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要艺术创新 艺术如何创新
任何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更是书法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创新的前提首先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艺术的前进。创新的前提首先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艺术的前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不断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继承创新,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简而言之,不创新,总是临摹和模仿,这样的艺术没有生命力,怎么能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而不断。中华传统的艺术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与当代世界文化有机融合,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和实践。
用先进文化引领艺术创新。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曾经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拥有众多光辉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更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在人类文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维系华夏民族绵延不绝、长盛不衰的精神纽带。如中国的象形文字,令人惊叹的是不是来自图形的象形文字,通过考古证明,几乎所有古文字都来源于图形文字,而且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将象形文字一直保持到今天,其他民族或早或晚都已改用字母,而中国却没有发生这种变化,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不断推动文化艺术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继承创新,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先进文化,树立新的文化艺术发展观。文化既是继承和积累的结果,又是不断融和和创新的产物。没有继承,艺术发展就失去了根基,没有创新,艺术就失去了活力与生机。首先要在理论上创新。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要与时俱进,创新载体。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技艺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更是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其次,要在实践中创新。创新的前提首先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有艺术的前进。创新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要反映时代特征、昂扬民族精神。要保持先进方向是核心。创新在新世纪新形势新阶段,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特别是要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等,努力铸造中国传统艺术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总之,艺术当随时代。艺术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才会进步。墨守成规,一味模仿,最终一定要失败。
‘贰’ 推陈出新怎么造句
【词语】:
推陈出新
【拼音】:
[tuī chén chū xīn]
【解释】: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
【造句】:
1. 妙手空空的犯案技俩,不断推陈出新,令人防不胜防。
2. 厂商不断地将产品推陈出新,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3. 写诗作文,要善于推陈出新,树立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4. 在文学创作上,要力求推陈出新、拔新领异。
5. 厂商不断地将产品推陈出新,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6. 我国武术工作者对传统武术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7. 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借鉴历史,推陈出新。
8. 消费潮流一直在变,王老板就是不懂推陈出新的道理,以致错失了许多商机。
9. 这个公司在产品上推陈出新,引来了很多消费者。
10. 艺术表演也应该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
11. 大家在科研发布会上,推陈出新,各自展示着自己的'发明。
12. 我们除了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更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13. 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应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14. 近年来有感于高级特钢推陈出新,且广泛用于产业各界。
15. 商品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16. 本公司竭诚为顾客服务,本着推陈出新的精神,又有一批新产品上市。
