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
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
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因此,教
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时,要注意欣赏环境的作用
第一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教师可让儿童走进自然,接触身边的美的事
物开始,如欣赏柳树的炯娜多姿.感受松树的沦桑挺拔观赏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在各种
随机的或专门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培养儿童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第二,布置多样而优美的环境。在儿童生活和受枚育的场所,为儿童创设优美的环境.可
以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其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
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室内环垅的设计,除了让儿童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外,应在室内可利
用的空间中作多种装饰,展示各种图片和儿童作品。在教学楼的过道、楼梯边的墙上可陈列幼
儿的创作作品和名画复制品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专设一间幼儿美术活动室。
环览布置在色彩和形式上要有儿童的特点,应做到整沽、温馨、活泼及儿童化,使之成为花
园和乐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情绪。环境设备力求实用、美观、整沾、有序。儿童在多样
而关观的环境中,能随时观察各种事物,或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力和审美能
力。教师也要有愈识地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感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笑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
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
㈡ 美术馆的设计该如何规划要想体现艺术感,怎么设置最好
美术馆的设计一定要规划好,这样才可以有艺术感,才会感动人,否则这个建筑毫无意义,因为它是否能长久,是由时间来证明,而不是咱们个人可以决定的。我们希望可以实现一个自然生态、艺术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美术馆,为未来的运营提供非常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自然尊重的基础上,让美术馆成为有机的生命体。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点赞加个关注哟,你们的支持是小编最大的动力,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留言哟,看到都会回复的,那我们就下期再见喽!
㈢ 幼儿园的美术环境如何创设
荥阳市第二小学幼儿园 郝晓燕 幼儿作为人类最初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环境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他们进行全部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幼儿园的美术环境是指幼儿园向幼儿提供自由欣赏和创造的外部条件,它使幼儿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术教育。“幼儿园的美术环境从空间和时间上可分为大的环境和小的环境。大的环境是指各班除活动室以外的公共空间,包括幼儿园建筑、室外活动场地、走廊、卫生间、睡眼室等:小的环境既美术活动角”。这些环境既是幼儿在园活动的物质条件与基础,又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要充分发挥空间环境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价值。 一、幼儿园创设美术环境的特点 1、艺术趣味性 空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在造型、色彩上应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强调积极的审美意义,尊重理解幼儿的审美需求。如:多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物或人物卡通形象,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态稚拙、夸张,色彩鲜艳、明快,制作手法多样,并使幼儿百看不厌,均可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体参与性一个良好的空间艺术环境布置,要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幼儿成为环境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同时,幼儿在参于活动室的墙面和悬挂物制作的过程中,使环境布置与幼儿产生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如;在活动室利用一面墙的位置设计出一个精美的“爱心日历”,把一个月的三十天放入,成为三十个方格,即:“日历”,幼儿每天可以自主地将自己认为有趣的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如:种植的小苗比昨天长高了多少;当天的天气性况;自己穿什么衣服等等,然后把画出来的图画贴在日历上。这种环境布置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幼儿爱的情感;另外,可以丰富幼儿相关知识,如时间概念、植物生长、还可以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幼儿可以把自己认为可爱的、有趣的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在专栏里表现出来,使幼儿的需要获得满足,能力获得发展,获得一种开放性的艺术教育效果。让幼儿动手参与空间艺术环境布置,还能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进一步认识,从而使幼儿更懂得保护环境,萌发创设美好环境的意识。 3、年龄差异性 由于幼儿园中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环境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幼儿园的艺术环境创设应考虑年龄差异性。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可在其生活空间里多布置些美观的小型艺术品。