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有哪些文化习俗
“武氏正骨法”是一门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源于清末,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上党二簧,又称上党皮簧,当地称其为“土二簧”,为西皮与二簧之合称。它是一个集南北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
土沃老花鼓是传统的群众艺术表演形式,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清代至民国的产生、形成期,建国初至“文革”期的成熟、兴盛期。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汉族戏曲剧种。因境内古称泽州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州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头南村,润城镇之上伏村,自古即在“九九重阳”这天同时举办庙会。以皇城村为核心区域,波及阳城全县及泽州、沁水两县部分地区。
⑵ 晋城的社火是什么
回答如下:
除重大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是闹社火的固定时期。每到此时,城镇乡村都要在主要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彩楼彩台、装彩车,进行各 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
舞龙、舞狮、抛绣球、抬花轿、民间八音会吹奏、锣鼓大赛、晋剧、秧歌、小戏演唱等各种传统民俗艺术活动竞相登台,场面是人山人海、灯火辉煌。丰富多彩的节目将把游客带入乡土气息十足的文化氛围中。
相关介绍:
社火,在晋城又叫耍故事、闹红火。作为文化大市,晋城的文化遗产丰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晋城先民流传下来许多各式各样的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其中不少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平九莲灯、阳城县跑旱船扛桩,陵川县的花棍舞和锣鼓……每一个社火,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社火,都是一段民俗传承。
每年正月十七,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都会举办祭祀祖先神灵兼娱人娱己的闹社火项目,晚上还有散路灯、打铁花、八音会等娱乐活动,而历史最悠久、传承最完好的要数“街道士”巡游了。
有的社火项目已经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泽州县大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鬼扳跌”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不仅仅是“送鬼王”习俗,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年俗。
大阳“二鬼扳跌”的第六代传承人常国孩今年78岁,学艺其祖父和父亲,一演就是60多年,为了不让这项非遗失传,老人现在已经教了20多个徒弟。
“二鬼扳跌”由一人表演,通过腿、背、臂的活动,展现出扳、跌、滚、跃等动作,给人以两鬼打斗扳跌的喜剧效果,妙趣横生,实际寓意是“义”“利”纷争,隐喻从义中取利的观念和做人的原则。
每年“两节”期间,前来观看“二鬼扳跌”表演的游客络绎不绝,叫好、鼓掌声不断,大家在热闹的耍乐中感受着节日的欢乐。
社火耍完了,年才能算过完了,然而过年的氛围还萦绕在人们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似乎闭上眼还能听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看到花花绿绿的社火队伍……
⑶ 山西的民间艺术是什么
山西的民间艺术是:
1、剪纸
山西剪纸是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就是为民众给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人们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一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和成熟风俗。
⑷ 你知道那些民间艺术,简单的介绍一下
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目前世界风筝界一致公认的结论。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的科学家墨翟制造的,早期风筝主要是用在军事方面的,从晚唐开始逐渐被当成玩具使用,现在中国的风筝一部分还出口日本、朝鲜、欧洲等国家。
舞狮子
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代。
木偶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邵阳布袋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⑸ 山西特色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山西特色民族活动有蒸年糕,挂灯笼,在喜庆的节日里,表演节目,走乡串户,你迎接新年的热闹景象
⑹ 晋城的文化艺术
晋城古称建兴、建州、泽州及泽州府等,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久远的历史文化遗存,造就了晋城独特的太行山水风情。境内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同时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此生长,赋予晋城“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晋城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如皇城相府、古村郭峪、柳氏民居等。此外,蟒河景区、王莽岭景区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一分活力。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晋城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省级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2处,文物总量6767处。既有古人类遗址、古寺庙、古碑刻、古名人墓葬,又有古战场、古民居、古书院和革命纪念地等。更让人引以为荣的是晋城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其约占山西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3,占中国同时期的1/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
泽州鼓书
是由晋城沙石堡马振盛(1925—1971)、苇匠徐廷荣(1907—1990)在外学习的铁板鼓书、钢板鼓书和晋城四弦书结合形成的。它与《四弦书》的坐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表演形式上更加多样活泼。如走唱、伴舞等。泽州鼓书流传于晋城市所辖周边县(区),经过了上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晋城市人民群众的喜爱。2009年,泽州鼓书被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泽州四弦书
是以四弦(四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已知最早擅演四弦书的艺人,是清光绪年间犁川盲艺人程天和(约1872-1932)。据此推知,泽州四弦书至迟在清代光绪年间之前即已形成,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
晋城剪纸和砖雕木雕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晋城剪纸以磁性剪纸为代表 ,晋城砖雕工艺精美、多姿多彩,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晋城古庙宇、古村落当中,人们常可以看到许多造型优美的砖雕,砖雕是由石雕、木雕等手工艺发展而来的,由于它比石雕容易雕刻,又比木雕耐腐蚀,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中国传统的建筑上。
晋城民间艺术和传统制作工艺
民间艺术有布老虎、剪纸、刺绣、砖雕、面塑等。还有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如:阳城生铁冶铸技艺、阳城焙面娃娃、大阳手工制针业、高平黑陶工艺等等。
晋城打铁花
打铁花,是晋城市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倒进煤炭,用鼓风机吹,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2011年4月18日,晋城打铁花习俗入选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围棋
晋城是围棋之乡,晋城市陵川棋子山是世界围棋重要发祥地,相传上古时期,尧帝为教育自己的儿子丹朱,在棋子山发明了围棋,教丹朱从中学习治国治军之道。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2009年举办了第二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2011年举办了第三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
⑺ 山西民间艺术有哪些
山西民间艺术:
1、蒲剧
蒲剧因兴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运城永济),故称蒲州梆子、“乱弹”等,流布于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地区。其特点是“满口疾呼很奔放,河曲野啸起回浪,生旦净丑有区别,悲壮激越音流畅”。在蒲剧艺术发展过程中,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和演员,如临猗人郭宝臣(1856—1918),世人赞其“声满天地”“无字不响”,有“慷慨悲壮之雄风”。
2、晋剧
晋剧产生并活跃于山西中部地区,人称“中路梆子”,也称“山西梆子”。晋剧是蒲剧北上后吸收了中部地区祁太秧歌和汾孝干板秧歌等艺术形式的腔调和打击乐等表演元素而形成的,在语音、唱腔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良,变成了既高亢激越又清新委婉的风格。清中后期,晋商的发展壮大使晋剧沿着商路向外发展,在蒙冀陕甘宁青等地均有广泛的传播。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动于山西北部地区而得名,省内称“北路戏”或“上路调”。早期的北路梆子和晋剧一样,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起来发展形成的新剧种,舒展刚健的风格是其特色。北路梆子形成时间约在明末,流布于晋北、内蒙古以及河北张家口、蔚县等地。清咸丰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班社众多,名家辈出。
4、民间社火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5、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演奏者情态激奋,忽而抛镲亮相,忽而怀抱金瓜,十八般武艺引人入胜,表演起来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⑻ 晋城剪纸的介绍
晋城剪纸,是山西省晋城地区汉族民间艺术之一。晋城剪纸以磁性剪纸为代表,在全国独树一帜。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木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
⑼ 山西民间艺术有什么
威风锣鼓,平阳木版年画,霍州面塑,浮山剪纸
⑽ 山西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1、戏曲
山西省的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称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为梆子腔的正宗。积淀并代表着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着地方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