17. 文艺创作需要推陈出新。
18. 综艺节目若无法推陈出新,很快就会被对手超越!
19. 他不断地在创作上推陈出新,开创不同的创作风格。
20. 世界上总是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不停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
‘叁’ 近代艺术是如何发展的
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近代的科学进步,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艺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艺术作品硕果累累,永载史册的艺术大师不断涌现,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7、18世纪的欧洲美术在17、18世纪众多的欧洲艺术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是巴罗克与洛可可风格。
“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意为“不圆的珍珠”,后来引申为“异常的”、“夸张的”、“怪诞的’等多种含义。它发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建筑,17世纪至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在门世纪中期的法国发展到了顶点。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它首先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使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风格,后来影响到文学与音乐的创作。
巴罗克艺术风格一反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而倾向于宏伟壮丽、豪华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显得自由活泼、情绪激动,充满活力,反映了专制君主、贵族的豪华富足和资产阶级的享乐情趣。
卡拉瓦乔(1573—1610年)被认为是巴罗克艺术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手法以自然主义为主,作品大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卡拉瓦乔作品中的人总是被一片阴影包围,以突出风景的戏剧化和画中人的悲苦。其艺术可用“无情的真实”来形容。作品《死去的圣母》因把圣母画得太粗俗而被教堂拒收。卡拉瓦乔侧重明暗鲜明对照的画风,对后来的美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巴罗克艺术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意大利的贝尼尼(1598—1680年)。他集建筑家、雕塑家、画家于一身,打破了建筑、雕刻、绘画之间的界限,使三者相互渗透、融合,造成一种建筑、雕刻、绘画的混合物,这种“非驴非马”的艺术被古典传统艺术家讥为“巴罗克”(奇形怪状),巴罗克艺术因此而得名。
由贝尼尼增建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巴罗克艺术风格的杰作。他注重装饰,强调运动感,大量运用波浪起伏的曲线,椭圆形列柱长廊、螺旋形圆柱和摇摇欲坠的雕塑,使这一宏伟建筑富丽堂皇,让人感觉整个建筑都在旋转,往上升腾,令人眼花缭乱,诱发人们的奇思遐想。现存其他着名的巴罗克建筑还有:法国的凡尔赛官、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俄罗斯的普希金村等。
巴罗克艺术在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欧洲画坛“无冕之王”的佛兰德斯人鲁本斯(1577—1640年)。他不但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而且精通七国语言,善于办外交,曾担任过大使,自称为“业余大使”。鲁本斯是位多产的画家,他的作品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人物热情饱满,健壮有力,善于通过动感较强的结构来表达激动的场面。着名作品有《抢夺里西普的女儿》、《苏珊·芙尔曼》等。
《抢夺里西普的女儿》整个画都在动乱中,作品中两匹马、两男两女都交织在一起、马头马脚、人手人足像爆开的花朵一样向四面射出去,给人一种情绪激动的感染力。人物肖像画《苏珊·芙尔曼》中的芙尔曼体态丰满,大眼传神,洋溢着勃勃生机,同时借助飘动的发丝、帽子上装饰的羽毛和衣服的褶纹营造出巴罗克艺术特有的动势。
17世纪以伦勃朗(1606—1669年)为代表的荷兰画派独具风格。荷兰是西方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这里有较多的思想和创作自由,这使得荷兰画派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现实性。画家们多以民间生活为主题,以普通人的趣味为基准创作。欧洲的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大致都从荷兰画派开始。其代表人物除伦勃朗之外,还有哈尔斯、弗美尔。
伦勃朗绘画的特点是善于使用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题,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使整个造型具有厚实感。其肖像画代表作有《夜巡》、《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自画像》等等。
佛兰斯·哈尔斯(1580—1666年)是一位肖像画家。他摆脱了前人的传统主题和形式,以中下层市民作为画面的主角。卖鱼妇、就餐的士兵、小酒店里微醉的人,这些不同于以往以气宇轩昂、容貌俊美形象出现的画中人,在他笔下却得到永恒的生命。简·弗美尔(1632—1675年)是一位风俗画家,其绘画题材非常窄小,都是一些日常琐碎的场面。但是,平凡当中见神奇,画家通过绝妙的色彩搭配对比,使得整个画面非常恬静和谐,尤其表现出画中人那种沉思的内心世界,这在艺术史上是较为突出的。其代表作有《读信的女人》、《厨妇》等。
