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勾勾的传承发展
这个剧种是在民间业余演出中发展起来的。50年代初,各地农村都有过“一勾勾”业余剧团,其中,以禹城县扬官营村的张志杰、张洪学和齐河县麦坡口的焦连琨等人组织的“一勾勾”剧团最为着名,演职人员共有10余人。1955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会演,演出剧目是“东秦”,省广播电台为张志杰、张德俊演出的《三堂》唱段录了音。1957年又以临邑县一勾勾剧团的名义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了文化部门和临邑县宣传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一勾勾”剧团由临邑县政府接管,省文化厅备案,新招收学员20名,加原有人员共43名,至此正式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当时主要的演出剧目有:《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演员有:唱青衣的三十二坛子醋——焦连琨,唱花旦的剜心刀子——王力友,唱青衣的大白桃——赵传喜,胡生——张丙道。
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临邑、济阳分县,人员浮动,演出困难,经济收入差,是剧团最困难的时期。为改变剧团的被动局面,1962年春天,县文教局派张承跃同志任团长,并相继选派了音乐专业干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演出实践,情况大有好转,经济收入可观,演员情绪逐步高涨。经过半年的时间便购置了新的服装道具、舞台设备,为剧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从1962年到1965年,相继排演了古装戏《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巧遇》《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夺印》《三世仇》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很好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 1965年,该剧团自编自演的现代戏《红梅》参加了省会演,得到地区的大力支持,剧团的精神面貌和演出阵容焕然一新,演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勾勾”剧团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主要演员有:花旦龙传英、小生邝淑云、花脸杨富元、老旦王素珍、胡生张端会、老生陈书宝、青衣朱秀芳等艺术名人。在音乐唱腔和伴奏设计上也有所创新和提高。新创新了流水板、散板、紧拉慢唱等板式,从多方面吸取其他剧种的唱腔、曲牌加以融化,为己所用,大大丰富和提高了“一勾勾”戏曲音乐的表现力。演出区域鲁西北平原各市县城乡,影响力很大。“一勾勾”剧团的演出深受齐鲁大地观众的欢迎,当时排演的《巧遇》戏仅在潍坊市连演15天,场场爆满,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由于种种原因,1971年“一勾勾”剧团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也就是老艺人们所讲的“勾梆联合”,成立了京剧团,演员们被分配到各工厂并从事了其他的工作。至此“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自从1971年“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以后,“一勾勾”戏曲唱腔冷淡了30年。2001年秋天,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文化与生活》来临邑对“一勾勾”剧种进行采风活动,并邀请了部分演员在兴隆镇进行了演出,还在德州给部分演员录音录像,受到表演艺术家们的高度评价。然而,这个举动并没有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直到2005年8月份,在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临邑的大框架下,临邑县文体局开始着手申报整理“一勾勾”剧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着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现在'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一勾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勾勾”其实叫“一讴吼”
初次听到“一勾勾”的名字,记者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取这么怪的名字?“一勾勾”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对“一勾勾”情有独钟、多年研究“一沟沟”的专家、临邑县文化馆秦一舟馆长介绍:“一勾勾”是由我省聊城高唐县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来,形成于清朝中叶,在那时临邑一带已有老人们组成的班社,并带徒传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高唐的鼓子秧歌是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人称“四根弦”。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一勾勾”戏的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一般是白天劳动晚间唱戏,所以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
谈起“一勾勾”的名字的来历,秦馆长笑了。他透露,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想听“一勾勾”不容易
听了秦馆长的介绍,记者很想听一下“一勾勾”。秦馆长却为难地告诉记者,临邑已经没有“一勾勾”的演出团体了,只是在兴隆镇的王孝吴村和齐河的麦坡口还有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会唱“一沟沟”,在临邑县城已经有几十年听不到“一勾勾”了。在记者的一再请求下,秦馆长答应给联系一下还住在县城、曾经是“一勾勾”演员、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迫改行当工人的一位61岁的老艺人邝淑云。
在县城大马路边拐了几条胡同,终于在胡同尽头找到了邝淑云的家。正在家里蒸着馒头的邝淑云,听说记者是来采访“一勾勾”的,很是热情,马上放下手头的活儿,跟记者聊了起来:“俺是1959年14岁时考到县剧团学习‘一勾勾’的。俺们那批一共要了十几名学员,我当时学的是小生。俺们那批人后来都改行了,现在曾经在剧团呆过的在临邑的一共还有不到20个人,有些人还回了原籍。”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的演出盛况,邝淑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那时俺们剧团去淄博演出,一天要演出3场,剧场里天天满员,当时演员一出场、刚开口,观众就喝彩不断,不让下场啊。”
记者想请邝老师唱两段“一勾勾”听,邝老师摆着手说:“我都有快40年没唱了,现在唱整出剧目已经不行了,只能唱几个唱段。”邝淑云不好意思地介绍,“你是第一次听‘一勾勾’,若不找个伴奏听起来不好听,会给你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现在找个能给伴奏的人都不好找。”秦馆长想了想说:“还是把临邑师范的杨正利老师请来伴奏吧,他会拉‘一勾勾’的特色伴奏乐器四胡。”
“一勾勾”曾经很红火
在等候杨正利老师的时候,邝淑云和秦馆长又跟记者谈起了“一勾勾”的发展史。他们介绍,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5年,该剧团代表临邑县参加山东省业余戏曲会演,引起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由临邑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临邑“一勾勾”剧团。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这是剧团的困难时期。由于领导重视,剧团在艰难中得以保留下来。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 邝淑云介绍,“一勾勾”有传统剧目70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等。从1962年至1965年间相继排演了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巧遇》、《社长的女儿》、《丰收之后》、《夺印》、《三世仇》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1965年自编自演的现代戏《红梅》参加了山东省会演。期间,演员的素质明显提高,大部分学员成长起来,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其中邝淑云(小生)、龙传英(花旦)、杨富元(花脸)、张端会(胡生)等演员广受当地观众欢迎。