墙饰可选择集体生活、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多借可爱的动物形象来表达构思;中班,可选择反应自然常识性内容,形象选择可以人与动物融洽共生为主题来布置墙面;大班的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较强,可在其空间环境中,多布置些社会常识性内容为主的半成品,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4、教育渗透性 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对他们不能进行空洞抽象的理论教育,应该运用具体的形象,启发他们在看、听、摸、做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所以,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应通过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直观的生活形象展示,启迪幼儿智慧,净化幼儿心灵,陶冶幼儿的情操,渗透犹如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 5、经济安全性 有些空间艺术环境的布置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大可不必追求高档制作材料,重要的是构思巧妙,形式新颖。生活中许多闲置无用的废旧材料也能出精品,变废为宝,即能展示幼儿教师的心灵手巧及审美品味,又能启迪、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在布置过程中,有很多层面的操作需要经过画、做、贴、剪、挂等环节,可以,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完成,所以随时考虑安全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立体墙饰的外形要柔和圆润,切记尖锐突出,悬挂职墙饰要牢固,制作材料不能由污染或其他危险性,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一个安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空间艺术环境的布置。 二、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具体创设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幼儿园美术环境创设总的要求使要现《纲要》精神和艺术教充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 1、空间的创设与利 (1)要充分利用户外创设的环境。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使大自然的一部分,对幼儿认识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优美的户外环境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所以,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创设,首先要考虑绿化,可种植四季树木花草,或以人造物作为点缀,也可因地制宜地作些艺术加工,又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做些微型建筑来加以美化前怕狼后怕虎环境,其次,总体上要有幼儿生活气息,色调要明亮,绘画的主题要配合幼儿园教育特色。 (2)设置活动室中区域性活动时,可以根据不同区哉的特点,用不同的色卡或卡通画进行划分。 (3)应充分发挥房舍、设备和材料的功能,如在楼道墙面贴一些白色瓷砖,供幼儿练习画画。睡眼室的布置要简洁,色调要温和平静,有利于幼儿休息;卫生间要保持洁净有序的特点。 (4)应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造的活动空间——美术角。在这里可以为幼儿备置一些可供欣赏的画册,以及美术创造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等,让幼儿在自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想象与创造,同时教师可适时适当地给予幼儿必要的启发与指导。 2、幼儿园的墙
㈣ 幼儿园如何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在活动室内设置各种活动角落
在活动室内可以为孩子们设置玩具角、图书角、美术角、常识角、自然角等。这些活动角落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活动机会和空间,同时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增长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加强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比如:在幼儿园设置的美术角,这是为幼儿提供美工活动的场所。孩子们在绘画、剪贴、折纸、塑造、制做等活动中,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美工活动既可以对幼儿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又可以培养幼儿抽象思维的能力。美工活动是手脑并用、动静交替、寓教于乐的好形式。幼儿在玩中做,玩中学,整个活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可以使幼儿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因此在幼儿园中设置美术角是十分必要的。为幼儿设置图书角,可以使孩子们通过阅览图书,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图书角有多种形式,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制做专用的图书柜,图书架等,狭窄的幼儿园可以将图书角设置在窗台上。效果比较好的是布袋式图书角。布袋式图书角具有制作简便,不占空间,价格低廉,幼儿取送图书方便,美观大方,富有幼儿情趣等特点。同时,可以培养幼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布袋式图书角,可以设置在风琴的背面和门上,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布置家园联系,小红花园地等专栏
家园联系、小红花园地专栏,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栏园。家园联系专栏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该专栏可以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以及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教师还要以通过家园信箱栏目,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见解和要求,通过信箱传递给教师,共同为教育好幼儿做出努力。幼儿园设置小红花园地,是为了表扬和鼓励幼儿进步,激发动儿积极向上的愿望。小红花代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情况确立,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学习小红花,守纪律小红花,讲卫生小红花等。在周末总评时,就可以比一比,谁的红花最多,谁的进步最大,通过在幼儿园设置小红花园地,使孩子们能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三、幼儿园瓷砖墙壁的利用
在幼儿园设置瓷砖墙面,为师生共同参与装饰、绘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是幼儿园布置环境较为理想的方法。