进入18世纪以后,注重内部装饰的洛可可艺术开始取代强调外在美的巴罗克风格。洛可可一词源于法语,含有“贝壳形’。“七歪八扭”之意,最早用来形容17世纪末法国建筑装饰风格,18世纪法国贵族在追求享乐的欲望下把它推向极端。其特点是小巧玲拢,精美雅致,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以及轻淡柔和的色彩。这种艺术风格为路易十五所推崇,也叫“路易十五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国,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风格。
洛可可艺术在建筑、绘画、工艺上的成就最为显着。法国画家华托(1684—1721年)擅长描绘贵族的宴饮游乐、谈情说爱、歌舞弹唱,被认为是洛可可风格的奠基人。华托的作品格调较为高雅。这一时期,最能体现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建筑之一是法国巴黎苏俾士府邸的沙龙,由建筑师波伏朗设计。他着重室内的装饰,整个房间仿佛是想象出来的而不是建造出来的。
当时最受推崇的洛可可画家是布歇(1703—1770年),他是路易十五宫廷首席画家,有“巴黎之光荣”的头衔。他的作品主题浮华、色彩柔美精细、技法圆熟,他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画了许多裸身谈情说爱的画,以迎合王公贵族们享乐的需要。
在洛可可艺术风行欧洲的同时,遭到了启蒙思想家尤其是狄德罗的尖锐批判。在启蒙思想运动影响下,一批具有民主意识和现实主义倾向的艺术家相继出现。夏尔丹(1699—1779年)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笔下的人物朴素,画面构思的情节逼真,其代表作《午餐的祈祷》描绘了一个准备午餐的母亲,正关切地看孩子们作祈祷,反映了市民阶层日常生活。
19世纪的欧洲美术18世纪末到19世纪,欧洲政治形势多变,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各种艺术思潮此起彼伏。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继出现,印象派迅速流行。从法国兴起的新古典艺术流派表面上是在恢复和保存古代希腊、罗马精神,实际上却是在追求一种理想主义。虽然他们的作品以古典的题材为主,但作品反映出的精神却极具时代感。路易·大卫(174—1845年)是新古典主义画家的主要代表。他同情并参与法国革命,用古典艺术手法表现革命的主题,取得积极成果。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是法国大革命前夕鼓吹英雄主义的名作。《网球厅宣誓》、《马拉之死》等是直接反映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杰作。
《荷拉斯兄弟之誓》描绘荷拉斯三兄弟为保卫罗马甘愿献出生命的宣誓场面。画家明显是在颂扬爱国主义,展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革命精神。画面风格简洁持重,但却表达了大家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暴政的简单明了的革命思想。《马拉之死》笔法凝重,形象悲壮,具有古典主义所追求的“静穆和单纯的美”。这幅画上半部分是空间,下半部表现马拉被刺的情景,死者面部表情崇高、庄严。
大卫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古典主义画家是安格尔。他擅长肖像画,画法工致,注意形式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代表作是《泉》。
以反对古典主义的姿态出现的浪漫主义,其艺术特点是注意个性的表现,强调夸张和虚幻,情绪热烈而奔放。它的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哥雅(1746—1828年)和法国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哥雅的《枪杀马德里市民》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人们公认的浪漫主义的好作品。
《枪杀》是描写西班牙义勇军反抗拿破仑而被枪杀的场面。整个画面充满着枪杀瞬间的残忍、恐怖的感情。《裸体的玛哈》、《着衣的玛哈》及铜版画《狂想曲》也是哥雅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不仅对浪漫主义,而且对以后的现实主义也起到了启发和滋养作用。
法国的浪漫派绘画以青年画家席里柯(1791—1824年)的名作《梅杜萨之筏》为先导。这幅作品取材于1818年震惊法国“梅杜萨号”远洋舰遇难事件。在这幅名画中,随波涌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两个对抗的三角形——前倾的人群和后仰的帆桅,两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了一股紧张感。在这里,人们看不到古典派的文雅、平静、秀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骚动、激情、挣扎和生死的搏斗。
继席里柯之后,德拉克洛瓦把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高峰,他思想倾向民主自由,艺术修养较高,有“浪漫主义狮子”之称。《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法国人民1830年为推翻波旁王朝进行的“七月革命”。画面突出了高举三色旗,象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体的自由女神形象。手法上,德拉克洛瓦吸收了“巴罗克”艺术善于表现动荡场面的构图经验,借鉴了哥雅《枪杀》中的明暗对比效果,以及席里柯《梅杜萨之筏》里突现阴影的造型手法,使画面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整个画面只有七八个人物,但由于相互掩映,有虚有实,因而产生了遍地烽烟的宏大气魄。
