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就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思路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2.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艺术教育的育人功效日益凸显,学生艺术素质普遍得到提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但是,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3.明确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艺术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学校艺术教育特点与规律,统筹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着力加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的差距,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和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多元评价制度,强化和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努力破解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艺术教育规范科学发展。
二、抓住重点环节,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
4.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初中阶段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总课时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要因地制宜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5.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开展学生艺术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坚持勤俭节约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要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的建设工作。鼓励学校开展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定期举办艺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并形成本地、本校学生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中小学校要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组织学生赴外地参加艺术活动应当征得其监护人同意,并由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6.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要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艺术教师,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积极开展顶岗实习。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专职艺术教师不足的地区和学校,可由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组织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师资格认定。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要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艺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工作要计入工作量。7.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当地群众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鼓励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支持和辅导艺术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努力提升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的学校和课堂。
三、建立评价制度,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
8.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依据普通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力量研制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指标和操作办法,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9.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要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以艺术课程开课率、课外艺术活动的学生参与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艺术素质为重点开展自评,自评结果应通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高等学校要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10.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2014年开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要向教育部提交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内容包括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以及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等方面的情况。2015年开始,教育部将编制并发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四、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
11.加强组织领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艺术教育领导工作机制,地(市)、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管理艺术教育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各级教研机构要配备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研员,并建立艺术教研员准入、研修、考核机制。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明确分管艺术教育的校级负责人和职能部门。高等学校要有校级负责人分管艺术教育工作,并明确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要有计划地组织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干部和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参加艺术教育培训,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12.保障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配置。各地教育财政投入中要保证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确保艺术教育经费随教育经费的增加相应增长。鼓励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增加艺术教育投入。要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区域内艺术教育均衡发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把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建设纳入本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项目规划,并保证配置到位。各级各类学校要执行国家制定的配置标准,充分发挥场馆等设施设备的功能,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和大型艺术活动需求。13.加强艺术教育督导与宣传力度。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和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并向社会公示。教育部将适时组织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检查。要在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加大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都来重视、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尊重、关心艺术教师,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贰’ 浅议如何开展艺术教育