在师生共同设计、布置环境的过程中,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瓷砖墙壁上,使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增添一种亲切感,提高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美的环境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也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如果幼儿园结合主题教育与季节的变化,随时更换幼儿的作品,就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了知识传授。
在活动室设置瓷砖墙面,为幼儿提供了即兴作画的新天地。瓷砖墙面光滑,洁白、易画、易擦、易清洗,是幼儿作画的最佳场所。幼儿即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育的主题作画,也可以按着自己的想象即兴作画,还可以几个小朋友自由结合集体作画。从个体上来说,不但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兴趣,而且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整体上来说,既美化了幼儿生活环境,使幼儿生活在不断变化,富有新意的童趣世界中,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思想。这项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活动室设置瓷砖墙面,也为教师展示美术技能提供了极好的舞台,教师在瓷砖墙面上既可以根据教育主题的内容选择粘贴的题材,也可以按着自己的爱好进行粘贴,还可将墙面涂上颜色,然后再进行粘贴。这样既能不断提高教师手工技能,又给幼儿创设一个和谐轻松、富有美感的环境。幼儿在这样一个天地里,即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受到知识的教育。
四、用纸贴画,布贴画装饰布置幼儿园环境
1、用各种纸贴画布置幼儿园环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说的各种纸包括吹塑纸、绒纸、旧挂历纸、手工纸和不干胶纸等。这些纸粘贴出的作品,色彩鲜艳,画面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比如,采用比较先进的彩色不干胶纸粘贴玻璃画,布置幼儿园环境,效果十分显着。这种形势是把不干胶的艳丽色彩与玻璃的透明作用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深受幼儿的欢迎。特别是具有主题性的内容,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使该于们受到教育和启发。不干胶纸粘贴的玻璃画,优点很多,最主要的是不怕水,不怕擦,不易损坏,还可以随时更换。
2、用布贴画装饰、布置幼儿园环境,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新颖别致的良好空间,布帖画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作画方法,画面材质新颖,色彩十分明快,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将不同规格和内容的布贴画分别布置在梯厅和活动室内,可以使孩子们在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受到教育。真正是寓理于情,寓教于乐。
幼儿天真、活泼,他们早期性格与习惯的形成,是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幼儿生理上的弱性,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依赖性,幼儿行为的可塑性,决定了环境作用的广泛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为幼儿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优雅、舒美的环境。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不仅达到了对幼儿心灵塑造、情感陶冶的目的,同时,为幼儿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㈤ 如何创设美术区域环境培养孩子创
一、多元美术区域空间的创设
创设多元美术区域空间,让幼儿在温馨、有序的美术区域氛围中自主学习,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美术环境熏陶,培养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固定美术区域,在美术区域中摆放上幼儿平时喜欢的一些范画,提供各种绘画工具,而墙面上可以是各种绘画技巧的介绍,并装饰一些绿色植物,贴上安静的图示,这里环境温馨,静雅,适合幼儿安静感受美,激发美术创作的灵感。
其次,结合其他区域或主题内容的布置,拓展幼儿美术区域空间,能激发幼儿美术区域的兴趣。如:大班主题活动《动物世界》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书、动物图片、头饰等布置环境,并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运用艺术手段表现对动物的认识,始终让幼儿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根据主题创设的一个个有趣变换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
再次,幼儿园的公共美术区域、电子绘画室、幼儿家庭的绘画区等等,也都可以是孩子美术区域的场所。创设多元的美术区域空间,让孩子多感受动态美术区域氛围,接受美术区域的信息,潜移默化的培养美术区域的兴趣,提高美术区域的能力。
二、多元美术区域互动的尝试
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是早期美术区域教学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产生,美术活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美术活动区域交往的作用。关注幼儿的美术活动区域过程,采用师幼共读、同伴交流、亲子美术区域等多种方式进行美术活动区域互动,提高美术区域效果。
师幼互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美术区域真正进入师生互动之间,成为幼儿美术区域的重要部分。引导幼儿选画、看画、读画,引导孩子发问、讨论、思考,帮助孩子将画和个人的体验串联,这样幼儿才会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在让孩子惊醒美术创作的时候,一定要让幼儿大胆地画,宁要脏不要干净,宁要方不要圆。如我们班上有个孩子,从不喜欢画画,每次拿到画纸三下五下就涂完了,从不知涂了什么。后来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与他一起分析画面,想象添加,创造出环境,添加上各种各样的花纹,使得整个人物,整个画面看的饱满,充实。他也逐渐地能独立安静的作画了,而且掌握了作画的规则。