“一勾勾”在流传的过程中还产生了许多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比如“三十二坛子醋”焦连坤,“剜心刀子”王力友,“大白桃”赵传喜,“二姑娘”龙传英,每个绰号都代表着这个演员的演唱和扮角风格。比如龙传英,她有一种适合这个剧种的特殊嗓音,她的音色优美,音质坚实,真声度假声自然,婉转流畅,勾勾呼呼,惹人爱听。她所演出的传统曲目《王小赶脚》,唱、白、作、逗,富有民间特色,她所扮演的“二姑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众已经忘了演员的姓名,叫她“二姑娘
早期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记者看到,杨正利老师拿来的四胡跟二胡差不多,但是有四根弦,弓子一拉要拉高低双音。邝淑云先唱了一段《王小赶脚》,感觉节奏比较舒缓,结尾拐弯较多。而小生唱段《罗成叫关》,就激昂高亢了许多,其中一些当地的土话,让记者听起来感觉特别可爱。
邝淑云介绍,“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如“扔”读“棱”(1eng);“在”读“呆”(dai);“边”读“办”(ban);“肉”读“篓”(lou);“人”读“赁”(lin);“就”读“斗”(dou)等。由于四声调和部分汉字读音的差别,使“一勾勾”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邝淑云说“一勾勾”剧种原是男扮女妆,无女演员,所以在唱法上男女声无多大差别,唱腔的旋律多在同一个八度内进行。演唱时真嗓吐词,假嗓拖腔,一般为行腔时无字,吐字时无腔,并且在演唱中多有虚词衬字的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另外,由于“一勾勾”过去采取的都是口授心传的传承方式,所以没有留下早期的文字记载
濒危状况令人担忧
邝淑云介绍,近二三十年来,“一勾勾”已渐渐地沉寂,几近消失了。她说:“我们这些老演员很是担心,‘一勾勾’剧团的老艺人大部分都已谢世。我们那批学员如今也已60岁左右,能登台演唱的已经寥寥无几。再加上‘一勾勾’剧团流传于民间,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唱腔以口传心授为主,如不及时整理、发掘,将会消失殆尽。我们这些老演员很想集合起来,把‘一勾勾’传承下去,但我们自己又没有能力,一是没有经费,二是没有人出面组织,这种情况让俺们心里很是着急啊
记者了解到,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强行改为京剧团,许多着名演员流落民间,“一勾勾”剧种就开始败落,如今几乎濒临灭绝。虽然这次“一勾勾”申报成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生存状况很不容乐观:整个临邑已经没有人能演唱“一勾勾”的整出剧目,过去流行“一沟沟”的地方没有一个专业“一沟沟”剧团,“一勾勾”的演出更是阔别舞台几十年了。仅有的几个当年曾在“一勾勾”剧团呆过的老艺人,不是改行后已经退休,就是已经回到了原籍。如果再任其自生自灭,不抓紧时间制定保护措施,后悔就来不及了。
② 山东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
1.杨家端口木版年画
杨家端口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由于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端口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除满足当地民间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和内蒙等地。进入秋季,各路画商云集,大街两旁张灯结彩,年画挂满街头,每年前来选购画作的商人达5000多人。
杨家端口年画——门神杨家端口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6大类,即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阳开泰、开市大吉、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喜庆吉祥是杨家端口年画主题,吉祥如意、欢乐新年、恭喜发财、年年有余等,构成了农民新春祥和欢乐、祈盼富贵平安的特点。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根植于民间,长期以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通过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主义手法来体现主题。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犷、朴实,线条简练、挺拔流畅,色彩艳丽、火爆,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北方农民粗犷、奔放、豪爽、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杨家端口年画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2002年,76岁的年画民间艺人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6年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高密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民间年画中一个古老画种,亦称“民间写意画”。始见于明代,盛行于清代,距今已有500年历史。从现有资料看,全国只有高密一地保存有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市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
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画面色调明快,构图巧妙大方,全幅多用对比色,主体部分加中间色,既谐调了色彩对比,又加强了人物造型美感。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是刻版印刷前我国古老的一种生产方法。
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起初题材是灶王、财神,后来转到用于布置美化房间的各种年画,内容围绕中国传统习俗,大多是福寿有余、孝道为先之类。表现福禄寿喜的年画,画面上有手拄龙头拐杖、手捧大寿桃、脚踏祥云或骑仙鹿的老寿星,并有古松、仙鹤相衬,两边配以对联;表现孝道的年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二十四孝图”。
扑灰年画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像“姑嫂闲话”、“踢毽子”、“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四季花屏”、“家堂”等是代表作。主要体裁有中堂、条屏、对联、窗旁、灶画、炕头画、供奉画、年历等,按题材分类主要有供奉家堂、文武财神、八仙、吉祥喜庆、故事戏曲、历史典故、风景花卉、历史人物等,堪称农村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
3.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氏族社会图腾艺术繁盛时期,图腾艺术中的物象开始以图案的形式显示意的寄寓,出现了简练夸张的锯齿纹、月牙纹、水波纹、弧形线、弦线、圆点等表现手法。汉以后特别是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融南糅北,兼收并蓄,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