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绘画兴起,着名画家有法国的米勒、柯罗、库尔贝,以及俄国的列宾等。米勒(1814—1875年)被称为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生于农民家庭,在成为一名画家后还过着农民生活,从事劳动。代表作《拾穗者》、《播种者》、《樵夫》等,描绘了劳苦大众同贫穷和大自然的严酷斗争。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等,表现了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柯罗(1796—1875年)和巴比松派画家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代表,19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以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区附近的巴比松村作为创作基地,从事农村风景画和农村风俗画的创作,从而使法国风景画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批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柯罗是其突出的代表。柯罗的风景画和人物画不仅具有现实主义本质,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画坛的“抒情诗人”。《春天树下的小道》、《孟特芳丹的回忆》等是其代表作。
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年)也是19世纪法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代表作《奥南的葬礼》、《石工》、《画室》等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情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印象派的出现始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随即影响到整个欧洲。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启发,印象派美术在以现实为基本题材的基础上,尤为注重光和色的创新。根据当时物理学的实验,印象派主张以太阳光谱所呈显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作为原色,表现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他们用一笔笔色块组成画面,表现自然中的“外光”,企图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和“色”的生动的跳跃感觉。印象派一般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马奈和莫奈为代表,后期以塞尚为代表。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被认为是前期印象派的先驱。他率先在绘画的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革新,使自己的作品达到了一种色彩明快、运笔流畅和新颖生动的效果。其代表作是《草地上的午餐》。
克洛德·莫奈(1840——1926年)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这幅画画的是美丽的日出:辉煌的太阳冲破重雾,在空中升起,河面上波光闪烁,对岸有一排模糊的房屋。有位评论家根据此画嘲讽他们为“印象派”,“印象派”因此得名。
保尔·塞尚(1839—1906年)是后期印象派中的杰出代表。除了光以外,他更注意表现物体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用色块表现物体的主体和深度。由于塞尚在艺术语言方面的创新,后人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在后期印象派中,还有两位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着名画家:荷兰的凡·高和法国的高更。
古典主义音乐西方近代音乐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18世纪时,音乐中心转移到奥地利,维也纳成为欧洲的音乐城,出现了许多世界着名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
17世纪时,在音乐领域先后形成了威尼斯乐派和那波利乐派。威尼斯乐派率先尝试器乐合奏,首次使用了“奏鸣曲”、“交响乐”等概念。那波利乐派则以生气勃勃的抒情歌剧影响了整个欧洲。在法国,有“歌剧之父”之称的吕里(1633—1687年)将意大利情趣和法国古典悲剧相结合,创造了法国歌剧的特色。在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1750年)将他对宗教的信仰和对音乐的热爱融为一体,使宗教音乐达到完善的境地,巴赫也因此被誉为“德国音乐之父”。
18世纪后期形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其奠基人和主要代表是海顿(1732—1810年)和莫扎特(1756—1791年)。
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为古典交响乐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莫扎特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部作品。他的音乐作品突出表现了对专制主义的控诉与反抗,表达了极为深刻与宽广的音乐语言和思想感情。
继海顿和莫扎特之后,德国的贝多芬(1770—1827年)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大量的钢琴曲和弦乐曲。贝多芬不仅代表了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成就,同时也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以特有的气势表现了人类与厄运的抗争,生动体现了人类对命运的不屈精神和最后的胜利。他的《第九交响曲》,多方面运用高难度和精湛的音乐技巧,抒发了人民对未来的憧憬,在最后乐章中以席勒《欢乐颂》的歌词合唱为结尾,打破了交响乐的传统,以增加人声来丰富管弦乐的表现色彩。
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兴起。浪漫主义音乐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幻想和主观感受,着力挖掘音乐的多种表现性能,突出音乐的抒情性,从体裁形式到具体表现手段都进行了许多创新,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