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和统领作用。艺术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具有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树立起培养创新精神的艺术教育观念、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和“做人”、“做事”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观念。学校艺术教育是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过程中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境界和艺术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
二、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应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建立艺术教育工作长效机制。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评价学校的艺术教育,管理要分工明确、线条清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的辐射作用。这就使得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中长期规划与学年、学期计划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三、提供有力保障
为满足艺术类课程教学的需要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需要,学校应按照《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配备齐全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比如:学校应设有专业舞蹈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和美术教室,配备电子琴、钢琴、电钢琴、手风琴、架子鼓、合唱台、美术用的画板、画架等绘画工具。学校应设有可以进行节目排练、节目展演等大型活动的场地,为学生的艺术展演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还应计划每年都能筹措资金添置艺术教育设施、设备。
‘叁’ 浅谈如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发展
因此,重视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保障。如何提高教学艺术?一、教师必须有五个“一”基本功五个“一”基本功是:普通话,好板书,好口才,好文章,好方法。教师有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在听觉上给学生以美感。教师有好板书,在视觉上给学生以美感。再加上教师有好口才,好文章,徐徐道来,娓娓动听,就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听你的课是享受。好方法就是通过钻研各种教法,发挥自己优势,形成自己特色,这样教学法就活起来了。二、教师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引路人教师是五种角色兼具的人,即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毕业事业的引路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因此教师是社会的重要角色。有人说过:“你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应成为什么样的人。”甘地说:“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课本。”因此德才兼备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基本保证。三、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拥有该学科的渊博知识,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教师如果有了渊博的学识,教学就有了源泉。实践证明,教师“授业解惑”的职能决定了教师不但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这不是一件容易达到的事情,虽然许多教师为科班出身,但所学未必精到,有的教师表面看来知识游刃有余,实则浅薄寒伧,学生很难从其身上体会到教师应有的文化底蕴,而教师也难于以识服人。学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力量源泉,教学艺术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具体途径。因此,教师能够通晓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发掘知识渊薮,真正成为让学生佩服的教师,才是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四、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研究教学规律,即指研究教学内容的规律、教学方法上的规律和认知上的规律等。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易于接受的规律是从具体到一般,即从感性到理性。以数学为例,当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新的趋向和热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强,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逻辑的连贯性、积极的创造性角度出发研究教学、钻研教学。例如,将书上的知识进行重组,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具体化等。这样使学生既学得具体、轻松,教师也教得愉悦,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互动。五、教师必须把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愤怒出诗人,激情见水平。情感之于教学,犹如能源之于发动机。把情感贯穿整个课堂,融入“精,气,神”,即精力充沛,气势旺盛和神采飞扬,就会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能起到消除疲劳、激发创造力的作用。充满感情的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使主体乐此不疲,而且思维敏捷,并富有创造性。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又应该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没有教师的情感就很难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与追求。教师的情感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爱,这种爱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发挥情感的作用,即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教师充满激情的讲授,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取得进步的快乐。六、教师必须把新的、正确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教学中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教学也如此。“教有教法,教无定法”,教学对象因时代不同、生源不同而有诸多差异,教学方法也不能一层不变。