高密剪纸,题材广泛,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生活习俗、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等。剪纸作者大都是民间妇女,作品不拘成法,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组成黑、白、灰色调,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有金石味;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了粗犷而精巧、简约却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
高密剪纸在形象刻画上注重夸张而不失真,善用拟人手法表现心中形象。如“霸王出世”,凶猛的老虎是一个充满母爱的形象,虎仔懂事地躲在母亲胸前,笑吟吟吸吮乳汁。高密剪纸牛风格迥异,巧妙运用砖砌纹装饰牛的嘴巴,再用大小旋涡形风动纹与周身整齐的锯齿毛发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正面的牛只有两条腿,像人一样站立着,拟人手法令人叫绝。
1993年高密被评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1997年“牛年”全国生肖邮票图案即从高密民间剪纸中所选。
.“秃尾巴老李”传说
“秃尾巴老李”的民间故事在山东人中广为流传。进入农历六月,“秃尾巴老李”的名字便时常有人提及,特别是遭遇冰雹天气时,人们甚至要向天井院里“扔菜刀驱龙”,所有这些,都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有关。
与现在流传故事相似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袁枚的《子不语》:“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浣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这是秃尾巴老李故事起源的一个版本,还有许多其它的演绎与版本。
清朝以降,大批山东人闯关东,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与东北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发展出新的情节和内容。小黑龙被砍掉尾巴后,负痛逃到东北黑龙江。黑龙江原为一条白龙镇守,名曰白龙江。小黑龙来到后,在当地“闯关东”的山东人帮助下,打败了白龙,白龙江从此改名黑龙江。在黑龙江上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秃尾巴老李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船家会双手捧起向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风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如果山东大旱,秃尾巴老李总会想办法给老家行云布雨。
山东各地均有为纪念“秃尾巴老李”而建造的庙宇。现存最早的是即墨县城东边不远的龙王庙。人们习惯到此求雨,据说颇为灵验。至今庙中还保存着明清时期求雨用的令牌。
秃尾巴老李是个孝子,民间又有“龙不离母”之说,所以龙王庙附近往往又建有“龙母坟”,许多地方还因此兴起了“龙王庙会”或“龙母庙会”。民间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习俗还有许多,如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是“秃尾巴老李”的生日,每逢这天,家人要把他断留在家里的龙尾巴拿出来晒一晒,后来演变为民间晒衣日。
秃尾巴老李系列传说是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的真实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乡土大众艺术特色。
(二)民间音乐
1.聊斋俚曲
俚曲即唱词曲牌采用民间流传的俗曲小调,聊斋俚曲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曲,流传地区主要在淄博市。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因蒲松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
聊斋俚曲曲目有《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叠断桥》等。蒲松龄创作的俚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叙事体的说唱文学,如《寒森曲》、《姑妇曲》等;一种是代言体戏剧体裁,如《墙头记》、《磨难曲》等。其思想内容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治性的,对当时的社会黑暗进行抨击和揭露;一类是伦理性的,通过对家庭成员间的反常关系描写,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丑恶。这些俚曲的唱词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饰的民间语言,乡土气息浓厚,诙谐幽默,泼辣爽快,感染力很强。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音乐方面,均具有极高价值。
聊斋俚曲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长期在当代社会中传唱流传,成为山东地区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自清代至今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庄一带的村民便将俚曲的片段作为“扮玩”的唱词,有的还装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银匠、仙姑、狐精等,到城区、乡镇演出。至于蒲松龄以“耍孩儿”、“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写成的俚曲,在田间路途、街头巷尾,更是老少尽晓。1998年冬,磁村镇和淄城镇泉龙村分别成立俚曲剧团,排演剧目,创作现代聊斋俚曲戏。2002年,聊斋俚曲戏还被拍摄成实景电视戏曲片在电视台播放。聊斋俚曲也以独特的魅力影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单以戏曲为例,俚曲故事改编剧本的就有五音戏、柳子戏、川剧、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现存聊斋俚曲手抄本15种(原着佚失),均已整理、出版。2006年,被誉为我国明清俗曲活化石的聊斋俚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鼓吹乐分布很广,鲁西南鼓吹乐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嘉祥鼓吹乐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枣庄、菏泽三市及周边地区,主要依赖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而存在。
鲁西南鼓吹乐的历史沿革至少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另外,根据鲁西南鼓吹乐(唢呐、锡笛主奏部分)经常演奏的曲目来看,有些是宋、元以来的杂剧曲牌,如《混江龙》、《滚绣球》等,大量的是明、清时期流传的小曲、牌子,如《山坡羊》、《锁南枝》、《一江风》、《明天子》、《叠断桥》、《采茶儿》等。因此,鲁西南鼓吹乐有可能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在当地流传。
在长期的传承实践中,鲁西南鼓吹乐形成了丰富的曲目家族、多样的调类系统、精湛的演奏技艺、数以百计的民间乐班和数以千计的鼓乐传人。代表性曲目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一枝花》、《大合套》、《风搅雪》、《抬花轿》等,曲目总数在三百支以上;代表性演奏家有任同祥、贾瑞启、袁子文、魏永堂等;代表性乐班仅嘉祥一县就有以杨兴云为代表的“杨家班”,演奏风格古朴典雅,庄严肃穆;以曹瑞启为代表的“曹家班”,演奏时音色纯正,柔和甜美;以任同祥为代表的“任家班”,演奏时音色明亮,感情细腻;以赵兴玉为代表的“赵家班”,演奏时音色宽厚,高昂明亮;以贾传秀为代表的“贾家班”,演奏时音色清脆,激荡起伏。
鲁西南鼓吹乐风格独特,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96年,嘉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
