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运用哲学指导艺术人生

如何运用哲学指导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22-09-25 01:17:53

‘壹’ 怎样用哲学解释艺术

1 艺术不是现实对象
根据上述叔本华所理解的因果关系即关于变化的充足理由律来看,美(换言之,艺术)绝对和因果关系无关。或者说,如果我们的经验是由因果关系引起的,那么这种经验就不是美的(或艺术的)经验。我们立刻就可以意识到,传统美学把经验主义的“美”当作注意的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大错误。而在理性主义幌子之下的“美”也常常是经验主义性质的。只要我们承认“美”有一个反义词“丑”,那么“美”就不可能逃出经验主义的范围,因为“美”表示一种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唯一来源,起码有一种是因果关系性质的刺激-反应。当刺激产生积极的反应,名之为“美”;否则“丑”。纯粹的主观性不可能产生这种互相对立的经验。既然“美”是因果关系的产物,它就不是叔本华意义上的“美”(即艺术)。克罗齐说得好,没有不好的艺术;只有艺术和非艺术。但是,美却有非常美,不那么美,以至于丑。这就是说,艺术是独立于因果关系的,而美则不然。
叔本华说,“每一出现的事态必定继起于前于它的一个变化,或者说是这个变化致使的。”由于艺术品也是一个物,因此作为艺术品的物的出现也必定有一个原因,也处于因果关系的束缚中。颜色落在画布上,是因为艺术家用笔把颜色抹在了画布上。这一过程完全是因果关系性质的。但是,作为艺术品的一幅画,并不仅仅是抹了颜色的一张画布。艺术品不仅仅是物。各种各样的颜色在画布上的分布,完全不是艺术家的身体动作的一个结果。我们或许这样说,世界上存在梵高的那幅着名的《向日葵》,是一个没有原因的事件。
虽然克罗齐或许是因为不理解叔本华而不欣赏他,但是他对艺术的看法和叔本华却非常相似。他“否定艺术是物理的事实”(209页)。克罗齐所谓“物理的事实”就是叔本华所说的“现实对象”,只是克罗齐不喜欢把“物理的事实”叫作“现实对象”,因为在克罗齐看来,“物理的事实不拥有现实”(210页)。不过,这只是由于克罗齐和叔本华对“现实”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同而已,不能说明他们对现实的理解在根本上是针锋相对的。
正如上文所述,叔本华认为现实对象是受“关于变化的充足理由律”即因果关系约束的,由此当然就可以得到克罗齐的结论:“艺术也不可能是功利的活动;因为功利的活动总是倾向求得快感和避免痛感的,所以,考虑到艺术的本质,艺术就和‘有用’、‘快感’、‘痛感’之类东西无缘。”(211页)。科学家经常以台球来说明因果关系:当一个台球受到另一个台球的撞击的时候,它必然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不存在任何精神自由,因此也和艺术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经常把同是制约于因果关系的某种对象,例如大部分所谓“自然美”的对象,与艺术混为一谈。比方说,人体美就是这样。当我遇到了一个符合我的身体欲望的异性身体的时候,我必定觉得兴奋,用语言来描述我的经验就是我觉得这个身体是美的。这种刺激—反应过程实在是基因决定的,与一个台球受了另一个台球而必然运动一样是必然的。当我面对一个美女而觉得愉快的时候,正是我更加陷入现实而不能自拔的时候,这种经验状态刚好和艺术背道而驰。一幅画着美女的画并不是美女,而是一个艺术品;因此画着老丑的女人的画也是艺术品,虽然正常人不可能欣赏老丑的女人。如果我们把对一个美女的身体所有的那种快感就认作艺术感,那么显然就不可能有画着老丑女人的绘画。
艺术的超越因果关系,也可以用克罗齐的下面这句话来表达:“一切印象都可以进入审美的表现,但是没有哪一个印象必定要如此。”(25页)关于恺撒的一切历史细节都在因果关系的掌握中,那些细节就像用最坚固的螺丝钉固定在时间序列中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但是,莎士比亚的剧本《裘利斯•恺撒》中的一切印象却不必如此,因为剧本中的印象并不是根据因果关系而存在于剧本中的。从原则上说,剧本是可以改写的,而历史不可以改写。