教师在教学艺术的研究中,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浅层次上,这就要求教师竭尽所能,努力探究教学技法,以实现教学的真正高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层出不穷,教师不能死守教材吃老本,而应该乐于接受新事物,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上“与日俱进”。七、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学得牢固,积极思维兴趣才浓厚。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八、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求知。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预先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可能遗忘的知识点、上次教学没有听懂的地方、或是难度较大的课题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能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全面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进行教学评价,从而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九、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教学为例。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求比其它学科高,致使数学教学必须更加强调形象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善于运用严密的逻辑武器,而且还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法宝,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从具体可感的形象中,把理论与形象融为一体,完成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数学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于比喻、类比、模拟、描绘等艺术手法,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原理、概念、公式和定理等。如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悬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十、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仍以数学教学为例,对于讲授《高等数学》,许多教师认为不能离开传统的“黑板”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过程,而且能使课堂由静变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的传统教法。如传统教学手段只能提供静止的画面,对运动、抽象的画面或过程则难以表现。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肆’ 造型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要如何进行
艺术教育是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如果说想要对孩子进行造型艺术教育的话,小编也是建议家长平时可以去告诉孩子该如何去做一些造型,或者是去告诉孩子造型。可以让我们的形象变得更加的好看,让孩子认识到美,于是再去教育孩子,去做一些造型,这样的话,也是能够让孩子的智力变得更加的优异一些。
想要让孩子把艺术坚持下去,那么,家长所需要注意的事情就非常多了,首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坚持下去。其次,孩子要进行退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苦口婆心的劝说,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以后为了自己当时的坚持而开心。总而言之,小编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是什么样的艺术?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
‘伍’ 小学艺术教育该怎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一、源头活水清如许,东风细雨润春蕾
艺术教育是我校的传统教学项目、特色品牌项目。我校小学生民乐团自1999年7月建团至今,已经举办民乐专场音乐会数十场。曾经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全国首家小学生民乐团专场音乐会,为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举办专场音乐会,赴济南举办山东省九五教育成就展专场音乐会,应邀在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国少年儿童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上进行演奏;在本市以每年一届音乐会的学校传统,已经连续推出了七届。这一系列举措,奏响了我校艺术教育的华彩乐章,有力的促进了学生艺术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立足厚实积淀,着眼改革创新。2008年,我校改革艺术教育的教学形式,将原来的课外辅导方式改为校内选修课。我校的艺术选修课,本着“坚持教育公平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的原则,学生通过选修课学习,每人至少具备了一种艺术特长。2010年又将民乐教学纳入校本课程系列。把艺术教育推向了深化研究与提升阶段。
二、艺术资源赛宝藏,双师教学伴成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校的艺术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学生选修、教师配置等方面广开门路,兼容并蓄,开拓创新,做到了课时设置合理,教材开发适宜,学生安排有序,师资充裕优质,力求规范而高效。
1、开设艺术选修课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指出: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课时总量的16.8%,学校可以把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综合使用,集中或分散开设。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规定: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鼓励选择综合课程。
我校充分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集中安排综合的艺术选修课,设置为每周2课时,每学年约64课时。
艺术选修课程以民乐教学为主,同时开设舞蹈、合唱、美术等科目,以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民乐选修的内容包括民乐基础知识、乐器演奏基本技法、民乐历史知识与经典作品、民乐演奏的团队知识和礼仪知识、乐器养护知识等。乐器教学则按照打击乐、笛子、唢呐、笙、二胡、大阮、琵琶、古筝、柳琴等类别进行分组(班)教学。
在选修课时间,要求学生人人选择一门有兴趣的课程参与学习。学生选修采用个人自愿与教师选认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依据兴趣爱好提出各自的选修意向,选修课教师负责面试,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选修科目以及各类课程的选修人数。已经选修的学生,如果中途兴趣转移或学习不适宜,可以重新选择。
学校按科目、组别组建临时走读班,设置固定教学场所。如组建了二胡大(小)班、笛子班、大(中)阮班、琵琶班等,学生每次参加选修学习都要到指定的教室去,常年不变更。
2、开发民乐校本教材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
按照“传承文化,推陈出新,奠定基础,发展特长”的理念,我校研发了《民乐教学系列讲义》,如《二胡入门》《琵琶入门》《古筝入门》等。组织力量搜集、整理、改编民乐资源,建立学校的民乐曲谱库,已汇集适合小学生演奏的优秀曲目一百余首,其中既有传统的成品曲目,也有经过简化处理的改编曲目,还有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的创作曲目。我校自主研发的这套民乐教材被评为潍坊市校本教材一等奖。丰富的课程资源为选修课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乐校本教材中供学生学习与演奏的主要曲目有:
创作曲目:《希望》《黄土情》《沂蒙情》《自古英雄出少年》