德国的威柏(1776—1826年)和奥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年)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家。
威柏于1812年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被称为“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标志着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舒伯特是一位伟大的歌曲作家,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其音乐风格既有古典的清新、纯朴,又有浪漫的和声处理和自我表现,感情炽热,想象丰富,使歌曲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境界。因此舒伯特有“歌曲之王”之称。
19世纪三十年代,浪漫主义音乐思潮进入一个新阶段,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1809—1847年)和舒曼(1810—1856年)是主要代表。
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是《仲夏夜之梦》。这是为莎士比亚同名喜剧的配乐,它通过浪漫主义的诗意幻想,把听众带到莎剧中梦幻、戏谑的气氛之中。舒曼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最杰出的继承者,其主要作品有《狂欢节》、《蝴蝶》等。
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鼎盛阶段,在欧洲各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着名的有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国的柏辽兹、德国的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等。
肖邦(1810—1849年)被称为“钢琴诗人”,一生专事钢琴创作。李斯特曾以钢琴演奏闻名于世,代表作有《匈牙利狂想曲》等。
将19世纪音乐的浪漫主义精神表达得最充分的是歌剧。歌剧的创作和活动中心在意大利,以罗西尼和威尔第为代表。
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成为美声唱法的创造者。威尔第把意大利的浪漫主义歌剧创作推上了顶峰,他先后创作了27部歌剧,《茶花女》《奥赛罗》等都是他的不朽之作。法国比才的歌剧创作成就也很高,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卡门》。
19世纪下半期,轻音乐首先在奥地利音乐生活中兴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以创作“维也纳圆舞曲”着称的约翰·施特劳斯一家。
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是老约翰。施特劳斯(180—1849年),而成就最高的当属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年)。小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节奏鲜明有弹性,旋律悠扬流畅,显得轻快华丽而富有生活气息。他一生共创作了40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美丽的五月》等圆舞曲。小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19世纪中后期,随着东欧各国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统治,创建本国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其中许多音乐家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复兴,形成了民族乐派。民族乐派音乐创作成就最高的是俄国。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则是俄国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舞剧《天鹅湖》、《睡美人》,歌剧《黑桃皇后》等。这些作品所塑造的鲜明、深刻而生动的旋律形象,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成为俄罗斯和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柴可夫斯基被誉为“旋律大师”。民族乐派着名的音乐家还有捷克的什克劳普、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匈牙利的艾凯支,波兰的泽林斯基等。
‘肆’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是披头散发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首先来说,并不是艺术家都喜欢披头散发,只是一些个别的艺术家喜欢这样罢了。追溯到历史上的一些艺术大师,比如齐白石李可染、黄胄等等,他们也并不是喜欢披头散发的人。
可能现在的大众一想到艺术家,就和头发长,总是披头散发不打理相挂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必备的元素,是艺术家就要披头散发,否则便是失了艺术家的气息。
其实不是这样的,是不是艺术家跟头发长短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可能现在社会中是有一些所谓艺术家喜欢披头散发,甚至胡子拉碴,看起来颓废不修边幅,但是这只是他们个人的生活喜欢,可能他们只是这样懒散、邋遢惯了。
其实真正是否具备艺术家的修养,是否能够称得上是艺术家,和他所代表的的作品的质量以及影响力有关系,如果一个非常优雅的人,生活一丝不苟,非常整洁,头发理得非常整齐,但是他的作品的艺术水平非常高,这能说他不是艺术家吗?所以说一个人是否被人称为是艺术家,重点在于他的艺术修养,和本人是不是不修边幅根本不搭界。
所以,平时看见长头发、大胡子的人,可千万别未看其作品就先认定此人是一位非常有艺术修养的大家了,可能他只是空有这样的“外表”,内里只是“草莽”呢?
