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明朝徐渭文学造诣书画戏曲成就都不低为何就是中不了举
虽然明朝徐渭的文学造诣、书画戏曲成就都不低,之所以中不了举人,是因为徐渭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不屑一顾,在各种考试当中不受限制,所以就导致了经常偏题,考官对他不感兴趣,就不会让他中举,再加上当时的科举制度很看重出身,徐渭考运不好。
综上所述,徐渭虽然文学艺术水平不低,但是他不屑于当时的科举制度,再加上考运不好,所以一直中不了举人。
‘贰’ 明朝后几百年,无人超越他的书法成就,你能看得懂吗
王铎明末清初书画家。字觉斯, 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 河南)人。
王铎善真、行、 草书,笔法得力于魏钟繇、 晋王献之、 颜真卿、 米芾,笔力雄健,善于布局(在今天就是空间设计的范畴)。当时的书坛流行董其昌的书风,王铎与黄道周、 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另树一帜。近代对日本书法风格有很大影响。存世书迹比较多。他的代表作《洛州香山诗轴》,结字上把米芾的倚侧之势发挥到了极致,再以涨墨法,略去点画而改变字形,确实有“破鬼胆”之怪意;轻重对比强烈,有神龙飞腾之势。
王铎书法
书法上王铎是一位五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遒劲的大楷、朴厚的小楷,还是他那飞腾跳跃的行草,在晚明及前清书坛上是一流的。楷书在王铎作品并不多见,他的楷书源于唐人并自出胸襟。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感觉,古法浓厚),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王铎因降清的原因,书法也遭遇冷落,曾一度无人问津。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经过一代又一代后人们的研习,王铎的书法拂尘生辉,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推崇。吴昌硕赞其书法曰:“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沙孟海先生也评之书法云:“(王铎)一生吃着 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了赵孟、 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可说是书法界的‘ 中兴之人’。”当代 启功 先生说过:“笔力能 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何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这与他的奋发努力分不开。据说,为了提高书法水平,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临应期间,从不间断。王铎一生,独尊羲献,兼习 钟繇、 颜真卿、 米芾等大家,故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那么,王铎的艺术心理世界是怎样的呢?看看下面的作品,也许能窥见一二。
‘叁’ 为什么我觉得明朝的诗词跟唐宋的比起来很不上档次
有人说明朝诗词成就不高,那有些话就不吐不快了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化成就,照这个说法,那唐宋的赋不如汉朝,能不能说唐宋文化不如汉朝呢?
明朝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文明的高度普及,原本只属于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开始更广阔的走向民间,并按照老百姓的喜爱,衍生出更多的文艺方式,明朝民间老百姓的娱乐内容,文化的含金量更高,无论昆曲,南戏,传奇,表面通俗的外表下,都深藏着很深的文化底蕴,仅这一条,既是前代汉人王朝不可比,也比后世清朝所谓“徽班进京”的京剧高一个档次。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说,明朝的文化,在广度的延展下,形成自己的特色,而这一点,对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可以说功德无量,也是和同时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属于相似的轨迹,只不过被满清入关无情的中断。
仅就诗词成就来说,明朝的诗词成就确实远不如唐宋,但那主要因为文化群体和受众层面的改变,并非明朝诗词作者无能。唐宋的诗词,仅是上流士大夫的高层游戏,因为范围狭窄,参与者文化水准档次很高,所以精度极深。而且诗词本身在唐宋并非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块政治晋身的敲门砖,出于前途的需求,自然精雕细刻。明朝诗词则不然,
首先,明朝更重经世致用的学问,从建国时期,对宋朝的反思,就有“诗词误国”的说法,所以诗词本身在明朝,受的重视程度就不够,仅仅是一种消遣的手段。
其次,明朝的文化,商业化程度更高,文化在明朝,尤其是中后期的明朝,更是一种商业盈利的手段。现代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畅销书文化最为勃兴的时期,今天大家喜闻乐见的杨家将,包公案等民间文艺,都是最早在明朝,以畅销书的形式流传,并传承到今天的,所以,明朝文化更多的,是考虑底层百姓的接受力和受众群体,更多的在通俗的基础上,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
‘肆’ 明朝为何注定不是一个浪漫诗人和词作者层出不穷的朝代
明朝为何注定不是一个浪漫诗人和词作者层出不穷的朝代?这个问题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明朝,二是浪漫,三是诗人和词人。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说。
所幸的是,明朝的文坛有了小说和戏剧来占据重要位置。相应地,小说和戏曲的创作者们,自然也就占据了那个时代的主角,浪漫也主要表现到了这里。虽然明朝的诗词也不少,诗人词人也有很多,也不是不浪漫,但缺乏自己的特色,成不了当时的重点,只能被默默地埋没,也就更谈不上层出不穷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伍’ 明朝是个怎样的朝代,客观的评价
