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旧石器时代造型艺术的两大主题分别是什么
从表现题材上看,我们感觉欧洲旧石器时代造型艺术对两大主题情有独钟:第一大主题是女性形象,表现这类主题时,冰河时代的艺术家主要采用两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小型圆雕的形式,它们属于“独立艺术”类型,也就是说,这类艺术品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其次也有部分采用崖壁浮雕的形式,后者属于“岩壁艺术”,它们不仅不可以携带,它们所处的环境也很特别,可能是古人类的某种特殊祭祀场所。不管这两种女性雕塑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形式,但根底上,它们表现的应该是同一个主题思想——生殖崇拜。冰河时代的另一大主题是对动物形象的表现,这类题材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最酷爱的主题——对食物的渴望。对于这一主题的表现,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较而言,小型圆雕的数量远不及器物装饰雕塑(主要是骨投掷器等)的数量多,但更多的还是洞穴内的岩壁画。
2. 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哪些
在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部及法国南部以蒙特底尼为中心的地区,即被考古学家称为“法兰科—康塔布尼亚美术圈”的地区遗留了大量的洞穴壁画,这些壁画展现出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艺术性。以最早发现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为例,这是一个长1000英尺的大洞穴,其洞顶布满了精美的壁画,即着名的“大壁画”。“大壁画”的外轮廓有的刻得很深,有的刻得浅而细,再用黑线勾勒与红色填彩。当时的无名画匠充分利用了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现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伏卧的动物的躯干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再加上蜷曲的四条腿,而举世闻名的《受伤的野牛》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在它上面还有30多种其它旧石器时代动物的形象,这些图形经过彩色渲染,他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在躺卧,还有的受了伤。可谓千姿百态、生动自然、神态逼真、透视准确。其风格极其粗犷有力,生动地描绘出了各种动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从1879年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到现在已发现了的已数以百计,甚至在非洲和印度地区也发现了同类洞穴。这说明洞穴壁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这些 “原始艺术”以其精练的技法、质朴的表现力曾深深影响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许多艺术家,比如高更、毕加索等。时至今日“原始艺术”也是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展览馆里的重头戏。“原始艺术”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我们不可否认,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非艺术性”,即“原始艺术”所具有的实用性特征。这一点鲁迅先生说的很清楚:“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 “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实际上,洞穴对原始人来说不仅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举行各种祭礼仪式,做狩猎准备甚至就是居住的场所。他们创作的壁画、岩画、雕塑、彩陶在他们看来从来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与我们正相反,他们是从实用的目的而创造的。
原始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特征与我们对原始艺术的理解相关,我们所谈的原始艺术事实上是在两个层面上来谈的,一是原始人眼中的原始艺术,即由原始人创造并由之使用的原始艺术;一个是现代人眼中的原始艺术,即通过考古发现等途径发掘出,展现在我们现代人面前的原始艺术。虽然在物质和形态上是同一个东西,但对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由于历史的差异,两者对艺术的理解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继承的是18世纪以来的艺术观,把超功利性和审美性视为艺术品的最本质特征,但原始人的观念则没有这么先进,比如他们创造的具有形式美感的工具、原始洞穴壁画和雕刻与实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几何形态、光滑、对称等形式因素的工具首先是为了省力、好用和效率;原始洞穴壁画则很可能与巫术有关,壁画是为了更好的狩猎;原始雕刻则与原始生殖崇拜有关,雕刻是为了自身和种族的繁衍。原始人采取实用的态度其实并不奇怪,其生产力水平、思维水平还不足以使他们采取审美的态度。实用先于审美,功能先于形式,这是世界上所有原始民族的艺术都遵循的发展规律。因此原始艺术总是与实用相联系的,从而体现出既与实用性相联系又与实用性相脱离的特征。
3. 原始造型美术的艺术特征(举三件作品)
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
鹳鱼石斧缸: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应是首领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首领所用实物的写真。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记录在首领本人的瓮棺上,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顶级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旋涡纹瓮:
彩陶大瓮的花纹是在黑线中套以红色,构成许多旋转的圆涡,圆涡之下加两道水波,这是一幅表现人类与水的密切关系的图画。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有许多是表现水的,水波、漩涡以至水中的渔网都是当时彩绘艺术家的常用题材。这体现了一个抽象的题材,如古代人们希望人死后可以复活,在其死者的陪葬品中,人们在彩陶上画以一定的符号,可祝人类的灵魂早日转世复生等等。
4. 原始艺术不以植物花草为题材
A正确,“原始狩猎民族在花草极为繁茂的地方不去关注美丽的花草,而偏偏以动物为其艺术题材”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不符合题意,与题意主旨不符;
C不符合题意,与题意主旨不符;
D不符合题意,题意体现的是意识指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
故本题选A.