改编曲目:《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到沂河》《丰收凯歌》《阿里郎》《茉莉花》《好汉歌》
成品曲目:《北京喜讯》《春节序曲》《彝族舞曲》《彩云追月》《丰收锣鼓》《丰收年》《花好月圆》《拉德茨基进行曲》《喜洋洋》《赛马》《乡韵》《扬鞭催马运粮忙》《我是一个兵》《山村来了售货员》《双手开出幸福泉》《战台风》《阿里山的姑娘》《美丽的村庄》《雪绒花》《世上只有妈妈好》《火车进山寨》《火车向着韶山跑》……
3、实行双师制教学
我校专门设立了艺术教育总指挥和总负责人,组建了艺术选修课的教学团队,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选聘的教师阵容整齐,实力雄厚。学校还特设一名艺术总监,全面负责外聘教师对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水平;为每个教学班(组)配备指导教师和管理教师——聘用的校外艺术教师,均为我市的民乐专长人才,具有长期从事民乐基础教学的丰富经验和显着业绩;选用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一定艺术特长的本校教师担任管理教师,负责协助开展常规管理和教学活动。实行双师制,保障艺术选修课的有序性、高效性。
艺术教育组长(总指挥)于政虎
艺术教育副组长(总负责)李国庆
民乐教学双师制配置一览表
组(班)别
指导教师
管理教师
艺术总监
打击乐
三、掠浮去躁本道立,建章立制促发展
每当周二下午,学生参加艺术选修课,校园里琴韵悠扬,笛笙和鸣。高年级学生温故习新,娴熟自如;低年级学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猛听得锣鼓铿锵声骤起,又欣闻大珠小珠落玉盘,低回处令心悱恻,澎湃时激人畅扬。
人们走进校园,常惊羡于一朵朵盛开的艺术之花。其根基深植于我校始终遵循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正确方向,按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特点,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兴趣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以扎实的课堂教学予以保障,实现学生艺术技能和品格修养的双丰收。
1、依据课标,切合实际,设定教学目标
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结合我校民乐发展的现实需要,确定民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1)提高民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2)培养民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学习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法。
(4)提高学生的民乐实践能力。
(5)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6)尊重民乐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2、分组指导,分层教学,发展兴趣特长
我校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按乐器类别划分学习小组,实行分组指导。在各组中则实行分层教学,对年龄差异较大、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在训练要求上有所区别。小学生学习民乐应建立在兴趣之上,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点拨等方法增加趣味性,注重民乐教学与歌唱、舞蹈、绘画等姊妹艺术相结合,弓法、指法的严格训练与唱谱子、讲故事、做游戏、小组比赛、小规模演奏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循序渐进,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逐步强化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重视体验,开放教学形式
我校努力保障艺术选修课的教学设施与活动经费,购置了大批训练器材,并维护这些器材的正常使用。积极为学生创设艺术实践的机会,定期策划与组织大型民乐专场音乐会,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演出活动。例如,近几年民乐团举办的重大演出活动有:2007年2月参加潍坊市电视台“春节晚会”录制演出,同年5月成功举办“和弦童心专场音乐会”;受潍坊市教育局委派,民乐团于2008年4月19日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为推动海峡两岸中小学生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同年5月为赴潍考察的教育部专家团举办专场音乐会,得到高度评价;2009年5月,受潍城区教育局委托,成功举办潍城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暨民乐团十年庆典专场音乐会,社会反响热烈。2011年5月30日又一次成功举办了庆“六、一”童心神韵专场音乐会,受到了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及家长的赞誉。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演出实践活动,切身体验成功感,自信心得以加强,学习成果有效巩固,极大地提升了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支持与家长拥护。
4、机制保障,评价引导,师生同步发展
师资力量是开设选修课的保障。我校将选修课教师纳入教师成长计划,实行校本培训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严明奖惩制度,通过制度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同步成长为爱艺术、懂艺术、有特长的艺术教育骨干力量。
为使学生长期保持对民乐学习的兴趣与持久动力,我校设立了段位卡,实行等级考核与管理,开展多元化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四、桃李不言自成蹊,丝竹雅韵路正长
开设艺术选修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艺术学习与实践的平台,使历史悠久的优秀民族艺术走进了普通学生与一般家庭。学生在校园里受到了艺术熏陶,演奏技能得到训练,艺术素养不断丰富,并且磨练了意志品质,提高了道德素质。参加艺术选修的学生,普遍养成了认真严谨、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自信自强的良好作风,并自觉迁移到在校学习的各项活动之中,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特别强。近三年来,在省部级以上组织的艺术比赛、征文评选、科技创新比赛中,先后有2000多人次获奖。
六年级袁倩玉同学的家长在致学校的反馈意见中写道:“音乐会的举办给予孩子们的不仅是一个展示过程,更体现了团队合作的一种精神。对现在这些独生子女来说,在家中个个都是小皇帝,团队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让他们懂得个人力量固然重要,只有团队的合作才能达到气势恢宏的境界。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徐冰怡同学的家长则高兴地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不仅能受到艺术熏陶,而且还提高了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我校不仅积极开展艺术教学实践,而且重视对艺术教育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成果,多次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其中《小学民乐教学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度潍坊教育创新一等奖,我校被命名为潍坊市艺术教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有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潍坊市关工委的领导以及大连市中山区教育考察团、黑龙江省及山东蓬莱等地市的一些兄弟学校先后来校观摩艺术选修课,纷纷给予高度评价。《新世纪文学选刊》《齐鲁晚报》、潍坊电视台、潍城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情况与成绩。
在小学生中成功开展艺术教育,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使我校的办学水平与社会影响力快速提升。我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校、潍坊市民乐教学传统项目学校、潍坊市特色学校,潍坊市朝阳读书双十佳学校,荣获国家级艺术教育突出贡献奖、山东省“教育成就展”特别贡献奖、潍坊市教育创新一等奖等荣誉。
台北市的来宾在观赏了我校专场音乐会,东华大学教授李少如先生题赠:“乐美音谐,文化深蕴。”徐德莲老师赞叹道:“绕梁三日,潍坊之光!”