(三)传统戏剧1.柳子戏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民间俗曲小令为基础,并吸收高腔、青阳、乱弹、昆腔、罗罗、皮簧等声腔的部分剧目及唱腔,逐渐发展演变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河南、江苏北部、河北南部、安徽北部广大地区。流传于运河以东的曲阜、泰安、临沂、莒县、沂南一带的柳子戏,习惯称为“弦子戏”;黄河以北则称为“北(百)调子”、“糠窝窝”;在临清田庄,称为“吹腔”。柳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曾与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合称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柳子戏主要由俗曲和柳子两部分构成,俗曲部分比重较大,现存曲牌一百余支,曲调一般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昆调、转调等。俗曲以三弦、横笛、笙等乐器伴奏,演唱时可用“挂叙”的方法,在长短句中插入大段七字句或十字句的唱词,音乐风格委婉动听,能够表现复杂细腻的心理情感。柳子属板式变化体,用通俗的七字句演唱,伴奏乐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有人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形容柳子戏腔调的丰富多彩。柳子戏具有北方粗犷豪放的声腔特点,地域色彩非常明显。
柳子戏现存的传统剧目有两百多出,其代表剧目包括《孙安动本》、《张飞闯辕门》、《白兔记》、《金锁记》、《燕青打擂》、《打登州》、《鞭打芦花》、《锯大缸》等。柳子戏传统的脚色行当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三大门头十二行。
柳子戏的形成与发展,容纳了明清以来盛行的各种古老声腔,经过充分吸收融化而成的,保存有曲牌六百多支,在中国北方戏曲及元代散曲的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相比其他剧种,柳子戏最能代表山东地方戏特点,更具有民间文化代表性。
2.柳琴戏
柳琴戏是鲁南地区地方剧种,因主奏乐器柳琴形似一片柳叶而得名。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俗称拉魂腔。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在柳琴戏演唱中,这种同主音调式转换的手法无处不在,在中国戏曲演唱中显得异常独特。柳琴戏的唱腔曲调包括起板、导板、拉腔、射腔、叶里藏花、回龙调、四六长腔、男女拉拉腔、叠断桥、打牙牌、千金小姐进花园调等,其板式大致可分为慢板、二行板、数板、紧板和五字紧板等。柳叶琴、笛子、坠琴、二胡、板胡、唢呐、笙及板鼓、大锣等是柳琴戏主要的伴奏乐器。
柳琴戏的脚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在小头、二头、二脚梁子、老头、老拐、大生、勾脚、毛腿子、奸白脸等行当中,小头即闺门旦,二头即青衣,二脚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头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脚即丑,毛腿子即花脸,奸白脸即白面。柳琴戏的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演员的身段、步法明显带有民间歌舞的特点。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紧板等板式变化外,唱段的起、转、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头。
柳琴戏传统剧目丰富,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共有本戏、折子戏180个,连台本戏41个,代表性剧目包括《四平山》、《八盘山》、《鲜花记》、《鱼篮记》、《断双钉》、《小鳌山》、《雁门关》、《白罗衫》、《喝面叶》、《小书房》等。
3.五音戏
五音戏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约有一百余年历史。以流行地区不同分东、西、北三路,以章丘为中心的称西路(西到济南、东到淄博),临朐、沂源一带为东路,惠发、济阳一带为北路。其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是我国北方地区少见的一个剧种。
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其特点是先吐字,后行腔,咬字清楚,曲调口语化,旋律变化多。演唱时基本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极具抒情性。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据统计有160余出。主要有《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王林休妻》、《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等。
在五音戏的发展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着名演员。李德兴(艺名跟柱子)以唱腔出众着称;高桂芳以唱词华丽闻名;王焕奎(艺名自来喜)以表演淋漓享誉;邓洪山以唱做俱佳称雄。李、高、王、邓被称为四大名旦,尤其是邓洪山作为“五音戏”表演的集大成者,唱腔朴实简约、柔和婉转,被百姓形象地比喻为“一嘟噜一穗儿,喜的人掉泪儿”,其“飘眉”、“送目”、“飞老鸹”等技巧堪称戏曲表演一绝。20世纪30年代,邓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优美动听,唱片公司赠送“五音泰斗”的锦旗,“五音戏”也由此定名。
茂腔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悬小鼓,一边击节拍一边演唱,故得名“肘子鼓”;还有一种说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员演唱时边歌边舞、扭动臀部的情态。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因其上下句结尾处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别具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洲”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20世纪50年代定名茂腔。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具有典型的北方音乐特点和鲜明的地方风格与乡土气息。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一是它的音乐唱腔,基本上以当地说唱小调(老拐调)为骨干,又广泛吸取了胶州大秧歌、胶州八角鼓、西河大鼓、诸城秧歌调等曲调,形成一种大调式的板腔体系,因而具有乡土特色和群众基础,尤其是“大悠板”(又称悲调)中的哭头声腔,酷似当地妇女哭的腔调,“冒调”一般是在五音上翻高八度,令人心旷神怡,唱词运用方言俚语,浅显易懂,诙谐有趣。二是所演剧目内容,一般取自当地民间生活,尤以“二小戏”、“三小戏”为基本戏。这些戏大都真切反映了农村妇女的生活和愿望,最能引起妇女共鸣,故茂腔俗称为“拴老婆撅子戏”。
茂腔的传统剧目,大多反映民间生活,其代表剧目有《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四大京”和《罗衫记》、《玉杯记》、《风筝记》、《蜜蜂记》、《火龙记》、《钥匙记》、《丝兰记》、《绒线记》“八大记”。
胶州曾有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表现了茂腔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被誉为“胶东之花”。
5.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山东地方戏曲中较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在明代由陕西秦腔逐步演变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冀南的“平调”。山东梆子与平调、莱芜梆子以及苏北、皖北的“沙河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与豫东的“祥符调”关系则更为密切。
山东梆子表演程式和柳子戏等古老剧种近似,身段工架粗犷健壮,音乐高亢激昂,慷慨悲壮,和其他梆子同具“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特点。唱腔属于板腔体,板式齐全而有自己的特点和较严的程式规范,常用的有慢板、破字慢板、一句正板、流水板、一鼓二锣、二八板、起板、栽板、飞板、羊黄、倒板等。唢呐和弦乐曲牌亦十分丰富。根据不同的剧情、人物,使用不同的曲牌,如皇帝上朝用“出天子”,百官朝拜用“朝天子”,元帅发兵用“五马”,安营扎寨用“落马会”,反派人物出游用“王八令”等等。过去,红脸、黑脸全用“大本腔”(即本嗓),旦角最初也用大本腔,尾音带“讴”,后来大都改用“二本腔”“(即假嗓)演唱。伴奏乐器起初用的是大弦、二弦、三弦,后来换用板胡、二胡作主奏乐器。近些年来,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
