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中心 > 如何理解欣赏艺术的主体性特点

如何理解欣赏艺术的主体性特点

发布时间:2022-09-25 22:27:59

⑴ 怎么理解艺术的主体特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社会意识的形态,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等基本的特征。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主体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任何的艺术形象都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总是以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任何的艺术作品都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完美艺术形式的结合。另外还要具有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的体现便是艺术的典型。所谓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典型性就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对艺术形象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必然要融入创作的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感情。艺术创作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艺术家创作活动的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创作的能动性,使得艺术成为主观和客观、再现和表现的辨证统一,艺术创作的独创性,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
三、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

⑵ 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

⑶ 如何理解艺术的基本特征主体性

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主体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

⑷ 艺术作品为什么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中外艺术宝库中,之所以涌现出如此众多千姿百态的艺术作品,正是由于它们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渗透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具有艺术的独创性。或许,这就是艺术生产的产品和物质生产的产品,这二者之间截然不同的特点之一。

⑸ 使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王朝闻说过:“从文艺创作与欣赏者关系来说,艺术作品需要有个性,欣赏者也不能没有个性。如果认为欣赏者的感受都一样,这种判断是荒唐的。‘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这种不一样是正常现象。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欣赏者都具有特殊条件,都具有感受的个性,彼此的反应不可能完全相同。”事实上,正是这种欣赏者的个性,使艺术欣赏具有了主体性的特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⑹ 什么是主体性 艺术家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家的主体性表现在,怎么认识世界,如何描述世界,如何描述艺术家所认为的世界,如何平衡群体和个体,如何平衡现实和潜意识。
这个问题具体讨论会比较复杂,首先主体性到底是什么,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现在缺少主体性:
第一点是:近代以来,这个世界表现了出来强大的人类意志,而这个意志的根本则是对自然的宣战,其具体的表象则是各种科学与技术的进步。那些庞大的机器成为一种象征。想想那个疯狂的时代,人类不仅在哲学上宣布了上帝之死,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出现了进化论的学说,社会科学领域则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代表的客观唯物主义及其建构出来的社会进化论。无论哪种思想,人类都试图把人类放在整个世界的中心和主宰的者的位置上。这或许是人类历史是最强烈的群体主体性的阶段,但群体性的主体也可能是无主体性的表征。
第二点是:人类这个阶段性的群体性主体表现得越是强烈,个体的主体性表现的就越弱。这是因为,人类的社会运行机制已经高度机械化了,而个体就像一个机器的零件——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语言中也曾将个人比作一个社会的螺丝钉。在具体的实践中的表现为专业和分工。今天,我们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专业”和“分工”的事实。如果说是“专业”和“分工”导致了人类逐渐失去完整性,也许会让人觉得非常地突兀和诧异。事实确为如此:专业让人从局部去认识世界的某一方面;而分工则让人从整体的主客关系中分离出来。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人类在失去对主客关系的认识与判断之后,又何以能够谈论主体呢?
”主体“不等同于个体和自我,不是去强调艺术该回到艺术家的个体生活,或自我世界里。“主体”这个概念比较复杂,从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到拉康的无意识主体都差异很大。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不是我想讨论的,概念以及方法都不是我最关心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考都是面向“主体”而展开的。“回到主体”其实很简单,就是创作和思考中都面向它,在一切认知和感知上都不绕开它。至于“主体”这个概念具体是什么?不是我想通过艺术创作去说明的。
关于“主体”的讨论,在任何时代都未缺失过。但在艺术中,更多的是通过表达对“主体”的焦虑而出现,比如境遇主义者,他们在艺术和具体生活实践中都假定了各种方法去摆脱景观的假象,去找回真实的“主体”。但他们对自己的方式如此积极自信,我认为也是值得怀疑的。他们有可能会找回笛卡尔意义上的主体,或者萨特那样“介入式”的主体。找回一种“存在感”。这种“存在感”本身就很有可疑,别忘了他们反对的“景观”同样是人积极的去创造出的。而超现实主义者们只是打着“潜意识”的幌子去接近无意识的主体,但本质上和潜意识没什么实质关系,实际上是语言学上能指和所指的游戏,把语言学上的“潜意识”符号化,然后放入作品中,让人感觉作品是关于“潜意识”的作品。从此和“潜意识”扯上某种关系。
有积极的,自我统一的主体,也有虚无的主体论,关键是我们都得面对它,“艺术”总是想清晰地去呈现某种特质,而“主体”又提醒着要面对生活的全部。要在谈论理想时同时谈论欲望,在讨论现实时同时讨论幻觉。在面对理性时同时面对感性。这种胶着状态比思维的短暂清晰更接近今天的真实。

⑺ 艺术欣赏主体性的特点是什么

艺术欣赏中这种主体性的特点,甚至可以使欣赏者实际获得的艺术感受与艺术家原来的创作意图之间,产生相当大的差距。例如柴可夫斯基作于1877年的《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圆号和大管奏出庄严、冷峻的音调,作曲家说“这是噩运,这是那种命运的力量”,“它是不可战胜的,而你永远也不会战胜它”。然而,就连对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受极深的梅克夫人,也只是说“在你的音乐中,我听见了我自己,我的气质,我的情感的回声”而已。很明显,一般的欣赏者自然更无法理解作曲家的初衷了。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些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不但十分接近,甚至比艺术家本人想得更丰富、更深远。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其引子是两句短小而威严的动机,这一动机衍展至整部交响曲。对于交响曲的主题,贝多芬曾解释为“命运在敲门”。然而,法国浪漫派音乐大师柏辽兹对主题的理解更加生动、形象,他认为“这简直就像奥赛罗的愤怒。这不是恐慌不安,这是受了折磨之后暴怒之下的奥赛罗的’形象”。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欣赏艺术的主体性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