原山东省教育厅齐涛厅长特别为本校题词,“特色立校,素质为本。”将激励我校师生在素质教育的征程上,一如既往,勇于实践,向着更高的目标大步前行。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而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于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学校教育中,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促进小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将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每个孩子美感启蒙的重要时期,与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相比,现在的美术教育抛弃了“填鸭式”的僵硬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均衡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学生对于一件事情有了兴趣,那么就会很自然地聚精会神地去做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美术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画画!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从而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利用美术教育轻松自由的条件,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强烈的欲望,坚定的信心,自觉自愿地去主动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深受小孩子的喜欢,那作为教师,我们就可以将喜羊羊或者灰太狼之类讲给小孩子听。这样一来,美术就起到了培养学生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可以找到学习的动力,带动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成绩与效率。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力就无法进行创造性创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十分重要。小学美术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力,使用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其创造力得以启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使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求知欲,我们应启发他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时会有意无意地注意表演对象,并加以记忆。观察得越多,记忆内容越丰富,这样就会将那些本来无联系的内容随意地组合在一起,并进行一些细节的“添枝加叶”,时间一长,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丰富,就能在作品中体现儿童的个性思想。
三、发展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美术重在创造、求异。越表现出和别人不同的就越有自己的特点,越有个性,这就产生了创造性。而美术作品的这一特点来源于思维,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对周围事物多提几个“为什么”进行思考,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这样添?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这些都是一个创造过程,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具体途径。
因为儿童本身潜意识的童真、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水果画成人画,并赋予一定的面部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识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可以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里,观察到的不仅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呈现出具有独特的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手中的线条去描绘自己的现实生活。因此,创造力是孩子活跃的灵魂,是推动孩子智力发展,带动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当前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创造因其所具有的特性,在艺术教育以至在整个教育中都占着独特的重要位置,我们要积极而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四、发展学生全身心的协调能力
在美术作品的形成过程中,观察、记忆、想象和理解能力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在眼、脑、手、体相互协同作用下,集中注意力才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美术课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的基本活动,能使学生的脑、眼、手等多器官协调并用,锻炼和调高学生观察力、判断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陶冶儿童的性情,塑造美好心灵
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可辅助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上,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美术教育用视透形象刺激人的思维意识,让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道德观念,是进行精神品质和思想意识的教育,能触动灵魂的向往而达到优美崇高思想境界的效果。如静物写生,真实而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如画校园题材的游戏,反映了学生天真烂漫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为童年生活和学习而陶醉。产生爱学习、能与人友好交往,并会互相关心、团结向上的好品质。在进行一些《我的家乡》《难忘的旅游风光》《蓝天白云下的农村》等记忆画训练中,让学生大胆表现祖国江山的美,家乡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这些思想健康、情趣高尚、有益身心的各种活动中,使他们在感官上愉快、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触动,达到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
总之,在新形势下,美术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对从事美术教育和教学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小学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学区周店小学)
‘陆’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本规程。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第三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第四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和指导全国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建立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制度。第二章学校艺术课程第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职业学校应当开设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艺术课程。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第七条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开设的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教学中使用经国家或者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的教材。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进行教学。第八条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课程列入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科目。
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课程应当进行考试或者考查,考试或者考查方式由学校自行决定。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将成绩计入学分。第三章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第九条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项艺术活动。第十条学校每年应当根据自身条件,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省、地、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在艺术教育中应当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全国每三年举办一次中学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包括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生艺术活动。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促进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任何部门和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商业性艺术活动或者商业性的庆典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社会文化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举办的艺术比赛或活动,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者备案。第十二条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以及校园的整体设计应当有利于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校园内不得进行文化艺术产品的推销活动。第四章学校艺术教育的保障第十三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明确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配备艺术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规划、管理、指导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学校应当有一位校级领导主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并明确校内艺术教育管理部门。
学校应当注意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第十四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艺术教师,做好艺术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为艺术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学校的艺术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兼职教师应当相对稳定,非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要接受艺术专业的培训。
艺术教师组织、指导学校课外艺术活动,应当计入教师工作量。
‘柒’ 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及艺术工作