评价一个朝代无非是从 政治 经济 文化三个方面去剖析;
政治上:继太祖朱元璋洪武之治后的永乐、仁宣,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土木之变后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这是整体国势;制度上的转变也是由太祖到成祖定型,因太祖时期强势打压诛杀功臣,罢中书省,废丞相,更是建立内阁制度,使之凌驾六部之上,加强中央集权,皇权更加强大,选官更是采用八股取士的科考制度,严重束缚文人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之深;而到了成祖时期不仅恢复太祖时被废的锦衣卫,更是建立了东厂制度,为后来的宦官专政埋下隐患,同时期努力发展外交,开始了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外交局面;
经济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同时期的明朝经济大大超越了西方,用了很短的时间把宋朝的手工业官营到私营的转变,工业更是占了世界的2/3以上,超越了农业的占比,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为名号的商帮逐渐形成,人口峰值最高达2亿;
文化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哲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派学说,小说的艺术成就最高,四大名着除红楼梦皆出自明朝时期,书法绘画更是有后世耳熟能详的文征明和唐寅为代表;科技上的发展更是百花齐放,具有代表的性的如浑天仪、《天工开物》、《崇祯历书》等,其中《本草纲目》对后世乃至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总体来说,明朝的发展对后世有好有坏,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客观分析
‘陆’ 明代政治对艺术的影响以及明代绘画艺术特点
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方面,涌现出众多以地区为中心、或以风格相区别的绘画派系。在师承方面,主要有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以及发展具象文人画风格的吴门画派。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勃兴,成就显着,人物画也出现了变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独特的新面貌。另外,民间绘画,尤其是版画,至明末呈现繁盛局面。
‘柒’ 明朝和清朝成就对比
1,文化思想
明朝的哲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是中国出类拔萃的时代,仅次于春秋战国,清朝除了个别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在哲学、思想、文化等领域是全面的大倒退。
2,制度建设
明朝的制度建设走过了明显的初创期、稳定期、发展期和变质期等几个阶段,最后走向全面崩溃,明朝的制度其实是孕育了新的发展方向,明末全社会处于一个制度大变革的前夜。清朝整合了明朝失败的教训,用最简单的愚民政策,实行全面的高压统治,使国家趋于稳定。
3,经济发展
客观的说,清朝的经济要比明朝更发达。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发展了农业和商业,这方面清朝要比明朝更为出色。不过明朝出现的私营工业在清朝被全面取缔,预示着中国必定会落后世界发展的潮流。
4,科技成就
明朝的科技成果是中国历史上进步最快的时期。清朝科技虽有成就,但是从清初渐渐落伍。也没有让科技知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
清朝末年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
5,对外交流和国际影响力
明朝七下西洋: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清朝: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捌’ 概述明朝文学艺术的特色和文化兴盛的原因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着,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玖’ 明代诗文成就,学术界有哪些争论
1、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被称为四大奇书。
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有凌蒙初编着的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2、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
着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
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3、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
4、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5、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
6、竟陵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并且乞灵于古人,目的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7、明中叶后,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明代剧作中最负盛名的是《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