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诗句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是作者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描绘,明月皎皎,垂柳依依,富于诗情画意。作者通过这首诗,含蓄地表达出一对彼此倾心的恋人,在黄昏相约时唯美而伤感的情感。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原诗的意思是,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节日这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美满幸福。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灯汇聚街上,令人目接不暇。点燃花灯,伴随美好的愿望放入河中或是飘散在空中,祈福许下愿望能实现。此外,元宵节还有猜灯谜、放烟花、逛庙会、耍龙灯等传统民俗活动。
“月上柳梢头”,既是对“黄昏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示现,也是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的补充描绘,让整个意境得到升华,颇具诗情画意!“人约”,点出男女主人公并非邂逅灯市,而是早有密约。这表明他们即便尚未私定终身,至少也彼此倾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没有正面涉笔他们相会前的心驰神往,见面后的欢声笑语以及分手后时的意乱情迷,而仅用一句“人约黄昏后”提示,深得艺术三昧。
‘贰’ 《艺术三昧》里的艺术三昧简介
简介
编辑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 ——丰子恺
主要内容
编辑
选自《丰子恺文集》
节选: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
一个个体。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碧岩录》),就是这个意思吧!这道
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的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很
可明掺地解释。其意义: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
就是“统一”。只有统一是板滞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们触乱,东西滚开,就是
“多样”。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照着它们写生,给
它们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两个靠拢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
方,——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的。
‘叁’ 艺术三昧的读后感300字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肆’ 月上柳梢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月亮升起在柳树梢头,这是一种视觉效果,其实月亮是在天空中的,但是抬头往上看,就会有这种月亮在柳树梢头的感觉,此句出自宋.欧阳修《生查子》。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4)艺术三昧意味着什么扩展阅读: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
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伍’ 诗句“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事而着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一方面是反映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
该句是出自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与元九书》,白居易从自己的勤学苦读,谈到仕宦之后潜心诗歌创作,以及作品的巨大影响,在总结创作经验时,着重谈到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得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结论。这篇散文平易流畅,洋洋洒洒,思想感情坦露无遗,语言文字通俗浅白。
选段原文如下:
家贫多故,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白话文释义:因家庭贫困而又多事故,直到二十七岁我才应进士试。考中以后,虽然专心于分科考试,还是没有停止做诗。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
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着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刚刚继位,政府之中有正直的人士,屡次下诏书,调查人民的疾苦。
(5)艺术三昧意味着什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当时四十四岁的自居易正在江州司马任上。从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后,经过十多年的宦海风波,被贬到江州当一名有职无权的司马,经历了他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内心充满愤慨和忧伤,思想上也不免矛盾和彷徨,这时收到时任通州司马的好友元稹寄来的《叙诗寄乐天书》,乃思前想后,有感而发,在寒冬腊月的偏僻小城里,写下这封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长信。
白居易作文和他写诗一样,思想感情袒露无遗,语言务求通俗浅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篇文章是在吸取前代和同时代作家所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自己的诗歌理论的纲领,总结他创作政治讽谕诗的经验,观点鲜明,文字生动流畅,有较强的说服力,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篇散文在简要地叙述他写作这封信的目的之后,以大量篇幅,列举文学史上大量作家和作品,用十分简洁的语句,叙述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概况,阐明《诗经》以来反映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
他从“六义”着眼,强调“风、雅、比、兴”是“六义”的精髓,并从“六义”的兴起、削弱,以至逐渐衰微、消失,评价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虽然还不能概括从上古到中古诗歌发展的全貌,但基本上能自圆其说,成一家之言。
他还提出诗歌的内容必须做到“根情”、“实义”,就是说诗歌所体现的感情和意义,正像植物的根和果实一样;而形式上的“苗言”、“华声”,是指诗歌的语言和声韵只是苗和花。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内容是诗歌的根本,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只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才能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陆’ 艺术三昧的赏析是啥
丰子恺的“艺术三昧”赏析:
人类生存在世界,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人与人共同组成了社会。“本我”与“舍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出权衡和选择?“本我”,是尊重个体的需求和满足。“舍我”,便是在某种程度放弃个体的需求和满足,从而尊重全体意志或方向的需要以及整体目标实现。供参考。
‘柒’ 艺术三味,丰子恺写的。
何谓“艺术的三位境”,就是所谓“多样的统一”,是美的。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 哲学上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通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对矛盾!!共性里面有个性,个性里面有共性。实在太拗口,发一个链接给你,希望对你有用http://..com/question/186099652.html
‘捌’ 丰子恺的作品艺术三昧里的“一有多种,二无两般”是什么意思
原义为‘平等即差别’。丰子恺的解释是,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个体。假如有绝对完善的艺术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笔里已经表出全体的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笔改变一个样子,全体也非统统改变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笔除去,全体就不成立。换言之,在一笔中已经表出全体,在一笔中可以看出全体,而全体只是一个个体。
‘玖’ 书法中三昧是指什么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一般来说,写书法是用生宣,这样可以有墨的韵味,熟宣可以反复晕染,画工笔比较合适.
传统书法中无“黑体”一说,但在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体中的确有“黑体”字。
词目 力透纸背
发音 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 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示例 意在笔先,~。(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力透纸背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
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
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
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着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着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
“龙门二十品”计有:《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撅造像记》、《步轝郎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卅四人为皇帝造像记》、《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北海王国太妃高为亡孙保造像记》、《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造像记》、《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齐郡王元佑造像记》、《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拾’ 书法中三昧是指什么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书法用生宣纸还是熟宣纸?
一般来说,写书法是用生宣,这样可以有墨的韵味,熟宣可以反复晕染,画工笔比较合适.
书法里有"黑体"吗?
传统书法中无“黑体”一说,但在现代美术字、印刷字体中的确有“黑体”字。
如何看待毛泽东的书法在艺术上的成就?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数千年来,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书体。井涌现出了许多独步书坛、自成流派的书法艺术大师,毛泽东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毛泽东一生里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无论是军旅倥惚之中,还是陕北窑洞的灯光之下,直到他进城坐定菊香书屋之后,他那只笔耕耘不止,流淌出俊逸潇洒而又豪气的墨迹, 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毛泽东书法艺术他初练魏碑,酷爱王羲之、王献之之风格,后深得张旭、怀素狂草之神韵,汪洋恣肆,任意挥洒,独具豪情奔放之个性。尤其是草书,傲然不群,自成一体,用“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来形容毛泽东的书法恰如其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