山东梆子传统剧目很多,汶上县大曹班经常上演的戏就有600出之多。其流行剧目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雷振海征北》;还有通称的”老十八本“,即《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驹》、《全忠孝》、《江东》、《战船》、《宇宙锋》、《玉虎坠》、《百花咏》、《老边庭》、《金台将》、《富贵图》、《龙门阵》、《佛手橘》、《双玉镯》、《虎丘山》、《天赐录》、《马龙记》等。
6.”一勾勾“
”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地方剧种。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明末清初开始流行于山东、河北一带,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
”一勾勾“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
”一勾勾“有传统剧目七十多个,主要有《东秦》、《西秦》、《坐楼杀惜》、《梁山伯与祝英台》、《胡林抢亲》、《三进士》、《女驸马》。
新中国成立后,临邑县成立一勾勾剧团。在音乐唱腔和伴奏设计上多方面吸取其他剧种的唱腔、曲牌推陈出新,新创了”流水板“、”散板“、”紧拉慢唱“等板式,同时在整理保留优秀剧目的基础上,又移植和新排演了许多优秀剧目。
7.蓝关戏
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也叫”南官戏“和”脸子戏“,是元代就已形成的弋阳腔的一支遗脉。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蓝关戏唱腔以”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和模仿了中国戏曲弋阳腔的戏剧唱腔,吸收了胶东民间曲调以及其他成分长期演变而成。
蓝关戏的”帮、打、唱“三位一体是这个剧种音乐的三大支柱。当地群众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去听蓝关戏,冻死也愿意“之说。蓝关戏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主要为《东游记》与《西游记》两部大型连台本戏。
据不完全统计,蓝关戏剧目有近百出之多,大体分为两类,一部分是根据元末明初古典章回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另一部分是根据《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改编而成的大型连台本戏。
蓝关戏诀有”七分帮、三分唱“的说法。在表演上,唱、念、做、打俱全,角色有生、旦、净、末之分。唱腔有蓝关腔、老蓝关腔、高腔、赞片子、小曲等。演唱时,一人演唱众人过来”帮腔“,台上演员唱,台下观众哼,因此被称为”满台响“。在伴唱过程中,时而出现高亢的假声帮腔,时而又用真嗓演唱。伴奏没有管弦乐,只有打击乐器,有”打蓝关,打蓝关,无打不能唱蓝关“的谚语。唱”高腔“时,全套的打击乐器铿锵作响;当唱到”悲调“的时候,减去大锣伴音,衬托出低回缠绵的感情,当地有谚语说”半台锣鼓半台戏,没有锣鼓没有戏“。唱词在”蓝关戏“中,为八句三段的段体,这种传统与”八仙戏“的”耍孩儿“句幅如出一辙,其传统性可见一斑。
http://news.iqilu.com/shengqing/shuxie/2010/0613/257476_4.html
③ 山东有啥民风民俗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
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民俗影响山东,如寒食节不生火做饭。鲁西北数县居民(今聊城一带),许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东邻不相同,还有许多市地有移民至山东各地,民俗也各异。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的德州、临清、聊城(东昌)、济宁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它地区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都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的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格,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或称"闯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家村和山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闯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
④ 德州啥有名
在33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上,有苏禄国东王墓.董子园.德州大学园..锦绣川风景区.临邑刑祀公园.新湖风景区、中心广场、新世纪广场、希森欢乐岛、火车站广场、锦绣川风景区、开发区广场、东方寓乐园、长河公园、运河公园、中国太阳谷等景点。
苏禄王墓、禹城禹王亭颜真卿书《东方先生画赞碑》、夏津点将台泰山奶奶庙、平原文昌阁、临邑邢侗公园、平原千佛塔、齐河时传祥纪念馆、庆云海岛金山寺。
德州董子文化街,中国·德州董子文化街位于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南起东方红路,北至三八路,西部是德州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和商务中心,东边是占地600亩的董子读书台风景区,董子文化街就坐落在景色秀美、文化积淀深厚的风景区内。该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512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5亿元,要将其打造成为德州市首屈一指的融商业、旅游、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精品工程。
董子文化街共分为名人字画区、红木家具根雕奇石区、古玩与民俗艺术区、金银珠宝玉器区、美食茶艺区、商业商务服务区等六个具有不同业态特色的德州商铺大区。
德州土特产品种类众多,德州扒鸡、禹城扒鸡、德州西瓜、乐陵小枣、德州大驴、夏津白玉鸟、德州黑陶、德州菊花、宁津景泰蓝、夏津手工艺花、夏津印花蓝布、庆云草帽辫、草柳编制品、地毯、中华蜜酒、古贝春酒、禹王亭特酿、祝阿特窖、鲁北白山羊、大尾寒羊、山羊板皮、夏津抱头毛白杨、红荆条、天花粉、禹城辣椒、禹城红麻、枸杞等数不胜数。
⑤ 山东德州有哪些风俗啊
一,跑驴
德州民间传统舞蹈,已有600多年历史。演员将扎制成型的“驴”挎在身上,给人以骑在驴上的感觉,演员的双腿则在“驴”下裙围中模拟毛驴跑动。表演形式有“单驴”、“对驴”和“驴队”等形式,表演时用锣鼓唢呐伴奏。
二,抬花杠
“抬花杠”原是由人们抬着花篮去祭祀“大姑神”的一种仪式衍生而来的,传说大姑神爱花,人们便抬着花篮在“大姑庙”前表演出各种动作让大姑神观看,表达对“大姑神”的敬仰并博得大姑神的欢心。
三,绣球灯舞
“绣球灯舞”是人们表达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愿望集武术、舞蹈为一体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活动。起源发展于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并流传至济南市长清、北园一带。
四,斗蟋
发轫于南北朝末期,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鼎盛于当今。宁津蟋蟀蟋蟀个大,皮厚、牙坚以柴胡店镇、杜集镇等乡镇的最为典型。斗蟋蟀是由养蟋蟀而生的。在玩赏、观察蟋蟀的过程之中,人们逐渐发现雄蟋蟀具有好斗的特性,斗蟋之风由此逐渐兴起。
五,马堤吹腔
马堤吹腔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属弦索声腔系剧种,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笙、唢呐、三弦等吹奏乐器,故俗称吹腔。其前身是500年前流传于山东、河南、冀南、苏北一带的民间戏曲柳子戏,各地叫法也不尽相同。清朝年间流传于运河以东的称柳子戏,及黄河以北的临清、夏津则称吹腔戏。
⑥ 山东民风民俗
山东当地特色
潍坊风筝
山东的风筝以潍坊最为有名,潍坊建有风筝博物馆,里面收藏,陈列各种风筝1400件,还有1600平米的放飞大厅,风筝可以分为“硬翅”和“软翅”,“串类”,“立体类”等等,潍坊风筝受当地年画和民间装饰影响大,有很好的美感和收藏价值。