5. 最早的原始美术出现在什么时期
石器时代石器作为最古的美术作品完全有站的住脚的充分理由。而且,我们可以完全有信心地得出如下结果:中国美术是旧石器时代石器作为劳动工具源起而发展下来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形态开始发展的,中国美术也是这样。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主要使用打造石器向大自然展开艰苦卓越抗争的漫长时代。旧石器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发展的测量器,也好似人类造型能力发展的指示物。因此要了解造型艺术的历史就必须从旧石器造型的发展他起。
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前段的石器造型,这是指早期猿人制作的石器。元谋猿人用石英制作粗糙的刮削器。山西芮城西侯度早更新世中部地层中发现具有初步类型分化的石器,是用比较大的石片,用单向打击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西侯度石器的发现证实了我国有十分悠久的石片技术传统。我过旧石器时代初期后段,蓝田猿人制作的石器类型增多,北京猿人制作的石器形状渐渐趋向规整。在《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一书中载:浙江安吉上马炊旧石器遗址,出土一百余件石制品。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在华东乃至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中都是罕见的。其年代可能始于距今50万~ 60万年前,背面片疤和台面后缘可见修理痕迹,显示当时的石片技术已相当娴熟。
到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制作的石器,石器类型显着分化,形式日趋稳定,其中大荔人的刮削器,器型很小,开启了后来小型石器的先河。他们选择石材注意用料用色,为出现石器准备了条件。山西省汾河流域丁村人的石器继承了早期石器的石片技术传统,这时制作的三棱大尖状器,锋尖锐利,三棱棉队称,器型厚重,显示了古人的高度技巧。晋北地区许家窑人的石器,型体变小,形状对称,原料中出现了少量色彩优美的玛瑙。
到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晚期智人制作的石器采用间接打击石片方法,更加使石器种类增加,形状更为均匀对称,刃部更为锐利。例如,宁夏灵武水洞的尖状器以器型周正对称而着称,山西朔县峙峪以及河北原虎头梁遗址的部分小型石器以色彩缤纷之石髓、玉髓为原料,中间穿孔做装饰品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一枚骨针,加工精致,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同时发现大量钻孔石坠、石珠、磨孔海蛰壳、钻孔兽牙、青鱼眼上骨等佩饰物,在骨骼化石上还发现尸骨旁撒有赤铁矿红色粉末。
以上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远古文化有着脉络清楚、源远流长的传统。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终于产生了加工精致、类型丰富、色彩鲜明、形式对称的打制石器。这些劳动工具在功利前提下,实际上是体现着一定程度的装饰活动。我们远古祖先的造型技能与审美观念,就是这样从制作劳动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起来的。由于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生产力迅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改善,人们终于开始了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的精神生产。为了美化自身和美化生活而制作了装饰品,并且使用燃料。
探索和了解艺术的起源,对我们今人的艺术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意义。寻本溯源,探究人类对美的初始需求,会更加深刻地理解,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今人的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的高华水平。精神的审美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人类必然对美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
先秦、秦汉美术
(一)先秦美术
先秦美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青铜艺术、玉器雕刻等方面。
1、青铜器艺术
先秦青铜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达到繁盛,出现大批制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铜器物。
青铜器的造型庄重典雅,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青铜器纹饰富于时代特征,主要有兽面纹,凤鸟纹等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商代青铜器具有酒器多、铭文短、造型凝重结实、纹饰繁密雄奇的特征。代表《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
西周青铜器延续商代风格,食器增多,铭文加长,中后期的造型与纹饰开始趋于简率,出现了朴实舒畅的明朗风格。代表《毛公鼎》
春秋青铜器适应社会的需要,出现了模印、失蜡等新工艺,形成了形制奇巧富丽、纹饰繁密剔透的特征。代表《莲鹤方壶》
战国青铜器以日用品为主,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风格。
2、玉石雕刻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从石器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商周玉器有“礼玉”“佩玉”等。
3、战国帛画
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独幅绘画实物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二)秦汉美术
秦朝与两汉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和发展的时期。秦汉统治集团将雕塑和绘画作品用于政治思想教化,具有宣扬统治者功业,表彰功臣,显示王权威严等功能。
1、秦汉雕塑
秦汉雕塑使统治者宣扬威严,统一人民意志,昭示后代的重要方式与手段。
(1)秦兵马俑 发现于陕西临潼西杨村。秦兵马俑是秦代近卫军的写照,起着守卫陵园的象征作用,其非凡的气势和规模,体现出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兵马俑利用雕塑群巨大的体量和空前的数量,形成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雄强气势,使人产生畏而难忘的印象。