2.艺术不是真理
真、善、美相统一—这一缺乏分析性的说法误人不浅!美(或曰艺术)不但不是真理,而且必须不是真理。这一论点完全不需要理论的论证,因为那是一个自明的事实。只有对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始人和儿童来说,艺术和真理才是不分的。莎士比亚借麦克白夫人之口说:“只有孩子才害怕画上的死人!”实际上柏拉图对诗人的指责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觉醒。他认识到艺术不是真理,反倒姑且可称之为“谎言”。毕加索说“艺术是人们乐于接受的骗局。”我们也知道,神话对原始人来说就是科学和哲学。但是柏拉图告诉人们:这是错误的。只有在人类的抽象思维发展起来,并且这种思维方式终于产生了哲学和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意识到神话是非现实的,因此神话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
逻辑是真理的本质和精髓,但是艺术根本就忽视逻辑。从起源角度说,人类的艺术思维,或者用维柯的话说,诗性思维,在时间上是早于逻辑思维的。艺术是比逻辑古老得多的人类本性。当我们按照逻辑来思考和判断的时候,艺术没有任何存在的可能。
但是,在人发展出了逻辑能力之后,这对艺术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人类凭借逻辑能力建立了技术理性,而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种技术理性,艺术似乎到了没有任何存在理由的地步。另一方面,逻辑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却为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基于现代力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建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各种乐器的改进,也为音乐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对许多乐器的改进,就不可能有某种音乐的表现手段。计算机技术对艺术也有这样的作用。但是,这无论如何不能证明艺术的来源是技术。技术仅仅是被利用的手段而已。

3.艺术不是数学
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的根本主张,实际上可以概括为艺术即数学或几何学。另外一种十分时髦的说法甚至在科学家当中都十分流行,那就是把数学公式的简洁形式视为美(这或许是对的),由于据说艺术的本质就是美,因此他们相信在数学、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神秘主义性质的东西。
这些荒诞不经的思想或许是出自现代的所谓“抽象艺术”所激发的灵感。实际上,凡是是抽象的东西(即概念)根本就不可能是艺术。为什么?根据上文的理由,抽象的概念立刻就陷入叔本华所谓的逻辑必然性即关于认识的充足理由律的掌握之中。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抽象艺术。所谓“抽象艺术”,如康定斯基的绘画,是比再现艺术更为具体的艺术。再现艺术涉及维柯所谓的“想象性的类概念”,可是“抽象艺术”连这种准概念的形式都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用概念来指称“抽象艺术”中的那些形象的原因。不能够用概念来指称的形象全然不是抽象的东西,反而是概念完全不能把握的过于具体的东西。如果说糠定斯基的绘画是“抽象”的话,那么莫扎特(以及其他全部音乐家)的音乐从来就是“抽象”的。我们不能够用概念来指称莫扎特的音乐中形象,一如对康定斯基我们也做不到一样。所谓“抽象艺术”的唯一革命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在绘画中不可表现不能用概念来指称的形象这样一种清规戒律而已。
克莱夫•贝尔把艺术等同于几何学,却又为艺术赋予了几何学原本没有的那种“意味”,因此他的艺术哲学听起来很神秘。那不可能不神秘,因为枯燥的形式中不可能有任何“意味”。

4.艺术不是道德
叔本华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都是有动机的,而动机不过是“从里面看的”原因而已。鉴此,艺术就不可能是道德。正如克罗齐所言:“艺术活动不是一种道德活动。……既然艺术并不是意志活动的结果,所以艺术便避开了一切道德的区分,倒不是艺术有什么豁免权,而是因为道德的区分根本就不能用于艺术。一个审美的意象显现出一个道德上可褒可贬的行为,但是这个对象本身是无所谓褒贬的。”(213页)
这并意味着艺术不可能为道德服务;恰恰相反,艺术经常被派作这种用处。传统的错误看法是,因为艺术可以服务于道德,因此艺术是没有独立性的——这不合乎逻辑。树木可以服务于人类取暖制器的目的,但是树木仍然具有存在的独立性。