此外,同伴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活动方式,可以经常开展“交朋友”活动——美术活动大带小活动,大班与中班,中班与小班共同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等,孩子们在这种集体环境中学习美术创作,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美术活动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亲子美术区域活动,让家长一对一地引导幼儿美术创作,效果显着。我们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幼儿家庭为孩子们准备了美术活动区域,于是,发放科学早期美术活动的宣传材料,和家庭亲子美术活动的统计表,鼓励家长开展家庭亲子美术活动,并利用幼儿园电脑房资源,组织亲子美术创作活动。在此过程中,家长们纷纷表示,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美术活动兴趣,拓展了孩子的知识面,提高了审美情趣,而且建立了整个家庭的良好美术活动氛围。
三、多元美术区域材料的提供
题材的多元化。从儿童生活养成教育到环境保护,从科学启蒙到生命探究,从亲情、友谊、关爱到克服困难、经历奇险、勇敢执着等等,多样化的题材将引导幼儿获得多元的知识贮备与多元的情感体验和经验拓展。
材料的多元化。这种绘画方法,不仅仅是让幼儿用笔进行绘画,而是用自然材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厨房用品等等,这些平时我们不可能想象到的材料来让幼儿进行绘画,进行创作。这样不仅扩大了幼儿想象的范围,更扩大了幼儿进行创作的宽度。
形式的多元化。除了现成的样画供幼儿美术临摹外,还可以结合主题教学形式,开展美术区域,充分挖掘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活动内容。在主题综合教育活动中,幼儿所学的知识是有系统的,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到各领域的整合,还要让园内园外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有系统且丰富的美术区域内容。
四、多元美术区域途径的挖掘
范画美术区域活动。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指导幼儿欣赏合适的范画,并教给相应的美术创作的方法。如要求小班幼儿能达到“有目的地涂鸦”,并注意内容间的相互联系,逐渐理解画面内容。在此基础上,听教师按画面的内容、故事情节进行完整讲述,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投入美术区域。在幼儿能理解美术区域内容以后,引导幼儿把理解的图画内容用美术表现出来。此外,还可以启发中大班的幼儿根据范画创造性的编讲故事作画。
多媒体美术区域活动。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利用电脑、投影、录象、电视信息化等手段进行美术区域教学活动,既拓展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了生动、精彩的美术区域内容,激发幼儿的美术区域兴趣,又方便教师教学。
美术区域途径是多方位,多元化的,只要是适合幼儿接受和发展的,就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还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绘画区、玩纸区、制作区等美术区域活动,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并在新颖有趣的美术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
㈥ 如何搞好幼儿园美术区角环境创设
一、多功能的的美术区角环境,让幼儿主动地寻找创作契机多功能的区角环境是把活动区划分成具有各种不同创造功能的活动角,使活动角的活动功能具有多样化、广泛化的特点,"包罗万象"的活动角,给予了幼儿多种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如:既可画画、又可创作,既可游戏、又可装饰。激发幼儿参与环境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各方面的美感、经验和情绪的体验。 1、装饰角:提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彩色纸张、双面胶、剪刀、收集来的各种画册和图片、废旧纸盒和瓶子。让幼儿根据的自己的兴趣或是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对这些废旧纸盒等物品进行"改头换面",让其重新具有生命力。 2、绘画角:提供给幼儿纸、记号笔和蜡笔、颜料和毛笔,让幼儿进行命题或自由创作。 2、手工角:幼儿在这里可以进行一些折纸和泥塑的活动,鼓励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范例和步骤示意图,自主探索的完成作品。4.合作角:鼓励幼儿合作画一幅画,如"快乐六一儿童节",幼儿开始在纸上自由的你画一人、我画一人,画完以后一看发现,纸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甚至还有外国小朋友。鼓励幼儿商量怎么样进行再次创作。在一边画、一边欣赏、一边评价中完成画的构思。内容突出,布局有层次感。在合作中,幼儿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培养了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二、丰富多样的材料投放,促使幼儿主动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动画片永远是幼儿的最爱;玩具永远是幼儿愿意拿在手上时间最长的物品;游乐场永远是幼儿开怀大笑、乐此不疲的场所……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觉得,主要是源于这些事物都赋予了幼儿明快可爱的色彩,稚拙和夸张的卡通、动物、拟人形态以及便捷、可塑性强等三个方面的特点,让幼儿开心的被吸引着。那么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也可以融合借鉴以上的特点将美工区成为幼儿想玩、爱玩的小天地。 平时班级中,我们就让幼儿时刻留心收集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如:各种各样的盒子、瓶子、图片杂志和旧书等等。当有一天孩子带来了动物世界的书后,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利用这些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图片来装饰废旧的纸袋。孩子们动了许多脑经,有的把图片贴满整个纸袋,有的按着图片上的图案画在纸袋,还有的孩子自己想象着动物画下来。这个创意让其他的孩子们为之兴奋、为之模仿。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喜洋洋和灰太狼里面的人物也装饰到了袋子上。 三、主题性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美术各方面的能力主题性美术活动有利于幼儿获得经验,构建能力。开展主题性美术教育活动对萌发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在主题性美术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并领会纲要精神,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通过绘画、装饰和制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在动手的过程当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在美术区角中好的选材能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老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相应的美术区角活动就有了《有趣的京剧脸谱》、《各种各样的面具》等欣赏、绘画的操作内容。