民间艺术“三绝”
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起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扑灰起稿手绘年画,产地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早期的扑灰年画以水墨为主,从清代道光年间逐步发展为以色代墨,并趋向艳丽。
由于大笔纵横,自由挥洒,有抹的味道,艺人们称其为“抹画子”。内容大都表现喜庆,很适于民户节日张贴。“姑嫂闲话”、“踢毽子”、“万事如意”“富贵平安”、“八仙庆寿”、“牛郎织女”、“福寿双全”、“双童献寿”、“团扇美人”、“四季花屏”、“家堂”等都是扑灰年画的代表作品。
清代中期,作品就销往烟台、临沂、徐州、内蒙古、东北等地。现在,或其有独特的技法,粗犷的风格,已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成了研究收藏的珍品。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均有收藏。
《中国美术大全》中介绍了十多幅代表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天津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师生,还将扑灰年画作为临摹研究的蓝本和教材。
泥塑
高密聂家庄一户穷苦艺人从捏锅子花开始;经过本庄艺人们世代相传,使其由粗到细,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生产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工艺品。主要产品有“叫虎”、“摇猴”、“摇蝉、“叫鸡”、“座狮”、“泥娃娃”、“牧童”、“花姑”、“梁山伯与祝英台”、“刘海戏金蟾”、“八仙”等70个品种。
这些产品自进入市场以来,久销不衰,供不应求。聂家庄泥塑,粗犷豪放,构图完整,色彩艳丽,独具一格。因此,在参加省市举办的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中连连获奖,被收入《中国民间工艺大辞典》,曾到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还被宋庆龄基金会收藏,并作为礼品赠给外国贵宾。
剪纸
高密民间剪纸,历史悠久,起源难考。从挖掘的民间剪纸作品考察,它在高密广为流传及普及的时间,不晚于扑灰年画兴起的时间。明代洪武初年,大批移民迁入高密,其中有不少的民间剪纸艺人,将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带到高密,溶于一体,形成了高密民间剪纸艺术风格。
高密民间剪纸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形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并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有金石味;构图夸张变形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高密民间剪纸,在内容上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
“窗花”、“鞋花”、“顶棚花”、“馍馍花”以信以人物、动物、花鸟、故事为题材的剪纸作品,都深受群众喜爱。改革开放以来,高密民间剪纸已走向世界,不仅成为出国人员的馈赠礼品,且多次出国展出,有20作品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奖,还有3剪纸姑娘随团到日本、奥地利进行剪纸表演,被誉为“巾帼魔剪”。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寒亭区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创于明代,至明末已臻于成熟,至清朝干隆年间,进入鼎盛期,此时,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三大木版年画画市。
杨家端口村呈现出“画店百家,画种上千”,“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局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杨家端口木版年画几经衰亡。中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抢救这一民间艺术,重现昔日光辉,寒亭区成立了杨家端口木版年画研究所,重新开始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收集传统画版5000版年画资料集。同时,又开发创新了年画册页、年画挂历、贺年片等30年画产品,创新刻划年画新作5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杨家端口木版年画正日益被世人所注目,必将对促进寒亭的对外开放发挥更大作用。
山东节日
曲阜孔子文化节
时间为每年的9月26日到10月10日,横跨了整个黄金周,所以喜爱历史文化的你可不要错过呀。简介:9月28日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自1989年起,孔子的故乡曲阜都会举办中国孔子国际文化节,在孔庙大成殿前举行祭孔乐舞,以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东方文化。
济南泉水文化周
每年9月,在泉城广场会有大型广场文艺晚会暨焰火晚会和体验泉水文化等活动;大明湖有铁人三项对抗赛;在南部山区亦有“南山戏水节”等。
泰山东岳庙会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简介:源于唐代,以东岳大帝的诞辰(即三月二十八日)作为泰山庙会的主要内容,后来增加了民俗风情演出、泰山王母池蟠桃会、桃花旅游节、梨花旅游节、春季旅游联谊会、泰山封禅仪式表演、东岳庙燕青打擂表演等。
青岛樱花会
每年4月中旬~5月上旬,樱花盛开的季节里。青岛的樱花会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有“东园花海”之称的中山公园樱花,是青岛十大胜景之一。
青岛国际啤酒节
8月中旬的第一个周六开幕,为期16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节日。节日由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等组成;举办地点设在青岛国际啤酒城。
蓬莱渔灯节
时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届时渔民纷纷到蓬莱阁龙王宫送灯、进奉贡品,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后改为设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山东国际滑雪节
每年11月底,12月初举行的中国山东国际滑雪节到09年已走过了11个年头。经过这11年的打造,滑雪节已经成为山东冬季旅游的名片,中国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旗帜和代言,更成为龙江百姓的自豪和骄傲。滑雪节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开幕式更有盛大的花样滑雪表演等。
(6)山东禹城有哪些民间艺术扩展阅读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
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畿,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均临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邹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滕州的墨子、军事家孙子等,均出生于今山东。姜太公在临淄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邹衍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三名,占中国GDP总量的1/11。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参考资料:山东-网络
⑦ 禹城的文化内涵是什么饮食文化呢精神文化如何急~~~~