‘贰’ 通过哲学与人生的学习,谈谈如何用哲学观点指导你的人生

用哲学的角度看问题,会让自己心态很多,比如面对福祸,好坏,变化,在哲学里面都是很正常的。

‘叁’ 如何运用哲学

这个问题有点儿大!
其实哲学本身不是要让人来用的,“用”之可用在其使用价值,是某种事物的某种具体的明确的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以“有用”来对待哲学,本身就是将哲学矮化和弱化的表现,是不了解哲学导致的后果。或者,是将哲学科学化的结果,即把哲学看作了某种自然科学,以为这一学科肯定与化学、物理学、几何学等等一样,会有着具体的效用。
我经常会遇到相似的问题。过去有学者往往用哲学有“无用之大用”来回答此问题。我想,既然问者由此一问,那就应对此做专门的解答。我认为可以从思维方式、观念水平和立场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回答此问题。
其一,从思维方式上看,哲学之用在于通过哲学化的思维训练,使人的思维方式尽可能理性化——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或者问题的本质;不要被主观的情绪所误导,要清醒地看待事态发展;要考虑前因后果和左右关联,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一个事情的发生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理性化思维方式。不管西方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训练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人类超越于一般动物的一个标志就在于人的理性思维,或者说,理性思维是人超拔于动物群体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根本手段。
之所以说哲学之用在与理性思维方式,就在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哲学本身的发展建基于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在具体科学有所突破的基础上,将其思维结果与思维过程相结合,找到人类思维的内在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一门具体科学发展到一定高度,都会归结为哲学问题——即不再是探究该学科单个门类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整个世界与宇宙的本原与发展规律的问题,因此,英联邦国家的博士学位叫做philosophy doctor,有人翻译作哲学博士,其实大可不必,直接译作博士即可,其含义即如上所说,该研究者的学术高度已经可以达到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的水平了,如此而已。
其二,从观念水平来看,哲学之用在于通过哲学的训练,可以使人凝练出较高水平是观念(概念),从而可以深入把握事物之本根,从本质而不是从表面来考察和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不是外表的体格与体力,而是内在的观念差异。由于每个人拥有的观念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见解是自热而然的事情。拥有较高水平观念的人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可以从当下状况,回溯问题的由来与根源,并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走势。而那些只有简单观念的人,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顾眼前,不计后果。如此等等。
哲学的诞生就在于人类对世界宇宙本原的惊诧,对万事万物发展趋势的由衷渴望,其究极根源在于人类试图以有限把握无限,并以此来突破肉身的有限。哲学部分东西古今,就其观念水平而言,都是很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思想的结晶。
其三,从立场方法来看,哲学之用在于给人提供一个立论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哲学是有阶级性的,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事实上,我们都明白,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肯定不一样,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就是此意。我们过去常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去的就哲学相比,与当代西方哲学相比,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即立场的确定性、观念的科学性和方法的有效性。立场的确定性在于其阶级性,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一边,宣扬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解放自身,要解放每一个人。观点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对人类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的概括总结。(关于这一点,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开放体系,至于有些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要么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随声附和,要么是有意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信口雌黄,这里不再做一一辩护。)而方法的有效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为了群众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究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以上所述,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突然就想起来老子对“道”之为“道”的“强为之名”,我在这里解释哲学之用,颇有点儿“强为之名”的意味啊!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用的理解。理论水平有限,肯定会误舛处处,期待着方家批评。

‘肆’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1、艺术与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艺术是感性的最高形式;哲学是理性的最高形式。

第二,艺术用形象反映生活;哲学用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反映社会生活。

第三,艺术以情感人,通过情感的感染影响人的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生活;哲学以理服人,通过方法论影响社会生活。

2、哲学如何影响艺术的发展

(1)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古希腊的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他们虽然把世界的本原归之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但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客观唯心主义虽然把世界的本质归之于神秘的理念,但肯定了被理念所决定的现实世界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这就决定了古希腊的美学思想:美在于比例和谐;艺术模仿自然。由于哲学的变化,美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认为美在于鲜明。这种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的艺术,古希腊对人体栩栩如生模仿的艺术消失了。

(2)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①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艺术领域就会产生艺术是社会生活反映的艺术思想,这种艺术思想必然产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艺术领域就会产生“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的艺术思想,这种艺术思想必然产生西方现代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方法。

②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任何艺术家都会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方法,选择哪种创作方法是由艺术家的哲学思想所决定的。

③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哲学思想是复杂的,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政治观、宗教观、道德观等,艺术家的这些观点可以使一致的,也可以是有矛盾的。创作方法的矛盾导致了艺术作品内容的矛盾。