(2)汉代石刻
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刻雕像,是陕西长安常家庄北的牵牛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像。
霍去病墓石刻 共有立马、卧马、跃马、卧虎等14件,全部用花岗岩雕成。是一座富有意境的英雄纪念碑。代表《马踏匈奴》
(3)汉代陶俑
俑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盛行,题材多是卫士、奴仆、乐舞伎或牲畜等。代表: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乐舞杂技陶俑盘》。东汉作品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击鼓说唱俑》
(4)青铜铸像
《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出土。雕塑将奔马飞鸟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以鸟的疾飞衬托马的神速,构思巧妙,造型精美,富于想象力。奔马的重心通过一足集中在鸟背上,达到力学上的平衡稳定。
2、汉代绘画
汉代绘画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1、社会生活。2、古圣先贤。3、神仙灵异。题材内容包罗万象,目的只是劝善戒恶,宣扬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汉代的绘画以帛画和墓室壁画最具代表性。
马王堆汉墓帛画 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和3号墓。在墓的内棺棺盖上,覆盖着T形旌幡帛画。画面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画中神禽异兽,姿态矫健生动,富有奇特的想象力,画面勾线挺拔,线条流畅韵致,设色庄重典雅,以暖色为基调产生诡异、华丽的效果。
汉代墓室壁画 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代表:望都一号东汉墓壁画,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
3、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实例很少,故称汉画像石。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画像砖的艺术高峰期为东汉。
画像石重要作品: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
画像砖重要作品:《弋射收获》《荷塘渔猎》
4、秦汉工艺美术
汉代青铜工艺向着世俗日用方向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器物为铜镜和铜灯。
《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作为灯具,它有独特的实用功能。作为工艺雕塑,它设计精巧,宫女造型优美,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6.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如何发展的
原始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依赖于自然,由于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以及对生、老、病、死的不可知,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这是原始宗教产生的思想基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及巫术等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原始人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再现。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信仰及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是原始艺术的重要形式。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石,是与人类现实生活、经济状况密不可分的。
原始宗教的起源及宗教形式原始宗教是一种处于蒙昧状态人类的信仰,是一种带有祭祀性的礼仪,是古老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人类在狩猎时代和刀耕火种时代,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原始人类无法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对来自大自然的威力束手无策,当遇到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或者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时,不能从自然界本身解释,只好茫然地祈求大自然或者超自然、超人世的神灵世界,认为自然和自然的神灵世界不仅左右着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而且支配着人类的命运,只有崇拜、敬奉,才能求得其庇护和恩赐。这些崇拜是一种“物欲”的需要,生命的需要,人类繁衍的需要。
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等。
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它包括对天神、山神、水神、火神、太阳神的崇拜。在原始时代,将日月星辰诸大体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是十分自然和普遍的,天体被赋予了生命,被广泛崇拜,星空被视为神灵的居住之所,日食、月食、风雨、雷电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天体崇拜涵盖的内容很多,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地神、山神、水神和火神的崇拜。
自然崇拜反映了在自然环境中,自然力和自然物对人类生存的重大影响,当它赐于人类衣食时人们崇敬它,当它给人类带来灾难时人们畏惧它,就是这种在敬畏的矛盾心理下,人们产生了对自然的膜拜。
自然崇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内容,但原始宗教形态在世界各地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如在世界各地都认为慧星是厄运的象征。中国人称慧星为“扫帚星”,英语中“灾祸”一词为disaster,其中“aster”为希腊语“星意”。许多民族神话故事中均有天父地母之称。水神的称谓较多,如:海神、河神。泉神、井神等。中国古人视海神为海龙王、古印加人视海为母;尼罗河、台伯河、泰晤士河被称为父亲河,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等。