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000多条,项目433个。我市对部分优秀项目进行了全面挖掘和整理,并积极开展各级名录的申报工作。该市共有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大禹治水的传说;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00项。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10大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包括故事、方言、谚语、歇后语、对联、歌谣等。
1、故事:包括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基本反映了漫长历史长河中影响禹城历史发展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这些故事丰富多彩、感人至深,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方言:包括自然现象、人物、身体、动物、植物、生活家什、动作行为、形状情绪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生产、生活和交流的反映,有着深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是研究禹城文明的活的文物。
3、谚语:包括时政、修养、生活、生产、卫生保健等,通俗易懂、富有哲理,是对禹城人民生产、生活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这些谚语语言精炼、生动活泼,深深扎根于禹城这方土地,是禹城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歇后语和对联:包括歇后语近300条,对联近100条。歇后语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群众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代表了几千年来禹城人民的智慧;对联对仗工整、语言优美,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
5、歌谣:包括民谣和童谣近百首,这些歌谣朗朗上口、趣味盎然、传唱广泛,其中有一些歌谣是禹城市独有的。这些歌谣大部分是特定时期民情民意的真实写照。
二、传统音乐
禹城市有许多富有音乐才华的人士,流传于禹城市的传统音乐主要是民歌,雅俗共赏、特点突出,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是禹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传统舞蹈
禹城市传统舞蹈比较丰富,目前传承较好的有20多项,其中较为独特的是竹马、鞭鼓、舞龙、舞狮、高骁、跑驴、旱船等,这些传统舞蹈在表演技巧上独具匠心,带有明显的禹城特色。
四、传统戏剧
禹城市传统戏剧较少,目前传承较好的是从梁家镇杨官营村小调发展而来,特色浓郁的一勾勾,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五、曲艺
流传于禹城市的曲艺有山东琴书和山东快书,其中山东琴书影响较大,梁家镇刘明太自编自演的山东琴书脍炙人口,深受群众喜爱。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
禹城市传统体育、游艺与与竞技比较丰富,初步调查5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押加、摔跤和丢沙包、抓子儿、跳皮筋、走四字、跳房子、藏摸呼、踢毽子、翻绳、打尜尜等简单易行、充满乐趣的民间游戏。
七、传统美术
禹城市传统美术初步调查有4项:剪纸、大禹花饰、回文书法和烙画。大部分是手工制作,有些则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大禹花饰等。
八、传统技艺
禹城的传统技艺项目较多、分布广泛,初步调查有30多项,目前传承较好的是扒鸡制作工艺、回族八大碗、清真蜜食、老卢家泡子糕、房寺烧饼、条编、柳编、草编、苇编等。这些传统技艺涉及生活、生产工具、喜庆用品、玩具制造、饮食制作等多种门类,大部分为手工制作,工艺精巧、结构独特,体现了禹城人民的智慧和水平。
九、传统医药
禹城市的传统医药初步调查有15项,其中群众比较认可,有一定影响国的项目是杨氏整骨、郅氏正骨、王氏痔瘘治疗医术、南街烧烫伤治疗医术和偏方、良方等。今后,我市将聘请相关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再次考察和审核,确保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十、民俗
民俗主要分为生活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祭祀习俗、信仰习俗和民俗活动等。
节日习俗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除夕等,回族的节日包括开斋节、宰牲节、盖德尔夜、古尔邦节等。
此外,生活习俗主要包括服饰、饮食、住房、礼仪等方面;信仰习俗有伊期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婚丧习俗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这些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存活在现实生活中,对了解临禹城民众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汉槐冢为1800多年前东汉一王侯的墓葬。墓内呈“サ”字形,两门13室,拱券式和覆斗式相结合的墓葬。出土器物40余件,其中12莲灯为稀有文物,现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存展。另有五铢钱22枚和银链一段等文物。因冢上有一株千年古汉槐而得名。
禹王亭博物馆位于禹城市区西北3公里处,占地136.5亩,于1997年建成对外开放。该公园由一个坐北朝南的大院落(内有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具丘遗迹、禹王亭和人工湖组成。其结构新颖、紧凑、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大院落南首是一牌坊式山门,门上方为清朝干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
拾阶进入山门,有宽6米,两旁栽种着松柏的南北甬道,甬道南端东侧矗立着一石碑,上面刻着重修禹王亭记碑文;甬道南端西侧,立有两块石碑,刻记着重修禹王公园捐款单位名称和捐款个人姓名。院落北部东西两侧,各建有11间古式配殿;甬道北端即是一座明清建筑模式的禹王大殿。大殿占地300余平方米,西阔为5开间、重檐、歇山、九脊顶,总高度为16.7米,长25.4米,进深15米。
大殿正门上方、两檐之间设“禹王殿”鎏金匾额,门两侧立柱有楹联一幅,琉璃瓦顶和玺彩画,金碧辉煌。殿内正中塑禹王坐像一尊,高约6米,背后塑玉女手持风扇侍立两旁。大院落北门外系“具丘山”(南北长45米,东西宽50米,高8米)。据旧志记载:“大禹治水时曾筑此丘,以观察水势”。明、清时于土丘上建禹王亭。后年久失修毁之,土丘上建筑物荡然无存。土丘之上现长满杂草树丛。1974年山东省、德州市考古人员,曾来此考察,发现有灰土层,并拣到单孔石铲、蛋壳残片、石斧、陶弹丸、陶纺轮等古代文物。经山东省博物馆鉴定,这些文物为龙山文化遗物,具丘属“龙山文化遗址”。
1995年,市委、市政府投巨资修建禹王公园时,在紧临“具丘山”的东北侧,用土堆成高15米的大土丘,周围用水泥框架块稳固,在土丘南侧用条石修筑了64层台阶到达其顶部,在土丘顶部建筑了高8米,呈八角形的古式亭阁,曰为“禹王亭”。该亭由16根朱红立柱擎顶,木制顶壁四周,绘画着大禹治水的故事,整个“禹王亭”恢弘壮观。人们立于亭内,一可触景生情,缅怀禹王治水功绩。二可眺望禹城市容,目睹四周农村田园秀景。禹王亭东南侧,开挖有水面面积25亩的“禹王湖”,水深2米,清澈见底,四周垂柳点缀着湖景秀色。2000年
禹城人民公园地处禹市新老城区结合部,公园东临贯穿老城南北的主要交通干道——通衢路,南临文化街和洛北沿河绿色长廊,安居小区与公园南侧正门遥相对应,公园周围地势开阔、环境优雅,其位置优势得天独厚。公园总计占地17公顷,其中水面占55%,其性质为以水上游赏型的自然风景园林为主,并适当开发其它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公园。公园组景按照远眺近赏、主次有序、水陆两便的要求规划设计了24处景点,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公园正门采取了仿古牌坊样式,“人民公园”四个字由山东省省长王玉玺同志题写。园内总计种植各类苗木28000余株,搭配曲尺状的大型湖面,风光怡丽。园内还建设了儿童乐园,恢复了一步两眼井的历史遗迹等,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希望有用
⑧ 一勾勾的剧种简史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于是就有“××听到××唱,饼子贴到门框上”之誉了;饼子是该向锅里贴的,可一听到动听的“一勾勾”走了神了,却贴向门框上去了。这是说它象勾子那样,把人们的神魂一一勾住不放,因而产生了这个名称。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
