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生的文化课能考高分吗
可以的,我之前文化课也是不理想,就去彼岸森林国际教育上了艺术高考预科班,高考成绩高出分数线十几分。
2. 谁说艺术生文化课不能考高分
艺术生不能考高分的说法太过于片面,很多艺考生只是相对文化知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后期通过自身努力或报班都是可以提高分数,报班是最高效的手段可以快速提高分数,也是可以得高分的。
3. 为什么现在对于艺考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呢
为什么现在对于艺考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呢?
3.艺术院校越来越重视文化课,这也意味着当代社会对艺术类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尤其是文化素质。一个合格的艺术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娱乐圈为例。目前,演员和歌手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行业。他们非常努力,当然也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无数的粉丝,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年轻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应该以身作则。想演,先做人,这也是很多戏剧领域的老师教给学生的第一课。
4. 艺术生不仅要专业课好,为什么文化课也是需要重视呢
对于艺术生来说,无论是学习美术,音乐还是别的艺术,都是要加倍努力的。自己的专业分提了上去,对他们以后考一个好的大学也非常有帮助。但其实对于艺术生来说,文化课的分也非常的重要,不能因为专业而忽略了文化课。艺术生不仅要专业课好,为什么文化课也是需要重视的?
对于艺术生来说,学习艺术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高考变得稍微简单一点。但是如果因为这一点而去忽略自己的文化课的话,那么就是得不偿失的。将自己的文化课也学好,将会对于自己选择学校有更大的帮助。
5. 艺术生高考文化怎么能拿高分,基础不好
什么艺术,如果音乐就算了,受自然条件约束,别的可以后天补,文化课就是一对一补课最好。
6. 如果美术生文化科考很高有很大优势吗
你的问题也只有我们江苏老乡听的明白。给你分析下:280—320已经挺NB了(总分也就420,怎么可能400分的多得是?)。要是高考弄到320.哥真的佩服你。假设文化320,加上美术230,那你可以考虑下省内好学校。(前提是你能够到230,不算高吧?)东南是不可能的,可以考虑下南林,南艺,南农(档次比较高,其实也挺危险的)550分,除这几所学校,省内的可以任你选了。文化高的优势就是校考了(简称单招)建议你一定要考几所单招学校。美术能保证每次考到250,那可以报个美院试试。非美院类的,景陶比较好考。如果你校考过了,凭你的文化分,那一定能上到那个大学了
7. 艺术生为什么要重视文化课
观点一:艺考生想要升入理想的大学,需要跨过两道门槛,第一道门槛是课,各省联考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拿下,对于基础较好足够勤奋努力的艺考生来说,拿到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校考合格证也不是问题,但是第二道门槛,文化课对于艺考生简直可以用鬼门关来形容了。
因为从高三开始的艺考生,甚至从高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课的考试,使文化课复习一度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的状态。因此在课考试结束后,复习文化课便成为艺考生的头等大事,现在卷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考试难度加大,对艺考生更是雪上加霜。那么成功的迈过文化课这一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观点二:首先文化课成绩好是考取美院及重本的硬性要求,其次文化课不但能帮你与其他竞争对手直接拉开较大差距,而且比起美术来说进步空间更大更容易(当然前提有正确的方法和方向),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文化课呢?