火被原始人看成是可畏的神灵,原始人眼中火与太阳有着内在联系,火崇拜往往与太阳崇拜相叠合。印度的阿格尼、中国的炎帝即为火神或日神。秘鲁有少女牺牲成为“太阳之妻”的旧俗。
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灵魂)崇拜相互杂糅的一种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意为“他的亲属”或“他的朋友”这种古老的宗教形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在原始人看来,人们的生活来源是植物和动物,因而把在某种经济生活上与自身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某种生物或自然物是自己的祖先,从而把它视为本民族的保护神,或作为民族的族徽加以崇拜。对图腾的崇拜有一定的仪式和禁忌,一般禁杀、禁食、禁触摸,当今世界的一些民族仍保留这一遗风。随着氏族的分裂,图腾也随之分裂,有些图腾名称后来发展为姓氏。图腾崇拜是原始时代的普遍现象,所崇拜的内容广泛,多为动物图腾,但植物图腾也占一定的比例。除此之外非动植物的图腾崇拜有石头、云、雨、雷、电等。
动物图腾崇拜因生活环境而异,生活在山区的民族其图腾多为野兽猛禽;江河湖海一带的民族多以水栖动物为图腾;草原上的民族图腾多为马或鹰;沙漠地区民族多以蛇为图腾。
树为典型的植物图腾物,如《圣经》中的“智慧树”(knowledge)源于古巴比伦神话;北欧神话中的依格德拉西尔为橡树之神;印第安人还以玉米、豆科植物为图腾;墨西哥人以黑麦为主要图腾。图腾物也较为常见,如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用木雕刻,高50米,供众人膜拜;古代非洲加纳有一种叫“德巴”的鼓,用木头凿空而成,是当时部族的图腾符号。
祖先崇拜的前提是鬼魂崇拜,原始人类相信灵魂不灭。灵魂不灭直接源于他们对祖先的梦幻复现。从发现的原始墓葬的考古材料看,原始人类已经有了一种简单而朦胧的灵魂不灭观。被崇拜的祖先是氏族的祖先或对本氏族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的神灵可以保佑氏族,免除祸灾,繁衍子孙。祖先崇拜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崇拜对象,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多以女祖先为供奉崇拜对象,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多以男祖先为崇拜对象,对祖先的长期崇拜,最终形成了祖先创世的观念,祖先也就成为氏族的主神。祖先崇拜最早由整个氏族或部族祭拜同一祖先,当国家形成后,帝王祭祖活动出现,王室性质的祭坛和宗庙兴建后,民间家庭或宗教集体祭祖风俗形成并延续下来。
生殖崇拜的前提是性崇拜和生殖器崇拜,生殖崇拜是性崇拜的核心,因为人丁兴旺与否,关系到一个氏族、部落的兴衰。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生存是十分重要的,食物和生殖是人类生存的两大要素。为生存他们与大自然搏斗,饥寒、病痛及野兽的袭击,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死亡刺激着他们的生殖欲望,生存、发展和延续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原始人类对自身的生殖难以理解,于是产生了许多错误的、幻想的观念,精灵、神魔力就是这种幻想观念的重要内容。他们把爱欲归于神灵的赐予和惩罚,于是产生了性交崇拜。当人们能直观地感觉到男女结合而生育时,就产生了对生殖器的崇拜。但原始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认识不到生育和性交有什么必然联系,只是对腹中生子感到十分神奇,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起作用,从而产生了生殖(生育)崇拜。
性交崇拜、生殖器崇拜、生殖崇拜构成了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共有的古代性崇拜。原始人类对性的崇拜不带有任何猥亵之意。而充满了纯洁、庄严和神圣,同时具有时代审美的价值。
男性或女性生殖器官作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被崇拜,是十分自然的。男女生殖器崇拜的遗物和遣迹,至今在世界一些民族和地区仍十分丰富,其普遍的表现形式是直接地和夸张地描绘生殖器。母系氏族时期以崇拜女性生殖器为主,父系氏族时期以崇拜男根为主。另外还流行一些形近或形似的象征物,如教堂的窗户、壁龛、祭祀的神圣器皿的形状统一为棱形,实际上就一种摹拟象征。以石雕或木雕为突出表现形式的男根模型象征物较为普遍。
生殖(生育)崇拜最深刻、最受人重视的自然属性就是生育和生殖能力。人类历史上存在的生殖崇拜,常和女性崇拜、母性崇拜密切联系在一起。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许多原始女性偶像的刻画主要体现妇女肥大的躯干,以强调孕育的伟大。现藏法国卢浮宫的母神“依娜娜”塑像以及显示丰乳肥臀的“威伦多夫的维纳斯”雕像,是腹乳崇拜的例证。
巫术也是一种准宗教现象。原始人不能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客观规律及其因果关系,幻想出自然界对于人存在着一种不可见的影响,而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相应的方式影响自然界,这样就产生了巫术。巫术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降福消灾,保信平安等。巫术的种类很多,最普遍的形式是比拟和模仿,几次是用接触的方式施行法术,第三是占卜。预测未来,在宗教产生后成为附属物。一部分人员专业从事宗教活动,被称为法师、巫师、祭司、萨满等。他们被认为是“神的代表”或“神与人的中介”,其基本职能是主持宗教仪式,为氏族祈祷,施行巫术,满足人们的愿望以及驱邪治病等,对巩固宗教起重要组织作用。
原始艺术的起源及艺术的表现形式原始艺术是原始人类现实生活的反映。原始人类生存于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中,其物质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原始艺术产生的源泉。原始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语言、感官能力,手达到了高度完善,有了审美意识和按照自己的预想把某一物体的形象复制出来的能力,以及摹拟一定的生活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能力。
原始艺术活动与组织战争、集体劳作、巫术活动、宗教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原始艺术的特征是直观、生动、形象、朴实、简单。