要说有些艺术家的打扮确实和常人不相同,这是因为艺术家都有自身的傲气和个性,他们从不随大流,只有与众不同才能作出更为惊世骇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他们通过一些外在形象来凸显自己的个性,比如披长发,留长胡须,甚至扎辫子,怎么与众不同怎么打扮。就是要让人感觉有所不同,彰显风格而已
所以,作为普通人只要按平常心看待就好,尊重任何人的选择喜好。
而且艺术本身就是不一样的,他们从不恪守陈规,意在突破规则,向往自由,其实打扮另类也是一种放荡不羁的表现。艺术家不只是靠本身的技术和实力,有时候还需要靠灵感。灵感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感需要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获得,灵感最怕的是固守旧版。所以艺术家们要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创新意味着不同,要和别人不一样。不只是作品本身的不一样,甚至有时候一些外在的形象也要不一样,毕竟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形象有时候代表的是他这个人的个人标签,这种符号特征需要让人们印象深刻,比如着名画家张大千的形象便是长须胡,这是他的标签,让人容易联想到他。
但是,这些形象再怎么表现,终归只是一种外在形象,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分清楚次,艺术灵感和创作才是首要的,其他都只是在创作成功的基础上延伸的罢了。不管是精益求精还是披头散发,只要艺术家的作品创作成功,那都代表了艺术家的形象。
‘伍’ 推陈出新造句
推陈出新造句如下:
1、在文学创作上,要力求推陈出新、拔新领异。
2、我国武术工作者对传统武术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3、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借鉴历史,推陈出新。
4、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应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5、本公司竭诚为顾客服务,本着推陈出新的精神,又有一批新产品上市。
‘陆’ 推陈出新有什么典故
推陈出新的解释
[释义] 推出粮仓里的旧粮;更换新粮。引申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陈:仓储存的旧粮。
[语出] 宋·费衮《梁溪漫志·张文潜粥记》引东坡帖:“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
[正音] 出;不能读作“cū”。
[辨形] 陈;不能写作“阵”。
[近义] 吐故纳新 除旧布新
[反义] 墨守成规 因循守旧
推陈出新的 典故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这无疑是仓储管理史上的创举。
推陈出新的 造句 举例
1) “学习中没问题”就是“ 方法 有问题”,诸如盲从,欠思考、不能举一反三、不会推陈出新等。所以,作为一名头脑清醒的学生,应善于在没问题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产生好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好新的问题。
2) 这些要求对于高职高专类的 毕业 生来说,限于其所学知识的程度,几乎没有推陈出新的可能,只能照搬前人的 经验 ,这样在毕业设计中只能是照猫画虎,甚至是抄袭,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 随着政府早年推出大学 配对 补助金计划,大学筹款文化愈见普及,筹款形式亦推陈出新。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地质勘探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5) 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6) 金工技法如锤?、累丝、镶嵌、点翠等各方面,历代不断推陈出新。
7) 对于萨科奇来说,退休金改革是下一届总统选举之前他的事务清单上的最后一项大改革,也是检验他摧枯拉朽,推陈出新能力的最好测试。
8) 写诗 作文 ,要善于推陈出新,树立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9) 在文学创作上,要力求推陈出新、拔新领异。
10) 我国 武术 工作者对传统武术大胆改革,推陈出新。
11) 我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借鉴历史,推陈出新。
12)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
13) 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应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14) 本公司竭诚为顾客服务,本着推陈出新的精神,又有一批新产品上市。
15) 妙手空空的犯案技俩,不断推陈出新,令人防不胜防。
16) 厂商不断地将产品推陈出新,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17) 饮料公司必须拥有足以依靠的着名品牌,但也需要推陈出新,吸引顾客。
18) 厂商不断地将产品推陈出新,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19) 本公司具强大品牌设计团队,不断推陈出新颠覆时尚引领服装品牌潮流。
20) 消费潮流一直在变,王老板就是不懂推陈出新的道理,以致错失了许多商机。
21) 这个公司在产品上推陈出新,引来了很多消费者。
22) 艺术表演也应该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
23) 我们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每一星期可以开发出一款新产品,能够及时满足各种消费需求!
24) 当我们完成了这么多令人难忘的副本之后,有时"推陈出新"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25) 大家在科研发布会上,推陈出新,各自展示着自己的发明。
26) 我们除了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更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7) 夜市之外,高雄小吃也展现了港都人的豪气,不断推陈出新,游客不可错过!
28) 正月初五,五路财神送宝,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缺什么送什么,缺钱送钱、缺物送物……根据你的情况,财神决定送你点IQ,别太聪明哦!