一、增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各地各校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摆正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体、音、美教师教研组,各地各校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并进行体卫艺三方面的业务培训。学校校长要认真履行学生体质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认真研究解决学校体育艺术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学生接受体育、艺术教育和参加活动的权利,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评价机制,积极实施新的体育艺术课程标准
各地各校要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发地方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形成地方特色。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学校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课程标准中的引领作用。体育、艺术课要选择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组织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体育、艺术基本知识、技能、审美能力及表演技能的教学。体育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坚持身体素质课课练,加强体能练习,培养学生自锻能力、创新能力,锤炼强健体魄,保持体育、艺术学科实践性的特色。切实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并列入课表形成制度,定期督查并公布实施情况。要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活跃学生课余文体生活,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和谐发展。
三、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师资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各地各校要按规定配备合格的专业教师,满足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培训,组织体育、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学校讲学,培训一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全面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要专门设计培训项目与内容,定期培训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执教能力。经过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体育、艺术教师不得上岗任教。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艺术教研组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管理,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新课程学习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拓展校本课程,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关心体育、艺术教师生活和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在职称考核、评优晋级和职务聘用聘任等方面和其他学科同等对待,激发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四、着力构建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器材设施建设
争取政府加大投入经费,同时还要争取社会、企业、慈善机构等的支持。各地各校要加大经费投入,每学年不得少于公用经费80%用于加快场馆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各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配齐器材设施;农村小学要开发和选用学校资源,遵循“因地制宜、适用耐用、美观安全”的原则,装备好体育、艺术器材设施,满足体育、艺术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需要。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配备体育、艺术器材和场地建设。要在教室周边设置便于学生课间锻炼且安全实用的健身器材,吸引更多学生参加锻炼,满足学生健身需求。要强化管理,制定相应的使用维修与管理制度,定期维修与安全检查,提高场地器材设施的使用效益。
五、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补充机制,积极开展学生课余训练
在组织好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余体艺训练,培养优秀体艺后备人才。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选择1—2个体育艺术项目,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和校级代表队,组织有特长的学生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培养优秀体育艺术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体育传统与艺术特色。学校每年组织1-2次以田径运动为主的综合性运动会及艺术展演活动或体育艺术节,要改革学校运动会传统竞赛的模式,突出健身、娱乐功能,每学期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寒暑假期间,各地可视实际,组织中小学生体育艺术及拓展项目夏(冬)令营活动,满足学生校内外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和艺术展演制度,做好优势项目布局;改善训练条件和生活条件,激励学生刻苦训练,不断提高体育与艺术的技能水平。
六、着力构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领导组织机制,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依法依规,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政策法规,明确分管领导,落实管理机构和职责,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发展规划目标,落实保障措施,保障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完善体育、艺术教学、课外文体活动与训练、场馆设施和器材等各项管理制度,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列入教育局评估督导、评先评优的内容,市教育局将定期对各地各校贯彻落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政策法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坚决制止随意减少、挤占体育、艺术教学及活动时间,杜绝不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按计划组织课外活动等现象;定期召开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总结交流、研讨大会;要有计划地组织优质体育、艺术课展示和教学比赛,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捌’ 如何提高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在目前形势下,要想真正提高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应同时从两个方面着力工作:一个方面是客观科学的宣传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是扎扎实实的提高艺术教育自身的水平,真正为素质教育做点实事。
‘玖’ 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的想法和建议怎么写
在学校教育中,从来没有一种教育能像艺术教育这样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来没有一种教育能比艺术更多地占据人们闲暇的生活空间,进而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艺术教育发挥作用之处,正是其他教育难有作为之处。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却把艺术课放在次要地位,将艺术课的开设视为可有可无,这就严重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子:提高认识,确立学校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学校艺术教育得到不断加强。
仍有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同志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艺术教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普遍存在。实践表明,制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根
本原因是认识问题。因此,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进一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而非艺术专业人才。
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但是由于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薄弱,科研工作落后,当前人们对学校艺
术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形式及规律等还缺少应有的认识,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教育的模式和要求来看待学校艺术教育,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培养少数艺术尖子,忽视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宗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文化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应试教育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特殊反映。
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在当前,要把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普及方面,加强课堂和农村艺术教育,使学校艺术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9)艺术教育如何促进学校发展扩展阅读
艺术教育的作用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是人首要的、基本的能力,也是形成其它能力的基础。智识教育强调的是逻辑的、理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左脑。艺术教育则侧重于直觉的、感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右脑。
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人类能力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为艺术思维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因此在任何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艺术是神圣的,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大师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而要培养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就必不可少。因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审美。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