绘画、雕刻、装饰、音乐舞蹈是原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原始绘画大多发现于洞穴内或岩石上,最常见的是以各种野兽为题材。这些题材的壁画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几万年。以动物作描绘题材,说明动物是原始人类狩猎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绘画既描绘了狩猎的场面和方式技巧,也反映出人们渴求获取大量食物的心态,甚至反映出人们的一种信念,就是使自己得到某种魔力。
早期的洞穴壁画呈静止状态,后期由静态转为动态,画面生动活泼,生机盎然。最具代表性的有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此外,非洲的岩壁画散布于非洲各地,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与南非两地。中国也发现了大量岩画,着名的有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内蒙阴山、苍狼山、四川自贡等地的岩画。
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是1879年西班牙学者桑图拉和他的小女儿在采集化石时无意中发现的。壁画长约14米,画着20多头野牛、野马、野猪、母鹿、马和狼等动物形象,壁画有红、黑黄、暗红四件颜色,壁画极具写实性,生动逼真,画面给人以强烈动感,动物的体态及运动形象甚为准确拉斯科洞窟壁面是1940年一群玩耍的孩子偶然发现的,在长达180米的洞壁上绘有四种颜色的壁画,画面上有野牛、熊、马、毛茸茸的犀牛、猛妈和野猪等,画面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充满活力。从发现的一些壁画地点和内容看,所反映的是原始人类将大量动物围猎至断崖峭壁从而获取猎物的瞬间写照。
雕刻的题材多为人物和动物形象,此外还有巨石群雕。雕刻的材料多为象牙、兽骨、岩石和木块。对人物的雕刻作品发现最多的是女性雕像。较为普遍的是裸女雕像,出现于旧石器时期,其特点是过分夸张其肉体特征。在世界各地发现的这些雕刻作品被普遍称为“维纳斯”。太平洋中复活节岛的石雕巨人像有600多个,高一般为3-6米,神态庄严、神秘,是当地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动物雕刻作品有在俄罗斯出土的狮、熊、骆驼头像,在乌克兰发现的猛禽像,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现的猛犸雕像等。新石器晚期出现了一些“巨石雕群”,布局各异,在西欧、北欧、亚洲都有大量发风各类雕刻从手法上看有深线刻、浅线刻、轮廓线刻,还有浮雕、和透雕。雕刻无不反映出原始人类与原始崇拜及巫术的联系。
装饰是原始人类朴素审美观的表现。原始人类的装饰可分为涂饰、固定装饰、活动装饰三类。
涂饰是在身上涂上颜料和花纹。固定装饰有文身、割痕、耳鼻唇饰。从民俗学资料看,如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在孩子满十二岁时用贝壳在他们的胸部、背部刻画图案;新西兰土着毛利人无论男女均是遍体刺花,妇女在其唇、颊、眼角、大腿甚至手指脚趾上刺纹。活动装饰主要是可活动的佩戴饰品。如北美西部印第安人喜欢用灰熊的爪做装饰;澳洲昆士兰北部的土着人肩披袋鼠皮,头戴草圈;此外,欧、亚一些民族有佩戴手镯或手链、脚环或脚链的习惯。
音乐和舞蹈是原始人类审美情趣和情感的自然流露,音乐。舞蹈是孪生姊妹。音乐、舞蹈与宗教活动、巫术行为、节日与庆典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原始崇拜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原始音乐中,歌唱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同一呼声的简单重复,后来有了一定的旋律。器乐出现的较晚,管乐主要用动物骨骼或管状植物制成,还有打击乐鼓和板,弦乐器出现的最晚。原始人类的舞蹈最初主要是模仿动物的动作,后来出现了以模拟和感受战争以及以性爱为主题的舞蹈。
从民俗学和考古学资料看,舞蹈有模仿动物动作的澳洲袋鼠舞、非洲的野兔舞、北美的熊舞、中国的孔雀舞。狮子舞、龙蛇舞等。
古洞穴壁画上则有表现狩猎和战前战后鼓舞士气庆祝胜利的舞蹈场面。此外,澳大利亚土着人、孟加拉奥昂人的一些舞蹈就有模拟男女交合的舞蹈场面,这也反映出舞蹈内容的一个侧面。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价值及现实意义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人类祖先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极其低下的环境中创造的文化成果,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源头和基石。当今世界许多民族的祭奠、节日禁忌、婚丧礼俗无不折射着原始宗教的遗迹,它的存在是人类对古老文化的继承和选择,正确对待和认识人类这种选择,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拥有宗教与艺术的共性和差异,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差异,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只有理解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才能加强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友谊。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人类的远古文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但当今社会存在的迷信、邪教乃至一些扭曲的性丑恶现象是对原始文化的异化和亵渎。
7. 人类原始艺术是怎样产生的这种艺术有何特征
原始造型艺术,广义地说包括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武器、骨制器具和中后期的彩陶雕塑壁画装饰品等。原始社会早期使用的自制的最早工具,是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所用的石器。他们从使用天然的石块、树枝,到对石块的加工,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们把鹅卵石或石英石砸击后,有的形成尖状,有的显出利刃,用作狩猎的武器和采集野果的工具。这些古人类制造石器的时候,完全是为着实用的目的。从对材料的选择、制作过程到最后完成,大概不会去注意工具样式的新颖、外形的美观,以及颜色的鲜艳。尽管在当时他们的活动已经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活动了,但是他们的活动依然是为着自身生存而进行的较为简单和低级的活动。这时,作为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活动还没有开始。
但是,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器,毕竟与天然的石块大不相同了。
8. 原始艺术的基本特点
