一方。家访谈话不能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否则就达不到家访的真正目的了。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组织谈话内容,务必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掌握好先说什么,后谈什么,不随意更改话题。万一有时出现了离题,教师要想办法拉回话题。在整个谈话中,教师要把握好主题,使用好谈话的主动权。
4.做好结束环节工作。
每次家访结束前,都可以和家长说这样一段话:“以后还请您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请您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改进。如果您觉得我们在某些地方做得很好,也请您告诉我们,鼓励鼓励我们,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家访后幼儿教师必须写好家访笔记,记录被访对象、时间、家访情况、满意程度等,以便随时翻阅。另外,家访后要对本次家访的成败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下次再访提供依据,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家访工作能力。
⑨ 注重家园沟通的艺术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
注重家园沟通艺术共谱家园共育新曲〈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近年来,我们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的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养水平,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
一、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1、客串老师
发挥家长优势〈纲要〉总则明显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与家长的互动只在邀请家长参加半日活动,和幼儿一起根据老师设计的过程完成任务,没有让家长作为主人积极参与到教育中来,今年的“庆五一”主题活动,我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邀请了三位家长代表来园给孩子们上课,陆星宇的爷爷代表老一辈的工人阶级,跟孩子们说了以前所受的苦、工人劳动的辛苦、挣钱的不容易,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了当科学家;宗舒奕的妈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学本领的不容易;钱博凡的妈妈是个医生,她提醒孩子们要讲卫生多吃饭,把身体练得棒棒的。三位家长的发言生动感人,孩子们听得专注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客串教师的活动,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活跃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气氛,孩子们感到特别亲切,更为家园共育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桥梁。
2、相互交流
共享家教资源在我们的家长中不乏教子有方的人士,即使是家庭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家长,也会在某一方面有成功的教子经验,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如果为所有的家庭和幼儿园的共用,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此,我们在家园联系栏中开设了一个“请你参与”的专栏,根据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里应学些什么”开展讨论,家长们围绕这些话题,纷纷投稿,其中孙贝加的妈妈根据自身的情况写了感想,非常朴实,其中的内容
不错的对家长而言,的确是教育孩子的宝贵财富。可这些宝贵财富贴在家园联系栏中实在缺乏主动性,关心的会过去看看,不关心的也许根本不知道,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把被动转为主动,把那些优秀的文章编排,创刊了第一期班报《家园直通车》,全班幼儿每人一份,带回家好好学习。这样一来,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来稿的家长更多了,范围更广了。原先只有父母辈,现在多了爷爷外婆,他们有的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有的从整个幼儿园的活动来谈,有的则从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来谈,文章的内容各抒己见,写作的水平也相当高,如今的家长的确不一般。我们的班报是家园工作的桥梁,是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一起沟通、共同教育的纽带,是丰富家教经验、提高家教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
3、亲子互动
吸引广泛参与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经常开展亲子活动,并尝试着将以往以家长为观众的教育观摩改为家长直接“介入”的亲子互动活动。三八节,我们开展了“妈妈才艺大比拼”,充分展现了现代妈妈的心灵手巧,蒋路明的妈妈创作的布贴画、周婧怡妈妈创作的剪纸、沈家乐妈妈捏的彩泥水果,形象逼真,色彩丰富,一点也不比专业人士差;春天里,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扎风筝,一起放风筝,他们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有一颗回归童年的心;六月份,将是大班幼儿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月,如何使他们永远记住幼儿园的快乐时光,我们开展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喝彩”的毕业典礼活动,其中家长们的喝彩最热烈,他们用自己最精采的表演向孩子们送去最深情的祝贺。蒋文叶的妈妈为我们带来了二胡独奏,徐之源和妈妈一起表演了歌舞“有爱就有家”,许童飞的妈妈和小朋友现场表演了小魔术,王致远的爷爷为我们带来了工夫扇,从服装到动作都精心准备,丝毫也不怠慢,赢得了阵阵掌声。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深受感触,其实家长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我们真诚挖掘,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真诚服务
每位家长近年来,家长工作越来越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家长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就是我们生存的源泉;而家长工作也越来越显示了它的微妙性,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一个能力问题,也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一份笑颜可暖透人心,一杯热茶可趋尽寒意。”几年来,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我们用真诚和微笑面对家长,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1、与家长零距离接触