‘伍’ 通过哲学人生的学习,谈谈如何用哲学观点指导你的人生

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哲学是明白学,学了哲学就明白,遇到事就会用哲学的观点去指导你的人生。

‘陆’ 怎样学习哲学,并用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

引言: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会用到哲学的,所以学习哲学是对生活有帮助的,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你知道我们会用哪些哲学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所以哲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到我们哲学,让我们变得更加有素质,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社会上是需要正义的人,所以用一些正义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就是哲学的体现。所以在生活中哲学是时时刻刻引导我们的,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社会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所以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柒’ 如何运用哲学来引导生活

对于楼上的“身在生活中,感受生活外”这句话,我提出质疑。要如何做才能做到“感受生活外”,就拿你的例子“文化”来说,文化本身难道不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吗?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我们不能跳出这个框子,在生活以外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认识生活。你在认识任何事物之前,首先你和这个事物则必然已经联为一体,是在整体中去认识这个事物。任何把事物作为一个和主体对立的客观存在体来认识的方法都必然无法全面地阐释事物与人的关系的。
哲学所告诉我们的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寻找自己人生价值的方法而已。我们不应该直接从哲学中去寻找指导人生的方法,这样做只是把哲学教条化了。我们要学习的是哲学思维,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自己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记住,你和你的生活是联为一个整体的。不能跳出这个整体从客体的角度去分析你的生活。

‘捌’ 如何运用哲学思考自己的人生

从哲学上来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应该在贡献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玖’ 用哲学怎样用智慧启迪自己的人生幸福的

用叔本华的哲学智慧启迪人生:究竟拥有什么,我们才会得到幸福?

怡晨悦读
2019-04-29 ·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前段时间,几个闺蜜相约出去玩。回程的第二天,我看到她们的朋友圈,小蕊说:“美哒哒的出行,在静谧里感受大自然的清新”,配图是几张顺手拍的花花草草和她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的照片。欣欣说:“饿了肚子,淋了雨,走路走到腿抽筋,车子半路抛锚,倒霉的行程”。配图是一张很伤感的黑白背影。

一样的旅程,不一样的感受。平心而论,我感觉这次旅行还是不错的,虽然一路上有几个小插曲,但是瑕不掩瑜。因为目的地草链岭本来就是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所以商业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吃喝玩乐不太方便,买东西只能在山下农家乐。由于户外活动经验不足,我们带的食品和水有点少,饿了肚子。不过,由于人工痕迹较少,自然生态保存很好,我们看到了很多平时在城里看不到景致。

我完全没想到,给欣欣的体验会这么差。顺着欣欣的朋友圈,一路翻上去,我发现欣欣不开心的事情,竟然这么多。孩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手工太难做;出去购物,和商场里的导购员闹不愉快;投诉小区物业;美容院里的产品效果不好......好像生活里随时随地都是烦恼。

人生如旅途 。记得当初,刚刚大学毕业,当我们一帮同学整天为求职,考试面试焦头烂额的时候,欣欣与大伟一见钟情,爱得死去活来。大伟不仅对欣欣痴情,人长得帅,家里经济条件也挺富裕,他父母开着一家农副产品批发公司,人脉资源也广。

结婚时,他们小两口的婚房在曲江最好的地段,有着自己的车子,欣欣没费什么劲,聘进了一家清闲的事业单位。爱情与财富双丰收,这对于我们初涉社会的年轻人,一时半会儿难以企及,简直就是奢望啊。小姐妹们都说:欣欣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吗?受到命运如此厚待。婚后的欣欣不需要还房贷车贷,婆婆和保姆照顾孩子,她依然清闲,除了上班,就是购物护肤健身,随时可以说走就走。大伟人品也不错,隔三差五在朋友圈撒一把恩爱狗粮,惹得小伙伴们更加艳羡,简直要流鼻血。

可是,我突然看到的欣欣如此陌生,这个在外人眼中,简直就是“好命女,人生赢家”,应该无比幸福的女子,实际上并不幸福?她已经拥有了很多,难道还不够吗?是哪里出了差池,欣欣还缺什么吗?人的一生,究竟拥有什么,我们才会得到幸福?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遇见叔本华的这本书《人生的智慧:如何幸福度过一生》,不得不说,用哲学原理解决生活难题,如同学生时代解数学方程式,可以用代入法,类比法,假设法,轻而易举求出清晰正确的答案。