“原始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含义丰富、变动不居的概念,再加上与之内涵相类似的“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左右我们的视线,使“原始艺术”对我们来说充满了神秘和距离。这种距离既与我们的理解有关,当然也与悠远的历史有关。一般而言,“原始艺术”的时间上限我们可以界定为三百万年前,即与人类的起源同步,下限可以界定在四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晚期。限于立意,本文所指的“原始艺术”是指后者,以欧洲发现的原始洞穴壁画为主要代表。这些“原始艺术”不仅具备了对称、几何形态、光滑等形式特征,越发显现出原始艺术的艺术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原始艺术还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它具有自身的若干特点。 在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部及法国南部以蒙特底尼为中心的地区,即被考古学家称为“法兰科—康塔布尼亚美术圈”的地区遗留了大量的洞穴壁画,这些壁画展现出令现代人难以置信的艺术性。以最早发现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为例,这是一个长1000英尺的大洞穴,其洞顶布满了精美的壁画,即着名的“大壁画”。“大壁画”的外轮廓有的刻得很深,有的刻得浅而细,再用黑线勾勒与红色填彩。当时的无名画匠充分利用了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现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伏卧的动物的躯干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再加上蜷曲的四条腿,而举世闻名的《受伤的野牛》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在它上面还有30多种其它旧石器时代动物的形象,这些图形经过彩色渲染,他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在躺卧,还有的受了伤。可谓千姿百态、生动自然、神态逼真、透视准确。其风格极其粗犷有力,生动地描绘出了各种动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从1879年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到现在已发现了的已数以百计,甚至在非洲和印度地区也发现了同类洞穴。这说明洞穴壁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这些 “原始艺术”以其精练的技法、质朴的表现力曾深深影响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许多艺术家,比如高更、毕加索等。时至今日“原始艺术”也是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展览馆里的重头戏。“原始艺术”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我们不可否认,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非艺术性”,即“原始艺术”所具有的实用性特征。这一点鲁迅先生说的很清楚:“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 “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实际上,洞穴对原始人来说不仅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举行各种祭礼仪式,做狩猎准备甚至就是居住的场所。他们创作的壁画、岩画、雕塑、彩陶在他们看来从来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与我们正相反,他们是从实用的目的而创造的。
原始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特征与我们对原始艺术的理解相关,我们所谈的原始艺术事实上是在两个层面上来谈的,一是原始人眼中的原始艺术,即由原始人创造并由之使用的原始艺术;一个是现代人眼中的原始艺术,即通过考古发现等途径发掘出,展现在我们现代人面前的原始艺术。虽然在物质和形态上是同一个东西,但对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由于历史的差异,两者对艺术的理解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继承的是18世纪以来的艺术观,把超功利性和审美性视为艺术品的最本质特征,但原始人的观念则没有这么先进,比如他们创造的具有形式美感的工具、原始洞穴壁画和雕刻与实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几何形态、光滑、对称等形式因素的工具首先是为了省力、好用和效率;原始洞穴壁画则很可能与巫术有关,壁画是为了更好的狩猎;原始雕刻则与原始生殖崇拜有关,雕刻是为了自身和种族的繁衍。原始人采取实用的态度其实并不奇怪,其生产力水平、思维水平还不足以使他们采取审美的态度。实用先于审美,功能先于形式,这是世界上所有原始民族的艺术都遵循的发展规律。因此原始艺术总是与实用相联系的,从而体现出既与实用性相联系又与实用性相脱离的特征。 人类的任何作品都与人的思维相关联,“原始艺术”也不例外。“原始艺术”的创造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状态属于原始思维,它不同于现代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要求遵循排中律、矛盾律等思维规律,而原始思维没有严格的、稳定的逻辑思维结构以及逻辑规律,它是以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直觉思维为基础的,但又不是无逻辑的混乱思维,而往往是通过直觉中的具体对象作为思维的工具和媒介的。研究原始思维的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遵循“ 互渗律”原则,他说:“ 原始人的思维不像我们的思维那样对存在物和客体的区别感兴趣。实际上,原始人的思维经常忽视这种区别。” 在原始初民看来,人与物之间、不同类型的生命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梦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之间等等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也没有不可突破的界限,天地之间的所有一切都是一个共同体,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原始初民正是通过存在物的神秘互渗使它们接近和联合起来,以至于把完全不同的事物看作是同一事物。