面对面交流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崭新的现代服务观来开展我们的家长工作。作为不错的教师,只有了解家长的心理,掌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用自己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家长才能充分地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积极配合。记得小班时候,我班有个尹思雯小朋友,关于进不进幼儿园就一波三折,主要是奶奶舍不得,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每天是孩子蹦,大人哭,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把这孩子送人似的,随着我们真心的关爱、体贴的照顾,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情况有所改变,一个月下来,情况又有所进步,再继续,再坚持,现在的思雯走到门口就跟奶奶说再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进幼儿园,奶奶笑了,妈妈放心了,这几个月的心思没白花,她奶奶握着我们的手,又是眼泪“你们老师真佬好佬”。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在平时,我们用“家园联系册”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用“家园直通车”连接家园之间的交流平台;我们用电话缩短了家园之间的沟通距离;我们用谈话来分享孩子成长的幸福。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座谈会等传统家长工作的优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肝胆相照,哪换真挚之心,我们用微笑面对家长,我们用一份真心换来了家长可贵的一份真情。
2、注重心灵沟通
用真心换真情有句话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在我们的家长工作中,特别与家长的注重心灵沟通,家长有困难时,我们及时相帮;教育有困惑时,我们一起研究;意见有分歧时,我们共同探讨。我们的班报,就是一个与家长相互沟通的平台,是我们交流的阵地,家长可以在这里交流育儿经验,抒发人生感悟,畅谈生活理想。班报创刊二周年,家长们给我们写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让我们和家长产生零距离;春天里,家长们向我们倾诉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有趣故事,让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六一节来临之际,家长们早早把他们的计划、打算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开心、快乐;在即将分别的时候,家长们给我们送来了真挚的谢意和深深的祝福。家长的心离我们更近了,家长的热情更高了,家长的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平时我们也注重与家长沟通的连续性和经常性,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相互支持配合的伙伴关系,打开诚挚沟通的情感渠道,真正将家长当作一位潜力无穷的合作者。我班开展“美丽的均陶”主题活动,宗舒奕的`妈妈毫不犹豫提供了大量的均陶制品,有的价值很高;我班的班报一直是人手一份,这都是温学婧的妈妈默默无闻的支持;园内有什么中心活动,小朋友们就自发带来花草盆景装饰环境,“陶文化”活动需要游戏材料,小朋友们就带来了紫砂泥丰富材料。特别是我班开展的古诗活动,身受孩子的喜爱,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学习兴趣,许多家长特意去书店购买《唐诗三百首》等书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朗诵,享受着身为启蒙者的喜悦;有的家长还特意上网查寻资料。这份认真,这份专注,让我们感到欣慰。
三、活动丰富
吸引家长参与家长工作光有交流和沟通是不够的,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发展。为此,我们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家长的关注,吸引家长的参与。三八妇女节,我们一起为妈妈过生日,孩子们和妈妈们一起唱歌、一起表演,一起沉浸在快乐 。
不错的的时光里;春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我们带着孩子游竹海,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夏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展“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活动,孩子们在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制作才能的同时,树立了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秋天,水果丰收,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水果拼盘”,在这里想象可以尽情飞翔;冬天,我们开展了“团团圆圆过新年”的活动,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做团子、炸春卷,老师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就象一个大家庭,共享天伦之乐。每年的艺术节、幼儿趣味运动会都吸引了广大家长的关注和参与。每次活动过后,家长们还会写来感想,记得竹海春游结束后,丁心语的妈妈这样写道“这是孩子第一次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在她的包里,我们准备了各种食品,也装下了我的担心和叮咛,看到孩子平安回来,而且那么开心,我被感染了,我感到,幼儿园给予孩子的快乐是我们家里所不能给予的”。我们的开展的各种活动,就像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紧紧地连接着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心,映亮了家园共育的美丽天空。近年来,我们在家长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帮助家长提高了育儿水平,促进了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自我成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工作,树立了新颖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育观念,育儿水平和教育方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潜力,和家长在教育幼儿问题上形成合力。在家园共育的和煦春风里,孩子们似幼苗茁壮成长,似花朵竞相开放。正是:家园共育似春风,幼教花开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