当然,作为老师,较较后我再多说几句,不要因为我前面强调文化课多么多么重要,就顾此失彼了。
集训的时候不要分心学文化课,要避免双线作战,顶多空闲时刷几道文综选择题看看英文文章什么的, 因为集训的时候你可能整天到晚都在画画,每天都是这样,每天画到凌晨,真的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学文化课,就算勉强学,效果也不理想的,较终只会两边都吃力不讨好。
在学校那样的环境下,持续学了两年文化课,都没有学的特别好,更何况是在每天高强度又枯燥的画画后呢,别自己感动自己,别做无用的低效努力,文化课先等联考完了再拼命学,双线作战较可能的结果是:美术没考好,心态砸了,文化课也学不下去了,较后两边都吃力不讨好。
8. 高考艺术生招生,为何对文化课分数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实之所以会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艺考是非常简单的。就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可以走艺考这条路。但是艺考生也并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简单,因为他们不仅仅要好好的去练习自己的专业,还要把自己的文化课达到一定的标准。否则的话,自己也是没有办法通过考试的。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艺考生有多么的艰难,反而还会去说这些人就是学习不好。所以很多人对于艺考生也是有着非常大的误会的,他们也是非常委屈的。毕竟无论走哪条道路都是非常的艰难的,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容易。
所以也希望一些人能够好好的去了解艺考这条路,然后再去做评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最公正的评论。而且当他们真正了解这行的时候,会发现艺考真的是非常的苦,也是非常的累了。对于艺考的孩子们,他们也会表示非常的心疼的。因为被强行撕扯自己的韧带,还有每天要画上百幅画的这种事情,相信是常人都不能够接受的。所以如果他们通过艺考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的话,那么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9. 为什么艺术生文化成绩提高,还有那么多学生去学习艺术
为什么文化成绩提高了还有那么多美术生学美术?
因为第一个字母: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爱之深。对于已经成年的儿子,我希望他能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心让孩子远离他。其实父母都是这样的。从8月怀孕到10月分娩,父母辛辛苦苦一步步养育孩子,就是为了希望孩子将来有用,不要露宿街头。
但是,孩子成才的时候,也是离开屋檐独自飞翔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为他们高兴,也为他们难过。毕竟是血肉之躯。作为我们应该欣赏和理解父母的辛苦,让他们看到他们想看到的——我们的幸福生活可以算是对他们辛苦养育的回报。
2.第二封信:
包括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详细的分析,客观的欣赏。后来我提到了我对儿子的希望。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要表现出对孩子的肯定,让孩子有努力的决心,有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为孩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方向。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借鉴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开拓自己的新路。
3.第三封信:
作为父母,我的儿子对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百感交集。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少走委屈,多走捷径。这是全世界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的弯路不希望孩子犯同样的错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青春期要放下逆反心理,多听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能够更加轻松愉快。
4.第四封信:
母亲的细心,父亲对儿子未来的用心良苦,母亲在最细微处的关怀——儿子的感情问题,都给了儿子明确的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感情和事业,让儿子明白重点。
我们也要接受傅雷老婆的教训。要明白自己的重点,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路和方向,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把握好方向的分寸。这将有助于我们成功。
5.第五封信:
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管教过严,手段残忍。结果是你自己的错误。哎,其实是对儿子的爱!“年轻时不努力,老人会伤心”!在儿子年幼时,傅雷先生对儿子要求严格,无微不至,并“残酷虐待”儿子傅聪。
听听笑话,父亲哪里会虐待自己的亲骨肉?俗话说棍子下出孝子,傅雷老师用严父下出人才。
平时父母对我们“暴力”的时候,我们要有理解的态度,要体谅父母的焦虑。因为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我们好,而且他们也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都有让孩子成功,让女人凤凰的愿望!