我们在很多原始洞穴壁画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的痕迹。在原始洞穴壁画中某些动物形象的身上画有箭簇、长矛或鱼叉之类的武器,有的还直接受到过武器的打击。如拉斯科洞穴壁画中有一欧洲野牛,从背部被一根长矛刺穿,肠子从腹中淌了出来;另有一些野牛,身上有矛戳的痕迹;蒙太邦洞穴壁画中有一匹马,身上被人用手指戳了许多洞;费莱尔洞穴中的熊,几乎全身为箭刺穿,血正从一处处伤口喷出等等。人类学家弗雷泽用模仿巫术来解释种种现象,即通过模仿实现他想做到的事,如画出某些动物的形象,在猎物身上画出箭簇,即可在接下来的狩猎活动中真正令它中箭受伤,在狩猎前模仿将其杀死,即可真正将其杀死。可见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现实的猎物和壁画中的猎物是贯通的,施之于此的行为也会同样作用于彼,两者同质同构。因此在原始人看来,在主体与客体,社会与自然,生命与无生命,世俗与神圣之间都是贯通的,两者既是同一个东西,又不是同一个东西。如中国彩陶中的鱼纹图案,作为一定氏族的图腾符号,不但有鱼本身的含义,而且还象征着部落氏族成员的共同祖先和血缘上的联系,具有社会的意义。在这种原始逻辑的思维方式下,任何自然事物、精神观念和心理感受都会具有形象性、具体性、象征性等特点。 欧洲的原始洞穴壁画的主题基本以动物为主,以植物和人为题材的作品则很少。有美术史家对阿尔塔米拉洞的壁画加以编号,发现除了各种形态的野牛、鹿、野猪等形象外,基本没有其他的形象。实际上,在世界各地的壁画、岩画遗存中,动物题材都占有突出的比重,一个合理的推测是,当时原始人处于狩猎时代,动物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他们生存的重要保障,对动物的关注构成了他们几乎全部的生命意义。而植物的获取虽然对原始人的生存也很重要,但动物能给原始人带来更多热量,因而在原始人世界中地位更重要。至于人的形象只是曾在原始洞穴中以手印的形式出现过,而反映原始人的劳动、狩猎、祭祀等活动的作品则异常少见,这种现象说明在“原始艺术”中主要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表达。
从“原始艺术”的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但有一个题材逐渐扩大的现象。在最早的原始洞穴壁画中我们发现的基本是动物的形象,很少有人和植物的形象,到了岩画时代,我们才发现人类的形象第一次大量地出现。这说明早期的原始艺术只关注动物,但随着人类劳动实践能力的日益强大,对动物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小,人们有了其它的生存之道,因此对动物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少。
时至今日,学界对“原始艺术”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相信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更多发现,还有更多的神秘将被揭开。
9. 原始美术是怎么样定义的原始美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列出代表作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发达双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人类脱离一般动物的标志是人能够依靠双手劳动来维持生存,最早制造的劳动工具从广义上讲它就属于美术品,因为它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
我们现在论及的美术品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塑、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留存下来的洞窟壁画、岩壁浮雕和各种小雕像谱写了人类最早的美术篇章。
旧石器时代美术的特点: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强调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10. 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 什么艺术
石器时代石器作为最古的美术作品完全有站的住脚的充分理由。而且,我们可以完全有信心地得出如下结果:中国美术是旧石器时代石器作为劳动工具源起而发展下来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形态开始发展的,中国美术也是这样。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主要使用打造石器向大自然艰苦卓越抗争的漫长时代。旧石器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发展的测量器,也好似人类造型能力发展的指示物。因此要了解造型艺术的历史就必须从旧石器造型的发展他起。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前段的石器造型,这是指早期猿人制作的石器。元谋猿人用石英制作粗糙的刮削器。山西芮城西侯度早更新世中部地层中发现具有初步类型分化的石器,是用比较大的石片,用单向打击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西侯度石器的发现证实了我国有十分悠久的石片技术传统。我过旧石器时代初期后段,蓝田猿人制作的石器类型增多,北京猿人制作的石器形状渐渐趋向规整。在《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一书中载:浙江安吉上马炊旧石器遗址,出土一百余件石制品。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在华东乃至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中都是罕见的。其年代可能始于距今50万~60万年前,背面片疤和台面后缘可见修理痕迹,显示当时的石片技术已相当娴熟。到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制作的石器,石器类型显着分化,形式日趋稳定,其中大荔人的刮削器,器型很小,开启了后来小型石器的先河。他们选择石材注意用料用色,为出现石器准备了条件。山西省汾河流域丁村人的石器继承了早期石器的石片技术传统,这时制作的三棱大尖状器,锋尖锐利,三棱棉队称,器型厚重,显示了古人的高度技巧。晋北地区许家窑人的石器,型体变小,形状对称,原料中出现了少量色彩优美的玛瑙。到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晚期智人制作的石器采用间接打击石片方法,更加使石器种类增加,形状更为均匀对称,刃部更为锐利。例如,宁夏灵武水洞的尖状器以器型周正对称而着称,山西朔县峙峪以及河北原虎头梁遗址的部分小型石器以色彩缤纷之石髓、玉髓为原料,中间穿孔做装饰品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一枚骨针,加工精致,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同时发现大量钻孔石坠、石珠、磨孔海蛰壳、钻孔兽牙、青鱼眼上骨等佩饰物,在骨骼化石上还发现尸骨旁撒有赤铁矿红色粉末。以上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远古文化有着脉络清楚、源远流长的传统。