这本书不仅为我解惑,也改变了我之前对于哲学的认知,原来哲学并不都是高深晦涩难懂,它也可以通俗易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哲学家叔本华

阿尔图·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23岁弃医从文。一生寂寞,却并没有在寂寞里消沉,而是锲而不舍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业。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有不少缺陷,不过是一个凡人。但和凡人不一样的是,他常常跳出平凡生活,审视自己和同类,努力揭示并面对人生残酷真相,然后继续寻找更好的活法,勇敢活下去。他一辈子写了很多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对于如何活得更好提出了许多启迪性的建议,展示了一个智慧哲人的光辉。

二、叔本华的人生智慧:与幸福相关的三方面原因

叔本华身为一名优秀哲学家,更趋近于现实人生考虑,着眼的是尘世幸福,是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过得更好。他认为,一个人幸福与否,与三方面的原因有关。

第一、人是什么?即广义的人格,比如健康、性格、素质、力量、气质、道德、理智、教养等。

第二、人拥有什么?譬如财富、地位、爱情、事业、成功等我们经常说的身外之物。

第三、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出于什么地位,即外界的看法和认可。
通常我们认为,拥有外在的东西越多,他人的评价越好,我们越幸福。可是叔本华说:“人生幸福的首要,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要重要得多。在是否幸福这件事情上,个人的人格、气质、心态、信仰比汽车、房子、珠宝更重要。”也就是说,你自己才是幸福链条中第一位、最关键的部分,可惜,我们常常搞混了顺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和动物不同,除了生理需要,人还具备思想和情感。生物本能的满足不代表精神层次的需求,幸福的状态要依赖思想心境的平和与自我认可,这个必须由自我主宰。那些我们看起来应该幸福的人,往往只是满足了第二、第三方面的条件,而忽略了第一方面。他自己的内心或许并没有从身外之物和外人评价中得到完全满足,所以,他们未必幸福。纵观历史和社会,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古代的皇权贵族,现代的明星商贾,总有几个人在“幸福”外衣的掩饰下,活得痛苦不堪,有的甚至走上自杀,抑郁的道路。

一个人如果把身外之物当做幸福的来源,希望从财产、社会地位、妻室儿女、朋友或者社会那里得到幸福,那么当他失去这些东西或者发现这些令他失望的时候,他的幸福基础就崩塌了。特别随着年岁渐长步入老年,届时爱情消逝,身体机能衰退,没有精力发展爱好,无论是旅行还是社交,都提不起兴趣;朋友和亲人,也都随着死亡,渐渐离我们而去。当这样的时刻来临,一个人自身拥有显得至关重要,时时刻刻如影随形,“自己”是幸福唯一真实且持久的来源。

三、哲学思维在生活中的运用

明白了这些,回过头再来思考欣欣不幸福的原因,我豁然开朗。虽然她拥有了爱情与财富,也拥有了同龄人的羡慕,但是她的内心并不平和。可以说,阻碍幸福的人,正是她自己。

一个周末,趁着喝下午茶的机会,我和她聊了一次。果然问题来源于她自身,她说虽然衣食无忧,但是经常感觉心里空荡荡,工作上无法施展才华,财富也是父母创造的,生活里可以掌控主宰的事情太少,这种清闲的生活对于勤奋上进的欣欣来说,总有虚度光阴的嫌疑。由于情志不畅,所以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幸福感特别少。

找到了原因,我也回答了那个令我迷惑好久的问题:拥有丰富强大的内在自我,才是获取幸福的源泉。自己,是一个人所能成为或所能得到最好的,也是最多的资源。一个人在自身发现的乐趣越多,就越幸福。

人生就是这样,外人眼中的荣光与自我感受永远是两个世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通过叔本华的智慧,我们应该明白:幸福没有固定格式,它是一种很私人化,很主观的东西。我们人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资本。无论处于生活的哪种境地,都应该把自我认可,自我悦纳,自我需求放在幸福之路的首要位置。只有内心安妥好,才能安心享受外在的拥有,才会收获最真实的幸福。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运用哲学指导艺术人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