幼儿通过对脸谱的欣赏,以幼儿自身为主体,来引发不同幼儿对同一事物(脸谱)的不同感受和看法以及表达、表现方式。由于没有固定的造型,幼儿不受"像与不像"的困绕,他们能够放开手笔大胆表现,从而调动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悟。 四、生活化、趣味性强的活动素材,让幼儿敏感地乐于参与选择生活化,趣味性强,且幼儿很敏感的活动素材。教师要将美术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幼儿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将自己掌握或经历过的知识和事情带到活动中来,"活"化美术活动的素材。例如春天的时候我们就以《绿色的春天》为主题,在和幼儿一起做"春天在哪里"的游戏时,幼儿在教师的一道下知道可以用眼睛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用心灵感受春姑娘已来到了人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用画笔画出、折纸折出或各种方式的组合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感受到的事物。再例如: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在一系列的观察和认知了解后,幼儿在美术区域中会尝试着用泥塑、绘画、制作等方法来表现自己对居住地方的认识及情感,幼儿也萌发了建设、美化家乡的美好愿望。 五、多元化的作品展示,激发幼儿持续不断的绘制兴趣幼儿的作品尽量以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展示,不仅能够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孩子的作品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在添加入幼儿作品元素的环境中,感受环境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在布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环境时,墙面上有幼儿绘画的我眼中的小学生,我眼中的小学等等作品、折纸作品组成的"灵灵小学"。每一次当孩子看到他们的作品都神奇般的化身成不同的装饰品后,心里非常的自豪,教室里到处可见他们绘制的作品,"这个是我做的,我下次做多多的,拿回家挂!"这就是孩子,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离不开自己熟悉的事物,作品的呈现让他们觉得教室是属于自己的,属于大家一起的,也激发了幼儿更加浓郁的创作欲望和兴趣,创作的目的也许很简单:让老师为我把它变成有趣的装饰! 美术区角不仅仅是一个区角,而更多的是,我们透过区角活动,向幼儿有效学习、自主学习、传递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成长。
㈦ 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如何创设环境
一、可张贴供幼儿欣赏的作品,包括大师的作品、教师、家长、大哥哥姐姐的作品、及同班小朋友的作品、适宜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资料。 二、创设区域,为其提供实用的材料。包括各种可供幼儿拓印的蔬菜、水果、纸团、印章、玩具等;各种颜、纸、笔、胶棒等;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的自制玩具,幼儿喜欢造型简单色彩美观的毛绒玩具等。 三、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小班幼儿以涂鸦为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能过多干涉,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尊重幼儿表现,千万不可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否则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
㈧ 幼儿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
1、为儿童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
(1)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一日生活环境。
(2)让幼儿投入到大自然与周围的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3)关注幼儿其他领域学习中蕴含的艺术美。
2、引导幼儿艺术欣赏时关注事物的外在形特征,注重幼儿自身的自主感知想象与感受,鼓励幼儿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
3、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
(1)宽松的心理环境是人们发挥创造性的前提。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索解决问题。
(3)改革评价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造。
例1:小海是个新老师听说学校要听课,特别准备了一个语言和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为了效果好,不仅进行了精心准备,还进行了试教。
活动过程是先讲一 个故事,叫“颠倒的世界”,故事内容说的是在一个颠倒的世界里,样样事情都反了,比如,长颈鹿变短颈鹿了,乌龟跑得飞快,小兔子挪动身子很慢,房子会走。。。。。。故事很好玩,听得幼儿哈哈大笑。然后,老师让幼儿自己想象,在你的颠倒世界里,还有什么事情反过来了,把它画下来以后进行交流。
令小海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事实真的颠倒了。试教时,她找来的一半孩子,都是平时被认为画画不好的,而留下准备正式上课的那一半幼儿,都在外面学画,有的还得过奖。但遗憾的是,试教很成功,而正式教学很不如意。试教时的那批孩子想象力丰富,讲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相反事,笑得前仰后翻的,比如,在我的颠倒世界里,我变成了妈妈,妈妈变成了孩子,我看电视,命令妈妈写字。而正式教学中,那些很会画画的孩子却抓耳挠腮的,想不出要画什么,总有说这个东西不会画,那个东西不会画的,还有相互模仿的。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绘画技能一点也不显得比另一些孩子好,也不比自己平时绘画课上的好。
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所谓美术课教的只是一些事物的形象,比如:树是怎样画的等,幼儿记住的只是这些形象的抽象特征,以后每次画这些形象时都这么画,一旦要画一个自己想要但是老师没教过的他们就不敢了,即使画了那画技就不如那些教过的形象了,所谓的比例结构等技能都回去了,因此,被教了太多形象的幼儿当教师要求他们画意愿画的时候表现力就会受限,他们表现仅仅局限在已经学过的形象进行组合,这就是为什么幼儿天生爱画画,而且学画他任何想画的东西被教以后我不会画。所以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是“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如果当幼儿经常因为不会而不敢表现时就该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