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终于产生了加工精致、类型丰富、色彩鲜明、形式对称的打制石器。这些劳动工具在功利前提下,实际上是体现着一定程度的装饰活动。我们远古祖先的造型技能与审美观念,就是这样从制作劳动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起来的。由于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生产力迅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改善,人们终于开始了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的精神生产。为了美化自身和美化生活而制作了装饰品,并且使用燃料。探索和了解艺术的起源,对我们今人的艺术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意义。寻本溯源,探究人类对美的初始需求,会更加深刻地理解,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今人的造型技能和审美观念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的高华水平。精神的审美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人类必然对美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先秦、秦汉美术(一)先秦美术先秦美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青铜艺术、玉器雕刻等方面。1、青铜器艺术先秦青铜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前期达到繁盛,出现大批制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铜器物。青铜器的造型庄重典雅,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青铜器纹饰富于时代特征,主要有兽面纹,凤鸟纹等想象中的动物形象。商代青铜器具有酒器多、铭文短、造型凝重结实、纹饰繁密雄奇的特征。代表《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西周青铜器延续商代风格,食器增多,铭文加长,中后期的造型与纹饰开始趋于简率,出现了朴实舒畅的明朗风格。代表《毛公鼎》春秋青铜器适应社会的需要,出现了模印、失蜡等新工艺,形成了形制奇巧富丽、纹饰繁密剔透的特征。代表《莲鹤方壶》战国青铜器以日用品为主,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风格。2、玉石雕刻新石器时代晚期,玉从石器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商周玉器有“礼玉”“佩玉”等。3、战国帛画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独幅绘画实物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二)秦汉美术秦朝与两汉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和发展的时期。秦汉统治集团将雕塑和绘画作品用于政治思想教化,具有宣扬统治者功业,表彰功臣,显示王权威严等功能。1、秦汉雕塑秦汉雕塑使统治者宣扬威严,统一人民意志,昭示后代的重要方式与手段。(1)秦兵马俑 发现于陕西临潼西杨村。秦兵马俑是秦代近卫军的写照,起着守卫陵园的象征作用,其非凡的气势和规模,体现出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兵马俑利用雕塑群巨大的体量和空前的数量,形成排山倒海、震撼人心的雄强气势,使人产生畏而难忘的印象。(2)汉代石刻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刻雕像,是陕西长安常家庄北的牵牛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像。霍去病墓石刻 共有立马、卧马、跃马、卧虎等14件,全部用花岗岩雕成。是一座富有意境的英雄纪念碑。代表《马踏匈奴》(3)汉代陶俑俑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盛行,题材多是卫士、奴仆、乐舞伎或牲畜等。代表: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乐舞杂技陶俑盘》。东汉作品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击鼓说唱俑》(4)青铜铸像《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出土。雕塑将奔马飞鸟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以鸟的疾飞衬托马的神速,构思巧妙,造型精美,富于想象力。奔马的重心通过一足集中在鸟背上,达到力学上的平衡稳定。2、汉代绘画汉代绘画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1、社会生活。2、古圣先贤。3、神仙灵异。题材内容包罗万象,目的只是劝善戒恶,宣扬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汉代的绘画以帛画和墓室壁画最具代表性。马王堆汉墓帛画 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和3号墓。在墓的内棺棺盖上,覆盖着T形旌幡帛画。画面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画中神禽异兽,姿态矫健生动,富有奇特的想象力,画面勾线挺拔,线条流畅韵致,设色庄重典雅,以暖色为基调产生诡异、华丽的效果。汉代墓室壁画 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代表:望都一号东汉墓壁画,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3、汉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画像石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实例很少,故称汉画像石。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画像砖的艺术高峰期为东汉。画像石重要作品: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画像砖重要作品:《弋射收获》《荷塘渔猎》4、秦汉工艺美术汉代青铜工艺向着世俗日用方向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器物为铜镜和铜灯。《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作为灯具,它有独特的实用功能。作为工艺雕塑,它设计精巧,宫女造型优美,有极高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