29) 此外,我们亦不断推陈出新,落实新 措施 和计划,以提升警队的服务水平。
30) 近年来有感于高级特钢推陈出新,且广泛用于产业各界。
31) 为了满足电子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的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32) 对于菜式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对于厨师的培养和提高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33) 我们除了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更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34) 饮料公司必须拥有足以依靠的着名品牌,但也需要推陈出新,吸引顾客。
35) 任何学术研究都必须有人能够继往开来,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日趋圆满。
36) 消费潮流一直在变,王老板就是不懂推陈出新的道理,以致错失了许多商机。
37) 聪明的秘诀在于勤奋好学,博学的秘诀在于博览群书,巧学的秘诀在于举一反三,成功的秘诀在于推陈出新。
38) 你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必须掌握人类已经取得的最优秀的成果,然后再由此推陈出新。
39) 世界上总是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不停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
看了推陈出新内容的人也喜欢:
1. 怎么用推陈出新造句
2. 推陈出新的造句集锦
3. 领导力的现实分析
4. 高考满分作文挑战权威范文4篇
‘柒’ 当今书法界很混乱,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推进书法艺术的进步
当今的书法界所谓的“大师”越来越多,整个书法分为乌烟瘴气,我们该怎么来面对这些问题,从而使书法艺术得到良好的发展呢?对于当代书风中一些纯粹追求视觉震撼,博人眼球的做法,我们理应持谨慎的态度,盲目地跟风,无益于书法的进步。对于书风艺术创作中的融通画法的实践可以尝试一些,但亦不能过度。书法毕竟还是有区别于绘画,书法作品所强调的写意并意味着只是线条的横陈,观者不明所以,只感其意就行。书法作品可以抽象,但不能面目全非。
三、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如何处理好书法创作、书法展览和书法批评与收藏这三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书法展览的回归程度。具体来说,建立书法创作一书法展览一书法批评与收藏一书法再创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就是通过举办书法展览展出书者的书法作品,得到或批评或收藏的审美反馈,通过批评使收藏者更好地认识和选择优秀作品,从而促使书者在今后的创作中取长补短,更具有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国内整体书法的进步,大量涌现书法大家,提高国民整体书法教育和审美水平。
四、提高受众鉴赏水平
通过前文的机制分析,有必要站在观众的角度简要谈一下书法批评与收藏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启功先生曾说,文物鉴赏中书画鉴赏最难,而大鉴赏家中又往往应该是大书画家。作为欣赏者,不仅需要了解书法专业知识,还须要具备文、历、哲、音乐、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提高书法欣赏能力,从而形成对当代书法展览进行有效的审美反馈,如多看名人名帖,通过阅读相关评论书籍、书法讲座或者与书法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书法名作。不仅是观众需要提高书法欣赏能力,书者更应该多将自已的作品与历代书法作品进行比校融合。真正的鉴赏家,最好自身也进行书法创作,才能更好地分析出某书者不同阶段作品的差异和真伪。
‘捌’ 怎样推出我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品
设计一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创意的文创产品。
想要推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品可以改变思路推陈出新,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创意的产品。
悦游礼为湖北省博物馆所设计出的特色金属书签,作为一款文创产品,恰到好处的将湖北省博物馆的特色发挥了出来,书签之上的细纹,是以湖北省博物馆的元素进行刻画的,精致又富有一定的文化创意,而其造型,更是借鉴了湖北省博物馆当中的某种藏品,造型独特,富有吸引力。
‘玖’ 作为传统文化的相声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传统艺术的推广出路在哪里
出路就是发扬中华文化。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它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三帝五帝,夏商周,在现代已经有近一万年的历史。这一时期,人文、军事、经济、数学、天文、医学、农业、科学技术等领域产生了许多文化瑰宝,世界为之倾倒,优秀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华夏自古就被称为“蚩县神州”,“中国”、“中原之国”、“神州”、“众神之州”、“中土”、“八岁”的意思,犹如天上的繁星,北临神州大地。从古至今,在这片土地上,有无数圣贤哲人,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因为文化,我们曾经是世界的领导者。后来,由于文化的欺凌和国家最近的死亡,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今天,中国正在重新崛起。我们如何定义和传承我们的文化?如何平衡材料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来谈谈当前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在当代推广它很困难?
后世往往以哲学家的思想发展为宗教,不断融合时代的人文属性和自身的主观认知,进而发展为组织间的竞争。它们的本性已经被成千上万英里所抵消。所谓真传一言既出,谬传千卷。
教育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继承、创新、发展。所谓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创新,就是要结合时代背景、人的发展、Nabi的优势。所谓发展,就是要懂得团结和实践真理。