“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这个剧种是在民间业余演出中发展起来的。演员来自农民,演给农民看,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演出;演的是生活小戏,唱腔、音乐并茂,通俗易懂,自然带一种农民的朴实、痛快,大手大脚的痕迹。各地农村都有过业余剧团。终于,1959年在中央提出的挖掘地方古老剧种的精神指导下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对这个新鲜事物,县委、县府都很支持,派了文化干部,后来还委任了团长;由“三十二坛醋”焦连琨任业务团长;聘请了文科、武功教师,自农村招收了一批学员;济宁一批青年也来加入,从此练功、排戏、演出,活跃在农村,曾多次参加专区(惠民、德州)会演,有传统节目,移植节目和现代剧目。后来电影演员崔文顺回乡支民,被聘为化妆师,逐渐壮大起来。1964年,代表德州专区赴“山东省地方戏曲会演”,于山东剧院演出了自编剧目《红梅》以后,更辗转鲁南、胶东、鲁北、沧南各地巡回演出,极一时之盛。1965年,毛收入竞达专区上乘。
值得回忆的是这个剧团的团风,是非常正派的。演员是农村来的青年,他(她)们朴素敦厚,要求上进,虚心学习,努力炼功;教师虽都不是名演,却待人诚恳,认真教练;上下一致,对上服从领导,对同志互相团结,互助互学,不计待遇,艰苦朴素,一心向团。上下虽只有三十二个人,互相配合,有时书记、团长、勤杂人员都互替上场;大灯光,大布景,不论制作、演出,台前台后,自动而有纪律地忙个“马不停蹄”(简直是“战斗”),这种艰苦而无怨言,集体合作工作作风,是上述短时期内取得若多成绩的根源。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
“一勾勾剧团”,在“文革”中被砍掉了。但,这个剧团的曾经存在,并拥现过一些唱出特色的演员,至今仍使人不能忘怀,一些演员有的逝世,有的转业到别的部门去工作了。已故的二人,“三十二坛醋”的唱腔,虚实相济,轻重回逗,如噎如吐,真假嗓出现的很有分寸;张洪学操板胡,勾勾作响,时歇时动,很有剧种特色。仍住梆子剧团的李富元,唱、作俱佳。他的嗓音宽厚宏亮,很有表现力;作功动辄入戏,或庄重,或诙谐,无往不响,尤其在现代戏里,他的表演带着浓重的民间味,富有生活气息;已转业五金厂的巨野宋玉珍,她的嗓音醇厚敦实,由真声转假声时,三腔(头腔、鼻腔、胸腔)共鸣,还带一种喉音,听来深沉隽永。她可以代表南派。已转业济阳文化馆的德平龙传英,她有一种适合这个剧种的特殊嗓音,虽然以此去唱梆子,那是不可设想的,来唱一勾勾,却是难能可贵的了。她的音色优美,音质坚实,真声度假声自然,婉转流畅,勾勾呼呼,惹人爱听;身段活动自然。她所演出有传统剧目《王小赶脚》 ,唱、白、作、逗,很富有民间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剧种,齐河、禹城、临邑三县交界处,至今不失流传。禹城有个业余剧团,有先前的老艺人,带一些青年,农闲时也邀请一些专业人员,不时演唱一回。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茌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四音戏。莘县、郓城及河北馆陶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以后歌者日众,人才辈出,唱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三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青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初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6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 ,获展览演出纪念奖状。1959年10月,临邑县一勾勾剧团成立,老艺人焦连琨(艺名三十二坛醋)任团长,培养出一批学员。1964年,该团参加全省革命现代戏会演,演出《红梅》 。文化大革命中,该团被撤销。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80年代末,在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
⑨ 商河鼓子秧歌的简介
商河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艰难岁月里,铸就了劳动人民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人们饱经磨砺而不甘自馁,在这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发展了生产,创造了优秀的汉族民间歌舞-商河鼓子秧歌。
所谓秧歌,它是汉族民间歌舞的统称,但必须以舞为主方称秧歌。早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他们发现商河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五十年代末山东的专家根据全省情况,筛选出商河、胶县、海阳三县的民间歌舞统一定名为山东三大秧歌,即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当时商河民间歌舞形式很多,有伞鼓舞、花鞭鼓、凤阳花鼓、花棍、采茶、小车、大头、高跷、信子、龙灯、狮包、灯官、虎牛斗、荷花灯、独竿桥、二人转、旱船、跑驴、赶脚、行车、马叉、前场、撮擂子、背媳妇、摇葫芦、打杈、哈哈等三十余种,其中“伞鼓舞”的舞蹈形式最完整,文化内涵最深邃,就重点挖掘整理,并逐渐把“鼓子秧歌”作为“伞鼓舞”代名词,叫的人多了,习惯成了自然。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极为普遍的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也是广大农民庆祝丰年、欢度新春的一种汉族民俗活动。它广泛流传在以商河县为中心的惠民、乐陵、陵县、阳信、济阳、临邑、平原、禹城等县市。据本世纪50年代调查,商河县978个自然村,就有724个村有鼓子秧歌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前后,从村庄到城镇,到处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看到追随围观秧歌表演的人群。在秧歌场里,祖孙三代共舞,屡见不鲜,可见其流传之广,普及之深。
鼓子秧歌因其人数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既寓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我国汉族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是舞蹈文化的瑰宝”,“在全世界范围的民间舞中也是极为少见的”。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五次获最高奖。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在天安门前的演出活动,盛誉海内外。
⑩ 山东的三大秧歌
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
1、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济阳、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参加舞蹈使用的道具分别为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
2、海阳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海阳、莱阳、乳山等县市,以海阳市最盛,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海阳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舞,双人舞,多人舞组成。
3、胶州秧歌:起源于胶州城北部的东小屯村。当年,村里有马、赵两姓人家,因生活所迫,每逢农闲共同到周围地方演出,年久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多在大年正月表演。
(10)山东禹城有哪些民间艺术扩展阅读
山东秧歌的影响意义:
1、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
2、秧歌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有红蓝黄绿。
3、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东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