内容介绍:
傅雷的信在“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了,当时傅家的财产全部被抄,的信也未能幸免。十年后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在一个小房间里发现了傅雷的一些遗物,包括一本用黑纸包着的练习本,题目是《康格家书节选》,里面放着扫帚等杂物。
1986年,傅聪得知此事后,坚决拒绝发表这些信件,因为他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思想和言语都太不成熟,无法和父亲相比。
所以之前版本的傅雷书信,往往只是傅雷的独白。我们只能想象或猜测傅聪如何回应他的父亲,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对孩子要求极其严格的傅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深深地爱着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我想写一封信,怕你烦,就这样。
但是我没有一天不想你。”(1954)“你回来了,又走了;很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不会感到孤独。但是,我们正在静下心来,慢慢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比起过去的热闹和喧嚣,我们不禁空虚起来。"
(1956)“儿子交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种幸福!虽然以后我们会在一起,但我至少在精神上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在信中,傅家探讨了音乐艺术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性和高度,傅雷帮助傅e 79 fa 5 e 98193 e 59 b 9 ee 7 ad 943133431363037丛缓解了艺术道路上的心境问题:“你说矛盾和快乐总是有的,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是不会进步、进化、深化的。”(1955)还兴奋地交流着自己刚刚看的话剧电影。“常翔宇的天籁之音太美了,波动范围很广,而且会演戏,剧本也编得很好。”(1956)
这些家书因为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转变,有一种悲凉的感染力。傅雷在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说:“人生充满了困难。我们必须不断改造自己,与一切传统的、资本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和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一切人生观和旧的社会规范。”
本文摘自现代傅雷、朱美福《傅雷家书》。
扩展数据
写作背景:
《福贾磊书》是译林出版社2018年再版的一本书。作者是傅雷和朱美福,编辑是傅敏。傅雷的《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畅销30多年。这是傅雷夫妇1954年至1966年5月写给傅聪及其儿媳米拉的一封信,由次子傅敏编辑。
傅雷的信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反映,甚至是傅雷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因为傅雷家书是他和儿子之间的一封信,体现了他作为父亲对儿子的苦心。
《傅雷家书》这本书充满了父爱。可能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傅雷爱他的孩子,同时,他不忘对他们进行音乐、艺术、哲学、历史、文学甚至健康教育。
该书自出版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深刻而深远的启迪作用。《傅雷家书》获得首届全国优秀青少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百年百本中国文学优秀图书”大型丛书之一。据统计,20多年来其发行量已达110万份,足以证明其影响力之大。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专注而又呕心沥血的教学书”,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养成读物”。也是普通而典型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一本能更好提高我们修养的好书,值得家长和孩子去读。
(本书由李重阳博士、理工学院刘忠博士、广州中山大学文学教授陈子萱推荐)本书为书信体。《傅雷家书》——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深的爱。信中首先强调了一个年轻人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教导儿子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当。不要在困境中气馁,不要因为中了大奖而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才兼备、个性突出的艺术家。
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我用拳头爱我的儿子,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关于作者: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本名暖,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浦东新区航头)人,中国着名翻译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进步党)重要创始人之一。
傅雷早年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国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着。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突出贡献,被吸收为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会员。傅雷在“文革”开始时受到极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他愤然离世,妻子朱美福自缢身亡。
1966年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双双在江苏路284号5号“疾风快雨楼”自杀。傅雷吞下巨量毒药,在沙发上自杀,享年58岁。他的妻子朱美福在窗框上吊自杀了。
傅雷夫妇去世后,骨灰原葬在永安公墓,后并入万能公墓,后因文革中红卫兵破坏而丢失。幸运的是,一名工人是傅雷作品的爱好者,于是他私自将骨灰盒藏了起来,躲过了破坏。
1979年4月,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了傅梅福追悼会。凌克致悼词,宣布1958年被划为右派是错误的,应该纠正。文革期间的诬陷迫害全部平反,政治声誉彻底恢复。骨灰安葬在上海革命烈士陵园。
10. 为什么艺术生文化课分数线逐年提高
艺术生文化课分数线逐年提高是教育部的要求。
首先,只有学习文化课,艺术才是“有根之水”,才能创造具有独特艺术气息的艺术作品。
每年都有一大批的艺考生因为不重视文化课,与心中的美院失之交臂。只有文化课重视起来了,才不至于拿到了美院合格证,却因为文化课不达标,眼睁睁看着美院离自己而去!
其次,锻炼思维能力、掌握跨界思维。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建筑师必须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和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
这个规律对于艺术创作者也同样适用。
但因为学习时长和精力分配的问题,艺考生文化课的学习和文化生的文化课学习大有不同,传统的文化课补习方法已经难有成效。
所以美术生在进行专业集训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文化课的复习,可以把文化课各科的知识点汇编,先背起来。
再次,交流与学习。
美术生平时如果要翻阅一些西方的书籍,掌握一门外语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